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同为大国,为何英国可以灭亡莫卧儿帝国,却不能灭亡清王朝
英国为什么能灭亡莫卧儿帝国,却不能灭亡清帝国?这有几方面的原因,不过最根本的原因是相对于莫卧儿帝国,清帝国内部要团结的多,这使得英国人无力真正征服中国。
莫卧儿帝国的裂痕
莫卧儿帝国更确切的译名应该是蒙古帝国,它是由中亚的突厥化蒙古人后裔入侵印度所建立的一个帝国。而突厥化蒙古人最鲜明的一个特征就是信仰伊斯兰教。所以莫卧儿帝国对印度的统治自始至终其实一直面临一个非常不协调的问题,就是宗教冲突。
而两次鸦片战争,虽然给敌军造成的伤亡很小,但即使在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克北京之后,除了战前就已经存在的太平天国和捻军之外,没有任何响应其入侵的势力,清朝的统治仍然没有任何被动摇的迹象。而太平天国对列强的反对态度甚至比清朝更坚决,所以英国或者任何一个其它列强自始至终没法在中国采取征服印度时所采用的分而治之,各个击破的手段。
而在没法实现中国分裂的情况下,当时尽管中国相对于列强极度落后,但仍然没有任何列强能够吞下体量如此之大的国家。所以在清朝灭亡之后,当中国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之后,才出现了日本试图完全征服中国的尝试,因为只有在中国分裂的时候,其它国家才能看到征服中国的可能。
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对于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国家来说,从古至今,统一都是这里的人们可以依靠的最强大的力量,没有之一。印度因为分裂而彻底沦为殖民地,而中国因为统一而保全了独立。最后在分裂时期虽然也曾面临被灭国的危险,但中国人又在最关键的时刻迅速实现了统一,各方放弃内部争端,一致抗日,最终还是确保了国家的生存。
㈡ 英国日本保留着王室,为什么中国要废除啊他们为什么没有废除
中国的主体民族是汉族,汉族王朝的最后一个王朝是大明,为满族建立的清朝所取代.而清朝皇室汉化的过程虽然一直在持续,但清朝皇室一直坚持自身民族性,不愿意融合,并采取民族压迫政策,限制汉族大臣势力的扩张.汉满矛盾一直在积累而没有释放。
进入近代社会以后,中国要发展革新,客观上必须团结起来搞改革,但是清朝上层人物思想保守拒绝改革,这就是使社会改革派力量必须推翻上层掌握权力,这种过程需要一种团结全国人民的理论,清朝的民族压迫政策给了革命派一个强有力的借口,即民族主义.这样的革命胜利以后,就很难容忍保留仍然以异族自居的清朝皇室.君主立宪制自然行不通.
英国王室虽然也是从国外过来的,但是欧洲王室从来没有把自己视作外国人或异族的传统,他们积极参与英国事务,并无民族国家之见,因而很快就被英国人民视为自己的合法君主,在革命以后就继续保留下来.。
另一方面,我国人民的政治观念先进,自从陈胜吴广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以后,在君主制度上已经排除了血统思想,每个王朝的正统性不需要通过血统证明,自从符坚和司马德文死后,改朝换代清洗前朝皇室就已经成为传统,除恶务尽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卖国保守愚蠢的异族王朝是很难保留下来的。
我国人民并没有“君权神授”的迂腐理念,国家有皇室只是为了确立最高权力的来源。皇室更换,朝代更替在我国是一种经常现象,人民已经习惯。一旦朝代腐朽不堪,无力治国,就会为人民推翻,为新的英雄人物所代替。万世不灭的王朝,我国古代统治者很少有这样的理想,因为他们知道这根本就不现实。古人早就认识到,治理国家要依靠统治者的德行,丧德者则国家衰亡。
所以,从本质上来说,我国人民早就普及了政治平等的理念,没有永恒不灭的王朝,没有永远的掌权者,这正是社会民主的根基,是社会进步的基础,我国古代长期位于世界前列,就是因为有这种社会文化上的先进性。
㈢ 为什么中国不能象外国一样保持皇族继承
