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二战后的英国经济
二战后,英国的经济受到严重创伤。主要是英国依赖美国的援助来恢复发展经济。美国的主要政策就是《马歇尔计划》。经济模式的特征:由以前的国家过多干预向自由主义转变,国家资本比重下降,私人资本重新得到加强;经济计划程度下降,自由市场作用增大;国家干预减弱,自由竞争加强。“多市场、少政府”的转变已成为英国经济发展的趋势。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
(1)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演变:①确立: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经济实力最强大;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到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资本家不愿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美、德经济迅速发展。到19世纪末英国丧失了在世界工业的垄断地位。(2)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二战结束后初期到50年代末):①原因:美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大发横财;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战争中力量削弱。②确立: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占绝对优势,它通过1944年确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1947年成立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1948年开始实施的“马歇尔计划”等确立了其世界经济霸主地位。(3)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格局向多极化方向转变:①原因:欧共体和日本的崛起。②多极化:70年代初,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国际新秩序,各种原料输出国和生产国组织起来,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脱颖而出。
英国具有典型的公私混合型经济体制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在工党主政期间大力发展国有经济,分别在1945年7月至1951年10月和1975年3 月至1979年5月,掀起两次国有化高潮,国有企业得到迅速发展。据统计,1970年国有企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8.1%,生产总值占全国生产总值的 11.1%,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国内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0%。70年代末80年代初,英国国有企业地位显着上升。1981年,英国最大10家公司(企业) 按营业额排序,国有化公司占3家,按职工人数排序,国有企业占6家。国有企业主要集中在如下部门:英国邮政局、国家煤炭局、英国铁路局、英国航空和宇航公 司、英国机场管理局、英国港务局、英国货运公司、国家公共汽车公司、英格兰运输局、英国钢铁公司、英国国家石油公司、英国制造公司、电力委员会等。英国国 有化企业的发展并没有代替私营公司在英国经济中的主导地位。特别是撒切尔夫人主政时期进行的大规模私有化运动,对煤气、石油、电力供应、煤炭、宇航、汽车 和电信等部门的上百个大型国有企业实行了民营化。到1989年,国有企业的总资产比1979年减少了45%。1990年底国有企业在国内总产值中的比重已 由1979年的10%降至不足5%。目前英国国有企业主要分布在邮政、市政交通、核燃料工业和民用航空事业等领域。虽然国有经济比重降低,但英国还是公私 混合产权结构。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9-03 09:27 1945年7月,英国工党出人意料地在大选中获胜,工党在下议院获得398个席位,而保守党仅得209席。工党由此单独组阁,成立了由工党领袖克里门特•艾德礼为首相的战后英国首届政府。工党政府刚一成立,就决心实行一系列的改革,以振兴战后的英国经济和改善社会状况。工党政府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企业国有化、经济计划化和推行福利国家制度。在实行国有化方面,英国政府除了原已收归国有的电话、电报、地铁、发电站以外,还将煤矿、铁路、电力、煤气、运河、船坞、医院、英格兰银行、航空及钢铁业收归国有。国有化的方式是由国家向原业主支付偿金。而国有化的目的一是利用国家的力量维护英国整个经济机制的正常运作,推动战后英国经济的恢复和增长;二是帮助调整英国国内经济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尽可能地争取社会平等。与国有化相互关联的是工党政府实行了一定程度的经济计划化。艾德礼政府从一开始就奉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通过对财政、金融、贸易和部分生产的控制,主动地指导和调节经济发展。福利国家制度是战后初期英国工党政府诸项改革举措中影响最大的一项。1946年8月,通过工党政府的努力,英国国会通过了国民保险法。该法在以往有关法令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险项目,规定凡已就业而未达退休年龄的职工都须参加保险,以便在失业、退休、怀孕、工伤、疾病、死亡的情况下能够享受津贴和补助。1946年11月又通过国民医疗保健法,在英国的居民从此享受免费医疗。同年还通过了住房法,该法规定地方当局负责集资修建房屋,解决战后房荒;同时对房租实行限制,以保护租户的利益。1948年5月。国民援助法出台,规定由于种种原因而无力缴纳社会保险金的贫困者,可得到政府的救济。上述所有的社会保险和福利补助的基金来源于投保职工交纳的保险费、企业主上缴的保险费和国家的预算拨款等三个方面。工党政府的福利政策使战后英国普通居民的生活得到相当程度的改善。1948年,艾德礼宣布英国已经建成了福利国家。
英国工党政府的经济和社会政策对战后初期英国经济的恢复和复兴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与西欧其他国家相比,英国较早地在1948年达到战前的经济水平。马歇尔计划又使英国从美国给欧洲的援款中得到1.2亿美元,工党政府用此款充实英格兰银行的外汇储备,稳定英国的金融市场,弥补政府的巨额财政赤字,使英国的经济更快地走上复兴之路。到1950年,英国经济达到了4%的年增长率,为此,工党赢得了1950年的大选而继续执政。虽然一年后由于工党政府的内外政策不如人意而使保守党通过大选重新上台执政,但是工党政府的改革成果却没有被否定。
