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普京的个人简历
弗拉基米尔·普京 (Vladimir Putin)
普京个人履历
1952年10月7日生于列宁格勒市(现圣彼得堡市)。
1970年入国立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学习。
1975年从国立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在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对外情报局工作。
1985年至1990年他被派往民主德国工作。
1990年回国后,普京先后担任列宁格勒大学校长外事助理、圣彼得堡市市长顾问、圣彼得堡市对外联络委员会主席。
1994年任圣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长。
1996年8月,普京开始担任俄联邦总统事务管理局副局长。
1997年3月任俄总统办公厅副主任兼监察局局长。
1998年5月任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同年7月起任俄联邦安全局局长。
1999年3月任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同年8月9日被任命为第一副总理、代总理,8月16日就任总理。
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总统宣布辞去总统职务,普京出任代总统。
2000年3月26日普京当选为俄联邦总统,并于5月7日正式宣誓就职。
2004年3月,普京赢得大选胜利,连任总统,同年5月宣誓就任。
从叶利钦的阴影中走出来——普京是如何向“寡头”开战的
普京知道,再不打击“寡头”的势力,俄罗斯就有出现寡头经济、寡头政治的危险,这将不仅违背俄罗斯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影响到俄罗斯的前途和命运。
普京在参加总统竞选时发誓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他强调说:“我们的优先方向是保护市场,使其免受达官显贵和犯罪分子的非法侵入。”当时的“寡头”们以为“普京必须这样对选民说,但真要摆脱寡头是不可能的。”叶利钦执政几年来,“寡头”已成气候,如包括俄罗斯“七巨头”在内的金融工业集团就已控制了俄罗斯经济的近50%,他们以经济为后盾进而把触角伸进克里姆林宫,建立了强大的政治势力。普京能够撼得动么?再说,普京毕竟是叶利钦选中他才有了今天,何况金融寡头也大撒金钱支持过他的竞选。因而,普京能翻脸不认人吗?
而事实恰恰相反,普京就任总统后,就对金融“寡头”动了真刀真枪。普京知道,再不打击“寡头”的势力,俄罗斯就有出现寡头经济、寡头政治的危险,这将不仅违背俄罗斯人民的根本利益,影响到俄罗斯的前途和命运,而且他这个总统要么像叶利钦一样成为“寡头”的人质,甚至成为一个傀儡,要么被当作绊脚石一脚踢开。
2000年1月3日——他入主克里姆林宫的第3天,他就在人事方面开刀,免除了几位克里姆林宫的高级官员的职务,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叶利钦的女儿塔尼娅被解除了担任多年的“总统形象秘书”的职务。舆论普遍认为,叶利钦身边有三个人对他的执政发挥着重大的影响:他的女儿塔尼娅、商界大亨别列佐夫斯基、总统事务管理局局长博罗金。他们是所谓叶利钦的“家族”圈子中的核心人物。1998年夏天以来的种种洗钱和吃回扣丑闻无一不与这三个人有关,因此公民对他们产生了难以遏制的鄙视心理。三人中,特别是塔尼娅几乎左右了叶利钦所有重大方针政策的决策过程。