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英国什么时候发展的比较快

英国什么时候发展的比较快

发布时间:2023-05-25 11:40:19

‘壹’ 英国经济的发展史

英国经济

二战后英国经济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1)战后50-60年代平稳发展时期。

其主要特点是经济缓慢而持续增长,失业率低,物质丰富,人民消费水平不断增长。

(2)70年代经济滞胀。

在70年代,英国在所有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始终保持最低经济增长率,最高的通货膨胀率,和最高的贸易赤字纪录。

(3)80年代经济复苏。

一个显着特点是时间长,复苏持续了7年。

另一个特点是国际收支大大盈余, *** 金融地位最高。

撒切尔 *** 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经济政策,采取许多措施提高经济效益。

宏观经济政策直接针对降低通货膨胀率和维持物价稳定。

微观经济政策旨在通过鼓励实业,效率和灵活性共同努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英国煤矿被称为"生病"工业的原因。

如今的英国煤矿业衰退,从而导致矿工、煤矿的数量和总产量都大大下降。

煤工业衰退的原因包括:老煤矿的枯竭,昂贵的提炼费用,破旧的设备,极少的投资,由于进口更干净、更便宜、更高效的燃料导致的需求下降等等。

英国的石油和天然气

在1965年及1970年在北海发现天然气和石油。

今天英国的石油不仅能自给自足,还有盈余供出口。

交通和家庭供热系统主要依靠石油,因为大部分农业的高度机械化,食品供应也靠石油。

如今英国钢铁工业的主要问题。

英国钢铁工业衰退的原因如下:

当地贮备枯竭;

他们生产焦炭的老式炉不能提取有价值的副产品,

高炉、钢铁衡搭轮厂和轧钢厂经常分开,导致不如更紧凑的企业出效益;

希望能帮枝蚂到你追问

可以用咐信一颗大树来表示吗

‘贰’ 英国是怎样崛起的

英国迅速的崛起 一:十五世纪末,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利用大西洋航路中心的有利条件,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伦敦,利物浦等) 二:英国推行“重商主义”政策,鼓励出口,支持工商业者参与贸易竞争,占领殖民地 三: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圈地运动推动了城市的繁荣和贸易的发展) 四: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加速了发展 五:注重发展海军,三次英荷战争打败了“海上马车夫”荷兰,夺得了海上霸权地位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The Instrial Revolution ),又称产业革命,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是以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后来又空扩充到其他行业。 有人认为工业革命在1750年左右已经开始,但直到1830年,它还没有真正蓬勃地展开。大多数观点认为,工业革命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1765年,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标志着工业革命在英国乃至世界的爆发。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传播到英格兰到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后来,工业革命传播到世界各国

