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英国陆军的概况
自从取消强制兵役制后,英国陆军已经成为一支完全职业化部队。1908年成立后备本土军(TerritorialForce)。截止2012年1月,英国陆军实际兵力为10万3350人(包括3690人的廓尔喀雇佣兵旅);预备役12万1800名;本土防御部队3,5020人(英国国防部2008年12月的数据,本土防御部队实际需要员额为4万3000人。)。
根据英国国防部2010年发表的战略国防与安全报告,到2015年,英国陆军员额将裁减至9万5500人(加上受训人员约为10万5000人)。 英国陆军主要装备如下: 装甲车辆 345辆 挑战者2(Challenger 2)型主战坦克
48辆 打击者(Striker)装甲车(配备“旋火”反坦克导弹)
320辆 大弯刀(Scimitar)装甲侦察车
1492辆 装甲输送车(FV 432/430)
793 辆 武士(Warrior)步兵战车
478辆 斯巴达人(Spartan) 装甲输送车
622辆 撒克逊(Saxon)轮式装甲输送车
108 辆 “獒”式(Mastiff) 装甲巡逻车
11辆 “小狐”式(Fuchs) 两栖装甲侦察车 火炮 146门 AS 90 155自行榴弹炮
63门 227mm 多管火箭炮
136门 105mm轻型榴弹炮
450门 81mm 迫击炮 (包括 110 门 自行迫击炮)
2093们 51mm 轻型迫击炮 防空武器 24辆 轻剑C 防空导弹发射车
145具 星光(Starstreak)轻型多联装发射架
84辆 星光(Starstreak)自行超高速导弹发射车 4. 陆航 112架 山猫通用直升机 (部分装备了”陶“3反坦克导弹)
107架 羚羊直升机
6架 岛民(BN-2 Islander)直升机
67架 阿帕奇直升机
4架 阿古斯塔A109直升机
另外可向空军提供:
38架 支奴干直升机
39架美洲豹直升机
22架灰背隼直升机
‘贰’ 英国陆军的历史
名义上说英国陆军是负责国防和履行国际间共同防御的部队。但300年来英国陆军都是在别国领土上进行防御的,巴黎、罗马、华盛顿、柏林、开罗、北京都曾是英国陆军驻足之地,是一支不折不扣的进攻性军团。
诺曼征服前的英格兰是由国王卫队和武装自由民(每年训练2个月)组成。1066年后,诺曼人推行封建制度,建立以骑士为骨干的部队,百年战争时期曾使用雇佣军,长弓曾占主导地位。玫瑰战争使用雇佣兵和民兵相结合的军制。
现英国陆军的源头来源于英国内战时期克伦威尔组建的新模范军,查理二世复辟以后大部分被解散,只有冷溪近卫团被保留下来作为御林军。詹姆斯二世扩充陆军至2万人,但王军司令约翰·丘吉尔却在光荣革命时带着这支军队不战而降,根据1689年签署的英国权利法案,英国陆军是隶属于英国议会而不是英国皇室,至今不变,因此陆军不能称为皇家陆军,尽管如此,地面部队内的众多团队长期以来依然采用“皇家”头衔。
1707年,随着英格兰与苏格兰的合并,两个王国的陆军也一同合并,新的陆军由当时的各个英格兰军团和苏格兰军团组成。
从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英国是当时全球的军事及经济大国。军队迅速扩大,并发展成强大的作战部队,英国陆军扮演主要角色包括占领战略地域、进驻殖民地、平息叛乱、支援盟国、及镇压敌对势力等殖民化行动,如:七年战争、美国独立战争、拿破仑战争等打败了法国,克里米亚战争打败了俄国。平定印度后,建立第二大英帝国后,又在印度建立了一直附属性军队--英印陆军。此后东方殖民地战争大部是英印陆军打的,比如两次鸦片战争、义和团运动、英缅战争、入侵埃塞俄比亚和十九世纪末期的防止沙俄势力的一连串阿富汗入侵。其时红虾兵威震天下,整个19世纪甚至有英国统治下的和平的说法。
19世纪末,陆军大臣卡德威尔进行军队改革,改进编制和提高效能,废除陆军总司令,设立总参谋部。1905年又成立本土自卫队(1921年改称本土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霍雷肖·赫伯特·基钦纳实行征兵制组成百万大军,用消耗战耗死了德国。战后取消征兵,军队人数大幅度减少。1939年7月临近二战再度实行征兵。实行外围打击战略,在北非消灭了德非洲军团,在东南亚消灭了日缅甸方面军,在欧洲打垮了意大利。和美军一起登陆法国。
英国赢得了战争,但流干了血(财富)。战后印度独立,英帝国瓦解,1960年取消征兵制,陆军全部由志愿兵组成。随着采用核武器,本土军人数大为缩减,1964年设立国防部,国防大臣对首相和议会负责,国防参谋长向国防大臣提供咨询。参谋长则由三军参谋长协助工作,1972年全部陆军归地面部队司令部指挥 。
‘叁’ 二战结束时英国陆军有多少人英联邦国家陆军呢
英国总共动员了1400W军队!!!其中战争中死亡不到50W,英联邦国家的陆军地面部队不回太多毕竟是英国为主。美国也动员了1000W以上的军队!!死亡也不到50W!!!苏联动员了2200W军队到1945年还有1200W不到!!所以英国及英联邦国家的陆军地面部队和美国加在一起肯定比苏联多!!!!!!!
