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请问墙上的斑点在英国文学尤其是意识流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墙上的斑点》发表于1919年,为伍尔夫的第一部意识流小说。小说描写主人公在一个普通日子的平常瞬间,抬头看见墙上的斑点,由此引发意识的飘逸流动,产生一系列幻觉和遐想。主人公一会由斑点联想到钉痕、挂肖像的前任房客;一会从对斑点的疑惑联想到生命的神秘、思想的不准确性和人类的无知;一会从猜测斑点是一个凸出的圆形联想到一座古象,进而想到忧伤、白骨和考古…坦吵最后发现墙上的斑点不过是一只蜗牛。小说打破传统既定俗套,通过人物头脑中的瞬间印象和冥想、内心活动和情绪变化,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反映生活本质,揭示永恒真理。
意识流小说是典型的心理小说,人物的意识流动成为小说的绝对主体。《墙上的斑点》突破传统小说的套路,没有情节,没有环境,也没有结局,作者只抓住人物瞬间的没有行动的印象感觉和沉思冥想,将我们引入人物的精神世界。小说的叙述者面目模糊,从文中内容推测,可能是一位女性,一位妻子,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看到墙上的斑点以后所引发的内心活动。这内心活动主要是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于是我们看到在作者的遐想中,既有迅即更迭的生活速写,又有浅尝辄止的历史点击,还有不时生发的迷惘、虚幻的人生感喟,以及或愉快或忧郁的情绪。有人曾经指责伍尔夫的小说过分关注自我和内心,缺乏社会性。其实,当我们读到伍尔夫发出的“该死的战争;让战争见鬼去吧”的心声时,读到她想象出的那个“没有教授、没有专家、没有警察面孔的管家”,也没有“尊卑序列表”的“十分可爱的世界”时,社会的“微尘”已然落到了作者的心灵上,并且激起了回响与反应。这说明,不描写社会生活,并不等于远离社会生活。通过人物的意识来折射现实,同样能表现出社会性。这正如伍尔夫自己所认为的那样:“小说就像一张蜘蛛网。也许只是极其轻微地黏附着,然而它还是四只脚都黏附在生活之上。”因此,从作者无拘无束的意识流动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作者对于人生的思索,对于现实的不满,以及对于自由、理想的追求。 传统小说中也有心理描写,但那些心理描写都是局部的,是依附于人物、情节或环境并为之服务的。意识流小说则将人物心理的意识流动作为独立的事件,置于作品的主体位置,表现出对传统小说的反叛性。
以一个支点为轴心向四周辐射,是伍尔夫小说的独特结构形式。在课文中,“墙上的斑点”是一谈信歼个象征性意象,代表着现象世界,在结构上它是作者进入心理世界的一个跳板或者支点。也就是说,作品中的人物是从墙上的那个斑点出发,而产生出许多联想的;而每一段落的联想又都是以这个斑点作为支点而生发开去的。从支点出发,弹出思绪,再返回支点,再弹出思绪……如此循环往复,表现出了人物散漫无序的意识活动。 具体地说,课文中主人公对于斑点的猜测共有六次: 为了确定是在哪一天第一次看到这个斑点,作者想起了冬天炉子里的火,想到了城堡塔楼上飘扬着一面鲜红的旗帜,想到了无数红色骑士潮水般地骑马跃上黑色岩壁的侧坡。 看到斑点好像是一枚钉子留下的痕迹,就想到了挂在钉子上的一定是一幅贵妇人的小肖像画,想到这所房子以前的房主,想到了铁路旁郊外的别墅。 看着斑点太大太圆,不像钉子,于是就想到了生命的神秘,人类的无知,想到了遗失的东西,想到了生活飞快的速度,想到了来世。 觉得斑点很可能是一个暗黑色的圆形物体或一片夏天残留下来的玫瑰花瓣,就想起了特洛伊城、莎士比亚,想起了人类保护自我形象的本能,想起了伦敦的星期日,还有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 看到斑点是凸出在墙上的圆形,就想到了古冢,退役的上校、牧师和他的老伴以及学者。 仔细看斑点时,就觉得好像在大海中抓住了一块木板,于是就想到了树,想到树的生存。 最后,终于发现,墙上的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 这种以斑点为中心的纷繁的意识活动形成了一种立体的辐射结构,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好似一朵由若干片花瓣围绕着花蕊的盛开的鲜花。整个叙述貌似散漫无羁,实则结构对称,构思严谨。 . 在小说中,我们分不清哪些是内容,哪些是对内容的表达。意识流先驱人物亨利·詹姆斯说:“针和线分离就不能缝衣,内容和形式割裂即不成其为艺术品。”《墙上的斑点》就是这样一篇内容与形式难以区分,内容即形式,形式也就是内容的作品。
伍尔夫强调“内心真实”,创造了意识流这种心理小说的样式。她认为,现代小说创作,不应像传统小说那样停留在对客观事物的表面摹写上,而含冲是要描写生活的内在真实。这种内在真实就是人们内心深处的“变化多端、不可名状、难以界说的内在精神”。小说家就要抛弃常规,按照那些微尘坠落到人头脑中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这就是意识的流动。按照这种模式,先前传统小说中的外在现实、故事发生的场所、社会背景都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情景或细节在意识中留下痕迹。传统小说也有心理描写,但这些心理描写均服从于、服务于典型人物的塑造,它是依附于人物、情节或环境的。而意识流小说中的人物心理意识流动则是小说的中心,本身就是独立的事件,居于作品的主体位置。 小说是以一个原点为轴心向四周辐射的,这是伍尔夫小说的独特的结构形式。课文中的“斑点”是一个象征性意象,在结构上是作者引导读者进入心理世界的一个跳板或支点。作品的所有线索都从“斑点”出发,展开叙述,再返回支点,再弹出思绪,好似一朵由多层花瓣围着花蕊的鲜花。是“斑点”把它们串连或叠加在一起了。“斑点”成了一个“结”,整个课文就是由对“斑点”的六次心理猜测连缀而成。在这里,通常所说的作为文学形式的结构与作为文学内容的作者、人物的心理活动浑然连成一体,形式与内容难以区分。意识流小说家注重探索人的心灵世界,往往通过人的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来发掘人的内心深处的奥秘。人物的意识流动不受客观时空的限制,有很大跳跃性。按照意识流小说的这一特点,自拟题目,练习写一篇描绘人的心理意识流动的短文。
