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为什么英国一战二战都打赢了,却吃亏最大
我们先看一下,在一战之前,英国牛到了什么程度。
一战之前,英国的对外殖民达到了顶峰,尤其是英国开始搞“新帝国主义”,就是直接派人深度接管殖民地的管理,不但印度这些殖民地得到了强化,还开拓了非洲这些新地盘。比如占领了埃及,拿下了重要的苏伊士运河,又控制了南非。当时英国控制了世界四亿人口,相当于本国人口的十倍,殖民地遍布世界,是名符其实的日不落帝国,也是世界头号强国。
但一战一打,这个事情就不好说了。虽然一战英国也是战强国,而且殖民地还有所增加。但一战其实让英国元气大伤。
首先是经济的,英国打一战,花了一百亿英磅,相当于五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数据, 开战前,美国欠英国4亿英磅,打完之后,英国欠美国8.5亿英磅。英国从债权国变成了债务国。这样一来,伦敦就失去了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大笨钟被大苹果取代。
其次,商船损失惨重,英国是海洋强国,开战前拥有2000万吨的商船,第二、三、四的德美法加起来都不及英国一半,但一战打完,英国损失近半商船,这样一搞,英国的经济汽船就转不开了。有的货还要请美国船去运。
第三,人员伤亡,这是最重要的。英国在一战损失了数百万人口,使得英国没有足够的人口对那么大的殖民地实行有效管控,另外一个就是让英国在二战中准备不足,人口储备不够。
一战下来,英国虽然胜了,但已经是伤痕累累。再到二战,就直接跌落一个位面。
首先二战就暴露了英国伪军事强国的面具。英德一战,要不是敦刻尔克大撤退,英国要步法国后尘,直接完蛋。
英国海军也不再是世界第一的海洋巨兽,航母作战力差,作战思维落后,可能海军的水平连日本也比不上。
最后,英国不得不求美国帮忙。这有点像北宋时期,宋辽金交战,宋金联盟打辽国。打完之后,金国发现宋国军事这么差,干脆打完辽国打宋国。
英国引美国介入欧洲是彻底失去世界霸权的一步。其实英国早就该看出来了,世界是北美大陆跟欧洲争霸的格局,英德应该联合,同美国争霸。可最终的结果是英美联盟,打掉德国,从此欧洲失去了世界最强板块的威名,英国也让出了自己头号交椅的位置。
当然,接下来的事情就更让英国很受伤。民族主义的兴起,英国殖民那一套基本就完不转了,世界各地的殖民地纷纷独立,日不落帝国变成了零时区帝国。甚至可以说,英国已经从一流强国的队伍变成了二流强国。
② 第一次世界大战财产损失和战争费用
协约国士兵的阵亡: 5,497,600
·比利时: 13,700
·英国: 908,000
·澳大利亚:60,000
·加拿大:55,000
·印度:25,000
·新西兰:16,000
·南非:7,000
·大英帝国:715,000
·法国:1,240,000
·法国殖民地:114,000
·希腊:5,000
·意大利:650,000
·中国:5000
·日本:300
·黑山:30,000
·罗马尼亚:336,000
·俄罗斯帝国:1,700,000
·塞尔维亚:450,000
·美国:50,600
同盟国士兵的阵亡:3,382,500
·奥匈帝国:1,200,000
·保加利亚:87500
·德意志帝国:1,770,000
·奥斯曼帝国:325,000
平民被杀:6,493,000
·奥匈帝国:300,000
·比利时:30,000
·英国:31,000
·保加利亚:275,000
·法国:40,000
·德意志帝国:760,000
·希腊:132,000
·罗马尼亚:275,000
·俄罗斯:3,100,000
·塞尔维亚:650,000
·奥斯曼帝国:1,000,000
军人、平民死亡人数超过5500万,参战国物资总损失达4万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死伤人数最多的战争,共有5500万-6000万人死亡(其中苏联为2700万死亡,中国约为1800万死亡),至少1.3亿人受伤,合计伤亡1.9亿人(其中苏联约为6000万伤亡,中国约为3500万伤亡)。
中国是抗击日本侵略的主战场。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侵略军的屠刀下,中国伤亡人数达3500万。中国二战死亡人数一直说不太清,因为统计不清楚,学者估计有1200万人-1800万人,不过90年代以后,数据渐渐明了,中国死亡约1800万,但是依然有很多学者质疑这个数据。按一九三七年的比价计算,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一千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五千亿美元。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