‘肆’ 19世纪30年代末英国为什么在国内危机重重中决定发动侵略战争
一、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的原因:
1、鸦片战争是欧美资本主义向外扩张.开拓殖民地和海外市场的必然产物.英国是19世纪上半期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充当了侵略中国的急先锋.这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2、中国的禁烟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鸦片走私活动.为维护可趾的鸦片贸易.打开中国大门.英国发动了侵华战争.这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二、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First Opium War)英国经常称第一次英中战争(First Anglo-Chinese War)或“通商战争”,是1840到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闭关锁国后的清朝逐步落后于世界大潮,但是在外贸中,一直处于贸易顺差地位。 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获取暴利。
1838年(道光十八年)冬,道光帝派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到任后,严行查缴鸦片2万余箱,并于虎门海口悉数销毁。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英国政府以此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英国国会也通过对华战争的拨款案。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懿律(Anthony Blaxland Stransham)、驻华商务监督义律(Charles Elliott)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 。虽然这场战争只是鸦片战争的一部分,但有时也经常把它称作鸦片战争。这场战争一直是断断续续进行,其间的一系列战斗和军事行动相互之间并无关联。
战争前期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沉重打击英国侵略者,但是腐朽的封建制度抵抗不住英国的侵略,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同时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是英国与法国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际,以亚罗号事件及马神甫事件为借口,联手进攻清朝政府的战争,所以被英国人称为“亚罗号战争”(The Arrow War)。又称“英法联军之役”(Anglo-French expedition t
‘伍’ 英国有多少军队
英国实行志愿兵役制,士兵服役期按本人与军方签定的合同而定,分为3年、6年、9年、12年、15年、22年。武装力量现役部队兵力为21.094万人。陆军:英国陆军的数量40个营.人员总数仍保持在11.7万。军队部署快、行动灵活、战斗力和应变能力强。 空军:英国以龙卷风式空优战机为主力,约有300架,对地攻击机有美州虎50架,猎鹰式垂直起降战机60架,鹰式攻击战机150架,英国海军则有40架猎鹰式垂直起降战机,总计在600架以上,最进与德、西联合开发“欧洲联合战机”EFA英国将引进250架左右。 海军:以航空母舰为核心,驱逐舰护航,有核潜艇或者潜艇,称为全球存在海军(大洋海军)(以上数据位2004年状况).
‘陆’ 二战英国共动员了多少兵力参战
你好 二战时期各国兵力部署如下
1;英国,5千万人口左右,最高峰动员兵力300万左右
2;德国,7千万人口左右,最高峰动员兵力550万左右
3;苏联,1.9亿人口左右,最高峰动员兵力1200万左右
4;美国,1.4亿人口左右,最高峰动员兵力1050万左右
5;日本,9千万人口左右,最高峰动员兵力600万左右
英国兵力来自于自身的兵役法体系与二战时的战争动员体制:
英国兵役法体系分为;兵役制度、预备役制度及民防制度(此制度是由二战中所产生,二战后建立)!
