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19世纪世界第一日不落帝国海军天下无敌的英国,现如今为何倒退了不少
英国虽然在当时被称为日不落帝国,一个强大的殖民地国家,但是在二战时期,遭受德国的轰炸,大部分的军工企业都受到了破坏,在短时期不会恢复,遭受了惨重的打击,这一次打击,对英国来说是一次惨重的打击。
但是在上世纪初期,英国利用殖民地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但是英国太依赖于殖民地来作为发展动力,在失去殖民地的同时,也失去了同时原料产地和市场,英国得资源并不够英国自身的发展,英国的产品也没有办法对外销售。
‘贰’ 英国海军为什么衰败从何时衰败
因为国家经济在1战后大受影响.国家负债严重.
从19世经(一战后到二战后)
‘叁’ 英国皇家海军发展史
皇家海军,正式成立于1509年,当时的英国国王为大名鼎鼎的亨利八世,朝代为都铎。而且当时被称作“英国海军”,而非“皇家海军”(Royal Navy)。英国海军的主要力量原先都是些海盗。
1588年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西班牙由于无法忍受英国海军海盗式的袭击与掠夺,派出世界上最强大的“无敌舰队 ”讨伐英国。英国海军在德雷克的率领下,充分发挥自己炮远、船灵活的优势,取得完胜。英国海军从此成为世界一流的海上作战力量。
但同样强大的还有荷兰,法国。17世纪,英国同荷兰的关系紧张起来。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荷兰同英国进行了三次战争。最终英国艰难取胜,掏空了“海上马车夫”的钱袋。 1660年,复辟了的英王查利二世(king CharlesⅡ)为了笼络人心,授予英国“皇家海军”的称号。从此英国海军的每艘军舰名前都有了一个术语HMS-His or Her Majesty’s ship-英王陛下的军舰的意思。 光荣革命”(1688年)后,由于两国王室的联姻及荷兰执政威廉(William Ⅲ)入主英国,英荷两国的关系即改善。现在,欧洲大陆上只有法国与英国抗衡了。英法是人类历史上最有名的冤家对头之一。双方摩擦不断,终于爆发了18世纪着名的七年战争。这场惨烈的战争,欧洲诸大国均参与,而真正的获利方却是英国。英国夺取了法国在美洲和亚洲大片殖民地,开始成为世界帝国,皇家海军自然功不可没。18世纪的海战,催生了一个新的舰种,并决定了那时乃至以后近200年间的海上作战模式,这便是主宰海洋几百年,并成为各国海军力量象征乃至大国外交筹码的战列舰。当时最典型的作战方式为双方战舰各排成一列纵队,互相用一侧的舰炮攻击对方。这种作战法战斗效果平平,一些敢于创新的海军军人开始大胆突破,提出了纵队与穿插相混合的战法,既能发挥传统战法火力密度大的特点,又能发挥军舰两舷的全部火炮威力。这一作战法的集大成者,便是英国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司令纳尔勋爵。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期间,他是英国皇家海军的主要指挥官之一, 1799年,法国海军将拿破仑远征军护送至埃及后,在阿布基尔湾组成了一个密不透风的铁桶阵来防御纳尔逊的进攻。按照常规战法,法国舰队是无懈可击,不可突破的。但纳尔逊却运用了一种极为新颖的战法——他命令部分战舰直接插入了法国海军战列的另一侧后两面同时夹击。结果,法国海军几乎全军覆灭,纳尔逊本人头部也受了重伤——他每次战斗必定身先士卒,经常受伤,已经丢掉了自己的一只眼睛和一只胳膊。1805年10月,纳尔逊在特拉法尔加角拦住了拿破仑用来征服英国的法国与西班牙联合舰队。他命令英舰队分为两部先后直插入排成传统的一字长队的法国舰队中,将其分成三截后几乎完全消灭。拿破仑征服英国的梦想永远不可能实现了,但纳尔逊本人也不幸中弹身亡。此役过后,英国海军在以后的100多年间再也没有遇到或像样的对手。