苏联是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主战场,二战参战国蒙受的全部损失中有41%是苏联的损失。据俄罗斯公布的材料,苏联在一九四一年到一九四五年卫国战争期间,因战争伤亡在6000万,其中死亡2700万人,其中苏联红军牺牲866.84万人;物质损失按照一九四一年的价格计算达6790亿卢布。苏联伤亡多为男性,导致战后的苏联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③ 为了打赢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战败,德国长久以来的宿敌英国,则笑到最后。《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让英国占了德国很多便宜,比如瓜分了德国在非洲、大洋洲的殖民地。但英国国内很多人要求管理层从德国身上搜刮更多,理由是英国为了打赢一战,付出了沉重代价。
英国在一战中付出了多少代价,咱们算一笔账。
战争,前线打的是军队,后方打的是钱粮,是后勤。在一战之前,英国军费一般维持在2亿英镑左右。不过当时的世界还没有进入全面工业化,军费低点很正常。到了一战,列强们打的是现代化战争,各种新式武器,这都是用钱砸出来的。很自然,各国军费在战争期间猛涨。仅从1915年3月,到1916年3月的英国财政年度,英国就花掉了15.6亿英镑。这个数据,在一战期间英国各年度的花费也是最低的。之后几年,英国每年要花掉近25亿英镑。
这笔巨额资金,对面积并不大的英国来说,并不是个小数目。
钱从哪来?首先是在国内发行公债。发了多少?简单地说:一战爆发前,英国发行了7亿英镑公债。一战爆发后,这个数据增加至少10倍。
但是,这笔钱也不可能全用于军费,管理层的各项开支,都要从中支出。
钱还是不够用,只能找江湖朋友借了。
和英国关系最近的是美国。有意思的是,英国还是美国的债主,美国欠着英国4亿英镑没归还。英国所需不止4亿英镑,只能拉下老脸找美国借钱。美国也知道绝不能让英国在战争中倒下,否则美国将失去大西洋的战略屏障。所以,只要英国开口,美国非常爽快。英国借了多少?根据战后,英国倒欠美国8.5亿英镑,可知英国共向美国借了至少12亿英镑。
更荒诞的一幕出现了。英国变成“叫花子”,英国的江湖朋友,比如俄罗斯、法国,以及在开战后放德国鸽子的意大利,都穷得冒泡。这些国家经济都快烂透了,兜里都没钱。英国为了让这些国家拉住德军,在自己下顿饭都还没着落的情况下,大把向这些国家借钱。
沙俄、法国、意大利共欠了英国多少钱?不多,不到15亿英镑。可是,英国千算万算,没算到沙俄竟被苏俄推翻。新成立的苏俄拒绝承认欠英国的7.57亿英镑。法国和意大利倒没赖账,只是说我们现在也没钱,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英国气得跳脚大骂这些江湖朋友不地道,当初借钱的时候可怜巴巴,到了还钱的时候全成了大爷!
如此,英国的下顿饭真不知道到哪去吃了。
更要命的是,英国借了美国的钱。美国是干嘛的?江湖上专放高利贷的。一战过后,美国成了当时最大债权国,有100亿美元借给了欧洲各国。美国信奉的从来都是利益至上,驴打滚利滚利,少了一毛钱也不行。美国经常催促英国还钱,英国哭穷,美国脸一沉,说把伦敦卖了,也得还钱!
美国实力强劲,英国得罪不起,只好咬牙还债。
怎么还?英国的黄金储备在一战这几年也花的不少,实在没有闲钱了。英国能动用的,只能是向国民征收的税收了。英国对美国说:我每年拿出全国税收的1%还钱,再不同意,只能去卖伦敦了。
美国拉来一把算盘,噼里啪啦一通算,结果英国要到1965年才能完全还清欠款。美国本来不同意,但考虑到与英国的特殊关系,只好认栽。
其实,英国倒不是心疼这些钱。英国还控制着海外大量殖民地,薅羊毛,也能薅不少,足够还债的。让英国心疼的是,英镑作为国际货币,在一战打击下,以及被迫还钱的压力下,国际地位已不如以前。美国则发足了一战的战争财,美元成了国际货币。更让英国心疼的是,伦敦之前是世界上的金融中心,结果也被美国纽约给取代了。
以上损失,还是英国的国内损失。如果扩大到海外,损失会更为惨重。比如英国商船贸易,海外殖民地市场被美国、日本占领,英国货被排挤。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英国几乎被打残,经济地位一落千丈。美国又发了一笔战争财,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强国,英国则沦为美国小弟。实际上,这种格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就埋下了伏笔。
英国赔本赚了吆喝。可是,吆喝完后,英国人依然赔本。
④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花费是多少
你好!有统计数据正早,一战全部参与国总费用在2万亿左右判薯,而二举冲雀战就高了,二战大约数据在50万亿美元!想想吧!请参考,谢谢!
