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丹麦的患癌几率世界第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们应该担心返老还童。癌症之所以常见,是因为医疗条件越来越好,很多人可以活到癌症的年龄。比如他得癌症前死于其他意外。例如,丹麦的癌症发病率最高,而贫困地区的发病率最低。看看这个报告就知道了。对于贫困地区来说,服用抗生素是一种经济负担。你希望查出癌症并治疗它吗?没有记录就没有举报。这是废话吗?很遗憾,我是癌症的家属,希望尽快研制出治愈癌症的药物。
虽然水污染是农民致癌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农民自己应该提高他们的保健、保健和疾病预防意识。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体检,防患于未然!把癌症消灭在萌芽状态。比如大多数癌症都是“富贵病”,欧美发达国家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国内,包括前列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但也有几个例外,其中一个就是胃癌。胃癌是世界上发病率较高的肿瘤,但在中国尤为常见。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0%,但胃癌发病率占44%,死亡率占50%!相比之下,胃癌在欧美发达国家要少得多。
❷ 身高越高癌症风险越大高人们需要担心吗
大型研究再爆身高增加癌症风险猛料
日前,一项新的研究报告,虽然仅仅是以会议摘要的形式发布,却引起世界主要媒体的热烈追捧。这就是由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完成的一项基于瑞典人口的大型研究。结论是,身高越高的人患上癌症的风险越大。
以上结论是研究者通过对1938年到1991年间出生、年龄超过20岁的550万瑞典男性和女性公民几十年的追踪随访获得的。我们知道丹麦、瑞典等北欧国家对于全体公民的资料都有详细记录保留,研究者从公民征兵记录、护照登记等信息库可以很简便地获取可靠的身高等个人信息,从医疗记录可以获取患癌以及癌症类型的资料。
结果发现,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随着身高增高癌症风险都增加。总体上,身高每增高10厘米,女性所有癌症风险增加18%,男性增加11%。对此前文献报道的随身高增高患癌症的风险较高的乳癌和皮肤癌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发现身高每增高10厘米,女性乳腺癌风险增加20%,男性乳腺癌因为罕见未做统计。女性皮肤黑色素瘤风险增加32%,男性增加27%。
另外,研究强调,经济状况和受教育程度对身高影响较大,因此用这两个因素对所获得的癌症危险性进行了统计学调整。但是对于癌症其他风险因素,比如吸烟、喝酒、肥胖等,却没有做相应调整。
身高影响癌症风险的机制
此前已经有研究得出了相同的结论,但是至于确切的原因和机制却尚不明确。目前仅存几种理论上的可能性:
1 身高高就意味着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暴露于更高水平的生长激素。目前已经有研究证据表明,人类生长激素具有刺激细胞生长和阻断细胞死亡的作用,这都有可能会增加发生癌细胞的机会。
2 另一个原因是,身材更高的人也就意味着有更大数量的细胞。目前已知导致遗传物质变异形成癌细胞的原因,包括遗传、致癌因子和细胞分裂染色体复制中的随机性错误。更多的细胞数量也就意味着更多随机性错误的可能和更高的癌细胞形成的风险。
3 第三个可能的解释是,身材高大的人也就意味着更高的卡路里摄入量和更活跃的代谢,这也可以增加癌症的风险。
不过,以上这些还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缺乏足够科学证据的支持。
为什么引人关注
身高是一种身体性状和体貌特征,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遗传因素,个体只能接受却难以改变之。身高这种先天性性状对于人的社会活动和行为却往往产生重大影响。拥有更高身高的人可以获得“高人一等”的社会资源和地位。表现最为显着的是身材高大的男性更容易获得女性青睐从而获得更优先的基因播散。日前一项调查就发现,超过180厘米的男性一生平均性伴侣高达8个,而170以下男性仅有不足6个。身材高大在社会活动中的优势也足以让“武大郎”们羡慕嫉妒恨,让自己获得巨大心理优势。
另一方面,身高对于健康的影响的各种说法也由来已久,有的说法仅仅是传言,有的获得一定证据支持。比如,身材相对瘦小的人更容易长寿;身材高者不容易肥胖,因而心脑血管病的风险相对较小。
身高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身材高大总体上讲是令人羡慕的巨大优势。现在,身高居然与被广泛认为是“不治之症”癌症扯上关系——身高越高患癌风险越高,自然会引人关注。
如何看待该项研究
先说这项研究的缺陷。
该研究报告仅仅是将要在欧洲儿科免疫学学会大会上交流的一篇短篇摘要,并非公开发表在经过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上,这就意味着:
1 结果是初步的。2 未经同行评议,研究方法和结果的科学准确性和严谨性可能存在局限性。3 我们知道,癌症是一种基因病,影响因素众多。这项研究就目前公开的信息看,除了经济状况和受教育程度,所获得的癌症风险程度未经过诸如吸烟、喝酒、阳光紫外线暴露和肥胖等已知的致癌因子的调整,就意味着结果没有排除这些因素可能造成干扰,是本研究最大的局限性。
这么说是不是就意味着这事一项坏研究?不然。这项研究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庞大的样本数。我们知道,研究中样本数量越大约能克服统计学偏倚对结果的干扰,也更容易获得可信的结论。550万人口、长达数十年的队列研究,资料来源于可靠的国家信息库,显着增加了该研究结论可靠性。
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该研究的结论与此前同类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
英国百万女性研究层获得相同结论
之前已经有多个研究得出身高与癌症风险正相关的结论,其中最着名的是2011年发表在着名的柳叶刀 肿瘤学杂志上的一项涉及130万英国妇女的大型研究。
调查对象是英国国家卫生服务体系(NHS)主导的百万女性乳腺普查计划,总共涉及130万中年女性在1996年至2001年间接受问卷调查。所有女性以身高被分为六组:低于155厘米、155~159.9厘米、160~164.9厘米、165~169.5厘米、170~174.9厘米,以及175厘米以上。癌症分为常见的17个部位类型,所有女性平均被追访9.4年,总计获得1170万人年数据。期间共计有97 376例癌症获得确诊。
统计学处理上,使用了相对风险比(RR)来评价癌症风险的增加。就是以身高最低的155厘米组的癌症发病率为1,获得各个身高组癌症的相对危险性。RR还经过年龄、地区、社会经济地位、吸烟、饮酒、体重指数、剧烈运动、初潮年龄、胎次和初产年龄等可能对癌症发生具有影响的因素的调整。
结果发现,癌症发病率随身高增高而增加。10厘米作为身高差异间隔,身高最高组(平均身高174厘米)相对最低组(平均154厘米)的RR为1.37。整个人群所有癌症而言,身高每增高10厘米,RR为1.16。就是说身高每增高10厘米癌症风险增加16%。
所有17个部位的癌症中有15种符合身高与发病风险之间的这种正相关关系,其中10种正相关性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显着性。这10种癌症按照相对风险增加由高到低分别是皮肤黑色素瘤32%,肾癌29%,白血病26%,结肠癌25%,非霍奇金淋巴瘤21%,中枢神经系统癌症20%,子宫内膜癌19%,乳腺癌17%,卵巢癌17%,以及直肠癌14%。
对于其他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发现,除了当前仍然吸烟外,其他因素都不改变癌症风险随身高增高而增加的关系。
另外,研究者还对此外这类研究做了荟萃分析。结果,世界各地的人群(资料来源涵盖亚洲、欧洲、美洲和澳洲),不论性别,身高都与癌症发生率增加呈正相关。
需要担心吗?
