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古时候英国农村长什么样子

古时候英国农村长什么样子

发布时间:2023-01-13 22:58:21

㈠ 欧洲的古代是什么样子就是大概唐朝的时候,欧洲是什么样子啊我觉得欧洲的人很早就生活就住大洋房了

请你为自己的国家感到自豪!欧洲其实当年很落后,真的!不然小日本会学习我们吗?把我们当祖宗吗?
欧洲很多思想其实都是来自中国,如儒家思想有些方面被欧洲传教士传承。在元朝的时候,马可波罗来中国称中国为“黄金之国”!但是元朝还是在唐朝后面,而且唐朝还比元朝强大的多。唐朝的强大是无语伦比的,波斯人,日本人,阿拉伯人等都学习中国文化,可见有多么博大精深!!!!而且从八国联军侵华就可以看出,没有哪一个国家被世界上最强大的几个国家侵犯过?欧洲人如果不是因为中国有钱而过来打杀抢?

你去看看CCTV10的探索发现,那些考古资料!你会发现中国人的老祖宗是神!古时候计算天文几经达到很精确的水平,治病治人能从草本生物入手克服疾病。中国的建筑更是雄伟!据说秦始皇的陵墓现在的技术水平跟本打不开。而且这些东西对于中国来说只是冰山一角!
请记住你我都是中国人的后代,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奇迹!!!!

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首都。其鼎盛时期的公元7世纪时,中亚的沙漠地带也受其支配。在690年,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迁都洛阳,史称武周,也称“大周”。705年唐中宗李显恢复大唐国号,恢复唐朝旧制,还都长安。唐朝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后日渐衰落,至天祐四年(907年)梁王朱温篡位灭亡。唐历经21位皇帝(含武则天),共289年。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而欧洲的历史是,公元前6世纪,古罗马国家兴起,逐渐发展成一个囊括半个欧洲(大不列颠群岛至多瑙河口一线以南)及北非、西亚在内的庞大帝国,而意大利所在的意大利半岛一直是其政治和经济的核心区域。纪元初年,欧洲人口约3200万,其中半数以上分布于南欧,而东欧、北欧及不列颠群岛合计尚不足1/10。公元3世纪后,罗马帝国渐趋衰弱,原先居住在北欧的日耳曼人及居住在东欧的斯拉夫人相继大量入侵,这一历史进程所伴随的人口大迁移和经济、文化上的广泛交流,大大促进了欧洲的全面开发,14世纪中叶全洲人口达到8100万,南欧的比重降至1/3,其他地区尤其是东欧均明显上升。

㈡ 英国古代人是什么样子的

英国其实在古代和所有的西方国家一样,英国特别讲究绅士文化,英国的男子都很有风度,详情请见这个网页。有详细的英国古代历史的介绍
http://wenku..com/link?url=---fTutizjW9D4QyYtjiVzu

㈢ 英国都有什么着名的古建筑,街道之类的

大本钟,白金汉宫,牛津街从牛津街走到鸽子广场然后就能看到大本钟的塔尖,就朝着那个方向就能走到大本钟了,牛津街附近有个中国城,中国城里面有家店买的茶点很便宜!哈哈,好像是是每周六就在那个大本钟附近的广场上有买好多东西还有一些人在搞行为艺术

