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发挥的作用有多大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都是主要的参战国,并在两次战争中,成为战胜国。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英国发挥的作用有多大?
在人类史上,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可怕的灾难。跟一战不同。这一次因为武器的升级、战术的提升,死亡效率也大大提高。所以,这一场战争,远比一战更为残酷。二战的爆发,意味着英国将亲自喝下自己酿造的苦酒。当年对德国纵容的绥靖政策,使得德国有机会一步步的做大。最终威胁到整个世界。希特勒肆无忌惮的进攻其他国家,纳粹德国的坦克,碾压着波兰、法国的土地。在马奇诺被突围后,英法联军败退,法国基本沦陷。在当时,真正还拥有实力,能跟德国对抗的大国,仅剩下英国。
而英国在马其诺防线被突破,美国跟苏联的援军还没有到来之前,确实做了很多事情。对整个二战,有非常大的贡献。首先是摆脱了过去的绥靖政策,不再纵容德国对其他国家的入侵。在这一点上,丘吉尔做了非常大的贡献。在二战还没有爆发以前,丘吉尔就开始呼吁,应当警惕德国,警惕欧洲即将到来的灾难。不过,当时欧洲大部分都没把这个意见放在眼里,包括英国当时的首相张伯伦。而丘吉尔上任后,不止推动英国的抵抗运动,包括反对德国对比利时、丹麦等国的入侵。
不过,英国并没有就此止步。他们把抵抗德国的脚步,推得更远。在当时,丘吉尔不仅游说美国总统罗斯福。向他警告,德国如果获得最后胜利,将会对美国带来什么样的恶果。并且适当的割让出英国的利益,以换取美国的支持。除了拉拢美国,英国甚至愿意跟苏联结盟。这个决断,非常需要勇气。
因为英国跟苏联之间,不只是在治理国家的观念上,有非常大的出入。在传统的欧亚大陆竞争格局中,英国跟苏联也是站在对立面的。因为苏联一直想要西进欧洲,而英国则一直在尽力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但在二战时,英国不仅跟苏联达成了外交上的联盟,并提出了实际的援助。丘吉尔在当时说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如果希特勒侵犯地狱,我也会和魔鬼站在一边”。这就是当时英国援助苏联的原因。
除了跟英、苏两大强国结成同盟。英国对于那些流亡政府,也提供了很多的援助。当许多国家被德国轻易击败的时候,几乎整个欧洲,都陷入了绝望、茫然的情绪中。德国军队甚至被冠以不可战胜的称呼。而在这个时候,英国对他们提供援助,不只让朋友变得多多的,敌人变得少少的,而且在极大程度上,能够让被占领地区的民众,重新抵抗德国。
丘吉尔也在这个时候,用他那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文笔,激情澎拜的演讲,重新唤起他们的抵抗意志。英国的这些做法,并不是没有回报的。比如像挪威、丹麦、荷兰南斯拉夫、希腊,“自由法国”,他们都为二战,提供了不少的商船与轮船。而且在不列颠之战中,英国成功挫败了德国入侵英国本土的计划。这次胜利,极大的鼓舞了当时欧洲很多的国家士气,并且让纳粹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宣告破产。
而英国做的这些,都为后来苏联、美国反攻时,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B. 英国为什么被美国驻军英国是个主权国家,也是二战战胜
北美洲的美国远离欧洲大陆,必须有英国作为投送基地才能影响欧洲大陆,日本就是美国影响亚洲的投送基地。如果美国没有这些靠近欧亚大陆的岛国英国和日本,美国就算世界霸主也是天高皇帝远,打起仗来投送能力也跟不上消耗,所以为什么英国作为二战战胜国还被美国驻军!