无论来自瑞典的涉及550万人口的庞大队列研究,2011年公开发表在着名杂志上涉及英国130万女性的调查,还是之前来自世界各地的同类研究,似乎得出了一致性结论:
人类癌症发病风险随身高而增加。
也正因为所有研究结果的一致性,增加了该结论的可信性。但是,高人们应该因此而担心和不安吗?
大可不必,原因有三:
第一,相对风险的数字游戏。科学研究中,为了便于处理和比较,使用的相对风险与实际上绝对风险不是相同概念。以发病率最高的女性乳腺癌为例,在瑞典的研究中,170厘米组女性乳腺癌总的发病率为10%,180厘米身高组风险增加20%,意味着一生中每1000人中患上乳腺癌者仅增加2人,这种绝对风险增加是很低的。对于那些发病率很低的少见癌症而言,绝对风险的增高更是可以直接忽略掉。
第二,与其担心,不如行动。癌症作为人类健康和生命最大危险的可预防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发病原因复杂,目前已知一些可预防性因素发挥作用,比如吸烟、喝酒、不健康饮食、缺乏锻炼、肥胖、紫外线暴露等。因此,与其坐而担心,不如针对这些可预防性因素采取实际行动,避免或减少实际上的风险。
第三,投胎是个技术活,现学依然无济于事。相对于以上的可预防性因素,身高主要受遗传因素控制,属于人不能改变的因素,重新投胎换祖宗依然为时已晚,担心不过纯粹多余。相对于患癌,人必有一死,岂不更值得担心?担心除了徒增应激反应,反而增加包括癌症在内的疾病风险,完全于事无补。
综上所述,虽然癌症风险随身高而增加的结论具有相当的可信性。但是,身高主要受遗传控制,个体无所作为,因此完全没有必要担心。
❸ 女性养生知识
女性养生知识
女性要比男性更加注重养生,下面我为大家精心搜集了关于女性的养生知识,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人们常说“女人是水做的”,这句话里既包含女性有着涓涓流水般温柔的性格,也透露出了女性更加脆弱、更加需要呵护的性别特点。3月31日,英国《每日邮报》发表的一项大型女性健康调查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牛津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对130万女性长达13年的跟踪研究发现,许多疾病的产生与女性的生活方式有着直接关联。由此,他们给女性提出了16条健康戒律。
1.不要太干净。
美国微生物学家玛丽博士通过大量研究得出结论:用普通肥皂和水洗手就足够了,抗菌产品反而会起反作用。现在抗菌产品已经广泛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像各种除菌香皂、洗手液和沐浴液等。女性作为家庭主妇,为了家人的健康,往往会使用这些产品。“但是,这并没有让人们远离流感和感冒,打破了体内的菌群平衡,并减弱了人体对细菌的敏感度,反而使得病菌在体内大肆作乱。”玛丽博士认为,在人体消化和营养吸收系统中,大多数微生物对维护健康十分必要。经常使用抗菌产品,会让这些有益的微生物难以生存。
2.长期服用短效口服避孕药。
此次研究进一步得出结论,短效口服避孕药能降低子宫癌患病率,而且在停药后30年内能够继续得到保护。研究显示,女性连续服药5年,患子宫癌的风险降低20%。连续服用15年,患癌几率可降低一半。
3.喝红茶。
牙龈疾病是导致心脏病的一个诱因。口腔中的细菌可以制造数千个微小的血液凝块,会使动脉变窄,从而引发心脏病。如何保护牙龈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坚持喝红茶。美国专家研究发现,红茶能降低细菌活性,减少患牙病的几率,从而减少患心脏病的风险。红茶不仅能杀死口腔中的细菌,还能产生一种酶,它能使糖转化成一种黏性物质,起到坚固牙齿的作用。
4.服叶酸。
为了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怀孕女性必须在怀孕的前12周服够400微克的叶酸。此次研究同时发现,女性补充叶酸能减少患黄斑变性的发生。目前,哈佛医学院研究证明,在持续服用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两年之后,可以延缓器官衰老。
5.尽量别喝碳酸饮料。
可乐等碳酸饮料中含有磷酸盐形式的磷酸,它会影响钙的吸收。一项关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显示,一周喝5听汽水,包括4听可乐,老年女性的骨密度会降低4%。塔夫茨大学老龄化中心人类营养研究所、妇女骨质疏松研究者建议,女性尽量不要喝碳酸饮料。
6.不要太瘦。
理想的体重指数约为24。体重指数BMI的计算方法为: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英国女性平均身高为5英尺4英寸(1.62米),对于这个身高的女性而言,其正常体重应该是140磅(63.5公斤)。如果低于这个体重,就会影响生育。例如体重指数小于18.5的女性怀孕的.概率会更小。此外体重指数小于19的女性更易患骨质疏松症。
7.避免使用激素替代治疗。
虽然激素替代疗法可以防止心脏病、骨质疏松、溃疡和肠癌等疾病,但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升高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仅仅使用雌激素替代疗法可增加宫颈癌的风险,单独使用孕激素替代疗法会增加卵巢癌几率。
8.不要吸烟。
吸烟女性患病几率比不吸烟女性高出两倍。烟碱堆积在子宫黏液中,会降低身体对人乳头瘤病毒的抵抗能力,从而大大增加患宫颈癌的风险。此外,吸烟还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因此,美国专家呼吁:不要吸烟,特别是女性。
9.想要孩子多晒太阳。
英国妇产科专家研究认为,很多女性之所以出现不排卵现象,是因为缺乏维生素D。孕产顾问分析认为,有50%的英国女性缺乏维生素D,其中12%的人没有固定的排卵期。为此,耶鲁大学的专家让排卵期不规则的女性通过晒太阳来补充维生素D,结果显示,她们的排卵周期有了明显改善。因此专家建议,想要孩子的女性,要保证每天晒20分钟太阳,就能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了。
10.当心你的处方药。
有些处方药可能使你的皮肤对阳光更敏感,从而引发皮肤问题。这些处方药包括抗生素、胆固醇类药物、避孕药、抗炎药、治疗痤疮的药以及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药物等。如果你正在服用它们,出门时一定要格外注意防晒。
