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笨钟是英国伦敦着名的建筑物,大笨钟名字的由来是什么
据说在巨大的报时钟表做好后,下议院开会讨论为它命名,有些议员想称它为“钟之女王”,有的人则提议叫它“维多利亚”。工程总监本杰明·霍尔爵士则主张命名为“圣史蒂文”。
可是许多议员对这场争论已经厌倦了,就在这时坐在后排的普通议员席上有人喊道:“干脆叫他大笨钟算了!”于是大家一阵哄堂大笑,结束了这场争论。“大笨钟”作为这座钟的名称也就这样被确定下来了。
关于大笨钟的命名还有另一个说法,据说大笨钟是由当时英国的工务大臣本杰明·霍尔爵士监制,所以这部钟以他的名字命名为“大本钟”。
大笨钟也被称为大本钟,是英国国会会议厅附属钟楼的大报时钟的昵称,坐落于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的一座钟楼上,是英国伦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伊丽莎白塔是坐落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的一座钟楼,是伦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钟楼高95米,钟直径7米,重13.7吨。每15分钟响一次,敲响威斯敏斯特钟声。自从兴建地铁Jubilee线之后,伊丽莎白塔受到影响,测量显示伊丽莎白塔朝西北方向倾斜约半米。
伊丽莎白塔于1858年4月10日建成,是英国最大的钟。塔有320英尺高(约合97.5米),分针有14英尺长(约合4.27米),伊丽莎白塔用人工发条,国会开会期间,钟面会发出光芒,每隔一小时报时一次。每年的夏季与冬季时间转换时会把钟停止,进行零件的修补、交换、钟的调音等。
存在意义
1、庆祝与纪念。
在英国,伊丽莎白塔是人们庆祝新年的重点地方,收音机和电视都会播出它的钟声来迎接新一年的开始。同样地,在阵亡将士纪念日,伊丽莎白塔钟声的传出表示第11个月的第11天的第11个小时及2分钟的默哀开始。
2、报时。
独立电视新闻的“十时新闻报告”以一连串的伊丽莎白塔钟声作新闻预告的配乐作开始已很多年。伊丽莎白塔的钟声今天仍会用于所有独立电视新闻频道新闻快报的新闻预告,及威斯敏斯特宫伊丽莎白塔的钟面图。
因独立电视新闻公司认为以伊丽莎白塔为主题过于“大伦敦主义”,因此于2009年11月2日起的十时新闻报告取消由伦敦天际线飞往伊丽莎白塔的新闻开场电脑动画,亦减少伊丽莎白塔的图案出现,但仍保留伊丽莎白塔的钟声音效。
从1923年12月31日开始,伊丽莎白塔的钟响亦可在于英国广播公司第四台的一些新闻布告(6时正、半晚及星期天的晚上10时正)的一小时前及英国广播公司国际广播部听到。钟声是经由长期设置在钟楼内而连接着广播大楼的扩音器传送的。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伊丽莎白塔
2. 大笨钟在哪个国家哪个城市
在英国伦敦。
伊丽莎白塔,旧称大本钟,即威斯敏斯特宫钟塔,世界上着名的哥特式建筑之一,伦敦的标志性建筑。英国国会会议厅附属的钟楼(Clock Tower)的大报时钟,2012年6月,英国宣布把伦敦着名地标“大本钟”的钟楼改名为“伊丽莎白塔”。
伊丽莎白塔是坐落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的一座钟楼,是伦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钟楼高95米,钟直径7米,重13.5吨。每15分钟响一次,敲响威斯敏斯特钟声。自从兴建地铁Jubilee线之后,伊丽莎白塔受到影响,测量显示伊丽莎白塔朝西北方向倾斜约半米。
(2)大笨钟是英国的什么扩展阅读:
大本钟名字的由来
Big Ben这个名字起初到底是怎么来的已经无从知晓了。一些人认为它是以一位英国工程师和政治家本杰明-豪尔名字命名的,另一些人认为它是以一位重量级拳击手本杰明-康特名字命名,这位英国佬在当年大本钟在伦敦掀起广泛争议的时候赢得了一场锦标赛。
大本钟的真名其实叫做‘伊丽莎白塔’,这是在2012年继‘钟塔’之后重新命名的。不过呢‘大本钟’这个昵称现在显然更好记流传更广。
3. 英国大笨钟简介
伊丽莎白塔(Elizabeth Tower),旧称大本钟(Big Ben),即威斯敏斯特宫钟塔,世界上着名的哥特式建筑之一,伦敦的标志性建筑。英国国会会议厅附属的钟楼(Clock Tower)的大报时钟,2012年6月,英国宣布把伦敦着名地标“大本钟”的钟楼改名为“伊丽莎白塔”。
