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小留学生在英国都经历了什么

小留学生在英国都经历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3-01-12 09:17:40

1. 伦敦封城了,那些回来了又去了英国的小留学生该怎么办

伦敦封城了,英国第一次爆发疫情的时候,小留学生的家长们动用了所有关系,最后总算是有惊无险地把孩子们接了回来。到了8-9月份,英国各个学校开学后,小留学生们自然也重新回到了英国继续学业。

值得一提的是,在英国尚未传出发现变异病毒前,出于对该国疫情形势尚未平稳的考虑,我国已采取措施与英国“保持距离”。11月初,我国驻英大使馆已发布公告,暂停在英的持证人员入境。相关部门最新回应表示:我国将予以认真研究,并作出科学妥善处理,以确保中外人员往来健康有序进行。

不仅是英国,在欧洲,在美国留学的小留学生同样会面临这个问题,圣诞节到底回不回国,我们又需要怎样去防范输入性病例,这是一个大问题。

2. 从清政府外派留学生到如今的英国小留学生,留学为了什么

中国的第一个留学生是清朝时期的容闳(hóng),广东香山人,是孙中山的同乡,生于1828年,比孙中山大38岁,容闳是第一个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也是近代大力推进留学事业的人,被称为留学生之父。

容闳能够留学国外纯属机缘巧合,因为七岁时随父亲到澳门,便开始在澳门读书,香港割让给英国后,容闳随之来到香港念书,之后随勃朗校长夫妇到美国留学,于道光三十年(1850年)考入耶鲁学院,2年后加入美国国籍。

英国小留学生

对于那1.5万英国小留学生,他们的家长呼吁中国政府包机接他们回来,从理论上说,也没有错,因为他们目前是中国国籍,还没有加入英国国籍,但是你们对国家提这么多的要求,最基本的道理是不是应该爱国,是不是应该报答自己的祖国,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从大国情怀来看,无时无刻不上演着农夫与蛇的故事。

国家包机接这些孩子可以,所有孩子家长得负担一切费用,同时国家应该把所有这些孩子和家长的档案归入,最重要的就是从法律层面立法禁止所有少年在国外接受义务教育,大学可以出国留学,高中以下必须在国内学,既然离开这个国家是你们的选择,那么国家也有权选择拒绝。

那么留学为了什么?

很明显,百年之年那句话,仍然适用:师夷长技以制夷。就是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我们的短处,华夏民族是一个勤劳、善于学习、能吃苦、始终奋斗的民族,五千年历史只有二三百时间不能领先世界,我们迟早会再次回到世界之颠。

3. 英国留学生谢菲尔德生活经验有哪些

你好,关于英国留学生谢菲尔德生活经验有哪些?