《墙上的斑点》的开头更带有偶然与随意的特征。 “大约是在今年一月中旬,我抬起头来,第一次看见了墙上的那个斑点。” 小说围绕着这个斑点展开,更确切地说,是围绕着作家对这个斑点的思绪展开,因为斑点本身实在没有什么,它只是“一块圆形的小迹印,在雪白的墙壁上呈暗黑色,在壁炉上方大约六七英寸的地方”。而“我们的思绪是多么容易一哄而上,簇拥着一件新鲜事物,像一群蚂蚁狂热地抬一根稻草一样,抬了一会儿,又把它扔在那里……” 接下来,小说就一段一段地表现作家的思绪是怎样“抬一会儿,又把它扔在那里”的。 首先,如果斑点是钉子留下的痕迹,“我”设想那一定是为了挂一幅小肖像画。并猜想那幅画一定是件赝品,由此从画像判断出这所房子里曾住过的人家的品位,以及艺术品背后所应该包含的思想……“我”的思绪脱离开斑点、房子与人家,自由地飘荡,又想到生命的神秘、人类的无知和人生的偶然性。 接着,又重新开始设想墙上的斑点,可能它是夏天残留下来的一片玫瑰花瓣造成的。“我”开始了静静的、安稳的、从容不迫的思考,离开表面的生硬的个别事实深深地、更深地沉下去。于是想起莎士比亚、查理一世时所种的花、自己的形象、未来的小说家以及希腊人与莎士比亚的概括;从概括又想到了日常的规矩,想什么是真正的标准、最后得出自己的一点结论,“男性的观点支配着我们的生活,是它制定了标准,订出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我”的意识是跳跃性的、急剧更替的,同时又是支离破碎而又混乱无序的。既有细碎的回忆片断,又有各类飘忽的印象,还有自己那零星散落的思考,一个“瞬间”闪到另一个“瞬间”,飞快的速度与变幻的内容,令人目不暇接。读者确实难以跟上叙述者“我”的那份快捷的速度,但尽管如此,不能否认,读者能从中体会到叙述者“我”的、从“重要的瞬间”中获得的那种“令人陶醉的、非法的自由感”,与此同时,还能体会到一种“令人心满意足的现实感”与自由驰骋的惬意。 叙述者不断地给墙上的斑点赋予新的设想与新的形象。 “在某种光线下面看墙上那个斑点,它竟像是凸出在墙上的。……我觉得如果我用手指顺着墙壁摸过去,在某一点上会摸着一个起伏的小小的古冢……”由此,叙述者“我”又想到自己与多数英国人一样偏爱忧伤,想到草地下埋着白骨,又想到古物收藏家以及与附近牧师的通信,最后想到博物馆里陈设的各类器具。 叙述者接着又回到斑点,设想假如斑点是一枚钉到墙里已有两百年的巨大的旧钉子的钉头,直到现在,由于一代又一代女仆耐心地擦拭,才得以露到油漆外面,这样做又能得到些什么呢?是否会得到知识呢?于是叙述者“我”的思绪便被引向了知识的问题。这个世界要是没有教授、没有专家、没有警察面孔的管家,会是一个十分可爱的世界——安宁而广阔,在旷野里盛开着鲜红和湛蓝色的花朵——这里是多么宁静啊——假如没有惠特克年鉴——假如没有尊卑序列表! 接下来,叙述者又从自己构想的没有尊卑秩序的乌托邦的大同世界回到现实之中,他清醒地认识到:“谁又能对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妄加非议呢?排在坎特伯雷大主教后面的是大法官,而大法官后面又是约克大主教。每一个人都必须排在某人的后面,这是惠特克的哲学。最要紧的是知道谁该排在谁的后面。” 这是社会律。如果你对此很恼怒,那就接受“大自然”的忠告,去接受自然律的东西,去想想墙上的斑点吧!不妨通过注视墙上的斑点,来打断那些不愉快的思想。 这样,斑点的作用就凸现出来了,它不仅只是一个斑点,它代表着一种存在物,“一种令人心满意足的现实感”,它能帮助你摆脱思想的痛苦。于是,“现在我越加仔细地看着它,就越发觉得好似在大海中抓住了一块木板”。“这里,是一件具体的东西,是一件真实的东西”。它能把叙述者脑际里的那位大主教和那位大法官统统逐入虚无的幻境。而且,我们人类半夜从一场噩梦中惊醒,也会急忙扭亮电灯,静静地躺一会儿,赞赏着衣柜,赞赏着实在的物体,赞赏着现实,赞赏着身外的世界。可见,斑点作为物件,作为具体的东西,作为身外的世界,它能代表着一种现实感,带给人安慰,平静人的不愉快的思想。接着,叙述者又从赞赏衣柜,联想到木头,并认为“木头是一件值得加以思索的愉快的事物”。叙述者的思绪由木头——树——树木生长的草地、森林、小河边——树下的母牛——被树木点染的小河里逆流而上的鱼群——河床上的水甲虫;“我”还喜欢想象那棵树本身的情景——本质紧密干燥的感觉——受雷雨摧残——树液舒畅下滴;“我”还喜欢去想这棵树冬天夜晚独自屹立旷野——树叶紧紧合拢——六月里鸟儿的鸣啭——树皮折皱上小昆虫的爬行——最后暴风雨袭来,树倒了下去,生命也并未结束——还有其一百万条坚毅的生命分散在世界里——有的在卧室、在船上、在人行道上——或变成房间护壁板,男人和女人们喝过茶后会在这间屋里抽烟。 叙述者说,“这棵树勾起了许许多多平静的、幸福的联想”。然而,这种联想的跳跃之快,如同电影的画面一个又一个快速闪过,以至叙述者本人也难以使之定格、凝定,不能不承认这种跳跃速度太快了,叙述者“我”的思绪像脱缰的野马,处于失控状态,因而产生障碍,使“我”思后而不能想前了。“我想到什么地方啦?是怎么样想到这里的呢?一棵树?一条河?丘陵草原地带?惠特克年鉴?盛开水仙花的原野?我什么也记不起来啦。一切在转动、在下沉、在滑开去、在消失……事物陷进了大动荡之中。” 正在这个思绪的大混乱之时,有人俯身对叙述者“我”说: “我要出去买份报纸。” “是吗?” “不过买报纸也没有什么意思……什么新闻都没有。该死的战争,让这次战争见鬼去吧!……然而不论怎么说,我认为我们也不应该让一只蜗牛趴在墙壁上。” 哦,墙上的斑点!那是一只蜗牛。 喧哗的生活、战争的残酷又使漫游的思绪被拉回到现实社会的日常情景中,种种设想的游戏与不同轨迹漫游的虚境终于被打破了,哦,现实地去看那个真实的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 《墙上的斑点》作为一篇纯正的意识流代表作享誉中外文坛。它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随即就以其全新的面貌征服了读者,征服了世界。 