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英国与德国的海战谁取得了胜利
1916年除了上述两个比较大的战役之外,在海上战场,英德海军主力在日德兰半岛以西,进行了整个大战期间最大的一次海战。
英国海军当时有“海上霸王”之称,其实力居世界第一位,德军海军的实力居世界第二位。在战争之初,英军就按照原来的作战计划封锁了北海,不让德军出海作战。
德军大洋舰队司令下决心打破英国的封锁,并引诱英国海军进入包围圈,然后给予打击。不料,德军的电报让英军截获,英军海军总司令决定将计就计,让一支较弱的舰队迎战德舰,主力舰队跟在其后面,等到前面舰队接触敌舰后,佯装败退,诱敌深入,然后一举歼灭德国舰队。
5月31日下午,英德海军在日德兰半岛附近相遇,战斗打响。在整个日德兰战斗中,英方被击沉14艘战舰,死伤6000多人,德方损失11艘战舰,伤亡2500多人。虽然英军在此战斗中失利,但是德军也并没有打破英军的封锁,实际上英军在海上的实力还超过德军。
㈡ 当年二战后期英国是怎么击败德国的“狼群战术”的
德国海军是有一个转变时期的。一战时期的德国海军作为新兴的海军强国,决定于英国一决高下。但是当时德国海军的战列舰数量,主炮口径都比不过英国前无畏舰,也就是说落后了英国一代。德国海军虽然大量建造,但是数量上仍然无法赶超,但是德国帝国议会批示海军部,认为要大力建造巡洋舰,战列舰等大型水面舰艇。但是,但是的德国人却又非常担心英国突袭德国海军基地。这个就要说到哥本哈根式恐惧了,这个网上可能可以查到,就是说丹麦海军被英国海军突袭,英国海军迅速夺走了丹麦海军的主力部队。德国海军非常担心,每天都担心,日德兰海战的时候,德军本来可以和英军一决死战,因为德国海军主力舰的力量完全可以重创英国海军,可惜的是德国海军竟然不战而败,主动自沉撤退。同时,一战之后航空母舰的发展也告诉海军,大型战列舰极易被飞机轰炸而迅速失去战斗力。一战德国战败,德国海军上层非常后悔没有使用无限潜艇论,凡尔赛条约对德国海军严苛制裁,德国海军主力舰艇均自沉与苏格兰的斯卡帕湾。希特勒上台以后,迅速突破了凡尔赛条约,由于西方大国采取绥靖政策,德国海军舰队迅速复兴。德国海军部认为德国海军大型作战舰艇在英国海军航空母舰面前毫无办法,德国海军的作战力量已经无法赶超英国。这个的确,德国被凡尔赛条约拖的疲惫不堪。所以不如打击英国商船,切断英国的补给线。所以德国大量建造了U型潜艇。英国是岛国,起初因此损失非常大。而英国海军舰艇也常常成为其打击对象。后来转机来了,英国率先把雷达技术运用到了反潜作战上,英国的作战舰艇和飞机均配备了雷达,而德国由于终止了雷达研发,潜艇变的非常危险,原本夜晚的时候潜艇可以浮出水面进行充电,但是这时却也常常被英国的夜航飞机打击。我想这是英国唯一的办法,也是最好的,其他因素和战争全局有关,特别是后期,德国的军港多次被空袭,资源供应也开始不足,无法建造更多U型潜艇。现在,归纳一下:
德国海军输在了起跑线上,凡尔赛条约的苛刻制裁使得德国的军事发展长期停滞,海军无法和英国海军对抗,潜艇战是无奈之举,且数量非常少。因为潜艇部队没有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裁军之列,德国才得以保存,希特勒执政初期,德国内忧外患,优先陆军,海军潜艇并不多,且不先进。
英国率先运用了雷达技术等反潜技术,而德国对此毫无知晓。这是德国海军狼群战术损失最大的原因,面对英国海军和空军的全方位反潜,德国潜艇处于非常被动的情况。
德国潜艇远离母港,虽然在战争中期,法国一直可以给予潜艇帮助和补给,但是一般都需要潜艇返还母港。潜艇的维修必须在母港进行,德国显然在这个问题上有弱势,潜艇往返浪费时间,也增大危险,而英军则几小时就可以出动军舰。