总结的在穿、住、行、玩四个方面的生活经历,有计划去谢菲尔德读书的同学可以提前预习一下。
穿:喜欢逛街的朋友可以去meadow hall,算得上South Yorkshire地区最大的购物中心之一。坐tram可到。另外市中心的店也不少,包括Mark&Spencer,Gap,TJ Hugh等等。12月和7月是打折的时候,换季嘛。
住:
谢城的住房,主要分为:
(1)Hall of Residence包餐,设备齐全,但价钱也是最贵的
(2)University flat可以自己做饭,价钱适中,还可以有机会结识各国朋友,所以非常抢手,所以需要提前预订。这些房子基本上优先保证新生的。
(3)私人house和私人flat。虽然也分University registered 和unregistered,本人感觉差别不大,除非真的出现安全问题,前者比较有保障。有贵重东西的可以考虑买保险,5-15镑一个月都有。
值得注意的是维多利亚学生公寓(Victoria Hall)也属于第三种,一般的单人间不包帐单要60镑左右一周,有保安的,认识的很多朋友住在那里!不过价格每年好像都在涨。只供大家一个参考!一般宿舍都有洗手池。房间很小很小。除了床和桌子,基本上没有地方了。优点是离学校很近。介于市中心和谢大之间,走路7-8分钟搞定。缺点是房间小。可以上网,速度很慢,10镑一周。
私人house9
优点是价格便宜!很少的房租里面包BILL的(水电煤气),一般的不包,自己另外和HOUSEMATE算,一般的房子有4-6个房间!要注意的问题是防盗!个人重要的物品不在家的时候最好随身携带,离开房间5分钟以上一定要锁门!并且关好窗户。
私人fllat
价格比较贵。就是一居室或者两居室。大约是400-700镑一个月不等。水电上网自理。优点室比较安全。
行:
先说汽车:
谢城公交汽车主要由以下2个公司运营:
first:这个是最便宜的。上课期间周票是8镑,还可以买到学期票,冬季学期票是11个星期77镑,夏季的是8个星期43镑(都是针对学生的),但是只能坐有first标志的车!
yorkshire terrier:这个车价格也还算便宜吧。线路不怎么多!碰到first罢工,就只能坐它!日票的2镑50p!我很少坐这个车的。优点是线路比较长!从城东能到通到城西!
tram
这个挺好的,价钱和公车差不多,有日票周票还有年票!还不罢工!开的早收的晚!
coach站
地点在castle market附近,离火车站也不远!主要是national express运营,价格一般比火车便宜一些,但是要牺牲时间和舒适性。一般比火车慢。但是有时候有特价的,可以买到到伦敦1镑的往返票呢。
还有一个选择就是megabus。现在推出了到苏格兰1镑,到伦敦也是1镑。
两个coach的票都需要打印的。后者需要50p订票费的,前者不要。
再说火车:
英国的火车很发达的。谢城火车站距离市中心大约走路7分钟。有火车时刻表可以从下列网址查到。现在英国火车公司已经合营了,所以virgin网站的时刻表实际上很全。
一般说来,旅行坐火车是最舒服的。这里不得不提及一个young persons railcard。18镑一年,很值的。可以打折。一般去一次远门钱就回来了。

4. 伦敦封城了,那些回来了又回去英国的小留学生和家长们会怎么样呢

邻居女儿在英国伦敦留学,国外疫情刚发生时,正赶上国内疫情基本稳定,夫妻两个紧张得逢人就说女儿回国的事,想到各种办法都回不来,讲到难过时还泪流不止,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那段时间夫妻两个就是天天联系大使馆询问回国的消息。

最后还是花高价大概几万英镑买的机票终于回到国内,闭环隔离14天后,回到家里。

当然,父母的本意都是“望子成龙”或“望女成凤”,总觉得国外的教育条件比国内要好,也有一些是奔着学成后移民留在所读书的国家去的。这些都无可厚非,选择是自己的。

疫情过后,一部分有些警醒,这种低龄留学的现象应该会有所减少。

结语:

从年初的疫情开始,在国外留学的孩子们就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那些滞留国外的留学生让人们揪心不已。那段时间,媒体每天都在报道国内包机接留学生回国的消息,也让人们感激不尽尤其是家有留学生的家长更是如此。

谁知道这些留学生刚刚返回去不久,又再次遭遇欧洲发生的二次疫情,并且其严重程度远超第一次的疫情。还出现了超级传播的病毒变异,更是让人们惊心。

目前,国内的家长们面对此情此景,也是知道消息早的,及时通知孩子去往英国其他城市躲避,有亲友的投奔亲友避难,无计可施的只能留在伦敦准备大批食品日用品,减少出门,做好自我防护,等待疫情的过去。

