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英国是通过哪场战役,打败西班牙成为海上霸主的
鄙人认为英国是通过英吉利海峡的大海战,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主力,从而成为海上霸主。而具体情况大致如下:
1、殖民时代,两强对撞
航海时代的到来,在客观上连通了世界,同时也让西班牙、英国等国家的变得富裕,其王室更是逐渐从“蛮夷小邦之主”变成“泱泱帝国之王”。
3、火筏入港,舰队北遁、
7月28日,笨重迟缓,火炮质、量,舰队战术等方面,都不济事的西班牙舰队,不得不在多福尔海峡休整。午夜,英军火筏入港,于是西班牙舰队九死一生。剩余舰队只有借着风力 北遁而去。最后还被大西洋极端天气折腾,才勉强得生。至此西班牙海上力量元气大伤,英国开始变身海上霸主。
② 拿破仑用兵如神,为何英国最终成为海上霸主
很多人以为英国成为海上第一霸主,奠基之战是歼灭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其实不是,无敌舰队和英国打了五次,并没有伤筋动骨。真要说哪一场海战奠定英国海上第一霸主地位的话,无疑是特拉法尔加角海战。而英国的对手则是大名鼎鼎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以及老对手西班牙。
③ 曾经的日不落帝国,是如何一步一步的成为一个海上霸主的
大家都知道英国,昔日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地国家,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几乎可以说掌控世界。为什么它能够成为世界的主宰呢?自然有它的道理,就让小编来给大家讲解一下。
能够做到这一点,它是有自己的资本的。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确定了君主立宪制。无疑这种制度非常适合资产阶级的发展,大力促进生产力。早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过度到了工业时代,资本主义得到了快速发展。有了这些以后,自然开始进行殖民扩张。
通过不断的扩张,它的势力范围可以说扩展到了全世界。自然也就会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可以说实至名归。
④ 英国在十八世纪中叶为什么成为了海上霸主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开始向外殖民扩张,英荷争夺海上优势的矛盾、英法争夺欧洲优势的矛盾,成为欧洲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经过三次英荷战争,英国成为海上霸主,荷兰从海上霸主地位上跌落下来。
“海上马车夫”的永久憾事
荷兰,这个面积仅4万多平方公里、自然资源贫乏的小国,按理并不足道,但它却
在历史上有过一段耀眼的辉煌。17世纪上半叶,它拥有商船1.6万艘,是法国、英国、
西班牙和葡萄牙四国商船总吨位的四分之三。荷兰人垄断了世界的贸易,荷兰商人的足
迹遍及五大洲各个角落。因而荷兰人被称之为“海上马车夫”。
然而,正像历史上许多国家一样,其衰败往往从一次大的灾难性的战争开始。荷兰
17世纪上半叶对海上的垄断权,当成为后起的英国海外扩张最大的障碍和威胁之时,战
争就不可避免了。正因为英荷战争,使得荷兰从海上霸主地位上,迅速跌落下来,从此
再也没有占据海上霸主地位,此战成了“海上马车夫”永久的憾事。
17世纪起,经过资产阶级革命而摆脱西班牙统治的荷兰,在短短几十年间就在发展
上超过许多欧洲国家,成为“17世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粮食,
由它运往地中海。德意志的酒类、法国的手工业品、西班牙的水果和殖民地产品,由它
运往北欧。它于1619年在爪哇建立第一个殖民据点巴达维亚(今雅加达),然后由爪哇
向西侵占苏门答腊岛,向东从葡萄牙手里夺取香料群岛(今马鲁古群岛),还相继侵占
了马六甲和锡兰(今斯里兰卡)。在亚洲东部一度侵入中国领土台湾。在日本九州岛的
长崎取得了商业据点。1652年,荷兰在南非建立了好望角殖民地,为它在亚洲的殖民扩
张取得了强大的中继站。在北美以哈得逊河流域为基础,建立了新尼德兰殖民地,并在
河口夺取曼哈顿岛建立新阿姆斯特丹。在南美洲,荷兰殖民者占领了安得列斯群岛中的
一些岛屿。
英国于16世纪晚期,挫败了西班牙海上霸权,打破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垄断局
面。英国脱颖而出,逐渐发展为后起的却又是强大的殖民主义国家。它在同荷兰殖民强
国的斗争不仅不可避免,而且要求独占海权、独占原料、独占市场,因此由竞争、抢夺
发展到武装冲突。1651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新的《航海条例》,规定一切输入英国的货
物,必须由英国船只载运,或由实际产地的船只运到英国,这就是说不许其他有航运能
力的国家插手。荷兰一向以商船多、体积大、效率高、组织完善而成为贸易中介国家、
全世界商品集散的中心。英国的新航海条例显然是对付荷兰的,打击它在英国对其他国
家贸易中的中介作用。荷兰反对英国的航海条例,英国拒绝废除航海条例,这就导致了
英荷海上大战。一共有三次。
