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英国七年后变成什么样子

英国七年后变成什么样子

发布时间:2023-06-04 22:58:12

① 英国在19世纪崛起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原因

英国在19世纪崛起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原因是英国不仅通过七年战争维持了欧洲大陆均势格局的稳定,还再度摧毁了法国和西班牙的海上力量,夺取了法国在北美大陆和印度的几乎所有殖民地。

丘吉尔称七年战争后“英国在欧洲之外成为海上和陆上的主人”,他援用英国政治家霍勒斯·沃波尔当时的评论来渲染英国显赫的大国地位:“罗马人征服世界用了三百年,我们征服世界只经过三次战役,而目前的世界比罗马时代扩大了一倍”。

(1)英国七年后变成什么样子扩展阅读:

从19世纪中叶开始,“日不落帝国”一词在英语国家的文化中被广泛应用,其应用对象明确包括了英国和美国,其意义也不仅仅表现在对领土的占有方面,而扩展到了语言(英语)、文化(基督教文化)和艺术(西方艺术)领域;

例如在1852年亚历山大·坎贝尔的一次讲话中。随后该词被应用于美国的势力范围,一个较早的例子就是1897年的一篇文章上的“自夸”:“山姆大叔头上的太阳永不落下。”

在近年来,该词被转义并引入美国的政治语言。《美国历史导读》一书中描述了原来的十三个殖民地如何和在不列颠帝国扩张的“风头浪尖”独立,接着谈到,然后“美利坚合众国自己变成了一个帝国,影响力最终超越了曾经是最伟大的不列颠霸权。

独立两个多世纪过后,在美国政府、公民和海外驻军所拥有的领土上,或者在美国霸权控制下的美国势力范围中的国家上空,太阳永不落下。”

② 英国“日不落帝国”兴衰之路

在漫长的中世纪和近代初期,英国一直是欧洲的一个主要国家,曾经历了多次的辉煌。但奇怪的是,英国的国运呈现出清晰的波浪型趋势,它在每一次辉煌之后总会跌入衰落的低谷,沦为二流国家。

在大陆国家竭力争夺欧洲霸权(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的时候,英国正忙于内部的争斗,几乎被其他国家忽略不计。

光荣革命后的英国以全新的姿态挑战欧洲头号强国路易十四法国的霸权,连续投入两场遏制路易十四称霸欧洲的战争。

即九年战争(1689—1697)和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1713),并取得了巨大成功。之后,英国在保证欧洲大陆力量格局基本均衡的同时,主要通过成功的海外扩张稳步壮大力量,其力量触角大大超越了欧洲的范围。

当1740年前后欧洲大陆局势再度出现动荡之时,英国返回欧洲再次抵制复兴的法国称霸大陆的野心。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和七年战争(1756—1763)中,英国与西班牙以及与法国之间的战事都爆发于欧洲战事开始之前,由此产生的结果也就自然超出了欧洲,扩展到全世界。

英国不仅通过七年战争维持了欧洲大陆均势格局的稳定,还再度摧毁了法国和西班牙的海上力量,夺取了法国在北美大陆和印度的几乎所有殖民地。

英国的殖民地在19世纪猛烈扩张。1801年合并爱尔兰,英国的正式名称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对亚洲的侵略继续扩大。

大英帝国指由英国本土及其治下的自治领、殖民地、领地、托管地和保护国共同构成的大帝国,是有史以来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和最大的环球殖民帝国。

帝国在19世纪初达到鼎盛,大约有4到5亿人口,占当时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领土约3367万平方公里,占到了世界陆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帝国继16世纪的西班牙王国之后,被称为“日不落帝国”。

不过二十年后因为美国独立战争的失败,英国被迫收起自傲心,暂时取消日不落帝国的自称。

1815年英国在拿破仑战争中的胜利,又进一步巩固了它的国际政治军事强权地位,工业革命更让英国成为无可争辩的经济强权,因此1815年彻底打赢第二次百年战争后,英国又开始自称日不落帝国。

维多利亚时代的大英帝国步入了全盛时期,1938年人口达4.58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1922年通过一战获得德国殖民地后,国土面积达到3367万平方公里,约为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4.75%。

从英伦三岛蔓延到香港、冈比亚、纽芬兰、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马来亚、缅甸、印度、乌干达、肯尼亚、南非、尼日尔爾利亚、马耳他、新加坡以及无数岛屿,地球上的24个时区均有大英帝国的领土。英国霸权领导下的国际秩序被称为“不列颠治下的和平”。

英国出版的大英帝国全球地图通常用红色把帝国的领土标出,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这个庞大的帝国在全球的影响力。

