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英国铁路用什么轨道

英国铁路用什么轨道

发布时间:2023-01-08 11:54:33

❶ 请问以前英国佬那边的铁轨是怎么建的

没有机械就人工普铁路,那个时候时期的东西和今天的不一样,比如说枕木真的就是木头的,油沁木。而铁轨也不长就四米,力气大的一个人就能抗动,而且火车也不是很大,你看历史图片就知道了,最先出现的是英国小火车。与后来的火车相比非常袖珍。现在很多煤矿依旧有其后代延续版的车厢(货箱)对路基的要求也不高。
在史蒂芬发明火车的时候,其实“铁路”已经出现,只不过当时全是木制轨道。用的也是畜力马车。畜力马车运力大约是普通马车的四倍,
当时的轨道宽度是正好容纳二马并行,也就是大约两个马屁股的宽度,而这正是今天铁轨宽度的由来,枕木距离等于马的步幅。,史蒂芬上火车后一次就把木轨道跑废了,后来就包上了铁条。这就是最原始的铁路。
但是随着铁路的运营产生了利润和综合效果,国家和资本开始增加投入,蒸汽驱动的各种工程机械也被制造了出来,像蒸汽推土机蒸汽挖土机,蒸汽吊车,以及质量更好的铁轨和火车也被制造了出来。火车也造大了。

❷ 全球有很多国家用的是标准轨铁路,为何苏联偏偏却要用“宽轨”

法国的雄狮拿破仑在整个欧洲大陆没有对手,但在俄罗斯失败了。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拿破仑当时的战线太长,导致供应跟不上,所以他失败了。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战车也在这片土地上也失败了,同样的问题也是后续的军队和物资跟不上。理论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每个国家都有铁路。铁路运输不应该有这样的问题。但是问题就是出在铁路上。当时,所有欧洲国家都使用标准铁轨,而苏联则使用“宽铁轨”。因此,德国火车到达苏联后就不能再行驶了。当时,苏联摧毁了所有的火车头,导致德国没有补给,也就导致德国后来的失败。那为什么苏联使用“宽轨道”?事实上,它们都是血的教训。主要是出于国家安全考虑,防止他国的入侵。

看到苏联在改变铁路宽度方面取得的显着“成果”后,许多国家纷纷效仿。直到现在,在许多国家,他们仍然使用前苏联的宽轨道。这些是以前加盟苏联的国家。虽然苏联后来解体了,但这些国家并没有改变它们已经建立的轨道。就这样一直保留了下来。

❸ 英国的第一条铁轨发生扭曲和断裂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没有考虑到金属的热胀冷缩效应。
1、1825年,英国铺设的第一条铁路用的钢轨,是一根连一根地焊接在一起的。
2、这种钢轨到了炎热的夏天就受热膨胀,会七歪八扭,左右弯曲,甚至还会朝上拱起。
3、而到了天寒地冻的冬季,钢轨受冷收缩,竟会冻裂成几段。

❹ 铁路有多少种不同的轨距不同的轨迹背后有什么含义

我们日常出行时,除了最熟知的公路、海运和航空交通外,最为常见的就是方便快捷的铁路交通了。每年的春运期间,乘坐火车出行也是许多人回家的首选方式,纵贯全国的铁路网络,将乘客与家的距离进一步地缩短了。

其实除了我国之外,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铁路都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最为常见的就是宽窄不同的轨距。今天的文章里我们就好好谈一下这一话题。

一、由科学方法规范而来

历史上最早提出铁路轨距的,是英国着名的铁路工程师乔治·史提芬森。在他向英国政府提出的建议里,他首次提出了标准轨距的理论,即英国铁路轨距应该规定为4英尺8½英寸(1435mm)。后来他又成功说服了火车制造商,后者开始大量生产符合标准轨距的机车和车厢。


如果说以上的几个国家在铁轨规格上有所区别的话,那么处在战乱之中的阿富汗则更为特别,这个没有铁路的内陆国家如果要建设铁路的话,会遇到下面的问题:在接壤的国家里有三种不同规格的铁路轨距,位于西部的伊朗、东部的中国使用标准轨距;南部的巴基斯坦使用1676mm的宽轨;而北部的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和塔吉克斯坦斯坦则使用1520mm规格的苏联式宽轨。

而关于到底使用宽轨、标准轨、还是宽轨的讨论,从19世纪铁路开始出现起就一直是大众最为关心的问题。支持宽轨的人认为负载力与高速表现相比窄轨要好。但建造成本也比较高,对于小曲率转弯和陡坡行驶也比较不利,因此宽轨距一般都适用于平原或高速铁路。相反窄轨的建造成本就相对较低,列车爬坡性能较佳,但车辆的行驶速度与负载力就容易被限制,所以窄轨距较常用于山区或轻便产业的铁路。