伊丽莎白塔是坐落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的一座钟楼,是伦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钟楼高95米,钟直径7米,重13.5吨。每15分钟响一次,敲响威斯敏斯特钟声。自从兴建地铁Jubilee线之后,大本钟受到影响,测量显示大本钟朝西北方向倾斜约半米。
伊丽莎白塔于1858年4月10日建成,是英国最大的钟。塔有320英尺高(约合97.5米),分针有14英尺长(约合4.27米),大本钟用人工发条,国会开会期间,钟面会发出光芒,每隔一小时报时一次。每年的夏季与冬季时间转换时会把钟停止,进行零件的修补、交换、钟的调音等。
2017年8月14日,英国国会下议院决定对大本钟进行维修,维修时间长达4年,预计到2021年大本钟才能再度“发声”。
2017年11月10日早上9点整,大本钟准时敲响,为停战纪念日活动做调试准备。
伊丽莎白塔是由Augustus Welby Northmore Pugin奥古斯塔斯·普金设计,并由爱德华·登特及他的儿子弗雷德里克建造的。伊丽莎白塔在1859年被安装在钟楼上。伊丽莎白塔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同时朝向四个方向的时钟。每个钟面的底座上刻着拉丁文的题词,“上帝啊,请保佑我们的女王维多利亚一世的安全。”
钟重13.5吨,钟盘直径7米,时针和分针长度分别为2.75米和4.27米,钟摆重305公斤。伊丽莎白塔是坐落于英国伦敦的国会大厦的北部的一座大钟其钟楼。伊丽莎白塔的着名之处在于它的准确和那重达13吨的巨大的用于报时的铜钟。
存在意义:庆祝与纪念
在英国,伊丽莎白塔是人们庆祝新年的重点地方,收音机和电视都会播出它的钟声来迎接新一年的开始。同样地,在阵亡将士纪念日,伊丽莎白塔钟声的传出表示第11个月的第11天的第11个小时及2分钟的默哀开始。
网络-伊丽莎白塔
4. 大笨钟楼是哪个国家的
英国大本钟(Big Ben),,又称伊丽莎白塔(Elizabeth Tower),即威斯敏斯特宫钟塔,是世界上现存着名的哥特式建筑之一,这里是英国国会会议厅附属钟楼的大报时钟。大本钟坐落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算是伦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泰晤士河畔一矗立就是一百多个夏秋。
作为伦敦市的标志以及英国的象征,大本钟巨大又华丽,大本钟从1859年就为伦敦城报时,根据格林尼治时间每隔一小时敲响一次,至今将近一个半世纪,尽管这期间大本钟曾两度裂开而重铸。现在大本钟的钟声仍然清晰、动听。报时声深沉浑厚,几乎方圆数英里之外都能听到钟声的回响。大本钟还装有麦克风,与英国广播公司(BBC)相连;因此每当大钟报时,人们也能从BBC的广播中听到其铿锵有力的声音。这伴随整个伦敦城日出日落的报时钟声,已经成了耳畔萦绕的最古老的的传唱一般。
英国大本钟是以建造此工程的第一名监督官本杰明爵士的名字命名,叫作"BIG BEN"。大本钟于1858年4月10日正式建成,是英国最大的钟,钟高95米,钟直径7米,重约13.5吨。大本钟落成时,它最初的颜色就是绿色和金色。2012年6月2日,为了纪念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大本钟正式更名为伊丽莎白塔,从此后大本钟就又多了一层女王风采。
伊丽莎白塔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同时朝向四个方向的时钟。每个钟面的底座上刻着拉丁文的题词,“上帝啊,请保佑我们的女王维多利亚一世的安全。”
2012年为庆祝伦敦奥运开幕式,伦敦着名地标大本钟在3分钟内连响了40下,举国上下在深沉有力的钟声下欢腾雀跃。这是大本钟继1952年2月15日以来首次打破常规鸣钟计划,也是英国“大规模鸣钟”活动的一部分。2013年4月17日,英国伦敦大本钟在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葬礼期间静默不再敲响,全国上下以表哀思。