19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成为“日不落帝国”,海军建设奉行“双强标准”即本国海军力量相当于世界第二、第三强海军力量的总和。全世界的大洋上都是吐着黑烟、漂着白色军旗的皇家海军战舰,随时随地保卫着英国的海外利益和远洋运输的安全。19世纪后期,德意志结束了一千多年的分裂局面,成为世界强国。由于世界已基本被瓜分完毕,德国又急迫需要大片殖民地,因此与其他列强们矛盾突出。而英国向来奉行“大陆均势政策”,因此对德国极力打压。德国大力发展海军,挑战英国海上霸权。英国实力雄厚,海军力量始终远远强于德国。1914年一战爆发,两国不可避免地兵戎相见。英国皇家海军发挥规模优势,把德国海军主力牢牢地封锁在港内。结果大洋上德国海军只有少数的大中型舰只打游击,骚扰英国海上运输线,且全被皇家海军消灭。1916年,德国海军主力主动出击,企图打破封锁,夺取制海权。双方在日德兰海域相遇,英国皇家海军损失比德国海军严重,但德国海军却被打得狼狈逃回,再也不敢出海。英国仍牢牢掌握着制海权。一战结束后,大英帝国元气大伤,限制海军军备的《华盛顿条约》一签,英国海军被美国海军赶上,只能作为同其并列第一的海上力量。
20世纪初期,英国海军还发明了一个新的舰种——航空母舰。航空母舰刚刚问世时毫不起眼,没有几个人预料到它居然会在短短的几十年后将叱咤风云。1939年二战爆发,
皇家海军又开始了新的征程。主要对手是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德国水面舰队总体实力弱小,仅有的几艘大型战舰不是在海上被皇家海军以绝对优势击沉,就是被困在港中坐以待毙。德国海军因此将潜艇当作王牌,组织“狼群”战法,战绩惊人。皇家海军则与盟友们一道实施海空联合反潜,将“狼群”追得无处躲藏,成为极具反潜手段和经验的海上力量。意大利海军世界排名第五,远强于德国海军,但指挥拙劣,训练不佳,士气很低,在地中海被皇家海军轻松击败。英国对意大利海军实施攻击时还开创了用航空母舰袭击港内目标的新战法,没付出多少代价便一夜之间重创了意大利海军的多艘主力舰,也为远在东方的日本海军司令山本五十六年提供了偷袭美国珍珠港的样例。日本海军主要同美国作战,同皇家海军的仗不是太多,但陆军却横扫东南亚,占领了大片英属殖民地。战争后期皇家海军重返远东,但此时的日本联合舰队已经徒有虚名, 不堪一击了。
二战结束后,英国皇家海军已被美国海军全面超越,排名世界第二。而战争给英国带来的创伤已使英国无力维持这样庞大的舰队了,英国各殖民地独立浪潮风起云涌,英国不再是“日不落帝国”。英国皇家海军由全球海军痿缩为了一支地区性海军,在北约中只能充当美国海军的陪衬。尽管如此,却仍是西方实力仅次于美国的海上力量,实力不容小视,跟着美国打了朝鲜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反恐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同盟友法国打了苏伊士战争,独立打了马岛战争。其中以1982年的马岛战争最为有名,皇家海军跨半个地球,远征接近南极的马岛,痛击阿根廷军队。皇家海军虽然取胜,但代价高昂,使一味削减海军的英国政府意识到了继续保持海上力量强大的必要性。进入90年代英国政府拔巨款重新打造皇家海军,使之在2035年前后重振雄风,恢复成为全球性海上力量。万古长青的皇家海军,现在又充满了新的希望。
大英帝国的兴衰史,实际上也是一部英国海军的兴衰史。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因为拥有面积相当于本土140倍的殖民地,因而拥有最为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贸易额无可比拟,国力自然鼎盛。在开辟殖民地和保卫远洋航线的过程中,英国海军无疑发挥了最为重要的作用。为了让这个作用继续发挥下去,英国自然要维持规模与之相适应的海上力量,而这个海上力量,必须得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二战后英国衰落下去。各殖民地又纷纷独立,英国已无力也没有必要继续维持庞大的海军了,英国海军也跟着衰落下去。