11.多吃香蕉。
精神卫生基金会一项调查显示,1/4的中年女性正经历着抑郁和焦虑。抑郁的发生,通常是因为体内缺乏“快乐激素”,即复合胺造成的。而复合胺的缺乏是因为摄入氨基酸、色氨酸的摄入不足,人体无法合成这种氨基酸,只能通过食物来摄取。《复合胺的秘密》一书的作者卡洛琳罗蒙博士指出,补充色氨酸要多吃火鸡、奶酪、李子和香蕉等。因此专家建议,女性最好一周吃4—11根香蕉。
12.少饮酒。
女性每天喝一杯酒,患乳腺癌的几率就从9.5%升至10.6%。此外,喝酒也可能引发其他癌症。目前,专家还没有明确给出饮酒量的安全范围,但他们建议,尽量不喝或少喝。
13.30岁前完成生育。
研究发现,女性在20岁至30岁之间生孩子,乳腺癌发病率会降低7%。英国乳腺癌研究会称,母乳喂养12个月,乳腺癌等疾病发病率将降低4.3%。这是因为,怀孕和哺乳可以降低雌激素水平,也意味着降低了癌症风险。同时,胆囊疾病的发病率也会降低7%。瑞典一项最新研究也发现,母乳喂养超过13个月,女性患风湿性关节炎的风险会减半。
14.坚持负重训练。
英国脊椎指压疗法协会称,一生当中,70%的女性都会遭遇背痛。如果你正经历着疼痛,最好的缓解方法就是多做哑铃和杠铃运动。美国专家建议,背痛的女性至少要坚持做16周的负重运动,其中12%的时间要做有氧运动,也能帮你缓解背痛。
15.当心胃部赘肉。
臃肿的胃部不仅难看,而且暗藏健康隐患,有10%的人遭受着肠易激综合征。更需要警惕的是,它往往是卵巢癌的征兆,并且70%—75%的可能性是癌症已经转移到腹部了。如果胃部赘肉明显且持续腹胀,必须及时就医。
16.一年200次性生活。
哥伦比亚大学心脏病专家认为,如果女性一年当中能有200次性高潮,那么她的生理年龄就会年轻6岁。性生活的频率与整体健康状态相关,能够让人从中获得更多的健康益处。
;❹ [400分求问]一个人一生患癌症或恶性肿瘤的大约概率
假设人的寿命有60年, 那么他一生中就有20次患上癌症的机会, 只不过人体有治愈的能力, 可以杀死这些癌细胞。
你上面提到几多人中就有多少人患癌症这些数字只是针对群体 , 跟个人患癌的机率没太大关系, 每个人体质不同, 也可以说是每个人的命运不同, 所以机率也不一样 !
补充:
在癌症越来越普遍的今天,癌症已经成为人类的最大最强的杀手。据统计,在一些高发地区,每四个人当中就有一人死于癌症。但还是有三个是正常人,这样则统计出,如果一个人一生人中完全没罹患其他疾病,而只患上癌症,其患癌机率是25%。
❺ 全国人口患癌率是多少
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数为19,292,789例,其中中国癌症的新发病例为4,568,754例(约456万),占全世界的23.7%。而在同年,中国人口占全球人口总数的比例18.6%。
若进一步使用标化发病率来比较,世界癌症新发病例的标化率201.0/10万,中国204.8/10万,中国的标化发病率比世界略高。
* 标化率,是指按照某一标准(一般为年龄)调整后算得的率,目的在于统一内部构成,使资料间具有可比性。本文中标化率为按年龄标化。
二、死亡病例
2020年,中国死亡病例为3,002,899例(约300万),占全世界的30.2%。
若计算同一年的标化死亡率:全世界为100.7/10万,中国为129.4/10万,这一数值相差较多。
不仅与世界相比,近几十年,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数量都呈上升趋势。
不过同时,综合看所有癌症,年龄标化后的5年生存率也大幅度提高,对比2003–2005 和2012–2015,5年生存率由30.9% 提高到了40.5%。
因此,癌症发病率及癌症引起的死亡率升高,其实有可能因为人们寿命变长,同时因为医疗进步导致检出率增加。
❻ 癌症的发病率
一、与吸烟/癌症相关的疾病主要有:
1.心血管疾病:吸烟与冠心病、高血压、猝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发病有关,吸烟促使血液形成凝块和降低人体对心脏病先兆的感应能力。
2.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COPD和肺癌。
3.消化系统疾病:消化性溃疡、胃炎、食管癌、结肠病变、胰腺癌和胃癌。
4.脑血管疾病:吸烟增加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危险。另外吸烟可损伤脑细胞、损害记忆力、影响对问题的思考及引起精神紊乱等。
5.内分泌疾病:吸烟20支/日,可使糖尿病危险增加1倍。吸烟亦促发甲状腺疾病。
6.口腔疾病:如唇癌、口腔癌、口腔白斑、白色念珠菌感染、口腔粘膜色素沉着、口腔异味等。
7.眼科疾病主要包括:中毒性视神经病变、视觉适应性减退、黄斑变性、白内障等。
二、对青少年的危害
吸烟对青少年危害性更大。据医学研究表明,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各生理系统、器官都尚未成熟,其对外界环境的有害因素的抵抗力较成人为弱,易于吸收毒物,损害身体的正常生长。据美国25个州的调查,吸烟开始年龄与肺癌死亡率呈负相关。若将不吸烟者肺癌死亡率为1.00时,15岁以下开始吸烟者其死亡率为19.68;20-24岁为10.08;25岁以上为4.08。说明吸烟开始年龄越早,肺癌发生率与死亡率越高。
吸烟损害大脑,使思维变得迟钝,记忆力减退,影响学习和工作,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心理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的智力效能比不吸烟者减低10.6%。
三、吸烟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
吸烟几乎损害人体全部重要器官: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及其它重要脏器,这些损害男女是相同的。然而妇女其特殊的身体结构和孕育下一代的生理特点,吸烟妇女及其胎儿可受到一些特殊的危害。