英国间谍的行动。英国的军情五处专门派出大量间谍,在法国,德国,丹麦,西班牙,荷兰,挪威等都有分布,他们积极调查海军基地,了解各种潜艇活动情况。我记得有以为德国海军元帅都是英国人的线人,还有一些高级官员也负责报告给英国情报,包括德国的军港基地位置,海军活动情况,潜艇分布,水雷区分布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整体影响。苏联成功击败了德军入侵,向西反击,英国和美国也纷纷参战轰炸德国的重要军事基地和军工城市。U型潜艇建造受到很大影响,德国为了防范苏联军队和在西线进攻的盟军,不得不建造更多的坦克和飞机,以及火箭。潜艇资金大大缩水,所以无限潜艇论逐渐被放弃。
受到战争失败和英国等国家情报人员策动,不少潜艇的水兵产生极大厌战情绪,极大削弱了潜艇的作战能力。
德军潜艇的大量密码遭到盟军破译,这主要得益于谍报人员的功劳,前面也说了,德军内部的盟军谍报人员很多。这使得潜艇很容易被打击,英国船只也可以避开潜艇封锁的海域。
战争中后期美英等盟军部队的军舰均装备了深水炸弹和反潜雷达,飞机也装备了反潜雷达和反潜鱼类,英国海军第一次实现了潜艇反潜战术,德国潜艇的威胁日益减小了。
概述一下,但是海军最强的我认为是美国海军,英国海军,日本海军,意大利海军不算强,苏联海军也不强,德国海军其实还可以,俾斯麦号战列舰是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里少于的大型水面舰艇,沉默之后无限潜艇论被更加倚重。
(纯手打,务必采纳!按照自己的理解概述了德国海军的总体情况!花了很多时间,希望给分吧!)
㈢ 一战时期英国打败德国靠的是自己还是美国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虽然英国开始举罩衰落,但是在一战时期英国仍是世界老大,总体国力也是高于德国的,但已经相差不远,德国靠的是陆军,英国靠的是海军。一战美国参战之前,英闹笑法联军和德军处于焦灼状态,谁也无法突破对方的防御,但是英法却有外援,但是德国连殖民地的支援都过不来,英国的海上封锁非液答含常牢固,美国看到这点,才支持英国。可以说,打败德国是美国人帮助英国的,但是美国人只站在强者的一边,所以说,你没实力,美国根本不鸟你,英国能封锁德国的德国无计可施,这就是实力,德国做不到。就算美国不支援,英国还是可以拖死德国的,英国的殖民地可以源源不断的支援人员和物资,但是德国只能等死。
㈣ 二战时期,英国是如何准备与德国对战的
英国前后两任本土军陆军总司令艾恩赛德将军和艾伦•布鲁克将军,指挥部队在岛山构筑坚固的防线,挖掘反坦克壕,修建钢筋混凝土掩体,还组建了直接打击登陆敌军的机动部队。7月,罗斯福总统不顾许多人的激烈反对,给英国运来了50万支步枪,8万挺机枪,1亿3千万发子弹,900门75毫米的大炮,100万发炮弹以及炸弹、烈性炸药和无烟火药。这些物资几乎把美国军火库的家底搬空了。丘吉尔立即指示以“有计划的军事行动”组织分运,并立即发放给近100万国民自卫军。英国人本来准备用干草叉和连枷来对付德军,现在有了武器弹药,更感觉自己不可战胜。
比弗布鲁克在飞机生产方面作出了很大成绩,“喷火式”和“旋风式”战斗机从大撤退时的331架增加到620架,后备飞机从36架增加到289架。海军也把大部分驱逐舰从执行护航任务中调回来对付德军入侵。为了避免“打另一场战争的危险”,丘吉尔还不顾中国等国家抗日战争的需要,宣布关闭缅甸通道3个月。这一姑息日本的行动,实际上为英国后来在东南亚的失败埋下了祸根。
