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英国怎么走上自由贸易的

英国怎么走上自由贸易的

发布时间:2022-12-28 20:25:07

① 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的英国

一个小小的细节也许是这次战争最好的注脚:拿破仑曾嘲笑英国是一个“小店主”的国家,但是这位法国英雄却没有想到,无论自己用多么强大的力量,采取什么严格的封锁措施,也难以阻挡“小店主”国家的产品涌入它要去的地方。拿破仑更不愿承认,即便是自己的军队与英国人面对面作战时,法国人身上穿的军服,也都是来自英帝国的棉纺织品。
事实上,在战争中,英国为参战国提供了军服、枪炮和其他产品,而整个欧洲正是这些产品的消费者。因此当战争结束后,英国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无与伦比的产业大国。
利用自身首屈一指的工业优势,英国开始积极推行自由贸易政策,逐步建立起了自由主义的经济体系。它率先采用取消贸易限制的办法来扩大国外市场,也就是用取消别国产品输入英国的限制,来换取别国取消对英国产品的限制。自由贸易成为英国的国策。“英国制造”从此在更大的世界市场里长驱直入。
应该引起注意的是,这种经济的自由化是在英国早已取得了在工业领域绝对的领先地位后才得以实现的。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之后,我们才进入了自由贸易的时代。
为了实施自由贸易政策,英国用武力迫使一个又一个国家打开了大门,迅速扩张成为一个“太阳不落的帝国”。在这个帝国里,一个以英国为核心的商业贸易圈逐渐形成。英国的经济学家杰文斯1865年曾这样描述:
“北美和俄国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是我们的林区;澳大利亚有我们的牧羊场;秘鲁送来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植茶叶,我们的咖啡、甘蔗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我们的棉花长期以来栽培在美国南部,现已扩展到地球每个温暖地区。”
居高临下的海外贸易和殖民地的扩张,反过来又极大地推动了英国工业化的进程。到19世纪中期,英国往昔那种田园诗般的风情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世界。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了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迸射着铁水的光亮。1850年时,英国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60%;铁产量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国家铁产量的总和;煤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棉布占全球的一半以上。
工业化进程,也改变了英国人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观念。时间第一次被精确到以秒为单位,而火车和汽船则开始代替马车和帆船。1814年,世界上第一个蒸汽火车头在英国诞生;1830年,蒸汽机车开始在世界上第一条投入运营的铁路上奔跑;到1851年,英国已经拥有22个铁路网络,铁路总长度约13000公里,相当于今天中国6条京广铁路。
普鲁士的国王曾羡慕地说,“不列颠……的经济地位发展到了国民生产和国民财富为古往今来任何国家所不能比拟的高度。”
我们可以这么说,就是没有工业革命,就没有我们现在这个世界。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它的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在当时就是英国一个国家能够对抗整个世界。工业革命呢,还使英国走进了现代化的大门,使英国成为第一个现代化国家。这也就迫使整个世界追随着英国向现代化的方向前进,因此,我们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这里曾经有一座563米长的巨型建筑,但令人惋惜的是,1936年的一场大火把它彻底毁灭了。今天,残存的雕塑只能静静地伫立在风中,面对每日缓缓升起的朝阳,追忆往昔,感叹世事的沧桑。
水晶宫,它始建于1850年,完全用钢铁骨架和平板玻璃组装而成,在19世纪中叶,水晶宫是欧洲最宏伟和最富想象力的建筑。
1851年5月1日,来自世界25个国家的商界、政界代表人物汇集在它的穹顶下。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聚会,人们相聚目的是为了展示进步和繁荣,155年前那次盛会的准确名称是: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当时的中国人把它翻译为“炫奇会”。
伦敦博览会开幕以后,可以说是人潮涌动,展出的展品可以说是不胜枚举,除了艺术品,和来自国外的各种动植物以外,主要展出的是英国的工业产品,包括轮船的模型啊,机车的模型啊,还有各式各样的机床,这标志着英国已经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也标志着英国的工业革命取得了成功。
万国博览会开幕式成为整个伦敦的节日,万众喧腾中,前来剪彩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情绪: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
这位18岁登基时还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的女王,一直到82岁才去世,命运似乎要让她完整地见证和享有英国的荣光,维多利亚女王伴随英国走完了19世纪。这位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女王,除了养育九个孩子、怀念早逝的丈夫、让遍布欧洲皇室的子孙们称她为“欧洲的祖母”外,在国事上,被认为几乎什么都不做。而恰恰是这位看起来什么都不做的女王,让那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了力量,开启了至今都让英国人津津乐道的维多利亚时代。
1851年5月1日,女王怀着从未有过的骄傲和自信前往水晶宫。晚上回来后,42岁的维多利亚女王在日记中写道: “我们历史上最隆重的日子,最美丽最堂皇的日子。”
然而,就在英帝国看似如日中天的时候,太阳已经在悄悄倾斜。越来越庞大的殖民地在为英国提供巨大的发展资源的同时,也逐渐成为拴在它身上的巨大包袱。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民族解放运动的逐渐高涨,这个包袱终于压弯了帝国的腰身。
到1850年以后,人们发现要是从全局的角度来考虑的话,新增的殖民属地对帝国本身而言并没有多大价值;他们只是增加了帝国需要管理和保护的资源数量而已。因此到了19世纪下半叶,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就指出了不列颠帝国的回报率或是利润率实际上非常之小。
到了20世纪40年代,英国做出了选择。它或者可以继续为其大国的地位和海外殖民地花费大量的金钱,或者将资金用于本国的发展。它选择了后者。最后,大英帝国不可避免地土崩瓦解。
也正是从19世纪后期开始,德国和美国迎头赶了上来,开始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潮流,更为棘手的问题是,自由经济模式与生俱来的缺陷,在20世纪给英国,也给世界带来惨痛而深刻的教训。
总结:刚开始是非常好的,越后就越显现出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的缺陷。