㈣ 求英国历史介绍,着重古代英国,工业革命之前的英国历史

在不列颠群岛上很早就有人类活动。约公元前30世纪,伊比利亚人从欧洲大陆来到大不列颠岛东南部定居。

罗马帝国疆界
约公元前700年以后,居住在欧洲西部的凯尔特人不断移入不列颠群岛,其中有一支称为不列吞人,不列颠这一名称可能来源于此。凯尔特人已经使用铁器,耕犁在技术上不断进步,并已使用货币。生产力发展促使凯尔特社会逐渐分化。
公元前55和前54年,G.J.凯撒两度率罗马军团入侵不列颠,均被不列颠人击退。公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率军入侵不列颠。征服不列颠后变其为罗马帝国的行省。罗马人以位于泰晤士河口的伦敦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修起大道,连接各地的城市,使伦敦成为罗马不列颠统治和对外联系的中心。为阻止北方凯尔特人南下,公元2世纪20年代罗马皇帝P.A.哈德良在位时期,罗马人在大不列颠岛北部修建了一条横贯东西、全长118公里的长城,史称哈德良长城(见彩图)。在罗马人统治的东南地区,罗马人和凯尔特人上层抢占部落的公有土地,建立起奴隶制大田庄,变凯尔特人或战俘为奴隶。罗马人强迫奴隶从事耕种、采矿,奴隶贩子还把奴隶远销到欧洲大陆。3~4世纪,随着奴隶反抗斗争的加剧,罗马帝国逐渐衰落。4世纪中叶前后,不列颠反抗罗马统治的斗争也渐趋激化。到407年,罗马驻军被迫全部撤离不列颠,罗马对不列颠的统治即告结束。
2中古时期日耳曼入侵
从5~6世纪日耳曼人入侵,到17世纪中叶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是英国封建生产方式形成、发展和衰落的时期;学术界亦有把诺曼征服视为英国中古史开端的观点。
盎格鲁-撒克逊人入驻不列颠罗马人撤离后,居住在易北河口附近和丹麦南部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以及来自莱茵河下游的朱特人等日耳曼部落,从5世纪中叶起陆续侵入不列颠。入侵过程延续约一个半世纪。入侵者洗劫城镇和乡村,不列颠人被杀戮或沦为奴隶,有的被驱赶到西部、西北部山区,大部分人同入侵者融合,形成后来的英格兰人,或称英吉利人。到7世纪初,入侵者先后建立起7个强国:东部和东北部盎格鲁人的麦西亚、诺森伯利亚和东盎格利亚,南部撒克逊人的威塞克斯、埃塞克斯和苏塞克斯,东南部朱特人的肯特。这个时期史称“七国时代”。
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时是氏族部落组织。入侵过程中,原来的氏族组织解体,按地域组成的村社代之而起。村社土地公有,归村社自由农民使用。随着生产力发展,土地逐渐变成私有财产,出现了贵族、大土地占有者、依附农和奴隶。村社成为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向封建土地所有制过渡的形式,一般认为是英国社会封建化过程的开始。6世纪末,基督教传入英国。597年,罗马教皇格列高利一世(590~604在位)派修士奥古斯丁到英格兰传教。到7世纪下半叶,英格兰全境基本上都皈依了罗马基督教。(见彩图) 英国历史
丹麦入侵
从8世纪末开始,以丹麦人为主体的斯堪的纳维亚人屡屡入侵英国。为抗击丹麦人,威塞克斯王国国王埃格伯特(约802~839在位)于827年统一七国,建立统一的英格兰王国。到9世纪末,丹麦人已在大不列颠岛上建立大片居留地。879年,阿尔弗烈德大王和丹麦人订立条约,将英格兰东北部划归丹麦管辖,称为“丹麦区”。10世纪初,阿尔弗烈德大王的后继者逐渐收复丹麦区。11世纪初,丹麦人卷土重来,丹麦王克努特大帝成为全英之王(1016~1035在位)。克努特之子死后,英国王位复归于英人爱德华(1042~1066在位)。丹麦人占领期间,英国封建化过程加速。由于战争频繁,税课繁苛,特别是沉重的“丹麦金”,使自由农民纷纷破产,沦为依附农。国王以诏书的形式把土地册封给教俗贵族,成为封建领地。930年,英王下令“(自由)人必有主”,农民为躲避战祸和捐税、求得安全,便将土地交给大地主,再领回耕种,表示自己受地主保护。国王还给教俗地主以“特恩权”,即对领地内的依附农民实行政治、经济、法律等全面统治的权力。特恩权加速农民的农奴化。
诺曼征服
英王爱德华死后无嗣,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于1066年率军入侵,同年10月进入伦敦,加冕为英王威廉一世(1066~1087在位),史称“征服者威廉”,诺曼王朝(1066~1154)由此建立。诺曼征服加速完成了早已开始的封建化过程,封建生产方式基本确立。威廉征服英国后,宣称自己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他大量没收盎格鲁-撒克逊贵族和自由农民的土地,把全国可耕地面积约1/6和山林面积约1/3据为己有,其余的分给他的诺曼亲信和随从,并根据分封土地的多少,授以贵族爵位。教会也由诺曼人接管。威廉一世的封臣再将自己的封地分成小块,分赐给自己的附庸。通过分封土地,建立起一套严密的封建等级制度。威廉不仅要求自己的直接封臣宣誓效忠,要求封臣的封臣也对他效忠。
1086年,威廉派出大臣到全国进行调查,编成土地调查书(亦称土地清丈册),详细记载每郡多少土地属于国王,多少属于领主,各领主又有多少附庸,每个庄园有多少土地、牧畜,多少自由农民、依附农民、奴隶,多少森林、草地、牧场、磨坊、鱼塘等,领地上有多少货币收入。编制清册的目的,是为了让国王详细掌握封臣的财产状况,从而要求他们严格履行封建义务。人们害怕这种调查,感到象是面临末日审判一样,因此调查清册被称为《末日审判书》。据这次调查,英国当时的人口约150~200万,贵族约占4%,自由农民占12%,农奴及其他依附农民占70%以上。这表明诺曼征服后,农奴制迅速发展了。在地方上,国王的权力主要通过各郡郡长贯彻。郡长由国王任命并直接管辖。为商讨国家大事,国王组织枢密院,该院当时又称元老院或国王法庭。诺曼王朝通过以上措施,建立起比法国更加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这是英国封建制的一个重要特点。强大的王权得到中、小封建主、教会和富裕市民阶层的广泛支持,他们要求得到王权的保护。大封建领主反对王权过于集中,但他们封土分散,难以割据一方、同王权对抗。诺曼征服后,在分封的领地上到处都出现封建庄园。封建庄园是英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领主是庄园里握有全权的最高统治者。庄园土地通常包括领主直接领有地、农奴份地和森林、牧场、池沼等公用地3部分。劳役地租是主要剥削形式。大部分农民沦为真正的农奴。农奴在英国叫做维兰,拥有15~30英亩份地,为领主服劳役;此外还有边农、茅舍农和奴隶。英国社会封建化的过程是漫长、缓慢、不彻底的,保留了较多的前封建残余。庄园里还有不少自由农民。大封建领主的势力不如欧洲大陆一些国家封建主势力强大,封建制度的解体也比其他国家早。这是英国封建制度的又一特征。
大宪章和议会起源 :威廉征服后建立起的强大王权对巩固封建秩序起了积极作用,虽有大封建诸侯时起背叛,终未能压倒王室。但国王们连年对外征战,需要诸侯们提供越来越多的军费。到金雀花王朝的无地王约翰统治时期(1199~1216在位),君臣之间矛盾尖锐化。诸侯们要求维持封建的权利义务,约翰王却肆意践踏既成的封建秩序,又在对外战争中失败,丢失了在法国的大部分领地。因此,不仅大封建主,就连支持王权的中、小领主乃至市民也投入了反抗国王的行列。在联合压力下,约翰被迫于1215年6月接受《大宪章》,与封建主妥协。大宪章本质上是一个封建性文件,是保护封建领主的利益;但也有如保护市民贸易自由这样有进步意义的条文。
但约翰不久就否认宪章,君臣之间内战连绵不断。1258年,亨利三世(1216~1272在位)为干预意大利战争,又向诸侯索取军费。在1263年爆发的内战中,S. de孟福尔在一些诸侯、骑士和市民支持下获胜,一度俘虏亨利三世和王子爱德华,控制了国家。1265年,孟福尔召集有僧俗贵族、骑士和市民代表参加的大会,此为议会的胚胎。1295年,国王爱德华一世(1272~1307在位)为筹集战费,再次召集议会(见彩图)。除僧俗贵族外,还有每郡骑士代表2人、每市市民代表2人参加,史称“模范议会”。议会此后经常召开,1297年获批准赋税权,14世纪又获立法权。从14世纪中叶起,贵族和骑士、市民逐渐分别开会,慢慢演变出上下两院。议会的出现对以后英国历史发展有积极意义。
瓦特泰勒起义
13~14世纪,英国封建经济发展到极盛。农业耕作技术改进,城市发展,商品货币经济渗入农村。封建领主要求更多的货币,在农村开始了用货币地租代替劳役或实物地租的“折算”过程。折算使少数富裕农民赎得人身自由,但广大农民群众纷纷破产,沦为农村的雇佣劳动者。1348~1350年横扫欧洲的黑死病,夺去英国近半人口。由于劳动力短缺,国王爱德华三世(1327~1377在位)颁令,规定劳动者必须接受低工资雇佣,否则予以监禁。城乡穷苦人民走投无路,被逼揭竿起义。牛津大学神学教授J.威克里夫(约1320~1384)及J.保尔等下层教士“罗拉德派”的改革宣传为起义作了思想准备。1380年,国王理查二世(1377~1399在位)为征集英法百年战争战费,增收人头税,导致起义于1381年5月爆发,领袖是泥瓦匠瓦特·泰勒,史称“瓦特·泰勒起义”。起义虽遭失败,但震撼了英国的封建农奴制度。14世纪末,英国农奴制实际上已经解体。15世纪时,绝大多数农奴赎得人身自由,成为自耕农,他们在法律地位上分为自由领有农和公簿持有农。货币地租成为地租的主要形式。封建主阶级也发生变化,从富裕农民、占有土地的商人以及中小贵族中产生新贵族,他们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旧贵族的统治陷入危机,封建骑士制度日趋解体。经过1455~1485年的玫瑰战争,旧贵族力量大大削弱,为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得到新贵族和资产阶级支持的亨利七世即位(1485~1509在位),开始了都铎王朝的统治。
3王权时期资本原始积累
圈地运动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15~16世纪,毛织业成为英国的“民族工业”,对羊毛的需求