那么,为什么偏偏是英国海军百战百胜,成为海上霸主呢?一直到一战前,英国的陆军都不算强大。而英国的对手,法国、德国,都是传统的大陆国家,对他们来说,保持一支最为强大的陆军才是最重要的,因此不可能像英国那样腾出充分的财力和有绝对的必要性来维持一只同样强大的海军。由于受制于陆军,他们的海军实力永远无法超越英国,在海上被英国击败,自然是不可避免的。至于荷兰,虽然一度是最强大的海洋国家,无奈综合国力无法与英国抗衡,最后失败,“海上马车夫”从此成为历史名词。西班牙在征讨英国时,所用的战舰战法已经过时,还是中世纪海战时的那一套。英国海军在一系列的战斗中还养成了独一无二的精神:勇猛果敢,积极主动,接敌必战,战法创新……这些精神至今仍牢牢烙在英国海军的每一名官兵的心目当中。
‘肆’ 近代史上最强的英国海军,如何走向消亡的
主要还是因为两次世界大战削弱了英国的实力。
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的军舰都不够用了,跟美国借了50艘驱护舰。。。
等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完以后,基本就是美国海军的天下了。
‘伍’ 【熊爸爸讲历史】英国是从什么时候走向衰落的
英国军队的衰落,
跟英国国家实力的衰落息息相关。
英国衰落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首先我们要看一下英国是怎么强大的。
英国的强大源于第一次工业革命,
因为技术发明领先,英国获得了先机。
在这种先机条件下,
英国通过对全世界殖民地的强占和控制,
迅速成为 世界第一强国,号称日不落帝国。
但是, 英国对于全世界殖民地的控制模式,
存在很大问题。
它并不是把殖民地占领成为自己的领土,
而是以 一种 联邦的形式进行管理 。
英国海军通过控制全世界的航线和海洋,
来确保殖民地的财富和资源
能够源源不断地输往英伦三岛。
这种管理模式, 存在着极大的隐患 ,
并且 成本巨高 。
英国的没落,
最早可以追溯到北美殖民地的独立。
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脱离英国统治,
并且美国利用自己的各种优势条件,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迅速崛起。
这个时候,英国还沉浸在
对海外殖民地的财富掠夺享受中,
因为海外殖民地供应的财富
实在太庞大太丰厚,
导致英国人的精力和资本,
都没有放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上。
这就给了后发国家,
如美国,德国,日本巨大的机会。
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
虽然英国在GDP和国际地位上依然是老大,
但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
已经开始威胁到它的地位。
尤其是以强军崛起的德国,
希望重新划分世界格局,
德国通过布尔战争,
看清楚了英国军队的虚弱,
对貌似强大的大英帝国不再害怕。
最终,德国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英国在一战中损失惨重,
而美国却通过大卖军火,
并且在欧洲各国消耗殆尽之后出来收拾残局,
迅速的提升了自己的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
一战之后,
英国的综合国力已经逊色于美国,
国际地位也大幅下滑。
没过多久, 第二次世界大战 爆发,
英国再次卷入其中,
并且把自己的战线拉的非常长。
因为英国有全世界的殖民地需要保护,
但是自己的军队实力却远远无法
在如此漫长的战线上对抗德国和日本。