中国君主跟欧洲君主的根本是两回事。现在欧洲还能保留君主的国家,他们的君主一般情况下,从第一代国王开始,就没有从根本上建立起绝对统治。别忘了,早期的欧洲国王都是教皇加冕的。这就是说,教皇才是国家的最高精神领袖。任何妄想想建立欧洲建立绝对权威的国王,下场普遍不太好。像英国的查理一世,直接就被人砍了脑袋。法国的路易十四自己虽然当了独裁者,但是他的继任者路易十六却上了断头台。法国现在也没有国王。
在中世纪的英国,他们封建君主制一直就有着浓厚的契约性和封建义务性。很多的国王都是有老牌的贵族,或者是长老们拥戴登基的。像有一个丹麦的维京海盗首领,就曾经被既不愿意缴纳“丹麦金”,(也就是保护费)。又不愿意被海盗抢的英国贵族们拥戴成为过国王。后来的英国“光荣革命”也是一群贵族,从荷兰把詹姆斯的女婿威廉请来做了国王。把原来的国王詹姆斯赶跑。
很明显,欧洲人国王在平民和贵族眼里,既不高贵,也不神圣。更没有绝对权威性。他们只是贵族找来维护自己的利益的代表。国王的权利来自于贵族和教会。他们的权利斗争一般也只局限在上层。平民没有参与的资格。
而中国的君主制,一般是由一场自下而上的战乱,由取得政权后的皇帝,重新树立起新的贵族来维护统治。贵族的权利来源于皇帝,至少皇帝可以轻易剥夺一个大贵族的权利。尤其是在科举出现后,皇帝权利的至高无上性,从法理上得到了全国所有人的认可。中国的老百姓已经习惯了把皇帝的话当成了最高指令。任何架空皇帝,或者把皇帝当招牌来用的人,都是要被中国农民和旧知识分子当成乱臣贼子来看的。也就是说中国皇帝的权利来源于平民。
所以在中国拿个皇帝当文物是不恰当。中国的皇帝就是绝对权利,他得到了人民的认可,可以生杀予夺,他才是皇帝。没了权利的皇帝,那也算不上是中国皇帝了。只能是笑话和小丑。对于没有权利的人,中国人是绝对不会像欧洲人那样去尊重王室的。
㈣ 同为大国,为何英国可以灭亡莫卧儿帝国,却不能灭亡清王朝
关于此问题,笔者认为只需要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就比较好理解这个问题了:
一、英国人“以印度人打印度人”最终步步蚕食灭掉莫卧儿帝国
莫卧儿帝国开创者巴布尔
最后,鉴于当时的交通运输和后勤补给条件,如果英国不顾国力等客观条件的限制,非要强行灭掉清朝,势必会付出极大的代价,再说了,这不还有其他的列强在盯着清朝这块大肥肉嘛,你想独吞?试问其他列强会袖手旁观吗?所以转而让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实现了“以华治花”的目的,这一点成为了日后各国列强的共同对华思路,《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不是厚颜无耻地说了一句“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一副奴才嘴脸,不正是英国等西方列强最想要的吗?
日后的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也曾清楚地说过:“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
㈤ 同为大国,为何英国可以灭亡莫卧儿帝国,却不能灭亡清王朝
英国能灭亡莫卧儿帝国,却不能灭亡大清,是因为我大清英明神武,比莫卧儿要强一百倍。
印度这个国家,自古以来就不是一个国家,历史上大多数时候处于分裂之中。近代莫卧儿王朝也不过占领了印度大部分地区。周边依旧邦国林立。西方殖民者趁机在印度沿海地区占领了许多殖民地,作为进一步入侵的桥头堡。
由此可见,印度被英国吞并主要原因,一是缺乏强有力的中央政权,邦国林立,被英国各个击破;二是大批将领被英国收买倒戈;三是自古就缺乏统一的国家观念,被征服是家常便饭。就算这样,英国也花了近一个世纪才把印度全部征服。
这样反过来看大清朝。大清的实力比印度整体要强自不必说。相对印度的分裂,大清国一直是统一的帝国,而且是中央集权制度,朝廷能充分调动全国各地的力量共同对敌;其二大清的将领有愚昧的,也有怯懦的,但整体来说,没几个是叛国求荣的。很多人能够为国家战斗到底。这个和印度将领的动辄倒戈形成鲜明对比。其三是大清属于中华文明,中华文明从古来有华夏为尊的文化传统,也不会轻易屈从于英国人的征服。
因为这三点,英国人无力吞并整个中国,只能采用军事+外交手段来捞取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