但到了20世纪中叶,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全球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和英国国力的日渐式微,其殖民地纷纷独立,与此同时,新兴霸权国家美国的崛起,也促使大英帝国逐渐瓦解。

如今,英国和它的大部分前殖民地国家组成了一个国际组织——英联邦以取代大英帝国。但是与大英帝国不同的是,英国再也无法在政治、外交和经济等各个方面直接影响英联邦的其他成员了。

(2)英国七年后变成什么样子扩展阅读:

兴衰路上的重大历史事件:

1、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英文“Glorious Revolution”。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士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这场革命没有发生流血冲突,因此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光荣革命”。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奠定了国王统而不治的宪政基础,国家权力由君主逐渐转移到议会。君主立宪制政体即起源于这次光荣革命。

英国在1688年“光荣革命”后建立起来的议会权利超过君主的立宪君主制度以及两党制度等,不仅对英国以后的历史发展,而且对欧美许多国家的政治都发生了重要影响。

在17世纪的西欧以及世界其他地区,君主专制是一种普遍的政体形式。西欧的法国、西班牙、奥地利以及丹麦、瑞典、德意志的一些公国,都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

在这些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是君权神授。至于东欧的俄国以及东方的中国等,则等级森严,绝对专制君主制更为强固。

1688年后,英国的政治制度及由此而萌发的政治思想,对欧洲绝对君主专制制度和君权神授、君主万能、臣民必须无条件服从等思想,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而对一些民主、进步的思想家,如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等则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虽然对东欧、俄国及东方的中国等国未发生直接影响,但当这些国家的改革运动兴起的时候,英国的“巴力门”(议会)、“君民共治”(立宪君主制)就成了鼓舞他们进行斗争的现实源泉和效法的榜样。

19世纪末,中国的维新派在为改革而奋斗的时候,就常常引用英国的民主政治制度作为楷模。

2、七年战争

七年战争发生在1754年至1763年,而主要冲突则集中于1756年—1763年。当时欧洲上的主要强国均参与了这场战争,其影响覆盖了欧洲,北美,中美洲,西非海岸,印度,以及菲律宾。

这场战争由欧洲列强之间的对抗所驱动。英国与法兰西和西班牙在贸易与殖民地上相互竞争。同时普鲁士,这个日益崛起的强国与奥地利正同时在神圣罗马帝国的体系内外争夺霸权。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之后不久,欧洲列强间进行了“伙伴交换”,被称为“外交革命”。普鲁士与英国建立了联盟,同时互为传统对手的法兰西和奥地利缔结了同盟关系。

英普同盟日后陆续有德意志小邦(特别是汉诺威)以及葡萄牙参与,而法奥同盟则包括瑞典,萨克森,以及后来加入的西班牙。俄罗斯起初与奥地利结盟。但在1762年沙皇彼得三世即位后改变了立场,并同瑞典一起与普鲁士单独缔结了合约。

1763年法兰西,西班牙与英国签订的《巴黎和约》(Treaty of Paris 1763),以及萨克森,奥地利与普鲁士签订的《胡贝尔图斯堡和约》 (Treaty of Hubertusburg)共同标志着战争的结束。

这次战争在欧洲以攻城战,对城镇的纵火,以及造成惨重损失的野战而着称。战争总共造成了约900,000至1,400,000人死亡。

英国是在七年战争中最大的赢家,法国在《巴黎和约》中被迫将整个加拿大割让给英国,并从整个印度撤出,只保留5个市镇,英国成为了海外殖民地霸主,迈向日不落帝国的传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光荣革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七年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大英帝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英国