她不但是所有试图接近叶利钦的政坛人士必须通过的一座“桥”,而且是事实上的克里姆林宫总管。商界的几位大亨正是通过她的这一后门打开了克里姆林宫之路,不仅得到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且成为幕后操纵政局的关键人物。此后没有多久,普京又打发博罗金离开了克里姆林宫。博罗金被媒体称为普京的“恩师”,正是他当年把副手普京推荐给叶利钦,并在1999年下半年参与组建“团结党”,从而在议会选举中控制了杜马。《莫斯科时报》甚至称博罗金是普京权力体系的真正缔造者。普京这样做,是向世人亮相,表明他是一个有独立性的政治家,他今后不会照搬叶利钦那一套,他与饱受腐败丑闻冲击的叶利钦及其“家族”圈子成员划开了一条界限。
2000年6月13日,普京当选总统才两个多月,他就向俄国“寡头”擂响了战鼓。俄罗斯总检察院以诈骗和盗窃罪将俄“七巨头”之一的古辛斯基拘捕。证据是1996年底,古辛斯基的“大桥”集团在购买国家电视公司“圣彼得堡第十一频道”70%股份的时候只花了25万卢布,而该频道的实际价值高达1000万美元。合同签署12天后,该频道的负责人在芬兰的个人账户上就出现了100万美元的好处费,这笔钱的曝光使俄罗斯检察机关认定古辛斯基在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的侵吞国家财产的犯罪行为。
古辛斯基是俄罗斯媒体大亨、“大桥媒体集团公司”的老板。该集团控制着俄罗斯颇具影响的独立电视台、“莫斯科回声”电台、《今日报》和《总结》周刊。在1999年国家杜马选举和2000年的总统大选时,一向精明过人的古辛斯基看错了方向,把宝押在了普里马科夫--卢日科夫竞选联盟上。普京当选后,卢日科夫很快改变了立场,开始与普京改善关系,而古辛斯基却仍然继续与克里姆林宫为敌,对普京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大肆攻击。古辛斯基充当了反对政府的急先锋,而他手中又控制着数家媒体,造成的影响特别巨大,因而普京首先拿他开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6月16日,蹲了3天大牢的古辛斯基取保候审,解除拘押。11月13日,俄总检察院正式指控古辛斯基非法获取3亿美元贷款和50亿卢布借款,但古辛斯基却未在指定的时间出庭。他跑了!俄总检察院于次日宣布向全国发出通缉令。12月12日,古辛斯基在被他称为“第二故乡”的西班牙落网。
自从古辛斯基6月被拘捕,数名金融寡头连遭传讯,一场普京与金融寡头的殊死搏斗由此拉开了帷幕。
6月20日,莫斯科检察院上诉仲裁法庭,要求重新审核波塔宁的俄国际集团公司收购诺里尔斯克镍公司38%股份的合法性。“七巨头”之一的波塔宁于1997年出资1.7亿美元收购了世界第二大产镍企业诺里尔斯克镍公司,据估计,该公司的实际价值应为3.1亿美元,就是说,收购差价竟达1.4亿美元。波塔宁因支持叶利钦竞选有功被任命为政府副总理,有人揭发他正是利用手中的权力达成了这笔交易。俄总检察院要求波塔宁退还其侵吞的1.4亿美元。
6月27日,“阿尔法”集团下属的秋明石油公司被警方搜查。
7月11日,俄总检察院强行调阅了俄石油天然气公司的文件。
7月12日,俄税务总局对伏尔加汽车公司逃税案展开调查。该公司1999年年产“拉达”轿车65万辆,却虚报产量为20万辆,从而大量逃税。该公司的后台老板就是在叶利钦时代呼风唤雨的俄头号金融和工业寡头别列佐夫斯基。
8月12日,“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入海底。寡头们立即抓住普京对这一灾难的处理情况,利用他们控制的电视台和报纸大肆向普京身上泼脏水。当别列佐夫斯基扬言要为遇难者家属捐钱的时候(事后证明,他没有捐),普京说:“对这种慈善行为,我们赞成,最好卖掉地中海岸边的别墅。但接下来的问题是:他们是从哪里搞到这么多钱的?”