5. 英国留学的生活是怎样的

现在是一个90后留学生遍布世界各地的时代。爱闯爱写的大一学生朱洁,飘洋过海到英国,成为这留学军团中的一员,向大家讲述逐渐展开的新生活。
来到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已有一月余,对学校有了越来越深的认识。正如伦敦是一座让人不得不爱的城市一样,伦敦政经也是一所让人不得不爱的大学。
这是一所占地面积极小的大学,有学生自嘲“campus tour只要五分钟就够了”。的确,伦敦政经的课程以社会科学为主,不含自然科学,整个学校的规模,自然是比不上综合性大学的了。
可是,小小的学校里,却蕴藏着无限的能量。每个部门总有一些头发花白的老教授,是自己研究领域里的泰斗,头顶各种国际大奖的光环,却每周颤颤巍巍地走进讲堂,将等身的着作化入一张张幻灯片中,或庄重或幽默地把最精华的知识,耐心地传授给二十岁上下的本科生们。
学校的图书馆,是全球最大的社会科学类图书馆,馆藏惊人;而更惊人的是它在开学不久后就常座无虚席,双休日也不例外,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抱着同样的对知识的渴求,畅游在前人智慧的海洋中。
学校原本就不宽的主街Houghton Street,常常被各种社团的活动席位占去一半,或是竞选、或是义卖、或是号召大家抗议某个不合理的条例。
晚上,华灯初上,正是很多年轻人准备去饭馆酒吧聚会逍遥的好时光,却见到无数学生在教学楼外排起了长龙,为的是听一听每天的公众演讲。演讲者如不是学术界的领军人物,就必定是政坛上的风云领袖,面对学生们有时睿智、大胆而刁钻的提问,常常笑叹在这里演讲比在上议院还有压力…就这样,每天从早到晚,课内、课外各种让人大开眼界的机会层出不穷,真的给人一种“太阳永不落下”的幻觉。

6. 英国小留学生是怎么去的很小的孩子去留学是否真的有必要

这些英国小留学生也是通过申请入学的,当然英国也会出台相关的政策,比方说在英国生活多少年就可以自动加入英国国籍。当然很多英国的小留学生都是因为父母的工作原因选择在英国读书,但是毫无疑问能够在很小的年龄就出国留学的人家庭背景一定是非常雄厚的,经济能力也非常的好。但其实我觉得如果父母和家人都在国内的话,年纪很小的孩子就没有必要非得去国外留学了。

如果大家选择在初中和高中去英国就读的话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年纪特别小的话,就不建议孩子去国外留学了。当然如果我父母因为工作原因或者是一些其他的原因需要长时间停留在国外的话,那么孩子去国外留学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父母和亲人,朋友都在国内,就完全没有必要让那么小的孩子一个人去国外留学。

7. 英国小留学生怎么去的什么人的孩子从小就可以去英国留学

英国小留学生问题最近牵动了国人的心,有的人认为这么小的孩子,快点回国离开采取群体免疫的英国吧,有的人认为,还是待在英国,不要回来传染给我们,不管大家什么意见,有很多人好奇,怎么会有1.5万小留学生在英国,都是什么样的人把这么小的孩子送到英国留学?

留英学生人数众多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根据《中国留学市场2019年盘点与2020年展望》,2019年中国赴美留学人数最多,一年留学签人数为9.9万,其次是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等。据美国《门户开放报告》显示,2018-2019学年中国学生数量达到369548人,占国际生总数的33.7%,而英国大学和学院招生服务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仅2018年,中国学生注册就读英国硕士就达到66225人,应该说,最近几年出国留学人数激增,和我们传统思维里出国人数很少的观念相差很大。

留英小学生今年来人数增长很快
近年来,留学低龄化的趋势非常明显,在以前一提起留学,一般都是指上大学或者读研读博,从高中去国外读书的都是少数,更别说是小学生留学了。最近几年,留学生年龄层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教育体系的压力,导致一部分孩子在国内很难升入较好的中学,进而获得较好的教育,迫使家长“另辟蹊径”,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家长认为从小接受西方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孩子的发展。这里我不对这些家长的做法做出任何评价,只是说出小留学生人数激增的种种可能。

哪些家庭会送孩子去英国留学
毫无疑问,能够送孩子去国外留学的家庭,收入条件都不错,特别是去英国留学,在所有留学的国家里,英国的留学费用是最高的,大概一年要30万人民币左右,当然,小留学生无法生活在校园内,很可能会寄宿在英国本地家庭里,这也是一笔不菲的费用。而且,相比于读本科或者读硕士,读小学就意味着整个留学生涯会很长,累计的费用将十分昂贵。因此,我认为能送孩子去英国留学的,一定是家庭收入很好的一类人,即有钱人。