英国兵役制度:
英国的兵役制度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 一、“全民兵役制”时期。从公元8世纪到17世纪中叶,英国统治者先后建立了“国民军”(即“民军”)和
“义勇骑兵”,并逐步完善了这些“业余军队”的管理与训练体制,为创建常备军奠定了基础。 “全民兵役制”的特点是:军人的服役年龄不定;士兵的
服役期不定;官兵的关系是主仆关系。1645年,克伦威尔领导的英国资产阶级政囗府创立了常备军。这支“新型正规军队”的兵员既从各郡受过训练的“民
兵”中征集,又在外国军队中当过兵的英国人中招募。当时,法国、荷兰、瑞典等国已经建立了职业军队。英国很多青年在这些国家的军队服役,并掌握一
定的军事技能,回国后志愿加入了英国新建立的常备军,成了部队的骨干或中坚。1868年,卡德韦尔就任陆军部长后,在兵役制度方面进行了改革,缩短士
兵服役期,最高服役期限由21年减至10年,但士兵退出现役后必须再服6年(步兵)或14年(骑兵)预备役; 废除“买囗官制”,无论是新军官任命,或是以
后的晋升,都不得用金钱买;改善士兵的生活条件和福利待遇。1916年,英国国会通过法令,实行征兵制,共征召了800万兵员在二次大战后的1947年7月,
英国国会又通过了新的国民服役法。该法规定, 所有18岁的健康男子必须服现役1年,服预备役6年。在二战后英国的兵役法也几经更改!
英国预备役制度:
英国的预备役在致同样也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早在1000多年前的撒克逊时代,英国就有了被称之为“国民军”的民兵。“国民军”由全国人口中有劳动能
力的男子组成,平时种田、做工,战时奉国之命奔赴前线,保卫家园。进入16世纪以后,都铎王朝在英伦三岛的每个郡都设置一名军事长官,负责每3个月
召集一次本郡16~60岁的男子,以检查他们的武器和马匹。18世纪下半叶,英国面临的外来威胁日趋严重,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则导致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
级的出现。因此,英伦三岛掀起了一场“志愿兵运动”。议会于1804年通过了“义勇骑兵与志愿兵合并法”。志愿兵部队由各郡的军事长官控制,由当地地
主豪绅提供经费。进入19世纪以后,为了加强海军力量,英国政囗府除了大量征兵外,还先后组建了多种海军预备役部队,以支援和保障现役海军部队作战。
19世纪末,南非爆发了布尔战争,英国必须快速组建一支庞大的远征军,因此急需大量预备役人员。1905年,理乍得?霍尔丹出任陆军大臣,在他的努力
下,1907年国会通过了“地方与预备役部队法”。奠定了英国陆军现代预备役制度的基础。地方军的编成内,除了有大量的支援部队外,共有10个步兵师、
2 个装甲旅和1个伞兵旅。二战以后英国的预备役制度也有多次改革!
从英国历史上的兵役制度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二战中人口为五千万的英国可以动员出三百万士兵了
望采纳 谢谢
‘柒’ 俄国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概况
19世纪末,随着西方新的战略格局的形成和演变,列强或为了保持自己的有利地位,或为了改变自己的不利地位,无不大力加强军备建设,使西方的军事力量有了新的发展。
一、英国:海军优先
英国自近代以来,它的海军建设和它的海外殖民事业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成为大英帝国的坚强基石。英国政府有鉴于此,极为重视对海军的建设,始终把它放在比陆军更为重要的位置,其军备政策具有鲜明的海军优先特色。到了19世纪末,英国政府仍然坚持这种军备政策,仍然追求“欲使其国海军有对抗二大强国海军之强力”的建设目标。具体地说,就是英国海军要比第二、第三位的两个国家的海军加起来还要强大。