❺ 世界上最早宽轨和窄轨,分别在哪个国家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轨距是铁路轨道两条钢轨之间的距离(以钢轨的内距为准)。国际铁路协会在1937年制定1435mm为标准轨(等于英制的4呎8 吋),世上大约百分之六十的铁路的轨距是标准轨。这轨距又称标准轨距或国际轨距。比标准轨宽的轨距称为宽轨,比标准轨窄的称为窄轨。双轨距铁路或多轨距铁路铺有三或四条钢轨,让使用不同轨距的列车都可行驶。 标准轨历史: 标准轨由最先使用铁路的英国提出。设计及建造史托顿及达灵顿铁路的英国工程师罗拔史提芬逊提出4呎8 吋的轨距,并成功说服火车制造商生产4呎8 吋(即1435毫米)轨距的机车及车辆。由于史提芬逊成功设计的铁路是众人模仿的对像,亦使这轨距变得流行。1845年英国皇家专员建议用4呎8 吋作为标准轨距。翌年英国国会通过法案,要求将来所有的铁路都使用标准轨。除了英国的大西部铁路(Great Western Railway)是使用宽轨之外,英国的主要铁路都是标准轨。大西部铁路亦于1892年改成标准轨。 有关4呎8 吋的轨距的来源,有人认为是古罗马的战车轮距。但亦有人指出可能是因为早期铁路的轨道外侧距离为五英呎,而铁轨顶宽为1又3/4英吋,故内侧轨距为4呎8 吋。各国轨距: 美洲 美国及加拿大最初亦使用不同的轨宽,后来加拿大追随英国采取标准轨。美国北部的铁路因为最初多是从英国入口器材,故亦多为标准轨。美国南部铁路曾以宽轨为主。南北内战之后,南部的铁路亦逐渐改成标准轨距。 阿根廷及智利的铁路轨距为1676mm。 欧洲 欧洲大部分国家都是使用标准轨。 爱尔兰及北爱尔兰的轨距是1600mm。 西班牙及葡萄牙的轨距为五呎五吋半。西班牙的正式标准是1674mm,葡萄牙则为1665mm,因此西班牙开发了变距列车。西班牙正进行改轨工程,将路轨改成标准轨距。 十九世纪的俄罗斯选用1524mm的(五呎)宽轨,一般认为是出于军事考虑,避免入侵的军队可以使用它的铁路运输系统。俄罗斯和属于前苏联的国家,以及蒙古、芬兰都是采用俄国的1520mm轨距。这比1524mm窄4mm,有时两者的车辆可以互换。 亚洲及澳洲 澳洲本来采用标准轨,后来因为某些原因而在维多利亚省及南澳洲出现了5呎3吋(1600mm)的轨距。部分地方亦有3呎6吋(1067mm)的路轨。昆士兰铁路在建立之初,便使用1067mm(3'6")的窄轨,是全世界最大的窄轨系统。 南亚洲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及斯里兰卡的铁路轨距不一,但多数为1676mm。印度现有计划将所有窄轨改成1676mm 。 东南亚国家,包括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缅甸及马来西亚以米轨(1000毫米)铁路为主。计划中连接新加坡及中国的亚太铁路会是标准轨,或标准及米轨双轨距。 印尼轨距主要是1067mm。 日本的铁路轨距主要为1067mm(3呎6吋)。日本建造高速铁路(新干线)时选定1435mm为标准轨,以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但这样使高速铁路列车不能以原有的路轨行驶,所以现在正在开发变距车辆。 台湾在清代修筑台北-新竹线时选用1067mm,日治时期相沿并续修至高雄,台湾高速铁路、台北捷运及高雄捷运则为标准轨。其他产业铁路例如糖业铁路及闻名的阿里山森林铁路则为762mm的窄轨,日治时期花莲-台东线原为762mm,十大建设时配合北回铁路改造为1067mm。 根据台铁代理局长何暖轩于2006年9月8日发表之新闻稿,未来台铁计划逐步将现行1067mm轨距铁道,更改为1435mm标准轨。 目前计划配合东部干线改良计划先行执行改轨工程。 中国铁路由英国及比利时工程师承建,因此其轨距沿用英国标准,为标准轨。中东铁路曾经使用过1520mm的宽轨。山西的同蒲铁路和正太铁路曾用过1000mm(已改造),云南的昆河铁路仍为1000mm。香港九广铁路亦使用1435mm标准,但香港地铁却跟伦敦地铁一样,用稍窄的1432mm。 非洲 南非及安哥拉、博茨瓦纳、刚果、加纳等国多数使用1067mm轨距。

❻ 铁路的轨距是否有宽、标准、窄三种具体数字是多少各有哪些利弊分别在哪些国家通用彼此之间若要“

轨距是铁路轨道两条钢轨之间的距离(以钢轨的内距为准)。国际铁路协会在1937年制定1435mm为标准轨(等于英制的4呎8½英寸),世上大约百分之六十的铁路的轨距是标准轨。这轨距又称标准轨距或国际轨距。比标准轨宽的轨距称为宽轨,比标准轨窄的称为窄轨。双轨距铁路或多轨距铁路铺有三或四条钢轨,让使用不同轨距的列车都可行驶。