首先,吸烟可使夫妇双方的生育率下降。英国通过对17000位育龄妇女进行了11年的追踪研究表明,吸烟可降低生育率。每天吸烟10支以上的妇女不育率为10.7%,而不吸烟妇女只有5.4%。另一项调查也认为吸烟与不吸烟的妇女相比,患不孕症的可能性要高2.7倍;如果夫妻双方都吸烟,则不孕的可能性比不吸烟的夫妻高5.3倍。新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烟草中的尼古丁对精子的外形、能动力及线性游动能力和精子穿透卵子的能力均有影响,且尼古丁浓度越高,影响越大。英国一项研究报告,发现吸烟组精子浓度与活动精子百分比都显着低于不吸烟组。吸烟组精液中的精子平均含量为2500万个/毫升,不吸烟组平均含量为6300万个/毫升;吸烟组活动精子仅占全部精子的49%,不吸烟组则达到63%以上。故吸烟是造成男性不育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孕妇吸烟对胎儿的发育和健康是非常不利的。烟草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除大家所熟知的尼古丁外,还有氢氰酸、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吡啶、芳香族化合物和焦油等。这些有毒物质可以随着烟雾被吸收到母体血液中,使母体内的血氧含量降低,胎盘中的血氧含量也随之减少。胎儿由于缺氧,可造成生长发育迟缓,故吸烟孕妇所生的低体重儿(体重低于2500克)是不吸烟妇女的两倍。这些婴儿不仅体质弱,且出生一年内患严重疾病的危险性大,死亡率高。近年来的不少研究还表明,吸烟孕妇比不吸烟孕妇较易发生流产、早产和死胎。调查还发现,妇女怀孕期间吸烟会损害他们女儿成年后的生育能力。
孕妇吸烟可增加胎儿先天性畸形的发生率。有资料表明,吸烟母亲所生先天畸形儿的数量是非吸烟母亲的2.3倍。吸烟导致胎儿发生无脑儿、腭裂、唇裂、痴呆和体格发育障碍等畸形儿是不吸烟者的2.5倍。
国外近两年的研究成果表明,胎儿经母体接触香烟中的尼古丁等化学物质,可严重影响耳蜗的神经细胞,影响内耳将声波向神经元的传递,故孕妇吸烟可导致胎儿听力障碍。美国的一项研究还发现,吸烟孕妇所生的婴儿听力不正常。经跟踪调查,儿童长到6_12岁时,根据母亲孕期吸烟情况将其分别进行听力测试,结果显示:孕妇吸烟越多,儿童听力反应越差;被动吸烟的儿童也发现类似结果。
丹麦研究人员进行的一次大规模调查证实,30%至40%的猝死婴儿与他们的母亲在怀孕期间吸烟有关,在怀孕期间吸烟的妇女生下的婴儿发生猝死的危险性要比不吸烟妇女的婴儿高3倍。研究人员指出,香烟中的尼古丁可能是罪魁祸首,因为尼古丁具有削弱或破坏胎儿自我保护机制的作用。
另据调查,吸烟者所生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为7.3%,而不吸烟者所生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为4.7%。德国一项研究发现,孕妇吸烟对胎儿的危害,比目前公认的还要严重,怀孕期若每天吸烟10支,胎儿患癌的危险性增加50%,患白血病的可能性增加一倍。研究人员在吸烟妇女新生儿的尿液中发现了典型的产生于烟草的NNAL致癌物质。胎儿通过脐带吸收了尼古丁,并在肝脏把它转化为NNAL,最后通过肾脏排出体外。这样,吸烟孕妇使其胎儿的肝脏、肾脏和肺均受到了损害。
孕妇吸烟除对胎儿有以上的间接作用之外,吸烟对胎儿还有直接作用。吸烟能加速胎儿心率和减少呼吸运动。烟内的尼古丁和其他有毒物质还能通过血液渗入胎盘,输送给胎儿,甚至给还不完善的脏器造成损害。
孕妇吸烟不但对胎儿造成很大的伤害,对其自身的身体也十分不利。有报道表明,吸烟的孕妇在临产时出现胎盘早剥、出血、早破水等合并症比正常产妇高1-2倍。
所以,为了下一代的健康长,为了孕妇自身的身体健康,孕妇应远离香烟,并避免被动吸烟,在清新愉悦的环境中度过孕产期。
四、对妇女的危害
1.吸烟与宫外孕
近20年来,世界各地妇女宫外孕的发生率(主要是输卵管妊娠)增长了两三倍。过去都认为宫外孕的主要原因是盆腔炎和性传播疾病,然而为什么在盆腔炎和性疾病发病率减少的地区,宫外孕仍呈上升趋势呢?专家们一直在寻找新的宫外孕危险因素,其中之一就是卷烟的烟雾。专家们发现,无论性生活史、盆腔感染史、节育史和生育史怎样变动,宫外孕的发生都与孕妇吸入的烟雾量有明显关系。研究人员将孕妇分成两组,吸烟组的宫外孕发生率为40.1%,而不吸烟组为29.7%,两组有明显差异。美国华盛顿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对274名宫外孕患者和同期727名受孕妇女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认为吸烟妇女发生输卵管妊娠的危险比不吸烟者高40%。
孕妇吸烟发生宫外孕的原因,经研究发现,烟雾可以刺激小血管壁而使其增厚,因而盆腔内血液循环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受精卵着床变异等一系列变化。有人认为,尼古丁损伤了输卵管中将卵子送入子宫的微发丝状结构,妨碍受精卵正常输送至子宫。所以,在美国提出了"如果你怀孕,请马上戒烟"的口号。孕妇不但不能吸烟,还应避免到烟雾较多的场所去。
2.吸烟与不孕症
吸烟女性卵子的受精率大大减弱。吸烟女性与不吸烟女性相比,患不孕症的可能要高出2.7倍。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吸烟者的生育力比不吸烟者低72%。英国的研究人员对45名正在接受试管受精的不育妇女发现,尼古丁的分解物可丁宁 (cotinina)对受孕有明显影响。研究人员认为可丁宁能影响妇女生殖周期中雌性激素的产生,可丁宁的妇女与没有这种物质的妇女相比,受精卵的比例减少60%。如果丈夫也吸烟,情况就更糟,统计表明,吸烟的夫妇不孕的可能比不吸烟的夫妇高5.3倍。
3.吸烟与痛经
许多吸烟者都这样说,吸烟令人感到"轻松","减缓紧张的情绪",使他(她)们"感觉良好"。但是,意大利米兰大学的研究表明:这种暂时的"轻松"可以引起痛经,也就是妇女们所说的要命的小肚子痛。医生们观察了年龄从15-44岁的251名妇女。在历时18个月的随访中发现,除外了与痛经有关的疾病如纤维腺瘤、卵巢囊肿以及子宫内膜异位等,与非吸烟者相比,每天吸10-30支卷烟的妇女患痛经的危险率是前者的2倍。吸烟史长达10至20年的妇女则几乎是不吸烟者患痛经危险的3倍其发生原因,是由于吸烟可使血管收缩,而使血管变窄,并且减慢血液流动。据专家分析,这或许可以部分解释痛经的发生原因,即吸烟也使子宫内膜血流减少,而发生痛性痉挛。
4.吸烟促使绝经提前
据《美国医学论坛报》1994年报道,一项研究表明,在17岁前即开始吸烟或每日吸一包烟达20年的妇女在40岁以前绝经可能性会增加2至3倍。研究者们选择了344名在47岁前自然绝经的妇女,同时以344名年龄配对仍在行经或在47岁后绝经的妇女为对照。结果表明,和不吸烟的对照者相比,曾经吸烟的妇女在45岁至54岁绝经比例增加43%。有意义的是,在任何年龄,吸烟是使卵巢衰竭的危险因素。并非在40岁时吸烟才与卵巢衰竭有关,即使在25岁至30岁年龄段,吸烟也是个危险因素。为什么吸烟可使绝经提前?有研究表明,烟尘中的某些成分对卵泡有毒,导致卵泡提前消失。或者是由于雌性激素缺乏所致。吸烟导致绝经提前约1-3年。
