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英国大英博物馆是怎么保护的

英国大英博物馆是怎么保护的

发布时间:2023-02-10 15:36:06

1. 大英博物馆收藏中国文物是掠夺还是保护为什么

150多年来,中国到底有多少文物流失海外,现存何处?确切的数字恐怕永远是个谜。我国政府、学者和有识之士一直致力于流失海外文物的调查工作,但由于受条件的限制,这项调查工作还远未达到理想的状态。据我国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在全球47个国家200多座博物馆中,中国文物不下百万件,而且均是文物中的精品,它们大多是在旧中国时流失海外的。加上建国以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盗掘走私出境的文物,可以推测,在全球,我国至少有数百万件文物流落异域。

旧中国文物流失海外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从中国抢走的;二是当时有一些来华的外国人从中国偷走的;三是外国人勾结当时的反动军阀和奸商以极低的价格买下偷运出境的。

早在1840年,列强就把中国文物列为文化侵略的重要内容,拉开了中国近代文物大流失的序幕。1860年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了野蛮的劫掠和焚烧。圆明园园内四五十处殿堂内装饰了难以计数的紫檀家具,陈设了大量的国内外珍奇宝贝,有家具、锦缎、毡毯、商周青铜器、历代陶瓷器、漆器、牙雕、玛瑙、琥珀、水晶、木雕玉器、宝石、书画、钟表、历代典籍应有尽有。当时的法国文豪雨果说过:“即使把我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但是,这座艺术宝库被彻底洗劫一空,大量稀世之宝,包括《永乐大典》,被掠走海外,为英、法、美、日、西欧诸国博物馆和私家所收藏,其中尤以大英博物馆和法国枫丹白露宫最多。英军劫走的圆明园珍宝除部分被拍卖外,其余献给了维多利亚女王,存放在大英博物馆。现在大英博物馆中中国历代珍稀之品多达3万多件,包括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最早募本。法国枫丹白露宫中的中国馆收藏了中国历代名画、金玉首饰、瓷器、香炉、编钟、宝石和金银器等3万多件。

据长期从事晚清史研究的中国人民大学何瑜教授的研究,八国联军纵兵三日为所欲为,北京古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浩劫。不管是皇宫禁苑还是居民宅院、商家店铺都没有能够幸免。紫禁城遭洗劫后,宫内收藏损失过半,贵重物品被劫掠一空。“三海”——南海、中海和北海被劫后,收藏所剩无几。皇家行宫颐和园内陈设的珍宝几乎劫掠殆尽。经过这次浩劫,北京“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珠宝奇珍,扫地遂尽”,所失“已数十万不止”。

同时,一些外国探险家以科学考察的名义掠去的中国文物也不计其数。据统计,1856~1932年间,俄、英、德、法、日、瑞典、美国等国曾考察我国西北地区66次,每次考察都掠走了大量中国文物。历次考察中,尤以斯坦因和伯希和在敦煌藏经洞掠走的文物最多。斯坦因窃取的9000多个卷子和500多幅绘画,一部分收藏在大英博物馆,一部分在大英图书馆,一部分在印度事物部图书馆。伯希和窃取的6000余种经书和一些画卷,主要收藏在法国国立图书馆。历年的劫掠,加上国内某些军阀、奸商及无知国民的盗卖,中国文物被大量偷运出境,国外的中国文物日见丰盈。

1899年左右,河南安阳殷墟发现甲骨文。甲骨文自出土之日起就处在不断流失之中,先是被当作药材贩卖,后又被西方列强的文化掮客以各种名目大量收购而去。据不完全统计,安阳小屯出土的近20万片甲骨,有近3万片流失海外,被12个国家和地区收藏。

1911年辛亥革命后,内忧外患,各地盗掘成风,文物如潮水般地涌出国门。1922年,末代皇帝溥仪“监守自盗”,将六大箱共计1200余件书画精品盗运出宫,经变卖、哄抢,绝大部分已流失海外。1928年,清东陵慈禧太后陵寝被军阀孙殿英野蛮盗掘,墓中所藏国之瑰宝被洗劫一空,绝大部分因被变卖购买军火而散失。

1931年“9·18”事变后,日本人对我东北、华北、华中、华东等地文物进行了大规模地盗掘,大量文物被劫走。其间,美国人利用中国社会动荡之机对中国文物大肆收购。

1949年解放以后,我国一度告别了大量文物外流的历史。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非法利润的刺激下,国内外不法分子相互勾结,掀起了一波波盗窃、走私文物的狂潮。