③ 七年战争之后,为什么英国与北美殖民地矛盾激化

导致美国革命最主要的原因,是英国采取重商主义(Mercantilism)的经济政策。这是欧洲各国所共有的现象。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主要内容是:殖民地要供应母国所不生产的货物;殖民地仅能与母国贸易,不可发展工业与母国竞争,亦不可资助母国的商业竞争者;殖民地要协助母国达成“优惠的贸易平衡”,要以贵重金属供应母国。这种体制的目的,是使拥有殖民地的国家可以战时强和平时富。英国在十七世纪中叶屡次颁布《贸易及航海法》规定:英国与殖民地间的贸易仅准以英船载运;某些货品如烟草、糖、棉、米、靛青及皮草等不得输往英属港口以外的地区;所有输往殖民地的货物必须经过英国并在英国缴纳关税。这些规定虽违反殖民地的利益,但是英国在七年战争(1756年至1763年)之前执行不严,此即所谓“有益的疏漏”,再加上殖民地在法国势力的威胁下需要保护,故不至成为严重问题。
但是,七年战争决定了英国在殖民竞争上取得了压倒法国的胜利,日趋成熟独立的北美殖民地对母国的依赖程度大为减低。此时英国却决定加强对殖民地的控制,并且要它们分摊部分的防卫费用。于是,英国和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的关系趋于紧张。这个争执后来表现在向殖民地人民征税上。1764年左右,殖民地人民认为他们在英国国会并无代表权,英国国会无权立法向他们征税,乃提出“无代表权而征税是虐政”,以及“无代议士不纳税”等口号。英国方面,则持“实际代表说”,认为英国国会议员从未仅代表其选区的利益,立法时考虑的是帝国整体利益,如果说费城未派代表出席国会,则当时曼彻斯特等工业城市又何独不然?二地皆享有“实际代表”。 但是,殖民地人民不接受此种立场,他们服膺自然法权利、契约政府,以及无代议权不纳税等主张。争执到1770年,几经周折,英国政府决定废各税,仅余茶税。每磅茶仅征税三便士,年约一万六千镑,此仅表示母国有征税之权。同时,为了救援行将破产的东印度公司,乃准该公司直接售茶给殖民地代销商和免除销美货品之关税,东印度公司乃能减价销售,其价格低于走私进口的水货。殖民地人民仍不领情,冲突不断升高。最终爆发战争。

④ 英国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它在当年究竟有多么强大

日不落帝国(西班牙语:el imperio en el que nunca se pone el sol,葡萄牙语:o império no qual o sol nunca se põe)是指太阳无论何时都会照在其领土上的帝国,通常用来形容繁荣强盛、在全球七大洲均有殖民地并掌握当时霸权的帝国。而如今该词在一定的场合用来形容帝国主义,而未必特指某一统一的国家政体,历史上一共有两个国家先后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它们分别是西班牙帝国和大英帝国。

而日不落的说法要追溯到古希腊作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上的一次演讲。而在旧约中一个类似的概念可能早于希罗多德,其中诗篇谈到了弥赛亚王:“他要执掌权柄,从这海直到那海,从大河直到地极。”

大英帝国

西班牙帝国衰弱后,第二个获得“日不落帝国”称号的是大英帝国。

美国的扩张

在近年来,该词被转义并引入美国的政治语言。《美国历史导读》一书中描述了原来的十三个殖民地如何和在不列颠帝国扩张的“风头浪尖”独立,接着谈到,然后“美利坚合众国自己变成了一个帝国,影响力最终超越了曾经是最伟大的不列颠霸权。今天,独立两个多世纪过后,在美国政府、公民和海外驻军所拥有的领土上,或者在美国霸权控制下的美国势力范围中的国家上空,太阳永不落下。”

而“日不落帝国”一词究其原意,则部分老牌殖民帝国都符合条件,如葡萄牙帝国、荷兰殖民帝国和法兰西殖民帝国,在它们的领土上空太阳也不会下沉。“日不落帝国”一词扩展应用于这些国家,则和“全球帝国”的概念相重合,即只要符合“领土上空太阳不落”条件的全球帝国都可被称为“日不落帝国”。

⑤ 既然英国在七年战争后(1763年)就获得了大半个北美洲中部的领土,那么后来美国人从拿破仑那买领土是怎么

1、法国的美洲殖民地应该是在路易斯安娜州境内,英国的殖民地应该是在美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包括从荷兰手中夺取的新阿姆斯特丹(也就是现在的纽约长岛地区)。当然由于法国在19世纪连续好几次的革命也使得自身的社会十分地动荡,因此美国也趁此机会以低价从法国手中买得路易斯安娜州的土地。
2、18世纪,英国及其盟国和法国及其盟国之间为争夺殖民地和欧洲霸权,进行着长期的战争,战争的高潮是1756年到1763年的“七年战争”。英国、普鲁士、汉诺威(英国王室在欧洲大陆上的世袭领地)、黑森-卡塞尔、不伦瑞克等德意志诸侯国以及葡萄牙为一方,法国、奥地利、俄国、瑞典、萨克森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大多数德意志诸侯国以及西班牙为另一方,双方在欧洲大陆、地中海、北美、古巴、印度和菲律宾等地展开激烈的争夺。最终,英国及其盟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双方签定了《巴黎和约》和《胡贝尔图斯堡和约》。
《巴黎和约》重划了北美洲的地图,明确英法两国分界线为:自密西西比河河源至伊伯维尔河,以密西西比河中流为界,自伊伯维尔河以下以至于海,则以河中流和毛里帕斯湖及庞特恰雷恩湖为界。规定法国把加拿大、密西西比河以东除去新奥尔良——其为法属路易斯安那的首府——及其在东岸的所有的岛,以及在圣劳伦斯湾的两个小岛——圣皮埃尔岛和密克隆岛以外的法国领土都划归英国。同时,对乌德勒支条约给它保留的在纽芬兰沿岸那些岛屿,它只能作为行使渔业“特权”的基地,不得设防。也就是说,法国丧失了在北美的大部分殖民地,包括加拿大、新法兰西以及路易斯安那在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地区等。