②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推行自由贸易的国家。 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为什么

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19世纪产业革命以后,英国经济竞争力大大增强。为了扩大市场,追求高额利润,形成以英国为中心的国际分工,确立单方面的自由贸易政策,并通过各种渠道推行,甚至通过战争,强加给战败的国家。

英国拓展亚洲和非洲市场,要求各国开放贸易和投资市场;1840年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以炮舰政策逼迫中国开端口通商;向美国、德国等国家发放出口信贷,鼓励各国购买英国的机车、船舶和设备,对海外投资予以保护。英国于1846年废除《谷物法》,免除农产品进口关税;1853年开放殖民地市场,解散特权贸易公司;1854年废除航海条例,实行航运自由;1859年改革关税制度,逐步取消进口关税,废除出口税;

1860年取消对殖民地的贸易垄断,英法两国签订自由通商条约,条约包括航运、投资、贸易等内容,以后又有英意、英荷、英德等自由通商条约,相互提供最惠国待遇。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较之垄断贸易政策,比较容易被各国和殖民地国家接受,以往的不平等贸易增加了平等的成分,各国贸易政策逐步由对抗转向包容,自由贸易成为趋势。

(2)英国怎么走上自由贸易的扩展阅读:

在20世纪初期,随着英国经济竞争力的下降和大危机的降临,自由贸易政策被超保护贸易政策取代。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为经济强国。为了对外扩张,美国从二次战前的贸易保护主义转向自由贸易政策,并推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建立,推行贸易自由化,把单边的自由贸易政策演变为多边的自由贸易政策。随着资本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1995年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取代1948年生效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使多边的自由贸易政策得到加强。

世界贸易组织建立以来,贸易自由化成为世界贸易政策主流。从整体看,它促进了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经济贸易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由于发展不平衡和经济日益相互依靠,自由贸易政策带有被迫性,贸易伙伴被迫就贸易利益进行协商和谈判,达成贸易协议,享受权利并履行义务。在自由贸易政策实施中,受到国家利益的驱使,一般重视权利的享受,疏于义务的履行,出现管理失衡的状态,影响了贸易协议的真正落实。