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1654年),是荷兰于1652年7月28日发动的,目的是为了
回击英国国会针对荷兰把持贸易经纪权而于1651年通过的航海法案。英荷之间,除了在
两国近海展开作战行动(如1652年普利茅斯海战、1652年和年纽波特海战、年
波特兰海战)以外,还在地中海、印度洋以及连接波罗的海和北海的各海峡同时进行了
海战。英军舰艇装备有较先进的火炮,而且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占优势,因此击溃了荷兰
海军,并对荷兰海岸实施封锁,迫使荷兰于1654年4月14日缔结了《威斯敏斯特和约》。
根据这一和约,荷兰实际上承认了航海法案。
第二次英荷战争(1665—1667年),是由于英国占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
特丹而引起的。1665年1月24日,荷兰对英宣战。1666年2月,法国和丹麦同荷兰结成同
盟。在1666年6月11—14日的敦刻尔克海战中,廖特尔海军上将统率的荷兰舰队击败了
英军,但未能巩固既得的战果。同年8月4—5日于北福伦角再度交战,荷军败北。1667
年6月,荷兰海军封锁泰晤士河口,歼灭部分英国舰只。由于伦敦直接受到威胁,英国
被迫缔结和约。根据1667年7月31日《布雷达和约》,英国占有新阿姆斯特丹,但将英
军在战争期间占领的苏里南(在南美)归还荷兰。
第三次英荷战争(1672—1674年),是荷法战争(1672—1678年)的一个组成部分。
根据英王查理二世和法王路易十四之间的秘密条约,英国参加了这场战争。英军突然袭
击了荷兰海军。1673年8月,廖特尔指挥的荷兰舰队在特克塞尔附近击溃英法联合舰队。
海战失利和对于比荷兰更危险的竞争者法国实力增强的畏惧,促使英国退出战争。1674
年2月19日,《威斯敏斯特和约》规定1667年《布雷达条约》继续有效。
前后达20多年的英荷海上争霸战争,尽管荷兰在军事上没有完全输给英国,但从整
体上说,荷兰海上实力大为削弱了。荷兰在经济、贸易、海运方面的实力大为下降,从
此“海上马车夫”把海上霸权让给了英国,沦为欧洲二流国家,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以这次战争为标志,海上霸权斗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一是西欧各国进一步鼓励造
船工业的发展,以增加本国船只数量,以备发动更大规模的海战,进行更大的海外贸易;
颁布和完善排它性的航海条例,或禁止外国船只装运货物进出本国及其殖民地港口,或
对进出本国港口的外国船只课以重税,以促进本国航运业的发展;发展渔业,以扩大航
海人员的来源;招聘外国科技人员,以研究和提高本国的航海造船技术。
总之,西欧各国此时期实行了全面的拓海政策,增强海上实力。二是改进海上武器
装备,强化海上武装力量,提高海上作战能力。①研制和装备大战船。这个时期战舰最
大长达300多英尺,有的排水量达2500吨左右,载负约1000人;②在战舰上装备多种大
口径火炮,以增强火力,大型战舰装有甲板,共配备数十或100门以上的完全标准化的
加农炮等;③采用旗语,使海军历史上指挥官第一次能够在交战开始前对舰队实施不间
断的指挥和发布命令。与此同时,海上战术得到了进一步改进,如英国海军发明了海上
封锁和拦截的战术。
三是抢占海上交通要道、占据海上岛屿、掠夺海外殖民地等进一步加剧。英国、美
国、荷兰、法国等国,以原殖民地为基础,进一步实行扩张政策,到处争夺殖民地,侵
略魔爪遍布世界各地。特别是英国,依靠其强大的海军,在先后的两个多世纪中一直成
为世界超级殖民、商业和军事大国,在世界各地发动殖民战争,制造一个又一个灾难。
⑤ 英国海上霸主时间
在什么时间
16世纪(1588年)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使西班牙从此失去海上霸主地位,英国开始走上了殖民扩张道路。l7世纪英国打败了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荷兰,18世纪中叶,英国打败了法国。最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⑥ 英国海上霸权是什么时候确立的
1、1588年英国海军和西班牙无敌舰队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海战,以无敌舰队的彻底失败而告终。英国的这场胜利牢固地树立起了作为世界头号海军大国的地位,直到20世纪它还保持着这种海上霸王的地位。
2、战斗经过
1588年7月,一支由130多艘战舰组成的西班牙“无敌舰队”离开本土,远袭英国。西班牙人为这支舰队装备了1100多门火炮,其中不少是可以发射50磅弹丸的重炮。西班牙人的海战观念保守,舰队配备的2.7万名士兵中有一多半是陆军士兵。舰队指挥官梅迪纳•西多尼亚公爵对海战战术也知之了了,只是因为是皇室成员和信仰坚定才被委以重任。菲力二世命令梅迪纳•西多尼亚公爵庞大的舰队穿过英吉利海峡,与在弗兰德斯(今比利时一带)的帕尔玛公爵会合,然后掩护帕尔玛公爵进军泰晤士河口。而英国人的战术意图则是在“无敌舰队”穿越英吉利海峡前就把战斗打响,在其未到目的地前就结束战斗。尽管菲力二世料道了英国人打算只用他们的火炮作战、根本就不会给西班牙舰队接舷近战的机会,但仍旧顽固的命令他的战士“钩住敌舰、攀上敌舰、与敌人肉搏!”