‘叁’ 英国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崛起的原因条件和过程

当我们把我们的话题界定在”大国崛起”的这个范围上的时候,关于这个话题的两个争论立刻就会出现:什么是大国以及崛起的真正的本质是什么.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构成了本文探讨英国崛起的因素的前提.一、大国崛起的一般性假设1、权力是衡量大国的最重要的标志。对于这个假设我们还需要界定什么是权力。在国际关系中关于权力的争论是可以追述很久远的,首先是现实主义者把权力倾向于军事力量,新自由制度主义者则认为权力是一个行为体促使其他行为体做他原本不会做的事的能力,特别是新自由制度主义者的代表人物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在他们和合着《权力和相互依赖》中明确表达了这样的观点。笔者认为权力倾向于我们现在所说的“综合国力”即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和外部的影响力的总和。2、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质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崛起是指一个国家持续性的获得地区性或者是全球性的霸权和影响力。如果一个国家没有自己内部的力量那么它在世界的舞台上肯定是没有影响力的,也就谈不上崛起。比如葡萄牙和西班牙两个国家的崛起的过程,金和银像水一样的流入最后又像水一样的流出,国内没有什么像样的产业。这样的国家的崛起肯定是有特定的可望而不可及的历史机遇,这样国家即使是崛起了那么它的崛起也肯定是不持续的。3、最后,笔者认为是一个国家内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外交政策是一个国家崛起的关键的因素。没有一个合理的外交政策就不会是国内的各种力量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应有的作用,也不会使国际形势促进国内的发展。比如,中国的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和中国近代的屈辱有着密切的联系;二战前期,各国的绥靖政策对二战的爆发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外交政策的不恰当不合理会是一个国家丧失重要的发展时机,有的时候甚至会造成国家和民族的灾难。二、关于英国崛起的分析(一)英国崛起的国内因素的分析既然我们认为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质上是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那么我们首先就要从其内部探讨其崛起的因素.1、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关于英国的地理位置在美国的军事学家、海权论的代表人物马汉《海权论》中写的特别的确切:如果一个国家处于这样一个地理位置,即用不着被迫在陆地上奋起自卫,也不会被引诱在陆地上领土扩张,那么由于其面向大海的单一性,相对于四周是陆地的国家就具有了一种优势,英国相对于法国和荷兰就具有这种优势。英国由于距离欧洲大陆不进不远,可以避免欧洲大陆的纷争自由的进行国内的发展,可以自由的进出公海,又有力的控制着一条重要的交通运输通道----英吉利海峡,种种优势使得英国的地理位置独一无二。2、稳定的政治环境。英国稳定的政治环境可以使英国保持国内政策的连续性,可是实现国家的长远的发展战略,而不至于使国家的政策随着政治动荡的环境朝令夕改。英国最早确定了宪政制度,1688年光荣革命后确立的君主立宪制度被称为“议会之母”,政治制度的确立和稳定为国内的发展保驾护航。除此以外,英国具有岛国的特性,推行渐进、连续的政策,注重惯例和传统,形成了一部不成为的宪法。正是这些特性使得英国避免了法国大革命那样激进的变革。3.国内积累、重商主义、殖民地。英国从一个小小的岛国最后发展成一个日不落帝国,其实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的过程。英国在18世纪60年代完成了工业革命,国内积累了大量的工业产品,同时由于英国国土的面积狭小,资源短缺,迫切需要廉价的原料产地和广阔的商品市场——殖民地。但是英国的殖民地和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地有很大的不同,英国经济的发展观念很快的由货币平衡论发展为贸易平衡论,由赤裸裸的掠夺金银转变为通过贸易交换商品来获取经济增长。于是英国对外扩张的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通商,开放殖民地国家的市场,与英国可以进行自由贸易。(二)英国崛起的外部因素及其外交政策的分析.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真正伟大的民族决不屑在国际舞台上扮演一个次要角色,甚至也不屑在国际舞台上扮演一个头等角色,而一定是一个独一无二的角色.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英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独一无二的因素。离岸平衡手的角色。马汉在其代表作《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中这样写到:“英国的主宰地位主要是因为由于它能作为争执中的第三方,作为一个平衡器起到一个决定因素的作用,英国之所有具有这样的能力是因为岛国的位置大大加强了它的防卫能力,使之集中精力发展工商业,避免战争的滋扰。”这与国际关系理论中进攻性现实主义米尔斯海默在其代表作《大国政治的悲剧》中的观点不谋而合:英国和美国在国际关系中都扮演了一个“离岸平衡手”的角儿。大陆均势的外交政策。英国史学家塔斯布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欧洲不论上演什么悲喜剧,均势是永远的钥匙。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主要表现为通过维持和左右两个实力大致相当的集团互相制约和抗衡,避免欧洲陷于任何一个大国或国家集团的支配和控制下。在局势相对稳定或不明朗的情况下,英国对欧洲事务尽量保持“超脱”态度,在均势遭到破坏或受到严重的威胁时,给与抗衡者以支援。历史上的路易十四、拿破仑法国挑战过均势,历史上的威廉德国、希特勒挑战过欧洲的霸权但是无一例外都失败了,很大程度上就是英国大陆均势政策。三、英国崛起的历史追述16世纪的争霸。1500年左右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两个小国揭开世界近代史的大幕,整个世界开始连为一体,各大洲也开始打破了相对隔绝的状态。1580年西班牙用武力兼并了葡萄牙,继承了葡萄牙的海外产业和殖民地,短暂的处于独霸世界海洋的巅峰。英国自知与西班牙力量悬殊,直接与其进行军事对抗无异于螳臂当车,于是鼓励民间的力量劫掠西班牙的航船,其中比较有名的海盗有霍金斯、德雷克等。另一方面利用欧洲大陆上的国家与西班牙作对,比如支持尼德兰反抗西班牙的殖民统治,支持法国的胡格诺教派反抗西班牙庇护的法国天主教,在比如在欧洲比较有名的三十年战争中,英国让自己尽量直接出兵介入战争中去,同时也支持法国反对西班牙加入的哈布斯堡王朝。17世纪的争霸。随着西班牙的衰落,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荷兰渐渐地崛起了。英国对付荷兰主要是通过三次英荷战争实现的。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1654)主要是英国颁布了《航海条例》规定:凡是运往英国及其殖民地的商品都要使用英国的船只或者是商品生产国的船只。第三次英荷战争,起因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企图兼并荷兰,英国于是联合法国对抗荷兰。英国主要是在海上攻击荷兰,而法国主要是在陆地上进攻荷兰,后来英国由于国会削减战争的经费于是与荷兰单独的媾和,并且签订了《威斯敏斯特和约》,于是英法同盟关系破裂。法国与荷兰还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战争,英国这在一旁袖手旁观。18世纪的争霸。18世纪主要是英法两国的较量,随着法国的崛起,英国同样联合了欧洲大陆上的国家制衡法国。1702年到1713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英国联合奥地利、普鲁士加入到反法同盟当中去。在1756年到1763年的,英法七年战争中英国同样利用普鲁士与法国对阵。到后来随着法国大革命的结束,拿破仑开始了对外的扩张,英国积极地组织了欧洲大陆上的其他国家组成七次反法同盟,遏制法国。战争结束后,欧洲各国签订了有名的《维也纳和约》,确立了大陆均势。可以说,战争了法国之后,英国牢牢地掌握住了海洋霸权,并且称霸了一个多世纪。不管我们从那里角度来看英国争霸的历史,其中有一点是很明确的英国不断变换着同盟的伙伴和竞争对手,欧洲大陆上的弱小的国家永远是自己联合的对象,而那些试图挑战欧洲霸权的国家则是自己制衡的对象。也就是那句老话: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肆’ 在18、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飞速发展,其中发展最快的是哪两个国家