圈地运动
成倍增加。地主把农场改为牧场,还通过圈地围田或侵占公地,把小地产集中,连成大片。这样一来,大批自耕农失去土地而破产,沦为流浪人。国王从1530年起颁布一系列血腥立法,迫使流浪人受雇于新贵族和资本家。海外掠夺和贸易也是原始积累的重要途径。16世纪以后,英国陆续组织许多贸易公司,进行海盗掠夺。码头官吏、海关人员、海军官兵,甚至地方高级官吏,都勾结海盗。海盗J.霍金斯贩运黑人致富,F.德雷克则在伊丽莎白一世赞助下劫掠西班牙美洲殖民地,并于1577~1580年间进行了震惊欧洲的环球航行。1588年,英国战胜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在攫取世界海洋霸权上迈出第一步。
专制王权和宗教改革
都铎王朝统治时期,英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王权空前强化。旧贵族在玫瑰战争中自相残杀殆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希望保持和平,以利于发展经济。亨利七世利用这些条件,实行绝对专制统治。他解散封建贵族的家臣,设“星室法庭”,惩治不驯顺的贵族。亨利八世时正式成立枢密院,听命于国王,地方上的治安法官则受枢密院监督。专制王权的统治首先依靠新贵族,多从他们中间选任治安法官;其次是依靠新兴的城市资产阶级,包括手工工场主、大商人和银行家等。都铎王朝一贯执行重商主义政策,保护和奖励工商业和航海业,以增强国力。
1527年,亨利八世国王要求离婚遭教皇拒绝,由此触发同罗马教廷的公开冲突。从1529年起,他指使议会通