直线轨距
轨距示意图
世界各国铁路凡直线轨距为1 435 mm的称标准轨距;大于1 435 mm的称宽轨距,如1 676 mm、1 524 mm、1 520mm等;小于1 435 mm的称窄轨距,如1 067 mm、1 000mm、762mm、600mm等。中国铁路主要采用标准轨距,只有台湾采用1 067mm,昆明至河口采用1 000mm窄轨距。印度、巴基斯坦、阿根廷、智利等国主要采用1 676 mm宽轨距;俄罗斯采用l 520 mm宽轨距;日本一般铁路采用 1 067 mm的窄轨,东海道、山阳等新干线则采用1 435 mm的标准轨距;美国、加拿大及欧洲大部分国家都采用1 435 mm标准轨距;非洲加纳、刚果、坦桑尼亚、赞比亚等国采用1067 mm窄轨距,几内亚、埃塞俄比亚、喀麦隆等国采用1 000mm窄轨距。 由于钢轨轨顶呈圆弧状,轮缘也有一定的曲线,轮缘与钢轨的接触点一般都在轨顶下10~16 mm处,所以中国《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定,肯线轨距是在钢轨头部踏面下16 mm 范围内两股钢轨工作边之间的最小距离。
编辑本段标准轨
来历
经济学中有个名词称为“路径依赖”,它是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选择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以下美国铁轨的故事也许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一概念,并且加深对其后果的印象。 标准轨
美国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标准距离是四点八五英尺。这是一个很奇怪的标准,究竟从何而来的?原来这是英国的铁路标准,因为美国的铁路最早是由英国人设计建造的。那么,为什么英国人用这个标准呢?原来英国的铁路是由建电车轨道的人设计的,而这个四点八五英尺正是电车所用的标准。电车轨标准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原来最先造电车的人以前是造马车的。而他们是用马车的轮宽做标准。好了,那么,马车为什么要用这个一定的轮距离标准呢? 因为如果那时候的马车用任何其他轮距的话,马车的轮子很快会在英国的老路上撞坏的。为什么? 因为这些路上的辙迹的宽度为四点八五英尺。 这些辙迹又是从何而来呢? 答案是古罗马人定的,四点八五英尺正是罗马战车的宽度。如果任何人用不同的轮宽在这些路上行车的话,他的轮子的寿命都不会长。我们再问:罗马人为什么用四点八五英尺为战车的轮距宽度呢? 原因很简单,这是两匹拉战车的马的屁股的宽度。故事到此应该完结了,但事实上还没有完。 下次你在电视上看到美国太空飞船立在发射台上的雄姿时,你留意看,在它的燃料箱的两旁有两个火箭推进器,这些推进器是由设在犹他州的工厂所提供的。如果可能的话,这家工厂的工程师希望把这些推进器造得再胖一些,这样容量就会大一些,但是他们不可以,为什么?因为这些推进器造好后,要用火车从工厂运到发射点,路上要通过一些隧道,而这些隧道的宽度只比火车轨道的宽度宽了一点点,然而我们不要忘记火车轨道的宽度是由马的屁股的宽度所决定的。 因此,我们可以断言:可能今天世界上最先进的运输系统的设计,是两千年前便由两匹马的屁股宽度决定了。这就是路径依赖,看起来有几许悖谬与幽默,但却是事实。
历史
标准轨由最先使用铁路的英国提出。设计及建造史托顿及达灵顿铁路的英国工 昆河铁路的米轨
程师罗拔·史蒂芬森提出4呎8½ 吋的轨距,并成功说服火车制造商生产4呎8½ 吋(即1435毫米)轨距的机车及车辆。由于史提芬逊成功设计的铁路是众人模仿的对像,亦使这轨距变得流行。1845年英国皇家专员建议用4呎8½ 吋作为标准轨距。翌年英国国会通过法案,要求将来所有的铁路都使用标准轨。除了英国的大西部铁路(Great Western Railway)是使用宽轨之外,英国的主要铁路都是标准轨。大西部铁路亦于1892年改成标准轨。 有关4呎8½ 吋的轨距的来源,有人认为是古罗马的战车轮距。但亦有人指出可能是因为早期铁路的轨道外侧距离为五英尺,而铁轨顶宽为1又3/4英寸,故内侧轨距为4呎8½ 吋。
编辑本段各国轨距
亚洲
中国 中国早期的铁路由英国及比利时工程师承建,因此其轨距沿用英国标准,为标准轨。 中东铁路曾经使用过1520毫米的宽轨。山西的同蒲铁路和正太铁路曾用过1000毫米(已经改造),云南的昆河铁路仍为1000毫米(米轨)。 中国现在使用的是标准轨,轨距为1435mm。 香港 港铁系统中,东铁线、西铁线、轻铁及马鞍山线均使用1435mm的标准轨,而观塘线、荃湾线、港岛线、东涌线、机场快线及将军澳线则用稍窄的1432毫米。 香港电车则使用1067mm窄轨。而山顶缆车则采用1520mm的宽轨。 台湾 台湾在清代修筑台北-新竹线时选用1067毫米,台湾日治时期相沿并续修至高雄,台湾铁路管理局的铁路使用1067毫米。其他产业铁路例如糖业铁路及闻名的阿里山森林铁路则为762mm的窄轨,日治时期花莲-台东线原为762毫米,十大建设时配合北回铁路改轨为1067毫米。 台湾的铁路法已规定以1435毫米为标准轨,故台湾高速铁路、台北捷运、高雄捷运及兴建中的台湾桃园国际机场捷运都是使用此轨距,唯台铁后续路网因为直通的问题,仍然使用窄轨。 日本 日本的铁路轨距主要为1067毫米(3呎6 吋)。但也有部份铁道使用762毫米、1372毫米(京王电铁、东急世田谷线、函馆市电、都电及都营新宿线)和1435毫米。早期在桦太军用轻便铁道也使用600毫米轨距。在建造高速铁路(新干线)时则统一选用1435毫米为标准轨,以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但这样使高速铁路列车不能以原有的路轨行驶,所以现在正在开发轨距可变的铁路车辆。 印尼 印尼轨距主要是1067毫米。 东盟国家 东南亚国家,包括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缅甸及马来西亚以米轨(1000毫米)铁路为主。有指越南河内至接壤中国边境之同登之间铺设了标准及米轨双轨距铁路。计划中连接新加坡及中国的亚太铁路会是标准轨,或标准及米轨双轨距。 南亚国家 南亚国家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及斯里兰卡的铁路轨距不一,但多数为1676毫米。印度现有计划将所有窄轨改成1676毫米 。 阿富汗 阿富汗有个相当特殊的情况,因为它在靠近亚洲中央的位置,并且实际上没有铁路。如果它决定修筑铁路,在其接壤的国家之中则有三种不同规格的轨距,不管选择其中任何一种规格,都会使情况变得复杂。位于阿富汗西部的伊朗、东部的中国都使用标准轨;阿富汗南部的巴基斯坦使用1676毫米的宽轨;而阿富汗北部的土库曼、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斯坦则是用中亚的1520毫米规格。
美洲
美国及加拿大 美国及加拿大最初亦使用不同的轨宽,后来加拿大追随英国采取标准轨。美国北部的铁路因为最初多是从英国入口器材,故亦多为标准轨。美国南部铁路曾以宽轨为主。南北内战之后,南部的铁路亦逐渐改成标准轨距。 阿根廷及智利 阿根廷及智利的铁路轨距为1676mm。
欧洲
欧洲大部分国家都是使用标准轨(1435mm)。 爱尔兰轨距 爱尔兰的轨距是1600毫米。 英国 北爱尔兰的轨距是1600毫米。 伦敦地铁的轨距是1432毫米。 西班牙及葡萄牙 西班牙及葡萄牙的轨距为5呎5吋半。西班牙的正式标准是1674毫米,葡萄牙则为1665毫米,因此西班牙开发了变距列车。西班牙正进行改轨工程,将路轨改成标准轨距。 芬兰 芬兰在19世纪是俄国辖下的大公国,使用5英尺(1524毫米)轨距。 前苏联国家 19世纪的俄罗斯选用1524毫米的(5呎)宽轨,一般认为是出于军事考虑,避免入侵的军队可以使用它的铁路运输系统。俄罗斯和属于前苏联的国家,以及蒙古、芬兰都是采用俄国的1520毫米轨距。这比1524毫米窄4毫米,有时两者的车辆可以互换,而南萨哈林州(库页岛)则是采用当时日本占领南库页岛时期的1067毫米(3呎6吋)轨距。
大洋洲
新西兰 新西兰的铁路为了跨越中部山区地形,采用1067公厘的轨距。为了克服这个地形,需要复杂的工程,例如着名的Raurimu螺旋。在不到4,000公里的轨道就有1787座桥梁和150个隧道。这条轨道大约有500公里是电气化的。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本来采用标准轨,后来因为某些原因而在维多利亚省及南澳州出现了5呎3吋(1600毫米)的轨距。部分地方亦有3呎6吋(1067毫米)的路轨。昆士兰铁路在建立之初,便使用1067毫米(3'6")的窄轨,是全世界最大规模的窄轨系统。
非洲
南非及安哥拉、博茨瓦纳、刚果、加纳等国多数使用1067毫米轨距。
编辑本段最佳轨距
自19世纪铁路开始出现,即有争论何种轨距最佳。从现代角度看,宽轨或窄轨在性能上没有十分明显的优点:[1] 世上最重的货车可以在美国及澳大利亚的标准轨上行走。宽轨不一定可以载重更多。 [2] 高速铁路都是采用标准轨,宽轨不一定较快 [3] 澳大利亚昆士兰及南非的窄轨(1067mm)铁路上的列车依然是十分重。窄轨不一定载重较少 [4] 建造标准轨的轻便铁路与窄轨铁路价格相差并不大 [5] 窄轨铁路亦可以建成达到标准轨一样的负载量 只有轨距低于3呎的窄轨铁路的建造成本才会稍低于标准轨。但这类轨距的运载能力有限,通常只会在运载量有限的登山铁路使用。
编辑本段未来
简介
随着各国开始寻求扩充、统合各地的铁路网络,轨距在未来可能会进一步标准化。澳大利亚和印度都在进行统一国内铁路轨距的工程;而欧盟也计划让各成员国的铁路系统可以互用,涉及的工作包括轨距、讯号系统和供电系统的标准化。现时波罗的海三国 (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 已获得欧盟的资助,把国内的 1520 毫米阔轨转换成标准轨;西班牙和葡萄牙也在建造连接国内各大城市与法国之间的高速铁路中获得欧盟的援助。欧盟亦计划提升西班牙与葡萄牙连接其他欧洲国家的货运铁路。
高速铁路
所有的高速铁路,包括在使用窄轨的日本、台湾、西班牙、葡萄牙等地者,都是采用标准轨兴建的。(唯一的例外是俄罗斯和芬兰采用的 5 英尺阔轨高速铁路)。这种标准使一些国家开始为当地原有的非标准轨铁路进行轨距转换,使列车能在高速铁路网络与现行铁路网络之间行走。
矿区铁路
虽然矿区铁路较少与外面的铁路系统连接,但现时矿区亦有使用标准轨的趋向,以方便其使用现成的铁路设备 (例如负载量更大的车辆)。
编辑本段计划
在联合国经济和社会委员会的亚洲太平洋计划 (UNESCAP) 中,有一项是关于把欧洲和太平洋连接起来的“亚洲铁路系统”,当中包括三条走线:北方从欧洲到朝鲜半岛,南线从欧洲到东南亚,并设一条南北向走廊从北欧到波斯湾。三条走线都会在横越亚洲时使用至少两条轨距相异的铁路。目前计划并没有涉及转换轨距,而是在轨距相异铁路的交汇处设置机械设施,以便把货柜在行走不同轨距的列车之间移动。 肯尼亚、乌干达和苏丹在2004年10月提出了一项使用标准轨建造电气化高速铁路的计划。虽然肯、乌两国及苏丹的铁路网络分别采用 1000 毫米阔及 1067 毫米阔的窄轨,但它们由于建成年代早,弯位多且负载力低,需要进行改建,加上北方的埃及是使用标准轨的,因此统一使用标准轨距建造新铁路被认为是理所当然。 根据某2007年的计划,数条来自刚果、坦桑尼亚和卢旺达、轨距相异 (分别为 1000 毫米及 1067 毫米) 的铁路将于卢旺达的一个枢纽地点交汇。

