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十八世纪的英国有火药武器吗
当然有的,欧洲使用火枪的时代(15-19世纪)英国肯定装备了火枪的。
欧洲像织田军在长篠所用的三段击一样打出连绵不断的弹雨,最早的记录是英国内战时,1746年的克洛登(Culloden)会战。英国少校帕特里克·弗格森在1776年发明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新式来复枪
⑵ 1799年的英国有没有火药武器
早就有了:
1、1805年拿破仑战争时期,英国火枪兵早就以射击纪律名震天下,以至于“英国红衣火枪兵”有“龙虾兵”的外号;
2、1763年七年战争,有这么个典故:
普鲁士以军事传统为基础建国,英国人为了知道普鲁士人为什么射击那么强,专门看过普鲁士人的队列是怎么练的,看到普鲁士军队靠绳子练对齐,大失所望,觉得这没用;
结果在七年战争时期,普鲁士军队就靠着这一手,在列兵拼枪的时候占尽上风。
3、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美法联军对阵英国殖民地陆军+小舰队,双方就是火器交锋,美国大陆军最开始就是靠民兵手里的火枪来对抗英军的,也因此将持枪的权利写进美国法律,英军显然不可能是冷兵器打热兵器。
4、1618年三十年战争时期,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法国、巴达维亚(荷兰)海军覆灭,而从吨位方面西班牙占据优势,英法荷翻盘的法宝就是火炮。
⑶ 十八世纪的英国有没有大炮和枪支
18世纪,英军基本上已经火器化,步兵主要使用前装滑膛燧发枪,火·炮主要是铜制的:

⑷ 16世纪的英国已经有使用枪的了么
最早的手枪是由火门手枪。有史料记载的第一枝火门手枪是意大利人在14世纪中叶发明的,当时被称为“希欧皮”,即手枪的意思。它是用铸铜或熟铁制成的,枪管尾部有一个火门,发射时先将火药装入,然后在火门处将引火药点燃。这种枪发射时,需一手持枪,一手持可燃物。尽管这种手枪与19世纪和20世纪的现代手枪不能相比,但它的产生标志着人们研制单手射击武器的发明向前迈出了一大步。火门手枪问世以后,迅速被一些国家运用到军事作战中。德国曾用火门手枪打得法国士兵措手不及。
14世纪末出现了火绳手枪,火门手枪才被替代而逐渐被淘汰。火绳手枪出现在14世纪末和15世纪初期。这种枪的出现是点火技术的一大突破。15世纪中期,火绳手枪又有了新的改进,并引起世界各国的注意。1485年,英国近卫部队装备了火绳枪。西班牙人在帕维亚战役中使用了火绳手枪。到了16世纪,火绳手枪仍作为步兵武器在欧洲大陆广为流行,前后经历了一个世纪。
⑸ 枪的发展史是什么
枪的产生和发展
据史料记载,在1259年,中国就制成了以黑火药发射子窠的竹管突火枪,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形射击火器。随后,又发明了金属管形射击火器——火铣,到明代已在军队中大量装备。
14世纪时欧洲也有了从枪管后端火门点火发射的火门枪。15世纪欧洲的火绳枪,从枪口装入黑火药和铅丸,转动一个杠杆,用硝酸钾浸过的燃着的火绳头移近火孔,即可用手点燃火药发射。
最有名的火绳枪是16世纪20年代出现于西班牙的“穆什克特”火枪。这种火枪的口径在23毫米以内,枪重8~10千克,弹丸重约50克,射程达250米。弹丸用木制的或铁制的通条从枪口装填。装备“穆什克特”火枪的步兵称为火枪手。由于火绳雨天容易熄灭,夜间容易暴露,这种枪在16世纪后逐渐被燧石枪所代替。
来复枪
早期的枪械部是前装滑膛枪。1520年,德国纽伦堡的一名铁匠戈特,为了简化前装手续,减少气体泄出,使弹丸在枪膛内起紧塞作用并提高装填速度,发明了直线式线膛枪,采用圆形铅球弹丸。由于“膛线”一词的英文读音是“田田来复”,所以线膛枪也被称作来复枪。至今,印有戈特姓名和1616年生产日期的步枪还保存在博物馆内。这种带有膛线的来复枪射击精度大大超过了滑膛枪。
16世纪以后,膛线由直线形改为螺旋形,发射时能使长形铅丸作旋转运动,出膛后飞行稳定,提高了射击精度,增加了射程。较为有名的是法国的米宁前装式来复枪。此枪重约43千克,有4条螺旋形膛线,最大射程914米。弹丸长形,头部蛋形,底部中空,略小于口径,比较容易从枪口填装,发射时火药气体使弹底部膨胀而嵌入膛线以发生旋转。但由于这种线膛枪前装很费时间,因而直到后装枪真正得到发展以后,螺旋形膛线才被广泛采用。