丘吉尔对可能遭入侵的地区进行了一系列视察,在肯特郡和苏塞克斯郡观看了军事演习,在哈里奇和多佛尔视察了防御工事。他还到东北沿海一带视察,极大地鼓舞了军民的士气。
丘吉尔还借助于广播,利用其前任从未用过的方式直接向全国军民发表演说,以坚强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激发大家的战斗勇气。据估计,全国有64%以上的成年人收听了他于7月14日发表的广播讲话并被感动。
㈤ 英国和德国的作战策略是什么
按照英国指挥部的企图,英国海军应当突然袭击警戒黑尔戈兰湾的德国舰艇,切断其返回基地的退路,并将其消灭。为了引诱德国第5驱逐舰纵队和”什切青”号、”弗劳恩洛布”号轻巡洋舰出海,英国海军派出潜艇在黑尔戈兰岛附近进行佯动。5时,一艘英国潜艇攻击了德国的一艘巡逻舰。为了搜索和消灭这艘潜艇,德国出动了第5驱逐舰纵队。6时50分,德国军舰同蒂里特支队发生战斗接触,并开始向黑尔戈兰岛退却。在黑尔戈兰岛附近,德国的”什切青”号和”弗劳恩洛布”号轻巡洋舰投入战斗,后来又有5艘轻巡洋舰投入战斗,而英国方面,古迪纳夫中队长投入了战斗。由于有雾,战斗变成舰与舰、舰群与舰群之间互不协调的火力冲突。中午,英国贝蒂中将舰群的几艘战列巡洋舰到达战斗地点,从而使英国海军在战斗中能够稳操胜算。到4时,战斗结束。
㈥ 英法两国是如何对德国宣战的
1939年3月31日,英国曾许诺保证波兰的安全,又于同年8月25日与波兰签订了《互助协定》。根据英国的保证和英波《互助协定》,在波兰遭到德国进攻时,英国政府有义务立即给波兰政府以全力支持。
早在洛迦诺公约中,法国就曾许诺保证波兰领土的完整。1939年4月13日,法国政府又紧随英国对波兰问题发表原则声明,表示保证波兰的独立。同年5月19日,法国陆军总司令甘末林与波兰陆军部长卡斯普里茨基又签订了关于在波兰遭受德国进攻的情况下,法国实行军事行动的议定书。议定书规定,一旦波兰遭到德军进攻,法国空军应立即行动,保证派出60架飞机轰炸德国目标;陆军在宣布动员3天后开始行动,毫不迟延地对德军发起有限攻击;从总动员第15天起,法军投入主力部队对德军发动攻势。法国的这位将军还说,一旦发生军事行动就突破齐格菲防线。
然而,英法两国多年来一直口是心非,对波兰也不想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而只是想让波兰在这场它们与纳粹德国的对抗中充当其马前卒,挡一挡德国侵略军的锋锐,使自己起码暂时不受太大的损失。
德国大举入侵波兰7个小时后,英法统治者不想如何解救波兰,而是仍然打算同德国作交易。法国外长乔治·博内这时打电话给法国驻罗马大使弗朗索瓦·庞赛,要他转告齐亚诺,法国政府欢迎墨索里尼在前一天向英法政府提出的如下建议:邀请希特勒于9月5日来举行一次会谈,以便“审查已经成为当前纷争根源的凡尔赛和约的一些条款”。英国也同意会谈,只是坚持德国军队必须立即撤出波兰。
9月1日晚上9时,英国政府才将一份正式照会递交给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要求德国政府停止对波兰的一切侵略行动,并立即从波兰领土上撤出其军队,否则,英王陛下政府将毫不犹豫地履行自己对波兰所承担的义务。同日晚上10时,法国也向德国递交了一份措词完全相同的照会。
此后,为了寻求与德国谈判,两国外长和英国驻德大使又连连表示,此照会并非最后通牒,而只是一种警告。它们之所以如此,无非是想逃脱自己对正在受到纳粹德国野蛮侵略的波兰所承担的义务。
在政府面临垮台的巨大压力下,英国政府于9月3日上午9时才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表示如果德国政府在上午11时以前不能作出令人满意的答复,两国即从该时起处于战争状态。