❼ 世界各国的铁路轨距是统一的吗

世界各国的铁路轨距不是统一的

各国铁路的轨距各不相同,窄的为610毫米、762毫米、891毫米,中等的有1000毫米、1067毫米、1372毫米、1435毫米,宽的甚至达到1524毫米、1880毫米、2141毫米。

1937年,国际铁路协会做出规定:1435毫米的轨距为国际通用的标准轨距,1520毫米以上的轨距是宽轨,1067毫米以下的轨距算作窄轨。

现行有四种轨距:美国、欧洲大部分国家、土耳其、伊朗、中国和朝鲜半岛标准轨距为1435毫米;芬兰、俄罗斯,以及其他前苏联加盟共和国采用1520毫米阔轨;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多数采用1676毫米阔轨;东南亚则多采用1000毫米窄轨。

轨距标准轨历史

标准轨由最先使用铁路的英国提出。设计及建造史托顿及达灵顿铁路的英国工程师乔治·史提芬逊提出4呎8.5吋的轨距,并成功说服火车制造商生产4呎8.5吋(即1435毫米)轨距的机车及车辆。由于史提芬逊成功设计的铁路是众人模仿的对象,亦使这轨距变得流行。

1845年,英国皇家专员建议用4呎8?吋作为标准轨距。1846年英国国会通过法案,要求将来所有的铁路都使用标准轨。除了英国的大西部铁路(Great Western Railway)是使用宽轨之外,英国的主要铁路都是标准轨。大西部铁路亦于1892年改成标准轨。

❽ 机械化时代发展迅速,火车轨道是如何铺设的

美国航天飞机燃料箱两侧有两个火箭螺旋桨,由犹他州的一家工厂提供。如果可能的话,这家公司的工程师们都渴望把这些螺旋桨做得更胖,这样容量才能更大。然而,这些螺旋桨制成后,需要通过火车从工厂运输到发射点,路上有一些隧道,这些隧道的宽度只比火车轨道宽一点,然而,火车轨道的宽度由马蹄的宽度决定。就这样,2000 年前两匹马的屁股宽度决定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交通系统的设计。

❾ 铁轨的历史

一、什么铁轨的来历

铁轨宽度的由来经济学中有个名词称为“路径依赖”,它是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选择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以下美国铁轨的故事也许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一概念,并且加深对其可能产生的后果的印象。

美国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标准距离是四点八五英尺。这是一个很奇怪的标准,究竟从何而来的?

原来这是英国的铁路标准,因为美国的铁路最早是由英国人设计建造的。那么,为什么英国人用这个标准呢?

原来英国的铁路是由建电车轨道的人设计的,而这个四点八五英尺正是电车所用的标准。电车轨标准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原来最先造电车的人以前是造马车的。而他们是用马车的轮距宽度做标准。好了,那么,马车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轮距标准呢?

因为如果那时候的马车用任何其它轮距的话,马车的轮子很快会在英国的老马路上撞坏的。为什么?因为这些路上的辙迹的宽度都是四点八五英尺。那么这些辙迹宽度又是从何而来呢?

答案是古罗马人定的,四点八五英尺正是罗马战车的宽度。如果任何人用不同的轮距宽度在这些路上行车的话,他的轮子的寿命都不会长。我们再问:罗马人为什么用四点八五英尺为战车的轮距宽度呢? 原因很简单,这是两匹拉战车的马的 *** 的宽度!故事到此应该完结了,但事实上还没有完。

下次你在电视上看到美国航天飞机立在发射台上的雄姿时,请你留意看,在它的燃料箱的两旁有两个火箭推进器,这些推进器是由设在犹他州的工厂所提供的。如果可能的话,这家工厂的工程师希望把这些推进器造得再胖一些,这样容量就会大一些,但是他们不可以,为什么?

因为这些推进器造好后,要用火车从工厂运到发射点,路上要通过一些隧道,而这些隧道的宽度只比火车轨道的宽度宽了一点点,然而我们不要忘记火车轨道的宽度是由马的 *** 的宽度所决定的。

因此,可以断言:可能今天世界上最先进的运输系统的设计,是两千年前便由两匹马的 *** 宽度决定了。这就是“路径依赖”,看起来虽然有几许悖谬与幽默,但却是事实。

二、世界铁路简史

【世界铁路简史】

希腊是第一个拥有路轨运输的国家,至少二千年前已有马拉的车沿着轨道运行。

1804年,理查·特尔维域克在英国威尔士发明了第一台能在铁轨上前进的蒸汽机车,但没赚到什么钱。

第一台取得成功的蒸汽机车是乔治·史蒂芬孙在1829年建造的“火箭号”。

1820年代,英格兰的史托顿与达灵顿铁路成为第一条成功的蒸汽火车铁路。后来的利物浦与曼彻斯特铁路更显示了铁路的巨大发展潜力。

很快铁路便在英国和世界各地通行起来,且成为世界交通的领导者近一个世纪,直至飞机和汽车发明才减低了铁路的重要性。

高架电缆在1888年发明后,首条使用高架电缆的电气化铁路在1892年启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柴油和电力驱动的列车逐渐取代蒸汽推动的列车。1960年代起,多个国家均建置高速铁路。而货运铁路亦连接至港口,并与船运合作,以货柜运送大量货物以大大减低成本。