⑤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费用有多少
据不完全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了4年3个月,参战国家33个,卷入战争的人口达15亿以上。战争双方动员军队6540万人,军民伤亡3000多万人,直接战争费用1863亿美元,财产损失3300亿美元。
⑥ 一战欧洲各国财政收入
1796年俄国财政收入1170万英镑—3510万两 约4000万人口
178~9年法国财政收入1900万英镑—5700万两 约2900万人口
1799年英国财政收入3500万英镑-10500万两 约1500万人口(不含殖民地)
1800年握猛唯奥地利财政收入875万英镑段培—2625万两 约2200万人口
1800年知陪普鲁士财政收入865万英镑-2595万两 约1070万人口
⑦ 为何英国重视一战甚于二战
三点原因。
一是英国在一战期间死亡的人数远比二战要多的多,造成的英国人的民族伤痛远比二战大得多。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
英国在一战时,本土约4500万人,四年大战下来,军民死亡约100万,伤166万。相当于每23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受到了战争创伤。
除了死伤两百多万人外,由于一战是典型的壕沟战。士兵在暗无天日的壕沟中,活的如同蝼蚁一般。所以很多身体没受伤的人,精神也呈现了不正常的状态。这些人日后无法融入到正常生活中,丧失了继续劳动工作的能力。这种绝望是令英国人无法忘却的。
所以说。一战对于英国,其影响,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相比之下,二战对世界的创伤更大。但对于英国的战争创伤却小很多。
英国在二战期间,本土人口约4700万,但五年战争下来,死伤只有45万左右。这个数字远比一战要小的多。(仅凡尔登战役的死伤就比英国在整个二战期间的伤亡都要大)
第二个原因,英国人不怎么愿意承认,但却是众所周知的。那就是:英国在一战,是绝对的主角。无论是在马恩河、凡尔登、索姆河还是日德兰,英军都是协约国的顶梁柱。
可以说,如果没有英国,同盟国早就把法国和沙俄打崩溃了。
最后,协约国打赢一战,同时在战后的巴黎和会上,英国联手法国逼退美国,让美国控制欧洲的时间推迟了25年。这也都是英国人值得吹嘘的一件事。
而到了二战,完全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二战的主角是苏德美。英国就是个打酱油的存在。法国也是如此,典型的龙套角色。有它们没它们,根本不影响二战的进程。
其实,这种主角与配角的身份转变,也就是为什么在安理会五常中,中美俄三国喜欢纪念二战,不怎么重视一战的原因。
中国与美俄,也不是没参加过一战。俄罗斯不必多说,沙俄就是因为一战而垮台的;美国参加一战时,诸如麦克阿瑟、马歇尔、尼米兹和巴顿等后来在二战期间叱咤风云的人物,当年都到过欧洲前线。咱们国家虽说没有派兵,但也派了十几万劳工。
只不过咱们和美俄,在一战时都给英国配戏的小角色。战争打完后,胜利果实,中美俄没分到多少。大头都被英法瓜分了。
因而对于一战,中美俄都不怎么愿意提。只有英法喜欢纪念。纪念它们最后的余晖。
第三个原因是英国人在一、二战前后心态上的转变导致的结果。
第一次世界结束后,虽然战争胜利了,但英国也欠了一屁股债。从地主黄世仁变成了雇农杨白劳。一战后的伦敦,不再是世界唯一的金融中心;英国皇家海军,亦丧失了霸主地位,被迫与美国海军平起平坐;各个殖民地也陷入了民族主义的浪潮,让英国难以继续维系统治。
一句话总结,就是受一战影响,英国的霸权地位动摇了。
所以一战结束后,英国 社会 普遍的反应不是为了胜利而狂欢,而是感到迷茫。
迷茫堂堂大英帝国就真的无力回天了?