2000年11月,俄总检察院开始传讯别列佐夫斯基,指控他的罪名是:他控制的两家在瑞士注册的公司内外勾结,把俄罗斯航空公司在境外的几亿美金票款清洗并据为己有。该航空公司的总裁就是叶利钦的女婿奥古廖夫,如果深挖到底,必然牵扯到叶家的人。别列佐夫斯基似乎有恃无恐,公然拒绝回国接受传讯,并向媒体披露了一条爆炸性的新闻:他曾用俄罗斯航空公司瑞士公司洗的黑钱,赞助普京竞选总统和组建“团结党”。别列佐夫斯基竟气急败坏地不惜公开自己的无耻行为来向普京身上泼脏水,他并且断言:“普京的总统任期最多一年,长不了。”
虽然此案背景十分复杂,但普京打击别列佐夫斯基的决心仍没有动摇。由于别列佐夫斯基的特殊身份,而且他滞留国外不归,给执行司法程序带来困难,联邦司法部门便查封了他在莫斯科的国家别墅和挂着政府牌子的汽车,实际是把他逐出国外。据传,普京就此事曾与叶利钦会面。叶利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公开表态说:“普京目前对别列佐夫斯基和其他寡头采取强硬立场是正确的,我支持他。”普京此举得到了叶利钦的公开支持,尽管叶利钦也许是违心的,但其政治影响还是很大的。而普京把别列佐夫斯基逐出国外了事,也是放了他一把。尽管如此,把别列佐夫斯基变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人,从此不能在国内发展,不敢再跑回来兴风作浪,也是很大的胜利。
2003年10月25日,俄联邦安全局拘捕了俄国第二大石油公司“尤科斯”公司老板霍多尔科夫斯基。霍多尔科夫斯基是俄国首富,拥有83亿美元的资产,他是在乘坐私人飞机在新西伯利亚机场降落加油时被捕的。这是自普京打击“寡头”以来最为激烈的一次战斗。
早在2003年7月2日,“尤科斯”公司的股东、有“钱柜”称号的“梅纳杰普”集团总裁列别捷夫以经济罪名被正式拘捕。4日,俄罗斯总检察院和内务部开始对“尤科斯”公司进行调查,执行总裁霍多尔科夫斯基和副总裁涅夫兹林同时被传讯。11日,武装警察搜查了莫斯科的“尤科斯”公司的办公室,从此对办公室严密监控起来。直到10月25日,警方以突然行动拘捕了霍多尔科夫斯基,指控他犯有严重的欺诈、侵占和逃税罪。检察机关指控霍多尔科夫斯基和列别捷夫利用俄罗斯进行私有化之机,在俄罗斯境外建立了一个巨大的欺诈网络,通过欺诈的手段获得俄罗斯企业的所有权。如他们以极低的价格收购了国有化肥公司“阿帕帝特”20%的股份,当法院裁定收购为非法行为后,他们又将这笔资产成功地转移到海外。他们还利用建立空壳公司和设立空头账户等手段,通过转让定价的方式交易产品,逃漏税款。在1998年至2003年期间,共逃税、漏税1500亿卢布。
俄总检察院为什么拿霍多尔科夫斯基问罪呢?
原因之一是为了保卫俄罗斯石油主权。
“尤科斯”石油公司与西伯利亚石油公司从4月份开始酝酿合并,以创建一个俄罗斯最大、世界第四的超级石油公司。至10月,合并协议即将达成。这一计划本来是获得政府同意的,但后来获悉,两公司合并后即将其40%的股份转让给美国的石油巨头谢夫隆--德士古集团。这一举动直接危害了国家安全,损害俄战略利益。一位专家列举了几个触目惊心的数字:两公司合并后,每年上缴国家的税收将达到俄政府财政预算的10%,如一旦向美国人出让40%的股权,再加上与英国BP公司合并的俄罗斯“THK石油公司”所控制的每年4000万吨石油的开采量,外国石油巨头将直接影响俄政府财政收入的20%,这将直卡住俄经济主权的命脉。
分析人士认为,“尤科斯”出事还另有原因。
普京在2000年上任之初,为了从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稳定大计着想,曾专门把俄罗斯各路“寡头”召集到一起,对他们约法三章:即以2000年划一条线,国家不再追究在此之前他们是如何在私有化中发家暴富的,但是从此以后他们必须严格自律,不能介入国家政治生活,不能再利用大资本操纵政治进程。当时,大部分“寡头”接受了警告,但古辛斯基和别列佐夫斯基却有恃无恐,终被起诉,最后亡命国外。现在拿霍多尔科夫斯基问罪,也正是他违犯了普京两年前给他定的“戒律”。