现时在全球236个国家和地区之中,有144个设有铁路运输(包括全世界最小的国家梵蒂冈在内),其中约 90 个国家提供客运铁路服务。铁路依然是世界上载客量最高的交通工具,拥有无法被取代的地位。

中国第一条铁路建于上海,由英国人兴建,后被清朝地方官员买回并拆毁。而正式使用的第一条铁路和蒸汽机车则是由李鸿章兴办的开滦公司煤矿所建。

【世界铁路发展历史】

1688年,英国的资产阶级发动“光荣革命”,宣告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诞生。新的生产关系解放了生产力。手工工场日益精密的技术分工,使各个生产过程简单化到能够用机器代替手工劳动,使手工工人的技术趋于专门化,这都为机器的发明和应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工业革命拉开了序幕。

工业革命首先是从纺织行业开始的。在纺织行业中,大机器生产逐步取得了主导地位。机器的发明和应用,蒸汽机应运而生,随后利用蒸汽机的原理制造出在公路上跑的蒸汽车,也就是后来的汽车。几十年后,能在轨道上运行的蒸汽火车头问世。

1825年9月27日,世界上第一条行驶蒸汽机车的永久性公用运输设施,英国斯托克顿——达灵顿的铁路正式通车了。在盛况空前的通车典礼上,由机车、煤水车、32辆货车和1辆客车组成的载重量约90吨的“旅行”号列车,由设计者斯蒂芬森亲自驾驶,上午9点从伊库拉因车站出发,下午3点47分到达斯托克顿,共运行了31.8公里。

斯托克顿——达灵顿铁路的正式开业运营,标志了近代铁路运输业的开端。铁路以其迅速、便利、经济等优点,深受人们的重视。在它的发源地英国自不必说,修筑铁路成为最热门、最时髦的事情。19世纪50年代是英国铁路修建的 *** 时期,1880年主要的线路基本完成,1890年全国性铁路网已形成,路网总长达 32000公里。

三、铁路的诞生与发展在历史上是如何记载的

铁路是供火车等交通工具行驶的轨道。

作为一种陆上运输方式,铁路以机车牵引列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行走。但广义的铁路运输还包括磁悬浮列车、缆车、索道等非钢轮行进的方式, 或称轨道运输。

铁轨能提供极光滑及坚硬的媒介让列车车轮在上面以最小的摩擦力滚动,使这 上面的人感到更舒适,而且它还能节省能量。 如果配置得当,铁路运输可以比路面运输运载同 一重量物时节省五至七成能量。

而且,铁轨能平均分散列车的重量,令列车的载重力大大提高。古希腊是第一个拥有路轨运输的国家,至少2000年前就已有马拉的车沿着轨道运行。

1804年,理査•特尔维域克在英国威尔士发明了第一台能在铁轨上前进的蒸汽机车。 1814年,史蒂芬孙成功地制造了第一台以蒸汽作动力的火车机车。

第一台取得成功的蒸汽机车是乔治•史蒂芬孙在1829年建造的“火箭号”。1820年代,英格兰的史托顿与达灵顿铁路成为第一条成功的蒸汽火车铁路。

后来的利物浦与曼彻斯特铁路更显示了铁路的巨大发展潜力。 很快铁路便在英国和世界各地通行起来,并成为世界交通的领导者近一个世纪,直至飞机和汽车发明才降低了铁路的重要性。

高架电缆在1888年发明后,首条使用高架电缆的电气化铁路在1892年启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柴油和电力驱动的列车逐渐取代蒸汽推动的列车。

I960年代起,多 个国家均建设高速铁路。而货运铁路亦连接至港口,并与船运合作,以货柜运送大量货物,大大降低了成本。

现时在全球236个国家和地区之中,有144个设有铁路运输(包括全世界最小的国家梵蒂 冈在内),其中约90个国家提供客运铁路服务。 铁路依然是世界上载客量最高的交通工具,拥有无法取代的地位。

中国第一条铁路建于上海,由英国人兴建,后被清朝地方官员买回并拆毁。而正式使用的第一条铁路和蒸汽机车则是由李鸿章兴办的开滦公司煤矿所建。

四、中国历史上第一条铁路建于那个年代

第一种意见认为,1865年由英国商人杜兰德在北京宣武门外铺设的一条长约500米的供人观赏的、有小型蒸汽机车行驶的模型铁路,是我国的第一条铁路。

其根据是,这条铁路虽然是做广告,但由小铁轨铺成,“长可里许”,并用了蒸汽机车,“以小汽车驶其上,迅疾如飞”。这已经具备了铁路的主要特征,因此把它当成我国第一条铁路是适宜的。

第二种意见认为,1876年由英国怡和洋行在吴淞和上海之间擅自修建的公开运输旅客和货物的铁路,是我国第一条铁路。1866年英国殖民主义者为了扩大对我国的侵略,不惜采取欺骗手段,借口吴淞至上海间河道不易疏浚,要求建筑铁路,以便把海运至吴淞的货物经铁路运到上海。

这一要求未得清 *** 批准。英国侵略者不甘心,1875年通过英商怡和洋行将铁路器材从英国偷偷运到上海,擅自铺轨筑路。

1876年12月1日上海至吴淞全线完工通车。英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激起了强烈的反抗,沿线人民在筑路期间掀起了自发的群众性的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877年9月清 *** 用重金赎回这条铁路,但没有加以利用,却昏庸地把长约15公里的铁路线拆掉了。

五、铁路的起源与发展

火车与铁轨 今天我们已经习惯于将铁路看作是最古老的一种交通方式。

不过很少有人知道,火车的出现所依据的两个发明,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被人们所知并加以利用了。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当时的人们就已经开始修建道路,并利用轨道和人力或者马拉的车辆来运输物品。

但是,这一出色的发明却在中世纪被人们所忘记。直到16世纪末,沿着轨道前进的车辆才再次被用于在煤矿中运输煤炭。

当时,这些车辆的轮子和轨道已经用木头包着铁皮来制作了。 到了18世纪,蒸汽机出现了,并被广泛应用在工业中。

但是在交通运输中,蒸汽机和铁轨仍然被人们分别单独利用了很多年。当两者终于在某一天结合在一起时,铁路就出现了。

蒸汽机车 蒸汽机车的出现有着长长的历史,其中充满了天才的想法和失败的应用。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许多出色的人物试图将蒸汽机用在车辆上(始作俑者是1763年的法国炮兵军官尼古拉。