1919年离辉煌的维多利亚时代,也就仅仅过去20多年而已呀。
当这种迷茫情绪渲染了20多年后,到了二战结束时,英国人反而不纠结了,看开了。
梦碎了?碎了就碎了吧。
辉煌不再了?不再就不再了吧。
反正也追不上了,那干脆就不追了。
在这种心理转变下,英国人默认了自己超级大国地位的转让,不再感到有什么奇怪的。
这种现象,就好比某人第一次被甩,往往是他最难接受,最难以忘记的经历。后面随着被甩次数多了,被甩的麻木了。这个人反而习以为常了,不难受了。
其实一战二战英国都重视,只不过英国更愿意提一战而不愿提二战,因为一战作为战胜国自己觉得很荣光,虽有伤亡但在全球利益没有损失。而二战英国虽是战胜国,除了伤亡很大之外,其在世界上的利益损失太大,许多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昔日的世界霸主沦为二流国家。
在亚洲东南亚、在缅甸居然被小日本打得屁滚尿流,很伤英国绅士的面子。一向强大的英国皇家空军差点被德国空军消灭,要不是两个皇家空军冒冒失失地去轰炸柏林,希特勒盛怒之下,把攻击英国机场和英国空军的飞机调去轰炸伦敦,让英国空军赢得喘息的机会,英国真的危险了,因为英国是岛国,制空权太重要了。这些话题都是令绅士们伤心的,谁愿意提呢。
我们中国的关羽喜欢提过五关斩六将,不愿提走麦城,道理都一样。
因为一战时英国米字旗飘扬在世界各个脚落,大不列颠帝国作为老牌帝国战胜了德奥的挑战,为了庆祝 历史 性胜利丶在全球最大英联邦殖民国内耀武扬威,歌功颂德而形成的盛大节日。
而二战英国不再是主角,曾因绥靖政策屈从德国,敦刻尔大撤退狼狈不堪。英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尽丧日寇之手,江河日下。而新崛起美丶苏充当了二战主角,灭德国丶逼日降,昔日老大帝国屈与中国丶法国为伍,共同成了联合国五常。
随着全球形成了要独立丶要解放的浪潮,英国全球殖民主义受到了重创和瓦解,英联邦也不再是铁板一块。英国地位不断下降,甚至跌落前三名。二战风头尽被红场盖过,西方权柄尽归白宫。英国也只能随波逐流了。
对比中国,英国经二次世界大战跌落霸主之位,而中国从百年苦难跃升为主要战胜国之一,与英国并列五常之列,中国纪念抗战的 历史 性胜利的热情高涨,也永远超过了英国。
楼上各位看官的观点都有道理。个人认为,“一战”的时候,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受到挑战,英国必须捍卫既得利益和地位,所以很重视,而且“一站”后英国是战胜国,是主角。“二战”时,英国已经不是世界霸主,没必要消耗自家人力物力财力去碰“德国”这块硬石头。敦刻尔克大撤退和英伦空战以后,英国被德国打惨了,只能勉强自保,更不光彩。后来在欧洲战场唱主角的是苏联,在亚太战场唱主角的是美国,英国作为配角也不怎么光彩,何况在印缅战场还被小日本打得很狼狈。最后的反击——诺尔曼登陆战,如果没有美军这个强有力的盟友,英国也没有能力独自登上欧洲大陆作战……。所以英国人更愿意提“一战”。
这么说吧,好歹一战英国人当仁不让的主角,日不落帝国的光辉照耀那,凡尔赛合约的签订英国人主持,战后的世界离不得英国人的张牙舞爪。而二战时英国亏虚啊,扎扎实实的配角!能维持下来,亏得让渡了诸多权益给当年的殖民地——美国,丢人哪!战后整个殖民体系崩溃,国际政治影响力一落千丈,贵族沦为彻彻底底的破落户。一战英国人光荣体面,二战英国人窝囊憋屈。
谁都愿意提自己过五关斩六将,谁愿意闲着没事儿总提自己走麦城呢。
所以,俄罗斯人每年都会纪念伟大的卫国战争的胜利,却很少会提一战的时候被德国人打的有多狼狈。
因为,第2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是一场对俄罗斯人来说史诗般的大战,哪怕今天苏联已经没了,自认为承接了苏联衣钵的俄罗斯也特别愿意拿出来纪念一下,给大伙看看自己当年有多英勇。
英国正好相反,第1次世界大战虽然英国人赢得也非常吃力,但毕竟最终他还是取得了完胜,可以说第1次世界大战能够打赢德国,那是在英国人的领导下搞定的。