C. 二战中的英国情况
英国在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期是海上霸主,号称日不落帝国。后来加上在两次工业革命之后属于全世界科技,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海军实力一流,在全球属于最有说话权的国家之一。几乎任何方面都是领先于其他国家的。陆军实力一般,二战时没有与德国正面对抗的实力。
政治方面,前期英国首先张伯伦属于绥靖政策。能不打就不打。丘吉尔上台后态度非常强硬,他对全国演讲要战斗到底,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本土,我们将在海滩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的登陆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
德国攻克波兰、挪威、比利时、芬兰、捷克斯洛伐克、法国、荷兰等国后,西欧命悬一线,只有英国孤军奋战,拼着英吉利海峡和美国的物质资源一直撑着。德国调转枪头对付苏联,英国并没有趁着难得的机会休息,而是马上借此空隙拉美国参战。可以说没有英国的抵抗,欧洲战场早就结束了。
苏联付出非常惨重的代价后开始反击。英、美联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英美空军对德国的工厂、几场大规模轰炸也对苏联的反攻起到了一定帮助。
所以后来德国也就屡战屡败知道投降。
整个二战对英国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打击。农业和轻工业几乎荒废,城市破坏,很多名胜古迹被摧毁。
我个人观点直接一句话概括英国在二战中誓死抵抗,勇气可嘉,为了抗击纳粹彻底从日不落帝国变成了二流国家。
D. 为啥从1920年起,英国就开始考虑让殖民地自主而不永远保持现状.
简单说,就是一战给英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大大降低了它对殖民地的统驭能力。
从1920年爱尔兰独立并引发爱尔兰内战,英帝国就开始考虑如何和平的退出殖民地并于1923年通过了“非殖民化”的维斯敏斯特法案。
英国皇室和英国内阁,近八十年来,尊严和从容的出席了一场接一场的政权交接仪式和殖民地国家独立仪式,宗主国为殖民地作了新独立国家的助产护士。 中国人记忆尤深的恐怕是1997年7月1日的香港回归仪式,在噙着泪花、品味着国家强盛、洗却鸦片战争以来耻辱的国人脑海中,可曾理解英国人在回归仪式上扮演退出者、失败者的认认真真?
殖民地后遗症 二战之后,随着联合国的建立和美国反殖民主义的外交策略,除了冷战产生东西方阵营之外,世界新秩序为西方大国“退出殖民地”提供了国际秩序的保证,也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英法帝国开始逐渐退缩到本土;可是基于之前的殖民地政策和退出的主被动区别,前法属殖民地在近五十年来,产生了数倍于英属殖民地的人道和政治危机,埃塞额比亚、苏丹、越南、柬埔寨、中非,一个个从灾难或内战新闻中熟悉的名字,都是前法属殖民地。
在世界新秩序下,由英语国家主导的现代文明,已经将丛林时代“大国欺负小国”的国家间关系,进化到了无论大小国家,都能享有应有的政治权利和国防协作,且因宪政民主制度而形成的各个国家政府之间,也基本不会出现严重的国家间战争可能。 遍布欧洲的多个小国,如瑞士、挪威,和微型小国,如卢森堡、列支敦士登,其国民富裕程度和生活安定指数,往往居全球之首,而这,正是人类之所以结成社会或国家的真正意义。
19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1914年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国,自称“日不落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衰败。英国于1920年设立北爱兰郡,并于1921年至1922年允许爱尔兰南部脱离其统治,成立独立国家。1931年颁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认其自治领在内政、外交上独立自主,大英帝国殖民体系从此动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济实力大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随着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继独立,到60年代,英帝国殖民体系瓦解。1973年1月加入欧共体。
