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英国租借香港100年,租金是多少怎样形势承付的
免费的. 是赔偿人家的
B. 1898年英国租借新界的时候约定的年租金是多少
不用租金
附:
条约原文
一八九八年六月九日,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一日,北京。
溯查多年以来,素悉香港一处非展拓界址不足以资保卫,今中、英两国政府议定大
略,按照粘附地图,展扩英界,作为新租之地。其所定详细界线,应俟两国派员勘明后
,再行画定。以九十九年为限期。又议定,所有现在九龙城内驻扎之中国官员,仍可在
城内各司其事,惟不得与保卫香港之武备有所妨碍。其余新租之地,专归英国管辖。至
九龙向通新安陆路,中国官民照常行走。又议定,仍留附近九龙城原旧码头一区,以便
中国兵、商各船、渡艇任便往来停泊,且便城内官民任便行走。将来中国建造铁路至九
龙英国管辖之界,临时商办。又议定,在所展界内,不可将居民迫令迁移,产业入官,
若因修建衙署、筑造炮台等,官工需用地段,皆应从公给价。自开办后,遇有两国交犯
之事,仍照中、英原约、香港章程办理。查按照粘附地图所租与英国之地内有大鹏湾、
深圳湾水面,惟议定,该两湾中国兵船,无论在局内、局外,仍可享用。
此约应于画押后,自中国五月十三日,即西历七月初一号开办施行。其批准文据应在英
国京城速行互换。为此,两国大臣将此专条画押盖印,以昭信守。此专条在中国京城缮
立汉文四份、英文四份,共八份。
大清国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一等肃
毅伯李,经筵讲官礼部尚书许
大英国钦差驻扎中华便宜行事大臣窦
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一日
西历一千八百九十八年六月初九日
C. 英国租借香港的期限为什么是99年而不是100年
英国租借香港的期限为什么是99年而不是100年 (租借99年是九龙新界,香港岛是割让的)这是老牌殖民帝国主义者的生意手法,就好比商场里物品的标价---29.9元,不到30元,99.9元不到100元,目的让销费者有个自欺欺人的错觉;不用100元。 请SOSO审核大人要认真审核, !!!
D.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中国给了英国多少钱
香港回归,俗称九七回归,有时称为香港主权移交,中国内地常称香港回归祖国,指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英国租借香港新界99年的期限届满之时),英国将治权交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历史事件。同时香港的华人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并恢复其中国人的身份。英国对香港的管治源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当时清朝战败后于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1860年,清朝再于第二次鸦片战争被英法联军打败,签订《北京条约》将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割让交由英国管治。1898年,清朝与英国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新界99年,至1997年6月30日期满。这三条不平等条约决定了今日香港的范围。1982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英国政府开始就香港前途问题谈判。虽然《南京条约》与《北京条约》皆明文写道香港岛与界限街以南的九龙永久割予英国,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拒绝承认所有不平等条约,只承认香港受英国管理,而非英国属地,并要求英国将香港岛和九龙连同新界一并交还。鉴于香港岛、九龙少有平地,水、食物等物资多由新界或中国大陆供应,难以自给自足,而香港整体也没有因三条条约而特别分开发展,加上殖民地的军费支出庞大,英国政府决定将香港的主权交还中国,但同时极力争取维持在香港的利益。中英双方最终在1984年签订《中英联合声明》,决定1997年7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对香港岛、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新界等土地行使主权。大部份香港市民在中英开始详细谈判前,鲜有考虑香港主权的前途问题。自1970年代初起,政府在筹划香港地铁、香港国际机场等大型基建项目时,因为投资回报期长达30年跨越1997年,当时在向国际筹集资金时已受香港政治前途不明的影响。
E. 中国近代史是个屈辱史,西方列强一共从中国割走多少领土呢抢走多少金银财宝
英国
葡萄牙
沙俄
日本
德国
具体如下
1842年8月29日,中英两国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上签订了《南京条约》。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强迫清朝廷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有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等。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清朝廷被迫于1858年先后与英、法、美、俄签订《天津条约》,与沙俄签订《瑷珲条约》,俄国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地区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860年又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俄国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864年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俄国据此割占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4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1881年签订的《中俄伊犁条约》,以及以后的五个勘界议定书,又使俄国割占了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19世纪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俄国。 