其实很讨厌中国这个群体,他们父母赚大陆人钱,去外国缴税消费,更主要的是送孩子去西方学习没意义,除了接受西方普世价值观和英语,其它在没什么了,西方的教育是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有钱可以去如何最好的私立学校,没钱只能读公立学校,就像中国的普通高中和重点高中,中国就不一样了,是应试教育,你必须努力学习,考好成绩才能进入重点高中学习,和钱没关系,这个也是比较公平的,照顾了大多数穷人家孩子,中国这个群体出国留学主要也是这个原因,在国内考不上重点高中,只好用钱去国外读重点高中。

我是数学李老师,来说说我的看法。
关于英国留学生
近日,国外疫情形势严峻,一则新闻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由于欧洲疫情严重,1.5万小留学生滞留在英国,他们年龄从10岁到17岁不等,平均年龄14岁。多名留学生家长联名申请祖国包机将小留学生接回国。

也是从这条消息中,我们才了解到,在英国有22万中国留学生,其中有1.5万小留学生。看到这里,我们不禁有疑问,为什么这么小的孩子要去英国留学,他们是怎么去的?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英国留学费用
学费、住宿费、水电气、交通费、电话费、宽带费、饮食费、课本及学习用品费用等。

参考下表,所有费用加起来留学一年将花费34327英镑,折合人民币大概为30万人民币。

在英国留学,一年就要花费30万左右,可见这不是普通家庭可以做到的,最起码得是中产家庭才可以做到。
为什么去英国留学?
既然一年留学费用这么高,为什么还要如此多人要送孩子去英国留学呢?而且为什么年龄还那么小就要送出国,而偏偏又是英国呢?

据了解,原来是英国的十年永居政策:在英国居住满十年即可申请永居。具体条件参考如下:

申请人在英国连续合法居住10年;10年中离境英国总天数不超过540天,单次离开时间不超过180天;申请人没有违法或犯罪记录;满足英语语言考试要求。

而假设学生在初中就选择在英国留学,大概是12岁开始,然后初中加高中5年,大学本科3年,研究生2年。那么22岁研究生毕业后就可以达到10年要求,申请永久居住了。
我认为孩子很小就被送到国外,对孩子的身心 健康 发展都有影响,且原生家庭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外国的月亮不比我们的国家圆,我们的祖国现在日益强大,经济,文化、教育等发展也越来越强,在自己的国家成长才是更好的!

让小孩到英国读小学,你肯定是有钱人。首先你的钱是赚中国其他人的剩余劳动。其次,小学、初中教育是培养为国家服务人的教育。你孩子在英国受教育就是培养为英国服务的。结果是你把中国的钱去培养为英国服务、为英国卖命的人!除了这个就没有人叫汉奸了。

出国留学,据我所知,一年三万欧元在英德这样的国家差不多可以拿下来,那么根据这个数字,反推家庭收入,一年至少要收入50万以上,假设只有一个人挣钱,月薪至少需要40000+,才可以支撑得起一个小留学生。

年薪50万,即便是北上广深,大概也没有太多人能达到这个收入,不过以我们的人口基数,这个收入的人也不少,所以光是去留英的小留学生,就有小两万,还有成年留学生二十多万。

所以我得出的结论是,我家孩子去不起,然后,去得起的对我来说都很有钱,难怪某个小留学生的母亲理直气壮的说“你们就是仇富”,当我推算出上面的数字时,说实话我真有点仇富,不过这就是人生,仇富不带来任何收益,还是免了吧。

至于他们是怎么去的,那就更简单了,根据收入与信息成正比的一般规律,收入越高,信息渠道和来源就越多,越准确,他们自然有我们不知道的方法,或者我们知道了也用不起的方法。

要不然怎么会有人想出办法,通过小留学生入外籍,然后高考申请国内顶级大学,以留学生的身份免试入学,还能一年拿到十几几十万的国家补贴,若是继续读研读博,稍微省省,光是补贴都能在北上广买房了吧?

所以,如果你想过更精彩的人生,就得努力挣钱,有了钱,你的人生自然精彩!