曾有人统计,从1982年起,江西余干县800多座古墓被盗;1987年1~6月仅半年时间,青海就有1700多村民盗掘古墓2000余座,抢走文物一万余件;1990年四川省有23952座古墓被盗;湖南邵阳市某县在二三年内被盗古墓的面积近全县2000平方公里的五分之一。我国文物资源丰富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一度竟成为海内外走私者买卖文物的金三角�又据海关总署统计,1991~2000年,全国海关缉获走私文物10多万件。1997年5月,天津海关查获一起用集装箱偷运文物案,集装箱内共有文物5000余件。据公安部不完全统计,1993~1997年,公安机关侦破文物案4943起,缴获文物5万余件。

近20年来,中国文物走私海外形成高潮,仅从香港走私出境的文物就多得不可想象。有报道称,香港做贮装文物匣盆的师傅忙得不亦乐乎,有时一个月挣五六十万港元不止。继伦敦、纽约之后,香港在80年代以后,凭借大陆大量的走私文物,迅速成为世界第三大文物艺术品中心。

结合我国20年大规模的文物盗掘、走私活动,如果以查一漏九来估算,近20年中,外流文物至少有几十万件,甚至接近百万件。

据有关资料表明:仅就绘画而言,美国收藏最多,仅华盛顿弗利尔博物馆就有1200余幅;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所藏中国绘画近500幅;大英博物馆所藏中国绘画最精。在瓷器方面,以收藏亚洲艺术品着称的法国吉美博物馆收藏最佳,馆里的瓷器从中国最早的原始瓷器一直到明清的青花、五彩瓷,各个朝代各大名窑的名品应有尽有,且多为精品。就地方志和古籍而言,美国最多,美国国会图书馆就有4000多种地方志;全美有古籍善本3000多种,家谱2000多种。就甲骨片而言,日本是收藏最多的国家,在流失海外的近3万片甲骨片中,日本有近13000片。就敦煌宝藏而言,而今敦煌遗书在我国国内仅存2万件,仅占3成;藏于大英图书馆东方写本部有13700件;藏于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有6000件;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亚洲民族研究所12000件;藏于英国印度事务部图书馆近2000件,此外,日本、美国、瑞典、奥地利、韩国也均有敦煌文物收藏。

2. 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什么

这块价值高达150万英镑的美女雕像是一件极其罕见的美索不达米亚文物,现在成为大英博物馆最新的镇馆之宝。
“黑夜美后”被认为是巴比伦、吾珥(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南部苏美尔的重要城市)或尼尼微(古代亚述的首都)民间匠人的作品,是用赤土烧制而成。这一地区是现今伊拉克文明的摇篮。
这块“黑夜美后”浮雕长19英寸,宽14英寸。30年代,一名被认定是黎巴嫩人的商人伯尼将它带到了伦敦。自那个时候起,大英博物馆就一直想买下它。大英博物馆的专家在8日表示,终于将“黑夜美后”买到手后,他们激动得全身颤抖,因为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市场上出现的最重要的近东文物。
浮雕上的美女有翼,全身赤裸,戴着角状的头饰、项连和手镯。她的一只手持正义棒,一只手持正义圈。她的脚呈爪状,踩在狮子身上,身边是两只象征阴间的鹰。仍能辨认出的黑、白、红、黄线条说明它原来是一块装饰非常精美的浮雕。
大英博物馆成功收购“黑夜美后”后不久,丹麦专家瑟科尔德·贾科布森对它进行了研究,认为浮雕中的美女原型可能是一名高级妓女,而浮雕可能是4000年前挂在巴比伦妓院外面的标识。
大英博物馆古代近东部的研究专家多米尼加国·科伦表示,浮雕上的人物不是巴比伦主宰阴间的女神艾里什基加尔,就是他的妹妹——宇宙女神伊什塔尔,她的角色类似于希腊神话里的阿芙罗狄蒂,也就是爱与美的女神。科伦说:“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它是妓院的标志。它表现的可能是伊什塔尔,有人称她为妓院女神,但我想,浮雕上的人物最有可能是艾里什基加尔,也就是阴间女王。”

3. 英国游之-大英博物馆

到英国不去大英博物馆会是一场很大的遗憾,因为当年英国雄霸世界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时候,从世界各地抢夺、收购、转移了各种文物、古建筑、雕塑等,有些甚至整体搬迁到英国(如埃及的神庙、雕像、希腊神庙等),所以目前来看他到底是文化的掠夺者还是保护者呢?到底是强盗还是学者呢?是文明的破坏者还是文明的使者呢?恐怕很难定义,但到大英博物馆几乎可以看到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却是事实。

大英博物馆目前都是免费的,估计也是有点像向世界人民致歉的意思吧!