亨利八世
过一系列法令,割断英国教会对教廷的宗属关系,禁止英国教会向教皇缴纳贡赋;1534年,议会通过《至尊法令》,规定英王为英国教会之首,有权任命教职和解释教义,英国教会遂成为国家机构的一部分,英国国教就此确立。宗教改革客观上符合建立民族国家的愿望,得到多数臣民的支持。亨利八世还大量没收寺院财产,把没收的土地投入市场拍卖。这也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之一。
16世纪,英国经济发展,文化亦兴。人文主义者T.莫尔撰写《乌托邦》,成为空想社会主义的先驱。诗人E.斯宾塞初写田园诗,后写《仙后》,歌颂伊丽莎白一世时代。F.培根作为唯物主义的“第一个创始人”,撰写《学问的推进》(1605)和《新工具》(1620),倡导归纳的和实验的新哲学。16世纪后半叶,英国文学中最繁荣的是戏剧。悲剧作家C.马洛是新剧的先驱,他盛年早逝,但留下可观的戏剧创作遗产。文学巨匠W.莎士比亚是英国最伟大的人文主义者、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留下许多不朽名着,对人类文化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征服威尔士
中世纪时候,威尔士由许多地方公国分别统治,几乎没统一过。当英格兰受到诺曼人侵入时,威尔士人也南进接邻英格兰的边界地区,在当地和威尔士东部建立一些贵族统治。威尔士北部和西部则逐渐统一在罗埃林大王等人之下。

威尔士
1282年,英格兰王爱德华一世征服最后一个威尔士北部和西部的威尔士公国,两年后以《罗德兰法令》(Statute of Rhuddlan)确立自己在该地区的统治。1301年2月7日,他为了平息当地威尔士人,册封其出生于威尔士的儿子为威尔士亲王(后来继任为爱德华二世)。此一将威尔士亲王头衔封给英国君主长子的传统,至今持续实行。英王室直接统治这块地区,故称之威尔士公国(1284年—1536年)。该公国之外的威尔士东部和南部地区,仍然不受英王管辖。
1535年,《联合法案》完成英格兰和威尔士的统一,划分后者为13个郡,并规定英格兰法律通行全威尔士,英文为其官方语言。大部分威尔士人因此无法担任政府公职,但可以派代表参与英国国会。
4近代历史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
1.手工工场的建立和扩展:新航路开辟后,英国成为大西洋航运中心,制造业迅速发展,手工工场建立。并扩展到采煤、炼铁等领域。
2.圈地运动是对农业进行的一场资本主义改造运动,它使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发生变化。发展了

英国历史
农业,积累了原始资本,也造就了大批的自由劳动力。极大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海外贸易、殖民掠夺、黑奴交易是16世纪英国商人海外活动的主要内容,有利于原始资本的积累。
4.都铎王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同资本主义发展相适应,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如:(1)16世纪宗教改革后,英王成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不再从属于罗马教皇。改革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削弱和限制了旧的封建势力。(2)鼓励工商业和海外掠夺,不仅增强了国力,且对资本原始积累起着保护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产阶级势力的壮大。(3)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树立海上霸权。17世纪初,开始向印度和北美殖民。
5.17世纪上半期,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触犯了资产阶级利益。(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在“君权神授”思想下,厉行专制,极大损害了资产阶级利益;宗教专制下,严厉对待非国教徒,尤其是迫害其中的清教徒,造成政治局势的紧张。(由于清教徒中反对封建限制,希望取得经济只有的要求正适合资产阶级需要,因而清教徒的主张成了资产阶级、新贵族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1]

㈤ 介绍下英国古代牧羊犬越详细越好!