首先,战争开始之后意大利人马上倒戈。
为什么,凭借的是英国人的威慑力。
意大利人和德国人签条约的时候加了一条:你跟谁打都行,但是你要是跟英国人打,对不起,我不会加入的。
于是,当第1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德国人对英国宣战,意大利人就第一时间说:德国,咱俩拜拜,我跟你说过,我绝对不会和英国人干仗的。
紧接着,英法联军在西线和德国人开始了拼命的厮杀,吸引了德军绝大多数的武装力量。
但与此同时,在坦能堡之战中德军以15万军队击败俄军25万,几乎将其全歼。
从那之后,把沙俄打的几乎已经失去了和德国人作战的胆量。
陆地上打的不可开交的时候,海上也爆发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海战,日德兰海战。英军集中151艘军舰,德军集中99艘军舰。
英军占据绝对的数量优势,但打的不好,被击沉11.3万吨,而德军只被击沉6.2万吨。
虽然德国人作战能力要远超英国人,损失也比英国人小得多,可是经过了日德兰海战之后,德国已经没有再和英国人开战的勇气了,实力小损失不起。
所以,只好将主力舰队撤回本土,然后用潜艇破击战的方式,试图逼英国人就范。
在潜艇破交战的打击下,击沉了协约国超过5000艘船只,但英国最终没有被德国人击垮。
就在双方打的精疲力尽的时候,美国人参战了,出兵200万,加入到了英国一方成为压垮德国人的最后一颗稻草。
所以,美国在整个一战中的重要性比英国人要差,并且不具备领导力,而法国作为英国人的小弟,整个一战那也是为英国人马首是瞻。
英国人可以理直气壮的说,第1次世界大战是在我的领导下打赢的。
打赢了之后,英国人继续拥有甚至可以说有了更强的对世界局势的影响力。
巴黎和会,英国领导人拿着笔和尺在地图上那么一画就能决定一个国家的疆域。
可以说,一战之后的巴黎和会成了英国人表演的舞台,法国则亦步亦趋,配合的天衣无缝。
至于美国人,没有什么人会重视他们的感受。
一战的时候英国如此硬核,他当然要经常纪念了。
可是二战却不一样了。
二战是英国人走向衰落的起点,二战爆发之前英国人还能在欧洲局势甚至是世界局势上拥有无可替代的影响力,但是二战爆发之后英国人被德国、日本逼迫的焦头烂额,不得不向苏联和美国求救。
所以,丘吉尔在和美苏两国领导人会议的时候多有抱怨,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小跟班,在美苏两个大佬面前没了过去那种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
但是,他也只能忍着,因为如果没有美苏两个国家,二战是必然会失败的。
从贡献上来说,英国人的贡献也是远远低于美国和苏联。
整个二战期间,美国打赢了太平洋战海战,几乎全歼日本联合舰队,还在日本本土种了两颗蘑菇。
大西洋海战如果没有美国,英国人早就被打垮了。
对德的战略大轰炸主力也是美国人。
所以,战争结束之后,大西洋和太平洋被美国所控制,英国人只好从这里撤走了。
战争期间,美国还支援了盟友超过2,000万吨的物资,其中大部分都是被英国人接收了,可以说如果没有美国,英国人连饭都吃不上了更不要说打仗。
和苏联也不能比,整个苏德战争德军死亡380万,被俘300万,其精锐几乎都丧于苏联人之手。
苏联也是二战期间第1支进入柏林的盟军部队,是打败德国法西斯的绝对主力。
所以,无论是陆地还是海洋,英国人在二战中的贡献要比前两位差的多的多。
陆地上英国人相当于一战时期的意大利,海洋相当于一战时期的法国,总之和真正的主力要差得远。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比不上东方战场上我国对二战的贡献。
而且,战争结束之后霸主易手,形成了美苏两强争霸的格局,英国人只好在全球范围内战略收缩,百超过90%的殖民地独立。
在二战前,他控制了3,0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战争结束之后只剩下不到30万平方公里了。