大英博物馆采用的是古希腊风格建筑,凡三角门楣都是古希腊风格建筑。

大英博物馆(The British Museum),又名不列颠博物馆,位于英国伦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罗素广场,该馆成立于1753年,于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着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地许多文物和珍品及很多伟大科学家的手稿,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大英博物馆拥有藏品800多万件 ,由于空间限制,有99% 的藏品未能公开展出,所以普通人能看到的藏品是冰山一角,包括很多从我国圆明园抢过去的文物基本都没有展示,但就这1%公开展示的藏品,要详细了解的没有3~5天是不行的,我们花一天时间参观其实就是走马观花,到此一游,“下车撒尿、停车拍照”

埃及馆,古埃及的文明估计大家都比较熟悉,出现很多至今让人难以理解的文物,所以被都市传说化、甚至外星文明化。

目前正式的解释:古埃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中下游(今中东地区),距今约7400多年前,以法尤姆地区为中心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城邦进而形成国家,古埃及文明最早形成于约7450年前下埃及的法尤姆地区(约公元前5450年),终止于(公元639年)阿拉伯帝国将其伊斯兰化。大英博物馆内展出的古埃及雕塑时间为公元前2686到公元395年大概3000多年的跨度。

        阿蒙霍特普三世(英文名:Amenhotep III,约前1403年至前1397年之间~约前1353年)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第九位法老,在位38 年(大约是前1391年—前1353年),大约在6至12岁间登基,第十八王朝在他统治时达到全盛,阿蒙霍特普三世是图特摩斯四世(Thutmose IV)的儿子和继承人,关于他出生的故事被雕刻在卢克索神庙的墙上。阿蒙霍特普三世从他父亲那里继承了一个巨大的帝国,帝国的版图从叙利亚开始,直至尼罗河第五瀑布为止。在古埃及那个近亲乱伦盛行的王室,阿蒙霍特普三世突破了埃及王室血统。在阿蒙霍特普当上法老的第二年,就同一个并非来自正统王室的平民女子结婚了。这位平民女子叫泰伊,是一个富商的女儿,于公元前1416年因美貌绝伦而被选进宫。

据说阿蒙霍特普三世喜好美色,经常要求埃及的属国向自己进贡美女。

阿蒙霍特普三世死后,其子阿蒙霍特普四世(后改名阿肯那顿,其王后纳芙蒂蒂曾当过法老,现知埃及历史上第二位女法老,也是着名美女)继位

下图喜欢美颜雕像的君王,听说他的木乃伊在法国通过3D扫描复原后并没有那么英俊。拉美西斯二世;希腊语: αμέσσης, (公元前1303年2月21日 [1] -公元前1213年7月)塞提一世之子,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第三位法老,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建筑家,其执政时期是埃及新王国最后的强盛年代,也被称为拉美西斯大帝,希腊人称他为奥斯曼狄斯 。

拉美西斯二世进行了一系列的远征,以恢复埃及对巴勒斯坦的统治。他在叙利亚与同时代的另一强大帝国赫梯发生利益冲突。双方在前1285年发生一次着名的战役(卡迭石战役)。并于前1283年与赫梯帝国签订和约。约前1258年,赫梯王国的国王病逝,新任国王哈杜西勒三世继位,两国缔结和约,成为军事同盟。埃及赫梯和约可说是历史上第一个着名的国际协定,其埃及文本与赫梯文本均被保存下来,并为近代考古学者所发现。

他在位67年,有8个皇后,嫔妃不计其数;大约有100多个儿女,其中12个有合法继承权的儿子都早他逝世;在当时古埃及人平均寿命仅有40多岁的情况下,他活到90多岁高龄;喜欢将自己的经历夸耀后雕刻在建筑物上,时刻不忘将自己神化了的雕像矗立在埃及各地,并且与神并列在一起。