1951年10月,保守党组成由丘吉尔为首相的新政府,从此开始了长达13年的保守党执政时期(在此期间丘吉尔、艾登、麦克米伦和霍姆相继出任首相)。保守党政府除了终止实行工党原先准备实施的钢铁工业和国内运输业的国有化计划,基本上接受了国有化的现实;同时继续推行福利政策,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一些国家在国民保健方面的开支。丘吉尔政府还根据战后英国经济恢复的实际,结束了产生于战时的国家对经济生活的严格控制,使英国的经济能更好地发展。50年代前期,英国的经济呈现繁荣,其国民生产总值位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虽然进入50年代下半期和60年代上半期,与联邦德国、法国以及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相比,英国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但是英国的经济增长仍然保持2%至3%。
英国国有企业的改造过程及其经验
1.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造的浪潮最早源自英国。英国是一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二战以后英国经济逐渐走下坡路。为提高经济竞争力,英国战后历届政府先后对国有企业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革,其基本措施是对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及股份制改造。其做法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逐渐影响到世界大多数国家,形成所谓私有化浪潮。
2.英国国有企业改革主要是政府通过制定私有化政策加以推行。其发展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年-1986年):主要对包括石油公司、天然气海岸设施、宇航公司、电报电话公司、铁路、旅馆、全国卡车公司等在内的亏损不太严重、仍可获利、且大多属竞争行业的企业实行私有化。具体做法是:(1)企业公开上市;(2)整体出售给私人企业;(3)职工内部持股。总起来看,该阶段改造的规模相对较小。
第二阶段(1987年-1991年):主要涉及亏损较为严重的国有企业,以及公用事业和自然垄断性行业。包括:天然气公司、航空公司、机场、钢铁、供水、造船、电力、全国公共汽车公司等。与第一阶段不同,第二阶段主要以将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企业,其它则采用股份公开上市及职工持股的办法。从改造的规模看,该阶段比第一阶段扩大了近一倍。
为保证整个改造进程的平稳性,英国政府采取了多种相关配套措施。其中最为重要的是:
特别股权安排及照顾职工和分散的小额股东的权益。所谓特别股权安排是指:政府保留一部分国有股权暂不出让。其目的在于防止某些行业或私人企业利用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造,采取恶意收购或兼并国有企业的不良做法,同时也在于制约企业的个别经理人员利用私有化改造转公为私,乘机扩大个人利益,使国有资产流失。所谓照顾职工和分散的小额股东的权益,重点在于合理确定职工持股购股方案,一般让本企业职工持有本企业总股份的10%左右。
总体上看,英国国有企业改革值得肯定及借鉴的经验主要有:(1)化大为小,区别对待。政府根据具体情况,对亏损的大企业本身进行划分,根据各部门具体的盈亏情况划分为若干个小公司,以区别对待。由于一个大型企业的亏损,不等于其各部门一概亏损,因此区别对待的优越性在于:政府能够把有限的资金用于那些因亏损而急需改造的部门中去,从而降低了国企改造的成本,并增加了企业扭亏为盈的机会。(2)逐步推行,相对平稳。整个改造过程分阶段实施、按步骤进行;重视可行性研究及前期准备;实际推行中先易后难,由小到大;改造的形式不拘一格:整体出售、内部收购、股票上市、国有民营等多种形式综合使用,同时注重各种改革措施之间的相互衔接配套。
由于政策可行、措施有效,通过10多年的私有化改造,英国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普遍提高,其中英国最大的40家被改造的国有企业全部取消了亏损,企业盈利增幅较大。同时政府也甩掉了一些财政包袱,使财政收支状况有明显好转,政府通过出售国有企业,直接获得的总收入超过600亿英镑。国有企业职工的收入也有较大增长,加上股票收益,使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意识增强,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也相应地得以改善。此外,股份制改造也得到英国社会各阶层及广大人民的支持,表现在社会公众持股人数大增,由300万人上升到1000万人。
英国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造存在的问题是:(1)由于企业大量裁员,使失业问题空前严重。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由此带来工人抗议等众多社会问题。(2)如何有效监督管理国有企业私有化进程,尤其是对具有自然垄断性企业实行私有化后,如何防止因私人垄断而损害社会公众利益,是值得重视的一个大问题。
‘贰’ 二战前旧世界经济体系是什么
两个阶段:自由资本主义世界,垄断资本主义世界。
‘叁’ 求英国工业革命,一战,二战对英国的影响!!!
只有中文的
工业革命: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创造 巨大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⒈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⒉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战胜封建生产方式 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推动城市化进程。 ⒋人类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
世界格局:造卜明成先进的西方和落后的东方,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加快亚、非、拉落后地区的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一战:
经济:战前的债权国变为战后的债务国,国际金融中心由英国纽约转移到了美国伦敦,“日不落帝国”世界政治、军事霸主的地位都已名存实亡;一战中,商船损失,使得其航运业遭遇重创,导致英国贸易量的下降;