英国古代牧羊犬是英国最古老的牧羊犬种之一。在古代英国西部农村地方为了赶家畜到牧场,农夫们饲养出这种机敏的牧牛,牧羊犬种.此犬的祖先包含了长须牧羊犬及各种欧洲牧羊犬之血统.19世纪时,古英国牧羊犬广为农业地区使用。1873年,首次在英国展示会上公开亮相。

英国古代牧羊犬是一种健壮、紧凑、正方形比例、和谐的品种。非常迷人,被毛丰厚、浓密,但不过分,肌肉发达,身躯强壮。这些品质,结合了他的活泼,使他能符合一个牧羊犬或畜牧犬的苛刻标准。因此,无缺陷是非常重要的。他的吠声非常特别,象“罐装酒变质”的声音。

英国古代牧羊犬的外貌特征

大小:肩高(从马肩隆到地面的距离),雄性约22英寸(55.8厘米)或更高。雌性约21英寸(53.3厘米)或更高。

头部:宽大且最好呈正方形,给大脑足够的空间(提供更高的智力)。眼睛上面的部分(眼窝以上)适度圆拱。整个脑袋被浓密的毛发所覆盖。

眼睛:褐色,兰色或一个眼睛褐色、一个眼睛兰色。如果是褐色,颜色越深越好;如果是兰色,灰白色、青灰色或环状眼睛都很典型。琥珀色或黄色眼睛不符合需要。

耳朵:中等大小,平贴在头部两侧。

鼻镜:黑色,大且宽阔。

颈部:还算比较长,温和地圆拱。

背线:马肩隆比腰部略低,但没有软弱或松弛的迹象。注意:背线是这一品种特有的、区别于其他品种的特征。

身躯:最好是短而紧凑,臀部比肩部要宽,肋骨支撑良好,胸部深而宽。既不是厚板胸、也不是桶状胸。腰部非常结实,且略微圆拱。

尾巴:断尾,尾巴在贴近身体处切断,所以没有自然摆动的尾巴。

前躯:肩胛骨倾斜向后,尖端狭窄。前肢绝对笔直,且骨量充足。从马肩隆到肘部的距离与从肘部到地面的距离相等。

后躯:圆且肌肉发达,飞节位置低。站立时,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跖骨都垂直于地面。

被毛:非常丰厚,但不能太过分,使他显得很肥胖,质地较硬,不直,但很蓬松,不能卷曲。毛发的品质和质地要比单纯的毛量更重要。平坦或柔软的被毛属于缺陷。在没有修剪和季节性脱毛前,底毛具有防水能力。耳朵上有适量被毛,整个脑袋被毛发所覆盖。颈部也有大量被毛。腿部周围都是毛发。大腿和臀部的毛发比其他部位的毛发要更浓厚、更长,形成所谓的“夹克”。被毛轮廓和质地都可以用人工方式修剪、清理,但足爪和屁股不能修剪。

毛色:何深度的灰色、灰白色、兰色或芸石色,带有或不带白色斑纹(或相反)。任何深度的褐色、驼色都不受欢迎,且不被鼓励。

苏格兰牧羊犬所需营养

第一类:喂食羊肉和牛肉,薯仔以及玉米,燕麦和小麦等谷类混合物。这类食物所含有的营养比较适合英国古代牧羊犬的消化以及腺体功能的吸收利用。

第二类:适当均衡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糖类,脂肪,维他命以及矿物质。一些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需求,需要讲究适量,而不是传统概念里的越多越好,一些微量元素或者矿物质超出了需求会对宠物的器官造成一定的伤害,甚至病变。例如:钙质,其他品种的狗如果摄入过多的钙质,不能被完全吸收排泄的话,就会在肾脏里堆积,引起肾结石。

英国古代牧羊犬千万不能补充维他命C和钠,因为这2个微量元素会损害其肝脏和肾脏。

古代英国牧羊犬之来历

古代英国牧羊犬又名旧种英国牧羊犬、截尾犬、缺尾犬、无尾牧羊犬、老英国牧羊犬等。

古英国牧羊犬出生时就缺尾巴。因此,在欧洲大陆就称它为缺后犬。而古英国牧羊犬这个名字首先出现在盖思斯巴罗的一幅肖像画中。

大学家沃森研究认为,古英国牧羊犬始于1800年,至今只有200年的历史。其来源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此犬种是由英国当地的猎犬与俄国高加索的长毛牧羊犬杂交而育成,与高加索长毛牧羊犬为同一个血统。另一种说法认为,此犬种是200多年前,由欧洲牧羊犬杖带到英国与当地牧羊大杂交而成,是一种新的混血犬。

1865年,老英国牧羊犬第一次参加了犬展。1888年,建立了古英回收羊犬俱乐部。这个俱乐部的主要工作,不仅要保持这个品种的特性而且要保持整个品种的纯种,不使其血统杂乱。到了20世纪初,这个品种就已获得很高的声誉,在世界范围内繁育开了。

古代牧羊犬
一种健壮、紧凑、正方形比例、和谐的品种。非常迷人,被毛丰厚、浓密,但不过分,肌肉发达,身躯强壮。这些品质,结合了他的活泼,使他能符合一个牧羊犬或畜牧犬的苛刻标准。因此,无缺陷是非常重要的。他的吠声非常特别,象“罐装酒变质”的声音。古代英国牧羊犬,Old English Sheepdog,古代英国牧羊犬图片,古代英国牧羊犬介绍,古代英国牧羊犬资料