据有关资料记载:1857~1858年度海军经费为8440100磅;1870~1871年度为9013000磅;1880~1881年度为10321435磅;1881~1882年度为10497000磅;1884~1885年度为11599711磅;1890~1891年度为69000000美元,约合12700000磅;1900~1901年度为38791900磅([英]巴那比:《英国水师考》,第20、30页;清末刊本;《二十世纪欧洲史》,第37页;《最近世界海军力》,附表第16)。从这些统计数字我们可以看出,19世纪后30年中,英国的海军经费呈大幅度稳步上升的趋势。其中:1880~1881年度比1870~1871年度增加了1308435磅,使第1个10年间的增长率达14.5%;1890~1891年度又比1880~1881年增加了2203000磅,使第2个10年间的增长率达20.9%;1900~1901年度更比1890~1891年度增加了26091900磅,使第3个10年间的增长率达到创纪录的205.5%。最后10年的海军经费增加幅度如此之大,是与当时德国提出要建立自己强大的海军这一国际形势背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英国政府力图保持其海军对欧洲各主要国家海军的绝对优势,所以不惜耗费巨资与德国进行竞争。
1870年时英国海军舰船总吨位为633000吨;1882年有装甲舰74艘(含在建者5艘)合523080吨、非装甲舰85艘合189046吨,共计159艘712126吨;1890年时合装甲舰和非装甲舰共254艘计892361吨;1899年时为472艘合1265969吨(含鱼雷艇在内)。30年间,其舰船的总吨位刚好翻了一番,平均每年增长3.3%。又,在1899年的472艘舰船中,1879年以前建造的有战舰8艘,海防舰11艘,巡洋舰6艘,炮舰和鱼雷艇31艘;1880~1889年间建造的有战舰15艘,巡洋舰47艘,通报舰2艘,炮艇和鱼雷艇123艘;1890~1899年建造的有战舰22艘,巡洋舰80艘,炮艇28艘,驱逐舰88艘,鱼雷艇10艘。
在这30年中,它的吨位数始终大于或相当于同时期西欧任何两国乃至三国海军吨位之和。1870年时,它相当于当时法、德、意、奥、俄五国海军总和的63%,1890年时这个比例更上升到67.5%。在这一时期,世界海军的许多新技术如铁甲防护、鱼雷、驱逐舰等都不是英国的首创,但英国海军却能积极加以吸收,并很快使之达到实用化的水平,形成新的战斗力。因此,英国海军不仅其吨位居当时世界第一,而且其舰队的航速、续航力、装甲防护、舰载武器的攻击力等几个方面都首屈一指。以航速为例,到1891年,英国海军的装甲舰大半航速达16节以上,有7艘达18节以上。这个航速水平比同时期的法、德、俄、意、奥、美等都要先进。再以速射炮为例,到1891年时其装甲舰上已装备了824门,比其他所有各国海军舰船上装备的速射炮总和还要多出几倍。(《普鲁士海军年鉴》,1891年)到1914年大战爆发时,英国共有大小军舰668艘,海军人员201000人。
19世纪末英国的陆军仍维持原有的格局。其本土驻军分为陆军常备军和用于内卫的国民军。其常备陆军包括步兵、骑兵、炮兵和工兵等兵种,其编制有军团、师、旅、团、营、连等。据有关资料记载,1870年英国的陆军常备军总额为30.2万人,1880年时约为32万人,1890年时约为37万余人,1900年时约为57万余人。英国的国民军约20万人。除本土之外,英国在印度、非洲、澳大利亚等也驻有皇家陆军,同时又编有由当地居民组成的“土军”。它的陆军装备虽也随着近代军事技术的进步而有明显的变化,但其水平与德国陆军相比,是存在着差距的。二、法国:海陆军并重
法国地处西欧,西滨大西洋,与英国隔海相望;南滨地中海,与意大利、西班牙为邻;东与德国接壤。在国防上,它既要防御陆上的强敌德国,又要应付海上强劲对手英国,客观形势迫使它同时具有强大的陆军和海军。
普法战争后,法国人一直以对德复仇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大力加强陆军建设。在这种情况下,法国政府对陆军的拨款也逐年迅速上升。据记载,1870年时法国陆军拨款为7500万美元,1890年时达14200万美元,1905年时更增至679329916法郎。
19世纪末法国陆军共编有20个军(其中第19军驻非洲,其他皆驻本土),另有巡警兵等部队。军下设有师、旅、团、营、连、分队、排、班等建制。一般每军编有步兵团1,猎步兵营1,骑兵旅2,炮兵旅1,工程兵营1,辎重兵连1。平时每军共约士兵12000人,战时可扩编至24000人。全国陆军官兵1870年时为38万人,1890年时达50.2万人,到19世纪90年代底更达62.5万人。到大战爆发前,法国军队计有882907人(含殖民地军队)。大战爆发后,经过总动员,军队又迅速扩充,法国共93个师,358万人。
法国海军在19世纪末始终占居着世界海军之第二位。1870年时法国海军有舰船45.7万吨;1887年时为48.06万吨,其中装甲舰58艘33.68万吨,非装甲舰95艘14.38万吨;1890年时为53.5万吨,其中装甲舰61艘35.53万吨,非装甲舰102艘16.9万吨,另有鱼雷艇194艘1.07万吨。1890~1899年法国海军出现一个新的造舰高潮,10年间累计造战斗舰16艘,装甲巡洋舰7艘,海防艘2艘,巡洋舰23艘,炮舰(艇)14艘、驱逐舰2艘、鱼雷艇111艘,另有3艘潜艇。1899年时,法国海军共有各类舰船480艘,总排水量达65.25万吨。以1899年法国海军与西方列强之海军比较,它约为英国海军总吨位的一半,但却是德、俄、美等国海军的两倍。到1914年,法国海军共有大小军舰315艘,海军人员50900人。