在同一个和约里,西班牙将佛罗里达以及密西西比河以东所有西班牙属地割让给英国,英国则以放弃在战争最后数月占领的古巴作为交换条件。同时,法国为当年劝说西班牙同英国讲和,又将路易斯安那的另一半送给了西班牙。法属路易斯安那全境由此全部丧失,一部分为英国所有,一部分为西班牙所有,而西班牙也丧失了佛罗里达。七年战争对世界格局影响很大,它大大地削弱了法国殖民地的扩张势力,英国则确立了自己的海上霸权和世界殖民霸权。

西班牙虽然获得了路易斯安纳,但并没有解决它与英国的矛盾。英国人把西属路易斯安那看作是阻碍其在美洲殖民地向西扩张的障碍。西班牙为加强殖民地以对付英国人,就在密西西比河的新奥尔良下游的巴利斯以及雷德河和伊贝维尔河派兵驻守炮台,英国也派出1000人驻守彭萨科拉,形成互相对峙的局面。

1775年,北美英国殖民地奋起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打响了北美独立战争。西班牙乘机给予美国爱国者一切援助,将所有在路易斯安纳的英国商人逐出,又把英国所独占的奴隶贸易移交给法国人,并欢迎来到新奥尔良的私掠船。据载,西班牙为美国爱国者提供了价值7万美元以上的军火和粮袜。西班牙被英国在萨拉托加战败后不久,对英宣战,夺取了密西西比河下游区域的五座英国炮台,破坏了密执安湖畔的英国仓库,并迫使英国的印第安盟友保持中立。随着丰富的给养补充***,西班牙对英国发动了夺取莫比尔的战役,夺回了佛罗里达。

西班牙插手英国殖民地反抗活动,导致了意义深远的后果。它帮助了美国攻克了英国人所属的密西西比河流域;它夺取佛罗里达的攻势,摧毁了英国利用它作为觎觊南面西班牙殖民地的基地的可能性。英国作为西班牙在美洲的竞争者,终于被逐出美国这块大陆。这样,在《美国独立战争形势图》中,密西西比河以东全部为新兴的美国所有,佛罗里达和密西西比河以西的路易斯安那则为西班牙所有。

⑥ 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落的呢

1921年,经过对一战战败国德国、奥斯曼帝国等国的土地掠夺,大英帝国治下的领土达到了3400万平方公里。

当时,地球陆地的四分之一为英国占有,这也是人类有史以来面积最庞大的国家。

当美苏可以用外交态度来决定英法行为的时候,大英帝国就已经彻底被扫进了历史垃圾堆。

⑦ 英国的七年战争有哪些影响

欧洲发生过很多起战争,而欧洲列强们都参与的这场七年战争影响很大,覆盖了中美洲、北美、西非海岸等许多地区,七年战争起始于1754年,战争开始后欧洲各个强国都相继参与了这场战争,那么七年战争的影响有哪些呢?

七年战争的影响
而因为这次战争于1763年签订的《巴黎和约》和《胡贝尔图斯堡和约》标志着战争结束。这场规模盛大的战争也影响到了很多地区,其规模和影响也被认为是真正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战争反映了各国国力上的差距,整体来说英国是此次战争中最大的赢家,英国作为 资本主义 工业国,它的经济 军事 实力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英国在此次战争中成为了海外殖民地的霸主。而作为封建主义农业国的法国在这场战争中签订的《巴黎和约》割让了整个加拿大给英国,同时放弃了密西西北河东岸并且从整个印度撤出。由此可见 科技 水平、生产力和军事战术的差距使得法国远远弱于英国。所以法国丧失了主动性,在此次战争中以失败告终。

对于军事学术上的影响来说,七年战争期间,因为各列强国的经济、军事能力的提高,所以过去盛行的战略战术已经不适合当前发展。过去代价昂贵、对补给线依赖性很大的较为死板的战略战术弊端暴露,所以随之被替代,这样的进步给军事学术上提供了新的 经验 。但是战争是把双刃剑,英国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因为战争产生的巨额军事费用却是英国无法承担的,同时英国对殖民地实施的土地政策和北美保留常备军使得矛盾突显出来了。《驻军法案》的形成增加了殖民地人民的负担让殖民地人民感到强烈的不满。这支驻北美的军队最终成为了导火线。美利坚民族的反抗意识增强,同时推动了美利坚民族独立的脚步。
七年战争对英国的影响
1756年至1763年这七年时间,欧洲各强国展开的这起战争损失惨重,死亡人数约90万至140万左右。那么对于最大赢家的英国来说,七年战争对英国的影响有哪些呢?