最后说一句,不推荐送自己未成年的孩子出国读书,如果你也想移民不做中国人了请随便。

恕我直言,如果不是这次境外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如此猛烈,担心造成我们这边输入性疫情发生,我确实不怎么关心国外的疫情;我们国内的事情都还关心不过来呢,谁有那份闲情逸致。

最近吵得沸沸扬扬的一位留学英国小学生的妈妈,提出让政府包机接英国留学的小学生回国的事情,已经得到了中国驻英国大使的回应,我相信应该很快就会有眉目的:
确实,可怜天下父母心,尤其是我们中国的父母,因为把自己曾经有过的梦想,都转变成对孩子的希望,造成做父母的活得累,孩子也过得累。

坊间有朋友说,现在的孩子,竞争已经从娘胎里就开始了!你看看书市、书店里,是不是有胎教音乐一类的东西?看来我朋友说得还真是有根有据。

据了解,许多国家为了吸引中国留学生,确实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尤其是英国,听说还是留学学费相对比较低的国家,

在英国的寄宿制小学读书,一年费用大概在20万元到30万元(人民币)。这个费用可能对于国外来说并不高,但对于我们国内的小学费用来说,那就近乎天价了!因为我们的小学生是免费的义务教育。

我身边把小学生孩子送到英国留学的,目前确实还没有,但把孩子送到英国高中留学的,我见过。

按我了解,把孩子送去英国读小学、中学的,应该是那些经商有成,经济相对富裕一些的家庭,或者是公司高管,尤其是外资公司的高管居多;也有经济条件中上,但孩子国内学习情况很一般,父母期望却比较高的家庭。

不过,是哪些家庭出于怎样的考虑把孩子送到英国去读书,我们并不关心,也不是该我们关心的事情。

现在英国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确实已经很严重了,希望这些留学英国的小学生能够平安度过这次危机。

真是不离开家不知道家的好,不出国不知道国家的好啊!这些小留学生这次真遭罪了!

有钱,有关系的人能去。特别是这样的少年儿童,送出去的家庭有几个不是为了将来既享受国内的上层圈子的经济利益,同时享受国外的高福利。这样的家庭,这样的小孩绝对说不上有多爱国,也说不上能给国家带来什么帮助。这样的洋孩子,从来没有接受过我们的 历史 文化和美好传统,有的只是效忠于外国的理念。他们实际上已不是中国人,也不是华人,也不是华裔,是彻底的黄皮肤的洋人。所以首要的就是,请保护好国内的儿童。

英国有很多中国的小留学生,他们是怎么去的呢?大家很好奇,我来说一下。

由于国内学习竞争压力的增大,很多有钱人家的家长想要孩子,减轻学习负担,以及去西方,开阔眼界,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取得同等的学历,那么出国无非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而英国又是中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之一,所以很多家长会选择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就去英国读书。

那么这些孩子去英国读书,生活起居怎么办呢?它们会寄居在一些老人的家庭里,但是也是需要给他们相应的费用的。总共下来一个家庭,对孩子在国外留学的费用是二三十万左右。这是一般家庭难以接受和承受的,所以能去国外读书的孩子,家庭条件都是非常优越的。

中国有句古话,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而很多人崇洋媚外,认为西方国家的教育质量好,把孩子送到国外,现在遇到了疫情,没有人替他们考虑,还是寻求中国共产党的帮助。现在才知道,只有自己国家才会把你当作珍宝对待。

是金子到哪儿都会发光的,所以不要一致认为,国外的教育好,只是国外跟国内的教育方式不一样,对于同等学力的学生来说,我认为国外的学生是比不上中国的学生的。国外的教学方式大多是寓教于乐,让孩子在玩耍当中学习。所以他们的理念跟国内的理念不同。

在中国同样可以学到好的知识,你若聪明同样可以在玩耍当中学习,在玩耍当中进步。我们普通人的家庭还是比较多的,就让孩子安心的在家接受国内的教育,将来同样可以在 社会 上发光发热。同样可以寻找自己的一片舞台。

中国在英国的小留学生多达1.5万人,他们的平均年龄14岁。这几天因为国外疫情特别严重,有的父母想着孩子远在异国他乡,特别着急,曾经166个家庭一起提出让政府包机接孩子回来。