三、德国:确保陆军大国争当海军强国
统一后的德国,东邻强俄,西接法兰西,处四战之地,立志要确保其欧洲陆军大国的地位。
1873年,议院通过议案,以166846810雷(1雷约合中国白银1两)作为重整军备之费。其时有常备军官兵约43万人,另有续备军和后备军,合共320余万人,临战第一次动员可达131.6万人。1881年铁血首相俾斯麦提出要扩大陆军编制,议会质询其增兵理由,毛奇将军答称:“国人如欲以亚尔萨斯、洛林两省让还法国,原可无须增兵,否则,惟有增兵之一途。”结果,议会批准增加陆军平时编制25615人,战时编制92406人。同时,陆军经费相应增至4386万马克。([法]欧盟:《德国陆军考》第二卷,1901年铅印本,第34~35页)
1886年,德国政府以法国扩充军备为由,再次提出扩大陆军编制的议案,虽议会中驳斥甚久,但至次年3 月终获通过。据此,德国陆军平时扩编至487671人,加上雇佣兵、军医等,实达525000人。1889年法国通过了扩军计划,德国立刻做出强硬的反应,次年德皇威廉二世颁布命令,将德军陆军平时编制又一次加以扩大,使总员额达545000余人。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在和平的国际条件下,德国陆军常备军的总员额共计增加了约11.5万人,增长率达26.7%。又,1870年时德国政府对陆军的拨款为4800万美元,1890 年时达到12100万美元,其增长率则高达152.1%,是所有西方大国中增长最快的,比各国的平均增长速度高出近两倍。
经德国政府的努力建设,其陆军制度较为严密,装备较为精良,官兵训练有索,一直保持着较强的战斗力。当时人称德国陆军为世界第一,不少国家在从事军事近代化变革时都曾效法德国的陆军制度,购买德国生产的枪炮,并大量聘请德国陆军军官充当其军事顾问。1911年秋,作为对第二次摩洛哥危机的反应,德国陆军部和参谋总部提出了将陆军由59万5千人增加到62万2千人的建议,并获得国会通过;1913年德国国会又批准了一项再增陆军13万2千人的法令。到大战前夕,德国陆军人数已经达到80万8千人,其中有30459名军官,107794名士官,647793名士兵,2480名医生,865名兽医,2889名文职人员,16000名志愿入伍者。大战爆发后,经过总动员,军队又迅速扩充,德国共107个师,382万人。
‘捌’ 英国最强时期有多少军队
提起二战时期的英军,人们往往会嗤之以鼻。人们普遍认为英军是盟军中的酱油角色,尤其是英国陆军,弱的不能看,比国军和法军强不到哪去。
1.事实上,二战时期的英国陆军非常强,抛开三流殖民军在东南亚被日本暴打的特殊案例,英军在二战中打的可圈可点。在苏德战争前,欧洲和北非的硬仗基本都是英军打的。德军拥有当时世界上最顶级的陆军,又有意大利帮助,但英军虽然输多胜少,但仍然将德国堵在欧洲,将意大利军队差点赶进地中海。仅仅这一点,就不是所有国家都能做到的。
2.即使在在亚洲和太平洋战场,尽管英国鞭长莫及,被日本偷袭得手,但英军腾出手后很快压着日军打,英帕尔战役打的日本魂飞魄散,巴布亚半岛战役打的日军怀疑人生,英军绝对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的陆军之一,而非什么水货。
英国鼎盛时期拥有520万军队,大部分是高技术含量的海军和空军,陆军装备也非常精良,机械化程度和战斗力丝毫不比美军差。
英国军队的“主教”自行榴弹炮,是一款性能非常不错的自行火炮。
装备精良的英国炮兵。
英军大规模装备的萤火虫中型主战坦克。该坦克曾击毙大名鼎鼎的德军“钢铁死神”魏特曼。当时驾驶着007号“虎”式的魏特曼坦克遭到了英军萤火虫坦克和英国轰炸机的围攻。
英国钢铁情人“瓦伦丁”轻型坦克。
正在装弹的英军萤火虫坦克。
英军喷火坦克。
英军装备的“克伦威尔”式巡洋坦克。别看和德国虎王打吃力,但被德国虐惨了的英国坦克手在亚洲硬是打出了虎王的感觉。
3.二战时期的英国陆军机械化程度非常高,比美军都不差,比德国军队还要强一些。二战中实现了陆军机械化的只有美军和英军。
二战中英国军队是一支由本土和自治领、殖民地杂烩的混合部队,其中的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军团出了名的能打,和德国人硬碰硬丝毫不落下风,在太平洋打的日本怀疑人生。
二战加拿大生产的卡车,加拿大是二战时期世界第七大工业国,是英国的后期基地。
4.