社会:一战使大量英国男子离开原先的工作岗位而参战,一贯被视为弱者的妇女接替男子,参与大量战时工作,一方面妇女作为家庭支柱,承担稳定社会的重任;另一方面妇女广泛就业,直接参加战时经济和社会事务,为英国取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后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妇女社会经济地位,加速了女权运动的发展,而且使英国社会对妇女的传统偏见有所削弱;经过一战的冲击、影响,英国妇女终于获得了选举权;一战推动了英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
殖民地:在战后虽然领土有所增加,但其对领土的控制力却因战争的巨大伤亡与物资损失而大大
削减,再之后英国的殖民地有很多开始独立,对英国的政治经济带来很大影响;、
政治:英国自由党的没落;在一战爆发前,英国自由党通过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和立法,开创复兴的局面;型颤告历史事实证明,正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作用下,才进一步激化了英国的国内矛盾,加剧了政坛的冲突,从而导致了英国自由党的没落
二战:
经济:二战让英国耗去洞码250亿英镑巨额经费。为了支付军火费用,英国变卖了战前海外投资的四分之一,国债较战前增加了两倍,外债高达37亿英镑。二战后英国的经济实力开始降低,英国经济陷入依附于美国的地位。
‘肆’ 一战后的英国经济状况如何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英国从顶峰跌落的转折点。英国虽然在战场上获胜,却从债权国变为债务国,经济上开始一蹶不振。在两次大战间的大约20年的时间里,除两、三个年头有过短暂繁荣外,经济长期萧条,投资不足,失业率居高不下;而居于统治地位的经济理论仍然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可以“自动调节”的传统信条,政府对此无能为力。凯恩斯敏锐地觉察到这种理论的缺陷,试图寻找解决危机的新思路。
‘伍’ 一战二战分别形成了怎样的国际格局
:一战的影响:
一、大战造成的损失和破坏
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8月4日全面爆发到1918年11月11日结束,前后持续了4年零3个多月,参战的有33个国家,约15 亿人,占当时世界人口总数的67%。战争中双方动员了约7351万人走上前线,其中协约国方面达4835万,同盟国方面为2516万。主要交战国中被动员入伍者在有劳动能力的男性公民中所占比例高达50%,在某些国家,例如法国,甚至超过半数。在整个战争中,在长达几千公里的战线上,大规模会战不下几十次,每次会战几乎都是一场大屠杀。交战各国不仅动用了全部新型武器,而且动员了所有的政治、经济和宣传舆论力量。
战争所带来最直接、最明显的后果是人力、物力的巨大损失和破坏。直接死于战争的军人即达900万,另有2000多万受伤,350万成为终身残废,饿死、疫死者大约1000万。直接经济损失约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约1516亿美元。大量的房屋、铁路、桥梁、工厂、农田遭到破坏。协约国和中立国的商船损失总计高达1285万吨,其中被潜艇击沉的达1115万吨。生产遭到沉重打击,纯粹从经济角度估计,欧洲的工业发展倒退了8年。
二、帝国主义列强力量的消长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大后果之一是欧洲的衰落和美国、日本的兴起。
罗曼诺夫王朝统治的俄罗斯帝国、霍亨索伦王朝统治的德意志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奥匈帝国灭亡了。欧洲的三个反动堡垒被摧毁,代之而兴的是人类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德意志共和国、奥地利共和国、波兰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匈岁弊牙利共和国等一系列资产阶级共和国。
英、法虽然是战胜国,但在战争中被严重削弱了。从表面上看,英帝国的疆域更加扩大,但各自治领的离心力日益加强,英帝国终于改组为英联邦;印度等殖民地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如火如荼,再也无法把它们平息下去。英国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地位早在1913年已经让位给美国,战后英美之间经济实力的差距则拉开得越来越大,英国海上霸主的地位也一去不复返了。
总之,欧洲已经走向没落,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已经兴起的美国和日本却利用战争之机大大发展了自己的力量。美国除未遭受战争破坏外,其战争费用也比其他国家低。英国的战争费用占国民财富的32%,法国占30%,德国占22%,美国只占9%。战争中,美国接受了各国的大批订货单,从1914年6月到1917年6月,美国共输出了69亿美元的商品,美国的贸易顺乎坦族差由1914年的4.3亿美元激增到1917年的35.6亿美元。出口的猛烈扩大带动生产的急骤发展。从1915年起,美国进入了一个为时5年的新的“战争繁荣”周期。以制造业为例,1913年至1920年的7年间,欧洲制造业生产量下降了23%,美国却增长了22%。至1920年,美国的发电量相当于欧洲的总和,钢产量占全世界产量一半以上,石油产量占世界产量的2/3。信漏参战前的1916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为1313亿美元, 1918年上升到1518亿美元。农业总收入从1914年的78亿美元,激增至1915年的100亿美元的空前未有的水平,再猛增至1919年的177亿美元(以上均按1958年的美元价格计算)。
战后美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美国的国外投资从1913年的大约20亿美元增加到1930年150亿美元,其中30%投放在欧洲。到1919年协约国欠美国债务100亿美元,其中英国向美国借了大约40亿,法国向美国借了30亿,全世界共有20多个国家欠了美国的债务。美国的黄金储备大为增加,从1913年的7亿美元增加到1921年的25亿,到1930年再增加到45亿,世界黄金储备量的40%已在美国手里。英国的黄金储备量从1913年的2亿美元到1921年只增加到8亿。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伦敦转向纽约,美元在世界货币中的地位上升,英镑地位开始下降。