5.女性吸烟使骨质疏松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医生对41对孪生姊妹的研究证实,吸烟妇女在老年时骨质更脆弱,更易发生骨折。41对孪生姊妹中吸烟和不吸烟者配对,年龄在23_73岁间,测定其腰椎、股骨颈、股骨干的骨密度。成年后仍继续吸烟的女性,吸烟者骨重量指数比不吸烟者平均低5%-10%。每隔10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测定,吸烟者比不吸烟者,腰椎骨密度低2%,股骨颈低2%,股骨干低1.4%。研究显示,骨密度每降低10%,骨强度则降低30%,只要10年内骨密度降低10%,那么引起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增加44%。美国推算,每年约25万人因骨质疏松引起股骨颈骨折而住院,女性为男性的6-8倍。每年死亡人数约有5万,这个数字同乳腺癌的死亡数字相等。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表明:妇女绝经后用雌性激素补充治疗,如果仍吸烟,可能会降低雌性激素治疗的保护作用。他说:"吸烟的妇女服雌激素,髋关节骨折的危险与不服雌性激素妇女一样大。"
6.吸烟妇女会引起尿失禁
据1992年的一项研究揭示,吸烟妇女有发生尿失禁的危险增加1.5倍,而戒烟者尿失禁的危险增加1.2倍。研究人员观察了322位患尿失禁的中年妇女和284名年龄相同而无尿失禁的妇女。与无尿失禁的妇女相比,患尿失禁的妇女多数为吸烟者或原先吸烟者。吸烟越多,越易发生尿失禁。吸烟者和原先吸烟者加在一起,其总的膀胱控制出问题的危险升高28%。
咳嗽可能是吸烟者发生尿失禁的重要原因。咳嗽严重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控制尿流的肌肉的物理性损伤。动物实验已证明尼古丁可使膀胱控制尿流的肌肉受到其毒素影响而损伤。当然,衰老和生育会使支持膀胱的结构如骨盆底变弱和下垂,导致尿失禁。
7.吸烟减少母乳分泌量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吸烟对婴儿的另一有害影响是减少了母乳的分泌数量及质量。研究人员称,吸烟妇女产后两周时产乳量比不吸烟妇女少21%。产后4周时少分泌43%,而到产后6周时,则差别达46%,吸烟妇女乳中脂肪含量比不吸烟妇女少19%。如母亲停止吸烟后其乳汁分泌量便上升,说明停止吸烟后,吸烟的不良影响便会减弱或消失。其机理尚待研究。
8.吸烟并服避孕药妇女易患心脏病
妇女吸烟又服避孕药可明显增加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的危险。美国最近开展的一项研究,对5779名18_44岁的妇女进行普查,发现7.4%的妇女既吸烟又服避孕药,其中1.1%每日吸烟超过20支。研究分析表明,吸烟并服用避孕药的妇女比一般人群急性心梗发生率高200%。
美国研究人员对二千多名妇女的研究发现:那些每天吸烟25支以上并同时使用口服避孕药物的妇女受害最大,她们比不吸烟妇女患心梗的可能性大13倍。研究说,吸烟和避孕药物使血液凝块的可能性加大。日本研究报道,吸烟同时口服避孕药的心肌梗塞死亡率比不吸烟者的心肌梗塞死亡率高达11.7倍,年龄越大,吸烟时间越长,其死亡率越高。所以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在口服避孕药物说明书上注明不要吸烟。
9.妇女
吸烟促进衰老
早在1928年美国霍普金斯医学院的玻尔医生研究细胞生物学时,便首先提出缺氧可使衰老加速的理论。吸烟形成长期缺氧及体内雌性激素分泌减少而致提前衰老。美国学者把一部分年龄相仿的吸烟妇女,根据吸烟时间的长短及吸烟量的多少,划分四个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吸烟时间长,吸烟量大者进入绝经期早,嘴唇和眼角过早地出现皱纹,牙齿发黄,皮肤粗糙,失去富有弹性丰润的外表,过早地出现衰老的一些征象。
10.吸烟与妇科肿瘤
北京医科大学妇产科《吸烟和妇科肿瘤的关系》的报告指出,通过回顾性调查,271例已确诊为各种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与375例年龄匹配的非妇科癌患者及正常妇女作对照,发现宫颈癌与卵巢癌在吸烟妇女中较不吸烟者的相对危险度高,前者为4.4,后者为2.8。家庭中被动吸烟者比无被动吸烟者发生宫颈癌的相对危险度高2.5倍。有文献报道,尼古丁及其代谢产物可丁宁(cotinina)在吸烟患者的血清、尿及阴道分泌物中,均较不吸烟者高;可丁宁在被动吸烟者血清中也升高。
乳腺癌:丹麦对3240名接受乳腺X线检查的妇女调查发现,吸烟20年以上妇女患乳腺癌危险增加30%,吸烟30年以上者这一危险增加60%;吸烟者癌症发病比不吸烟者早8年。美国癌症研究中心认为,近年来妇女乳腺癌发病率增高,同吸烟这个环境因素有很大关系,大多数患乳腺癌妇女的第一病因便是吸烟。他们对60多万名妇女进行的6年跟踪调查表明,吸烟妇女死于乳腺癌的比率,比不吸烟妇女高25%,而且吸烟越多,吸烟时间越长,妇女死于乳腺癌的危险越大。
宫颈癌:挪威发表的一项以6000名妇女为对象的9年随访调查表明,吸烟妇女比不吸烟者患子宫颈癌或恶性肿瘤的机会高出50%,尤其是每日吸烟15支或更多及烟龄达10年以上者,比不吸烟的妇女患子宫颈癌的机会高80%以上。而长期积累于子宫颈细胞的烟碱,是导致癌变的主要因素。报告还发现,如妇女的丈夫或男友是烟民,每日跟他一起生活的女性,患子宫颈癌的机会比配偶不吸烟的妇女发病机会高40%。
英国医学家指出,性生活频繁和吸烟的妇女比不吸烟妇女患宫颈癌和死于宫颈癌的可能性大一倍。吸烟者的子宫中缺少朗格罕氏细胞 (Langerhans?cells),而在人体受到某种病毒或化学产品威胁时,这种细胞可增强其免疫系统的功能。如吸烟越多,这种细胞就越少,吸烟妇女比不吸烟妇女少1/3。他们认为,hpv病毒是子宫颈癌的主要诱因,当受到hpv病毒感染时,郎格罕氏细胞缺少使免疫功能降低而致癌。在英国,每年有2000名妇女死于宫颈癌。有科专家说,吸烟导致子宫患一种"小艾滋病"。
美国早在1984年做过调查,吸烟妇女患子宫颈癌的危险性比不吸烟妇女增加3.4倍;又发现,每天被动吸烟3小时 (或更多)的妇女,患子宫颈癌的危险性比不在吸烟环境中生活的妇女增加3倍。