英国军队伙食非常好,伙食水平低于美军但远在德国和苏联之上,面包、牛肉、各种新鲜蔬菜都有,还有烟草和葡萄酒供应。
英军注重团队精神,求生意识强烈!一对一英国军队不容易取胜,但团体作战英军可真不弱,能和德军单挑怎么会弱。二战中英军是唯一和美军一样,对德国打出1.2:1战绩的国家,远高于苏联的5:1。
‘玖’ 能否介绍一下英国军队的历史
英军历史
在英国伦敦的军事博物馆中,也许国家陆军博物馆是较为简陋和不起眼的一个。
它位于伦敦切尔西区皇家医院路的一侧,由一座两层楼的方形建筑构成,加上地下室共有三层展厅,博物馆的标志是门口摆放的2门二战期间英国陆军用过的M1野战炮。博物馆的小册子称,“在这里,你可看到英国士兵战时和平时感人的故事,了解英国陆军士兵从15世纪到今天的生活和战备情况,国家陆军博物馆是英国陆军自己的博物馆,也是英国惟一的一家全面介绍英国陆军的博物馆。”
“长弓”之胜
博物馆中讲述的故事从1415年开始。当时,英伦三岛摆脱内部纷争,国王的眼光在盯向海洋的同时也开始关注欧洲大陆,走出岛国成为英王的最大心愿。是年,英王亨利五世率6000官军在法国北部加来一个名叫阿格尼科特的地方大败法国25000大军,英军从此频繁越过海峡,参与欧洲大陆的战事。
据英国人的理解,国王亨利五世能以少胜多的原因在于其军队采用了先进的军事技术。博物馆解说道,新式武器装备,即“长弓”是国王军队获胜的关键。“长弓”是冷兵器时代英国一大发明,样子有点像中国的长矛,但要比中国的长矛长而重。作战时,英军把“长弓”绑扎在一起,以战马为依托,形成一排排利刃,直刺敌军方阵。这样做不但能打乱对手的进攻队形,而且还能有效地保护自己。早在决意征战欧洲前,英国国王就决定,男孩6岁起便要学习使用这种兵器,等他们长到20岁左右,便可以成为熟练的“长弓手”。一经实战,这一武器和与之配合的战术一起对保证英军打败大陆对手发挥了重要作用。
英国人也这样认为,每一次战争都不会是前一次的重复,只有创造性地利用手中武器装备,不拘于以往,才能不断取得战争的胜利。
“龙虾背”
国家陆军博物馆比较吸引人的展室是500年来英国陆军的军服展、18世纪英国陆军官兵生活展和滑铁卢之战。早期的英国陆军士兵身着红色的军服。博物馆解释说:“在当时的条件下,红色是一种方便且便宜的染料。混战中,红色又很易识别……伊丽沙白时代,伦敦地区的陆军官兵便开始穿着红色军服。1645年,英国‘新型步兵’把红色作为军服的基本颜色。到17世纪末期,红色军服成为英国陆军的主色调军服。‘红外套’成为英国陆军官兵的绰号。”且由于很像煮熟的龙虾,英语有一句“龙虾背”(LOBSTER BACK)的俚语。今天,提起“龙虾背”,英国人都会告诉你,这是指他们的子弟兵。英国陆军官兵穿了大约2个世纪的红色军服,到1845年拿破仑战争期间,红色军服仍为英国陆军士兵所用。
站在红色军服面前,你可以闭目畅想,脑海顿时呈现一幅撼人心胆的场面:一场冷兵器的较量在欧洲某一原野上拉开。远远望去,身着红军服的英军官兵犹如一簇簇红红的火苗时隐时现闪动着,红军服以马队为先导,以方阵队形向敌人的方向涌动,战马和步兵扬起的沙场尘埃掩映不住阳光下的刀光剑影,嘶呜的战马和面无表情的将士等着敌人近些,再近些,接下来便是一场昏天黑地的肉搏。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战中,红色告诉战友自己的位置,相互应策着,共同血战敌手。