它强迫清朝廷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中法战争爆发于1884—1885年期间,是法国侵略越南时和中国发生的战争。1885年,清朝军队获胜后反与法国签订了屈辱的《中法新约》。
1895年订立的《马关条约》中,有中国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的条款,俄国出于进一步侵略中国的目的,联合德国、法国一起干涉此事。中国被迫向日本增加赔款白银3000万两以“赎回”辽东半岛。史称三国干涉远辽。随后三国以此为机,强迫清朝廷给予许多侵略特权。
1898年,德国强迫“租借”胶州湾,以山东半岛为其势力范围。
1898年,俄国强迫“租借”旅顺和大连,将长城以北和新疆据为其势力范围。
1898年,法国强迫“租借”广州湾,把广东、广西及云南据为其势力范围。
1898年,英国强迫“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区及附近岛屿(统称新界),并将长江流域10个省据为其势力范围。
日本在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之后,又于1898年强据福建为其势力范围。
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时,美国正忙于同西班牙争夺菲律宾。金银财宝太多无法准确统计,光圆明园的珍宝就不计其数
F. 英国租用香港 一年给中国多少钱
楼主谦虚向学的态度,甚为难得。
“租用”应为“租借”。严格来说,您的提问确实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可以修改成“英国租借香港的新界 ... ... ”
香港分三部分,香港岛(港岛),九龙(九龙半岛),新界。之所以这样分为三大区域,是因为历史上,英国人是在不同的年代(1842,1860,1898)取得这三块地方的。香港岛和九龙是割让的,新界是租借的。新界的面积很大,占现在香港总面积约百分之九十,香港岛和九龙加起来约百分之十而已。
在1898年签订的租借新界的不平等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中,说好了新界的租借期是99年,条约中没有任何提及租金多少的文字。历史上,没有任何关于英国人支付租金的记载。
香港回归的谈判并非始于英国人提出续组的问题,19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强大起来,英国根本不敢提续租之事。邓小平决心在有生之年解决香港问题,指出以往有关香港的条约全部是帝国主义强加于中国人民头上的不平等条约,由于99年的期满在1997年六月三十日,所以借用这一天作为解决香港整体回归的最后期限。
其实在外交上,香港回归不是严谨的说法,其严谨说法是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咬文嚼字,深有味道。
对于补充的问题“香港岛和九龙半岛在1997年之前是属于中国还是英国?”回答如下:
根据1842年和1860年所签订的两个不平等条约,由于香港岛和九龙半岛分别于1842和1860年被割让给英国,因此这两个地方在1997年之前从这个意义来说表面上属于英国,是英国的殖民地。
但是,根据中国政府的严正声明,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永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不承认列强的任何不平等条约。所以,如果从这个意义来综合,应该这样回答您的问题:香港岛和九龙半岛在1949年之前,是属于满清政府的疆土,1949年之后,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但从鸦片战争后到1997年之间,因不平等条约的缘故,被英国暂时以殖民地的名义占有。
G. 英国租借香港99年那向中国支付租借费用吗 最佳答案+50分。
那有租借费
利用不平等条约强制占领的
中英《南京条约》共13款,主要内容是:1.宣布结束战争。两国关系由战争状态,进入和平状态。2.五口通商。清朝政府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3.赔款。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其中600万元赔偿被焚鸦片,1200万元赔偿英国军费,300万元偿还商人债务。其款分4年交纳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则酌定每年百元应加利息5元。4.割地。清朝政府将香港割让给英国。5.另订关税则例。清朝政府将以公平的原则颁布一部新的关税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6.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与华商自由贸易。
H. 抗战期间,苏美英法四国给了中国多少钱和物资
1、苏联方面
在抗日战争初期,苏联是中国抗战的主要支持者。为什么说苏联是中国抗日战争初期主要的支持者呢?因为日本发动“9.18”事变占领中国东北的目的之一, 是为了获得进攻苏联的战略基地,曾先后两次大规模进攻苏联的哈桑湖和哈勒欣河地区, 虽然均被苏军打败,但日军野心仍在。
苏联领导人也不是傻子,把小日本的想法摸得门清。不仅在国际上谴责日本的侵略行径,而且与中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并为中国抗战提供了大量的物资援助。
我们来看数据。