③ 指出英国历史上贸易政策的俩次重大调整及其原因

(1)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美、德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原因:19世纪中期,英国是世界工厂,自由贸易政策对英国更为有利;美、德实行贸易保护政策,有利于保护相对落后的本国工业。贸易保护,政府干预。要摆脱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困扰。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4)贸易自由化。推动世界贸易的增长和成员国经济的发展。 第一问“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英国和美、德在19世纪实行的贸易政策及其原因。”有的学生不能从材料中提炼和概括,而是不加思考的抄袭材料。第二问“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国际贸易关系的特点和主要原因。”有的学生不能对贸易关系特点进行完整概括。不能运用材料中所给的时间提示,分析造成各国贸易关系特点的原因。第三问“根据材料三,概括二战后美国与欧共体之间的贸易关系。” 对美国与欧共体之间的贸易关系概括不全面、不准确,不能完整地写出竞争和合作,而是抄袭材料中的语言,或者用冗长的文字来表达。第四问“根据材料四,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有什么积极作用?” 不能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回答“促进了世界贸易增长”。

④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原因

英国是最早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国家,它最先完成产业革命,是19世纪最强大的工业国家,1850年其工业产量占世界30%。同时英国又是最大的殖民帝国,版图占地球陆地面积四分之一,殖民地面积超过本土10倍。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商品销向全世界,原料、食品购自全世界。这就决定英国必须冲破国内保护贸易的限制,积极推行自由贸易政策。

⑤ 英国施行自由贸易的原因

英国的时代是自由资本主义的时代,英国的兴盛是由自由资本主义支撑的。因此,打破大陆封锁,“不仅是不列颠的军队的胜利,也是市场经济的胜利。”而在拿破仑看来,这只不过是“小店主”的胜利。1852年英国议会曾发表一项原则声明,称自由贸易是英国的国策。英国靠“自由放任”达到兴盛的顶峰,因此也希望自由资本主义的时代永远保持下去。但时代终究变化了,到19世纪下半叶时,自由资本主义走向了终结。英国人不得不承认,自由放任过时了。霍布豪斯在《自由主义》一书中这样说:“19世纪可被称为自由主义时代,但是到了这个世纪的末叶,这项伟大运动却大大地衰落了。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那些代表自由主义思想的人都遭到了毁灭性的失败。……它正在对自己失去信心。它的使命似乎已经完成。”自由主义正在被抛弃,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古典自由主义向新自由主义转变。所谓古典自由主义,即斯密和李嘉图等人提出的、反对国家干预的自由放任学说,它是19世纪英国政府制订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但是,面对19世纪后期的强烈的市场竞争和英国经济优势地位的丧失,以及贫富不均、环境污染等工业化负面问题的加重,古典自由主义指导思想开始受到质疑。从某种意义上说,在英国经济地位下降的同时,古典自由主义的主流地位也在发生动摇和变化。特别是当德国等新兴国家依靠国家支持,经济实力迅速发展甚至超过英国的时候,新自由主义社会思潮和政策主张也开始在英国出现。人们一般将牛津大学教授托马斯·格林看成新自由主义的奠基人,他最早提出了积极自由的概念,并主张用政府干预式的自由代替放任主义式的自由,认为国家权力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对个人自由的损害,积极自由不是削弱而是促进人的道德自由。格林的思想意味着英国哲学在相当程度上认同了德国哲学的理念,而德国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在本质上是国家主义的。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霍布豪斯认为,以平等为基础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社会条件和公共福利的改进,将使个人获得更大的安全保障,自由也将随之增加。国家应该采取积极的干涉措施,通过有效的改革活动为自由提供基本的社会条件。霍布豪斯指出,自由主义之所以在1910年前后能够绝处重生,原因在于“与社会主义交换思想的过程中吸取了不止一个教训”,从格拉斯顿传统出发的自由党人已在很大程度上认识到:“自由贸易虽然为繁荣奠定了基础,但是并没有使大厦落成。”1936年约翰·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提出了着名的凯恩斯理论。该理论从根本上否定了英国从斯密就开始的自由主义理论传统,提出利用国家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即通过刺激消费达到充分就业,从而消除贫困。国家的作用在凯恩斯的理论中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标志着自由放任时代在英国的彻底结束。
第二,无形帝国向有形帝国转变。政治家思想的转变很好地迎合了新自由主义思想,突出体现在帝国问题上。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失去了工业垄断的地位,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的商品越来越多地挤进国际市场;而且,德国和法国甚至西班牙、比利时、荷兰等欧洲国家都在拼命争夺或者保住自己的殖民地。在这种情况下,自由贸易和开放英帝国的市场是否更有利于其他国家?更重要的是,英国要不要与其他国家争夺更多的殖民地,即使承受负担也在所不惜?这一问题在19世纪最后30年中一直是议会两大政党最大分歧所在。自由党政府所坚持的传统“自由帝国政策”越来越受到质疑,保守党的有形帝国政策似乎更受青睐。但不管是哪一种帝国,英国人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不要用战争和生命来换取。而正是战争使英国从帝国的地位上滑落下来,一战加速了英国从无形帝国向有形帝国的转变。在战争中,英国被迫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转而实行对经济的直接控制,保证国家按照战争需要来组织生产。因为战争,金本位被中止,平衡财政被破坏,自由贸易政策被更改,而这三者正是战前维持无形帝国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对于英国这样一个岛国来说,自由贸易是它的立国之本,帝国则是维系贸易顺利进行的保证。当英国强大之时,无论是无形帝国还是有形帝国政策都可以保证其在全世界的贸易优势地位,但如果国力下降到与其他国家差不多时,无形帝国论的基础就失去了,即使有悖于自由放任的思想,英国最终选择有形帝国也是无可奈何之举。
第三,自由贸易政策被终止。关税是自由贸易的核心问题,即使一战使英国在经济上已不再像过去那样风光无限,但它仍在力图坚持自由贸易的政策,到1931年9月止,仍有80%以上的进口商品免税。不过在30年代大萧条的打击下,英国的金本位制已形同虚设,自由贸易政策实在是难以为继了,英国被迫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1932年议会通过《进口关税法》,规定除小麦、肉类和英国不生产或短缺的原材料外,所有的进口商品都要征收进口税。该法案的出台,标志着英国实行几个世纪的自由贸易原则被放弃了。内维尔·张伯伦私下说:只有《进口关税法》这样的政策才能够救帝国。甚至连保守党领袖斯坦利·鲍德温都说,自由放任已经走到尽头,就如同奴隶贸易一样。自由贸易是英国经济政策的基石,也是英国在19世纪称霸世界的经济哲学。自由贸易政策的终止,标志着英国衰落了,属于不列颠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⑥ 18世纪英国从重商主义发展到自由贸易的原因