最有名的是英国帕特里克弗格森于1776年发明的一种新式来复步枪。这种枪射程达180米,平均每分钟可射4~6次。这比起当时每分钟只能发射一次,射程仅如米的一般步枪来说确是巨大进步。弗格森在枪膛内刻上螺旋形的纹路即来复线,使发射的弹头旋转前进,增加了子弹飞行的稳定性、射程和穿透力;又在枪上安装了调整距离和瞄准的标尺,提高了射击命中率。
19世纪,人们对枪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825年,法国军官德尔文设计了一种枪管尾部带药室的步枪,采用球形弹丸,弹丸装入枪管后,利用探条冲打,使弹丸变形而嵌入膛线。这种枪的射程和精度都有明显提高。德尔文被称为“现代步枪之父”。
1848年出现的米涅式步枪,构造比德尔文步枪更加简化,省去了专门的药室,弹丸也改为中空式。
从后面装弹的击发枪
1800年,人们发现了雷汞,紧接着便又发明了含雷汞击发药的火帽。把火帽套在带火孔的击砧上,打击火帽即可引燃膛内火药,这就是击发式枪机。随后,1812年在法国出现了定装式枪弹。它是将弹头、发射药和纸弹壳连成一体的枪弹。于是,人们开始从枪管尾部装填枪弹。这是由一位普鲁士军械工人冯·德雷泽1835年发明的,他把自己造的枪称为“针枪”。一勾扳机,一根长撞针便从弹药筒的底部穿过,插入炸药,刺在雷管,引发炸药爆炸,将弹丸发射出去。后膛迅速装弹使德雷泽枪成了一种优越的武器,并于1840年装备普鲁士军队。
击针枪比以前的枪具有更高的射速,而且射手能以任何一种姿势重新填子弹。可是在当时,几乎所有的国家和极力反对后装枪。战争使对后装枪持反对意见的人改变了看法。1866年,奥地利军队在战争中遭到了后获枪的沉重打击,于是法国、俄国、奥地利,还有欧洲其他国家都纷纷装备了后装枪。
1866年,法国装备了A·沙斯波式击针枪,俄国则装备了英国人卡莱式结构的击针枪。然而,纸壳子弹没有可靠的密闭,影响射击精度,并使枪机结构复杂化了。因此,在19世纪70年代,击针枪被更完善的机柄式步枪所代替,这种步枪使用定装式金属壳子弹和装有弹簧击针的活动枪机,把气体由封起来,解决了后喷问题。
这种从后面装弹的武器从此才真正具有了前人无法想象的射程、准确性和发射速度,因此威力大增。从此,枪在战争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1870年的色丹战役中,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骑兵冲锋,在一次群射中遭到了惨重的打击。
首先使用金属壳子弹的毛瑟步枪
1871年,普鲁士王国姓毛瑟的两兄弟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支发射金属外壳子弹的步枪,并用它来装备军队。这是一种采用金属弹壳枪弹的机柄式步枪。这种枪的口径为11毫米,有螺旋膛线,发射定装式枪弹,由射手操纵枪机机柄,实现开锁、退壳、装弹和闭锁。这种枪可靠性好,操作简单方便,很快显示出它的威力来。
1881年,毛瑟步枪改进后,在枪管下方枪托里装上可容8发枪弹的管形弹仓,将弹仓装满后,可多次发射,1882年被普鲁土政府用作基本的步兵武器。毛瑟又进一步改进其设计,最后发明出一种装在枪内的5发匣式弹仓。这种枪成为德军的制式步兵武器,并被世界备国所仿造。1886年无烟火药首先在法国用作枪弹发射药后,由于火药性能提高,残渣减少,以及金属深孔加工技术的进步,步枪的口径大都减小到8毫米以下,弹头初速也进一步得到提高。1896年,毛瑟步枪也改为使用这种无烟火药制造的枪弹,并将口径改为792毫米。不久,很多国家都购买和装备了这种先进的步枪。
小口径自动步枪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普遍认识到单兵突击的意义已经不大了。
1958年,美军首先开始试验发射556毫米雷明顿枪弹的小口径自动步枪AR15。它由美国着名枪械设计师斯通纳设计,1963年定名为M16步枪并装备部队,开枪械小口径化的先河。M16步枪重3l千克,有效射程为400米,弹头命中目标后能产生翻滚,在有效射程内的杀伤威力较大。这种枪后来的改进型M16AI和M16AZ步枪,均用来装备美军。