于是,从一个世界级大帝国退化成一个小小的岛国,这有什么可纪念的呢?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因为同样是世界大战,同样有英国参战,同样给英国带来了改变,但是改变的性质不一样。
经过一战之后,英国的世界老大地位虽然受到美国挑战,但表面上英国没有受到明显削弱,殖民地还有所增加。
经过二战之后,英国彻底沦为二流国家,失去了欧洲和世界主宰的地位,还把巅峰时期得到的殖民丧失殆尽。
所以英国人对二战的纪念没有一战那么隆重,这也是人之常情。如果关羽再生,他一定对过五关、斩六将和水淹七军津津乐道,对自己走麦城那段经历羞于提起。
虽然两次世界大战,都因为美国的参战而让胜负天平向英国等国一方倾斜,但是一战中英国还是主角,至少分量跟美国一样重。
在二战中,美国的成为戏份最重的男一号,英国变成了配角,心里的失落是难以言状的。所以,英国人对一战更怀念,纪念的时候更动情。
一战是在1914年结束的,五年之后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就将每年的11运11日定为一战纪念日。
每年的双十一,中国人忙着往购物车里放东西,英国上至国王首相,下到黎民百姓,朝野人士都在忙着纪念一战。
英国人隆重纪念一战,还有一个意思在里面,那就是对生命的尊重,悼念在战争中阵亡的将士,不忘今天的幸福生活来自先烈付出。
一战英军伤亡超过100万,仅仅索姆河一战伤亡就是二战总伤亡的几倍,所以一战比二战更触动英国人的灵魂。
2020年的一战胜利纪念日,伊丽莎白二世女王身着黑色套装,表情凝重出席了纪念仪式,当英国国歌奏起的时候,女王潸然落泪,向阵亡将士致敬。
一战后,英国政府在曼彻斯特竖立起一块巨大的碑石,纪念着一战战死的军人;而在爱丁堡的陆军博物馆里面,有好几个大大的纪念册,详细记录一战、二战之中英国军人的阵亡情况,包括姓名、籍贯、在哪次战斗中阵亡的,都有来有去、一清二楚。
很多人都说英国纪念二战没有一战隆重,是因为二战之后英国失去了世界霸权,世界主宰地位被美国替代。
其实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就日渐衰落,世界经济格局就发生改变。一战爆发之前,英国是世界的金融中心,英国在海外一年的投资高达40亿英镑,占据了当时世界投资总额的百分四十三。
一战让英国政府花去了430美元,不仅有大量的黄金储备流失,还从世界最大的债权国沦为了净债务国。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战前美国的黄金储备猛增,从20亿美元飙升到40亿美元,美元替代英镑成为世界货币。
但是英国通过一战,不仅巩固了它一战以前的海外殖民地,还从战败国德国手里得到了原属于德国的东非等殖民地,奥斯曼士耳其控制的中东领土也落入英国囊中。
不仅如此,英国的政治地位经过一战也没有明显下降,战后的巴黎和会上,美国提出要建立国际联盟,企图通过国际联盟建立美国主导的新秩序。
可是1920年国际联盟建立后,英国和法国却成为主角,美国却连大门都没有进。所以一战对英国来说有得有失,得比失多。
但是二战就不同了,二战美国出力最大,欧洲和亚洲战场美军演的都是重头戏,无论是英国、苏联和中国都接受过美国的大量援助,英国成为可怜的配角。而且二战之后,英国失去了海外殖民地,政治地位一落千丈,联合国中美国成为老大。因此,英国对二战的纪念热情自然不会有纪念一战的热情高。
俄罗斯人看重二战,英国人看重一战,二者站的角度不同,聚焦的着力点就有偏差,表现出的态度就不一样。
俄罗斯人有很明确“功臣心态”,我们为二战付出这么大的牺牲,战后的利益分配不能没有我们。所以,尽管一战俄罗斯人伤亡也是相当惨重,然而一战宣传的火候总是欠缺。
英国人在二战里犹如“最佳配角”,但毕竟没有“主角光环”,他们更怀念一战里的战场雄姿。 其实,对于大英帝国来说,一战的意义更加非凡,有着值得怀念的重大价值。
大英帝国曾经何其辉煌,“日不落帝国”的土地上总会有阳光在照耀, 很多人会说一战打残这个庞大帝国,但是一战又何曾不是把这个帝国推向最顶点呢?