还有一些资料可供参考
虽然英国赢得了战争,并从战争中获得了新的殖民地,战争的巨大开销使得英国无法继续承担维系一个帝国所需要的庞大财政支出。英国有数百万人死亡,无数资产被毁,其结果是债台高筑、资本市场的混乱以及在海外殖民地英国籍官员人数的缺乏。与此同时,民族主义情绪在新老殖民地都在高涨,而帝国的参战以及非白人士兵在战争中所感受到的强烈的种族歧视都更加助长了这种民族主义情绪。
1920年代是自治领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虽然自治领在一战爆发时还无权选择是否参战,1919年结束一战的《凡尔赛条约》,却是由英国和其自治领分别签署的。1922年自治领不再愿意支持英国对土耳其的军事行动,迫使英国寻求一个和平的妥协方案。
自治领的完全独立经由1926年的《贝尔福宣言》和1931年的《威斯敏斯特法案》得到最终确立:所有自治领取得与英国的同等地位,英国的立法机构不再有权干涉自治领内部事务,自治领也将享有自主外交政策的自由。1907年在殖民部内设立的一个主管自治领事务的部门也在1925年从殖民部分离出来成立独立的自治领部,并在1930年拥有了首位部门大臣。
加拿大在1923年成为第一个独自签署外交条约的自治领,并在1928年迎来了首位英国驻渥太华高级专员,从而结束了加拿大总督原先即是加拿大国家元首、又是英国驻加拿大代表的矛盾地位。1927年加拿大向华盛顿派遣了第一位永久性的外交官;1940年澳大利亚也派出了首位驻外大使。
爱尔兰自由邦在一场反抗英国统治的血腥战争后于1921年取得了自治领地位;1937年爱尔兰与英国断绝了正式的宪法关系,并在1949年正式成为完全独立于英联邦之外的爱尔兰共和国。原本就独立、直到1922年才被英国掌控的埃及也在1936年断绝了与英国在宪法上的特殊关系(虽然直到1956年英国才从埃及撤军)。在1922年成为英国保护国的伊拉克也在10年之后的1932年完全独立。
20世纪初被殖民地区人民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已经开始挑战殖民宗主国的统治地位。同时,宗主国又开始越来越关心本土和周边国家的事务,特别是在二战以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印度是第一个抓住这个历史机遇的国家,之后亚洲和非洲的许多殖民地也纷纷效法。英国虽然在开始时试图抵抗这种势头,但都落得灾难性的下场,最终只得接受这一新的形势,并将旧日的大英帝国转变为今日的英联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英国民不聊生,而它的前盟友们却又不愿继续支持殖民主义。1947年的经济危机迫使克莱门特·艾德礼的工党政府放弃继续维护英国作为世界一流强国的野心,而被迫接受美国的崛起。英国也必须处理与欧洲其他国家的关系,但英欧之间扭曲的关系至今没有完全解决。
1939年9月英国对德国的宣战只代表了它自己和澳大利亚(当时澳大利亚还未正式接受《威斯敏斯特法案》),而除了爱尔兰(该国在一年前要求英国军队离开其国土,并选择在战争中保持中立)以外其他的自治领则都分别对德宣战。
二战最终摧毁了英国原本就已经开始减弱的经济与财政领导能力,并突显了自治领与美国在军事上对英国进行协助的必要性。1942年澳大利亚总理约翰·科丁(John Curtin)史无前例地下令将驻扎在英属缅甸的澳大利亚士兵调回澳大利亚参加保卫澳大利亚的战斗,明确地向英国表明,英国再也无法要求自治领政府以牺牲本国利益来维护英国的战略利益。
战争结束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于1951年加入了美国主导的澳新美地区安全条约,使得美国取代英国成为在太平洋地区新的军事主导力量。而英国本身也从1961年起就试图加入欧共体,并在1973年如愿以偿,这进一步削弱了英国与其自治领之间原本存在的特殊经济关系,自治领的产品在进入英国市场时从此不再享受特殊优惠待遇。