18世纪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候,这个时间禅镇段发展最快的应该是欧洲肢陵的英国和法国
到了19世纪后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了,这个时候发展贺饥粗最快的是美国和德国,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和法国的发展速度相对落后了。

‘伍’ 18世纪英国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原因和对英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原因:(18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圈地运动的进一步推行造成了大批雇佣劳动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生产技术 18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日不落帝国”,国外市场急剧扩大了.
影响:第一次科技革命 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广泛建立;2、使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3、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开始了城市化进程;4、使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东方从属于西方5、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殖民侵略进入以商品输出为主时期 1、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 近代工业产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3、 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陆’ 历史19世纪英国城市化发展快的原因

一、工业革命促使城市人口迅速增加

城市化是指人口居住地灶兄铅的变动,即由农村居民变成城市居民,是由工业化引起的人口迁徙城市,是由工业“聚集效益”引起的人口集中过程。

恩格斯关于工业革命和城市化,有这么一段经典论述:“大工业企业需要许多工人在一个建筑物里面共同劳动,这些工人必须住在近处,甚至在不大的工厂近旁,他们也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村镇。

他们都有一定的需要,为了满足这些需要,还须有其他的人,于是手工业者、裁缝、鞋匠、面包师、泥瓦匠、木匠都搬到这里来了。

……于是村镇就变成小城市,而小城市又变成大城市。

城市愈大,搬到里面的就愈有利……这就决定了大工厂城市惊人迅速地成长。

”他形象化说明城市化进程,其中人口的增加是重要因素。

(一)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

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

农村是国家的基础,也是权力和经济的重心。

城市仅是包围于农村之中的小岛,附庸于农村。

那时,中央 *** 虽然设在伦敦,但贵族的统治根基在农村,他们从自己的乡村住宅中号令四邻,多数贵族只是在上院开会时偶尔到伦敦小住。

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这一种情况。

工业革命中新使用的机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科学技术传入农村,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使得英国能以较少的农业人口完成以前的耕种,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