下图好像是古埃及的大祭司

图特摩斯三世(也称为图特摩斯三世,公元前 1458-1425 年在位)是埃及第 18 王朝的第 6 位国王,是古代最伟大的军事领袖之一,也是埃及历史上最有效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君主之一。他的王位图特摩斯的意思是“托特的诞生”,而他的出生名字 Menkhperre 的意思是“永恒是拉的显化者”。

图特摩斯三世出生于 c. 公元前 1481 年,他的父亲去世时他只有三岁,哈特谢普苏特被任命为摄政王,然后在位。在新王国时期(公元前 1570 年 - 公元前 1069 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在埃及首都底比斯的宫廷长大。

在他担任法老期间,图特摩斯三世在 20 年内领导了 17 次成功的军事行动。他下令在上登记他的胜利的细节寺庙的阿蒙在卡纳克,他们被认为是现存古埃及军事行动的最广泛的记录。

古埃及第18王朝守护神庙的石狮雕像

木乃伊旁边的神兽

下图这个石碑的雕像让人很费解,跪下的人手里面拖着好像空气一样透明的东西,小心翼翼的样子,好像那东西随时会发生变化的样子

古埃及文字-圣书体(或称碑铭体,正规体,俗称埃及象形文字,是古埃及人使用的一种文字体系),其实由图形文字,音节文字和字母构成,不是单纯的象形文字。它是最早的文字形式之一,书写正规,图画性强,使用时间是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4世纪。

圣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ιερογλύφος)“神圣的雕刻”,“圣书”一词的使用反映了希腊人对古埃及文字的最初认识,即这种文字一般刻写在神庙和各种纪念性建筑物上,而且只有少数祭司通晓;而埃及人自己也称之为“神的文字”,即古埃及的原称mdw nṯr。

在早期,圣书体用于书写各种文献,出现在各种书写材料上,如纸草纸、石碑、陶片等等。随着新的书写体的出现,它的使用范围才逐渐局限于神庙和纪念性的建筑物上,成为装饰性很强的一种字体。

古埃及文字也人说是鸟形文,我国的传说,《帝王世纪》载有: “黄帝史官仓颉,取象鸟迹,始制文字”,所以有人说这两种文字同源,或许时间文化都有相似之处这不奇怪,但古埃及文字不是单纯的象形字,包含音节文字和字母,这方面是有比较大差别的。

纸莎草造型立柱(很多国内网站的资料说这个柱子是用纸沙草做成,简直以讹传讹,是造型像纸莎草,出于受力结构的考虑),纸莎草(papyrus)是一种高而坚韧的挺水植物(国内类似的植物叫席草),约可长到4至5米高,在水里面坚挺不倒,聪明的工匠们参考它的外形结构,可以说是最早的仿生学了。据老普林尼的《博物志》一书,纸莎草是尼罗河及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原生植物,在尼罗河三角洲有着非常广泛的分布,它的茎纤维可以制作灯芯、垫子、篮子、绳子、鞋子、草席、小舟、屋顶等,当然也可以当作类似纸张一样书写用品。

下图是镇馆之宝,也是解读古埃及文化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物证-罗塞塔石碑

1799年的一天,为了牵制英国,拿破仑远征埃及。在尼罗河三角洲一个叫罗塞塔的港口城市,一位法军上尉带领一队士兵正在修筑要塞,无意中挖到一块黑色大石头。由于是在罗塞塔城附近被挖掘的,所以被叫作罗塞塔石碑。

罗塞塔石碑上刻着不同的三种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埃及草书、希腊文,最上面的是象形文字,没人懂它的意思,象形文字的下面是希腊文,它的内容和象形文字一样,今人正是通过希腊文来破译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木乃伊馆

圣甲虫(屎壳郎),古埃及人见到这种甲虫从粪堆里面出来,以为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再生之力,所以木乃伊旁边会放很多这种甲虫以及他的雕像,估计大家在好莱坞电影《木乃伊》系统中见过它的威力和恐怖之处。

中东亚述文化馆,亚述帝国(英语:Assyria empire,公元前935年—公元前612年),可以简单理解为大概跟我们的西周时代差不多。

亚述是兴起于美索不达米亚(即两河流域,今伊拉克境内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一带)的国家,使用的语言有阿拉米语,阿卡德语等。公元前8世纪末,亚述逐步强大,先后征服了小亚细亚东部、叙利亚、腓尼基、巴勒斯坦、巴比伦尼亚和埃及等地。国都定于尼尼微(今伊拉克摩苏尔附近)。亚述人在两河流域古代历史上频繁活动时间前后约有二千年。后来亚述人失去了霸主地位,不再有独立的国家。