随着火药的广泛使用,尽管方阵和肉搏仍是陆战的主要方式,但双方交战的距离被火枪或火炮的距离拉开。到拿破仑战争期间,英国陆军的红色军服渐渐地显现出其不足,敌人完全可在远距离上发现那簇簇红色的目标,红色军服成为敌人火枪打击的活靶标。另外由于英国陆军士兵出战国外的日子越来越多,如在炎热的非洲,一味要求穿红色军服不能适应作战区域的环境需要。到19世纪后期,英国陆军士兵军服发生新的演变,红色军服逐渐为黑、灰、白、蓝等颜色军服替代。到1900年布匿战争期间(英军征服南非部落之战),英国陆军正规部队已全部放弃红色军服,而改浅色,特别是白色军服为主。
但对一个讲古的民族来说,直到今天,英国也没完全淘汰红色军服。去过英国的人都会去女王居住的白金汉宫前看换岗仪式。除天气不好,一般情况下每隔一天的上午11点左右都有这种仪式,从军乐队到卫兵,上岗和下岗的士兵都穿着几个世纪前他们前辈穿过的红色军服,他们或步行或骑高头大马整齐列队,从离白金汉宫不远处的卫兵营队来此。到了白金汉宫前,换岗的卫兵又是踢腿又是跺脚,又是奏乐又是吆喝,好不忙乎。奇特的打扮把人们带回几个世纪前,红军服仍试图向围观者说,英国曾是个老牌帝国。但时过境迁,此时已非彼时的英国,红色军服在白金汉宫前演义着英国几经盛衰的故事。
在白金汉宫附近的卫兵博物馆中,我与看门人,当年诺曼底登陆战役的卡车司机,谈起红色军服的故事。他说,考究的红色军服还必须配上由带毛黑熊皮做的高帽子,早年时候,带毛黑熊皮全从俄国进口,以显示皇家的华贵和尊严,但今天真正用俄国黑熊皮做的卫兵帽子已不多见。老人说,他这里有一顶,已传几代人,驻在附近的卫兵每次来这里都要带着试试。当得知我是位远道而来的中国军人时,老人欣然拿出熊皮帽子,给本人带上。帽子里面有些油腻,外面毛发也有不少脱落,肯定是试戴的人很多。为了不扫老人的兴,我带上了那毛绒绒的大帽子,感觉并没想象的那样重,且很暖和。合影之后,老人又拉住我长谈。他说:“我知道中国,知道中国军人进驻了香港,你们的军服也很漂亮,我希望有一天能亲眼看一看中国,看一看你们漂亮的军服。”
早期的英国陆军生活
看过陆军军服的演变史,我又按顺序进入英国陆军生活展室。
18世纪的英国士兵可没今天英国士兵那样清闲和舒服。当时,官兵很少有人享受足够的医疗保障和津贴。士兵每日的津贴费为8个D(一个弃用的英国货币单位,每D相当3便士,100便士等于1英磅),其中6个D用于吃住,余下的钱除养家糊口外还要自己购买军服和其他必要装备。18世纪士兵的食物主要是煮牛肉和面色,每日军队只供应两餐。为省钱,许多官兵都不在军营中住,而在营外找房子。由于待遇不高,官兵结婚的不多,即使结了婚,英军也不允以承认。只有少数官兵能带着家眷一起生活。当时,英军中也有部分妇女,但她们并不算军人,倒像今天的文职雇员,她们的工作主要是做饭和洗衣。
进入19世纪,英国陆军官兵的待遇也没多大改善。1800年,1名骑兵上校(团长)的日薪是23先令(已弃用英币单位,介于英磅和便士之间),尉官日薪是14先令,列兵是1先令3个D。步兵上校(团长)日薪为13先令11个D,尉官为9先令,列兵为1先令。而当时英国的物价并不便宜。一位士兵1808年的一份帐单上写道:1瓶廉价的酒1.5个D,一双皮鞋6先令,留小姐过夜费5英磅5先令。英国作家塞穆尔·约翰逊写道:“我认为,和社会上同一阶层人,如劳工比,英军士兵的生活要苦得多。”尽管如此,英国军队的纪律仍极为严格,如果违纪,如醉酒者将受到上司的鞭笞。
“招兵买马”三百年
团曾是英国步兵的基本建制单位,一般由1名校级军官任团长,团的名字也以团长的名字命名。随着英陆军规模的扩大,出现重名现象。1751年,英军决定在团的前面加阿拉伯数字。1782年,英国步兵团又开始以所在郡命名,如当时的英国步兵第29团被命名为伍斯特郡团。