在加勒比、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战后的非殖民化运动在日渐强大的民族主义势力推动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得以实现,而英国几乎从未试图抵制这股浪潮。英国的颓势在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中表露无遗:在这场近乎羞辱的事件中,英法两个老牌殖民国家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下被迫结束对埃及的干预,以维护美国在中东的利益。
1947年印度获得独立,这是印度国大党长达40年反抗殖民主义斗争的胜利。但是印度的独立是以分割印度和巴基斯坦为代价的,为的是避免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之间互相的内斗。英国和其他自治领对于印度独立地位的接受是今日英联邦组织的开始。
1948年缅甸也获得独立,并选择不加入英联邦;之后又有斯里兰卡(1948年)和马来亚(1957年)的独立。1948年英国结束了在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此后的几十年间这里一直持续着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血腥暴力争端。在地中海地区,说希腊语的塞浦路斯人一直通过游击战的形式希望将塞浦路斯保留在希腊的版图内,但1960年塞浦路斯还是最终获得独立。
英帝国在非洲殖民主义的结束往往过分迅速,以至新独立的国家无法独立面对独立后的挑战:1957年加纳在10年的民族主义运动后终于独立,之后尼日尔爾利亚(1960年)、塞拉利昂和坦噶尼喀(1961年)、乌干达(1961年)、肯尼亚和桑给巴尔(1963年)、冈比亚(1965年)、博茨瓦纳和莱索托(1966年)以及斯威士兰(1968年)也相继独立。
英国从南部和东部非洲的撤军对当地的白人居民有着很大影响:肯尼亚独立后发生的茅茅起义表明,白人土地主对权力的占有已经引起了非洲土着居民的不满。南非白人政权的持续存在一直是英联邦的一块心病,直到其于1994年结束了种族隔离的政策。
虽然由白人占多数的罗得西亚联邦随着1964年马拉维和赞比亚的分别独立已经分裂,南罗得西亚的白人(他们自1923年起就一直是一个自治的殖民地)宣布独立,拒绝接受一个非洲人政府的管辖。在南非白人政府的支持下这个罗得西亚政权一直持续到1979年,直到双方达成协议成立一个多数共治的津巴布韦共和国。
在短命的西印度联邦(1958年至1962年)的失败后,大多数英国的加勒比殖民地选择分而治之:1962年的牙买加和特立尼达和多巴哥、1966年的巴巴多斯以及其他的东加勒比海岛国都相继独立。英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在之后的岁月里也相继经历了类似的非殖民化过程。1997年,英国在中国政府的强烈压力下,被迫归还了原本就属于中国领土而被英国以武力占据的殖民地香港。
E. 英法曾经是世界霸主的地位,为何二战时会把霸主地位让给苏联和美国
苏联和美国的实力迅速的的强大,所以英国和法国不再是世界的霸主。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和法国的战争也是很大的程度上使得国家的实力削弱。美国在战争的期间大发战争财也是默默的发展。
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大战的时候默默的发展很多机会两个国家也是抓住了发展的机遇,以及当时的法西斯和苏联的相互作用之下,造成了霸主地位被让出。
F. 第二次世界大战非洲战场
阿拉曼战役
1942年10月23日至11月4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北非战争中,英军第8集团军于在北非实施的进攻战役。
