A. 请问英国留学如何办理
报读所有大学及大部分高等教育院校的全日制或厂校交替的本科课程、高级国家文凭(HND)及高等教育文凭是(DipHE)课程必须通过大学及学院入学处理中心(UCAS)办理申请。申请人必须填报UCAS申请表,该表可在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处索取。整个申请程序大约为期一年。 九月一日UCAS开始接受翌年十月开课的申请十月十五日牛津及剑桥大学截止报名 十二月十五日 七月一日至九月二十日 “清理”阶段:处理不被所报读院校录取的同学个案或在六月三十日后九递交表格的申请八月至九月公布考试成绩,申请人确定是否接受录取 除了额满的课程晚上,尚余空缺的课程将会继续接受申请直到九月三十日。 UCAS申请表可供学生申请最多六所大学及学院课程。理论上,学生可报读同一所大学或学院的不同课程。但一般来说,报读不同大学或学院同一或相近的课程比较有利,否则会被视为没有目标,意晌不定或优柔寡断。 注意事项:申请人只可填写一分UCAS申请表。 大部分申请人会获得有条件录取,百分之八十五的申请人在参加普通教育文凭试高级程度或高级补充程度(GCEA-/AS-level)考试前经已名。 申请人接获所有报读的大学及学院通知后,要决定接受那两年院校的录取。 学生只可以接受两所院校的有条件录取;一所确定,一所后备;选定后不能更改。 报读研究生课程 英国并没有国立研究生课程入学考试。每所院校自行决定每一个研究生课程所录取的学生。申请人必须将申请文件寄往个别院校;并不像本科课程般有中央系统处理申请。 录取与否决定于申请人是否符合院校的入学资格。申请人应提供以下资料或文件: 申请人所读的大学课程详细资料; 成绩单或考试成绩证明书,列明考试项目及等级(翻译成为英文); 最少两封由老师发出的推荐书(翻译成为英文); 概述与学科有关的工作经验; 曾经出版的研究论文详细资料。 申请入读研究生课程的竞争很大,学生应最少在十二个月前向院校查询。每所院校的研究生课程章程列有申请详情及时限。
B. 留学英国的条件是什么
英国研究生入学条件:(1)教学硕士:一般学制为一年,以讲座、讲座和论文为主,为就业提供学术依据;申请条件:申请人必须拥有学士学位。正在学习的学生可以提供相关的学习证书、三年成绩单和其他材料,平均分数为75-85分。三年制大学毕业生需要至少3-5年的工作经验,平均分为75-85分;雅思考试要求:6.0-6.5分。(2)研究生:一般学制为两年。它主要关注研究项目和论文。应用比教学更难。适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申请条件:申请人必须具有学士学位,完成过研究项目,并能提供研究报告;雅思要求6.0-6.5分。
英国本科入学条件:(1)学历要求:国内高中毕业生如果高中成绩优秀,可以直接申请部分学校的本科课程;否则,需要一年的基础课程;英国的入学平均分数一般在75分以上;直接申请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一般要求成绩在80-85。(2)雅思入学要求:一般要求在6.0以上,有些专业可能更高。如果雅思考试不符合要求,可根据学生情况匹配相应的语言课程。
出国留学成功申请案例查询系统(例图如下):把你的基本情况(GPA、雅思成绩、专业名称、院校背景等)输入到系统中,系统会自动从数据库中匹配出与你情况相似的同学案例。大家可以看看他们都是什么院校背景,什么样的GPA成绩,IELTS等硬性成绩等。
C. 去英国留学都需要做什么准备
英国留学申请要准备的材料有成绩单和在读证明、推荐信、雅思、个人陈述、实习证明:
1、成绩单和在读证明
本科已经毕业的同学,需要提供完整成绩单、本科毕业证、本科学位证;本科在读的同学,需要提供六个学期的成绩,在读证明。成绩单都需要带成绩算法,也就是Gradingscheme。
2、推荐信
英国留学推荐信一般默认两份学术推荐信,或者至少一份。学术推荐信指的是你老师给你写的。如果你已经有两年全职工作,那必须有一份是来自工作单位的推荐信。
3、雅思
申请的时候,雅思成绩不是必须的。
4、个人陈述
各个学校对personalstatement有不同的要求,基本上都很类似,有一些有字数限制,有些要求回答一些特定的问题等等,申请之前需要查清楚。
5、实习证明
建议学生在申请前参与2次相关实习,尽量去业界有名的大公司。实习证明不是必须提供,但知名企业的实习证明也会为你的申请加分。记得要开中英双语的。
如果想知道自己的水平能申请到英国排名多少的名校,可以把你的基本情况(GPA、语言成绩、专业、院校背景等)输入到留学志愿参考系统中去,系统会自动从数据库中匹配出与你情况相似的同学案例,看看他们成功申请了哪些院校和专业,这样子就可以看到你目前的水平能申请到什么层次的院校和专业了,对自己进行精准的定位。
D. 怎样提前适应英国大学的生活
1、英国的生活并不跟想象中一样!