德国HK33E步枪许多国家也研制出多种发射小口径枪弹的步枪。前苏联于1974年定型了口径为545毫米的AK74自动枪和P11K74轻机枪。在欧洲一些国家还装备了无托步枪。这种枪握把在弹匣前方,可保持足够的枪管长度,枪长明显缩短,如法国的FAMAS步枪,奥地利的施太尔通用枪和英国的SA80步枪。1980年10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选定556毫米作为枪械的第二标准口径,并在各公约国军队中装备这种高射速小口径的自动步枪。
⑹ 1603年伦敦有枪吗
有。
17世纪英国步兵一般使用线列步枪,属于早期的步枪系列。
另外还涉及到迫击炮、阵地炮之类的。当时的枪射程比较短,准确度不太高,哑弹率比较高,但是仍然是做战利器,这就是为什么大不列颠在殖民时代曾今称霸世界,领海权算一位,武器先进算另一位,18世纪初到18世纪末,大不列颠的殖民地就已经遍布全球。
⑺ 枪是哪里发明的
步枪是步兵的基本武器。步枪从发明到完善,经历了大约600年的时间。火绳枪是步枪的先祖。西方最早使用火绳枪是1411年,火绳是用硝酸钾浸过的细麻绳,装在枪管后侧。射击时燃着的火绳头将传火孔口的火药引燃,完成发射。日本人在中国明朝火铳和欧洲火绳枪的影响下,制成了日本最早的火绳枪--“种子岛”铳。明朝嘉靖年间,明军在剿捕侵扰中国沿海的倭寇时,缴获了日本的火绳枪。明王朝兵仗局在嘉靖三十七年生产第一批鸟铳1万枝,装备明军使用。
当时的鸟铳铳管用精铁制作。此种精铁要用10公斤粗铁才能炼出半公斤。经过军器局和兵仗局的仿制和改制,火绳枪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成为明军装备的主要单兵射击武器。明朝万历年间,火绳枪的研制又有许多进展。当时的火器研制家赵士帧就曾仿制成功噜密铳,先后研制成各有特点的火绳枪10多种、其他火器及战车10多种,并以多种文体撰写《神器谱》等研制火器论着多部。
火绳枪显而易见的不足是怕遇上风雨,所以它逐渐被法国人发明的隧发枪所代替。隧发枪是利用击锤上的燧石撞击产生火花,引燃火药而发射弹丸的。l600年法国军队正式装备该种枪支。英国人于1688年开始采用燧发枪。1815年,在导致拿破仑全军覆没的滑铁卢战斗中,燧发枪便是法军使用的主要武器。
击发枪发明之后,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许多欧洲和美洲军队仍然大量供应燧发枪。一直到美国-墨西哥战争期间(1846~1848年),两军还是配备燧发枪。美国是在南北战争中(1861~1865年)才彻底把燧发枪淘汰。
19世纪初,人们已经得知氯酸钾和雷汞的爆炸性能,所以具备了发明击发枪的条件,于是击发枪应运而生。首次进行击发枪试验的是一个名叫亚历山大·福希斯的苏格兰牧师。他于1793年开始试验爆炸点火的击发枪,1812年又和蒸汽机的发明人詹姆斯·瓦特合作研制了另外几种击发枪。不久便获得了专利,并为英军采用。这种新发明大大加快了枪械的发射速度。1808年,法国开始使用针刺发火;1816年,伦敦枪械工发明了雷管。
击发枪与燧发枪相比,在发射速度和可靠性方面显示出优越性。击发系统简单,价格低廉,射手也无需再担心燧石丢失。19世纪中叶,英、法、俄等国军队都曾装备了不少击发枪。如在克里来亚战争中(1854~1856年),英军、法军、土耳其军和撒丁王国的军队以及敌对的一方俄军都在战场上使用了击发枪。
前装滑膛枪的枪管较长,在15世纪到18世纪的300余年里,前装滑膛枪并无多大改进,只是把弹丸从球形改为圆柱形。随之在1840年又出现了德国人德莱塞发明的后装滑膛枪,这种枪的弹药是从枪管后端装人并用击针击发。就这一前一后,结果却不尽相同。1854年9月爆发的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军使用的是经过燧发枪改进的前装击发滑膛枪,英国、法国、土耳其及撤丁王国的军队则使用后装线膛枪。战争以俄军的失败而告终。俄国仅两个月时就损失兵力一万余人,而英、法、土联军加在一起才死伤3000多人,其中俄军死亡达5000人,英法死亡1329人。俄国士兵使用的是技术落后的滑膛枪(前装枪),而英法土联军装备的却是射程大的新式线膛枪(后装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