由于德军在苏德战场,特别是在斯大林格勒会战中损失惨重,德意两国法西斯领导集团被迫于1942年秋季前大幅度缩减对在非洲作战军队的支援。德意军队已精疲力竭,武器、弹药和燃料奇缺。这对英军在非洲战区转入进攻,驱逐德意军队极为有利。
10月23日前,德意军“非洲”坦克集团军(司令为隆美尔元帅)在埃及阿拉曼以西占领宽为60公里的防御正面。该集团军下辖德军4个师和意军8个师,总兵力约8万人,坦克540辆,火炮1219门,飞机350架。采取纵深梯次配置,企图依托支撑点式环形防御与大面积布雷相结合的坚固防线,阻滞和粉碎英军进攻。在埃及作战的英军第8集团军(司令为蒙哥马利将军)辖10个师和4个独立旅,总兵力为23万人,坦克1440辆,火炮2311门,飞机1500架。战役企图规定;钳制左翼德军,由阿拉曼西南地域向西迪哈米德方向实施主要突击,将德意军队滨海集团压迫至沿海一带,并予以歼灭。英军巧妙进行战役伪装,使德军对英军主要突击方向和战役发起时间作了错误判断。
1942年10月23日21时40分,经过3天的预先航空火力准备和20分钟的炮火准备,英军于10月23日傍晚转入进攻。突破是在9公里宽的地段上实施的。英军炮兵密度较小(每公里正面50门火炮),未能压制敌人火力配系,虽经一整夜战斗,仅楔入敌人防御阵地。突破变成了速度异常缓慢的“蚕食”德军防御阵地的行动(至10月27日前英军仅推进7公里)。
在主攻方向上,第30军右翼澳大利亚第9师和英第51师、中路新西兰师和南非第1师,起初进展顺利,突破敌前沿后迅速在雷区为后续装甲部队开辟通路;左翼印度第4师在鲁韦萨特岭以北遭敌顽强抵抗,进攻受阻。24日凌晨2时,第10军第1、第10装甲师奉命从正在开辟通路的雷区进入战斗,由于雷区纵深超出预料,至日终前仅第1装甲师的个别部队通过雷区。25日凌晨,新西兰师在雷区开辟通路后,向西南方向迈泰尔亚岭逼进,遭德第15装甲师反击。26日,澳第9师在战线北端攻占德军部分阵地后向海岸推进,威胁德第164师侧后,并击退德第15装甲师的反击。在助攻方向上,第13军对德军防线南段发起进攻,但为德军的雷区和炮火所阻,进展甚微。24日晨,该军第7装甲师和第44、第50步兵师再次发起攻击,通过第一道雷区后为德军火力所阻。
此后,双方损失惨重。26日,隆美尔判明英军主攻方向,开始将第21装甲师调往北线。英军进攻受挫,27日暂停进攻;第7装甲师北调,加强主攻方向实力;第13军其他部队暂取守势,仅以小分队出击和炮火袭击牵制敌人。26日,意大利向非洲运送燃料的油轮全部被英国海、空军击沉,致使德军油料奇缺,后勤补给陷入困境,装甲部队无法组织大规模反击。29日,澳第9师和英第9装甲旅向海岸推进,被德军击退。由南线调来的德军主力第21装甲师向北部沿海机动,企图阻滞英军沿公路西进。蒙哥马利据此改变计划,决心对腰子岭以北德军防御薄弱部位实施纵深突破。31日,澳第9师进抵并控制沿海地区,切断德军第164师退路。德军第21装甲师、第90轻型装甲师组织反击,未果。至此,德意军坦克仅剩200余辆,而英军在战线北段尚有800余辆坦克没有投入战斗。
11月2日凌晨1时,英军按照"增压"计划发起新的进攻。经炮火准备后,第151、第152步兵旅和第9装甲旅发起冲击,遭德军顽强抵抗。第1装甲师随即投入战斗,次日夜从德军第15、第21装甲师防线接合部达成突破。4日晨,第10、第7装甲师和印度第4师从突破口向纵深发展进攻。德军第15、第21装甲师余部实施反击,但由于没有空中掩护,大部坦克被击毁。在沿海地区被切断退路的德第164师余部,亦被澳第9师歼灭。隆美尔命令德意军全线撤退。由于油料和车辆不足,部分重兵器由人力后送,道路拥挤不堪,撤退行动迟缓。英军乘势转入追击,并出动大批飞机轰炸,给退却中的德军以重大杀伤。6日,英军因雨停止追击,致使德意军装甲摩托化部队顺利撤退,仅意军第10军在退却途中大部被歼,战役至此结束。
点评:此战是英军在非洲取得的第一次重大战绩。这一胜利使北非战局出现了有利于盟军的转折,盟军从此开始掌握战略主动权。阿拉曼战役中,德意军队伤亡和被俘5.5万人(俘获3万人、毙伤2.5万人),损失坦克320辆,火炮约1000门。英军亡4600余人、伤8900余人。此战的特点是,英军以巧妙的伪装达成了战役突然性,步、炮、坦密切协同突破对方防线。不足之处是,对敌人防御战术地幅的突破速度极低。每昼夜超不过1.5公里,因而未能达到将德意军队压至沿海一带的目的。英军对退却之敌追击也不够坚决,这使德国法西斯军队集团得以有组织地撤至预有准备的防御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