英国大本钟一直以准时着称,这还是得益于它背后的辛勤钟表师,最初的大本钟一直在用原来的机械机芯,就类似于我们的机械手表一般。大本钟每三天就失去动力了,所以钟表师每周必须爬上344阶的旋转楼梯,为它上弦。已经157岁高龄的大本钟,从来没有休假,兢兢业业的工作了每个秋冬与春夏,不过也出现过4次“停走事故”,毕竟是位“高龄”老人了。
从2017年开始大本钟也会迎来“静音模式”的维修,2017年按规定日期,大本钟敲完最后这一班钟,这位“高龄”老人它
5. 英国大本钟的详细资料
英国大本钟一般指伊丽莎白塔,伊丽莎白塔(Elizabeth Tower),旧称大本钟(Big Ben),即威斯敏斯特宫钟塔,世界上着名的哥特式建筑之一,伦敦的标志性建筑。英国国会会议厅附属的钟楼(Clock Tower)的大报时钟。
2012年6月,英国宣布把伦敦着名地标“大本钟”的钟楼改名为“伊丽莎白塔”。伊丽莎白塔是坐落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的一座钟楼,是伦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钟楼高95米,钟直径7米,重13.5吨。
每15分钟响一次,敲响威斯敏斯特钟声。自从兴建地铁Jubilee线之后,伊丽莎白塔受到影响,测量显示伊丽莎白塔朝西北方向倾斜约半米。
(5)大笨钟是英国的什么扩展阅读:
设计由来
伊丽莎白塔是由Augustus Welby Northmore Pugin奥古斯塔斯·普金设计,并由爱德华·登特及他的儿子弗雷德里克建造的。伊丽莎白塔在1859年被安装在钟楼上。
钟重13.5吨,钟盘直径7米,时针和分针长度分别为2.75米和4.27米,钟摆重305公斤。伊丽莎白塔是坐落于英国伦敦的国会大厦的北部的一座大钟其钟楼。伊丽莎白塔的着名之处在于它的准确和那重达13吨的巨大的用于报时的铜钟。
英国议会大厦原来并没有镶嵌大本钟,1834年,因有人在议会大厦炉子里大量焚烧政府文件而引起火灾,把大厦夷为平地.1840年议会大厦开始重建,大本钟1859年建于议会大厦主体的东北角,由当时的工务大臣本杰明·霍尔爵士监制,耗资2.7万英镑,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取名为大本钟,本是本杰明的昵称.
6. 大本钟是哪个国家的
大本钟是英国的。
大本钟(Big Ben)不仅仅是伦敦泰晤士河畔的标志性建筑,从1837年波多利亚女王登基开始,它就一直见证了大英帝国的辉煌。其实2012年就已经更名为“伊丽莎白塔”了,只是因为它97米高度显得墩重而被国人形象的称为“大笨钟”。
2009年大本钟150岁生日的时候,议会广场被数十万英国人包围,疯狂庆祝着这个属于英国人的节日,甚至模拟圣诞老人的称谓,亲切的称呼它为“钟老人”。
大本钟的设计
伊丽莎白塔是由AugustusWelbyNorthmorePugin奥古斯塔斯·普金设计,并由爱德华·登特及他的儿子弗雷德里克建造的。
伊丽莎白塔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同时朝向四个方向的时钟,每个钟面的底座上刻着拉丁文的题词,“上帝啊,请保佑我们的女王维多利亚一世的安全。”
钟重13.5吨,钟盘直径7米,时针和分针长度分别为2.75米和4.27米,钟摆重305公斤。伊丽莎白塔的着名之处在于它的准确和那重达13吨的巨大的用于报时的铜钟。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伊丽莎白塔
7. 大笨钟是英国伦敦着名的建筑物,大笨钟名字的由来是什么
英国伦敦大本钟的名字是来自当年负责工务的专员本杰明爵士监制,故取名为大本钟。
大笨钟也被称为大本钟,是英国国会会议厅附属钟楼的大报时钟的昵称,坐落于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的一座钟楼上,是英国伦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大本钟的来历
英国议会大厦原来并没有镶嵌大本钟。1834年,因有人在议会大厦炉子里大量焚烧政府文件而引起火灾,把大厦夷为平地。1840年,议会大厦开始重建。
大本钟1859年建于议会大厦主体的东北角,由当时的工务大臣本杰明·霍尔爵士监制,耗资2.7万英镑。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取名为“大本钟”,“本”是本杰明的昵称。
8. 大本钟是伦敦的吗
