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英国俄国入侵伊朗几百年,为何伊朗人却反而最痛恨美国
在近代新航路开辟后,整个世界都开始成为西方殖民者的盘中餐,逐步沦为殖民地。当时像我国一样,备受列强欺凌的国家数不胜数,最典型中东的伊朗就是如此。在近代,俄罗斯和英国是入侵伊朗时间最长,最早的西方国家,可以说给伊朗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但是伊朗人却并没有那么痛恨英国和俄罗斯,反而最恨美国,这到底是为何呢?其实真实原因只有两个字。
伊朗也是文明世界的古国,在近代也是闭关锁国。而伊朗在整个亚洲大陆的位置,以及濒临黑海,波斯湾的区位,使得其被当时最强的两个西方殖民者给盯上了。第一个就是英国,英国占据南亚,占据印度,巴基斯坦后,想要向北进一步渗透,准备控制伊朗,阿富汗,还有中亚。
而此时,沙俄也看上了伊朗,将其看作打通南部出海口,进击中东地区的桥头堡。所以从北部过了黑海,不断入侵伊朗。整个伊朗近代几百年的屈辱历史,其实就是英国和沙俄这两个国家带来的。为此,伊朗不断丧权辱国,不断的流血牺牲,整个 *** 不断更替,给伊朗造成了近代的穷困和苦难。
从理论上来说,可谓是狼子野心,都想吞下伊朗,独霸中东和中亚。而且两国不断发动战争,不断掠夺伊朗的石油,压榨伊朗的百姓,可以说坏事做绝……所以理论上说,伊朗人应该是更加痛恨这两个带给伊朗深重灾难的国家的,但是实际上,广大伊朗人却并不痛恨英国和沙俄,反而痛恨美国!
很多人不明白了,美国人二战后才进入伊朗,而且1979年就被赶出了伊朗,在伊朗的时间也就是20年,还不到英国和沙俄的十分之一。更加关键的是,美国人没有入侵伊朗,反而还为伊朗的建设那是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巴列维时期,美国更是伊朗白色革命的坚定支持者,没有美国,也就不可能有当时发达的巴列维王朝。
所以基于这两点,美国应该值得伊朗人尊敬才对,至少比沙俄和英国危险系数要低多了。但是实际上,伊朗人却最痛恨美国,反而对英国和沙俄那是没什么感觉,这到底是为何呢?其实真实原因只有两个字,那就是“放荡”。
在伊朗,那是极端保守的 *** 什叶派 *** ,对于宗教的虔诚和影响那是非常极端的。所以社会的舆论,基本上是被宗教教士和宗教领袖所掌控的,这是关键。而对于宗教教士而言,他们可能不会关注太多的民族大义,而只会关注自己的地位,以及 *** 教的稳固,这是基础。而美国人为何短短时间,就被憎恨呢?
最主要就是美国大兵的放荡,在二战后,大量的美国人和美国大兵,来到伊朗。而波斯美女又是举世闻名的,与放荡不羁的美国人正好是一拍即合。所以美国人来之后,德黑兰等很多大城市,那是各种派对不断,夜夜笙歌,还产生了红灯区为美国人服务。虽然这些都是双方自愿,只是道德问题,但是在 *** 教教士看来,那是大逆不道,是最严厉,最重的冒犯。
所以从美国人来到伊朗开始,他们的这些个爱好,立刻被教士们传播到伊朗全国。而这个放荡,和毁坏伊朗女性,破坏 *** 教基础等大逆不道,和最大的撒旦诞生,而瞬间超越英国和沙俄,成为伊朗人心目中最痛恨的国家。
而当年英国人和沙俄,只知道动刀兵,抢土地资源,这个对当权者印象深刻,奇耻大辱。但是对于教士和百姓却没什么感觉,反而当时英国和沙俄为了争夺伊朗,还不断的拉拢伊朗教士阶层,而且也没有那些放荡不羁的事。
所以教士在宣传的时候,在把控舆论的时候,自然是不会朝向英国和沙俄的。而这个一直的痛恨,也为此后教士阶层,还有 *** 教徒男性们,起来推翻巴列维王朝打下了基础。也是 *** 革命,还有伊朗人质事件,伊朗人提到美国都嗷嗷叫的原因,因为在他们眼里,美国人那是最痛恨的大撒旦!