英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保护性的重商主义,是因为土地贵族长期掌权,是为了保护土地贵族的利益,保护国内市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日显,它阻碍了商品流通,阻碍了与国际市场的交流与竞争,越来越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18世纪中叶,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厂手工业,英国的工业产品竞争力、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增强,强大的工业已经不再需要国家来保护了。
1832年议会改革后,工业资产阶级上台掌权,他们便开始了争取废除一系列重商主义法律的斗争,以便积极应对国际竞争,维护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⑦ 19世纪的英国,靠自由贸易走向巅峰,为何又走向衰落

因为英国大多数的殖民地都走向了独立自由

英国自海上的马车夫荷兰等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衰落之后,他就崭露头角,经过了工业革命之后的英国,更加的厉害,他们的工业能力达到了当时的顶级,也正是因为工业革命,使他把所有的资源目标盯上了别的国家。

英国走向衰败,大部分原因还是来源于他的殖民地,印度逐渐想要独立,英国没有办法,那个时候已经天高皇帝远,英国虽然在这里有后备力量,但是面对着土生土长的印度人还是占据下风的,所以殖民地走向了自由,英国走向了衰落。

阅读全文

与英国怎么走上自由贸易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伊朗总统怎么上台的 浏览:824
意大利点炮手是什么梗 浏览:454
怎么画印度眼睛 浏览:322
伊朗空袭能力怎么样 浏览:761
英国什么时候进入议会制度 浏览:732
中国电信如何装电视 浏览:200
英国莲功放如何配音箱 浏览:657
印尼榴莲怎么取 浏览:23
印度女方出嫁需要给多少钱 浏览:139
新中国改革运动有哪些 浏览:514
印度的航母是长什么样子 浏览:507
英国人为什么不用付钱 浏览:516
意大利歌曲绿树成荫什么调 浏览:63
伊朗什么时候有海军 浏览:39
越南老婆来中国有多少 浏览:483
意大利高中毕业去哪里留学 浏览:239
印尼siap是什么意思 浏览:892
印尼fe第三方第七栏应该标注什么区别 浏览:73
伊朗总统的工资是多少 浏览:803
印度货币是哪个国家的 浏览: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