一战前夕的英国并不好过,经济、政治等诸多方面都遇到瓶颈,就连本土的苏格兰、威尔士都在闹事,前者要求自治、后者要求政教分离。一战爆发,转移英国内部的抗议情绪,随之形成新的英国认同感。
一战里的英国那是硬扛的汉子,跟德国、奥匈是打出一身的伤痛,成为最后的胜利者。而后期参战的美国,耗费的钱财和赢得的影响力,都要小的多。在本质上,英国人认为自己是基于道义而战,而不是出于利己。
一战后的英国,帝国的规模达到最大,帝国的荣光还是耀眼。一战摧毁好些大帝国,沙皇俄国倒台、奥匈帝国被分裂、德国陷入混乱…… 英国人分到奥斯曼帝国的不少领土,包括美索不达米亚、巴勒斯坦和外约旦,以及原来德国在东非和太平洋上的殖民地。
战争的胜利还加强大英帝国和自有殖民地的良性联系,尽管战争增加双方之间关系的变数,但是战后初期的英国本土依然能够操控各殖民地,像印度这样独立意识比较强的地区,英国人还是玩得游刃有余。
此外,对于接下来的二战爆发,英国人的认知是“一战的继续”,确实二战的爆发跟一战的战后处理有着直接关系。这一点也可以从德国纳粹的认知得出,他们认为“一场战争的失败要靠另一场战争来改变”。
各种原委的叠加,导致英国人更加重视一战,而不是二战。 简单来说,英国人更怀念一战带来的最后荣光,而不是二战里辛苦跟班的角色,那时候打怪升级的已经是美国人。
这个问题不是问题。第一二战发生在一战之后,英国怎么选择重视谁?第二一战是出于争夺殖民地等特权分赃不均引发的战争,二战则是正义,战争与生存的自卫战争,没有可比性。非要选也只能是二战更重要。
这个问题应当这样问。英国一战后丧失全球霸权地位为何要甚于二战完结的程度。
现在我答一下。一战英国及其协约各国同同盟国之间爆发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战争,上亿人口卷入战争称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打败德国,奥匈帝国等倾其整个英联邦的大量物资,国外资产等,最典型的就是,向美国购买大量武器弹药,不仅外债被清除,还欠了美国不少。
战后,又忙于恢复国内当时凋敝的经济,在军事装备上逐渐放缓脚步,虽保有大量殖民地,但各地民族独立运动使得英国疲于应付,且战争给殖民地带来极大的负担,殖民地相对于本土,本身就是累赘。
不巧的是,经济危机在战后十几年内就爆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英国又遭重创,美国虽然在字面上也很惨,但原本已经超过英国的资本则因此继续保留了下来。
轰炸机装配
二战英国的本土收到法西斯国家的轰炸,在战后则不得不留更多的心思在本土,美国则在二战一开始卖军火大赚特赚,直到珍珠港事件发生,美国在军火生产的刺激下不仅极佳的解决了 社会 福利疲于解决经济危机的困难,还使得美国公民参与生产积累了不少全民财富,英国不一样的是,自一战开始国际地位下降,日不落帝国需要美国的军火,不难理解,美国已经超越了英国已成既成事实。从此英国霸权地位难复。而二战也加深了这一现象,综合国力不够怎能称雄称霸,经济地位决定了一切,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等同于黄金,美元彻底代替了英镑的地位。(战后全球黄金储备的四分之三在美国)
坦克生产装配
英国的衰落始于一战,并且表现出不可复兴的迹象,二战带来的危机或影响只是时间问题,不管危机何时到来,英国的霸权都不能避免被美国取代。
补给等待运输
二战时期美国的生产能力是其他国家所不能比的,全球最强火力,后勤补给,更重要的是各反法西斯同盟国家都接受了美国大量的军用物资,飞机,坦克,卡车不等。这也佐证了早在二战结束时美国已经拥有了绝对的话语权了。
原因是他们最后刷存在感,另外英国在一战中是拥有话语权,这是他们重视的原因,相反英国在二战中他们是老二,老大是美苏,也就是说老二有啥好纪念的。
一战,虽然英军有重大伤亡,但他们伤亡人精,却在旧中国面前不值得一提,咱们旧 社会 在一战中有两千万人员伤亡,绝对是一战所有国家的总和,而英国在一战死亡人数才一百万人,英国重视一战甚于二战,目的是剌激某些大国?假装猫哭耗子吗?要知道一战之前我国旧 社会 差点被八国联军瓜分了,而且还火烧圆明园,还犯下各种严重罪行,英国倒好,偏偏纪念一战,他们是什么意思?起码14亿分之一的我,至少这样认为。
英国担任霸权国的时间太长了,他们在全球都有殖民地,现在的英属成国,也以前的英国殖民地,目前英国还不承认自己没落,继续勒紧裤腰带来制造航母,抱着美国大腿来蹭热度,还在亚洲和南美颠倒黑白。
英国军队在一战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一战要是没有英国还真是难打,虽然他们处没落时期,但他们 科技 拥有一定的话语权,这就是英国保持不完全衰落的原因,二战中各国都没有雷达,英国倒好,破解了希特勒的密码,让其处于不败之中,一战时期的英国也是在航母方面领先全球,也就是说有战略目光。
另外一战中的英军为了防止德国阵营的偷袭,提前部署战壕阵法,说白了各国战争以战壕为主要掩体,要知道英军在掩体中生活很长时间,受尽折磨,也就是说日晒雨淋、蚊叮虫咬、各种疾病传染等,不单是身体受尽折磨,而且精神崩溃,这种情况下,英国已经记录史册,这就是英国重视一战的其中之一原因。
结语:英国重视一战,原因他们掌握语权,轻视二战,是英国变成了老二,不值得一提。
⑧ 1.一战与二战中英国的损失 2.一战与二战中共有多少次战争
英国在一战中的直接军事开支是60亿英镑,欠美国约50亿英镑。加上海外资产损失一战中英国的损失应当不少于150亿英镑。(约合今天1800亿英镑)