1937年10月中旬开始,苏联将中国急需的飞机、大炮、机枪、航空和装甲设备、枪炮弹药等军用物资,陆续运到中国。
1938年3月和7月,苏联给中国政府两次贷款各5000万美元,共计1亿美元。1939年6月,又贷款1.5亿美元。苏联贷款总计达到2.5亿美元。从1937年至1942年,苏联实际给予中国购买军火的贷款共1.73亿美元,居同期各国对华援助之首。中国用这些贷款偿付苏联援华武器弹药和其他军用品,解决了中国急需获得军火的外汇困难。
据统计,从1937年9月到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苏联向中国提供飞机904架(其中,轻重轰炸机318架)、坦克82辆、汽车1526辆、牵引车24辆,大炮1190门,轻重机枪9720挺、步枪5万支、步枪子弹1.67亿发,机枪子弹1700余万发,炸弹3.11万颗、炮弹187万余发、飞机发动机221台,以及其他一些军事物资。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苏联不仅是当时世界上唯一以军火积极援助中国的国家,而且援华的飞机及其他军火物资的价格大大低于国际市场价格。
另外,苏联还派遣大批军事顾问、技术专家到中国,到1941年,派到中国政府和军队的军事顾问有140多名,各方面的专家上千名。他们先后担任中国政府军事顾问的苏联将领有德拉季文、切列潘诺夫、卡恰诺夫和崔可夫。他们帮助接洽苏联对华军事物资援助,协助制定作战计划以至参加重要战役的指挥。
除了军事顾问和技术专家,苏联还直接派遣空军志愿队来华参加抗战,到1940年,在中国作战的苏联志愿飞行员达700多名。他们参加了保卫南京、武汉、南昌、重庆、成都、兰州等城市的空战,还多次轰炸日军机场、车站、港口、仓库、舰船等军事目标,共参加20多次重大战役。
仅1938年即击落日军飞机100余架,炸沉日军舰船70余艘。包括轰炸机大队长库里申科和战斗机大队长拉赫曼诺夫在内的200多名苏联志愿飞行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2、美国方面
美、英、法等国很精明,在九一八事变后的较长时期内对日本实行绥靖政策,看着中国与日本打。可随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不断扩大,美、英、法在中国和远东的殖民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这才答应给中国提供军事援助。
美国是在中国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逐步加强了对华援助。
1938年12月,经过中美两国反复交涉,美国政府首次宣布向中国提供2500万美元借款,中国用以购买美国物资,并以桐油偿还。1939年2月正式签署《中美桐油借款合同》,时称“桐油贷款”。这一借款标志着美国援助中国抗战的开始。
1940年4月和10月,美国向中国政府提供2000万美元的滇锡借款和 2500万美元的钨砂借款。11月,罗斯福宣布准备对华贷款1亿美元。
1941年2月,中美《金属借款合约》正式签字,中国以金属矿产为抵押,向美国借款5000万美元。3月,美国国会通过向反对法西斯侵略国家提供军事援助的“租借法案”,开始以租借形式向中国提供军火物资。4月,罗斯福签署命令,批准美国退役军人可以加入陈纳德组建的美国援华志愿航空队(即“飞虎队”),以帮助中国空军同日军作战。4月和5月,罗斯福两度批准向中国提供价值9000余万美元的军用器材和武器弹药。7月,罗斯福还批准向中国空军提供装备和人员。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加大了对华援助。1942年3月,中美两国正式签订《中美5亿美元借款协定》。6月,中美两国又签订了《中美租借协定》。
据不完全统计,战时美国对华提供租借援助总额达到8.457亿美元,其中除2000万美元外,其余均作为无偿赠与。美国先后将价值约计5.2亿美元的兵器、飞机、坦克、车辆、船舶及各种军用装备等运往中国,支持了中国的抗日战争。
3、英国方面
英国于1939年3月向中国提供了第一次平准基金借款500万英镑,并于3月和8月分别向中国提供购车信用贷款22.3万英镑和285.9万英镑,合计308.2万英镑。
1941年4月,英国向中国提供第二次平准基金借款500万英镑。1942年2月,英国宣布将给中国5000万英镑贷款。
但是,在贷款的兑现和条件问题上,两国发生了严重分歧。直到1944年5月,中英两国才签订了5000万英镑的《中英财政协助协定》。此次贷款中,中国仅支用了810万英镑作为在英镑区域购买物资及其他服务的费用,而且其中300万英镑是在1945年年底才支付的,其余510万英镑是在1948年7月才支付。因此,在整个抗战后期,中国实际上没有得到英国的贷款援助。
4、法国方面
法国于1938年4月与中国签订了南(宁)镇(南关)铁路借款合同,数额达到1.5亿法郎和14.5万英镑,次年3月又补加借款3000万法郎。1939年12月,中法又达成叙(府)昆(明)铁路借款4.8亿法郎。由于战局的影响,这两项借款合同后被中止履行。另外,法国还对中国政府谋求的军事援助与合作持积极态度。但所提出的军事援助与合作计划,因1940年法国战败投降而被中止。
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支持,给了曾经长期在东方独立坚持抗日战争的中国以巨大的鼓舞,增强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法西斯的信心和勇气;同时,中国坚持持久抗战,并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向苏联、美国、英国、法国等国提供了战时急需的大量农牧产品、矿产品等物资,积极支持和帮助了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民在遭受日本侵略者蹂躏的艰难岁月里,还真诚地帮助受世界法西斯迫害的其他受害者。
当时的上海曾接纳了约3万名犹太难民,其中就包括后来出任美国卡特政府财政部部长的迈克布卢门撒尔。时任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曾冒着极大风险为至少数千名犹太难民发放“救命”签证,使他们得以逃脱法西斯魔掌,堪称“中国辛德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