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中古时期英国君主怎么产生

中古时期英国君主怎么产生

发布时间:2023-01-11 17:00:24

‘壹’ 实权传统,在英国王室是如何形成的

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英国王室作为凝聚国家力量的象征。

2011年10月28日,在澳大利亚珀斯举行的英联邦政府首脑会议上,与会英联邦各国首脑同意更改1701年《王位继承法》,王室成员无论男女都将能拥有同等继承权,不过这只会对查尔斯王子的后代产生影响,并不改变已有的王位继承顺序。

同时,英国君主不得与天主教徒结婚的禁令也被废除,但君主本人还必须是新教徒。

‘贰’ 在英国,女王是如何产生的

在经历八世退位六世相继去世的接连打击之后,人们希望在这个年轻的女王身上看到希望。

‘叁’ 英国第一个国王是怎么当上的

英格兰曾经历过罗马帝国的统治,在罗马人撤走后,进入了小王国、小部落联盟混战的时期,到6世纪 伊丽莎白二世,入侵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形成了七个王国(部落联盟)。威塞克斯王国逐渐强大起来,829年国王埃格伯特压服了其它王国,成为英格兰的共主。但与此同时,英国也进入了“恐怖的维京人时代”,遭到北欧海盗一波又一波的入侵。埃格伯特的孙子阿尔弗烈德因为成功地抗击丹麦人入侵,以及营建伦敦、组织编撰《阿尔弗烈德法典》、《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等功绩而被后人尊为“大帝”(the great)。威塞克斯王朝传了15代国王,到埃德蒙二世时,终于无力抵挡丹麦人,被迫与丹麦王克努特分治英格兰。1016年埃德蒙二世死,克努特兼并了整个英格兰,开始了丹麦王朝的统治。但在1042年,威塞克斯王室后裔“忏悔者”爱德华以母系血统继承了丹麦人的王位。 1066年,忏悔者爱德华临终前授意贤人会议选举哈德罗二世为王。但来自法国西北部的诺曼公爵威廉渡海征服了英格兰,他就是“征服者”威廉一世,建立了诺曼王朝。威廉一世将大批诺曼贵族分封到英格兰,通过全国普查编制《土地赋税调查书》,加强了英格兰的王权。威廉一世的儿子亨利一世因为没有子嗣,死后被外甥斯蒂芬夺得王位,但亨利一世的女儿玛蒂尔达及其子亨利二世不服,打败了斯蒂芬,迫使斯蒂芬立亨利二世为继承人。金雀花王朝 1154年,亨利二世开始了金雀花王朝的统治。金雀花王朝(安茹王朝)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名君辈出的黄金时期。亨利二世有很高的法学造诣,对英国的法律体系作了很多有效的改革。其子理查一世继位后,参加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一度打败了萨拉丁而名声大噪,获得了“狮心王”的称号。理查一世之弟“无地王”约翰继立,被法王腓力二世打败丧失了在法国的大片领地,但1215年在大贵族胁迫下签署的“自由大宪章”是世界宪政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无地王”之子亨利三世在位期间,同样被大贵族所胁迫通过了《牛津条例》和《威斯敏斯特条例》,开设了立法机构议会。亨利三世之子“长腿”爱德华一世在位期间,议会制发育成熟,并完善了英格兰法律体系,还吞并了威尔士、远征苏格兰,为英国的统一打下了基础。到爱德华一世之孙爱德华三世时代,因对法国王位提出要求,揭开了英法百年战争的序幕,并屡败数倍于己的法国骑士军团。爱德华三世的孙子理查二世被兰开斯特公爵亨利四世废黜,金雀花王朝被兰开斯特王朝取代。