亚述神兽,人头翼牛(狮),这样的神兽共有两只,被人们称为“舍都”,它的形象非常独特,它是人头、狮身、公牛蹄的组合,生有飞翼。更特别的是它有五条腿。让观众从身边走过时,从大多数角度,都可以看到它的四条腿,以充分显示其完整性。这个神兽的头戴高冠,胸前挂着一绺经过编梳的长胡须,大大的眼睛非常具有威慑力,令人敬畏!

新亚述时期国王,纳西尔帕二世,制作于前860年左右

鹰首人身守护神,是不是跟我们封神演义里面的雷震子有点类似,有人说手里提的包包跟某奢侈品的样式很类似、开口手镯、手表状装饰品等非常新潮啊

浮雕描述了大量国王狩猎过程的场景,场面栩栩如生,特别是狮子、狼等猛兽中箭的场景

尼姆鲁德 (Nimrud)神庙位于伊拉克北部尼尼微省首府摩苏尔附近,兴建于公元前13世纪, 尼姆鲁德 曾经是亚述帝国的首都之一

方尖塔,亚述国王沙尔马尼锝三世前830年左右在 尼姆鲁德竖立纪念他取得的成就等纪念碑

古希腊馆:

希腊被视为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于公元前800年形成奴隶制国家,公元前5世纪发展至以雅典和斯巴达为代表的希腊城邦鼎盛时期,公元前146年并入罗马帝国。 后成为拜占庭帝国的核心部分,以希腊语及文化所主导,15世纪中期被奥斯曼帝国统治。古希腊时期可以大致简单理解为跟我国的西周后期到战国时期。

希腊海仙女神庙,建于公元前390-380年,出土于土耳其西南的桑索斯,所以又被称为涅瑞伊得斯纪念碑,曾毁于地震,后被整体搬迁到大英博物馆。

雕塑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米诺斯王朝,早于公元前1400年

希腊克里特岛的克诺索斯位于希腊本土以南130公里的地中海上,爱琴海以南,面积8236平方公里,是希腊最大的岛屿。在克里特岛上,距海边4公里的地方有一座面积为270万平方米的城市克诺索斯。其中心王宫有两座,第一座小面积宫殿由于意外损毁而废弃;第二座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米诺斯王宫遗址,是基于第一座宫殿的遗址上兴建的,长宽为150×100的多层建筑,总占地面积为2.2万平方米。

帕台农神殿(希腊用以祭祀雅典娜女神的神庙)

思考者,听说是法国着名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在造访大英博物馆学习了古希腊的雕塑艺术风格后创作的雕塑,大概完工于1870年左右。

世界文明的遗迹都有同样悲惨的命运,惨遭破坏,脑袋被敲掉,所以看到龙门石窟中的很多佛像的脑袋被敲掉一点也不奇怪,不完全都是那个轰轰烈烈的大时代运动造成的。

帕特农神庙墙面浮雕

描述了希腊神话中拉皮特人与人头马身的肯陶洛斯人之战。故事说的是希腊英雄提修斯迎娶拉皮特人公主,婚礼邀请了人头马族人参加婚礼,婚礼中粗野的人头马族人酒后乱性竟然试图抢走新娘,于是乎人头马族人和拉比特人混战一场,最终拉比特取得胜利,赶走了人头马族。

半人马经常被视为人的理智和技巧和动物的本能冲动和激情的综合体。他们听从头脑的指挥时,是最优秀的战士、最忠诚的朋友,但当他们 被欲望支配时,却是最残暴的掠夺者、最可怕的敌人 。

大洋洲和非洲馆

复活节岛(Easter Island)位于南太平洋东部,向东距离智利大陆本土约3600公里,南纬27度,西经109度。荷兰航海家罗赫芬于1722年4月5日复活节发现并登上该岛,该岛因此而得名。当地人则称之为拉帕努伊岛。这个岛在地理上属于波利尼西亚群岛,位于群岛东端,是世界上最偏僻的岛。

这些巨人是谁建筑的,出于什么目的至今谁未解之谜!