另外,村镇的工厂规模不断扩大,需要集中生产。

如果该村镇满足不了集中生产的要求,工厂就得迁移。

这样,一部分工业城镇衰落了,而另一部分则更快地发展起来,并进而形成较大的工业中心和较大的城市。

于是,劳动力也跟着转移和集中。

19世纪五六十尘让年代以后工业集中趋势日益显着,农业农村、工业城市的经济结构已经确定下来,剩余劳动力更是大量转移到城市。

另外,城市生活方式开始在农村普及,城市中形成的新思想和新观念也在农村中传播,特别是城市高度发达的物资文明与农村传统文明的强烈反差,更是震撼了人们心灵。

处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隐好变中的人们不再坚守着传统的价值观念,渴望着变化;特别是年轻一代,他们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的乡村,成群结队到达城市中去。

农业发展所剩下的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为城市的兴起和发展补充了新的血液。

(二)有较多的外国移民

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后,就业机会较多。

在“向外吸引劳动力”的政策支持下,英国外来移民也逐渐增多,大量涌向城市,促进了英国城市化。

刚开始,英国大城市吸引的外来移民主要是爱尔兰人。

19世纪30年代曼彻斯特有20%的人口是爱兰人;在格拉斯哥的20万人中,也有3.55万人是来自爱尔兰的。

到了1860年,城市化程度提高,来自全世界的人才涌入英国的城市,有德国人、瑞士人、法国人、希腊人和犹太人等,他们一般前往城市,特别是伦敦等大城市。

这些人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熟练的工作经验,带动了英国的城市化。

外来移民大量进入城市,导致城市人口不断膨胀:大约在1800年,大不列颠只有一个大城市,那就是伦敦,仅有100万人口;到1850年伦敦人口就增加到236.3万,其余城市也陆续发展起来。

1851年,英国的城市人口已经占全国人口的52%,而1870年,英国城市人口比例上升到65.2%,1890年又上升到74.9%,1910年更达78.9%,从而成为高度城市化的国家。

二、 工业革命的发展为城市化提供了前提条件

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要求社会方方面面都满足它的发展,从而工业革命为城市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资技术基础和其他必须的条件,推动了城市化;同时,城市化又与工业革命密切联系、并行发展。

首先,工业的发展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

比如说需要有适宜的地理条件,靠近较大的江河湖泊,有方便的港口;或者处于铁路及交通干线交汇处,便于原料产品的运输和交换。

或者说,地形地质条件较好,能建造大型工厂而且有发展余地。

在交通还没有发展完善时最好有可供开发利用的矿产或者其他重要的自然资源。

有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工厂很快就会向这些地区集中形成城市,有的城市则因为兴建了大规模工业而更好发展,形成了大城市。

其次,随着工业的发展,生产专门化程度提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要求企业间协作更加趋紧密化。

为了更大程度地获取利润,协作企业一般会以距离近、联系便利、运费低廉等要求来降低成本、增加盈利、提高竞争力。

这无形中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随着采矿业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钢铁、冶金、机械制造、石油化工、建材、纺织特别是重化工业的建造,企业的规模空前扩大。

一些工厂的工人就有成千上万人,厂房占地面积也是以前小作坊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这样本身就是一个小城市了。

而在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产品出现了多层次的深加工,具有系列化、多样化、规模化等特征;特别是主导产品带动了前后关联企业的发展,更是使得同类或相关工业集中在一起,形成了新的工业城市,原有的城市规模也跟着日益扩大。

再次,工业革命中涌现了一大批采用机器大生产的工厂,当这些大工厂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时,就要求“后勤上”拥有统一的公共基础设施。

这些公共基础设施不同于工业革命前,而是以节省土地、节约资源、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保证工业的正常运转和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前提,要达到这些标准就要求有一个质量相当高的公共设施,即城市。

伴随着技术和医学上的进步,以前曾经大批害死城市居民的瘟疫渐渐不再可怕;城市生活变得舒适、惬意,比之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些进步中较重要的包括:充分供应洁净的水,改善集中式排水系统和垃圾处理系统,保证充足的粮食供应以及预防和控制疾病。

” 这些,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巨大的社会变化,因为居住在城市意味着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在工业的作用下,城市功能扩大,集中了生产、服务、居住、消费等。

正如恩格斯对伦敦的评价一样:“这样的城市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东西,这种大规模的集中,250万人聚集在一个地方,使这250万人的力量增加了100倍”。

三、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产业结构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产业结构,有利于城市体系的形成。