实际上亨利四世也是爱德华三世的孙子,是受封为兰开斯特公爵的王子冈特之子。 亨利四世之子亨利五世重开英法百年战争,蹂躏了大半个法国,迫使法王承认他为继承人,可惜暴病死 查尔斯与卡米拉在法国战场上。他的儿子亨利六世不到一周岁就成为英、法两国的国王,但圣女贞德的出现扭转了法国的战局,英国人被赶出了法兰西。亨利六世在英国的统治很快也保不住了,1455年,爱德华三世孙女菲丽帕的后代、约克公爵起兵造反,这场战争史称“红白玫瑰战争”,亨利六世废而复立,立而复废,最终败于约克家族之手。约克家族的爱德华四世继位,建立了约克王朝。但玫瑰战争仍未结束,1485年,兰开斯特公爵冈特曾孙女的儿子亨利七世从国外攻回英国,杀了约克王朝末王理查三世,建立了都铎王朝。 亨利七世之子亨利八世因废后问题,同罗马教皇决裂,在英格兰推行宗教改革,英格兰国王从此成为“国教的领袖”,亨利八世的女儿伊丽莎白一世时期,使英格兰顺利度过宗教改革的混乱时期,并在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都取得长足进步。但伊丽莎白一世终身未婚,没有后嗣,都铎王朝结束,她的表侄孙(亨利八世妹妹的曾孙)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继承了英格兰王位,称詹姆士一世,英格兰、苏格兰历史上第一次由同一国王统治,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 詹姆士一世的儿子查理一世在英国1640—1648年革命中被推翻,并最终送上了断头台,由克伦威尔担任 戴安娜王妃护国公。查理一世之子查理二世于1660年复辟了斯图亚特王朝,但其弟詹姆士二世即位之后,不顾英国大多数人已皈依新教的国情,企图恢复天主教的主导地位,陷入众叛亲离的境地,他的女儿玛丽二世和女婿威廉(即荷兰执政威廉三世)在国内新贵族的邀请下,攻入英国,推翻了詹姆士二世的统治,但他们在接受议会的《权利法案》的前提下才得以即位,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的效力、征收赋税等。这一事件史称“光荣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玛丽二世的妹妹安妮继位之后,宣布英格兰和苏格兰合并为同一个王国。安妮无嗣而终,斯图亚特王朝终结。 1714年,英国议会邀请詹姆士一世外孙女的儿子、德意志汉诺威家族的乔治继承英国王位,开始了汉诺威王朝。汉诺威王朝时期是英国大力向海外拓展殖民地,并开始工业革命的黄金时期,到了第六任国王——维多利亚女王手里,英国的海外殖民地达到3300多万平方公里,号称“日不落帝国”,同时在工业革命推动下新生事物不断产生,社会生活日新月异,大英帝国达到全盛。但与此同时英国王室的实权却不断萎缩,到了20世纪,几乎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橡皮图章”。温莎王朝 维多利亚女王与德意志萨克森-科堡-哥达家族的阿尔伯特结婚,其子爱德华七世继位之后,也以父姓称为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爱德华七世之子乔治五世在位时期,赶上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不愿再使用敌对国德国的姓氏,将王室改姓为“温莎”(因为王室行宫“温莎堡”),朝代名称也改称为“温莎王朝”。温莎王朝一直延续至今,当前在位的伊丽莎白二世是其第四任国王。 英国王室尽管经历了许多王朝,但实际上前后王朝之间都有或近或远的血缘关系,王室血统一直没有中断过。