这样庞大数量的孩子,不是说接就能接回来的,于是网上有了很多反对的声音,听着这些反对的声音,有的人就坐不住了,觉得我们是在嫉妒他。嫉妒他能够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我想说我历来的观点就是有什么样的钱过什么样的日子,不与人攀比,不与人计较,但是一定要让孩子爱国。
他们为什么会把孩子送出国呢?我想这个中理由大家都心知肚明,我想绝大部分家长都不愿意让孩子离开自己太远。我记得我孩子上初中时说要去南充读,南充到我们家也就40分钟车程。我都没有同意,上高中时才勉强把孩子送到外面去读书。我想我们真的没有他们有远见,让我把孩子送到那么遥远的地方,我是真心舍不得。 孩子到外面读书真的就那么好吗?孩子从小就离开了父母,就像我们这里的孩子,父母离开了他们,成了留守儿童。尽管小留学生没有物质上的忧虑,但是会不会有精神上的缺失呢?长期得不到爸爸妈妈的关爱,不能经常与爸爸妈妈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他们会不会变得性格孤僻?会不会真的完全被欧洲化?部分人会不会变得没有亲情?我想这些都未可知。
但是有一点我是可以肯定的,这些孩子对祖国的了解知之甚少。对祖国灿烂文化的了解仅限于纸质上,甚至有可能连祖国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一个不爱国的父母教不出爱国的孩子,一个不爱国的孩子长大后怎么可能报效祖国?

能够把孩子送出国的人必须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也必须有割舍亲情的勇气,还必须有能忍受骨肉分离的耐性。我想大多数中国人都很难做到的吧!

我身边正好有这样的孩子,我来说说吧。

1、对于他们是怎么去的呢?

大部分人都是看身边朋友的孩子有在国外念书的,觉得不错,然后就找到了留学中介,给孩子办理了留学手续,并送出国的。

2、家里比较有钱但学习并不顶尖的

我的一个客户虽然是工薪阶层,但是家里有6套房子,而且位置都很好,在省城基本上每套都价值几百万,总资产加起来有1千多万,而家里呢就只有这一个孩子。

他的孩子呢,小的时候学习成绩还好,但是到了初中除了英语,其他一般吧。如果想考上一个好高中,难度很大,如果去不了这些高中呢,考大学也是个问题了。

他父母,还有爷爷奶奶等都是国内211名校毕业,但是以孩子的情况根本不行。父母觉得孩子上不了名校,太丢人了,在亲戚朋友面前也抬不起头来。

父母根据中介的介绍呢,在英国上高中,并且考大学或者走针对中国留学生的绿色通道,能考上的学校呢是可以排在世界前200名的学校,也算是名校了。明显比在国内上的学校高一个档次,也能满足他们家的需求。

3、家里有权有势的

我认识的另一家的孩子就是这个样子。

孩子初中的时候就开始一对一辅导了,一个月几万的补习费,但是效果并不是特别好。

后来孩子的妈妈就辞职了,专门在家照顾孩子。后来孩子的爸爸升了职成为了二把手,调到了一个发达的省市,家里的经济条件更好了,就直接把孩子送出国读高中了,而且孩子的母亲也跟着一起去了国外。

出国了,孩子是好了,但是夫妻关系和以前相比快名存实亡了,只是不敢离婚而已。他们不常回国,这么多年,也很少见到了,不知道现在如何了?

8. 留学生在国外生活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在国外生活情况介绍:

1:孤寂

用吃喝玩乐应对感情真空

平常的日子,除了上课学习,就不知道该干什么。大学教育很独立,选不同的课,碰到不同的同学。上完课又匆匆走了。大家很陌生,也很少有沟通。能有的熟人,就是住在一起的那几个中国同学。此外的,基本上是真空世界。于是,闷极的时候,大家一起吃吃喝喝,拼命往肚子里灌啤酒。

更多的留学生,身边没有深交的同国籍朋友,加上周围是个陌生的语言环境,难打进别人的圈子,容易产生自卑感和边缘感。久而久之,难以排遣的寂寞让他们变得很孤僻。

于是,一些人大量时间玩游戏,有的人甚至赌博、吸毒。“还有一种现象很常见,就是同居!将这作为一种排遣孤独的方式。”还有些人,空寂中寻求刺激,利用高科技犯罪。

孤寂的环境中,最需要亲友的关心。处理得好的人,单调的生活成了学习的最佳环境。

2:学业

宽进严出高淘汰让人崩溃

在,许多学校都有30%以上的淘汰率,还有的学科甚至高达40%,成绩不及格,也就失去了毕业的机会。这给许多背负着亲人朋友深切期望、远涉重洋来到海外求学的学子,带来很大的压力。很多人无法承受这种压力,就酿成了一些悲剧。