卵巢囊肿:据《美国医学论坛报》1994年报道,吸烟使妇女患功能性卵巢囊肿的危险增加一倍。作者观察了98名15_39岁初步诊断为功能性卵巢囊肿的病人。病例中不包括孕妇、产后3个月的妇女、因不孕症而接受药物治疗的妇女或者被诊断为患多囊卵巢病、囊性畸胎瘤、子宫内膜瘤、囊性腺瘤及囊性腺癌的妇女。239名妇女为对照。控制了体重、经产情况、流产史、卵巢囊肿史和现在口服避孕药情况等干扰因素,吸烟的妇女患功能性卵巢囊肿的危险为对照组的两倍。试验研究表明,吸烟有抗雌激素效应,吸烟既能减少内源性雌激素的产生,又能改变绝经前妇女雌激素的代谢。
11.吸烟损害老年妇女身体健康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65岁以上吸烟的妇女同不吸烟者和戒烟者相比,其肌力、敏捷、协调、步态、思维、反应、生活能力和平衡等12种身体状态指标较差,日平均吸12支者,几乎每项指标都差。吸烟还是动脉硬化,特别是下肢动脉硬化的一个危险因素,多年吸烟可影响行走及运动功能。研究还显示,老年人戒烟后,可改善健康程度。
戒烟的益处
一、概述
据科学家们多年的实验后发现,吸烟者在戒烟后其体内器官会发生一系列有益的变化,其变化大致表现如下:
20分钟内:血压降到标准水平;脉搏降到标准速度;手、脚的温度升到标准体温。
8小时内:血液中一氧化碳的含量降低到正常水平;血液中氧的含量增至正常水平。
24小时内:心肌梗塞危险性降低。
48小时内:神经末梢的功能逐渐开始恢复;嗅觉和味觉对外界物质敏感性增强。
72小时内:支气管不再痉挛,呼吸大为舒畅,肺活量增加。
2星期至一个月;血液循环稳定;走路稳而轻;肺功能改善30%。
1至9个月:咳嗽、鼻窦充血、疲劳、气短等症状减轻;气管和支气管的粘膜上出现新的纤毛,处理粘液的功能增强;痰减少,肺部较干净,感染机会减少;身体的能量储备提高;体重可增加2_3公斤。
1年内:冠状动脉硬化危险减至吸烟者的一半。
5年内:比一般吸烟者(每天一包)的肺癌死亡率下降,即由1.37%降至0.72%,或近于不吸烟者的死亡率;口腔、呼吸道、食管癌发生率降到吸烟者发病率的一半;心肌梗塞的发病率几乎降低到非吸烟者的水平上。
10年内:癌前细胞被健康的细胞代替,肺癌的发生率降至非吸烟者的水平;口腔、呼吸道、食管、膀胱、肾脏、胰腺的癌症发病率明显下降。
15年内:冠状动脉硬化的危险与不吸烟者相同。
因此,任何时间戒烟都不算迟,而且最好在出现严重健康损害之前戒烟。英国医生的队列研究表明:吸烟者如能在35岁以前戒烟,则死于烟草相关疾病的危险性明显下降,几乎与不吸烟者相近。
二、戒烟后人体主要脏器发病率的变化
1、呼吸系统:吸烟者患肺癌的相对危险度是不吸烟者的10-15倍,而一个吸烟者戒烟10年后,他患肺癌的危险性将是继续吸烟者的30%-50%。戒烟还可降低患肺炎、支气管炎的危险性。吸烟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主要原因。戒烟后,其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肺功能下降的速度将接近于不吸烟者的情况。
2、循环系统:吸烟者死于冠心病的危险度是从不吸烟者的2倍。而吸烟者戒烟后一年之内,这种危险度就会降低50%。坚持戒烟15年后这种危险度就会接近于从不吸烟者的水平。
3、神经系统: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死于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度要高一倍。有些吸烟者在戒烟后5年内就可把这种危险度降低到不吸烟者的水平,而有些人却需要坚持15年才能收到这种效果,此外,戒烟能改善脑血流量。
4、孕妇吸烟使胎儿和婴儿死亡率比正常不吸烟者高25_50%,婴儿出生时体重平均低于正常值200克。如果能在怀孕前就戒烟,她们所生出的婴儿的体重将和从不吸烟的母亲所生婴儿体重基本相同。
5、有些人担心自己体重会增加,但大量研究显示,戒烟者体重平均增加只有2.3公斤。这个体重增加量对健康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当然也有极个别戒烟后、体重增加较多(超过9公斤)但戒烟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只有4%。
三、中国的研究
在我国中老年吸烟者中普遍存在一种误解:认为有长期吸烟习惯的人突然戒烟,弊大于利,甚至会促进死亡。西安一项老年队列研究结果显示:在调整了年龄、血压、血脂、体重等重要的死亡危险因素后,成功戒烟两年及以上者的总死亡危险下降56%。冠心病的死亡率下降93%。值得注意的是戒烟者COPD的死亡危险仍然很高(RR=4.10)。提示:中老年人戒烟的总健康保护效应是肯定的,对个别病种(如COPD)由于其自然病程的特殊性需尽早或长期戒烟后才能显现其保护作用,而此类既往吸烟者多因病而戒烟,其戒烟后近期死亡的原因多与病情已较严重有关。
有益处的
1 、不刷牙别人也不知道
2、有利于上厕所时的解臭
3、提神醒脑
4、假装是个成熟的男人
5、没女朋友时代替接吻
6、让你看着烦的女人走开
7、不洗床单可以推托给烟味
8、诱捕萤火虫...
9、让人发现你的存在..
10、在酒吧做为社交利器
11、男女同抽一只烟表示关系不一般
12、男的同抽一只烟表示实在没钱了
13、让捡烟屁股的三毛追着你跑
14、有时烟屁股可以卖到5元一支
15、跟老婆吵架时不舍得摔东西时的免费赠品
16、家里有蟑螂,逮一个烫一个,看谁怕谁
17、边作愁眉苦脸状边抽烟足以引起女性同情,加上假咳几声效果尤佳
18、让你楼下的邻居对你"另"眼相看的有力催化剂
19、跟女友表示决心保持口腔清洁时故作的推诿...烟给你我马上介掉
20、烟灰可以止血镇痛
21、药店的伙计常记得你,一去就知道是买琵琶露
22、不用买养老保险
23、被抛弃时烫身一时良药
24、手指尖的淡淡烟味让离开你的婆娘想念你
25、死了还可以捐献肺以做研究
26、进了班房,提审时唯一可以要求得到的东西
27、增加国家税收和减少失业
28、衣服上的烟味加上点香水口红印子可以作为女友跟你主动分手的最好道具
29、让你养成节俭的好习惯,从不会因为没钱而买不起烟
30、没烟抽抽劣质烟可以知道忆苦思甜的含义
31、作为递名片后的跟进措施
32、吹牛的时候,吐几口正宗的烟圈,以增加说服力
33、可以贯彻计划生育政策
34、增加医院收入,促进医学发展
35、未成年人向往的酷型装扮必须品
36、沙哑磁性嗓音的速成品
37、烟缸生产厂家永远不担心会倒闭,打火机厂同理
38、上网必备,没了它根本没法上网
39、可以从带"吸烟有害健康"小字的烟草广告中领会些许人生哲理
40、if you love him,give him the cige,for the heaven..
if you hate him,give him the cige,for the hell..
