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当时清朝也是世界主要强国,英国凭什么敢向清朝宣战
1840年的清帝国,是一个拥有四亿人口,百万陆军,领土1000余万平方公里,GDP占到世界总量22%的东方王朝。其面临的对手,则是历时数月横跨大洋,总兵力不过4000人的英国舰队。
1840年的战争目标并非是一场规模浩大的全面入侵,而是一次为达到有效目的的威慑行动,鸦片战争中,英国舰队在广东肆虐无果后,转而北上大运河,封堵清廷内河河道这一举动便是例证。威慑的目的决定了英军舰队战略计划的短期性。即便英军战败,仍然有印度次大陆作为其后撤基地和战略跳板。正是在这样一些因素下,1840年的英国下议院在一片迷蒙中做出了开战决定。
㈡ 清朝政府为何两次拒绝了英国的和平外交请求呢
说到干隆拒绝英国使者马戈尔尼同商这件事情,还是让人觉得十分的绝望的,如果当时开放的话,后来的清朝也不会这么惨,但是又有人说干隆是对的,那么到底是对还是错呢?下面我们继续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英国向神圣罗马帝国提出的请求,都是马戛尔尼向干隆提出的。
如果英国连同为欧洲国家的神圣罗马帝国都摆不平,有什么资格要求清朝呢?
不仅如此,干隆强硬拒绝马戛尔尼,最直接的原因是清朝得到英国在印度殖民的情报,干隆反感廓尔喀战争背后英国的若隐若现的影响,担心其会对西藏造成威胁,所以才有此态度。
㈢ 为什么清末那会儿英国非要跟清政府通商
那会正值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英国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质的飞跃,工厂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远远超过了本国需求的数目。
通商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令他们的商品得以倾销,而且中国当时是亚洲第一大国(也就是最佳的倾销商品对象)。这种方式带来的利润是非常巨大的。
英国也不是只跟清朝进行通商,当时英国几乎跟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进行贸易,除了中国,还有他们在亚洲最大的殖民地:印度。
英国经过《南京条约》后,与中国贸易占优势地位。同时在中国本地廉价收购了大量茶叶、瓷器、丝绸等被西方视为昂贵品的商品,同时销往西方国家。这种方式远比走私鸦片的利润来得多。
㈣ 当时清朝也是世界主要强国,英国凭什么敢向清朝宣战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英国敢于对大清宣战,其实是有着一个漫长的认知过程形成的。
从17世纪初到鸦片战争的两个多世纪里,英国人对中国的看法经历了一个由褒到贬的过程。17世纪英国人对华评价比较高,传说中的幅员辽阔,人口规模,富裕程度都令英国人羡慕不已,受到了普遍英国佬的推崇。
然而到了18世纪上半叶贬华之风开始兴起。此后中国就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特别是在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后,英国贬华言论日盛。正如英国评论杂志《不列颠评论家》在1821年指出的:“在过去60年间关于中国人的大众舆论经历了很大的变更。”19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这种变更仍在继续,而这种对中国的了解与评价的变化对英国对华态度与政策具有深远的影响。
这种论断虽然听起来很夸张,但实际上当时大部分对远东有所了解的英国人都是这样看中国的。1839年10月1日,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就曾告诉内阁:一艘主力舰、两艘巡洋舰、两三只轮船和几只小型武装商船就可以把从北京到广州的整个海岸封锁起来。
当然,这种论断里面存在着极大的引诱成分,是诸如林德赛、巴麦尊这种战争贩子用来诱使英国政府发动战争的操作。
除此之外,当时英国还流行着一种中国人“欺软怕硬”的看法。这种看法在1831年在华英国人向英国下议院呈递的一份请愿书,表达得尤为淋漓尽致。请愿书中这样写道:“与这个国家外事交往的整个历史表明,对其政府傲慢和无理主张的坚定反抗,甚至用不完善的方式,或迟或早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友好与调和的意向。当澳门的葡萄牙人曾经保持独立时,他们受到中国政府的尊敬的对待,并且从事着广泛的有利可图的商业;但当他们采纳奴性政策时,他们却受到了蔑视;一个繁荣的殖民地已逐渐陷入了悲惨与衰败状态。甚至暴力经常受到整个政府的友好对待,而顺从与遵奉其专横的法律所遇到的回报只是严惩与压制。在英国与中国的贸易史上存在着许多这类事例.......”
正是上述种种言论,引导着英国舆论,最终在两院讨论中促成了英国悍然向清廷发起了战争。战争的结果么,大致上跟他们这些言论相去不远.......
可悲,可叹,但不可怜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