正因为它的新颖、它对传统的反动,让批评界面对它哑然失语,找不到评论的语汇与概念。即使在今天,它的那份纷乱与杂糅,飘忽的意识的无定向、无轨迹,仍然使人感到归纳与概括的困难。尤其对情节的梳理与复述,更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墙上的斑点》情节梳理的立足点,在于叙述者几次都从思绪漫游的终端又回到斑点,再重新依新的设想出征,这几个往复的轨迹,成了这篇小说所能把握得到的脉络。 然而,叙述者“我”的每一次思绪的漫游则是无轨迹可循的,有时让人感到如同幻觉般天马行空,跳跃式地向前跃进,一件事与一件事之间,一个对象与另一个对象之间,既无必然的联系,也无偶然的关联,甚至也没有提供必要的过渡。可见,它在主观意识方面,比《邱园记事》走得更远。它基本上撇开了现实中客观存在物与外在的东西,除了偶尔回到斑点这一依托物之外,几乎完全任人物的意识自在地、任意地、无需限制也无需依附地作纯精神性的流动。伍尔夫让读者看到,人的主观的意识的宝藏有多么的丰富,将墙上的斑点作一个稍微不同的假设,就会引出无穷多的互不相同的缤纷的思绪,真如伍尔夫所说的千万个印象像原子一样落入心头。矫枉必然过正,女作家对此大概有所领悟,她对人物的精神世界的强力推行,对客观外界因素的大刀阔斧的弃绝,使她将人物的意识流的动感与美感表现到了极致,这份真实、这份迷人,不能不令读者折服,不能不让批评家们承认,因此,它才一举奠定了现代小说在英国的地位。英国现代小说能迅速地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基本上没有与传统势力打过多的拉锯仗,与《墙上的斑点》等实验小说的成功的铺垫是不无关系的。几个年轻人能快速而又成功地颠覆自古希腊以来长达两千多年的“模仿说”“镜子说”等正统的文学观念与文学规矩,应该说,《墙上的斑点》作为英国意识流小说打响的第一炮,是功不可没的。 《墙上的斑点》一举成功是非常不易的,首先难在它的变革性,它是一篇拓荒之作,无规可循,无矩可蹈。与传统小说比起来,它更大的难度还在于其纯精神性。应该说,讲故事或编故事本身并不太难,何况还有多少代前人可以参照与借鉴。描摹现实也相对便于驾驭,因为毕竟有生活做蓝本,毕竟有人物做原型。而纯意识与纯精神的东西,则看不见摸不着,无从效仿,也无所凭附,应该说,现代小说在难度上是要胜于传统小说的,难怪伍尔夫曾表白过自己对祖先在阴凉里拿着书消磨时间的逍遥自在的艳羡。《墙上的斑点》所表现的最大的难点在于它的杂糅。一般的人或许还能当上传统作家,但很难胜任意识流作家这样类型的作家。因为它的杂糅需要作家有丰富的积累与多方面的才能,而不只是单方面的才能。如叙述才能,也就是讲故事的才能,或结构才能,也就是组织材料的才能,或思想的深刻,或题材的独特,这些单方面的才能,都有可能树立起一个传统作家,然而,这些在现代作家那里都变得没有那么重要。意识流作家不关心叙事,也不关心所谓题材,他只关注人物的精神、人物的意识与人物的心灵印象。而纯精神性世界的建构必须以破碎、杂糅来完成。这种杂糅完全脱离外部事件,因而需要作家的多方面的功力。在《墙上的斑点》中,随着叙事者“我”的意识的流动,既杂糅进了作者的渊博的知识与文化,又杂糅进了作家对世界、对人生的领悟与对社会的认识,如对男权等社会秩序的反感,还杂糅进作者对自然景色,如由一棵树所联想的风景的体验。如果只存留着某一方面,都会导致一种单调,同时它的定向性,自然也会产生一定的逻辑性、理性与清晰性,而不能构成一种真正的无主导性的意识流的风格。伍尔夫对于历史、文化都有很好的修养,就是那“古冢”的想象,英国人偏爱忧伤的说法,都足见作家本人的那份文化底蕴。从星期日午后的散步,星期日的午餐,想到一定的规矩,再想到标准的制定,男人的标准,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足见女作家于细微处见真谛,对社会的本质有着深刻的洞悉。在小说的后边部分,女作家对一棵树以及树的相关景色的那份体验性的、细腻、准确而生动的描绘,满载着作家本人那份愉悦欢快的心情,又是那样富于感染力,让人心醉。如果作家没有这些能力,没有丰富的积累与自己的见识,意识何以流动,又怎能流动!作家的内涵,多方面的能力与修养,才是真正使意识得以流动的河床。因此,我认为,意识流小说远远不只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只是一种技巧,只是一种叙述视角上的花样翻新,它是非常需要超常的各方面的功力的,既需知识文化的,又需思想观念的,还需情感体验的,当然也离不开文学艺术的感悟力与智慧。同样可以说,读意识流小说,读现代小说也是需要读者具备多方面的功力的,否则难以读懂,至少是读不出它的韵味与深意来。 如果说《邱园记事》还具有一些叙事时间方面的因素的话,那么《墙上的斑点》在时间上只剩下一个点,即叙述者“我”坐在火炉前看着墙上的一个小黑斑的瞬间,小说在时间上是促狭的,与传统的叙事小说完全对立,仅在心理空间上延伸与发展。随着叙述者将斑点假设为不同的东西,“我”的思绪的自由发展与想象的共同作用,建构起几个并置的心理空间,它们互不相同又相毗邻,各个空间都有自己的主色彩,同时内部又包含着无数的印象与感觉的细节、思想与感受的碎片。这里没有完整的故事,也没有喜剧性、悲剧性、爱情事件以及符合公认格式的灾难性的结局,叙述者“我”的意识成了小说的绝对中心与绝对权威,什么外在的东西也左右不了它。它任意地倾泻、流动。从细节上看,有的小节似乎并无深刻的含义,从印象上看,有的显得是那样的不经意,然而,所有跳跃所形成的一种整体感,则能产生效应,它能牵动读者的思绪,引发读者的情感。思绪飘忽的那份轻灵,似真似幻的那份意境,漫不经心中包含的执着,绵里藏针的那份尖锐,远离世俗的精神世界的那份纯净,都不能不令人惊叹,它具有深深的感染力。 让我们再次回到伍尔夫的宗旨:“生活是一圈明亮的光环,生活是与我们的意识相始终的、包围着我们的一个半透明的封套。把这种变化多端、不可名状、难以界说的内在精神——不论它可能显得多么反常和复杂——用文字表达出来,并且尽可能少羼入一些外部的杂质,这难道不是小说家的任务吗?” 应该说,伍尔夫很有见地地在理论上为小说家提出了这一新的任务,而她自己以《墙上的斑点》成功地实践了她的理论,出色地完成了她所提出的任务。 《墙上的斑点》告诉人们:这就是小说,这就是现代小说。
㈡ 以下四幅名人画像分别是谁急急急!!!!!