如果你从来没有离开过家长的“怀抱”,你可更要给自己打预防针了!不管你在中国的生活是怎样的,来到英国以后,你的生活都会完全改变,跟自己想象的简直是天壤之别!!再加上你对英国一切的不熟悉,身边如果还没有朋友的话,如果你还是个比较内向不善于主动交朋友的人,那你一定会寂寞和想家!
2、英国也有很落后的地方
你在电视上了解的英国往往是它最美好的一面,但它其实在很多地方是非常的传统落后的,比如:
这里干点什么都要排队和预约,病了不能直接去医院要预约门诊。。。。
最常见的沟通是寄信,还经常寄丢;
房子很老经常会发霉甚至还会有老鼠,床上有臭虫(bed bugs);
青少年很淘气有的时候会恶言攻击;
大街上经常无缘无故有人过来问你要零钱;
手机钱包被偷的事情也会有……
否则,实在适应不了的,还有可能患上抑郁症,不是吓唬人的!不过其实在英国心理治疗非常的普遍,学校也会提供很多心理辅导。焦虑,抑郁是现代人经常经历的问题,只不过每个人被触发的原因都不同。
这些都是发生在很多来英国求学的人身上的事,真真正正的就存在我们的生活中。所以要做好心理准备!增强自己的抗压能力,其实就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坏情绪一般都是自己跟自己过意不去。
当然,英国更多的是等待我们体验的丰富多彩而有趣的生活,你也要充满憧憬!比如:每个周末都会有各种活动,世界各地的美食和文化,层出不穷的展览、音乐剧……只要你愿意,你在英国的生活绝对不会寂寞!你会认识各种各样文化背景的朋友。
中国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勤奋和刻苦,可以说是得到世界公认的。中国很多学生在习惯了国内应试教育后,对于美国课堂上自由讨论的方式无所适从。因此,美国的一些媒体对部分中国留学生做出评价:“上课沉默,下课抱团,很多学习存在问题”。中国留学生在美国课堂上如此沉默、安静的表现,甚至让一些美国大学教授非常不适应,不知道该如何调整自己的教课方式。这里提醒广大留学生。既然选择了到美国读书,就要学会改变在国内已养成的上课习惯,努力调整自己去适应国外的教育模式。美国课堂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所以,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与教授和同学互动,勇于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见解,对快速适应美国教育是非常有益的。另外,在学习之余,经常参加学校或社会实践活动,也是有助于扩大当地朋友圈,快速融入海外环境的一种有效方式。
了解中美日常生活和文化的差异
对留学生们来说,除了学习方式的转换调整外,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对新环境和中外文化差异的适应。如果想尽快融入美国,多了解一些中美日常生活和文化上的差异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与当地人交往时,最好多了解当地的文化传统和一些日常禁忌。不少留学生到美国后,往往会发现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在国内英语水平也是相当不错,雅思、托福也都拿到了惊人的高分。但当他们与美国当地人们交流时,会发现以前在书本上学到的词汇和用语有时根本用不上。而且由于美国是一个移门国家,不少人都带有各自国家或地区的口音或方言,交流时也会产生一些障碍。一些“过来人”对此支招:与当地人沟通时,尽量学习当地的语言表达方式。这里提醒大家:有些留学生由于缺乏对美国社会文化的了解,他们认为美国是自由的,想说什么就可以说什么,甚至还把在国内养成的一些陋习带到美国来。比如,有的学生自认为与国外同学相处了一段时间后,就非常熟悉了,所以开始肆无忌惮的开一些玩笑。殊不知,美国的“自由”是相对的,美国人虽然相对比较开放和自由,但也有自己的生活和文化禁忌,比如:个人隐私,信仰等。