约瑟夫。屈尼奥),还有人曾经试图让蒸汽机车在铁轨上运行(1801和1803年英国人理乍得。

特莱维特奇克就做了这样的试验),但最后是英国人乔治。斯蒂芬森首先发明了真正实用的蒸汽机车。

乔治。斯蒂芬森1781年出生在纽卡斯尔。

他在1814年制造出被称为“半统靴”的蒸汽机车,是后来所有蒸汽机车的原型。 铁路的延伸 在第一台蒸汽机车发明之后,火车的历史就主要转变成了铁路扩张的历史。

在很多年中,用蒸汽机车带动的车厢缺乏可以运行的轨道。第一条用来运载乘客的铁路,是斯蒂芬森在英国毕晓普克兰建成的,全长只有17公里。

但是,铁路并没有立即进入它的扩张时代。针对斯蒂芬森的发明,反对进步的守旧派们发起了他们典型的攻击。

他们批评说,这个巨大的邪恶机器将给人类和动物带来死亡,并且会破坏美丽的田园风光。不过,铁路最终占了上风。

1830年9月15日,从曼彻斯特到利物浦的铁路建成通车。这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条真正的铁路。

从那以来,铁路一直在飞速而持久地发展着。诸如桥梁、高架桥和隧道等各种巨大的工程将铁轨带到了世界的各个地方。

电气列车 首先产生这个想法的是德国工程师和工业家维尔纳。冯。

西门子,他在1881年建造了第一条电气铁路。在最初的试验中,机车用的电流直接通过铁轨传输。

随后才发明了架空电缆来提供电力,这种方式要安全得多,并且可以用较少的变电站来为机车提供足够的电力。这一系统随后也被应用到地铁和城市轻轨列车中。

1870年,第一条城市列车(也就是地铁)在伦敦正式开始运行,当时使用的是蒸汽机车。20年以后,第一条电力地铁终于建成了。

随后,几乎所有的地面和地下铁路都逐渐实现了电气化,蒸汽机车也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传奇的“火箭” 1826年,在克服了巨大的阻力之后,建设从曼彻斯特到利物浦的铁路的提案终于在英国国会获得通过。

为了选择这条铁路使用的火车机车,英国 *** 向社会进行公开招标。结果这次招标成了一场备受热情的公众关注的竞赛。

1829年10月,在莱因希尔附近的铁轨上,来自四家火车头制造商的机车进行了公开比赛。最终,乔治。

斯蒂芬森制造的“火箭”机车战胜了其他竞争对手。“火箭列车”顺利地完成了各种上情况下的运行,并达到了创纪录的57公里的时速。

从那以后,“火箭”机车成为世界上最为广泛使用的火车机车。 刹车系统 大约在1767年发明的刹车完全不需要理由。

减缓高速行驶车辆的速度,是现代社会最自然的要求。从它被发明出来那天起,刹车系统都是一个对轮子进行摩擦作用来减速的装置,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完善。

刹车装置中最重要的发明来自英国人乔治。威斯汀豪斯,他发明了压缩空气刹车装置。

在此之前,刹车都是用手来进行操作。有了这一发明,气缸和活塞的力量就代替了人力。

更有效的刹车使得火车的速度大幅度提高,因为它提供了更加安全的保障。 磁悬浮列车 这种火车的时速可以达到550公里,并且在铁轨以上几厘米的地方运行。

它的秘密就在于铁轨和车厢上安装的超导磁铁。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德国和日本研究这一系统并已经接近实用,这种列车将有望代替目前在欧洲行驶的高速列车。

与常规的动力来自于机车头的火车不同,磁悬浮列车的动力来自于铁轨。磁悬浮列车的动力装置,一部分是在铁轨上。

列车车身上的磁铁使车身悬浮于铁轨之上,而铁轨上的磁铁则给予车身上的磁铁一个斥力推动车身前进。通过调节通过磁铁的电流强度,可以方便地改变列车的速度。

预计将来实用型的磁悬浮列车每列有130到220个座位,运行时速在300到500公里。 磁悬浮列车速度的纪录目前是由日本的MLX01型创造的。

1998年,这种列车的运行时速达到了550公里。在此之前,磁悬浮列车的速度纪录是法国的TGV型列车创造的,时速为515公里。

MLX01型列车使用的是由液压操纵的空气动力刹车系统。这有三个车厢,每个车厢有30到41个座位。

两头是两个为了减少空气阻力而精心设计的流线型头部。这种列车起初用轮子行驶,时速达到100公里以上才开始在轨道上“飘浮”,由磁铁驱动前进。

水下火车 1994年,人们一直以来所拥有的通过海底将英国和法国联系在一起。

六、中国历史上第一条铁路建于那个年代

中国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1872年,新兴的洋务时代。美国在上海的势力代表在上海北郊的吴淞组建了一家“道路公司”,他们宣称要在吴淞到上海之间,造一条“寻常道路”,他们故意隐瞒了建铁路的企图,因为10年前,当美国和英国的洋枪队协助清军击溃了江浙的太平军后,他们乘机向李鸿章提出建造一条苏州到上海的苏沪铁路,李鸿章不敢做主,便与上海道台黄芳一起奏请同治皇帝,皇帝一听,龙颜大怒,颁布圣旨:“建造铁路乃奇技淫巧,不和大清祖宗成法!”

这一次他们骗过了上海道台和皇帝,于是从闸北开始沿河南路桥、宝通路、天通庵,勘测规划了一年,但因成本太高无法筹集大笔款项,便将此工程转给了实力雄厚的、靠鸦片生意立足上海的暴发户——英商怡和洋行。

怡和洋行接到淞沪铁路的工程资料后,便立即联络其他一些英商,成立了“淞沪铁路公司”,并委派美国人玛礼逊为总工程师,从英国运来一批工程技术人员和材料及机车和车厢,经过四年时间,于1876年7月3日,全长16.1KM的淞沪铁路通车,此刻清 *** 才如梦初醒,但已经无法奈何英国人了,因为英国使臣威托玛只用了一句话:“英商自行征地筑路,与中国无关。”通车后一个月,中国第一条营业铁路发生了第一起火车撞死人的事故,死者是一位士兵,在火车咣当咣当驶出天通庵路的站台时,他与火车抢道,命丧轮下。这件普通交通事故震惊了清廷上下,刚上任的光绪皇帝派出督办大臣盛宣怀和英国使节梅辉力,于10月24日在南京签订了《收买淞沪铁路条款》,以28.5万两银子买下这条铁路,所以银两在签约之日起一年内分三期付清。

通车一年后的1877年8约25日,清 *** 付清了全部银子,淞沪铁路交还中国,和同治皇帝有着同 *** 恨的光绪,为了发泄对洋人的愤怒和遵循“祖宗成法”,下令拆除淞沪铁路,并将拆除下来的铁轨和铁路器材,全部用船运到台湾。

欧洲的先进科技遭到了封建中国的顽强抵抗。

当然后来闻名,还是因为小鬼子侵华,在1937年8月13日——11月13日爆发的围绕这条废弃的铁路进行的“淞沪大会战”。至于自主修的铁路,如四楼所说,是詹天佑先生修的京张铁路。