在欧洲大陆,英法联军被德军击败,
在敦刻尔克才逃回生天。
在北非战场,
英军被德军统帅隆美尔打的落花流水。
在亚洲太平洋上,
英国的远东舰队被日本人全歼,
香港、新加坡全部沦陷。
二战之后,
英国的海外殖民地几乎全部独立,
大英帝国彻底坍塌,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
英国也彻底沦为了美苏争霸的附庸。
英国衰落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就是对于海外殖民地,
没有建立起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我们拿 印度 来做例子。
印度被称为英国女王皇冠上的明珠,
意思是印度为英国带来的财富贡献是最多的。
但是英国在印度所耗费的精力、投入的资源
和消耗的成本也是无穷无尽的。
因为印度国家很大,民族和宗教非常复杂,
印度文化非常坚韧,
英国统治了很长时间依然没能在印度
形成一个有效运行的政府。
相反,
印度在追求独立的过程中
不断地消耗英国的资源,
当英国投入的成本和获得的产出
不成正比的时候,
英国人必然要放弃印度。
同样的情况,
也发生在北美、南非、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地。
可以说,
大英帝国成也因为殖民地,
败也因为殖民地。
‘陆’ 从世界最强大到现在严重萎缩,英国海军怎么了
这个很正常,再强大的帝国也有兴衰的时候。只能说英国后来工业被别国赶超,海军方面才会落后,但是现在的英国海军也还是世界一流状态。
一战和二战,才是导致英国海军衰败的主要原因。毕竟一战和二战消耗的物质太大了,一战就算了,但是二战面对更加疯狂的德国,这个时候英国再不把看家底的本身拿出来,都要被灭国,虽然最后还是被德国占领。后来美国出手,把德国打爆,但是美国也占了大头,拿了太多好处,更是把英国甩在身后。
‘柒’ 英国皇家海军为何没落
英国是不是在衰落不好妄加评判,但英国海军确实是在一步步衰落。总的来看,英国海军的历史走势跟英国金融地位走势基本是重合的。在英国掌握有世界金融霸权的时代,皇家海军是毫无争议的世界第一海军。金融重心逐渐转移的时候,英美并列世界第一。二战打完,美国海军将英国甩在了身后。令人唏嘘的1914年皇家海军观舰式。直到60年代,英国海军仍抱有“世界海军”的幻想,维持着包括7艘航母在内的400余艘舰艇的庞大海军,并在侄子的帮助下建造了大国新象征—―—战略导弹核潜艇。随着殖民地秩序的崩溃、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稳定使英国失去了对世界性海军的需求;虽然高新科技发达,不缺乏经济动力,但英国和中美体量相差过大,又长期实行福利主义经济政策,削弱了对海军的经济支持。70年代,英国不得不放弃全球海军战略,以远东舰队撤销为标志,完成了从苏伊士运河以东的全面撤退,蜕变为一支区域性海军。82年马岛海战成为了这支老牌海军力量最后奋力一搏。
截至2014年,英国皇家海军共有现役舰艇77艘,其中大型主战舰艇19艘,这是英国海军500年来主力战舰的数量第一次减少到20艘以下。总吨位约80万吨,舰船总数和总吨位均为1900年以来最低。说到底,经济低迷是英国海军落入窘境的主要原因。航母方面,最后一艘现役航母“卓越”号已经退役,2艘伊丽莎白女王级要到2017年才能入役。况且第二艘“威尔士亲王”号不配固定翼舰载机,权当大号两栖攻击舰。如果预算吃紧,就出售或封存亲王陛下。“鹞”式舰载机已全部退役,而F-35B战斗机最早也要在2020年形成战斗力(感谢回复区提醒,之前有误。F35B将于2016年交付第4架,如果顺利,18年可以组成一个中队规模)。这意味着,数年之内,英国没有可靠的航母可用。驱护舰方面,“45型”驱逐舰原计划建造12艘,实际仅建成6艘。而执行舰队防空任务,至少需要8艘45。护卫舰计划用13艘26型替换4艘22型和16艘23型。但由于26型到2020年后才能服役,只能把年近而立的13艘剩余23型缝缝补补,继续撑下去。核潜艇方面,前卫级由4艘发射能力减到12枚;如果经费吃紧,需要减到8枚。舰艇性能是一方面,但是缺乏数量着实是硬伤。即便英国海军能顺利完成换装,驱护舰艇的数量还是不能满足需求。阿根廷放风要买12架苏24,于是英国派了一艘45去马岛。短期部署还好说,如果长期巡航马岛,需要至少3艘45轮换。一共就6艘45,按照三分之一战备值班计算,就算不去马岛,45型驱逐舰连本土防卫都捉襟见肘。2014年1月,一艘俄罗斯军舰逼近至英国苏格兰莫利湾50公里,英国海军唯一能出动的45驱逐舰却在南部的朴次茅斯,狂奔了20多个小时才赶到目的地。