入乡随俗 遵守美国规则和法律
在国内,大家对过马路时乱闯红灯,不遵守交通规则,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或吸菸的行为习以为常。在美国,这些陋习千万要不得。在中国,行人和汽车抢道的现象比较常见。而在美国,开车时要尊重行人,让路人先过马路,等行人顺利通过时,汽车才小心翼翼的前行。另外,为了行车安全,尤其是雨天地面路滑时,开车更是要求小心。此外,还要提醒广大留学生:在美国留学时,不但要了解中美文化和生活上的差异,还要多了解一些法律常识,以免无意中触犯了该国的法律。
英国生活费因地区不同而不同:
一般来说,在英国的生活消费部分主要包括:衣、食、住、行、医疗保险及个人消费。英国官方给出的生活费用,一般是分为两种:伦敦地区和非伦敦地区。伦敦地区的生活消费大概在810英镑的样子/月,非伦敦地区的生活费用大概在610英镑/月。因此,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伦敦大学学院、帝国理工学院、皇家霍洛威大学等伦敦地区就读的同学,生活压力较大。
英国生活费因人而异:
由于每个到英国的学生的生活方式不同,因此花费也各不相同。如果学生住校内,一般每周租金在60-90英镑,而伦敦地区则要高出10-20英镑的样子。如果学生在当地租房,花费相对要、低一些。生平均每月用于食物的花费一般是110英镑。其他诸如交通和零用,每月130英镑是平均的开销。由此大概推算出,通常中国生9个月的生活费大约在4500英镑-5500英镑。
学费这件事,真心分地区的。其实合理的算法是按周算,基本住宿是110-130英镑一周,更便宜的会相对比较住的委屈。生活费自己做饭相对便宜。总体费用控制在一周200英镑左右差不多。伦敦地区住宿费150-200不等。生活费用这块再算差价。也就是说其实吃啊花不了太多钱的。主要是住宿大头+学费。所以非伦敦地区,一个月基本900英镑,伦敦基本1200-1500左右可以过的比较爽了。
20w~35w 本科和研究生没差太多
英国本科学费是根据学校的差异,地域的不同而定的。学费因专业的不同也会有较大的差别。一般来说,文科学费较低,为8000–10000英镑/年;商科9500–12000英镑/年;理科较高,为12000-15000英镑/年;医科更高,为13000– 20000镑/年-
英国本科学费是根据学校差异,城市不同、专业不同而有较大差别。一般来说,英国的学费是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所以学费一年比一年贵。英国本科学费除部分商科、传媒和医学类较高以外一般平均每年折合成人民币在12万到18万之间,加生活费等一年费用大概在30-35万左右。
英国生活费
在英国,生活费因地区差异较大伦敦周边地区,以及牛津,剑桥的生活费较高,约为10000英镑每年。但是,并不是所有大城市的物价都很高,比如伯明翰,曼彻斯特,利物浦都还算是比较便宜的,在6000英镑左右。
英国奖学金
英国的奖学金很少,一般是排名比较靠后的大学提供1000-2000英镑左右的奖学金;奖学金申请要综合参考学生的学术背景,个人陈述,雅思成绩等因素。
英国打工
建议以学习为主,适当可以累积一些工作经历;学生签证一周不超过20个小时的打工时间,假期不限打工时间,每小时最低的工资标准6英镑左右。
按照自己想要生活过就可以了!