以上全部是本人根据所看过的资料原创,只为和有共同爱好的朋友分享。

七、铁路在中国的出现,有怎样的历史积极意义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条铁路——京郊铁路

1865年英商在北京城外修造了一条长约千米0.5的小铁路,试行小火车,由于时人不料北京人视之为"怪物",喧哗若狂,慈禧急忙饬令步军衙门拆卸,成为铁路史上一大笑料。此事,在李岳瑞的《春冰室野乘》,有记:“同治四年七月,英人杜兰德,以小铁路一条,长可里许,敷于京师永定门外平地,以小汽车驶其上,迅疾如飞。京师人诧所未闻,骇为妖物,举国若狂,几至大变。旋经步军统领衙门饬令拆卸,群疑始息。此事更在凇沪行车以前,可为铁路输入吾国之权舆。”

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营业铁路——吴淞铁路

1874年12月,英国人不顾清 *** 的反对,在上海擅自修筑了吴淞铁路,这是中国境内第一条用于营运的铁路。吴淞铁路从上海起到吴淞镇止,长14.5公里,轨距762毫米,轨重每米13公斤。不过,这条铁路毕竟是西洋人强行修造的,事先没有得到清 *** 的同意,一些自感土地权利受到损害的沿途农民,不时与铁路公司发生冲突。1876年火车通行,不久,轧死一名中国人,民情激愤,强行阻止火车行驶。10月,清 *** 与英国订立了《收赎吴淞铁路条款》,以 285,000两白银赎回铁路,并于1877年10月全部拆毁,将铁轨抛入大海。

中国人自修第一条的铁路——台湾基隆矿区铁路

1877年,洋务派大员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基隆煤矿的老寮坑矿地至滨海泊船处,自行修建台湾基隆矿区铁路,开创了我国自行修筑铁路先河。唐廷枢云:“若煤铁并运,即须自筑铁路,方可大见利益。是台北矿务,煤井未开,铁路先已筑成,正此之谓”。

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个铁路公司——开平铁路公司

1881年中国人建成自己修筑的另一条铁路——唐胥铁路。该铁路自唐山起至胥各庄(今丰南县)止,全长9.7公里。采用1.435毫米的轨距和每米15公斤的钢轨。这条铁路是为了开发开平煤矿,在清 *** 洋务派主持下,由开平矿务局负责集资修建。1886年,成立开平铁路公司,收买唐胥铁路后开始展筑,并独立经营铁路业务。开平铁路公司是中国自办的第一个铁路公司。1887年,唐胥铁路展筑至芦台,1888年展筑至天津,1894年天津至山海关间通车,改称津榆铁路。

中国历史上第一条运客的铁路——台湾基新铁路

刘铭传于1887年奏准修建台湾省铁路。线路以台北为中心,向东到基隆港,向西南到新竹,分别于1891年和1893年建成,两段共长约107公里,轨距 1,067毫米,轨重每米18公斤。这是中国第一条官办且运客的铁路。

中国第一条自行设计和建造的铁路——京张铁路

京张铁路是詹天佑主持并胜利建成的联结北京和张家口的一条铁路,是完全由中国自己筹资、勘测、设计、施工建造的铁路,全长200多公里。京张铁路1905 年9月动工,1909年8月建成。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中国铁路工程技术的创举。

八、关于火车或列车的历史

火车的发展史—— 火车的发明 火车和所有其他发明一样,都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问世的。

18世纪初,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急需一种比马车装得多、跑得快的新型车辆。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人瓦特发明了蒸汽机。

这种机器比马的力气可大多了,它一问世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有些人就想将“大力士”蒸汽机装在车上,代替人力或者畜力来使车辆前进。

说来有趣,这种大胆设想首先在军事上得到实现。当时,欧洲各国的军队为了满足作战需要,纷纷采用口径和射程越来越大的大炮。

由于炮的重量不断增加,用人推马拉的办法很难保证大炮能及时跟随部队作战。法国一位名叫居尼奥的炮兵军官,针对这一问题就研制成用蒸汽机推动的“蒸汽汽车”来牵拉,从而开辟了以机器为动力的现代车辆蓬勃发展的道路,也为火车的诞生打下了基础。

这种将蒸汽机装在车子上的机械车是怎样推动车辆行驶的呢?我们从它的外形上可以看到,蒸汽机有一个大锅炉,装在车架的前端。在锅炉下面烧着煤火,用来将锅炉里面的水加热成蒸汽。

由锅炉上的一根管子将蒸汽引入车子前轮上方的汽缸里,蒸汽的力气很大,便推着汽缸里的活塞向前移动,而活塞通过连杆和曲轴与前轮连在一起,于是随着曲轴的转动,车轮就跟着转起来,从而使车子前进了。 此后不久,这种冒着黑烟、喘着粗气的车子先后在英国和德国出现了,如英国1804年制成的蒸汽机车。

不过,它的模样和先前不大一样了:有的将锅炉移到车子的中间,并罩上罩子,两头还装上几排座位;有的把锅炉移到车后部,而在前面坐人的地方装了一个车厢,等等。蒸汽车有点近代车的气派了。

与大多数新事物出现所受的遭遇一样,在当时马车占主要地位的欧洲各国,蒸汽车处处受到非难和排挤。 就说英国吧,那时各城市的邮政厅都使用大量的马车来运送邮件。

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邮政厅便和大大小小的马车主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新出世的蒸汽车,并要求 *** 对蒸汽车加以种种限制。后来,英国 *** 也站在马车主一边来反对蒸汽车,并规定了许多条条框框。

例如,对蒸汽车下了这样的命令:蒸汽车在行驶时,必须有手持小红旗的人在车前55米处跑步前进,以招呼行人避让;在有马的地方,不许蒸汽车的锅炉放气;不许蒸汽车在街上鸣汽笛;蒸汽车在农村路上行驶,车的时速不得超过6千米,在城市不得超过3千米……这简直比老牛车还慢呢!现在看起来确实令人发笑。 后来,尽管人们对蒸汽车进行了改进,但是由于它有着先天不足的弱点,例如车上装的那又大又重的蒸汽机,既要经常停下来添煤加水,操作很不方便,又大量排出浓烟和蒸汽,而且还占了车上很大地方,装运不了多少货物,所以人们逐渐对它失望起来。

就在人们为蒸汽车的前途担心的时候,有人就想到了16世纪中期在矿山上用木头做轨道,以人力和畜力拉动的车子,提出也给蒸汽车铺上轨道 (木头轨道显然不行,需要用铁轨),让它拖带几节车厢在铁轨上行驶的设想。这可是个好主意,不仅使车厢里可装很多的货物和人员,而且可发挥蒸汽机力气大的特长,使车子跑得快。

1825年9月27日,从英国斯多克顿到达林顿的世界上第一条铁路正式通车了。由蒸汽汽车改制成的蒸汽机车 (我们平常所说的火车头)开始大显身手了,蒸汽机从此派上了大用场。