步兵团的组建由皇家授权,被授权者必须要有社会地位和经济基础。一经皇家同意,政府会为官兵提供薪金和武器装备,被授权者则负责士兵的招募、管理和训练。这是完全商业化的募兵程序,首先双方要解决钱的问题,政府与募兵者双方按契约合同以给钱的多少来确定招兵的数量,而募兵者与被招募者则根据给钱的多少来决定服役期的长短。这种募兵制度给投机分子以可乘之机,募兵成了他们发财的好交易。他们往往虚报招兵数量,向政府领取空饷,终饱私襄。
今天,英国全志愿兵役制度更突出了这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不同的是,英国国防部替代了中间商,英军招募列入政府议事日程。相同的是,无论是在车站,还是在影院,你仍可见英国各军种宣传当兵如何之好的招兵买马广告。
18、19世纪,并不是每个英国人都想当兵,有时兵源很难找到。征募者便把招兵买马的时间放在冬季,冬季农活不多,城市也出现失业高峰,尽管待遇很低,但为糊口,许多人还不得不当兵去,这些来自社会底层的人除了浑身力气一无所有。
大多数情况下,征兵者对新兵有条件要求。但条件有时形同虚设,平时英军就招不满,战时就更加困难。无奈,招募者只好放宽条件,一些老弱病残者也穿上了军服。战争爆发后,为补充兵员,政府还让罪犯参军。罪犯可用参军的方式赎罪,并由此获得“自由”。这使我想起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电视连续剧《加里森敢死队》。二战中,美军曾征用过“身怀绝技”的小偷小摸与德国人作战。笔者猜想:美国这样做也许受英军当年征兵的启发。为募新兵,募兵者想尽办法,过份地夸下当兵如何优越的海口,结果许多人当兵后才发现现实并不非如此,发放的津贴七扣八扣等到了自己行手上已是所剩无几。
浓彩重墨滑铁卢
博物馆浓彩重墨的展厅是滑铁卢会战。17世纪,英国在世界上崛起,开始与欧洲大陆的帝国发生冲突,对手之一就是法国。1815年6月18日发生在布鲁塞尔以南滑铁卢地区的英普联军与法军进行的会战成为英国登上欧洲霸业的转折点。会战中,法军伤亡约3万人,被俘数千,英普联军伤亡2万多人。法军战败,拿破仑于6月22日退位。此次会战后,欧洲10年时间没再发生重大战事,英军从1815年的23万人削减到1828年的10万人。
对这场会战,陆军博物馆充分利用光电模拟和录相设备,较全面地介绍了穿红军服的英军如何在威灵顿将军的指挥下大破拿破仑方阵。英国首相丘吉尔对英国这段历史做过论述:“……150年前,纳尔逊、皮特和威尔逊击败过拿破仑……在这些世界战争里面,我们或者保持着欧洲的领导角色,或者孤军奋战。”可以这样说,英国陆军的主角在这些联合行动或孤军奋战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传述英国陆军的故事
走出博物馆,门口一块不大的石头吸引住我。住足细看,上面雕刻着一位英国陆军战士的话:“当你回家的时候,请把我们的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告诉他们,为了你们的明天,我们失去了今天。”英国式的浪漫反映出战士对未来的企盼,为了大英国帝国和它臣民的明天,战士付出了一切。
就在完成这篇小稿时,我在问自己:对英国战争和军事博物馆的系列参观是不是要把英国士兵的故事告诉身边的人?回答是肯定的。
潘莹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