工业革命前的英国,农业是社会最重要的产业,也几乎是唯一的产业。

工业革命后,产业结构改变了。

工业革命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同时有利于市场的扩大和集中。

工业生产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面向市场开放的商品生产,不带有自给性,推动了商品交换的发展。

商品交换的频繁使得城市的存在具有了意义。

同时,工业生产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生产,工人必须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人们渴望放松,在城市里就出现了服务业,也即我们现在常说的第三产业。

据统计,1801年,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是32%、23%和45%,而到了1841年则变成了22%、34%和44%。

工业革命带动的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为英国城市化提供了强有力的 *** 因素。

这样,剩余劳动力就越来越多地流向服务业,城市也就逐渐具有了吸取大量劳动力的能力,具备了能提供充足能源和必要的生产资料、产品销售市场和服务设施的能力。

“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伴随现象……是劳动人口从农业到制造业,再从制造业到商业和服务业的活动”. 工业的聚集经济效益使制造业及其他服务业集中到了城市,间接上又使城市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中心。

” 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城市集中了市场、金融机构、公用设施和文化教育机构,便于获取原料和劳动力,能就地销售产品,商业信息灵通,相关企业邻近,有利于实现生产的协作和专业化,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

这样,第三产业在城市中就兴旺发达起来,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四工业革命促使新城市的兴起

新兴城市的兴起和发展是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一面旗帜,也是英国城市化的体现。

工业革命改变了传统的城市分布格局,出现了一大批新兴工业城市。

机器的广泛应用,使得工厂规模扩大,同时也使得城镇的范围扩大,渐渐发展为大城市。

用M·W·苏思在书中的话说是:“有些完全是新兴的城镇出现了,它们起初是一些小村庄,但很快就扩大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

格拉斯哥在18世纪末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城镇,但到了1831年已经是一个20万人的大城市了,靠得就是拥有60多条汽船和107家纺织厂。

伯明翰, 16世纪时还是一个小村镇,人口也不到500人。

工业革命一开始,兴建了铁工业区的伯明翰,成为英国最大的生产中心。

1760年,在伯明翰年总值约60万英镑的铁工业品中,大约就有50万英镑的产品是提供出口之用;1801年人口一下子增至7.4万人,并保持快速的增长趋势。

在工业化的带动下,伯明翰依靠着自己的钢铁工业,超过了曼彻斯特和利物浦,成为英国第二大城市。

英国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发展迅猛,不少小城镇就是乘着工业革命的东风发展起来的。

比如曼彻斯特就是英国近代城市化的典型。

曼彻斯特因为天时地利,1835年就聚集了英国棉纺织工业80%的工人,1840年更是增加至85%。

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人口的增加,曼彻斯特人口也从1801年的7.5万增加到1871年的35.1万,几十年中就增加了好几倍.就这样,成为了新兴的城市,在今天还有影响。

工业革命以前,以伦敦为中心的东南部是工业集中的地区,毛纺织业集中在东英格兰、英国的东南部和西约克夏;冶金业和金属加工业主要集中在伯明翰、南威尔士、舍菲尔德和东北威尔士。

工业革命使生产力水平迅速发展,当生产力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时,会促使市场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

有丰富自然资源的英国西北部就得以开发,并出现了一批新城市,英国经济重心向西北部转移。

索尔福德、博尔顿、贝里、普雷斯顿、奥尔德姆等棉纺织工业迅速兴起。

工业革命以后,英格兰中部,西北部由于纺织业和煤铁业的发展,纺织厂、煤矿、炼铁厂及其它制造业需要劳动力。

南部人口北移,苏格兰和爱尔兰人也涌向北部工矿区。

自1810年至1871年的70年间,英国总人口增长了1.54倍,而西北部工业区增长了2.58倍。

在西南部的非工业集中区,人口增长不到一倍。

伯明翰的人口从“1801年的73000人增加到1844年的20万人,而舍菲尔德的人口从1801年的46000人增加到1844年的11万人。

我们再从整体上看英国人口的增长情况,就不难发现工业革命后半个世纪甚至更久的时间,英国的人口主要是增加在新兴工业城市上:1801年就比1750年增加了274%。

而原先“郡级城市”人口增长最缓慢,仅仅增加了18%,低于整个英格兰的人口增长水平。

英国的一些传统老城因为与工业革命疏远而发展缓慢,东部和西部的一些工业村镇有的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如:诺里奇、约克和埃克塞特的人口数量在17世纪的时候分别占全国第二、第三和第六位,到1801年就降到了第八、第十七和第十五位。