古代英国牧羊犬有健壮的身体,呈非常紧凑的正方形,十分和谐。它的被毛非常迷人,很丰厚、浓密,却一点也不显的过分.它有很发达的肌肉、强壮的身躯。这些品质,不但包含的它的活泼,更能使它成为一个合格的牧羊犬或是畜牧犬。所以,不能有缺陷是十分重要的。它的叫声十分有特点,与“罐装酒变质”的声音极为相似。
体型

大小:古代英国牧羊犬肩高(马肩隆与地面之间的距离),雄性约55.8厘米(22英寸)也许会更高。雌性53.3厘米(约21英寸)也许会更高。比例:体长(肩胛前端与坐骨[突出位置]之间的距离)等于肩高,不会出现细长腿或短腿,更不会出现身体长的现象。体质:有发达的肌肉,骨量十分的充足。

头部

古代英国牧羊犬表情是十分聪明的。它的眼睛有褐色的,兰色,或两只眼睛一个是褐色、一个是兰色的。如果是褐色,颜色深的更为标准;如果古代英国牧羊犬是兰色,灰白色、青灰色或环状眼睛的都属于非常典型的。琥珀色或黄色眼睛是不可以的。耳朵:它的耳朵大小是中等的,在头部的两侧分别平贴着。脑袋:它的脑袋非常的宽大,如果是正方形的,就非常的标准,好有足够的空间留给大脑(为了有更高的智力)。古代英国牧羊犬眼睛上面的部分(眼窝以上)呈圆拱形,是很适度的。毛发把脑袋全部覆盖住。止部:它的止部很清晰。颌部:它有比较长的颌部,非常的结实,是正方形的,被削短。注意:有太长、太细的、及像被截断似的口吻属于缺陷。鼻镜:它有黑色的鼻镜,很大,十分的宽阔。它的牙齿是很整齐的大牙齿,十分的结实。有钳状咬合或呈紧密剪状的咬合。

颈部、背线、身躯

古代英国牧羊犬的颈部非常长,呈温和地圆拱状态。它的背线:马肩隆与腰部相比,稍微有些低,但不会出现有软弱或松懈的现象。注意:它的背线属于这一品种专有的,和别的品种是不一样的。身躯:它的身躯是短而十分紧凑的,臀部和肩部相比,宽,肋骨有很好的支撑性,胸部非常的深而且很宽,这样是最好的。它不会是厚板胸、也不会是桶形状的胸。腰部看起来十分的结实、有力,稍微的有些呈圆拱形。尾巴:它的尾巴属于断尾,因为它的尾巴切断处是贴近身体的,所以尾巴没有自然摆动的现象出现。

前躯

古代英国牧羊犬的肩胛骨部位向后方倾斜,顶端变的很窄。它有十分笔直的前肢,而且骨量非常的充足有余。马肩隆到肘部的距离等于肘部到地面的距离。

后躯

古代英国牧羊犬有很圆且肌肉十分发达的后躯部位,飞节位置稍微有些的低。在它站立时,不管从哪个角度看,跖骨都是与地面平行的
。英国老式牧羊犬事实并不是古老的犬只,牧羊犬约有200年的历史,全身长满长而卷的毛,需要足够的运动来维持健康的身体。 英国古代牧羊狗给人的第一个印象,是一只长毛狗,活像一个大型毛绒玩具,样子傻兮兮的十分可爱。这种狗看似很笨,一脸傻气,其实它一点也不笨,而且是一种工作犬,曾经是牧羊人的得力助手
历史:虽名为古代,但却不确切知道其历史,一般认为是在一百五十至二百年前的十八世纪初期,主要用在市场上追赶牛羊之用,所以被称为“家畜商人的狗”。 最初是由19世纪牲畜贩子将苏格兰牧羊犬、俄罗斯狼犬所培育出来的品种,属大型犬,古代牧羊犬具有领导羊群的优秀资质,易训练,个性温和, 服从性亦算高,如果让它看家护院,也会十分适合。

特征:全身被着卷毛,外表看不到脸,有尾巴。刚出生的幼犬,应在出生后二至三天内断尾。以侧对步步行,体形呈箱形,体高与体长几乎相同。全身被毛柔软弯曲,头大而圆,被长毛遮住脸面,无尾,走路摇摇晃晃,模样十分可爱。不动的时候,常被当做绒毛玩具。他的眼睛被毛覆盖着,不是很管用。据说走路经常会撞到柱子啊什么的。好奇的人经常会有扒开他脸上的毛,有看看他眼睛长什么样的想法。

毛色毛质: 一般而言此犬的毛属于细粗毛,不属于卷毛也不是直毛,下毛具有防水性。颜色为灰色、蓝色等。白色的披毛上,可有灰色或蓝色的色斑,而啡色或黄色斑则为失格表现。