大家都知道战争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英国作为最大赢家,“利” 自然 是不少的。英国和法国在1763年签订的《巴黎和约》中规定,法国将整个加拿大割让给英国,同时英国取得了密西西比河以东原本属于法国的地区,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英国还夺取了西属美洲贩卖奴隶的专卖权。此次战争还促进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英国作为海外殖民地的霸主,迈向了“日不落”的传奇。但是因为英国将战争产生的巨额费用压在了北美殖民地人民的身上,因此又有了不同的意义。

七年战争结束后,英国为了加强对北美殖民地的控制提出的一些列针对殖民地的政策引起了北美殖民的不满。土地政策率先成为北美殖民和英国的一大矛盾,刺激了北美殖民的独立意识。而北美保留常备军这一驻军政策所需要的费用不仅仅只是加大了北美殖民地人民的负担,更是激化了北美殖民和英国政府的矛盾,促进了北美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意识。正是因为这些新法令一次次的侵犯了北美殖民地人民的自由, 政治 和经济,所以才促进了之后美利坚民族的形成。由此可见,七年战争给英国带来的不仅仅只是海外殖民地霸主的称誉,还有防务、土地、财政带来的各种影响,这些影响都间接的为美国的形成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七年战争的原因
七年战争是欧洲列强们之间的斗争,这其中的冲突大多集中在1756年到1763年之间。1748年结束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让整个欧洲得到了8年的和平。但是这场战争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反而让大多数国家的地位受到动摇,那么七年战争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七年战争中每个国家参战的企图都不同,但都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结盟和战斗。战争的主要参战方是法国、俄国、奥地利同盟和英国、普鲁士同盟,这两个对抗方为的就是欧洲的主导地位和殖民地的争抢。后来瑞典、西班牙等大多数的德意志联邦国加入了法俄奥同盟,而一些少数的德意志联邦国如汉诺威等就加入了英普同盟。这场七年战争的参战国都打着自己的算盘,就像英国的图谋就是为了打击法国的力量,从而扩大自己的殖民地,成为海上霸主。普鲁士的企图是吞并萨克森,让波兰成为自己的囊中之物。而对立方法国想吞下英国国王统治的汉诺威,保护自己的殖民地。

不得不说的还有这场战争中的参战国奥地利。西里西亚本来是奥地利的统治地,后来为了和平割让了西里西亚。这次战争中奥地利打算削弱对手普鲁士的力量,重新夺回西里西亚。七年战争的爆发陆战的主要战场在欧洲大陆,这个战场参战的大多数是普鲁士和反普同盟们,在印度以及北美的海上就是英、法两国交战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因为参战国家多,所以一度打得不可开交,最后各国都签订了停战协议,英国获得了在欧洲的海上霸主地位。

猜你感 兴趣 :

1. 七年战争对英国有哪些影响

2. 七年战争对英国的影响有哪些

3. 鸦片战争对英国有什么影响

4. 七年战争发生背景有哪些

5. 英国内战的评价有哪些

6. 英国军队有哪些失败

阅读全文

与英国七年后变成什么样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小艇造价多少 浏览:76
英国牛津大学有多少病例 浏览:436
印度蛋什么意思 浏览:399
印度都发生过哪些疫情 浏览:24
中国疫情有多少病例 浏览:715
意大利鹅怎么养 浏览:251
越南宽带是多少兆 浏览:603
越南黑美人西瓜零售多少钱1斤 浏览:245
英国启蒙运动包括什么文学 浏览:54
英国交通现在怎么样了 浏览:13
中国最老的城市有哪些 浏览:418
英国博士生是什么签证 浏览:961
伊朗为什么不改动伊核协议 浏览:850
越南办护照和签证需要多少人民币 浏览:776
去意大利机票在哪个网站买 浏览:44
中国电信的机顶盒怎么设置网络 浏览:708
在越南的台商有多少 浏览:147
印尼主要信逢什么教 浏览:503
今天的英国气候温度是多少 浏览:776
不丹被印度吞并联合国为什么不管 浏览: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