参考文献:《伊朗近现代史》。
2. 伊朗回应英国,为什么要让英国承认犯下了“战争罪”
因为美国向沙特出售了很多军事武器,沙特发动了军事行动,所以英国犯下了战争罪。英国在指责伊朗袭击了油田,但是伊朗对此回应,英国不应该无端指责,而是承认向沙特出售武器发下战争罪,对此来说英国为了帮助海外的公民回英国花费了很多的资金。
对于此前沙特油田遭遇袭击伊朗,否认了是自己袭击的沙特油田,而此前胡塞武装已经承认是他们自己袭击了油田,所以伊朗对英国的职责提出了英国应该承认自己所犯下的战争罪。
3. 英国是美国的铁杆朋友,为何要在特朗普对伊朗发动战争威胁的时候泼冷水
国家和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都是利益连接起来,特朗普对伊朗发动战争威胁影响了英国额利益。伊朗的资源对于英国还是很重要,英国没有什么理由去支持美国,特朗普这种无理的要求引起了很多国家的不满。
特朗普口出狂言,声称美国已经做好非常充足的准备,可以在1分钟之内打击伊朗的很多个军事设施,但是特朗普并不敢下令开战,特朗普乱说的可能性非常的大,只是在胡说八道。伊朗国防部长哈塔米5月14日在德黑兰的一场退役军人集会上发表讲话称,伊朗国防力量目前处于最高级别的军事防御状态,已做好应对各种威胁的准备。对于美国来说伊朗根本就够不上对它的威胁。
4. 伊朗的签证记录对英国签证会不会有影响
是没有影响的,只要你做好英国签证的准备工作,需要的材料都准备好就可以了
5. 美英与伊朗之间究竟有什么历史为何双方如此敌对英国驻伊朗大使馆被袭与美国有什么利害关系
伊朗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地理上北邻俄罗斯,南扼波斯湾通向印度洋的出海口,东连南亚次大陆,西接阿拉伯世界,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储量122亿吨,占世界第五位)。从19世纪起,伊朗就沦为英、俄两大帝国角逐的场所。而在二战结束后的冷战时期,伊朗被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
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波斯湾产油国财富陡增。巴列维王朝第二代君主冀望用石油美元买一个高速发展的工业化国家。然而,随着经济的膨胀,伊朗社会各种潜在矛盾空前激化,经济高速发展尚未走完十年的路程,伊朗就爆发了规模空前的倒巴列维群众运动。
1979年1月26日,巴列维被迫出走。首都德黑兰万人空巷,男女老少一齐涌上街头载歌载舞,马路上行驶的汽车打开大灯,不断鸣笛以示庆祝。街道、广场上大大小小的巴列维父子的塑像和画像,几小时内就被群众推倒砸碎和焚烧。这次规模空前的社会动荡后来被称为“伊斯兰革命”。
这场“伊斯兰革命”运动结束了巴列维家族对伊朗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取而代之的是以霍梅尼为代表的神职人员执掌政权的“伊斯兰共和国”。新政权希望借助伊斯兰教什叶派的意识形态改造伊朗:神权统治,均衡贫富,扶持弱势群体,禁止西方文化,严格按照伊斯兰教的原教旨推行社会伊斯兰化,美国和以色列被列为伊朗的头号敌人。
“伊斯兰革命”带来的另一方面的压力与影响是,大批旧政权的高级军政官员遭到囚禁或处决,王室财产被没收,富人们纷纷出逃,象征美国文化的可口可乐、肯德基、麦当劳连同酒吧、咖啡馆、电影院、红灯区、赌场被一扫而光。伊斯兰教清规戒律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昔日一向时尚的德黑兰妇女蒙上了黑纱和长袍,街头巷尾挂满和涂满了“打倒美国”的口号。但是当人们走过市中心最繁忙的高架桥旁,却不能不想起美国。
体制的改变,再加上与美国的势不两立,伊朗一时间几乎成为国际社会的弃儿。25年来,曾经石油滚滚,梦想做世界第五大强国的伊朗,经济发展速度骤然下降,甚至有人推算,它足足倒退了有三十年。