2003年12月份将进行议会选举,次年6月将进行总统选举,俄罗斯的政治生活又进入亢奋期。在这一大背景下,霍多尔科夫斯基频频发表政治见解,暗中出钱资助“右翼力量联盟”、“亚博卢集团”和俄罗斯共产党等反对派参加议会选举。而他要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只为别人抬轿子,这位年仅40岁的俄国首富已有政治抱负。据悉,他还有意在条件成熟时让杜马胁迫总统任命他为政府总理,并于2008年竞选总统。2003年6月,杜马中的俄共与其他党派联手对政府提出不信任案。这一行动虽然没有成功,但后来俄政府发现,此事背后有霍氏操纵的痕迹。这之后不久,霍多尔科夫斯基又买下了莫斯科着名的反政府立场的报纸《莫斯科新闻》,并且聘请大记者谢廖夫当主编,此人因专门批评普京的政策而出名。这是拉开了公然与政府对着干的架式。另据俄政府向外国投资者透露的消息说,霍多尔科夫斯基试图收买国家杜马中1/3的议员。俄杜马共有450名议员,而控制其中1/3的议员则意味着他有能力否决任何关于修改俄罗斯宪法的议案。
当霍多尔科夫斯基被以11项罪名投入监狱后,“尤科斯”53%的股份被冻结,包括霍多尔科夫斯基在内的20多人设在瑞士的银行户头被瑞士银行冻结,涉及金额高达50亿美元。“尤科斯”的高层人物如惊弓之鸟,纷纷逃往国外。俄总检察院又发出了全球通缉令,追捕该公司的十大股东。
“尤科斯”事件立即掀起了轩然大波,剧烈的经济动荡和政治动荡,连事先已有思想准备的普京也没有想到。
霍多尔科夫斯基被捕后,“尤科斯”股票狂跌,带动股市一路下挫。仅10月27日一个交易日,下跌股票缩水价值就高达145亿美元。伴随着股市下跌的,是人们对投资环境信心的丧失。俄罗斯经济的复苏,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西方的投资,霍多尔科夫斯基是少数几个在自己的经营中始终维持开放和透明政策的重量级企业家,因而他所领导的“尤科斯”成为俄投资环境优劣的一个标志。在外资注入减少甚至撤离的同时,国内资金的外流也成为问题。因为心感不安的富豪们很可能以最快的速度将资金转向更安全的国家。
对于“尤科斯”案,霍多尔科夫斯基在克里姆林宫的支持者公开与普京大唱反调,其中就有俄总理卡西亚诺夫和总统办公厅主任沃洛申。尽管普京事前已警告过卡西亚诺夫,他的政府不要谈论霍多尔科夫斯基被捕一事,但卡西亚诺夫还是公开了自己的反对态度。普京暂时对他的总理还无可奈何,但对沃洛申,普京说:“这样的话,你可以打辞职报告。”以后不几天,普京就解除了沃洛申的职务。身为两朝元老的沃洛申素有“铁血宰相”之称,对普京问鼎克里姆林宫也立下了汗马功劳。普京解除沃洛申的职务一方面表示他的坚决态度,同时也是对其他的官员的一个警示。
对于“尤科斯”和“西伯利亚”两大石油公司的合并,普京总统当然不能明令禁止。在霍多尔科夫斯基被捕后不久,西伯利亚石油公司总裁阿布拉莫维奇突然宣布撕毁合并协议。11月26日,两公司举行第一次合并股东大会,讨论新董事会人选。在开会前的最后一刻,西伯利亚方面突然转变态度,以仅仅26%的股权强硬要求获得新公司的管理权,并声称:“如果不交权,我们就要撕毁合同。”按照原定合同,霍多尔科夫斯基为首席执行官,他被捕后,其继任者库克斯将接任此职。“尤科斯”股东当然不答应。因此,“西伯利亚”便宣布暂停与“尤科斯”的合并事宜。
分析人士认为,这是克里姆林宫授意阿布拉莫维奇这么干的。从“西伯利亚”内部高层传出话来说,阿布几天前曾拜访过普京,普京热烈支持他对新公司夺权。阿布拜访普京的另一收获,就是换得俄政府宣布他“历史清白”。不久以前,俄政府宣布要调查“西伯利亚”2001年至2002年的逃税问题,舆论认为阿布就是继霍多尔科夫斯基之后的第二个打击目标。现在,霍氏锒铛入狱,而阿布却成为“历史清白”的企业家。普京在这场对抗“寡头”的斗争中,采取了拉一个打一个的办法,借寡头打寡头,而且用的是商业规则。两个公司合并不成,是两个公司自己达不成协议,别人也无话可说。