张衡 鲁迅 居里夫人 牛顿
张衡,东汉建初三年(公元78年)生;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卒。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汉族。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诗人、汉朝官员,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他的贡献突首闹出,联合国天文组织曾将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
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玛丽·居里(1867.11.7—1934.7.4)。世界着名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pō)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第一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用了好几年在研究镭的过程中,作为杰出科学家,居里夫人有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尤其因为是成功女性的先驱,她的典范激励了很多人。
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是英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其研究领域包括了物理学、数学、天文拆芹枣学、神学、自然哲学和炼金术。牛顿的主要贡献有发明了微积分,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经典力学,设计旅拆并实际制造了第一架反射式望远镜等等,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为了纪念牛顿在经典力学方面的杰出成就,“牛顿”后来成为衡量力的大小的物理单位。
㈢ 英国纸币上印的人物都有谁
流通的英国纸币背面上印的人物如下:
1、5镑--丘吉尔
丘吉尔的全名是温斯顿带哗皮·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出生于1874年,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丘吉尔曾两度出任英国首相。领导了英国人民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雅尔塔会议三巨头”之一。其《不需要的战争》在195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来也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除此之外,还连续36年都担任了布里斯托大学的校长。
㈣ 道连格雷的画像
《道连·葛雷的画像》| 黄昱宁工作室解读
《道连·葛雷的画像》| 黄昱宁工作室解读
建议WiFi环橡卜李境下播放
关于作者
奥斯卡·王尔德是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文坛的风云人物,也是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出生于高知家庭的王尔德,从小受到古希腊经典的熏陶,先后求学于都柏林三一学院和牛津大学。王尔德的性格狂放不羁,加上穿衣打扮、行事风格不拘一格,致使他声名远播,红遍大洋两岸。在文学创作上,王尔德才气逼人,颠倒众生,除了最受大众欢迎的讽世喜剧之外,小说、诗歌、童话等体裁都有涉猎,而《道连·葛雷的画像》是他唯一一部长篇小说。王尔德受到唯美主义运动领军人物罗斯金和佩特的影响,在他们的思想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唯美主义艺术观,成为了该流派最有力的代言人。
关于本书
《道连·葛雷的画像》讲述了一个貌似荒诞不经、实则蕴含丰富美学和哲理的寓言故事。相貌俊美的贵族少年道连·葛雷向自己的画像许愿,希望自己青春永驻,让画像承担岁月的沧桑和罪恶的痕迹,不料竟一语成谶,从此,道连不再受困于岁月的无情,他肆无忌惮地挥霍人生,最终自食恶果。小说发表之初,其繁复新颖的意象、离经叛道的言论以及隐约流露的同性恋意味,为作者王尔德招来了诸多抨击和责难。
核心内容
《道连·葛雷的画像》是王尔德文学生涯中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小说诞生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严苛的道德氛围下,同时也正值唯美主义运动鼎盛之时,小说中繁复新颖的意象、离经叛道的言论以及隐约流露的同性恋意味,使这部作品一经出版便震惊了整个评论界。再加上作者王尔德本人桀骜不驯的性格,诸多因素糅合,终于将这部作品的话题性推向了时代的弊码巅峰。《道连·葛雷的画像》语言华丽,用词考究,在叙述形式上采用了民间故事、浪漫传奇、哥特式小说以及悬念惊悚小说等多种形式,搭建起王尔德特有的艺术风格。小说带有鲜明的王尔德的个人印记,通篇彰显了其“艺术至上”的唯美主义理念,这部作品也成为王尔德将自己灵魂深处的奥秘大胆而直率地向公众展示的一个窗口。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为你解读的书,是经典文学名着《道连·葛雷的画像》。
《道连·葛雷的画像》是英伦才子奥斯卡·王尔德的长篇小说。提到王尔德这位作家,知道他的人远多于读过他的人。王尔德在大众的知名度,主要集中在他对奇装异服的偏好、诙谐犀利的口才和那场直接导致他身败名裂、锒铛入狱且最终早逝的同性恋官司上。他硬生生将自己的生活演绎成了一出高潮迭起的戏剧,大起大落的程度,不逊于他笔下的任何作品。基于与小说的关联性,我们今天的重点,不是讨论王尔德后半生如何急转直下,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的,是他的前半生如何放浪形骸。