去年,南京留学生在跳楼自杀。学业的压力加上家庭的变故,他感觉无力负重。于是,他从7层高的宿舍楼上跳下去,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同样,在英国,陈莘也看到两位难以承受学习的压力,跳楼自杀。分析金钱无法解答留学难题。

太多的残酷教训,不得不让人反思,盲目的出洋留学,究竟有多大必要!尤其是近年较多的“”,高中、初中甚至小学就送出国门,目的是为接受“优质”的教育,但往往事与愿违、前景堪忧。他们出去之前,有没有做好准备,吃苦的准备,接受压力的准备。一些家长光准备了钱,这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给子女们准备多些吃苦和经受折腾的耐力。盲目地往外送、一送了之显然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3:语言

国内学的英语出国用不上

语言的障碍,也给很多留学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英国各地有不同的口音,那个卖票的阿姨地方口音很重,初次听很难听懂。而我们在国内学的大多是美国发音,但在英国的普通生活中,常见的却是五花八门的口音。分析不同国家英语有差异

要想真正成为一个优秀的留学生,需要融入当地文化,融入当地人的生活。这又给只学了标准英语的留学生带来了困难。有很多来留学之前十分优秀的学生,来之后发现很有游离感,很大。

4:文化

中国乖学生被认为没出息

在中国,老师一般强调权威的结论;但在英国,老师则强调论证过程。英国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

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很多中国学生得不到英国老师的器重。在英国老师眼中,按老师的话办事的学生是没出息的,没有培养价值!

如果留学生出国之前,能有系统的培训,告诉他们到国外可能遇到的情况,让他们有所准备,那他们将可能少走许多弯路。

5:歧视

被人欺负还要遭学校劝退

一些留学生反映,在英国,就有一些地区有者,对中国和越南等国家留学生很不友好。有一年,刚一开学的一个学期,就有11个被打伤。有过亲身经历的留学生反映,那些人不经意用中文向你说话,你若回答,确定你的国籍,就会欺负你。

这些时候,他们不敢报警,一是人在异乡怕被报复,同时还担心学校会让你退学——学校通常不管这些事,且怕你被分子打成重伤甚至出人命,为了不承担责任,宁愿先让你退学。

许多有过这种经历的留学生晚上不敢单独出门,在心里留下永远的痛。

6:工作

留学生找工作两头不讨好

留学生人数增多,学位含金量下滑,这使大部分留学生都要回国就业。而国内企业的用人标准也在改变,不再迷信一纸洋文凭。国内国外,同等对待。留学生失去了原有的竞争优势。

现实的压力面前,留学生们需要的是良好的心态:出去前客观看待,出去后从容面对,不急功近利,不患得患失。社会也应该积极引导,去除光环,也减少压力,回归它应有的本位!

阅读全文

与小留学生在英国都经历了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意大利有哪些运动项目 浏览:184
谢谢伊朗文怎么写 浏览:699
中国音乐着作权协会版权多久下证 浏览:401
伊朗是讲什么语言 浏览:15
越南香水怎么辨真假 浏览:336
印尼的外汇监管力度怎么样 浏览:731
中国到伊朗火车有多少趟 浏览:300
伊朗为什么要扎耳洞 浏览:89
越南gdp为什么不能修改 浏览:166
中国市场的保健品多少是假的 浏览:969
中国和美国谈判的结果怎么样 浏览:47
越南宣光是哪个省 浏览:599
英国的电压是多少如果去英国的话 浏览:425
中国好声音在哪里看不用会员 浏览:567
越南芒街都开什么车 浏览:908
为什么要去印尼旅游 浏览:656
银河号是中国什么公司船舶 浏览:949
意大利高端包包品牌有哪些品牌大全 浏览:373
伊朗核计划遭受什么病毒侵袭 浏览:583
印尼地震海啸28楼有多少米 浏览: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