与此同时,美国的势力范围从伊苏边界退到了波斯湾南岸,失去了对波斯湾石油运输线的咽喉霍尔木兹海峡的控制权;美国在中东波斯湾失去了一个盟友和宪兵,相反增添了一个敌人;美国的石油财团被迫退出伊朗,从此失去了一个极富潜力的大市场。这就是美国视伊朗为“邪恶”国家的深层次原因。
人质事件导致美伊交恶
直接导致美伊交恶的导火索是发生于1979年11月4日的美国驻伊使馆人质案。当天,伊朗学生冲入并占领了美国大使馆,50多名美国外交官被作为人质扣押长达444天。
人质事件被认为是美国自越战后在国际上遭遇的最大挫折。为此,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导演了一场空中入境奇袭围困使馆的伊朗学生,并营救被扣使馆人员回国的“蓝光”行动。因行动失败,卡特付出了落选的沉重代价。最终,当52名美国人质获释返回美国,这件事在美国公众心目中至今仍是个挥之不去的梦魇。1987年,里根任总统期间发生的“伊朗门”事件,使得此后的美国历届总统对伊朗采取强硬政策时在国内极少遇到阻力。
伊朗的伊斯兰革命从一开始就是外向型的。新政权热衷于输出伊斯兰教什叶派的意识形态,并将周围一大批阿拉伯国家的政府称为“反动腐朽政权”,引起邻国的一片恐慌。
埃及、沙特、约旦、摩洛哥、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等阿拉伯国家,先后与伊朗断绝了外交关系。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成立第二年就与邻国伊拉克开战,打了一场耗时8年的战争。这场战争耗尽了伊朗的国力,它的国际处境也十分孤立。
改革风潮的兴起
世界在变,伊朗也在变。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伊朗作为位居要冲的产油大国已经不可能置身世外了。古老的伊朗库姆神学院用上了计算机和互联网,占伊朗人口15%的新生代成长起来,强烈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改变现状。在这一背景下,温和、开明的宗教人士哈塔米在1997年的总统选举中以压倒优势当选,支持哈塔米总统的改革派议员又占据了多数席位。伊朗国内的政治气氛逐渐宽松。
伊朗与许多阿拉伯国家恢复了正常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伊朗曾对创作《撒旦诗篇》的英国作家拉什迪发出追杀令。为此,欧盟冻结与伊朗关系达10年之久,20世纪90年代末期,这一关系终于解冻。
1997年12月,伊朗作为东道主成功举办了伊斯兰国家首脑会议,会上哈塔米总统提出了“文明对话”的倡议,主张世界上各种不同的文明相互交流和包容。
25年前伊朗的伊斯兰革命,建立的是一个神权高于一切,十分意识形态化和政治化的一元化社会。25年后,伊朗不得不在革命与发展、大炮与黄油、一元化与多元化、“输出革命”与“文明对话”之间做出抉择。
6. 为什么英国不敢和伊朗动用军事武力
现在的英国不是过去的“日不落帝国”了,除了英国自诩海军“世界第二”,实际上,众所周知就是英国那个高级“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不是频发事故吗,这艘航母上装备的F-35战机被舰载直升机代替,这就影响作战力,也无法为这艘航母凑齐一个包含两艘区域防空驱逐舰、两艘反潜护卫舰和一艘潜艇这样像样的战斗群,皇家海军已经转型成“皇家弱鸡”了。还有就是英国海军这个号称“世界第二”的英国皇家海军实际总吨位只有48吨。这次英国油轮被伊朗扣押充分证明,英国皇家海军军事薄弱,缺乏足够的巡逻能力,自己国家的油轮都保护不好。