这同时也宣告了世界上第一列火车正式问世。那天上午,由斯蒂芬逊制造并驾驶的“运动号”蒸汽机车拖带着33节车厢,从斯多克顿出发了。

车厢里装载煤和乘客,而看热闹的人站满了铁道的两旁。人们有的步行,有的骑马,追追跑跑,簇拥着这长蛇般的庞大怪物在缓缓行驶。

1828年,期蒂芬逊和他的儿子共同制造了“火箭号”蒸汽机车,并参加了一次比赛。当时有3台机车参加比赛,其中一台在比赛开始不久,锅炉接缝的地方便破裂了;另一台走了40多千米因汽缸破损而停驶;只有“火箭号”机车以每小时22千米的平均速度,牵引着10多吨的货物,跑完了112.6千米的路程,顺利地到达终点,获得了冠军。

此后,火车便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世界各国相继发展起来。 火车刚出世不久,跑得比较慢,本来就对火车冷眼相待的一些马车主,更加傲气起来,经常要跟火车比个高低,以显示他的马车跑得快。

然而,马车有时的确会扬扬得意地跑在火车的前头,这就进一步促使人们对火车进行不断改进。 早期的蒸汽机车,外形各种各样:有的像个压路机,有的与四轮马车相似 (如英国“一号蒸汽机车”),有的和原始的汽车类同……这些机车的运载能力都还不大,跑得比马车快不了多少。

由于它们都是用煤炭或木材做燃料,行驶时锅炉里的火焰熊熊,烟气冲天,所以人们习惯上把它称做“火车”。它虽然“吃”的是“粗粮”——煤,但力气很大,而且煤的成本又较低,来源丰富,因而蒸汽机一直延用了很长时间。

作为工业生产发展产物的蒸汽机车,自然就要受到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重视。它们纷纷修铁路,造火车,很快便使蒸汽机车风靡全世界。

到19世纪中叶,这股筑路造车风掀起了热潮,英、美、日、德等国除了自己制造蒸汽机车外,感到修筑铁路有利可图,便向世界各地宣传推销,承揽修路造车工程,从而。

九、铁路的世界发展史

铁路是供火车等交通工具行驶的轨道线路。

《辞海》对于铁路的解释是:使用机车牵引车辆组成列车(或以自身有动力装置的车辆)、循规行驶的交通线路。铁路运输是一种陆上运输方式,以机车牵引列车车辆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行驶。

传统方式是钢轮行进,但广义的铁路运输尚包括磁悬浮列车、缆车、索道等非钢轮行进的方式,或称轨道运输。铁轨能提供极光滑及坚硬的媒介让列车车轮在上面以最小的摩擦力滚动,使这上面的人感到更舒适,而且它还能节省能量。

如果配置得当,铁路运输可以比路面运输运载同一重量物时节省五至七成能量。而且,铁轨能平均分散列车的重量,使列车的载重能力大大提高。

❿ 轨距的标准轨

经济学中有个名词称为”路径依赖“,它是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选择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以下美国铁轨的故事也许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一概念,并且加深对其后果的印象。美国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标准距离是四英尺八英寸半。这是一个很奇怪的标准,究竟从何而来的?原来这是英国的铁路标准,因为美国的铁路最早是由英国人设计建造的。那么,为什么英国人用这个标准呢?原来英国的铁路是由建电车轨道的人设计的,而这个四英尺八英寸半正是电车所用的标准。电车轨标准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原来最先造电车的人以前是造马车的。而他们是用马车的轮宽做标准。好了,那么,马车为什么要用这个一定的轮距离标准呢? 因为如果那时候的马车用任何其他轮距的话,马车的轮子很快会在英国的老路上撞坏的。为什么? 因为这些路上的辙迹的宽度为四英尺八英寸半。 这些辙迹又是从何而来呢? 答案是古罗马人定的,四英尺八英寸半正是罗马战车的宽度。如果任何人用不同的轮宽在这些路上行车的话,他的轮子的寿命都不会长。我们再问:罗马人为什么用四英尺八英寸半为战车的轮距宽度呢? 原因很简单,这是两匹拉战车的马的屁股的宽度。故事到此应该完结了,但事实上还没有完。 下次你在电视上看到美国太空飞船立在发射台上的雄姿时,你留意看,在它的燃料箱的两旁有两个火箭推进器,这些推进器是由设在犹他州的工厂所提供的。如果可能的话,这家工厂的工程师希望把这些推进器造得再胖一些,这样容量就会大一些,但是他们不可以,为什么?因为这些推进器造好后,要用火车从工厂运到发射点,路上要通过一些隧道,而这些隧道的宽度只比火车轨道的宽度宽了一点点,然而我们不要忘记火车轨道的宽度是由马的屁股的宽度所决定的。
因此,我们可以断言:可能今天世界上最先进的运输系统的设计,是两千年前便由两匹马的屁股宽度决定了。这就是路径依赖,看起来有几许悖谬与幽默,但却是事实。 标准轨由最先使用铁路的英国提出。设计及建造斯托顿及达林顿铁路的英国工程师罗伯特·斯蒂芬森提出英制的4英尺8½英寸的轨距,并成功说服火车制造商生产4英尺8½英寸(即1435毫米)轨距的机车及车辆。由于斯蒂芬森成功设计的铁路是众人模仿的对像,亦使这轨距变得流行。1845年英国皇家专员建议用4英尺8½英寸作为标准轨距。翌年英国国会通过法案,要求将来所有的铁路都使用标准轨。除了英国的大西部铁路(Great Western Railway)是使用宽轨之外,英国的主要铁路都是标准轨。大西部铁路亦于1892年改成标准轨。
有关4英尺8½英寸的轨距的来源,有人认为是古罗马的战车轮距。但也有人认为可能是因为早期铁路的轨道外侧距离为五英尺,而铁轨顶宽为1又3/4英寸,故内侧轨距为4英尺8½英寸。

阅读全文

与英国铁路用什么轨道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崇左和越南哪里交界 浏览:438
伊朗人平时吃什么 浏览:580
意大利在什么时候帮助过中国 浏览:25
英语单词印度怎么写 浏览:673
尼泊尔与印度哪个更穷 浏览:996
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人数是多少 浏览:998
琼海市里哪里有越南鞋批发 浏览:783
美国为什么要打伊朗的将军 浏览:943
印尼黄檀家具怎么样 浏览:285
印尼什么节日会放炮 浏览:942
在越南怎么可以玩微信 浏览:461
越南国土如何管理 浏览:462
为什么中国没有雇佣兵 浏览:739
印度青年药房怎么买药 浏览:633
如何自己去越南打工 浏览:53
中国第二个经济体在哪个省 浏览:676
伊朗为什么造不了战斗机 浏览:830
意大利有哪些运动项目 浏览:185
谢谢伊朗文怎么写 浏览:702
中国音乐着作权协会版权多久下证 浏览: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