王尔德1854年10月出生于都柏林,父亲是当时爱尔兰乃至全英国最有名的耳科和眼科专家,母亲也是爱尔兰着名的才女,曾写过许多反抗英格兰对爱尔兰压制的政论文章。按现在的标准来看,王尔德属于典型的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王尔德从小对古典文学显示出过人的天分,还拥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先后在都柏林三一学院和牛津大学研读古希腊文学。这些因缘际会,造就了王尔德身上不可一世的傲气。
1878年牛津毕业后,王尔德定居于伦敦,之后的13年时间里,除了完成了一些短篇故事和童话故事集《快乐王子》外,并没有特别重要的作品问世。与创作上的低产形成鲜明反差的是,这一时期王尔德依靠奇装异服、高调行事和巡回演讲而闻名于世。王尔德的次子微微安·贺兰在他写的王尔德传记中曾这样描写自己的父亲,“他有时候会穿着缀有穗带的天鹅绒外套,长及膝盖的黑丝袜,大领的宽松丝衬衫配上大大的绿领带。”坊间还盛传王尔德曾经手持一支百合花走在伦敦最时髦的皮卡迪利大街上。可想而知,王尔德特立独行的穿着和举动在当时保守的社会风气之下会引发怎样的争议。
1891年之后,王尔德迎来了文学创作高产期。他的几部最重要的讽刺喜剧,陆续在伦敦的剧院上演,轰动一时。这股热潮跨越大西梁迟洋,一路红到纽约。我们举个例子来看当时王尔德有多么炙手可热。1895年《理想的丈夫》上演,与此同时,另一位文学大师、《螺丝在拧紧》的作者亨利·詹姆斯也一直梦想着以一部戏剧征服伦敦,然而,他的第一个剧本首演即告失败,完全湮没在王尔德的光辉之下,詹姆斯甚至从此放弃了剧本创作。这些戏剧成功奠定了王尔德的文学声名,甚至直接推动了英国剧场的复兴。
在这个阶段,王尔德的创作领域也越来越宽泛,除了戏剧之外,小说、诗歌、童话他都有涉猎。他的第二部童话集《石榴屋》和文艺评论《意图集》,以及我们今天要解读的长篇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都是在此前后陆续出版的。这些文学成就相对于他短暂的生命来说,显得既丰富又珍贵。尽管以正统文学史的角度衡量,与同时代的乔伊斯、萧伯纳、叶芝等大师相比,王尔德的文学地位稍显逊色,但他无疑是19世纪晚期英国文坛上一个不可复制的怪才。他的名字已经成为一个美学符号,与唯美主义运动密不可分。
什么是唯美主义运动呢?简单地说,这是19世纪后期出现在艺术和文学领域中一场组织松散的反社会运动。他们有一句着名的口号——“为艺术而艺术”,很多人把这句话归在王尔德的名下,但这句话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库辛在1818年提出的。王尔德汲取了前辈的思想精华,大力宣传,最终成为流派中最有力的代言人。整个唯美主义运动从法国开始,然后波及整个欧洲,直到19世纪八九十年代,英国一批作家、艺术家、文艺理论家再度呼应数十年前法国唯美主义运动的口号,掀起了该运动的第二次高潮。
必须指出的是,唯美主义运动之所以会在英国再起波澜,也跟当时英国的政治环境有一定关系。当时的英国,正处于维多利亚时代。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时间长达64年,开启了英国历史上政治、经济、科学最为辉煌的时期。与国力的强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社会舆论对道德观念的极度压抑。严苛的道德环境造成了人性的极大压抑,带来一个外表体面克制、内里却充满黑暗的畸形社会形态。这个时代既产生了一批恪守传统、崇尚道德标准的顺民,也孕育了形形色色的怪才和叛逆。王尔德就属于后者。当时社会上有一批这样的知识分子,他们将目光转向了“美的殿堂”,试图为自己的创作另辟出路,于是,英国版的唯美主义运动就此应运而生。
《道连·葛雷的画像》是王尔德文学生涯中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出版于唯美主义运动如火如荼之时,是公认的该流派代表作。关于这部小说的问世,有一段文坛佳话。
1889年,一个美国出版商邀请柯南·道尔与奥斯卡·王尔德共进晚餐。席间,两位作家受邀为英国版的《利平科特月刊》各写一部小说。这个君子之约的结果是:柯南·道尔送去了福尔摩斯系列小说的第二个故事《四签名》,而王尔德送去的正是《道连·葛雷的画像》。柯南·道尔在1924年的回忆录中还高度赞扬了《道连·葛雷的画像》,称其是“一本有很高道德水平的书”,而这样的评论与当时英国主流文坛对该书的看法是截然相反的。
小说首次发表于1890年7月的《利平科特月刊》,后经王尔德补充修改,于次年正式出版,并附上了一篇着名的唯美主义美学序言。迫于压力,王尔德在修改中删去了一些带有明显同性恋倾向的内容。即便如此,小说中繁复新颖的意象、离经叛道的言论以及隐约流露的同性恋意味,还是为他招来诸多责难。报界普遍认为此书内容淫秽,反道德,邪恶而粗糙。《每日纪事报》对此书的评价是:“这本书是法国颓废派文学这个麻风怪的产物,是一本有毒的书,充满了道德与精神沦丧的臭气。”不过,面对种种指责,王尔德反而兴奋不已,他多次撰写长篇大论给多家报社,为自己的作品辩护。其中,部分辩护内容也成了后来正式出版的小说的序言。
虽然,针对一部作品不同的观点碰撞交锋也属常事,但像这部作品一样遭到广泛的道德攻击、甚至延伸到对作者的人身攻击,却是不多见的。《道连·葛雷的画像》诞生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严苛的道德氛围下,小说设置的背景也恰恰就是维多利亚时期,矛头直指当下,王尔德在作品中丝毫没有想要掩饰自己讽刺这个时代的意图。
故事开始于一个美丽怡人的夏日午后,着名画家贝泽尔·霍尔沃德正在画室中向好友亨利·沃顿勋爵展示他最近倾尽心血的一幅杰作,肖像画上是一个俊美少年。贝泽尔说,画中人是自己新近结识的一个名叫道连·葛雷的贵族子弟,他第一眼就为道连的美貌所折服,并说服他成为自己的模特。贝泽尔盛赞道连的美已经超越了艺术所能表现的范畴,并且为自己的艺术注入了一种不可捉摸的感染力。眼见贝泽尔对这位画中少年倾注了如此强烈的个人情感,玩世不恭的亨利勋爵开始对道连产生了兴趣。
正当两人讨论道连的身世时,主人公道连就登场了。亨利勋爵望着他,简直惊为天人,小说在此处第一次出现了对道连的外貌描写,“鲜红的嘴唇轮廓雅致,湛蓝的眼睛目光坦然,还长着一头金色的鬈发……青春的率真、纯洁的热情一览无余。”在作画过程中,亨利勋爵向道连灌输了大段强烈的享乐主义观点,告诉他青春短暂,需及时行乐,原本纯洁无瑕的道连不禁开始动摇疑惑。面对贝泽尔完成的自己的肖像画时,道连忽然心生一愿:希望自己能永葆青春,而让画像代替自己渐渐老去。