[14]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紧密关系,而新兴城市的出现的确是英国城市化的一大特征;没有与工业革命结合的工业和城市就衰落下来。

五、交通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英国工业革命对城市化的影响还在于,发生了交通运输业革命。

在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过程中,运输业的蓬勃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铁路、公路、水路把繁华的都市与荒僻的村庄联系起来。

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装进他们自己火车里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

[15]

1825年,英国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

在1836年,英国修建了25条新铁路,总里程到达1600多公里,到1855年达12960公里,内陆铁路运输网逐渐形成。

在19世纪50年代,英格兰的大中城市都通了火车,大部分地方离火车站的距离已在10英里以内。

在运河的开凿方面,自从1761年开凿了从沃斯利到曼彻斯特的第一条运河以后,到1842年,英国已修建了3960公里的人工运河,曼彻斯特、伯明翰成了着名的运河枢纽。

因此,有人评价说“在几乎不到30年的时间,整个大不列颠的地面上都开了四通八达的航路”。

[16] 汽车、运河、汽船、公路、铁路等把英国的内陆城市和沿海城市连成一片,大大促进了商品流通和人口流动,同时带动了许多相关的商贸服务业的发展:建筑业、邮政业、商业服务、金融业等。

交通运输方面的发展,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并促进了一些处在交通枢纽上的城镇发展。

古尔原来只是一个小小的村庄,运河开凿和铁路修建不到20年,古尔就发展成为一个城市。

铁路枢纽斯福登、达林顿、纽克鲁等也是借助交通事业上的发展而兴起的。

交通发展了,人们交往也方便了,一些相邻的城市逐渐联结,汇聚为大城市或者大城市地区。

伦敦就吞并了附近的威斯敏斯、索斯沃克、乌利奇等,成为一个更大规模的城市。

而纽卡斯尔、雅诺、南舍菲尔德等慢慢发展成为一个大的城市复合体。

19世纪末,英国出现了郊区城市化趋势。

郊区化的主要表现是大城市人口从城市中心外移,这一趋势主要表现为伦敦上院中心区和附近地区。

在1801-1851年间,伦敦商业中心区人口非常稳定,一直保持在13万居民左右,人口密度很大,平均每英亩人口超过1000人,有些地区达到近2000人。

[17]在19世纪后半期,由于交通和商业向城市外围地区扩展,伦敦商业中心区急剧衰落,中心区1881年人口有5万,到了1901年就变为2.7万。

而郊区人口却慢慢在增长:1861年伦敦外围市郊人口有41.4万,1891年为140.5万,1901年就达204.5万人。

[1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评价工业革命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时,认为有2次大转变:“第一次转变导致农村向城市迁移,造成集中的大城市;第二次转变表现为大城市人口分散,作为大都市不景气的解决办法。

”交通事业发展了,大城市的居民才有条件选择白天在城市里面工作,夜晚和假期就到郊区去。

总之,是工业革命推动了交通事业的发展,交通事业的发展又引起了郊区城市化。

综上所述,第一次工业革命为英国城市化提供了所必需的社会经济条件,推动了英国城市化的基本进程,同时也是城市化的深刻根源。

英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成长过程形成了自己的特征。

如果说,工业化是英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那工业革命就是先声,而城市化就是工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

没有第一次工业革命,就不可能有英国城市化的率先进行。

追问

看不到你的答案

追答

城市化是指人口居住地的变动,即由农村居民变成城市居民,是由工业化引起的人口迁徙城市,是由工业“聚集效益”引起的人口集中过程。

新兴城市的兴起和发展是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一面旗帜,也是英国城市化的体现。

工业革命改变了传统的城市分布格局,出现了一大批新兴工业城市。

机器的广泛应用,使得工厂规模扩大,同时也使得城镇的范围扩大,渐渐发展为大城市。

用M·W·苏思在书中的话说是:“有些完全是新兴的城镇出现了,它们起初是一些小村庄,但很快就扩大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