在英国方面,总共集结了197艘战舰、1.6万人和2000门火炮。虽然英国战舰的吨位远轻于西班牙战舰,但英舰驾驶灵巧、适于在风浪中穿行。更重要的是,英国战舰上的士兵全是水手、桨手和炮手,英国舰队有95%的火炮的射程属于远程火炮,英国舰队统帅查理•霍华德上将有卓越的组织才能,还虚心向“海盗式人物”德雷克、霍金斯请教。在战斗最紧要的关头,英国舰队实际上是由德雷克亲自指挥的。
英国舰队处于上风位置,可以自由选择作战区域和何时开战,而西班牙人由于处于下风位置。霍华德率领的英国舰队借助强劲的西南风,堵住了西班牙舰队的退路,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无敌舰队”在英吉利海峡缓慢航行。英军使用18艘自杀炸药船冲向西班牙舰队,爆炸声中,西班牙舰队一片大乱。英国人则充分发挥了他们火炮射程远的优势,在西班牙人火炮的射程外袭击“无敌舰队”。就在英、西两军经过长期鏖战之时,风暴突然袭来,许多西班牙船只沉没,最后回到西班牙的战舰不足出发时的一半。
⑦ 历史简答:英国成为海上霸主的原因
英国在击败西班牙之后才称霸海洋。 西班牙是15、16世纪的海上霸主,致16世纪下半叶,英国完成统一也开始推行殖民扩张政策,两国间爆发了争夺海上霸权的激烈战争。
西班牙拥有庞大的舰队,英国起初不敢正面交锋,遂采取海盗手段掠夺财富,打击西班牙力量。这期间英国招募和支持的大量海盗在大洋上对西班牙商船甚至军舰大肆劫掠,作战得力还被封官进爵,英国以高官厚禄招募大批富有实战经验的海盗为皇家海军所用。英国的海盗活动使西班牙遭受了巨大损失。西班牙试图报复,组织暗杀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扶植前苏格兰女王玛利亚上台,但阴谋被伊丽莎白破获,1587年处死了玛利亚被,同年英国海盗公然袭击了西班牙本土港口,抢劫了西班牙国王的私人财宝船,西班牙决心征服英国。信奉天主教的玛利亚被处死后,罗马教皇颁布诏书,号召对英国进行圣战。西班牙借机扩编了舰队,命名为“最幸运的无敌舰队”。
1588年5月拥有130多艘战舰,3万多人,1124门火炮的“无敌舰队”由没有海战经验的西多尼亚公爵统帅出航。7月到达英吉利海峡,英国舰队尾随前进不断以分队骚扰,逐渐耗尽了西班牙军舰的弹药,英舰经过重新补给后于7月28日夜用火船偷袭了在敦克尔克附近驻泊的“无敌舰队”,西班牙舰队大乱,英舰队全速追击,第二天上午9时双方交火,英舰以纵队靠近西班牙舰队利用侧舷炮密集射击,“无敌舰队”混乱不堪弹药耗尽,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被彻底击溃。西班牙自此丧失了制海权。
之后,英国派出海军和海盗配合继续扫荡西班牙海上力量,西班牙为弥补国库空虚疯狂掠夺美洲殖民地,但财富大部分在海上被劫掠,1702年西班牙满载价值2000多亿英镑财宝的“黄金舰队”遭150多艘英荷联合舰队拦截,西班牙人焚毁了大部分船只,其余被联合舰队俘获,所获数百亿英镑。此后西班牙日渐衰落,英国获得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建立了庞大的殖民帝国。
在海战中英国人总结海盗战术的经验,创造了以火炮和快速帆船为主的侧舷炮战,击溃了战术呆板陈旧的“无敌舰队”,使侧舷炮战取代了舰体冲撞和步兵跳舷格斗成为之后几个世纪中的主要海战样式。同时英国人逐渐也发展了一套依靠海权获得殖民地,依靠陆上基地保持海军战斗力获得海权的战略体系,对后来的世界海军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⑧ 英国如何通过海军发展成为海上霸主
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促使了其海军事业的蓬勃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也为成为海上霸主奠定了雄厚的基础。英国所处地理位置也造就了他航海事业和海军的发展,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英国商船主要依靠结伴航行来抵御旅途中被劫掠的风险。但是到了17世纪中叶,英国越来注重海上贸易的扩张,保护原材料的进口,英国的国家军事不断扩大自己的海军实力,来达到海上贸易的保护,并为商船保驾护航。