性格:英国最古老的牧羊犬之一,是极有魅力的家庭犬。性格聪明温和,大胆、机敏随和、友善、长大后不喜欢乱跑乱跳,但小时候可是个顽皮的小家伙哦。对人忠实友善,平易近人,属大型犬,古代牧羊犬具有领导羊群的优秀资质,易训练,服从性亦算高,也十分适合深受儿童们的喜爱。

饲养小帖士:

英国古代牧羊犬是个大块头,好运动,毛浓密程度居所有狗类之冠。因此它的长毛很容易打结变脏。主人要注意充分地做好毛发的日常护理工作。对于毛结,你可以先用手拉松,然后用针梳慢慢挑开,然后再用排梳顺毛梳理,并且给狗狗用专业浴液洗澡。最后用干净的大毛巾把毛下的水吸干,使用专业电吹风把毛发吹干。

英国古代牧羊犬因后腿的关节构造特殊,年老易患关节炎,需长期医护。

此犬是大型犬,不太适合全天拴在屋内饲养。

犬种: 英国古代牧羊犬

原产地:英国

犬用途:牧羊

家居和谐指数:** 性格稳定指数:**** 容易相处指数:****

外貌指数:***** 运动指数:** 吠叫指数:**

㈥ 英国的原住民是什么人

凯尔特人虽然并非不列颠岛的原住民,但却是有史可考的最早的居民。早在英语形成之前,不列颠岛上发现的最早的、唯一具有史料依据的语言便是凯尔特语,今天居住在苏格兰北部和西部山地的盖尔人(Gaels)仍使用这种古老的语言。凯尔特人后裔现在主要分布于西欧,现今的马恩岛人、苏格兰人、爱尔兰人、威尔士人、英格兰的康沃尔人以及法国的布列塔尼人,都属于凯尔特人,其中以威尔士人、康沃尔人、爱尔兰人为代表,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学术和科学领域以及艺术和工艺领域都颇有建树,并为自己的凯尔特人血统而自豪。

囿于考古成果及文字资料的匮乏,学术界对于凯尔特人的起源、分布、语言、文化很难达成定论,许多说法依然笼罩在神话传说与主观臆测之中。从凯尔特一词的拼写,兴许能管窥他们的生活方式。“凯尔特人”一词除英语拼写形式Celt外,在欧洲其他语言中的拼写形式如下:法语写作Celte,德语写作Kelte,意大利语写作Celti,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写作Celta。这几种拼写形式词干相似,同源于希腊语的 κελται 或 κελτοι(拉丁形式为keltoi)和拉丁语的Celtae。因此有学者猜测,“凯尔特人”(Celt)的得名可能与一种类似斧、锛的史前砍凿工具 celt 或 selt有关,他们应该十分擅长手工技艺和金属制作,这是他们有别于其他族群的象征和标志。

㈦ 作为乡村建筑的代表,庄园是如何成为英国文化的一个象征符号的

英格兰的乡村总是许多人旅行时必须去的地方蔚蓝的天空,白云和绿草被金色的阳光所覆盖。多么愉快的时光。

所以,作为乡村建筑的代表,英国文化的一个象征符号,庄园由最初改进到现在经历了许多,最后成了人人向往的地方。

㈧ 中国在宋朝的时候英国美国日本是什么样子的

英国: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社会很黑暗、落后。南宋末年,英国开始受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发展早期资本主义;意大利文艺复兴
也在中国南宋末年时期,开始出现,英国也受文艺复兴影响,随后在15世纪(中国处于元朝),出现
启蒙运动。 美国:荒无人烟,原始部落社会,美洲土着民为主,十分落后。 日本:平安朝(平安京时代),天皇统治,封建社会,比中国落后。宋朝末年期间,日本进入
镰仓幕府
时期,源赖朝死去
幕府将军实权

北条家族接任(北条氏是源赖朝妻子的娘家人),国内较动荡,天皇失权。

㈨ 着名的外国农村风光有哪些

国外代表性古村落
英国——童话古镇英国库姆堡
对于爱好旅游的人来说,应该知道这样两句话:德国的城市最干净,英国乡村最美丽。有着古镇旅游情节的游客,一定要去英国的古镇库姆堡,长久以来由于交通不发达,这里的人们一直保持旧有的生活方式;直到20世纪,这里优美的田园乡村和淳朴的民俗风情才被外界发现。坐落在科茨沃尔兹丘陵小峡谷中的库姆堡, 更是藏在深山人未识,它是目前英国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也是电影《狼人》的拍摄基地。
英国库姆堡村落一角
一座古老的石桥,走近它,真有一种画的享受,因为正值深秋落叶的季节,清粼粼的溪水中落略着几片黄绿色的树叶,让小溪充满了诗情画意般的美丽意境,让人恋恋不舍。全城只一条石板弧型小街,娇小可爱,格调一致英式小屋,黑瓦、淡黄墙壁……这里有一些当地人开设的小旅馆。还有一间着名却其貌不扬的四星级酒店坐落于此。
倘若得以空闲,能够在这样一个中世纪的小镇小住几日,定别有情趣。自然于古老的完美结合,靓丽天色也为小镇增色不少。街尾小溪穿过,和缓的小桥流水,鸭子划水缓缓游过,时间好似停在500年前。在这样一个宁静的古镇之中,时间放慢下来,思绪也停歇下来。再次被这十五至十七世纪的乡村原貌所具有的宁静和优雅而打动。
韩国——古色古香的 “乐安邑城”民俗村
浸淫在一片翠绿之中的低矮茅草屋,不间断的聚集在一片开阔的旷野之上。村庄内旧时人们的生活风貌历历在目。太阳落山的时候,火红的夕阳与顺天湾浑然天成,映照出如同幻境一般的景色。