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使日本获得了异乎寻常的畸形发展。它利用“大战的天赐良机”,几乎独占了中国东北的市场,趁英、荷、法忙于战争,加紧向其殖民地进行经济渗透。俄、英等协约国的大量军需订货也大大刺激了日本经济。由于德国实施潜艇战,协约国船只遭到打击,日本海运业首先发展起来。海运业又带动了其他行业,工农业生产空前活跃起来,兴办企业投资越来越狂热化,公司利润成倍激增。大战期间,对外贸易增加4倍,银行资产增加2倍,各项生产平均增长1倍。1914年至1919年工业总产量实增1.8倍,其中尤以造船和海运最为突出。短短几年内,日本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不过其工业化水平和技术水平仍不高),由外贸长期入超变成出超,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1914年至1919年日本国际收支顺差额累计为30多亿日元,除抵偿日本战前所欠外债17亿日元外,还购买英、法、俄国战时公债和贷给外国27.7亿日元。
三、战争引起的一系列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最重要的政治后果之一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在俄国的胜利以及在俄国革命影响下一系列无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爆发,这是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在发动战争时所绝对没有料到的。
战争开始时,双方都抱有速胜希望,但到1916年底战争已形成僵持局面。这时,协约国的前后方军队已达2500万人,同盟国也达到1500万人左右。每一次大战役都是一场大屠杀。由于大批农民被征入伍,以致许多土地荒芜,农畜产品普遍减产,物价则不断上涨。1916—1917年间的严寒冬季给交战各国的劳动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许多人冻饿而死。人们越来越怀疑究竟为什么要打这场战争。随着交战国经济危机的加深,人民的反战运动日益高涨。法国的罢工人数在1916年为41000人,1917年猛增至29万人,罢工工人提出了“打倒战争”的响亮口号。德国1917年4月的罢工最为激烈,参加人数达30万,工人们强烈要求实现不兼并别国领土的和平。前线士兵的反战情绪高昂。1917年5、6两月的法国兵变最有代表性。大约有3至4万士兵拒绝执行作战的命令,他们说再也不愿为每日的5个苏(相当于1/4法郎)去送命。
在交战各国中,反动、腐朽的沙皇俄国危机最深,因此在这里首先爆发了革命。列宁说:“沙皇制度的极端老朽和腐败(加上极其痛苦的战争的打击和负担)造成了一种反对自己的莫大的破坏力量。”俄国的落后经济本来就支持不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更何况国民经济在战争中还遭到了严重的破坏。1914—1917年间,有1500万人应征入伍,但仅制造了330万支步枪。无枪的士兵在暴风雨般的霰弹片中耐心等待着拾起倒下的同伴的步枪。由于农民大批入伍,农业劳动力大大减少,耕畜从1914年的1800万头减至1917年的1300万头。粮食收获量减少1/4。指挥无能,再加上严重缺乏武器弹药,俄军到1917年1月底已损失600万人(包括死、伤、失踪、被俘)。战争临近结束时,损失人数增至800万左右。工人、农民和士兵忍饥挨饿,流血牺牲,他们忍无可忍,只得起来斗争。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执迷不悟,继续帝国主义战争,这就决定了它必然走向灭亡。在布尔什维克党和列宁的领导下,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终于取得成功。
在俄国革命的影响下,又爆发了震撼欧洲的德国十一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匈牙利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以及英、法、美等国无产阶级支持苏俄的政治罢工。
四、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
俄国1905年革命以后,土耳其、波斯、中国相继发生了革命,印度也出现了革命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战争期间,帝国主义宗主国忙于互相撕杀,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它们的民族工业得以乘隙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队伍也随之壮大起来,成为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的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帝国主义国家还从殖民地大量征兵,这就促使殖民地的人民熟悉了军事技术装备和革新的机械,他们返转过来又利用学到的本领去反对殖民统治者。列宁说:“帝国主义战争也唤醒了东方,把东方各族人民卷入了国际政治生活。”中国的“五四”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等等,说明:“在当代革命中,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参与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
五、国际关系新格局的出现
19世纪的国际格局是欧洲列强统治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表面上看来,帝国主义列强仍然统治着世界,战胜国设计并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似乎将维持很长一段时间。但 是,战后兴起了两股巨大的政治力量,是帝国主义所无法摆布的。第一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以及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第二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蓬勃开展的民族解放运动。这两股力量结合在一起,使得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世界的政治格局再也无法维持下去了。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本身也包含着无法克服的矛盾。战败的德国不堪忍受屈辱的、苛刻的和约,一定要复仇。战胜的意大利和日本觉得分赃太少,伺机重新瓜分世界。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首先在远东打破了华盛顿体系,继之意大利在1935年进行了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又在非洲和地中海区域打破了凡尔赛体系。1935年德国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1936年德军进驻莱茵非军事区,则是对凡尔赛条约的公然撕毁。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两个战胜国和一个战败国终于结合在一起,缔结了同盟,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已经出现了上述两股新兴的、巨大的进步政治力量,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不再像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是帝国主义战争,而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并且从一开始就具有这种性质。