在英国连拖带拉的情况下,到9月3日中午,法国政府才十分不情愿地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最后通牒的期限是这天下午5时。
德国拒绝接受英法的最后通牒,于是已成骑虎之势的英法两国分别于9月3日上午11时和下午5时向德国宣战。同日,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同德国宣战。
英法对德宣战使战争突破了亚欧两大洲的界限。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已出现了东西两个战场,并且战争进一步蔓延之势已不可遏止。
虽然英法两国已同德国宣战,但它们并不想真的与德国刀枪相向。
当时,英国和法国分别拥有作战飞机1760架和1407架。但不管是英国,还是法国,都未对波兰盟友履行空中支援的义务。法国甚至从一开始就坚决要求英国空军不要轰炸德国境内的目标,生怕引起德国的报复,使法国未设防的工业企业遭到轰炸。殊不知在德波战争期间,德国人最担心的就是英法两国的空军会对德国的工业中心鲁尔进行轰炸。
为了在东线集中优势兵力,尽快结束对波战争,德国在西线只配置了32个师,但就其训练和技术装备而言,只有11个基干步兵师称得上是够格的。而且当时纳粹德国的宣传机器所大肆吹嘘的齐格菲防线,实际上尚未完全竣工,既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也不能弥补德军兵力的不足。而当时法国已经动员了110个师。因此,就德法边界上的兵力和兵器而言,法国对德国占有很大优势。法国本可以利用战争初期的这种有利态势,采取断然措施,在西线对德国实施大胆突击,即使不能根本扭转战局,起码可对德军起到巨大的牵制作用,从而大大减轻德国对波兰的压力,阻止德国速战速决目的的实现。
尽管法军总司令甘末林在9月3日就通知波兰,他将于9月4日在陆上开始战斗行动,但口惠而实不至,直至9月7日,法军一直拥兵自重,不肯向德军发一枪一炮。只是到9月8日,法军才发动所谓萨尔攻势。法军从萨盖明出发,略有推进。9日,同齐格菲防线前沿掩体有了接触,但法军并没有对该防线发动进攻。10月16日,德军首次出击,法军又撤回原出发地。萨尔攻势是法国人的一种象征性姿态,目的不在于打击德国,支援波兰,而只是想以此稍稍平息波兰人的怒气,并对国内外舆论做出一个他们认为可以说得过去的交待。
英国直到10月11日才派了4个师到法国去。这时,波兰战局早已结束。
在英法消极避战的同时,德国也不愿过早同英法交战。在侵波战争期间,它力求稳住西线,以避免两线作战。侵占波兰后,它又企图以“和平”烟幕掩护新的战争准备。因此,希特勒继1939年9月19日在但泽宣称他没有同英法打仗的意图后,又于10月6日在德国国会向英法提出“和平”建议。
由于在英法对德宣战后,双方在8个多月的时间里都无意正面交锋,从1939年9月3日~1940年5月9日,西线出现了宣而不战和不战不和的不正常局面。于是,英法对德国的这场“战争”被人们称为“奇怪的战争”。
㈦ 第二次世界大战 英国打的过德国吗 美国有没有打德国的
英国 打不过德国的,但是以英国的地理位置 能暂时自保,美国 也对德国宣战了
㈧ 英国在二战为什么能够最后战胜德国
在一个优秀的民主制度下,各个行业各个级别的每个岗位上都是本行业选出来的最优秀的人才,因为首相是民选的,他不担心政变,不需要把绝大多数精力花在权斗上,可以任人唯贤。在德军这一边不断看到的就是希特勒一次次犯下战略错误,而在英军这边,从首相、统帅一级级往下,一直到前线指挥官和工程师,到处都是人才济济,各尽其才,每个人都能创造出力所能及的奇迹。