从此,道连开始彻底追求感官愉悦,享受生活。道连在一家简陋的小剧院中结识了美丽善良的女演员西碧尔·韦恩,为她的美貌和演技而倾倒。于是,他迫不及待地告诉了贝泽尔和亨利,并热情邀请他们去观看西碧尔的演出。没想到坠入爱河的西碧尔被道连的魅力所迷惑,表演大失水准,令道连在两位朋友面前脸上无光。王尔德在此处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唯美主义艺术观,并借道连之口说了出来——艺术与现实几乎是水火不容的。道连实际上爱的是角色中的西碧尔,当西碧尔陷入爱河而被解放了灵魂、想回到现实中来时,她却失去了艺术的灵魂,在舞台上显得俗不可耐,道连立刻因为她“浅薄无聊、冥顽不灵”而抛弃了她。
回到家后,道连注意到自己的画像发生了一丝变化,肖像的面部流露出些许冷酷,这着实让他吃了一惊。道连隐约感到自己的愿望似乎实现了,却又不敢相信。经过一晚的心灵折磨,正当道连想去找西碧尔重修旧好时,亨利勋爵带来了西碧尔的死讯——绝望之下的西碧尔已经自杀。道连悔恨不已,后悔昨晚说了那些冷酷无情的话,可是亨利却像魔鬼一样巧言安抚道连,让他相信西碧尔的死并不是他的过错。这件事情让道连明白,今后这幅肖像就将成为映射他灵魂的镜子,代替他承受屈从诱惑和堕落带来的恶果。最重要的是,道连·葛雷接受了这份魔鬼的契约,他将肖像束之高阁,从此不再示人。
接下来的十八年里,道连一天天走向堕落,那幅画像也随着他的每一次恶行而变得愈加丑陋狰狞,但道连的外表却始终保持着青春年少的美貌。他在那幅画像的掩护下过着双重人格的生活:外表纯洁天真,一尘不染,实际上却干了许许多多卑劣的勾当。许多年轻人因为喜欢他的外表,崇拜他亲近他,和他交朋友、做情人,最后一个个都被他搞得身败名裂。而道连走向罪恶的过程,与他的两位好友脱离不了关系。
首先是亨利勋爵。他本人是个玩世不恭、愤世嫉俗的贵族,总是用离经叛道但又诙谐幽默的言论来包装自己有毒的欲望。他把道连看做自己的实验品,一步步把道连引上耽于声色、出卖灵魂的不归路。至于画家贝泽尔,他与亨利勋爵是完全不同的性格。贝泽尔在见到道连日渐堕落时深感痛心,但是与亨利勋爵一样,他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贝泽尔的悲剧来源于他对肉体美的过分崇拜,而正是由于他对道连肉体之美的过分崇拜,才导致道连滋生出可怕的虚荣和欲望,进而被亨利勋爵的思想所影响蛊惑,直到最后,贝泽尔因窥见画像的秘密而惨死于道连之手,这多少也是贝泽尔的咎由自取。
杀死贝泽尔使道连的罪恶达到了巅峰,不但如此,道连还威胁以前的朋友帮他用化学试剂毁尸灭迹。这段销毁尸体的恐怖情节,让这部小说染上了18世纪后期英国流行的恐怖小说类型哥特小说的色彩。此时,画像上道连的面貌已经病态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表情狞恶,头发稀疏,淫邪的嘴唇红得鲜艳,原先蓝色的眼睛已然浑浊。待道连杀人之后,肖像的一只手上还出现了湿漉漉、亮闪闪的红色露珠。
道连为了躲避罪恶,来到肮脏的鸦片馆寻欢作乐,不料却遇到了西碧尔的弟弟詹姆士。道连用花言巧语摆脱了一心报仇的詹姆士,不过很快詹姆士就明白,道连正是抛弃了自己姐姐的负心人。正当道连战战兢兢之时,在一次聚会的打猎时间,詹姆士因为躲藏在灌木丛中而被猎手误杀。道连盯着尸体,明白自己的危险再也不存在了。
了解底细的人相继死去,道连却承受不了这种精神上的折磨,他向亨利勋爵坦白,打算从此洗心革面。抱着一丝侥幸,道连期望自己做些善事会缓解肖像上的邪恶欲念,可是当他拿出画作的那一刹那,却发现画中人除了眼睛、嘴角更增添了一丝狡猾和虚伪之外,没有任何变化。道连无法承受这些罪恶将跟随自己一辈子,狠下心来,决定用那把杀死贝泽尔的刀去毁掉这幅受到诅咒的画像——可刀在刺进画中人的胸膛时,也同时刺穿了道连自己的胸膛。人们发现横尸地上的道连·格雷形容枯槁,面目可憎,挂在墙上的画像却丝毫未改,光彩依旧,“洋溢着青春和罕见的美”。
道连·葛雷的文学模式并非首创,与它最相似并且更有名的文学形象莫过于浮士德博士。浮士德为了探究终极知识、体验人生真谛,用死后的灵魂与魔鬼靡菲斯特做交易,这笔交易的性质与道连·葛雷那暗中许下的心愿如出一辙。王尔德笔下虽然没有出现魔鬼的形象,但亨利勋爵却代替了魔鬼的作用,在他的引诱下,道连许下心愿,让画像变老变丑作为自己永葆青春的代价。两者的区别在于,浮士德为了知识和权力而出卖自己的灵魂,道连则是为了青春和享乐而出卖自己的灵魂。王尔德赋予了这个陈旧的文学主题一种崭新的形式。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曾提到过一个叫“裘格斯戒指”的典故。贫穷的牧羊人裘格斯意外得到一枚戒指,拥有了隐身的魔力。裘格斯问苏格拉底:“如果有人能拥有这样一枚戒指,谁还会诚实守法?”苏格拉底则回答说,尽管看不见一个人的身体,但是灵魂会因他所犯下的恶行而扭曲。这个悖论引发人们的思考: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不会被人察觉时,他能否控制自己不去做一些邪恶的事情?道连·葛雷就是那个戴着裘格斯戒指的人,为非作歹,却没有被发现,唯一的破绽就是那幅画像——那是映射他灵魂的镜子,通过这面镜子,贝泽尔发现了道连丑恶扭曲的灵魂。
小说的结尾设置得相当巧妙,当道连试图弃恶从善、摆脱丑恶的灵魂时,却意外死于自己之手,这一笔极具反讽色彩。以积极的角度衡量,他的死无疑是对以往罪孽的清算,而且这种清算是彻底的、绝对的,王尔德并不打算让结局升华,来一个具有宗教感的救赎型结局。站在道德立场上,我们也许可以这样理解,人的灵魂一旦堕落,并不能依靠弥补来重新变成好人,只能以死谢罪。据此而言,这部小说非但不是反道德,甚至还具有某种简单朴素的警世意味,柯南·道尔从小说里看出的“很高的道德水平”,很可能就是从这个角度理解的。
不过,如果仅仅以道德水平高低来衡量文学作品的意义,未免有失狭隘。关于《道连·葛雷的画像》究竟表达了什么问题,王尔德曾有过耐人寻味的自述,他说,“贝泽尔是我心目中自己的形象,亨利勋爵是世人眼中的我,而道连是我希望自己成为的形象。”也就是说,在王尔德看来,这三个人物都在不同侧面折射着他自己的影子,共同阐释着他的美学观念。这种观念,不仅仅是亨利那蛊惑力十足却也虚妄浮华的及时行乐,也不仅仅是贝泽尔对于美的外在形式的执着追求,它也包括了对美的实质的反思,对唯美与道德之间冲突的自省,对美的终极毁灭的叹惋。我们无须追问究竟哪个人物才代表了作者的立场,我们需要感受的,是王尔德如何用故事的形式展示这些唯美主义流派最为关注的命题。一旦超越道德标准,重新审视这部作品,我们看到的就不仅是一部维多利亚时代里带有同性恋色彩的猎奇小说,更是一部具有鲜明王尔德风格、体现其艺术审美和道德追求的杰作。