❼ 人类生癌症的比例是多少大约多少人
英国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癌症预防中心PeterSasieni等报告的最新研究显示,1960年出生的人中半数人群全会罹患癌症。
研究者利用新的方法预测得到的患癌比例不同此前的研究,此前研究评估发现1/3的人群将会在其一生的某个阶段罹患癌症,该最新预测数据也代替既往数据。癌症风险增加主要是由于更多人步入老年,而该年龄段是癌症常发阶段。
研究者表示,对于1960年出生的人群来说,53.5%的男性和47.5%的女性有患癌风险。与1930年出生的人群相比,男性患癌风险增加15%,女性增加11%。多数增加比例常见于年龄较大者。一半以上的癌症是在>70岁的人群中确诊。
该研究更有力证实,患癌风险与老年人群之间的关系。癌症是老年人常患的主要疾病,60%以上的确诊患者年龄都已超过65岁。如果人们寿命足够长,那么多数人都会在某个时间点发生癌症。但我们还是有很多可以做的,来应尽可能减少患癌几率——如戒烟、积极锻炼、少饮酒、维持健康体重等。若要降低患癌风险,现在必须加倍努力采取行动预防。
英国癌症研究负责人HarpalKumar呼吁,给予国家医疗保健服务(NHS)更好的服务计划和足够的资金支持。我们需要更好的策略和认识,如何通过预防癌症更好地挽救生命节省花费。老龄化是多数肿瘤的最大的危险因素,也是不可避免的因素。
但就英国来看,每10例确诊的癌症患者中就有4例是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得以避免的,这部分是每个人应该努力的目标。
❽ 女性健康常识
女性健康生活---关心“老朋友”
一个月和你碰头一次的“老朋友”,是女人的好朋友,也是女性生育能力的表现。所以也要细心体贴地对待“她”:知道哪些是正常,哪些是“她”异样的信号。月经能非常好地反映女人的整体健康。所以,如果哪一次“她”没来敲门,什么时候淋漓不净,或者量多了量少了,你就要好好检查一下:是不是最近压力过大?还是卵巢、甲状腺等方面出现了某些状况?甚至是糖尿病的先兆?
女性健康生活---按摩鼻尖
用力以手心压住鼻尖,以不痛为原则,画圆周般按摩30秒,能放松神经、促进消化,不妨一试。
女性健康生活---爬楼梯
不要挤在狭窄憋气的电梯里,爬楼梯吧!每爬1分钟楼梯,你就会消耗6卡路里热量,即使你只住在4层楼上,一星期也至少能消耗120卡路里热量,1年就是5520卡路里,相当于你一年能少长1公斤脂肪呢,深呼吸到了办公室,深呼吸一下。深呼吸由横隔膜完成呼吸的动作,让头和肩膊的肌肉保持松弛,从而让全身也松弛起来,减少氧份的消耗,头脑了会更加清醒。
女性健康生活---耸耸肩
工作一阵后,记得用力耸双肩,尽量贴近双耳,夹紧两臂,然后放松,这一动作可重复10次。通过使颈、背发力,刺激血掖循环从而达到放松颈背的效果,以免你落下腰酸背痛的毛病。
女性健康生活---冷水洗脸
每天早晨洗脸时,记得顺便将冷水轻轻吸入鼻腔进行清洗。一举两得——既刺激了鼻腔又打扫了卫生,鼻腔经过这样的每日一练,渐渐习惯了低温,再有冷空气入侵,也就见怪不怪,不会动不动就感冒了。
女性健康生活---笑一笑
笑一笑是一种全身的减压剂,它可以帮助减轻忧虑、紧张、压力,对增强免疫系统有奇效,既消耗热量,又改善自我感觉。有经历的你可以笑对生活。
女性健康生活---少穿高跟鞋
经常穿过高的高跟鞋,不但易造成脚腕损伤,也可能闪腰,尤其是细高跟鞋,对健康有害无益。
女性健康生活---来点巧克力
巧克力不只好吃,也有助于减轻焦虑的情绪,和葡萄酒一样,它具有氧化作用。不过为了身材着想,最好不要过量。
女性健康生活---铁质补血
想要精力充沛不贫血,必须吸收铁质,含铁多的食物有鱼肉类、豌豆,同时还要服维生素。
女性健康生活---稍微喝点酒
每天喝点酒精饮料有利于健康,但多就不好了。那么这个“一点”是多少呢?按啤酒来说,就是571毫升,葡萄酒则是125毫升,烈酒可只能是25毫升。
女性健康生活---护好牙齿
每顿饭之后嚼嚼无糖口香糖,能够减少食物产生的酸性物质,这种酸性物质可是损害牙齿珐琅质的元兇之一哦。如果饭后吃片奶酪也不错,因为奶酪是碱性的,能中和食物发酵产生的酸性物质。如果你喝饮料或者果汁的话,记得要用吸管,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饮料和牙齿的接触。
女性健康生活---保持脑活力
最好的保持脑活力的运动是读书、打牌还有演奏乐器。有研究显示,以上这些活动如果能每周至少做3—4次,每次能至少15分钟,可让发生记忆力问题的可能性减少35%。
女性健康生活---想法要积极
这和打吗啡止痛一样有用。真诚地微笑,能让身体释放出提高情绪的物质。所以,即使你过了最坏的一天,也要用最积极的方式去想。
女性健康生活---香烟最好停
对于保持健康来说,戒烟的确管用。长期来说,戒烟绝对能减少死亡的风险。在50岁戒烟,能减少一半死于吸烟引起的相关疾病的风险。在30岁戒烟,几乎能全部消除这种风险。戒烟,能够让你的味觉和嗅觉变得更敏锐,也不容易感冒,也会让患肺癌的风险减少一半。
女性健康生活---忌经期捶腰
妇女在月经期间由于盆腔充血会使人感到轻微不适,如腰酸、小腿或下腹部发胀、乳房胀痛、大小便次数增多、腹泻、便秘等。这些都是经期的正常生理现象,一般无需治疗。然而,此时如果人为地随意用力捶打腰背,往往会加剧腰背酸痛。因为捶打腰背后,会使盆腔充血加重和血流加快,导致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反而使腰背酸痛更加厉害。
女性健康生活---忌香水过量使用
女人爱香水,但香气过浓也会致病。香气善于窜走,尤其是加入了人工芳香的香水,虽然模拟的是自然花香,但由于多采用化学香精物质,其香味分子的浓度大大超过天然花香分泌的浓度,而且一些难以预料的化学反应很可能会对人的呼吸道、皮肤及中枢神经产生不良作用。有人闻了过浓的香气后会出现头晕、恶心等诸多不适应症状。
女性健康生活---忌多食植物油
人们都知道多吃动物脂肪对身体健康有害。对女性健康生活来说,实际上,多吃植物油对身体健康也不利,尤其是妇女多吃植物油害处更大。医学实验证明,植物油比动物油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在体内形成较多的热量。喜好吃油炸食物的女性,一般容易发胖,而且容易患乳腺癌和结肠癌。因为植物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促进乳腺癌的发生,过多的不饱和脂肪酸使胆汁分泌过多,而胆汁酸的代谢产物有致癌作用,故过多摄入植物油还可能会引发结肠癌。