大本钟是位于伦敦的。大本钟,或大笨钟(BigBen),即威斯敏斯特宫钟塔,英国国会会议厅附属的钟楼(ClockTower)的大报时钟的昵称。是坐落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的一座钟楼,是伦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钟楼高95米,钟直径9英尺,重13.5吨。每15分钟响一次。大本钟作为伦敦市的标志以及英国的象征,大本钟巨大而华丽,四个钟面的面积有两平方米左右。大本钟从1859年就为伦敦城报时,至今将近一个半世纪,尽管这期间大本钟曾两度裂开而重筹。现在大本钟的钟声仍然清晰、动听。
9. 英国的大笨钟的名字有什么来历啊
又叫大本钟,位于泰晤士河畔,是伦敦的象征。大笨钟其实是议会大厦北端96.3米高的钟塔内的大钟。
简介
每当议会召开会议的时候,大钟上方的灯就会点亮,这个钟代表了英国古典文化,是伦敦的标志,也是英国人的骄傲。
大笨钟其实是议会大厦北端98米高的钟塔内的大钟,又被昵称为大鹏钟,其实指的不是那四面时钟,而是里面重达13.5吨的共鸣钟。
它高七英尺半,悬挂在一根粗钢梁上,大笨钟的声音是从顺着螺旋形楼梯往上五十英尺处发出的。
钟声是如此洪亮,英国广播公司头一次装在钟楼内的扩音喇叭竟被震裂。
现在,有两个扩音喇叭装在离大钟有一段安全距离的梁上,向两英里以外的广播大楼传音。
大笨钟有四个钟面,每个钟面直径达6.8米,面积有两平方米左右各由312块乳白色玻璃镶嵌而成。
透过玻璃,2.75米长的时针和4.27米长的分针的轮廓隐约可见,这些铜制的空心指针每件重达200磅。
大笨钟憨憨笨笨的造型,既古典又稳重,给人一种诚实可信的踏实感。
大笨钟的心脏是钟室。钟室很小,粉刷得如同诊疗室一般洁净。
钟室内是一座十六英尺高的复杂装置,包括齿轮、杠杆和滑轮。它几乎从未停止过运转。
唯一的一次机械故障发生在1944年:该钟的钟摆弹簧需调换,因三年前下议院被炸时钟楼严重受震。
大笨钟以格林威治的天文台的计时仪器来校准时间,每一刻钟敲响一次。其准确性是这样来保持的:围绕着十三英尺长的钟摆的一个环上放着三小堆铜币;整个装置的平衡非常精密,只要取走一枚半便士的铜币,大钟就会在两天之内慢一秒钟。
历史由来
大笨钟的祖先——威斯敏斯特宫中的一长列大钟——可追溯到1288年。
1834年,威斯敏斯特王宫毁于一场大火,宫中的一个长列大钟也在烈焰中化成了一堆废铁。
在重建工作中,工程总监提出了一个计划,要制造一个世界上最大最好的钟,它必须是钟中之王。
既然大不列颠王国的“米”字旗在世界上是日不落的,那么伦敦上空回荡的钟声就应该是最悠扬的。
政府马上批准了这个计划,皇家天文官拟定了大时钟的规格,要求每个钟点的第一响准确到误差不超出一秒钟。
对这样一座带有笨重的机械敲击装置、长长的指针暴露在风吹雨打之中的巨钟来说,这个要求似乎是太苛刻了。
尽管如此,还是有三家厂商争夺制造这座大钟的荣誉,结果是E·J·登特公司获胜。
装配重达五吨的机件就花了两年,在新钟楼建造的同时,机件在厂内检验又花了五年。
当那巨大的报时钟安装完毕时,下议院开会讨论为它命名。
有些议员知道钟和船一样是阴性的,想称它为“钟之女王。
有的人则赞成叫它“维多利亚”。
工程总监本杰明·霍尔爵士则主张将大钟命名为“圣史迪文”。
可是这时,许多议员对这场争论已经厌倦了,后座的普通议员席上有人喊道:“干脆叫它‘大笨钟’算了!”于是,一阵哄堂大笑,结束了争论。
“大笨钟”作为整座钟的名称也就从此开始。
1859年6月3日,大笨钟传出了第一声宏亮的钟声。
10. 大笨钟是英国伦敦着名的建筑物,大笨钟名字的由来是
是大本钟,这个名字和它自己无关,而是来源于一个人名。
英国议会大厦原来并没有镶嵌大本钟。1834年,因有人在议会大厦炉子里大量焚烧政府文件而引起火灾,把大厦夷为平地。1840年,议会大厦开始重建。大本钟1859年建于议会大厦主体的东北角,由当时的工务大臣本杰明·霍尔爵士监制,耗资2.7万英镑。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取名为“大本钟”,“本”是本杰明的昵称。
大本钟的特点
大本钟仿照剑桥的大圣玛丽教堂,每个准点敲响的钟声,配合了如下的词句:“愿这个钟头的分分秒秒,上帝导我前行,以主之能,佑吾民平安。”作为伦敦市的标志以及英国的象征,大本钟巨大而华丽,重13吨,四个钟面的面积有两平方米左右。
大本钟从189年就为伦敦城报时,根据格林尼治时间每隔一小时敲响一次,至今将近一个半世纪,尽管这期间大本钟曾两度裂开而重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