在小说的叙事形式上,《道连·葛雷的画像》中采用了民间故事、浪漫传奇、哥特式小说以及悬念惊悚小说等多种形式,搭建起王尔德特有的艺术风格。小说的语言华丽,用词考究,大段对环境、建筑、音乐以及意象的刻画和描绘,不仅显露了王尔德个人对古希腊文化的崇拜与迷恋,更宣扬了其“生活模仿艺术”的艺术观。甚至在小说的第十一章中,王尔德对珠宝、绣品、挂毯、香料等诸多奢侈品进行了掉书袋式的旁征博引,还有道连那天马行空的文学幻想——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各种感觉愉悦在这里汇成了一条河流,折射出王尔德式恣意张扬的唯美主义艺术特色。
戏剧性叙述也是这部小说的一大特色,这一点与王尔德“天生的戏剧家”身份密不可分。我们前面提到过王尔德那几部着名的社会讽刺喜剧,至今还拥有强劲的生命力,为世人追捧。这不仅仅是因为王尔德毒辣地讽刺、鞭笞了当时英国上层社会的虚伪道德和荒唐习气,更是因为这些喜剧中充满了巧合、误会和骤变这些能够吸引观众的戏剧性元素。在《道连·葛雷的画像中》,王尔德也没有错过使用这种手法来达到夸张的戏剧性效果。比如,在道连抛弃了西碧尔的第二天,正当道连经过彻夜悔悟想要去找西碧尔弥补错误时,亨利勋爵却带来了女孩的死讯,道连瞬间就有了卸下道德包袱的有利条件;至于西碧尔弟弟的意外死亡也是如出一辙,正当道连处于惶恐不安的状态,整日担心詹姆士来报仇时,却看到了对方的尸体。
王尔德一向才思敏捷,擅长讲俏皮话。他笔下的人物道连·葛雷和亨利勋爵自然也是此中高手,比如“摆脱诱惑的唯一办法是向它屈服”“只有肤浅的人才不会以貌取人”“男人结婚是因为疲惫,女人结婚是因为好奇,结果双方都大失所望”“世上只有一件事比被人议论更糟糕了,那就是没有人议论你”……这些诙谐幽默的惊人之语,也间接反映了人物的愤世嫉俗和华丽颓废的享乐心理。因此,王尔德的风格和他采用的形式,既体现了其创作特点,又服务于小说的内容,使得形式和内容得到了很好的统一。
1900年,王尔德于巴黎贫病交加中惨淡离世,他在世时没有看到评论界对他的小说翻案。在社会道德环境日益宽松、甚至连同性恋婚姻合法化也逐渐成为主流趋势的今天,当我们重拾这本《道连·葛雷的画像》细细品味时,早年那些虚伪的道德攻击早已烟消云散,今天的王尔德也已经成为继莎士比亚之后,在欧洲被阅读最多、被翻译成最多国语言的英国作家。王尔德的理想是以美的艺术来荡涤现实的污浊,对现实丑恶和黑暗的正视是为了解释他“艺术至上”的理念,唯美主义则成了他在精神上反叛的形式,《道连·葛雷的画像》正是王尔德将自己灵魂深处的奥秘大胆而直率地向公众展示的一个窗口。
总结
最后,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本期内容里的知识要点。
一、王尔德是19世纪末英国文坛的怪才,其标新立异的穿着打扮和诙谐犀利的口才,还有那场导致他身败名裂、锒铛入狱的同性恋官司,至今仍为大众津津乐道。
二、作为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王尔德的创作领域涉及小说、戏剧、诗歌和童话等多种体裁,而《道连·葛雷的画像》是王尔德文学生涯中唯一一部长篇小说。
三、《道连·葛雷的画像》诞生于维多利亚时代晚期,小说中离经叛道的言论、隐约流露的同性恋意味,一出版立即在当时风气保守的英国文坛和社会引起轩然大波,为作者招来诸多责难和攻击。小说的三位人物道连、亨利勋爵和贝泽尔都在不同侧面折射着王尔德自己的影子,共同阐释着他的美学观念。一旦超越道德标准,重新审视这部作品,我们看到的就不仅是一部维多利亚时代里带有同性恋色彩的猎奇小说,更是一部具有鲜明王尔德风格、体现其艺术审美和道德追求的杰作。
四、在叙述形式上,《道连·葛雷的画像》采用了民间故事、浪漫传奇、哥特式小说以及悬念惊悚小说等多种形式,搭建起王尔德特有的艺术风格。小说语言华丽,用词考究,大段对环境、建筑、音乐以及意象等形形色色的刻画和描绘,不仅显露了王尔德个人对古希腊文化的崇拜与迷恋,更宣扬了其“生活模仿艺术”的艺术观。
五、王尔德本人妙语连珠这一特点也体现在小说人物中,通篇的妙语警句和机智对话俯拾皆是,通过这些诙谐幽默的惊人之语,也间接反映了人物愤世嫉俗和华丽颓废的享乐心理。
撰稿:黄昱宁工作室
脑图:摩西
转述:杰克糖
打开得到App听更多好书
㈤ 学校一般挂马可思爱因斯坦画像还有哪些人物的画像
还会挂牛顿、和法拉第的头像,他们和爱因斯坦都是近代物理学雹做的佼佼者。有马克思的头裤肆渣像通常还会挂恩格斯的胡悄头像。还会有张衡、祖冲之、孙思邈等的头像。
㈥ 乔叟艺术风格 英国诗人杰弗里乔叟生平介绍
杰弗里乔叟是英国伟大的文学史鼻祖,他开拓了英国的现实主义风格作品的道路。乔叟艺术风格不是从一开始就是现实主义风格的。在乔闭氏叟艺术风格早期是没有自己的独立风格的。
乔叟的作品
乔叟艺术风格开始只是一味模仿意大利和法国的文学作品。在他早期的作品《特罗勒斯和克莱西德》中就可以看出,杰弗里乔叟对书中人物的塑造是利用了法国的骑士和动物寓言来作为依据的。那时候的乔叟艺术风格还是充满幻想和不现实性的。
在乔叟开始代表英国爱德华三世参使到欧洲各国的地方,他开始不断接触到各形各色的作品。其中有两个人是对他的文学作品有着深刻的影响,那就是薄伽丘和皮特拉克。他拜读过他们的作品后就深深被那种不同于法国的浪漫幻想主义文学吸引。他们的作品中没有丝毫的虚构,描写刻画的人物都是和现实中的人物那么的相近。拜读他们的作品仿佛就是在审视自己的生活。
至此之后,乔叟艺术风格就放弃了幻想和寓言的风格,走向了现实主义风格的文学道路。平时的乔叟就酷爱读书,他不断阅读古典文学作品和新文学风格作品。在他的作品中,人们很容易能够找到很多作家的影子,比如李维、皮特拉克、波伊提乌和但丁等等的一些作家。乔叟开始一直模仿他们的文学作品,拿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用在自己作品中的部分,然后进行整合再次改编。也正是这种取他人之精华进行整合,让乔叟艺术风格开始有了自己的风格特征。他后期的作品大多数都是现实主义风格的,但是他又参照了法国文学的风趣幽默的特点,使他的作品风格又大大不同于一般的现实主义风格。
英国诗人杰弗里乔叟生平介绍
杰弗里乔叟是在一三四三年出生在英国的伟大诗人。他是英国文学史上的开山鼻祖,在他的带领下,英国文学开启了文明的旅程。杰弗里乔叟不仅是告族一位高高在上的诗人,他还有多个服务人民的职业,比如外交家和侍臣。
乔叟画像
杰弗里乔叟的名字乔叟在英文中是鞋匠的意思,从他的名字不难看出,杰弗里乔叟的祖上是做鞋匠起家的。而在他父亲这一辈,开始从事酒庄生意,因此家里的条件十分优渥。在杰弗里乔叟十三岁的时候,被父亲送进皇宫做英国国王爱德华的儿子的侍从。两年后,因为参加英国与法国的战争不幸被俘虏,好在第二年被国王赎回宫中继续做侍从。在杰弗里乔叟二十三岁的时候迎娶了王后的一位室寝女官。结过婚的杰弗里乔叟不断地代表爱德华三世国王前往各个欧洲大陆进行会见。在这过程中,他遇到了影响他文学观地两个人——薄伽丘和皮特拉克。