当年德军合围敦刻尔克时英国议会里面还在吵吵嚷嚷争论不休的这段历史,充分体现了民主体制在某些人眼里看来的最大弱点,就是它反应慢,难以形成合力。但这其实恰恰是它的优势。在这非常充分的讨论里,全社会每一个阶层每一个团体的代表都有机会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反对任何自己不同意的提案。这样一来,一旦通过一项议案,全社会必定全力以赴地拥护和执行。当初那些投票反对的人也会全心全意地去执行,因为他们知道议案的通过是因为多数人支持,所以是一个公平的结果,这项决议自己是少数反对派,另一项决议自己就可能是多数支持者之一,作为民主社会的一员,最基本的责任就是去全力以赴地执行公平通过的决议。所以,一旦英国议会通过丘吉尔战斗到底的提案,英国人民就立即抱成一团,各尽其才,发出惊人的爆发力。
这就是英国可以以劣势兵力战胜德国的根本原因。
㈨ 德国与英国是如何攻打的
1941年9~11月,德国21艘潜艇先后进入地中海作战,英地中海舰队处于不利地位。9月24日,英国一支由9艘运输船组成的补给船队由直布罗陀驶往马耳他岛,执行“戟”行动。26日,意大利空中侦察发现英船队在巴利阿里群岛,亚基诺海军上将率意大利舰队出海截击,击伤英国“纳尔逊”号战列舰,击沉“帝国之星”号运输船。
㈩ 英国是怎样的德国进行反击的
9月5日,英国轻型轰炸机攻击了德国在法国的2个基地。9月7日夜里,英国皇家空军的重型轰炸机首次对德准备发动入侵的港口发起了猛烈的攻击。皇家空军对从勒阿佛尔到安特卫普,从安特卫普到布伦的整个沿海各个港口的攻击,使拥塞在那里的德国船只遭到很大的损失。在敦克尔刻击沉击损84艘驳船;在瑟堡到登一赫耳德,炸毁一座500吨的军火库,焚毁一所军粮仓库,炸沉许多轮船和鱼雷艇。从9月7日到10月12日希特勒宣布取消入侵为止,皇家空军共击沉击损德国运输舰21艘,驳船214艘,拖船5艘,汽艇3艘,这个数字约占德国入侵英国而集结的船只总数的12%。9月23日至24日,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指挥部派出119架惠特尼、威林顿斯和汉普登斯式轰炸机袭击柏林。其中84架飞机抵达目标区域,唯一最成功的轰炸是在夏洛腾堡,燃烧弹炸燃了一个煤气储存罐。可是也有许多炸弹没有爆炸,包括一枚投到希特勒官邸花园里的炸弹,它把希特勒的卫队吓得魂飞魄散,可最终却是有惊无险。这次轰炸死亡22个德国人。9月16日,皇家空军的轰炸机空袭了正在进行大规模入侵演习的德国部队,使人员和登陆舰只遭受到惨重损失。运回柏林的被打死和烧伤的士兵整整装了2长列救护火车。结果,在德国以及欧洲大陆许多地方都流传开这样的消息:德国人确已试图登陆,但是被英国人打退了。在德军还沉浸在失利的沉闷之中时,英国皇家空军借胜利的余威发起了攻击。9月15日晚上,以及16日、17日,皇家空军轰炸机队大规模持续轰炸了准备发动入侵的德军停泊港,使德国海军遭到严重打击。从布洛涅到安特卫普的各港口内的船舶,遭到了猛烈轰炸。安特卫普遭受的损失尤其严重。海军将领纷纷向元首报告所受损失。9月17日,希特勒不得不同意海军参谋部的意见,认为英国皇家空军仍然没有被打垮,德国空军并没掌握英伦三岛的制空权。纳粹统帅不情愿但只能再次推迟登陆行动。10月12日,希特勒发出了正式指令“海狮”计划推迟。希特勒名为推迟,实际上出于种种复杂原因被迫放弃了对英国本土的入侵计划。就这样罪恶的“海狮”悄悄地遁去了。
德军狂炸伦敦引起大火。图为火海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