英国与伊朗不论明争暗斗,不是伊朗的对手,英国这次搞个低调处理,不让英国的航班飞机和轮船进入伊朗境内,说明还是对之前在直布罗陀扣押的伊朗油轮的后悔,英国其实陷入了波斯湾的泥潭“无法自拔”的,就更不好提什么与伊朗正面动武了。
7. 二战期间,为何苏联和英国要瓜分伊朗
伊朗的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在传统上是英俄大博弈的主要角逐地,在1907年英俄协议后也被两国视为禁脔,不容第三国染指。 二战爆发后,礼萨汗宣布伊朗中立,但并未限制德国在伊朗的活动。即使苏德战争爆发后,仍不接受一些有远见的臣属关于要伊朗宣布站到反法西斯同盟一边的意见。苏联政府多次向伊朗要求取缔德国特务的活动,而礼萨汗也并未采取必要的措施 。英国想要伊朗的石油资源,苏联想要伊朗的出海口,因为苏联的出海口都在北冰洋和北太平洋,南方没有出海口。
二战结束之后,1946年3月2日,当初英苏和伊朗三国同盟条约规定的占领时限到来。英国军队按照协议撤出了伊朗。在二战结束之后,英帝国已经自在崩溃边缘,占领伊朗对英国确实没有太多的价值了。但苏联这时已经看到了冷战即将来临,而自己撤出之后,巴列维政权肯定会被美国控制。所以苏联尽管在3月3日也撤出了自己控制的最大城市大不里士,但却显得非常不情愿。他们以伊朗境内存在对苏联的安全威胁为由,撤军行动进行的非常缓慢。而伊朗这时当然也得理不让人,在美国的支持下,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抗议。但很明显联合国安理会是没法对苏联这个常任理事国采取任何惩罚措施的,不过苏联还是感到了压力,在3月24日答复会尽快撤出。当年4月,苏联和伊朗达成协议,伊朗许诺将其北部油田的开采权长期租借给苏联,5月苏军完全撤出了伊朗领土。
8. 如果伊朗紧张局势继续升级,英国为什么会派遣英军入驻沙特
如果伊朗局势紧张升级,英军可能会派遣英军进驻沙特。在伊朗核问题上,英国的首相在联合国大会上强调,伊朗要遵守旧的核协议也要蹲守新的核协议。同时伊朗也达成了协定,会根据美国制定的协议进行遵守,同时也会遵守旧的核协议。
最近海湾局势非常紧张,先是沙特的油田被袭击,后来伊朗又拒绝承认这次袭击,胡塞武装出来承认是他们对沙特油田进行了袭击。在伊朗核问题上,如果不能有效的解决,势必会增加海外地区,紧张局势。
9. 伊朗危机的结果
在伊朗危机中,苏联遭到了失败,英国也没捞到多大的好处,只有美国后来居上,是最大的赢家。
美国首次动用核威胁
美国首次试图动用核武器是1946年伊朗危机期间。按照二战中美苏的战时协议,伊朗应由美国和苏联联合占领,战争结束后,苏联可以与英国共享伊朗的石油资源。然而,二战结束后,苏军没有按战时协议撤出伊朗北部地区,反而向伊苏边境调集大量的坦克,同时在与伊朗接壤的阿塞拜疆地区推行革命,这自然引起了美国和英国的极度不满。美国总统杜鲁门亲自召见苏联驻美大使葛罗米科,发出最后通牒说,苏军必须在48小时之内,也就是1946年3月2日之前撤出伊朗北部地区。杜鲁门对葛罗米科的原话是:“(否则)我们是会向你们投原子弹的!”杜鲁门的要挟得逞了,苏军在48小时之内撤出了伊朗北部地区!
10. 伊朗在霍尔木兹海峡扣留英邮轮,英外长:不会采取军事行动,原因到底是什么
应该很希望通过外交手段得到解决,因为它目前的实力根本不可能在霍尔木兹海峡发动战争。
英国衡量了一下自己的实力,发现没有这个实力去进行军事行动,再加上在国际形势大环境来看,是没有必要因为这个事情而发生军事冲突行为的,但是可能会引起人们的不愤甚至起义。
伊朗在霍尔木兹海峡扣留两艘英国油轮,波斯湾局势越发令人担忧。英国劝诫英国船只暂时避免使用伊朗岸外的这道海峡。英国虽表示不会采取军事行动,但警告伊朗可能“后果严重”。德国和法国则呼吁伊朗立即释放英国油轮。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或伊朗都不希望发生战争,但有可能发生导致人员伤亡的事故和小规模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