2004年2月,“尤科斯”的几个主要股东讨论决定,准备动用140亿美元的巨资“赎出”被关押的公司领导人霍多尔科夫斯基、列别德夫、丘比金等人,并要求停止追捕杜博夫、布鲁德诺、沙赫诺夫斯基和涅夫兹林。他们表示,将不惜一切代价换回他们的人身自由,否则只能考虑用恐怖手段了。俄政府既没有被金钱所打动,更没有被恐吓所吓倒。俄法庭决心对霍多尔科夫斯基公开审判,将他绳之以法。
普京在2004年3月的总统选举中再次连任总统。对于他的竞选连任,几乎没有什么人怀疑,但使俄国人感到惊异的是,普京并不是像通常那样在选举后重组政府,而是在选举前夕重组了政府。普京说:大选之后政府机构就不再变动了。这充分显示出普京对竞选连任的信心,而引人注目的是,他解除了总理卡西亚诺夫的职务。卡西亚诺夫是叶利钦的“家族”成员留在政府中的最后一个人,解除此人的职务表明,普京已彻底从叶利钦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❷ 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家乡在哪儿
圣彼得堡
出身布衣
公元1952年10月7日对于列宁格勒 圣彼得堡 来说,是极为平常的一天。像往常一样,天蒙蒙亮,这座被称为“北方威尼斯”的城市便被上早班的人们从睡梦中唤醒。
清晨,地铁里、公交车上挤满了赶着上班的人群。
白天,学校的读书声、工厂机器的轰鸣声与火车、轮船的汽笛声交织成一片,演奏出城市特有的交响乐。
夜晚,劳动一天的人们纷纷进入梦乡,喧闹一天的城市才得以安静下来。
公元1952年10月7日,列宁格勒发生了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在大杂院里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一个普通的男孩呱呱坠地了。
这个男孩就是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现任俄罗斯总统。
摩尔多瓦的官方报纸《独立的摩尔多瓦》报道:普京的祖籍是摩尔多瓦。
18世纪,普京的先祖弗拉德·普京内 俄语译音:“博奇卡”,圆桶之意 曾是摩尔多瓦大公的卫兵。
有一次彼得一世正在与摩尔多瓦大公议事,一名土耳其刺客前来行刺,普京内挺身而出与刺客展开殊死搏斗,最终力擒刺客,救了彼得一世和摩尔多瓦大公的性命。
当彼得一世知道是普京内救了他之后,把他留下来当了自己的卫士。彼得一世笑着对普京内说:“我不会叫你‘博奇卡’,你就叫普京吧。”
彼得一世封弗拉德·普京内为上尉,并赏赐他一块领地。弗拉德·普京内家族由此便在圣彼得堡住了下来。弗拉德·普京内婚后生有六子,个个学父从军,个个英勇善战,都是出色的侦察兵。
普京的祖父出生于圣彼得堡,是位名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到莫斯科郊区哥尔克镇工作,为当时住在那里的列宁及其家人做饭。列宁逝世后,他又被调到斯大林的别墅。退休以后,他在莫斯科市委伊林斯科耶休养所当厨师,普京小时候多次到伊林斯科耶休养所玩儿,直到现在他还特别怀念与祖父、祖母在一起的幸福时光。
普京的父亲生于1911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普京的祖父带着全家逃荒到祖母家乡特维尔州彼米诺沃村。
17岁那年普京父亲在应征入伍前,为彼此有个保证,结婚成家了。1932年全家回到列宁格勒,住在郊区的夏宫附近。母亲在一家工厂工作,父亲继续在潜艇部队服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普京父亲自愿报名再次上前线,在一次战斗中身负重伤,战争结束后父亲到叶戈罗夫车厢厂工作,他腿上一直带着榴弹碎片,天气不好的时候连走路都有点儿困难。