二战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的命运产生了巨大影响,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点。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日、意法西斯国家集团发动的,它们的目的,不仅在于争夺殖民地,而且在于确立自己的世界霸权,奴役世界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拯救了各国免于法西斯的奴役,挽救了世界文明的毁灭。这是不幸中的幸事。
国际法西斯力量的溃败,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分布,决定了世界的整个战后发展。许多民族和国家赢得了独立和解放,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越南民主共和国、中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等国人民,在共产党和工人党领导下,推翻了资产阶级和地主的统治,完成了本国生活中深刻的社会政治变革和经济变革,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建立,成了伟大十月革命胜利后最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武装斗争,具有军事行动规模巨大、军事生产空前发展、人员物资损失惨重的特点。全面战争持续了2194天(6年);军事行动遍及欧、亚、非洲陆地和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广阔水域;
被征入伍者达1.1亿人。在战争年代,仅反希特勒同盟各国就生产飞机58.8万架,坦克23.6万辆,火炮147.6万门;
德国生产飞机约10.9万架,坦克4.6万辆,火炮和迫击炮43.5万余门以及其他武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破坏性最大的一次战争。仅在欧洲,战争破坏造成的物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即达2600亿美元(按1938年价值);各交战国的直接军费支出占其国民总收入的60—70%。军队死亡1690余万人,居民死亡3430余万人,合计死亡5120余万人,仅苏联就达2000余万人。这对人类物质文明是一次巨大摧残。
第二次世界大战首次使用了雷达和其他无线电电子器材、火箭炮、第一批喷气式飞机、飞航式导弹和弹道火箭,在战争的最后阶段使用了核武器和雷达等。空军、国土防空军、潜水舰队、空降兵兵团、工程兵和技术兵的作用增大了。这些对战后各国的军事思想、战争思想和军队建设都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陆’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关于英国经济的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大英帝国完成了最后一次的大规模海外扩张。英国经国际联盟的批准对原本属于奥斯曼帝国的巴勒斯坦和伊拉克进行委任统治,而前德国殖民地坦噶尼喀、西南非洲(即今天的纳米比亚)和新几内亚也被划入英帝国的版图(其实西南非洲被归由南非管理,而新几内亚则由澳大利亚统治)。不过一战之后英国在莱因兰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西德的占领区就不被认为是帝国的一部分。
大英帝国(British Empire)是指一个以英国为中心的全球性帝国,在20世纪初达到鼎盛,大约有4到5亿人口,占当时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领土约3300万平方千米。到20世纪中期,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随着全球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英国殖民统治发生严重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英国被迫允许广大的殖民地独立或半独立,为了继续在前广大殖民地地区发挥重要影响力,英国政府倡议督导建立了一个所谓的和平组织——“英联邦”,前英国大部分殖民地独立而成的国家加入了该组织。但也有少数没有加入。
大英帝国的形成是300多年来贸易、移民与武力征服的结果,期间也有和平的商业外交活动和帝国的萎缩。帝国的领土遍及包括南极洲在内的七大洲、四大洋,被形容为“日不落帝国”,它在1890至1900年间达到最高峰。
帝国在全世界范围内协助传播了英国的技术、商业、语言和管理模式。帝国霸权帮助英国实现了惊人的经济成长,并使其在国际政治中拥有更大的发言权。虽然海外的殖民地(除了一些自治领外)的人民大多无权决定其政府的政策与未来,英国本土的民主却继续深化。
从殖民地的角度来看大英帝国,可以说是毁誉参半。殖民地从英国那里获得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投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获得了英国的法律框架与国际性的语言英语。在殖民地脱离帝国独立之前英国都会试图将它的议会民主制留给殖民地人民,虽然并不是所有的时候都获得成功。独立后的英殖民地大部分都选择留在英联邦之中。
但同时,英国的殖民政策并非利他主义的。事实上,英国的殖民化是完全以其自身利益为优先考量。英国为殖民地留下了更好的基础设施,但那主要是为了方便这些殖民地的货物能够更方便地出口到英国以满足其本土的需要,或是让英国的工业品更方便地运送到殖民地市场。白人的自治领大多能够进一步发展基础设施,以取得经济生产上的平衡,但是在拉美、非洲和东南亚的帝国殖民地却往往只是工业所需原材料(或单一农业产品)的供应者,这对这些国家独立后的经济发展并无帮助。另外,为了确保其统治的稳定,英国采用了“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鼓动殖民地内不同民族、语言或宗教的人们相互内斗,使得像爱尔兰、印度、津巴布韦、肯尼亚、苏丹、乌干达、伊拉克、圭亚那和斐济这些国家在独立后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种族冲突。