㈩ 在中国古代的时候英国是什么样子的

1536年,英格兰与威尔士合并;
1707年5月1日,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
伦敦东部码头区新建的金融中心1801年1月1日,与爱尔兰合并;
1922年4月12日,《英爱条约》生效,爱尔兰南部脱离其统治,成立独立国家;
1973年1月1日,加入欧洲共同体

英国分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四部分。英格兰划分为43个郡,苏格兰下设29个区和3个特别管辖区,北爱尔兰下设26个区,威尔士下设22个区。苏格兰、威尔士议会及其行政机构全面负责地方事务,外交、国防、总体经济和货币政策、就业政策以及社会保障等仍由中央政府控制。此外,英国还有12个海外属地。

英国地图英国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是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组成的联合王国,一统于一个中央政府和国家元首。英国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英国本土位于大不列颠群岛,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国土面积24.3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000万。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是一个具有多元文化和开放思想的社会。首都伦敦是欧洲最大和最具国际特色的城市。

公元前地中海的伊比利亚人、比克人、凯尔特人,先后来到不列颠。公元1-5世纪大不列颠岛东南部为罗马帝国统治。罗马人撤走后,欧洲北部的盎格鲁人、萨克逊人、朱特人相继入侵并定居。7世纪开始形成封建制度,许多小国并成七个王国,争雄达200年之久,史称“盎格鲁—撒克逊时代”。829年威塞克斯国王爱格伯特统一了英格兰。8世纪末遭丹麦人侵袭,1016年至1042年为丹麦海盗帝国的一部分。其后经英王短期统治,1066年诺曼底公爵渡海征服英格兰。1215年约翰王被迫签署大宪章,王权遭抑制。1338年至1453年英法进行“百年战争”,英国先胜后败。1536年威尔士与英格兰合并。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树立海上霸权。1640年英国在全球第一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国。1660年王朝复辟,1688年发生“光荣革命”,确定了君主立宪制。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1801年又与爱尔兰合并。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19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1914年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国,自称“日不落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衰败。英国于1920年设立北爱兰郡,并于1921年至1922年允许爱尔兰南部脱离其统治,成立独立国家。1931年颁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认其自治领在内政、外交上独立自主,大英帝国殖民体系从此动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经济实力大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随着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继独立,到60年代,英帝国殖民体系瓦解。1973年1月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 历史上,英格兰,苏格兰,威而士和爱尔兰是四个国家。后来英格兰和威而士由联姻合并,再后来,都铎王朝的最后一个国王伊里莎白一世无后,便传位给她的外甥,苏格兰国王詹姆士,于是苏格兰和英格兰合并。后詹姆士的儿子查理被克伦威尔的革命军推翻,克伦威尔统治期间武力征服了爱尔兰。1923年,英国国会决定将爱尔兰分为2部分,南部的23个郡独立为爱尔兰共和国,北部的4个郡作为北爱尔兰仍留在英国。大不列颠是一个岛屿,是由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共同组成,所谓UK是United Kingdom的缩写,也就是联合王国的意思。 如果按照当时1536年也就是嘉靖十五年来算,也不是古代,当时的英国还乱轰轰,你可以参考下英国大事件。

阅读全文

与古时候英国农村长什么样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9亿人参加哪些大选 浏览:209
怎么加入英国外卖 浏览:581
印尼巴谈岛哪里好玩 浏览:669
印度拉达是什么车 浏览:645
中国象棋如何玩斗兽棋 浏览:606
英国地铁什么时候出现 浏览:209
印度用什么钱最贵 浏览:687
印尼黑酸枝家具保养用什么材料 浏览:3
越南政权如何交接 浏览:809
意大利什么时候能成立 浏览:694
在中国哪里卖房子 浏览:509
为什么英国没有威尔士元素 浏览:146
英国货币对人民币多少 浏览:261
印度尼西亚矿产怎么样 浏览:448
去印度买手表怎么样 浏览:708
哪个明星去了中国好声音 浏览:981
信奉印度教有哪些国家 浏览:162
中国庚子年年都有什么事 浏览:960
意大利怎么考驾照 浏览:636
500马币是多少印尼盾 浏览: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