普京是家里的独苗。他曾有两个哥哥,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列宁格勒遭德寇围困时先后夭折。一个刚出生几个月就死了,另一个死于白喉。当时普京父亲正在前方打仗,家中无人照顾,结果只有母亲一人活了下来。
父亲对普京寄予了无限的希望,对儿子要求十分严格,尤其注意对儿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普京的父母一直生活在列宁格勒。1989年冬天,母亲死于癌症。更令人遗憾的是对儿子寄予无限希望的普京父亲,最终也没有看到儿子成为总理的那一天。但是,生前受到癌症煎熬的普京父亲预料到儿子不会在当时的职位上原地踏步,他还应该有更大的舞台,供他一展身手。普京父亲对周围人说:“看着吧,我的儿子将成为沙皇。”1999年8月2日,就在距离普京被提名为俄罗斯政府总理仅一周的时间,普京父亲不幸去世,享年88岁。
普京一生对父母十分孝敬,他父亲的突然病逝对他打击很大。在父亲病逝并安葬九天之后,已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日理万机的俄罗斯政府总理普京又风尘仆仆专程回到家乡,出席亲友为父亲举行的纪念仪式。
普京的父母都安葬在圣彼得堡谢拉菲莫夫斯基公墓,夫妻二人葬在一个十字架下,这些年普京多次回故乡为父母扫墓。
大杂院趣事
普京的童年时光是在位于圣彼得堡市中心捷尔任斯基区巴斯科夫胡同的一个大杂院里度过的。
普京家住在大杂院中一幢五层楼里,普京家的房子是他父亲所在的车厢厂分给的,楼房很简陋,既没有热水,也没有洗漱间。厨房很小,还是公用的。房子破旧不堪,经常要维修,总是很冷。
普京家居住的房子建于1859年。那时候房主通常把房子租出去赚钱,这种房子在十月革命前,被称为“摇钱树”,1917年以后这种出租房子的现象渐渐没有了。这种多房间的住宅大多分布在圣彼得堡市中心。后来,它们都被分给普通市民居住,通常是几家共用一个单元房,一家一个房间。
普京家住的12号楼,是带有天井式小院子的楼房。穿过拱形门后向左拐就进入门洞了。门洞里非常黑暗,勉强能看到路,台阶破烂不堪,有的地方有扶手,有的地方没有扶手。不少人家把煤气灶摆放在窄窄的走廊里。
据当时去过普京家的桑巴式摔跤教练回忆:“普京家的楼洞黑漆漆的,有一股难闻的气味。院子里还堆满了垃圾,正门在院子的一个角落里。不过,不论是我,还是我们队里其他的同学,都住在这样的大院里。他家和我家的房间一模一样,只不过我家的面积小一些,住的人多一些。惟一的不同是:他家里很干净。当时的穷人家都很干净、整洁,我不敢说当时列宁格勒人生活都是这样,但是,我所接触过的人就是这样。”
当时楼道里老鼠为患,经常要上演“人鼠大战”。有一次,普京看到一只很大的老鼠就对它穷追猛打,直到追得它上天无路、入地无“洞”,躲到墙角。走投无路的老鼠气急败坏,不顾一切地向普京扑了过去,普京吓得“哇”地一声大叫,转身就逃。普京在前面跑,老鼠在后面追,普京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撞开自己家的门,把老鼠挡在门外,深深地喘了一口气。
普京10月出生,前苏联与中国一样是9月开学,因此他上学比别的孩子整整晚了一年。
母亲41岁才生下普京这棵“独苗”,因此父母对他视为掌上明珠,疼爱有加。上小学前普京只能在大院里玩。妈妈不放心他,时常要从窗户里探出头来,问一声“沃洛佳 普京昵称 ,你在院子里吗”,然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毕竟对孩子来讲诱惑是太大了,所以有时普京也会突破“禁令”悄悄地溜出大院。
五六岁时,普京头一回悄悄地走到他家附近的涅瓦大街上,那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街上人山人海、好不热闹。他好奇地到处张望,呆呆地看着眼前欢天喜地的人们。
再稍大一点,普京每周可以和小伙伴们到公共浴池洗澡了,在浴池里他们经常打闹或者用凉水对冲,或者把小伙伴的衣服偷偷藏起来。工作人员看不住这帮“小淘气儿”,经常在他们还没洗尽兴时早早把他们轰出浴池。