女性健康生活---忌常穿尖头鞋
外表看起来性感、漂亮、时尚的尖头鞋,不仅会让你的纤纤玉足长出“鸡眼”,还可能把你送上手术台做矫正手术!由于尖头鞋有延伸腿部比例的视觉作用,因此不少爱美的都市女性趋之若鹜。但骨科医生指出,长期穿着尖头鞋可能会导致长出“鸡眼”,甚至于足部畸形,尖头鞋的鞋头又窄又扁,在设计上存在伤脚的缺陷,长期穿着容易磨损脚部。而脚趾的互相挤压,又有可能导致足部“横弓”、“中弓”的塌陷,甚至导致脚趾变形、脚趾重叠等。特别是23岁以下的女性,更容易“中招”。
女性健康生活---当心你的处方药
有些人为了美白,不惜花重金购买化妆品,但是美白祛斑却没有一点效果。当你怀疑化妆品的效果的时候,想想你是否正在服用处方药。有些处方药可能使你的皮肤对阳光更敏感,从而引发皮肤问题。这些处方药包括抗生素、胆固醇类药物、避孕药、抗炎药、治疗痤疮的药以及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药物等。如果你正在服用它们,出门时一定要格外注意防晒。
女性健康生活---长期服用短效口服避孕药
此次研究进一步得出结论,短效口服避孕药能降低子宫癌患病率,而且在停药后30年内能够继续得到保护。研究显示,女性连续服药5年,患子宫癌的风险降低20%。连续服用15年,患癌几率可降低一半。
女性健康生活---想要孩子多晒太阳
英国妇产科专家研究认为,很多女性之所以出现不排卵现象,是因为缺乏维生素D。孕产顾问分析认为,有50%的英国女性缺乏维生素D,其中12%的人没有固定的排卵期。为此,耶鲁大学的专家让排卵期不规则的女性通过晒太阳来补充维生素D,结果显示,她们的排卵周期有了明显改善。因此专家建议,想要孩子的女性,要保证每天晒20分钟太阳,就能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了。
女性健康生活---服叶酸
为了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怀孕女性必须在怀孕的前12周服够400微克的叶酸。此次研究同时发现,女性补充叶酸能减少患黄斑变性的发生。目前,哈佛医学院研究证明,在持续服用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两年之后,可以延缓器官衰老。
女性健康生活---喝红茶
牙龈疾病是导致心脏病的一个诱因。口腔中的细菌可以制造数千个微小的血液凝块,会使动脉变窄,从而引发心脏病。如何保护牙龈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坚持喝红茶。美国专家研究发现,红茶能降低细菌活性,减少患牙病的几率,从而减少患心脏病的风险。红茶不仅能杀死口腔中的细菌,还能产生一种酶,它能使糖转化成一种黏性物质,起到坚固牙齿的作用。
女性健康生活---尽量别喝碳酸饮料
可乐等碳酸饮料中含有磷酸盐形式的磷酸,它会影响钙的吸收。一项关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显示,一周喝5听汽水,包括4听可乐,老年女性的骨密度会降低4%。塔夫茨大学老龄化中心人类营养研究所、妇女骨质疏松研究者建议,女性尽量不要喝碳酸饮料。
女性健康生活---不要太干净
美国微生物学家玛丽博士通过大量研究得出结论:用普通肥皂和水洗手就足够了,抗菌产品反而会起反作用。现在抗菌产品已经广泛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像各种除菌香皂、洗手液和沐浴液等。女性作为家庭主妇,为了家人的健康,往往会使用这些产品。"但是,这并没有让人们远离流感和感冒,打破了体内的菌群平衡,并减弱了人体对细菌的敏感度,反而使得病菌在体内大肆作乱。"玛丽博士认为,在人体消化和营养吸收系统中,大多数微生物对维护健康十分必要。经常使用抗菌产品,会让这些有益的微生物难以生存。
女性健康生活---不要太瘦
理想的体重指数约为24。体重指数BMI的计算方法为: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英国女性平均身高为5英尺4英寸(1.62米),对于这个身高的女性而言,其正常体重应该是140磅(63.5公斤)。如果低于这个体重,就会影响生育。例如体重指数小于18.5的女性怀孕的概率会更小。此外体重指数小于19的女性更易患骨质疏松症。
女性健康生活---多吃香蕉
精神卫生基金会一项调查显示,1/4的中年女性正经历着抑郁和焦虑。抑郁的发生,通常是因为体内缺乏"快乐激素",即复合胺造成的。而复合胺的缺乏是因为摄入氨基酸、色氨酸的摄入不足,人体无法合成这种氨基酸,只能通过食物来摄取。《复合胺的秘密》一书的作者卡洛琳罗蒙博士指出,补充色氨酸要多吃火鸡、奶酪、李子和香蕉等。因此专家建议,女性最好一周吃4-11根香蕉。
女性健康生活---坚持负重训练
英国脊椎指压疗法协会称,一生当中,70%的女性都会遭遇背痛。如果你正经历着疼痛,最好的缓解方法就是多做哑铃和杠铃运动。美国专家建议,背痛的女性至少要坚持做16周的负重运动,其中12%的时间要做有氧运动,也能帮你缓解背痛。
女性健康生活---30岁前完成生育
研究发现,女性在20岁至30岁之间生孩子,乳腺癌发病率会降低7%。英国乳腺癌研究会称,母乳喂养12个月,乳腺癌等疾病发病率将降低4.3%。这是因为,怀孕和哺乳可以降低雌激素水平,也意味着降低了癌症风险。同时,胆囊疾病的发病率也会降低7%。瑞典一项最新研究也发现,母乳喂养超过13个月,女性患风湿性关节炎的风险会减半。
女性健康生活---当心胃部赘肉
臃肿的胃部不仅难看,而且暗藏健康隐患,有10%的人遭受着肠易激综合征。更需要警惕的是,它往往是卵巢癌的征兆,并且70%-75%的可能性是癌症已经转移到腹部了。如果胃部赘肉明显且持续腹胀,必须及时就医。
女性健康生活---少饮酒
女性每天喝一杯酒,患乳腺癌的几率就从9.5%升至10.6%。此外,喝酒也可能引发其他癌症。目前,专家还没有明确给出饮酒量的安全范围,但他们建议,尽量不喝或少喝。
以上就是专家提出的女性健康生活小常识,想要拥有健康体魄的女性朋友最好不要小看这些健康生活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