‘肆’ 英国国王是怎样产生的

以君主(皇帝、国王、大公、苏丹和沙皇等)为国家元 首的政体形式。共和制的对称。在君主制下,君主一般是世袭的,终身任职。

君主制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普遍的政体形式。它不仅是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的主要政权组织形式,还被少数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君主制的具体形式并不划一,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君主的权力大小,君主制可分为无限君主制和有限君主制。无限君主制的典型是君主专制制。有限君主制包括等级君主制和君主立宪制。奴隶制国家普遍实行君主专制制,如古代埃及、巴比伦、中国的夏商和西周。君主专制制也是封建制国家最主要的政权组织形式。在欧洲封建社会,许多国家的君主专制制是由贵族君主制经等级君主制转变而来的。在资本主义时期,君主制是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妥协的产物,主要表现形式为君主立宪制,具体又分为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君主制在当代日趋衰落。

君主专制制 实行君主独裁的政体形式。主要特点是:君主拥有无限的权力,他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法律,臣民必须绝对服从。君主依靠官僚军事机构,维护其专制统治,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中国是世界上实行君主制历史最长的国家之一。从公元前21世纪夏代奴隶制国家建立,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4000多年间,基本上都实行君主专制制。

等级君主制 西欧封建国家的君主借助等级代表机构实行统治的政体形式,是封建割据向封建中央集权过渡的政权形态。产生于欧洲中世纪。当时社会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 ,封建割据成为商业和手工业发展的障碍,新兴市民阶级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迫切要求改变封建割据局面,将国家统一在君主权力之下。等级君主制的主要特征是:在国王之下设立由国王召集,有贵族、僧侣和市民代表参加的等级代表会议 。 等级代表会议是君主的立法咨询机构 ,是君主 、贵族、市民上层分子的政治联盟形式,是反对封建割据和加强王权的工具。自13世纪起,西班牙、葡萄牙、德国、英国和法国等先后实行等级君主制。法国是等级君主制的典型。

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国家以君主(国王、皇帝)为世袭元首,但君主权力受到宪法和议会不同程度的限制的政体形式。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此后,资产阶级力量较弱、实行改良的国家都仿效英国的政体。但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情况和阶级力量对比关系不同,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妥协的程度不同,君主保留的地位和权力也有所不同。君主立宪制又有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两种具体形式。

①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又称二元君主制。在这种政体形式下,国家虽然也制定了宪法,设立了议会,但君主仍然保持封建专制时代的权威,集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大权于一身,是权力中心和最高的实际统治者。宪法往往是钦定的,是君主意志的反映;议会是君主的咨询机构,立法权是形式的,君主不仅拥有否决议会立法的权力,而且还通过任命或指定议员控制议会;内阁是君主行使行政权的机构,首相由君主任命。二元君主制产生于资本主义发展较晚、封建地主阶级长期拥有巨大势力的国家,是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联合专政的一种统治形式,较议会制君主制带有更多的封建专制君主制的色彩。1871~1918年的德意志帝国和1889~1945年的日本是二元君主制的典型国家。20世纪80年代,约旦、沙特阿拉伯、尼泊尔、摩洛哥等少数国家仍保留这种制度。

②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又称议会君主制。是以议会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君主不直接支配国家政权的政体形式。在这种政体形式下,内阁必须从议会中产生,通常由议会中的多数党或政党联盟组阁,并对议会负责,君主只履行任命手续。内阁如失去议会信任,则必须辞职或提请君主解散议会 ,君主也要例行公事表示同意 。君主是“虚位元首”,按内阁的意志行使形式上的权力,主要代表国家进行礼仪活动。但君主仍保留显赫的地位和象征国家团结统一的尊严,仍是国家政治制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实行这一政体的国家除英国外,还有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卢森堡、比利时、瑞典、挪威、加拿大、日本、泰国、马来西亚等。

英国国王应该是通过君主专制制产生.

‘伍’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怎样形成发展的

一、应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出现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2、政治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3、历史传统:法律至上,有限王权。英国议会起源于中世纪,到13世纪会议制度基本形成。
4、理论依据:英国启蒙思想家的生意,当时着名的思想家:洛克(君权神授)
5、开始确立:186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6、发展完善:责任内阁制和议会改革。
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形成七大历史事件:光荣革命、 孟福尔议会、爱德华一世、中世纪时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权利法案》、逐步确立的过程。
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这种政治体制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陆’ 中世纪英国国王更替时间表

罗马人退出不列颠岛后,就陷入了民族内战的泥潭中,长期接受的罗马人统治的南方人无力抵抗来自北方民族的攻击,于是招来了撒克逊人,结果证明这是引狼入室,放虎自卫,不列颠岛大部落入该民族手中,并在残酷的争权战斗后,由韦塞克斯统一英格兰。

829年-839年

爱格伯特King Egbert


839年-856年

埃塞尔沃夫King Aethelwulf


856年-860年

埃塞尔巴德King Aethelbald


860年-866年

埃塞尔伯特Aethelbert


866年-871年

埃塞尔雷德一世Aethelred I


871年-899年

阿尔弗雷德大帝Alfred the Great

创建盎格鲁-撒克逊国王头衔

899年-924年

长者爱德华Edward the Elder

长者王

924年-940年

光荣者艾塞斯坦Aethelstan the Glorious

创建英格兰人的国王头衔

940年-946年

雄者爱德蒙Edmund the Magnificant


946年-955年

爱德瑞德Eadred


955年-959年

爱德威Edwy(Eadwig)