有一年冬天,普京背着父母,同几个小伙伴乘电动火车去郊区玩。到了郊外,他们迷路了,走啊,走啊,不知走到了哪里,俄罗斯的冬天,零下几十度,天寒地冻,他们没吃没喝,要不是带着火柴点起篝火,简直要把他们冻僵。好不容易找到返程的电动火车,回到家中。为此普京挨了父亲一顿“臭揍”。从那以后普京再也不敢随便出远门了。
不安分的学生——不安分的想法
普京八岁那年和其他适龄儿童一样,背起书包,走进学堂。
普京曾先后在列宁格勒的两所学校里接受过小学和中学教育。他先是在第193中学读了八年书,而后转入了以讲授化学课见长的第281中学,读完了剩下的课程。
普京不能算是好学生,充其量只能算是“大器晚成”。
初入学校的普京,依旧留恋无忧无虑的孩童时代,对学习兴趣不大,尽管他家距学校很近,只有步行几分钟的距离,但他却总是迟到。冬天普京都来不及穿好衣服,就气喘吁吁地往学校跑,到了学校再脱外套又需要很多时间。
后来,他想了个好办法来节省时间,干脆不穿大衣,出了家门就拼命地往学校跑。从此,他就能够按时到校了。
这也难怪,一个从小在大杂院的环境中长大的人,初到有高度组织性、纪律性的学校里,他总会有一段时间不适应。
在学校里普京是个不安分的学生,普京成名后据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报道,人们在普京度寒假的乡下找到一本尘封已久的学生手册,上面记录了11岁的普京的所作所为。
有的老师在普京的学生手册上写道:普京“在上课前把黑板擦朝同学身上扔去”,“回家不做作业”,“上课时大喊大叫”。
有一次,普京在上课时不专心听讲,给另一个同学传纸条,被老师逮住,挨了批评。
当时普京学习成绩并不好。在五分制的学习成绩中,算术和自然课只得三分,绘画二分,只有历史和操行课得了五分。由于普京学习成绩不够突出,又十分调皮,所以在学校一直得不到老师的青睐,其他同学三年级加入少先队,普京直到小学五年级还没能入队。
在一位名叫维拉的老师耐心教育下,六年级时普京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不仅在学习上有了巨大的进步消灭了三分、加入了少先队组织,而且也懂事多了。
一次上作文课,老师布置的作文题是《我的理想》。当时,老师念了几篇范文,同时组织同学讨论,以便帮大家打开思路。“从小立大志”,同学们的理想五花八门,想干什么的都有。有的同学写道:
“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宇宙飞船设计师,我要用我的知识和智慧化为一次次神秘的太空旅行。”
当老师打开普京的作文本,不禁愣住了,普京作文里写道:“我的理想是做一名间谍。尽管全世界的人们都对这个名字不曾有任何好感,但是从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出发,我觉得间谍所做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
在这篇作文里,普京首先回顾了在战争年代里间谍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列举了一个个苏联着名间谍的英雄事迹,接着论述了在苏美两大阵营对峙的冷战时期间谍的重要作用,在作文最后,普京写道:
父亲从小就教育我要做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所贡献的人,老师也经常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和人民。而我报效祖国和人民的方式就是去做一名出色的间谍,用我的恶名去换取敌人的失败,用我的牺牲去赢得祖国和人民的胜利。
看完普京的作文,老师简直不敢相信这样一篇立意深远、论述精彩的文章会是出自一个平时看起来性格内向、孤独、不安分的小学生之笔。从此老师、同学对普京不得不刮目相看。