‘捌’ 日不落帝国的落幕!从鼎盛到衰落,英国海军留下了怎样的悲喜剧
美国海军史学家、“海权论”的倡导者马汉,在研究了大英帝国的海军征战史之后总结道:“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这是对于英国皇家海军发展史的精辟概括。
英国历史学者本·威尔逊的《深蓝帝国:英国海军的兴衰》一书,按照编年的顺序,讲述了猜信英国海军从8世纪到21世纪初的发展史,展现了英国从处于欧洲边缘地位的三流海洋国家,崛起为全球性海洋霸主和贸易帝国的壮阔历程。
01
从“皇家海军”到“国家海军”
威尔逊在书中清晰地勾勒出了大英帝国这个“深蓝帝国”的崛起历程。所谓“深蓝帝国”姿兆答,指的是英国皇家海军在其鼎盛时期,依靠强大的远洋投射能力和制海霸权而缔造的全球性帝国。
威尔逊指出,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期,英国只是孤悬海上、临近欧洲大陆的一座贫穷、边缘化的岛屿。欧洲其他强国把持着海上航道,英格兰、苏格兰水手要想参与竞争、学会航海技术,只能靠抢夺,国王甚至无力守卫海岸线,饱受维京海盗和西班牙、法国等陆上强权的欺凌、侵袭。直到17世纪中期,英国才建立了强大的海军。17世纪晚期,英国逐渐崛起为重要的全球性贸易国家,认识到捍卫公海是颇具价值的事情。
皇家海军在17-18世纪的壮大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革命之一,改变了英国的命运。在长期的大国争霸中,皇家海军逐渐控制了世界主要大洋的制海权。西班牙在无敌舰队远征英国失败后,逐渐让出大西洋上的制海权;荷兰在三次英荷战争中虽在海上与英国打成平手,但在法国陆军的压迫下,其海军逐渐衰弱,丧失了同英国在大洋上一较高下的资本;法国虽长期与英国抗衡,但自从特拉法尔加海战战败后,再也没有能力挑战英国的海上霸权;直到美国的全球性海权崛起,其霸主地位才真正被取代。
随着皇家海军的发展壮大,英国民众热诚地支持海军。威尔逊在书中引述了威廉·科贝特对于皇家海军的赞美和认同。科贝特写到,童年时看到停泊在斯皮特黑德海峡里的不列颠舰队时,“我满心都是自豪之情:船上的水手是我的同胞,舰队属于整个祖国,我也自然参与其中,与有荣焉”。
当时的英国人迷恋海军,一个原因是与船舰的时代象征有关。20世纪以前,战舰是人类智慧能够创造出来的最先进的成果。它们构造精密,光彩照人,是当时最优美的武器。皇家海军雇佣了大量艺术家来描绘战舰和战事:战舰熠熠生辉,海战壮丽雄伟,战争的残酷与海上生活的艰难困苦则被屏蔽不见,从贵族到平民,整个国家都陷入了对皇家海军的狂热迷恋之中。以战舰和海战为主题的绘画,使以皇家海军为核心的不列颠民族文化逐渐形成,海军船舰成为国家威严和自信的象征。
同时,建造战船和维持海军,需要耗费大量财力。皇家海军的船舰均为国家财产,所有国民均有分担,说“与有荣焉”并不为过。毕竟,这些船舰的花销都来自国民。英国公众和科贝特一样,感到自己与皇家海军有着联系和渊源。威尔逊认为,这是国家高明的政治手腕——佐以浪漫情怀和爱国大义调制的鸡尾酒,让国民/纳税人吞下了海军巨额军备开销的苦药丸。
02
“世界警察”:皇家海军的禁奴中队
1815年7月15日,拿破仑登上皇家海军“柏勒洛丰”号,向英国投降。英国开始建立前所未有的海上霸权,并逐渐把自己当迹慧成了自由的塑造者和维护者。英国于1807年通过废止奴隶制的法案,结束了自己干了几百年的贩奴生意,转而投身到在全球废止奴隶贸易的行动中,拿着真刀真枪、花着真金白银,做起了“世界警察”。1810年,英国与葡萄牙签署了禁止奴隶贸易的协议,随后又与西班牙、法国、荷兰、瑞典等签订了禁奴条约。1815年后,维护条约、推行禁令的皇家海军禁奴中队成立。