959年-975年

和平者埃德加King Edgar the Peaceable

和平王

975年-978年

爱德华二世King Edward II the Martyr

殉教王

978年-1016年

埃塞尔雷德二世King Ethelred II the Unready

仓卒王

1016年

埃德蒙二世King Edmund II the Ironside

勇敢王

最后公元1066年,威廉征服英格兰,最终形成今天的英国。
诺曼王朝
1、威廉一世(征服王)威廉一世 诺曼底公爵(1035年-1087年)、英格兰国王(1066年-1087年在位)。

2、威廉二世·鲁弗斯(英文名William II Rufus,约1056年~1100年8月2日),英格兰国王,由1087年到1100年在位。

3、亨利一世Henry I (1068年—1135年12月1日),英格兰诺曼底王朝国王(1100年—1135年在位)。

4、斯蒂芬(英文名Stephen,1096年~1154年10月25日),英格兰国王,由1135年到1154年在位。
安茹王朝
1、亨利二世(短斗篷)Henry II Curmantle(1133年3月25日—1189年7月6日)是英格兰国王(1154年—1189年在位),他也是法国的诺曼底公爵(1150年起)、安茹伯爵(1151年起)和阿基坦公爵(1152年起)。
2、理查一世(Richard I,1157年9月8日-1199年4月6日),又名狮心王理查(Richard the Lionheart),是英国金雀花王朝的第二位国王,他在位期为1189年至1199年。
3、约翰(英文名John,1166年或1167年12月24日~1216年10月18日或19日),英格兰国王,由1199年到1216年在位。
4、亨利三世(英文名Henry III,1207年10月1日~1272年11月16日),英格兰国王,由1216年到1272年在位。虽然他的在位时间相当长,他是英格兰历史上最无名的国王之一。
5、爱德华一世(英文名Edward I,1239年6月17日~1307年7月7日),英格兰国王,由1272年到1307年在位。
6、爱德华二世(英文名Edward II,1284年4月25日~1327年9月21日),英格兰国王,由1307年到1327年在位。
7、爱德华三世(英文名Edward III,1312年11月13日~1377年6月21日),英格兰国王,1327年到1377年在位。
8、理查二世(英文名Richard II,1367年约1月6日~1400年2月14日),英格兰国王,由1377年到1399年在位。
兰开斯特王朝
1、亨利四世(英文名Henry IV,1367年4月3日~1413年3月20日),英格兰国王,由1399年到1413年在位。

2、亨利五世Henry V(1387年8月9日或9月16日—1422年8月31日)英格兰兰卡斯特王朝国王(1413年—1422年在位)。

3、亨利六世Henry VI (1421年12月6日—1471年5月21日或5月22日)兰卡斯特王朝的最后一位英格兰国王(1422年—1461年;1470年—1471年)。

约克王朝
1、爱德华四世(英文名Edward IV,1442年4月28日~1483年4月9日),英格兰国王,由1461年3月4日到1483年4月9日在位。

2、爱德华五世(英文名Edward V,1470年11月4日~约1483年),英格兰国王,1483年在位。

3、理查三世(英文名Richard III,1452年10月2日~1485年8月22日),英格兰国王,1483年到1485年在位。

都铎王朝
1、亨利七世(英文名Henry VlI ,1457年1月28日~1509年4月21日),英格兰国王,1485年8月22日到1509年4月21日在位。

2、亨利八世(生于1491年6月28日–卒于1547年1月28日)是英国都铎王朝的第二位国王,亨利七世次子。他自1509年4月22日开始在位。

3、爱德华六世(英文名Edward VI,1537年10月12日~1553年7月6日),英国国王,1547年1月28日到1553年7月6日在位。

4、琴·格蕾或者简·格雷(可能1537年10月12日出生,1554年2月12日逝世)是一位英格兰女王。她在位仅于1553年内数日。但她的女王地位有争论(在位只有九天,一般不正式算作英国女王)。

5、玛丽一世,(Mary I, 1516年2月18日-1558年11月17日)英格兰和爱尔兰女王(理论上她是从1553年7月6日, 实际上从7月19日在位一直到1558年11月17日她去世时)。