资本发展必定带了殖民扩张,不断扩大自己海域,不断扩大自己领土,想要将所有的物资都占为己有。英国就通过其海军实力进行了无限的海外扩张,所以成就了其海上霸主的地位。
⑨ 大航海时代的三代海上霸主
我们知道,大航海时代有三代海上霸主,分别是葡萄牙、荷兰和英国。经济学者李子旸在一篇文章里说,其实这三个国家称霸海洋的历史,就是人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也是人类知识生产方式变迁的历史。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要想在海上不迷路,有一样东西很重要,那就是海图。对于航海来说,画一幅海图,就相当于在陆地上修了一条路。
大航海时代早期,葡萄牙称霸海洋,出尽了风头,靠的就是海图。因为最早都是水手自己画海图,所以海图比较少。没有海图,很难找到新的海域。到了15世纪,葡萄牙王子想了个办法,他创办了一个航海学校,专门培养画海图的人才。而且,葡萄牙还规定海图不能外传,谁把海图传给别的国家,就判谁死刑。靠着对海图的垄断,葡萄牙在海上占了很多地盘,比如非洲西海岸就一直被葡萄牙霸占,没有海图,别的国家根本找不到这里。
到了17世纪,海上最牛的是荷兰人。荷兰之所以能超过葡萄牙,就靠两个字,共享。当时,荷兰人利用诞生不久的印刷术,到处搜集海图,把海图产业化。他们大量印刷发行海图,打破了葡萄牙的垄断。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荷兰人还发明了一种新的海图画法,可以把球面变成平面,比过去的海图更好用。制作海图甚至成了一种职业,而且薪水特别高。更重要的是,荷兰人开创了一种新风气,就是知识应该是自由、开放的。大家都觉得海图应该分享,出海的人对自己的航线也不保密了。
荷兰之后的海洋霸主我们都很熟悉了,就是英国。虽然英国靠打仗赢了荷兰,但英国人知道,光靠打是控制不了海洋的,更重要的是海洋知识。于是,英国在海军下面设立了一个水文部,专门进行测量和制作海图。达尔文的进化论,就是在英国一艘水文测量船上想出来的。而且,英国建立了全球海上贸易市场,不仅自己做生意,还带着全世界国家做生意。他们有一年印了14万张海图,一半都卖给了其他国家。英国人知道,单打独斗是没办法进行自由贸易的,大家的航海能力都发展了,才是一个高效的世界市场。
英国殖民地不是多吗?它就在世界各地的港口之间,建立了一个完善的海图产销网络。海上道路的共享,成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基础。而英国也成为了当时的“日不落帝国”。
⑩ 英国分别、具体是什么时候成为海上霸王,海上霸主,世界工厂,日不落帝国还有别的什么称号吗什么时候
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始确立了海上霸权,1652-1674年的三次英荷战争,英国打败荷兰,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新尼德兰殖民地,正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霸主地位。
18世纪英国在其完成工业革命以后,机器大工业代替了手工工业的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开辟了新的工业生产门类,并在殖民主义炮舰政策的配合下,向世界各地输出工业品。英国算得上是当时的世界工厂。
18世纪,英法发生多次战争,在最后的七年战争中,英国打败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19世纪后期,英国征服了缅甸和马来西亚,夺取了南非的荷兰殖民地。在大洋洲,英国占领了许多岛屿,并侵占了新西兰,把它们统统并入了大不列颠帝国的殖民地。 到1914年其所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国,自称“日不落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