普京在作文中表述的思想、流露的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强烈爱国热情是受了他父亲的巨大影响。据传说普京的父亲虽是一名勤勤恳恳、乐善好施的普通工人,却是前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 克格勃 的成员。
普京一直视维拉老师为第二母亲,一直到现在当了总统的普京还经常去看她,他们一起在公园里漫步聊天。记者想要采访维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据说现在必须经总统府批准。
大学时代
在普京眼里,克格勃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职业,普京早在16岁时,就决定要加入克格勃了。
16岁那年普京跑到列宁格勒的克格勃办事处,要求加入克格勃,办事处告诉他,他们只接收大学毕业生和复员军人,普京追问收什么样的大学生,答:最好是法律系毕业生。于是普京决定报考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为将来加入克格勃做准备。
1970年,普京如愿以偿考上了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跨出了迈向克格勃的第一步。
对于一个工人家庭来说,子女以优异成绩考入与莫斯科大学齐名的高等学府无疑是一件大喜事。
20世纪70年代的前苏联大学校园里,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各系都要组织各种晚会或其他文娱活动,然而普京却很少参加这些丰富多彩的晚会。
在夜晚,同学们总是能在学校的图书馆里见到他,看着他读书时十分专注的神情,没有人忍心去打扰他,拉他去参加晚会。
普京的学习成绩在大学始终名列前茅,他各科成绩都是五分。
普京早在少年时期,就是个摔跤好手。据说,普京从小就十分喜欢摔跤运动。因为这不仅是他保护自己免受他人欺负的必要手段,而且使他从中体验到了独特的乐趣。普京在少年时代就加入过专门的摔跤俱乐部,接受专业训练。
他的中学同学至今还津津乐道这样一件事:在281中学上九年级时,他曾和一个十年级的同学恶战一场。普京当时“一战成名”:那位学长先是踢了普京一脚,并拒不道歉,这可惹怒了平时不显山露水的普京。经过一番拳打脚踢,那位学长体力不支,败退而去。普京原以为事情到此结束。没想当天放学后,普京又在马路上被那位大同学领着的整个十年级的全体男生截到了半道儿。普京很快在众人面前把那位大同学制服在地,并且大摇大摆扬长而去。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在小个子普京面前施展拳脚了。
进入大学后,普京又迷上了桑巴式摔跤和柔道运动。除了学习之外,他花费时间最多的就是练习柔道了。经过几年的刻苦训练,普京不仅佩上了代表柔道运动最高水平的黑腰带,成为运动健将,还在1974年夺取了列宁格勒市柔道冠军。
直至今日,回忆起当年的柔道比赛,普京印象最深的是与世界柔道冠军沃洛迪亚·卡列宁那场比赛。那场比赛,普京输了,但比赛开始时,也许是卡列宁太轻视对手了。身材矮小的普京却干净利索地把卡列宁从背上摔了下去,这让普京得意了好一阵子。
在列宁格勒大学学习期间的另一重大收获是,在这里他结识了一个对他未来命运产生重大影响的,若干年后引导他踏入政界的经济法教师索布恰克,普京从三年级开始听索布恰克的课,与索布恰克建立了超出师生的良好关系。普京的毕业论文《论国际法中的最惠国原则问题》被评为“优”。当时的毕业论文就是由索布恰克主持审查的。
索布恰克是前苏联后期着名的改革派领导人,1990年索布恰克任列宁格勒市苏维埃主席,后来正是他力邀普京加入他的政府,并把普京推荐给总统叶利钦,将普京引入政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