6、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出生于格林尼治,即今日伦敦的格林尼治,1603年3月24日逝世于萨里),于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任英格兰和爱尔兰女王,是都铎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后一位君主。

‘柒’ 在中世纪时的英国,国王和首相,议会,内阁有什么联系 。

英国是典型的议会制国家,虽然拥有最高政治权力的个人是内阁首相,但是实权握于议会手中。

1、国王:作为虚君共和国家,英王担任国家元首作为国家的象征,对内拥有签署法令权——仅仅负责“签署”而已——不持有实际权力。

2、议会:立法机构。但是由于首相是由议会“选举”(惯例上的多数支持者),并且议会可以自由弹劾包括首相在内的任意阁员,故议会实际上也是行政机构。

3、内阁:行政机构,首相为行政首脑,内阁诸大臣为国家政府各部门长官。由于是由议会选出(须国王签署任命),所以内阁要对议会完全负责,等同于议会下属部门。 首相有解散议会之权,但是由于其对议会完全负责,这项权力等同于没有——议会惯例每五年由首相宣布解散,实质是主动解散;首相主动提前解散议会的情况只有一种,即政府被议会弹劾成功时首相解散议会,并提前大选。

简而言之:议会最大,内阁跑腿,君王摆设。

英国的国会分上下两院。上议院是贵族院。没有真正的实权,最多只能代表贵族拖延一些议题。下议院是平民院代表人民真正的实行立法的权力,而下议院多数党(如果没有一党过半,则有可以联合几党而过半数的集团)组织行政的政府。政府的首长是总理(或称首相),有多数党的党魁出任。
因此,英国实际的政府就是下议院多数党所组成。

英国国王(现在是女王)是国家的元首,没有实际的权力。但是,对外代表国家。对内可以有有限的权力任命新的贵族成员。此外,要按照总理所写的政府报告到国会去照本宣读。国王有任命首相的“权力”。但是。不可能不任命多数党领袖为首相。

‘捌’ 英国君主制度的由来是什么

英国君主是英国及英国海外领地的国家元首。现今的英国君主可追源溯本至盎格鲁—萨克逊人时期,但论及古代血统,则以古苏格兰君主为准。由于多个英格兰王国在第一次维京时期中渐渐消亡,威塞克斯于公元九世纪成功统领了英格兰中的其他王国。公元十世纪,英格兰正式合并成为单一王国。1603年,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登基为英国国王,从此英国国王及苏格兰国王统一为一位君主。1707年,两个王国合并为联盟,成为联合王国。
直至今时今日,君主特权仍然是非常广泛的。不过,行使这些权力通常并非君主本人,而是作为代表的英国国务大臣。例如政府行政和签发护照的事务,均由大臣代行。一些重要特权,如解散国会,则在首相和内阁的意见下,名义上由君主本人执行。根据国会会议记录[1],君主并不能创立新的特权。
英国不成文宪法早有规定,政权由首相、内阁及包括英国上议院及英国下议院的英国国会完全掌握,君主则为国会中一名无党派成员。因此,现代英国君主是立宪制的,而君主的实际角色限于非党派功能(如作为勋衔的颁授者)。这个角色从十九世纪起就被确定。在《英国宪法》(English Constitution, 1867)一书中,英国作家华特.百格汉兹指出,君主是政府中一个“庄严性”的部份,而非实用性。实际上,今日政权皆由国会、首相和内阁行使。君主虽是英国教会的最高总督,但实际上教会的精神领袖是坎特伯里大主教。
现任的君主是1952年2月6日登基的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王储是她的长子威尔士亲王查尔斯王子。威尔斯亲王和女王丈夫爱丁堡公爵菲利普亲王经常出席各种公开仪式。除了前面所述的,皇室成员还包括女王的其他子女、孙儿及堂表亲。
英国君主亦为英联邦之领袖。同一人对于英联邦中,十五个完整和独立的国家(包括英国),皆是君主的身份。
政治角色
君主实际上的权力比理论上的小得多。立宪君主行事受着传统及惯例的限制,几乎全部的皇权均在首相及大臣的意见下执行。首相及大臣则通过民选的下议院对人民负责。
君主亦负责在有需要时任命新的首相。任命仪式称为Kissing Hands,意即吻手。根据不成文的宪法惯例,君主必须任命最可能维持下议院支持的人,通常是下议院中占大多数议席的政党之主席。如无政党占多数议席(这种情况在英国大选的多数制下少有发生),两个或以上的政党会组成联盟,双方议定的领袖将会被任命作首相。