‘柒’ 1870一1913年英国和美国工业发展较快的原因

1864年第唤明一次鸦片战争,接下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英国却已经率先在18世纪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经济达到空前的强盛,美国也一样,已悉知经完成了独立战争,在华盛顿领导下完成了第一部较完全的宪法,又经过南北战争后全国统一!而且两个国家实力强盛了,就开始繁殖殖民地,贩卖黑奴作为廉价劳动力,在国力强盛,国家稳定,劳动力充足和陆告,大部分国民生活安定愿意配合国家,导致资本主义越发的蓬勃发展

‘捌’ 伦敦是如何崛起的呢我是指英国为什么能够在1500年左右开始发展的那么迅速

由于哥伦布等人开辟了新航路,并进行殖民掠夺,加速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统治者(都DU王朝)鼓励工商业的发展。
另外欧洲大陆战乱不断,大量人才流入处在欧洲边缘的大不列颠。
文艺复兴方面的作用。
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开始掌握世界霸权和海上霸权。
因此,英国真正崛起于16世纪末期。

‘玖’ 英国什么时候开始强大的

英国崛起历程的起点应该笼统地归至伊丽莎白一世时代,伊丽莎白一世是都铎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后一位君主。她终身未嫁,因此被称为“童贞女王”。她不但成功地保持了英格兰的统一,而且在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统治后,使英格兰成为欧洲最强大,富有的国家之一。英格兰文化也在此期间达到了一个顶峰,涌现出了诸如莎士比亚、弗朗西斯·培根这样的着名人物。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亦在此期间开始确立。她的统治期在英国历史上被称为“伊丽莎白时期”,亦称为“黄金时代”。在该时期,英国已经出现近代代议制政府的雏形,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并迅速发展,人本主义思想开始深入英国民众内心,近代海军也已经开始建立起来,同时,对外贸易和殖民扩张已然开启,这一系列影响英国崛起的因素都已经出现或凸显。

当然,英国最后崛起的标志事件是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但伊丽莎白时代却为英国崛起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没有早期的契约精神和伊丽莎白的努力,英国在走上强国之路上不知道还要走多远。

(参考)英国强盛发展应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中期和崛起完成:

第一个时期,从伊丽莎白女皇登基执政到光荣革命结束。英国开始从事海上殖民活动,并且打败先后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和荷兰的海军,从此英国的海上力量崛起,成为欧洲之首。光荣革命后,英国正式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第二个时期,从光荣革命结束到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这期间,英国成功吞并了苏格兰,并且在英法七年战争中取得胜利。这为英国日后的高速发展奠定了稳定的国内政治环境和广阔的殖民地空间的基础。
第三个时期,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十九世纪末。伴随第一次工业革命而来的不仅仅是丰富的原材料、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和日新月异的科技,还有思想上的伟大成就——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的发表。他的思想,是自由资本主义的第一声号角声。是英国国库日益充盈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蒸汽动力的推广。这主要应归功于瓦特,是他改造了蒸汽机,使蒸汽的使用从煤矿中解放出来。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尽管英国不再是世界舞台上的主角,但这丝毫未影响它日益巩固的霸主地位。可以说,维多利亚女皇见证了英国在落日前最后也是最灿烂的时光。维多利亚时代是每一个英国人都难以忘却的流金岁月。

阅读全文

与英国什么时候发展的比较快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援助伊朗怎么样了 浏览:732
5年越南探亲签证申请怎么办 浏览:734
胡志明执政越南为什么不用汉字 浏览:878
意大利是什么鞋码 浏览:866
45万印尼盾多少人民币 浏览:894
印尼的木雕有什么说法 浏览:699
印尼人怎么过春节 浏览:870
越南工作证在哪里办 浏览:773
印度为什么会腹泻 浏览:462
意大利语窗户怎么说 浏览:905
意大利必去的景点有哪些 浏览:29
英国和德国药品和保健品怎么样 浏览:302
浙江英国留学怎么申请 浏览:22
英国消费水平多少钱 浏览:78
什么是印度棉牛仔面料 浏览:300
怎么鉴赏中国画 浏览:481
印尼vivo在哪里制造 浏览:454
孟晚舟卖什么给伊朗 浏览:314
战后越南如何 浏览:255
中国为什么那么多贪官 浏览: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