大学学期
和英国大学的高度自治程度有关,不同的英国大学,学期制度也不一样,开学日和结束日也不一样。
一般大学开学比中小学晚,大致上也分为春、秋、夏三个学期,每个学期从八周、10周到11周不等。
一些大学的春、秋、夏三个学期各有不同的称呼,有些大学的三个学期长短不同,以秋季学期为时最长。
即使在同一所大学里,不同学院也有不同的制度,而且因为每年复活节日子不固定的关系,每年的开学日和放假日也不尽相同。
之前我和来自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的写作伙伴一起对在英国攻读硕士课程的海外学生进行过长时间的研究,调查他们对于自己的期望值和一些留学经历。统计资料表明这些学生的状况让人非常担忧:多数海外学生表现并没有他们预期的那么好
听我家长说不是每个人都要服兵役的,也不是在大学期间,是大学毕业后,然后要参加几年。不管怎样可以肯定的是国际学生不用。
是的。看degree 的名称。course 是指这个degree 提供哪些课程。
英国的大学宿舍跟国内的完全不一样的!国内是直接盖楼。而英国是要么自己找house或者学校提供的。有点像国内的公寓,带独立卫生间什么的!
憧憬着美好的大学生活
空闲的时候去图书馆看个书
邂逅个妹子/汉子,等着撩/被撩
然而,这里有一盆冷水不知当泼不当泼
其实学校简介上的英国大学VS现实中的英国大学
根本就不一样!
E. 英国留学如何快速适应环境,交到朋友
留英新生应如何适应新环境中国的留学新生们抱着对异国生活的期待,踏上了赴英求学之路。在新鲜与兴奋之余,对英国新环境和中外文化差异的适应问题也随之而来。下面为大家总结的几点经验:
学会大胆交流进入一个全新的语言生活环境中,沟通不便自然会成为留学新生们所面临的难题。"即便雅思考分很高的学生刚到英国,语言上也有可能会存在一定障碍。想要提高语言能力,一定要敢于开口表达,克服胆怯心理,适当扩充词汇量。在和当地人沟通时要学习当地的语言表达方式。
熟悉异国生活生活方式及文化上的差异,值得引起留英新生们的关注。
在英国,尊重和谦让的礼节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个角落。"英国有很多商店在周末不营业,加上天气原因,往往会一次性在超市采购一周以上的食物。住在大学校外的新生们,更要尽快适应生活细节差异。
有效调节心态一个人远离家乡到海外求学,心理上多少会有些疏离感。调整好心态,尽快融入海外生活,才能有效地克服种种负面情绪。想家是很多学生初到英国所面临的最大困扰。时常跟父母、朋友交流,参加实践活动,扩大当地朋友圈。
转换学习方式英国注重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课堂互动较多,留学生要主动学习。这方面没有一个确切的标准,留学生往往感到无所适从。
中国留学生要尽可能开阔自己的思维,勇于表达见解,学会团队合作。赴国外留学最重要的是要融入异国环境,了解异国文化,这对以后的职业发展也尤为重要。
英留学前需要注意的“小事须知”大致清单:
1. 交通规则在英国驾车是靠左行。初来乍到,上街时很容易忘记这一点,看错了方向,结果发现一辆车迎面向你驶来。
虽然随时随意横穿马路(Jay
Walking)在英国是合法的,但人们一般都会等人行过街交通灯变绿后再穿越马路。跟中国不一样的是,英国开车的人通常想不到在路中间车水马龙的夹缝中穿行。2.
请、谢谢、不客气、我可以……?、对不起(Please,Thankyou,Your are welcome,May I,Sorry)
“英国人都很有礼貌”是一个很普遍的误解。不过,我们确实保留了不少18世纪的“礼貌”行为准则。在这里,你会发现人们说“请”和“谢谢”的时候比在中国多很多,而且朋友之间也常用这两个词。使用这些礼貌用语已经成为我们文化的元素。所以,要是不小心撞了或碰了别人,即使是在地铁上,绝大部分人会很自然地说“对不起”。
3.