“大英帝国”一词的最早使用者相信是伊丽莎白一世女王的占星师兼数学家约翰·迪伊(John Dee)。
背景:英格兰殖民主义
对不列颠岛屿与法国的扩张
自1066年威廉一世从诺曼底登陆并征服了英格兰之后,英格兰在几百年的时间里就一直积极地介入欧洲大陆的事务。到14世纪末,从对欧洲的羊毛贸易发展出来的对外贸易已经成为英格兰最重要的国家政策。
这段时间是英格兰对外征服的开始,包括了1282年对威尔士的扩张,以及1169年对爱尔兰的征服。1296年英格兰对苏格兰的短暂控制在1314年中断,两个地区的真正统一要等到1603年通过王位继承的方法来和平实现。虽然1204年英格兰君主丧失了诺曼底的领土,通过联姻与继承英格兰的统治者还是拥有法国大片的土地,直到1453年最终丧失。从此之后一直到1563年英格兰君主只拥有法国北部的战略要港加来,但是自那之后就连加来港也丢失了。
海外帝国的成长
海外的大英帝国——这里指的是英国人的海洋探险以及在不列颠岛以及欧洲大陆以外地区的移民或殖民——之根源可追溯到1485至1509年在位的亨利七世所采取的具有开拓性的海洋政策。在理查三世所建立起来的羊毛贸易的基础上,亨利七世创建了现代英国海洋商贸体系,并极大地发展了英国的造船工业与导航技术。这套体系也为日后的贸易机构的建立创造了条件,而像马萨诸塞湾公司和英国东印度公司之类的贸易企业为英帝国海外的扩张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亨利七世也下令在朴茨茅斯建造英国的第一个干码头,加强建设当时还规模很小的英国海军,他于同年8月5日在圣约翰港宣布纽芬兰为英格兰的殖民地;1587年沃尔特·雷利爵士(Sir Walter Raleigh)在罗阿诺克(Roanoke)宣布弗吉尼亚为英格兰殖民地。但这两块殖民地都十分短命,由于食物匮乏、恶劣的天气、海难以及美洲大陆上不友好的土着人的侵犯,英格兰很快就不得不放弃这两片殖民地。
斯图亚特王朝时期
1588年(在都铎王朝的伊丽莎白一世期间)对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大胜正式确立了英格兰作为海上强权的地位,虽然之后1590年代几次与西班牙战事的失败暂时挫败了英格兰野心勃勃的海外殖民计划。1604年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终于与西班牙签订了《伦敦条约》,正式结束两国的敌对状态;1607年英格兰在弗吉尼亚的詹姆斯敦(Jamestown)建立了第一块永久的海外殖民地。在之后的三个世纪中英格兰不断地在海外扩张势力范围并巩固了国内的政治发展。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的议会在伦敦合并,组成大不列颠议会。
对美洲的殖民
大英帝国的雏形成于17世纪初,此时英格兰已经在北美建立了多片殖民地,这些殖民地包括了日后的美利坚合众国、加拿大的大西洋省份以及加勒比海上的一些小岛屿例如牙买加和巴巴多斯。
盛产甘蔗的加勒比地区高度倚赖奴隶的工作,它是英格兰早期最重要、最有利可图的殖民地。美洲大陆南部的殖民地则为英格兰提供烟草、棉花和大米,北部则出产毛皮;它们从经济角度上讲没有像加勒比岛屿一样对英格兰有益,但是大片的可耕种土地吸引了众多英格兰移民者。
英格兰的美洲帝国正通过战争与殖民逐步扩大,例如通过英荷战争的胜利英格兰获得了新阿姆斯特丹(即今天的纽约)。不断发展的美洲殖民地不断向西探索,寻求更多的可耕种土地。七年战争中英格兰击溃了法国,并在1760年占领了新法兰西的全部地区,使得英国获得了北美更大地区的控制权。
随后,澳大利亚(1788年被发现,最早是犯人的流放地)和新西兰(1840年成为英国领土)成为英国移民们的另一目的地,而同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土着人口也因战争与疾病使人口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内锐减了60%至70%。这些殖民地之后都实现自治,并是羊毛和黄金的出口地。
自由贸易与“非正式帝国”
原本的英国殖民体系在18世纪开始衰落。在辉格党人长期控制国内政治权力的时期(1714年至1762年),帝国对英国而言变得不那么重要,直到一连串试图扭转这种对殖民地忽视的措施(主要包括了从殖民地征收更多的税收)引发了美国独立战争(1775年至1783年),使得英国丧失了其人口最多的殖民地。
这段时期有时候被称为“第一英帝国”,即17至18世纪英国在美洲的扩张。18世纪开始英国在亚洲和非洲的扩张则被称为“第二英帝国”。英国对美国控制权的丧失表明,殖民地并不一定对英国经济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英国在放弃了对美洲殖民地的防务与行政管理之后,依然主宰了美国与英国的主要贸易。
重商主义是经济学的理论,指的是国与国之间对财富的争夺,它是英国第一次海外殖民扩张的特色。但是现在在英国,重商主义很快就要让位于亚当·斯密等人的自由放任的经济自由主义了。
英国从北美殖民地独立这一事件中学到的经验是,即时是在不拥有殖民统治权的情况下贸易依然能够带来经济繁荣。这就是为什么在1840至1850年代英国愿意授予像诸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白人殖民地自治领地位的原因,因为这些国家的白人们被视为是居住在殖民地的“祖国”人民而已。而爱尔兰则有着完全不同的命运,它于1801年被并入全称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的英国。
在这一时期,英国也宣布废除奴隶贸易(1807年),并很快将这一禁令强加到别国身上。到19世纪中英国已经基本在全球范围内消灭了奴隶贸易。奴隶制本身于1834年在英国的殖民地被废止,情况直到1920年左右才有形成稳定状态。
旧有的殖民与奴隶制度的终结是与自由贸易一同实施的,自由贸易原则在1840年左右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其标志是英国撤销了《玉米法》(Corn Laws)和《航海条例》(Navigation Acts)。自由贸易完全地开放了英国市场,也促使其他国家在19世纪中叶开放他们的市场。
一些人会认为,自由贸易的兴起仅反应了英国的经济地位,而与任何的哲学观点无关。确实,英国对迫使他国执行某一政策一直比对自己施行同样政策更为热衷。虽然英国丧失了13个美洲殖民地,1815年欧洲大陆上拿破仑的最终战败确立了英国最成功的国际强权的地位。在工业革命让英国成为无可争辩的经济强权的地位之时,皇家海军则主宰着海洋。始终与欧洲大陆事务保持距离的英国也得意施行旨在扩大其经济和政治影响力的扩张计划,这种海外扩张是通过自由贸易和战略优势所建立起来的一个“非正式帝国”。
从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到1870年的普法战争,英国是全球唯一的工业化强权,是全球30%工业产品的生产地(1870年)。作为“世界工厂”的英国能够如此有效、低廉地生产工业品,以至其在国内生产的产品在运输到外国后其价格依然比外国当地所生产的产品更具竞争力。只要其海外市场的政局稳定,即使没有实施正式的殖民统治,英国依然能够从自由贸易中获益。