2006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纪录片《大国崛起》,讲述了英国海上霸权的形成过程。图为剧照。
禁奴是繁重、费钱、艰难且危险的任务。禁奴中队必须巡逻3000英里的海岸线;抓到贩奴者后,中队面临着复杂的法律义务,要将其交到由不列颠法官和贩奴者本国法官组成的法庭上审判,然后才能没收贩奴船;大部分在英国强迫下禁奴的国家三心二意,并不热心执行禁奴承诺;法官可能被收买;皇家海军的指挥官还时刻面临着因引发外交争端或破坏等罪名而被起诉的危险;另外,依据条约,皇家海军只能搜查、拦截搭载奴隶的船舰,而贩奴者为逃避法律制裁,会把奴隶扔下船以毁灭证据。
皇家海军的禁奴战争漫长、拖沓,且无法取得最后的胜利。当时,每年约有6万人遭绑架,被卖为奴。而禁奴中队只能解救很少的一部分。1829年解救了5350人;1810年至1849年间,皇家海军释放了11.6万名奴隶。而在这一时期,有将近100万人或是死于运输途中,或是在奴役中度过余生。
但是,尽管面临着这些困难,皇家海军并未放弃这项任务。威尔逊称许到,禁奴战争是皇家海军历史上最光辉的篇章之一。正是由于皇家海军的坚持,为一场无法取胜的战斗奋战多年,最终迫使其他国家积极执行禁令。19世纪中叶,国际奴隶贸易的罪魁祸首是巴西。1845年,首相皮尔通过法案,允许不列颠战舰拦截、搜查巴西船只,两国形同开战。到1853年,巴西几乎不再有奴隶进口贸易。1862年,林肯允许皇家海军叫停并搜查美国船舰。哈瓦那的最后一处美洲奴隶市场,也在英国的施压下于1869年关闭。
03
霸权凋零与海洋自由权利
“一战”期间,皇家海军仍然维持着全球海洋霸主的战略地位,牢牢掌握着制海权。“二战”期间,皇家海军太平洋舰队尽管实力强大,但在盟国动员、组织的庞大舰队中,它仅占一小部分。“二战”之后,随着美国霸权的全面崛起、英国综合国力的下降,皇家海军的全球影响力逐渐式微,“深蓝帝国”不得不接受美利坚的全球领导地位。
1956的苏伊士运河危机中,皇家海军虽然大举兴兵,准备讨伐纳赛尔,却在美苏的压力下放弃军事行动,英国的世界大国幻象彻底破灭。随着国力衰退,皇家海军的预算一再削减,实力不断收缩,英国逐渐放弃了其世界性角色,满足于在北约的框架下充当小型的专业海军力量。
时至21世纪,英国海军力量进一步萎缩。2012年6月,庆祝伊丽莎白登基60周年的大 *** 中,仅有1000多艘小艇。1897年,在庆祝维多利亚女王登基60周年时,皇家海军的队列包括21艘战列舰、53艘巡洋舰。两相对比,判若云泥。
威尔逊强调,21世纪的皇家海军,不再是一支旨在出海战斗的蓝水海军,而是致力于成为灵活应对国际性事件的快速反应力量,作为两栖远征力量向外投射国家实力,维持世界秩序。尽管军力严重萎缩,但英国海上实力的鼎盛程度仍然超过以往,其海上安全态势也稳若磐石。运载英国货物的航船可以在海上安全航行;皇家海军的战力仍可以辐射全球,可以无所畏惧也不受报复地介入他国冲突。在北约的防卫框架下,其本土海域甚至不需要战舰——在波斯湾战争和利比亚冲突期间,皇家海军将主力部署到海外,丝毫不用担心本土安全。威尔逊总结说,如今英国皇家海军旨在保卫本土安全,而不再是追求霸权。
通观威尔逊此着,文献信实,资料丰富,叙事清晰,情节生动,是颇具可读性的通俗历史着作。威尔逊被认为是最优秀的英国年轻历史学者之一。此着虽然原始研究不多,但体现了英国新一代海军史学者较新的观点和成果,对于皇家海军的胜利和挫折均秉笔直书,避免了“满纸神话”的海军传奇;全书跨度长达13个世纪(8-21世纪),叙事详略得宜,有条不紊;结论开放,引人深思。
另外,威尔逊对于皇家海军发展历程中的结构性、制度性因素,着墨较少,对于读者全面理解大国海权的演变历程,或有窒碍。比如,在欧美诸强争霸海洋的过程中,一直伴随着对于“海洋自由”权利的追索。从葡萄牙、西班牙在发现新航道之后“平分全球”,试图垄断海上贸易、海上航道和新发现的殖民地,到英国的赛尔登提出相对的“海洋自由”,直到欧美诸强通过海战条约等方式否定私掠、海盗行为,逐步完善海洋自由权利,这是海洋大国的权力政治及人类海洋自由的制度理想互相角力的历史过程。