饮食:别指望随时都能找到热饮料或正宗的中国食品我们喝茶、喝咖啡很多,但进餐时通常喝冷饮料。与中国文化不同的,我们并不觉得喝热水或热饮料一定有益健康,所以大学校园里没有灌热水的地方,只能看到出凉水的龙头。
即使英国各地都有中国人开的非常正宗的中餐馆,当你的英国朋友说他们吃过中餐时,他们所说的很可能是“英式中餐外卖”,比如炸虾片和柠檬鸡。大城市里有中国超市,你可以在那里买到需要的各种烹饪原料、调味品和锅碗瓢勺,从火锅到电饭锅,一应俱全。但你要是住在比较靠近乡村的地方,一定别忘了从中国带些自己最喜欢的各色食品,但是英国海关对旅客携带某些食品入境有严格规定,注意了解最新规定。另一件需要注意的是就餐时间和量。在英国,晚餐通常比午餐正式,吃得也多。学生的午餐一般就是个冰凉的三明治,这跟中国大部分学生习惯的热呼呼的午餐相差很大。
4. 交通 大城市里一般当街招手叫出租车都不便宜,乘公共交通工具要便宜得多。如果真需要出租车,一般都打电话订“小出租车”(mini
cab),这种小出租车比较便宜,但是一定是合法登记的出租车公司。
在中国有时需要排几个小时的队买火车票,尤其是在春节前后,但英国不一样,这里最简便的方法是网上订票。25岁以下的学生还可以买一张学生优惠火车卡(railcard),凭这张卡买火车票还有折扣。
5. 采取主动(making efforts)
这不属于文化差异,但到英国后应该思考一下自己怎么融入英国社会,跟当地人打成一片。我刚到中国留学时,跟英国同学混在一起最容易,但一个月后我就发现自己的中文没有任何长进。
这就像个恶性循环。你跟自己的同胞交往时间越多,练习所在国语言的机会就越少,然后就越不好意思开口跟当地人交谈。我建议大家到英国后可以参加大学里的一些学生社团,或者设法跟英国人合租公寓。即使这可能使你感到不大自在,也作出努力。
6.
天气提到英国时,脑子里出现的第一件事就是下雨。英国人经常谈论天气,因为天气变化无常,很多人觉得这影响了他们的情绪。在英国,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清早阳光灿烂,然后开始下雨,到了傍晚又开始下雪。英国人出门时常带把伞,就为了以防万一。
7.
饮酒文化与休闲英国年轻人里绝对有一种饮酒文化。大学生经常空腹喝很多酒,然后结伙去俱乐部玩,这样玩的时候就不必花钱买酒,那种地方的酒水通常很贵。这跟中国“出去玩”很不一样。中国的卡拉OK文化通常是约好去哪家歌厅后预定一张台,点酒水、零食。
8.
私人空间与友谊在北京时,我很不习惯被人推进地铁车厢,但我记得第一次在那里乘地铁时的震惊。在英国,人们更习惯拥有个人的空间,因为英国面积很小,人口也比较少。如果不小心碰到了别人,都会道歉,并跟别人保持一定距离。年龄较大的姑娘一般不会在公共场合牵手挽臂,因为这在英国容易让人误解这两人是同性恋。
9.
生活开支在中国,基本生活开支,包括食物、房租和交通费,比英国便宜。这点应该记住,因为这可能大幅度改变你的生活预算。另外,劳动密集型的商品,即使像女生扎头发的头绳和发夹那样的小东西,都比中国贵很多。
10.
小费最后需要提一下的是小费,通常在英国小费给10%。在美国,什么都要给小费,包括出租车司机;在英国,通常只是去餐馆时给小费。有些餐馆把服务费加到餐费里,你可要求餐费单算,小费另外给。但你要是觉得服务质量不好,就不给小费。
F. 英国留学如何去准备请问申请留学的步骤是什么呢
出国留学,无论对谁来说,都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所有人生命轨迹的重大转折点,而在准备去留学时,有可能会准备不足,那去英国留学如何去准备呢?申请留学的步骤是什么呢?在去留学时,所有的人都应该对这些有所了解。
第七是根据对方国家签证部门(使领馆、移民局等)的要求准备签证资料。
第八是购买出国机票,至少要提前一个月预订,出发前3至7天出票。
第九是购买经济舱机票可免费携带20kg行李,若超过该标准,每超1公斤就得按票面价的5%支付“行李托运费”。
第十是准备好上面的东西之后,就可以登记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