英帝国在亚洲
1757年普拉西战役(Battle of Plassey)的胜利让英国东印度公司获得了印度孟加拉邦的统治权,虽然1770年因对该邦过度征税而恶化的饥荒引起了英国国内的争议。到了19世纪,东印度公司已经几乎控制了印度全境。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之后该公司管辖的领土被移交给女王政府管理。维多利亚女王于1876年被宣布为印度女皇。
锡兰(今斯里兰卡)、缅甸和马来亚也被纳入英国在亚洲的势力范围。1841年在获得了鸦片战争的大胜后,英国从中国人手里夺得了香港。
英国对中国的兴趣源自18世纪末,当时英国成为中国茶叶的进口国。茶叶进口导致了英国方面巨大的贸易逆差,因此英国希望通过从印度向中国出口鸦片来平衡开支,虽然这么做违背了中国的禁令。因鸦片贸易所引起的两次鸦片战争都以英国的胜利告终。
鸦片战争之后,英国与中国保持了一种复杂的关系。虽然英国获得了香港,英中贸易主要还是通过几个开放了的中国港口进行。因此英国希望看到的是一个独立的中国,因为中国的崩溃意味着其他西方强权就可能与英国一起瓜分中国,而使得英国所拥有的特权地位受到挑战。
同时,英国也不希望看到一个过于强大的中国,因为这就意味着中国将取消或要求重新协商一些原本签订的条约。这种态度解释了看似矛盾的英国对华政策:一方面协助清廷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另一方面却和法国联手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不列颠治下和平(Pax Britannica)的瓦解
作为第一个工业化的国家,英国曾经能够将整个世界作为其原材料的来源国和工业品的出口市场。但是随着其他国家的工业化,在19世纪这种情况在逐渐改变,越来越多国家寻求保护其原材料的供应和出口市场。到1870年代,英国的工业产品面临了来自其他国家的强有力竞争。
工业化在德国和美国迅速进行,使它们迅速赶超了英国和法国这两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比如,到1870年德国的纺织和金属工业在组织结构和技术效率上已经超越英国,并且在德国国内市场上已经击败英国同类产品。到19世纪末,德国甚至开始为当年的“世界工厂”生产这些产品了。
虽然无形出口品(如银行服务、保险和船运)让英国不至于出现贸易逆差,其贸易额占世界总贸易额的比例从1880年的四分之一下降到1913年的六分之一。英国不仅只在工业化国家市场的竞争中落败,其产品在欠发达国家的市场上也没有占优势。英国甚至正在丧失它曾经所拥有的,对印度、中国、拉丁美洲和非洲海岸等地区贸易上的主导地位。
英国的商业困境因1873至96年的经济萧条而雪上加霜。因商业衰退所导致的通货紧缩更进一步给各国政府增加了压力,迫使它们鼓励扶植国内工业,从而最终导致了欧洲强权逐渐抛弃自由贸易的原则(德国于1879年、法国于1881年先后放弃自由贸易)。
这么一来的结果是国内和出口市场的双重萎缩。欧洲和之后美国的政府与企业领袖们因此开始将海外的殖民地作为他们新的市场:这些海外殖民地将成为宗主国的出口市场,而他们则被安置在贸易壁垒的保护之下,使得其他国家商品无从与宗主国产品竞争。同时它们还依然是廉价的原材料供应地。虽然英国将自由贸易一直坚持到了1932年,英国也参与了对海外殖民地的争夺,以避免那些曾经在其影响之下的地区落入别的工业化国家之手。
英国与新帝国主义
1870年代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段时期内,欧洲殖民扩张的政策与意识形态被称作“新帝国主义”。这段时期内最明显的趋势就是各欧洲强权“为帝国而帝国”,在海外竞相争夺并巩固其殖民地,在种族优越论的前提之下直接殖民与统治其他被视作是劣等民族的人民。
在这一时期,欧洲强权在海外的殖民地总面积达到了2300万平方公里。非洲直到1880年代还很少有欧洲人踏足,但在这一时期内非洲成为帝国主义者们主要的目标。但是扩张在其他地区也十分频繁,特别是在东南亚和东亚沿海地区:在这些地区美国和日本也加入到了争夺殖民地的行列之中。
1875年被认为是英国进入新帝国主义时代的分水岭,这一年本杰明·迪斯累利领导的英国政府从负债累累的埃及统治者伊斯梅尔(Ismail)手中买入了苏伊士运河的股份。英国从此巩固了对这条对英国和印度贸易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的运河的控制权。1882年,英法两国对埃及领土的争夺最终以英国人的胜利告终。
对俄国几个世纪以来逐渐向南扩张的担心也影响了英国的政策:1878年英国控制了塞浦路斯,将其作为保护奥斯曼帝国的据点;在此之前英国还参与了1845至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并试图入侵阿富汗。所有这一切举动都是为了阻止俄国进一步向南扩张以至最终威胁到英国对印度的占领。英国发动了三场针对阿富汗的血腥战争,但都不成功,当地人民的反抗和复杂的地势挫败了英国的目标。1842年的第一次英阿战争是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所遭受的最惨痛的军事失败,整个英国军队被由俄罗斯帝国所支持的阿富汗普什图族(Pashtun)人击溃。1880年第二次英阿战争同样是一次惨痛的精力,英军在坎大哈被击溃、在喀布尔被包围,最后只能撤退到印度。1919年第三次英阿战争引起了阿富汗部族的起义,彻底击垮了刚刚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英军,将他们永远地赶出了阿富汗。英国人在亚洲内陆的冒险在1903年一次失败的、并且完全没有必要的侵略西藏的企图失败后彻底结束。
与此同时,在英国的许多有影响力的政治家和商人都将正式的帝国视为极其重要,特别是对在世界市场上份额正在下降的英国商品而言。1890年代英国全心全意地采取了新的政策,很快成为热带非洲殖民地的重要抢夺者。
英国采取了新殖民主义政策的诱因可能是为了为英国产品和投资寻求更大的海外市场,或者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战略性的先发制人举措,为的是防止现有的贸易通道被别的强权破坏,或者让别国在日趋封闭的国际贸易形势发展下获取更多的出口市场。1900年初张伯伦试图对英国的贸易壁垒法案进行修改却遭到很大的反对并最终被迫放弃,显示即使在英国的利益受到损害的情况下,英国人还是多么地支持自由贸易的原则。也有历史学家们认为,英国采取新帝国主义政策其实是其影响力下降的表现,而非其影响力上升的结果。
在印度的殖民主义的演变过程足以警示我们,不应将新帝国主义时代之前西方资本主义强权间经济上的竞争视为英国加强殖民地管制的唯一原因。印度正式成为英帝国的组成部分是在1858年,目的是巩固英国对印度的统治,也是对印度兵变的直接反应,而印度兵变的缘由之一也是印度国内的保守势力反对英国在印度次大陆的许多政策所导致。
对非洲的掠夺