了解这一历史背景,或许有助于普通读者更好地理解世界大洋上所发生的一幕幕海战、封锁、私掠、海盗、登临截停及公海盘查等形形 *** 的海洋争霸的悲喜剧。
皇家(9)英国(35)海军(7)
‘玖’ 曾是世界第一的英国海军为何在二战时走向衰落
英国是一个岛国,在历史上,还曾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领土,数目惊人的海外殖民地。为此,英国人为自己锻造了一支海军。一支武装到甲板的海军。它不仅拥有数量惊人的舰队,并率先在海军中置入航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英国便已经拥有8艘航母。而在那个时候,英国海军的实力,也被公认为世界第一,将排在第二名的美国,远远甩在身后。这种优势,一直持续到二战初期。但好景不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后期,英国海军的实力,开始大幅度的衰落。最后被美国大幅度超过。那么,昔日世界第一的英国海军,为何在二战时走向衰落?
英国海军的衰落,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一战后,英国经济的大幅度衰落。在第一次大战中,英国虽然属于战胜国,但依然受到了巨大的损伤,但因为战争的投入,以及因此停滞的经济发展,都让英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英国还拖欠了美国巨额赔款,长期无法还清。所以,英国当时的局面,使他们必须把发展经济放在第一位,至于军事装备,就要靠后安排了。而海军的建设,又像是一个无底洞,怎么填都填不满。即便是短时期取得超前地位,如果没有持续投入,很快又会落后。即便英国想要发展海军,也得靠后排,不能影响正常的经济发展。这也是英国海军发展,在一战后,经历了停滞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在同一时期,美国跟日本,却加大了对海军建设的力度。日本从明治维新时期开始,就加大了对海军的建设力度。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从德国手里夺得青岛主权,又让他们赚了一笔。所以,他们有足够的财力,把钱继续投到海军当中。再加上日本也是一个岛国,建设海军,确实有必要。
美国也是一样,在一战中获利巨大,在战争的损耗也不大。而且美国在一战之前,就开始投入建设海军。只是当时没那么耀眼。到了一战后,美国因为忌惮日本对海军的大力度建设,就以更大的力度建设海军。美国的底子雄厚,再加上海岸线漫长,投入建设海军,不会遭到太多的反对。等到二战爆发,美国参战,各国在美国追打日本的太平洋战争中,才发现了美国海军真正惊人的实力。这时两个国家的一停一涨,很快出现了差距。
除了经济因素,英国的民意,也决定了当时英国对于海军的投入力度。英国是一个民选政府,普通民众的意见,对于整个国家的决策,起着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民众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惨重。自己的亲朋好友在战争中牺牲。虽然是为了保卫国家,但绝大部分英国人并不想经历再一次的战争伤痛。他们都希望能过上和平的生活,对扩充军备这种可能带来战争的行为,大多持否定态度。这也是当年英国首相张伯伦上台的一个重要原因。英国当时的这种思潮,跟法国在一战后的表现极为相似。他们都极度渴望和平。法国修了马奇诺防线。而德国因为战败,正琢磨着如何复仇,并由此引发二战。
古人说:“好战必亡,忘战必危。”现在看来,真的是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