在杰弗里乔叟早期的时候创作的文学作品带有浓重的意大利和法国文学的韵味。因为初期的他还只是会模仿创造,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学风格。所以在在他的那本《特罗勒斯和克莱西德》就是参照法国骑士为原型,模仿法国的动物寓言,将书中的人物性格刻画地风趣幽默。一直到他遇见薄伽丘和皮特拉克,他的作品开始发生了改变。杰弗里乔叟开始不再一味利用寓言讲述故事,他开始刻画生活。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人物刻画进了自己的作品中,开始了他现实主义作品的道路。
人们对乔叟是怎么评价的
乔叟是开创英国式诗歌的第一人,他位英国的文学史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英国人乃至全世界的文学家对乔叟评价都是极高的。因为他不仅开启了英国伊丽莎白时期的文学道路,更是影响了后来英国的多位文学作者。
乔叟画像
在英国是没有人能够代替乔叟的文学地位的,这是每个对乔叟评价中最高的点评。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也是受到乔叟作品的深深影响才得以创造出一系列优秀的作品的。在深刻研究乔叟的作品,才让莎士比亚写出了极具讽刺意味,又充满幽默风格的戏剧作品。
在后世的英国诗人中,一直都有人运用着乔叟创造的英雄双韵体式的诗歌风格。对乔叟评价不需要过多的语言进行讲述,从人们对他创造的文学艺术进行的传承就可以看出乔叟是个令人敬佩的诗人。能够让乔叟成为英国的诗人之父也是对乔叟评价的最高赞美。这个称谓意味着袜态弊人们认同看好他所带来的文学风格。
虽然乔叟在世的时候,有过一段经济十分拮据的生活。那是理乍得开始亲政后,乔叟受到冷落,不再受宠,以致他的官位被剥夺。在此痛苦的期间,乔叟写过一首《致空囊》给亨利四世,以此告诉他自己的境遇悲惨。
世人对乔叟评价如何还可以从乔叟的安葬处看出他的地位。杰弗里乔叟是第一位诗人,被安葬在伦敦的威斯敏特斯教堂里面的诗人之角中。由此可以看出英国人民对杰弗里乔叟的肯定。这位英国诗歌的开山鼻祖,理应当受到最高的评价以及最好的礼节待遇。
㈦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道林格雷的画像》
《道林格雷的画像》是奥斯卡·王尔德的作品,这部作品讲述了主人公道林·格雷因为画家为他画的画像而发现自己的美,又在亨利勋爵的诱惑下祈祷用自己的灵魂去换取不老的容颜。神奇的是,他的愿望居然实现,因此他的心灵像是被恶魔吞噬了一样,一步步变得扭曲,黑暗。正如当地的村民那样形容:“道林跟魔鬼作了交换,他是个比恶魔还恶魔的戚世人”。正因为他有着不老的容颜因此他逃脱了种种罪行 ,因为人们老了他依旧年轻,所以认不出他就是那个劣迹斑斑的道林。这部作品正能够引起我们对青春和灵魂的思考。我们是否为了永葆青春能够出卖灵魂?完美主义颜值即正义是否正在扭曲我们的心灵?
王尔德是一个极具才华的诗人,作家,剧作家。他写下的东西都具有警示意义,我们特别熟知的一句话“即使生活在阴沟里,也仍有人仰望星空”。就是出自王尔德笔下的金句。我很欣赏王尔德的特立独行,他有他自己的生活方式,从来都不会随波逐流,他有着他自己的想法,也看清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就是这样一个天才创造出了《道高携肢林格雷的画像》。给我们后人留下深刻的警示。
再回到这部作品,奇特之处就是道林·格雷拥有了不老容颜之后每当做了一件坏事,他的画像脸上就会变得邪恶,扭曲,丑陋,画像就像他灵魂深处的另一个自己,直勾勾地盯着他,审视着他。但是道林·格雷并没有因此而收敛,反而越来越疯狂,最后甚至做出更多禽兽不如的事情。他的内心就像是有魔鬼的驱使,使他无法变得理智。人一旦没有了理智,那你就不再是你自己。你是谁?灵魂不再是你的灵魂,就算你的躯体还是你,你还是你吗?
这个问题我很久之前曾经想过,如果把我的大脑换掉,那我还是我吗?或者如果我妈慢一点生,我还存在吗?那肯定不存在,我就一定不是现在的我了,过去的每一刻都会造就成现在的我,所以缺一环节都不行。有点离题了,只是突然想到这个问题所以顺便写进去。
言归正传,隐早心理学家荣格曾经说过,了解他的内心的阴暗面的最好方法就是先了解自己内心的阴暗面。不过我们也可以从文学作品中去了解他人内心的阴暗因此来保护自己,毕竟从别人身上偶尔能够看到自己,无论你先了解你自己还是了解别人,都要了解。
至于这部作品,很值得我们去思考,我总结出三点道林·格雷会变坏的原因。第一,自身抑制不住诱惑。第二,他人的影响,我们中国有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第三,社会风气的影响,道林所处的社会正是一个金钱至上的社会,而且都崇尚享乐主义,道林就是被这样一种思想影响着。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东西,我们应该避免去做出像道林那样的事情。所以理性思考独立思考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信息化的时代,我们应该能够去辨认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好的。不要随波逐流,特别是小孩子,他们的思想还不够成熟,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不然网络上的东西对他们的影响很大。真的有些东西可以说是毒害青少年的思想,我看过四年级的孩子QQ空间都是黑暗的,充满骷髅的,她们还玩抖音,拍抖音,但是她们抖音里的内容全是那种黑暗的骷髅,我第一次看的时候吓到了,一个处于花一样年纪的小女孩怎么内心全是这种东西。我觉得一个人内心是怎么样的,她在别人不知道的地方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我很慌,我不知道该如何去引导她,所以我只能慢慢地,把自己正能量的一面传递给她。我相信,和一个拥有正能量的人在一起我们也会变得有正能量。所以如果你身边的人很负能量,如果你改变不了他,那么我希望你别被他改变,这是很危险的。所以你能做的,就是最好远离他。或者你可以结合身边富有正能量的人一起去影响他。总之,要小心,不要让无形的思想潜入你的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