1875年欧洲国家在非洲两块最主要的殖民地只有阿尔及利亚和开普殖民地;但到了1914年除了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外其他所有的非洲国家都成为了欧洲国家的殖民地。这种从原先只在经济控制殖民地的“非正式帝国”到对非洲殖民地直接管制的转变,其实是以英国对这些原本就处于英国影响之下的非洲地区赤裸裸的掠夺而实现的。
当法国、比利时和葡萄牙在刚果河下游地区进行殖民活动时,他们其实已经威胁到了英国向热带非洲的深入。1884至1885年的柏林会议就曾试图调解强权之间的矛盾,该会议提出了以“实际占领”为确定各国殖民地归属的评判标准,而该标准的采纳意味着欧洲国家更加肆无忌惮地袭击非洲当地的部落和人民以求获得更大面积的“实际占领”地。
英国1882年对埃及的军事占领(最直接的起因是为了保护苏伊士运河)同时也起到了确立了英国对尼罗河地区的控制。这又进一步导致了1896至1898年英国对苏丹的征服,以及1898年9月涉及英法两国的法绍达事件。
1899年英国完成了对南非的全面占领,这项军事行动最早始于1795年对开普的并吞。在侵犯了原本是南非荷兰人所统治的金矿产区德兰士瓦以及邻近的奥兰治自由邦后,负责南非事务的英国南非公司进一步向北深入,并以开普富商赛西尔·罗得斯爵士(Sir Cecil Rhodes)的名字将其所占领的地区称作罗德西亚(Rhodesia)。
英国在南非和东非的胜利促使罗得斯爵士和英国驻南非大使阿尔佛莱德·米尔纳(Alfred Milner)提出了在非洲建立一个“从开普到开罗”的英国殖民帝国。他们希望通过建造连接苏伊士运河和南非矿区的铁路来实现。但是由于德国对坦噶尼喀的殖民将英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切成两半,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非洲殖民地之间只有电报线路畅通,而铁路则无法建造。
虽然是自由贸易最积极的鼓吹者,矛盾的英国人在1914年却不仅仅成为最大的海外帝国,更是掠夺非洲的最大受益人。1885年至1914年之间英国将大约30%的非洲人口置于其统治之下,而同一时期法国只统治了15%的非洲人、德国9%、比利时7%以及意大利1%。英国的尼日尔爾利亚一个殖民地就拥有1500万人,是整个法属西非和所有德国殖民地人口的总和。
白人殖民地的自治
随着加拿大(1867)、澳大利亚(1901)、新西兰(1907)、纽芬兰(1907)和南非联盟(1910)相继取得了自治领地位,大英帝国已经开始了从帝国到英联邦的转变。这些新国家的领袖们与英国政治家们一起出席1887年起定期举行的殖民地会议(1907年后被称作帝国会议)。
自治领之间的外交关系主要由英国的外交部负责,而加拿大虽然在1909年设立了外交部,其与帝国内其他国家的关系依然通过英国派在加拿大的总督、自治领驻伦敦的高级专员(加拿大于1880年首次任命自己的高级专员,澳大利亚则在1910年效仿)和英国在海外的外交使节们维系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是代表帝国内所有的自治领政府宣布参战的。
各自治领在外交政策确实上享有很大的自由度,只要其政策不明显违反英国本身的利益:加拿大的自由党政府在1911年与美国签署了一项双边自由贸易的互惠协议,最后却因英国保守党的反对而没有获得批准。
国防方面,原本将自治领的防务纳入一个单一的帝国军事框架在1900年以后被证明已经很难维系,因为英国此时开始在欧洲大陆的防务问题上开始承担更大的责任,同时还必须面对德国海军崛起的威胁。1909年大英帝国决定各自治领应拥有其自己的海军,这是对1887年英国承诺澳大利亚以向英国海军输出人力以换取英国在太平洋地区舰队驻扎这一协议的违背。
一战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大英帝国完成了最后一次的大规模海外扩张。英国经国际联盟的批准对原本属于奥斯曼帝国的巴勒斯坦和伊拉克进行委任统治,而前德国殖民地坦噶尼喀、西南非洲(即今天的纳米比亚)和新几内亚也被划入英帝国的版图(其实西南非洲被归由南非管理,而新几内亚则由澳大利亚统治)。不过一战之后英国在莱因兰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西德的占领区就不被认为是帝国的一部分。
虽然英国赢得了战争,并从战争中获得了新的殖民地,战争的巨大开销使得英国无法继续承担维系一个帝国所需要的庞大财政支出。英国有数百万人死亡,无数资产被毁,其结果是债台高筑、资本市场的混乱以及在海外殖民地英国籍官员人数的缺乏。与此同时,民族主义情绪在新老殖民地都在高涨,而帝国的参战以及非白人士兵在战争中所感受到的强烈的种族歧视都更加助长了这种民族主义情绪。
‘柒’ 一战和二战后分别形成了什么体系
一战后形成:凡尔塞—华盛顿体系。
二战后形成:雅尔塔体制以及奠定美元霸主地位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美苏冷战后形成;美苏争霸.苏联解体后:一超多强,一超即美国,多强即中,日,俄等。
第一次世世山迹界大战,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属同盟国阵营,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意大利王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则属协约国阵营。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万人搜并参战,1000多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但在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一战中,各种新式武器如飞机、毒气、坦克、远程大炮相继投入战争,是武器发展史的重要阶段。
(7)英国的一战二战是什么经济体扩展阅读:
一战的起因: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国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枪杀。成为第一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一个月后,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唯搭口,向塞尔维亚宣战。接着德、俄、法、英等国相继投入战争。
交战的一方为同盟国的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以及支持他们的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另一方为协约国的英国、法国和俄罗斯帝国以及支持它们的塞尔维亚、比利时、意大利、美国等国。
原属同盟国的意大利,考虑到利害的关系,加入到了协约国方面作战。
日本为了在东亚扩张势力和侵略中国,以1902年缔结的“英日同盟”为借口,在1914年对德国宣战,并迅速占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势力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