‘玖’ 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如何形成的

【形成历史】

孟福尔议会

1263年,英王亨利三世无视《大宪章》,指定亲信取代具有否决权的15人会议。国王同贵族之间以及贵族内部出现纷争,以西蒙·德·孟福尔为首的贵族反对派在内战中获胜,他于1265年在威斯敏斯特宫召集会议,出席的除循惯例有僧俗贵族外,还有每郡2名骑士代表、每大城镇2名市民代表,史称“孟福尔议会”。

一般认为这是英国议会的开端。

爱德华一世

1295年,爱德华一世(1272~1307在位)为筹集战费又召集议会。其成分同前一次议会,约有400余名议员出席。此后议会仿此例经常召开,这次议会有"模范议会"之称。由于贵族议员和市民、骑士议员的利益、要求各不相同,经常不在一起开会。

中世纪时期

从14世纪以后,议会逐渐区分为上、下两院。以后,下院权力不断扩大,到15世纪末,已有提出财政议案权和法律议案权。但总的说来,中世纪时期的议会是封建性质的等级代议机构,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

都铎王朝后期,代表封建势力的国王同代表资产阶级、新贵族利益的议会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化。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议会成为资产阶级同斯图亚特王朝斗争的政治中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议会成为资产阶级同代表封建势力的斯图亚特王朝斗争的政治中心。

《权利法案》

1688年的“光荣革命”推翻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迎立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玛丽同时登位。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于1689年召集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1701年又通过《王位继承法》,从法律上确认“议会主权”原则,给王权以很大限制。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擅自批准法律、废除法律或中止法律之实施。并规定,国王必须是信奉英国国教者,天主教徒或同天主教徒结婚者不得继承王位。专制君主为受宪法约束的立宪君主所取代。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政体初步确立。

权利法案内容

1.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利。

2.议会不但掌握制定法律的权力,还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

逐步确立的过程

随后议会又制订了《叛乱法案》,规定平时国王必须经过议会同意才能征集和维持军队,而且这支军队只能保持一年。为了防止国王排斥议会而独断专行,保证议会能定期召开,议会在1694年制订了一个《三年法案》,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英国议会在1701年又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英国国王的王位不能传给天主教徒,英国国王必须加入英国教会;同时,还对国王的其它一些权利作了明确限制。

上述一系列法案的实施,使议会权力超过王权,国王“统而不治”的君主立宪制更加不可撼动。

【简介】

英国君主立宪制,是1688年政变(见光荣革命)后在英国建立起来的国家政体, 也称议会君主制或立宪君主制,属资产阶级民主制政体类型。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这种政治体制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它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历史的一大进步。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这一制度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不仅对巩固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对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建立新的制度,也有着巨大影响。

阅读全文

与中古时期英国君主怎么产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意大利有哪些运动项目 浏览:184
谢谢伊朗文怎么写 浏览:699
中国音乐着作权协会版权多久下证 浏览:401
伊朗是讲什么语言 浏览:15
越南香水怎么辨真假 浏览:336
印尼的外汇监管力度怎么样 浏览:731
中国到伊朗火车有多少趟 浏览:300
伊朗为什么要扎耳洞 浏览:89
越南gdp为什么不能修改 浏览:166
中国市场的保健品多少是假的 浏览:969
中国和美国谈判的结果怎么样 浏览:47
越南宣光是哪个省 浏览:599
英国的电压是多少如果去英国的话 浏览:425
中国好声音在哪里看不用会员 浏览:567
越南芒街都开什么车 浏览:908
为什么要去印尼旅游 浏览:656
银河号是中国什么公司船舶 浏览:949
意大利高端包包品牌有哪些品牌大全 浏览:372
伊朗核计划遭受什么病毒侵袭 浏览:583
印尼地震海啸28楼有多少米 浏览: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