英国在二战中的各项支出约为440亿英镑,物质财产损失另为660亿英镑,海外资产损失约400英镑,总计约1500亿英镑。(约合今天12000亿英镑)
一战共有战役级别的战斗是230次。二战共有战役级别的战斗是900多次。
⑨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英国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开始衰落,其世界霸权地位逐渐被美国取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的经济格局。一战爆发之前,英国是世界的金融中心,英国每年在海外的投资高达40亿英镑,占据当时世界投资总额的43%。一战过后,英国不仅流失了大量的黄金储备,还从世界最大的债权国成为净债务国。
在欧洲的所有参战国中,英国采取了最负责任的财政政策。
英国政府花在战争上的开销多达430亿美元,其中包括借给法国、俄国等盟友的110亿美元的贷款。为了支付这些费用,英国一方面通过增加税收筹集到了90亿美元;另一方面通过向国内和美国长期借款筹集到了270亿美元;其余的款项是从国内银行借来的。
英国人之所以如此慷慨,在于欧洲国家一开始就把债务视为战争合作的一部分,理应放在战后统一解决。1915年,英法俄三国财长在巴黎财政会议上明确表示:“英法俄三国财长同意整合三国的财政和军事资源,以促进战争的最终胜利。”
这场战争使欧洲对美国物资和商品的需求迅速增加,刺激了美国经济的繁荣。更重要的是,这一行为导致大量黄金流入美国,美国的黄金储备从不足20亿美元一下子飙升到40亿美元。 战争一举改变了美国在世界各国经济和金融中的地位。战争结束后,战债偿还的问题被提到了议事议程上。
英国被夹在整个债务结构的中间,即拥有大量债权也拥有大量债务。英国深知收回债务的难度,希望统一解决战债问题,最好全面取消。这符合欧洲历史的传统,拿破仑战争后各国就全面取消了战债。在欧洲国家看来,一切战争的花费都是“自由国家”维护“自由世界”应尽的义务。
但美国却坚持按照商业模式完成对于战债问题的处理。两国之间的分歧直到战争结束后5年才得以解决。当时,英国为了快速恢复经济,尽早重建战前由自己主导的金本位制度,从而接受了美国的方案。
然而,巨额的战争贷款成为了英国经济复苏的负担,而美元却趁机输入欧洲,蚕食着属于英国的经济地盘。英国试图恢复世界金融中心的期望落空了。
(9)英国打一战花了多少钱扩展阅读: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过渡时期产生的广泛的不可调和矛盾。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等的背景下,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属同盟国阵营,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意大利王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则属协约国阵营。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
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多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但在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一战中,各种新式武器如飞机、毒气、坦克、远程大炮相继投入战争,是武器发展史的重要阶段。
⑩ 第一次世界大战财产损伤是多少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4年,经济损失3400万美元,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伤亡人员3000万。
拓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
1、地 点
欧洲、太平洋、中东、地中海与非洲,亚洲部分地区
2、时 间
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3、参战方
同盟国、协约国
4、结 果
以英国、法国为首的协约国战胜
5、参战方兵力
6500万左右
6、伤亡情况
协约国总士兵阵亡: 5,497,600
同盟国总士兵阵亡: 3,382,500
交战双方受伤总数:2000万左右
平民死亡总数:6,493,000
7、主要指挥官
威廉二世,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尼古拉二世,威尔逊总统
8、主要同盟国
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
9、主要协约国
英国,法国,俄罗斯帝国,美国
10、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
11、开始标志
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12、结束标志
德国投降
13、战后世界格局
欧洲列强实力下降,美日兴起
14、影 响
影响着欧洲及国际关系的发展
15、性 质
帝国主义战争侵略性,非正义
16、战后条约
《圣日耳曼条约》《纳伊尔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