美洲馆

4. 大英博物馆将重新开放,会采取什么防疫措施

大英博物馆也在最近的几天里进行重新开放了,而且里面的工作人员也进行了透露拍照。也已经将里面所有的物品还有雕像都进行了重新的清洁工作。也是很好的保障了,每一个前来参观的游客能有一个安全而且舒适的环境。但是因为现在的疫情还没有完全的消失,所以说根据他们的一个防御措施。

也可以让我们明白非常多的事情。其实可以带一些小朋友来进行参观,让他们也好好体验一下这些博物馆里面的东西。而且也可以带着他们进行开拓一下视野,对他们对于历史的了解也有一个比较深刻的意识。在以前的时候条件没有那么的好,可能都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些。但是现在都可以来进行参观,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体验,也可以收获到非常多的知识。

5.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拥有藏品800多万件)

对于世界上奇特的博物馆我们可能知道一些,比如让人脸红的荷兰性博物馆,令人恐怖的美国费城马特博物馆等等,而今我所要讲的就是大英博物馆,也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在大英博物馆中可谓是罗列的全世界所有罕见的收藏品以及文物,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之一。那么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是什么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具体介绍吧!

拥有800多万件藏品

大英博物馆号称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博物馆是毫无争议的,在这座博物馆中有多达800多万件藏品,最后由于藏品太多,而导致博物馆都没有地方放了,只能将其储存起来,并未能公开展示。大英博物馆是位于英国伦敦,全天开放,并且还不要门票哦,去到英国游玩的人这里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藏品都是掠夺而来

大家都知道,在最早期的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他们经常会发起侵略性的战役,而大英博物馆中的藏品来源也主要是从18世纪到19世纪的战争中所掠夺过来的,其中包括古希腊、古中国、古埃及等等国家都遭受过他们的侵略,导致了大批的文物被他们带回了英国中,这些文物就组成了现今的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三大镇馆之宝

1、中国的女史箴图

《女史箴图》是现存与世界的中国最早的绢画,是最早的专业美术的作品之一,这幅图在中国的美术历史上具有着非常重大的含义,世界上只有两幅临摹的版本,一幅现在还在北京的故宫博物馆中,而另外一幅却以流落到大英博物馆中。之前是一直被收藏在北京的圆明园中,后来英、法联军侵华,导致女史箴图被英国人盗走。所以将之称之为是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是并不为过。

2、埃及罗塞塔石碑

埃及罗塞塔石碑的来历要追溯到拿破仑时期,那个时候拿破仑入侵埃及,将之打败之后,盗取大量的埃及文物,其中最为珍贵的就是这个罗塞塔石碑,石碑高达1.14米,宽0.73米,是一块制作于公元前196年的大理石石碑,刻有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的诏书。石碑上用希腊文字、古埃及文字和当时的通俗体文字刻了同样的内容。由于这块石碑刻有三种不同语言版本,使得近代的考古学家得以有机会对照各语言版本的内容后,解读出已经失传千余年的埃及象形文之意义与结构,成为研究古埃及历史的重要里程碑,现今也是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

古希腊埃尔金大理石雕塑,是大英博物馆中最为珍贵的藏品之一,这个藏品距今大概有2500多年的历史。1816年英国王室花3.5万英镑买下,放在大英博物馆之中,从那以后的200多年来,埃尔金大理石雕塑成为该馆最具代表性的展品之一。成为了“镇馆之宝”。

阅读全文

与英国大英博物馆是怎么保护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世界杯中国赢了越南后如何 浏览:500
德国和伊朗关系为什么这么好 浏览:611
怎么给印尼的人打钱 浏览:244
伊朗为什么打击美军 浏览:215
中国人去印尼怎么办签证 浏览:580
在印度用什么表示尊敬 浏览:435
中国大海是哪个省的 浏览:573
去意大利可以办哪些工作签证 浏览:148
印度处方药多少钱 浏览:273
如何从防城港到越南 浏览:632
在意大利可以怎么开直播 浏览:12
伊朗姑娘在宁波什么地方 浏览:886
英国的治愈率多少 浏览:180
越南黑色石头叫什么名字 浏览:496
国足伊朗什么时间踢的 浏览:653
印度精英教育有哪些 浏览:278
伊朗人怎么交流英语 浏览:940
意大利宫殿有哪些 浏览:281
印度为什么带围巾 浏览:833
越南全国人口有多少万 浏览: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