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英国大学教师罢工 留学生能获得哪些补偿
在大家的的潜意识里,英国是一个以教育闻名的国家,估计不至于出现旷日持久的英国大学课堂“停摆”。下面来说说英国大学教师罢工,留学生能获得哪些补偿。
但英国大学低效的运营机制不会对善后做出迅速反应,很可能通过缩短教学时间、推迟毕业时间等方式把毕业班的学生“打发”走,经济赔偿的几率微乎其微。中国学生和家长为维权而进行的据理力争很可能化为泡影。
某国内着名留学中介好培纤悄友S与我微信联系称,有关2018年2月22日开始的英国大学教师罢工事件,引起中国留英学生及家长的严重关注,S的工作电话几乎被打爆,大多是针对事态及应对方案的咨询。
包括牛津、剑桥、爱丁堡、帝国理工、伦敦国王学院、曼彻斯特、纽卡斯尔、诺丁汉等名校在内的英国57所大学、4万教师卷入了此次罢工事件。英国教师的退休金(pension)利益诉求、在校学生——特别是中国留学生——缺课损失的权益诉求、教育“是公共产品还是商品”的权利诉求,像喷涌四溢的岩浆,炙烤着国际化教育的公信力。
公立教育政府不投入,还能指望谁?
根据《卫报》(The Guardian)2018年2月22日电,英国大学教师退休金问题的焦点是从固定收益模式(defined benefit scheme)改为浮动收益模式(defined contribution scheme),也就是说,代表英国大学的资方(University UK,简称UUK)要求根据退休金在股市中的获利情况决定教师的收益。
退休金从旱涝保收的“铁杆庄稼”变成了前途未卜的“空头支票”,遭到英国大学工会(University and College Union,简称UCU)的强烈反对。
当前英国大学教师退休金61亿英镑的巨大缺口,是近10年来英国教育当局实施的高等教育“社会办学”累加的诸多矛盾的总爆发。
英国高等教育以公立模式为主导,政府财政拨款是支撑学校正常运行的竖漏主体。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欧债危机、“脱欧”分手费等财政压力,不断挤压教育投入的空间。
2009年卡梅伦政府废除了推行多年的本国及欧盟学生免费入读公立大学的体制(苏格兰地区高校仍保持原有的免费政策),学费从最初的每人每年3000英镑,迅速提升到9000英镑,本质上是政府“甩包袱”,减少对教育的财政投入。
增加的学费能否减轻英国政府“不作为”留下的财务压力呢?恐怕不行!
包括部分“前30”名校在内的一些英国大学,为了紧缩预算,不惜大量雇佣“临时工”——减少正式教师、增加临时教师,为什么?英国老师太贵!
在英国,大学教师的收入虽然没有与公务员严格挂钩,但肯定高于社会中间水平,税前年薪一般不低于2万英镑(按当前汇率约17.6万元人民币)。这是劳资双方经过多年的博弈与磨合,形成的高等教育行业收入基准线,而且已经成为社会普遍认可的工资额度和社会保险制度。
财政上捉襟见肘的英国政府,似乎已经无暇顾及大学的财务状况,资方(大学)向教师的退休金开刀似乎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因罢工停掉的课程能退费吗?
英国教师的利益需要保护,英国在校学生的利益如何善后呢?
根据BBC的报道,目前已有9万名英国在校大学生联名要求校方补偿因罢工停课造成的学费损失。在这个罢工引起的敏感问题上,英国教育主管当局态度暧昧,一配渣方面强调英国大学应该确保学生的利益,另一方面又表示大学有权作出最后的决定。
虽然中国和英国都是公立体制为主导的教育体制,但政府在其中的作用差别很大。英国大学是“去行政化”的产物,运营相对独立,这个环境中,类似中国教育主管部门的“红头文件”是没有的。换句话说,如果英国大学不同意赔偿学费,政府也没什么办法。而且一旦英国大学同意退费赔偿,也就意味着学生接受了缺课的现实,缺失的课程彻底无法补回来了。
显然,钱不是主要矛盾,能否顺利结课、拿到学位才是学生和家长最关心的。特别对于在英国攻读硕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而言,普遍一年期的学制,时间非常紧张,2月底正是主课进入到关键时期,目前教师罢工的14天可以说是致命打击。一旦劳资双方仍不能达成协议,再推迟更长的时间,正常毕业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对中国学生来说,9月份拿不到学位证明(学位正式颁发一般是年底)和成绩单,对回国就业、落户等都会带来不利影响。
教育商品化的风险与危机
此次罢工事件是2009年卡梅伦政府时期全英总罢课以来,英国最严重的高等教育危机。
一位伦敦国王学院法律专业学生在接受BBC采访时,提出了教育作为公共产品和商品双重功能的矛盾。
当政府不再充当公共产品的资助者时,教育的公共职能将让位于商品职能,所谓公立教育也就名存实亡了。
当大学为了生存而不择手段时,不要说教育的公共职能,商品职能恐怕也无法满足了,比如因罢工缺课造成的对学生的违约问题。
英国高等教育“去行政化”的结果明确了大学的自主经营权,但未免又滑向了放任自流的“去公立化”状态,将所有风险都推给了大学。
目前英国教育当局也介入到罢工事件中,我估计不至于出现旷日持久的大学课堂“停摆”。
但是英国大学低效的运营机制不会对善后做出迅速反应,而停课造成的影响不可能被完全修复,很可能通过缩短教学时间、推迟毕业时间等方式把毕业班的学生“打发”走。
如果能做到这些,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这次受到低概率事件影响的在校学生估计只能自认倒霉了,校方很可能以“不可抗力”为由拒绝做出经济赔偿。
另外,英国大学在校的国际学生中,中国学生的比例最高,受到此次罢工事件影响也最大。但按照英国大学多元文化的逻辑分析,他们绝不会因为中国学生比重高而优先为他们解决困难。这是英国人的“公平原则”,中国学生和家长可以为维权而据理力争,但根据我多年的观察,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