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英国对外贸易政策
英国发布“脱欧”后新关税制度:
英国政府宣布,“脱欧”过渡期今年年底结束后,英国将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英国全球关税”这一新关税制度,取代原来一直实施的欧盟对外关税制度。
实施新关税制度旨在简化一些英国官员所称的过于复杂的手续和步骤,并帮助英国与美国、欧盟及其他国家更加顺利地进行贸易协定的谈判。但这同时意味着,如果英国和欧盟不能在今年年底前达成自由贸易协议,英国从欧盟进口的一些食品、汽车和化学品的价格将大幅上涨。
根据新的税收制度,从明年年初开始,按照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和其他现行最惠国待遇政策,英国60%的进口商品在新税收制度下享受免关税待遇,而目前免关税待遇的进口商品只有47%。对于没有与英国签署贸易协议的国家,将取消所有税率低于2%的关税。
同时,为了保护农业、汽车业和渔业等免受竞争威胁,英国对这些产业的进口产品仍将保留关税,包括牛羊肉、家禽等农产品和绝大多数陶瓷产品。此外,对汽车关税维持在10%不变。
为了实现政府对于环境保护的承诺,英国还将取消支持提高能源效率的进口产品的关税,如LED节能灯等。另外,政府准备对用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个人防护用品等医疗物资给予“临时零关税”政策。
英国脱欧准备:
据美联社报道,在欢迎新关税制度的同时,英国商业团体对与欧盟的贸易谈判进展感到担忧。目前欧盟占英国贸易总额的一半左右,因此欧盟对英国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英国商会表示,英国与欧盟在年底前能否达成贸易协议,对于是否能够“避免英欧企业成本大幅上升”至关重要。目前有分析认为,新关税制度的出台被视为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不打算延长“脱欧”过渡期的迹象。
英国19日还公布了与欧盟未来关系的建议,其中包括一份291页的自由贸易协议草案。双方力争在今年年底前达成协议,但在渔业等关键问题上,双方仍然存在很大分歧。
目前,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而采取的封锁措施已导致英国经济衰退,英国国家统计局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英国4月申请失业救济的人数环比跳涨69.1%至210万人,为1996年以来最高水平。专家认为,英国正面临数十年来最为严峻的失业形势。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英国发布“脱欧”后新关税制度
㈡ 英国企业陷入脱欧“后遗症”,政府提供了哪些解决办法
据英国《卫报》23日报道,自1月1日脱欧以来,英国外贸企业不得不面临额外的税费负担与批准许可,为此,英国国际贸易部门官员私下向英国出口企业建议,可以通过在欧盟境内注册新公司的方式来规避边境问题和相应的增值税。
据报道,已经有两家英国企业决定在欧盟注册新公司,但仍有许多中小企业还未做出决定。一家面向欧盟消费者的英国销售公司负责人表示,这是迫不得已的决定,而且这还意味着要裁掉一部分英国职工,并在欧盟国家重新雇佣员工。不过,他也表示,这确实能避免因跨境造成的时间延误,并降低运输成本。截至目前,英国国际贸易部门尚未对此置评。
货运公司和物流公司真正担心的是,未来几个月情况会变得更糟。受影响行业的多位消息人士告诉记者,英国消费者目前还不会感到太大的中断,因为1月份港口通常比较安静,英国也储备了货物,为可能的无协议脱欧做准备。但随着未来几个月贸易量的增加,这种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使边境系统面临额外的压力。
㈢ 新冠疫情重创英国经济,英政府为此推出了什么应对措施
英国政府采取了缩减对外援助,加强内部投资的措施。据英国政府预测,英国经济将在2020年萎缩11%,这应该是英国百年以来,最严重的衰退,所以在这个背景之下,英国财政部决定缩减对外援助的规模。尽管这项计划推出之后,遭到了内部部分人士的强烈反对,但英国并没有改变其缩减规模的计划。财政部长表示,未来英国对外援助的规模,将降低到0.5%以下,而过去是在0.7%以上,但该财政部长也表示,如果经济按照预期恢复,英国的对外援助将再度上升到0.7%。
而且至今为止,英国的疫情并没有好转,社会也在持续封锁当中,下半年的经济并不能乐观,有专业人士表示,如果疫苗顺利生产,明年英国的经济可能得到恢复和增长。
㈣ 英国的税收政策
一、英国税制特点
(一)直接税为主,间接税为辅
英国税制由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资本利得税、石油税、资本转移税、印花税、土地开发税,以及增值税、关税、消费税等组成。所得税在其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占全部税收收入的60%以上。1991年包括所得税在内的直接税收入占全部税收总额的67.3%。
间接税在英国税制中处于辅助地位,其在全部税收收入中所占比重较低。1991年,英国间接税收入占当年全部税收总额的32.7%,低于直接税所占的比重。
(二)税收收入和权限高度集中
英国是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国家,税收收入和权限高度集中于中央。英国税收分为国税和地方税。国税由中央政府掌握,占全国税收收入的90%左右,是中央财政最主要的来源。地方税由地方政府负责,占全国税收收入的10%左右,是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但不是主要来源。构成地方财政主要财源的是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补助。
与税收收入划分相适应,英国的税收权限也高度集中于中央。全国的税收立法权由中央掌握,地方只对属于本级政府的地方税才享有征收权及适当的税率调整权和减免权等。但这些权限也受到中央的限制,如80年代英国颁布的地方税收额封顶法就是显着一例。
二、英国税制结构
英国的税制由直接税和间接税构成。
1.直接税。主要有所得税、资本利得税及公司税。个人、合伙企业及信托要缴纳所得税,并就其资产处置所获资本利得缴纳资本利得税。公司就其利润及资本利得缴纳公司税。此外,英国还开征遗产税及赠与税。
2.间接税。主要包括增值税、关税、消费税、印花税。
三、英国税法的表现形式
英国并无独立的税收法典。当涉及某一领域的法规数量太多时,都会汇编统一的法案。另外,还有如下主要的税收法律:
xxxx年的印花税法
xxxx年的税收管理法
xxxx年的石油税法
xxxx年的增值税法
xxxx年的遗产税法
xxxx年的公司所得税法
xxxx年的资本折扣法
除上述法律外,法庭判决(即案例法)也起着补充性作用,不过,它只是解释性而不是立法性的,而且法庭判决是以更高级法庭以往的判例作为依据。
对那些税法不够清楚或存在疑问的.地方,在实践中形成的特别解释或说明可用来提供指导,虽然它没有法律效力,但一般都能得到采用,除非立法机关的判决导致权力的滥用。
四、英国税务管理
负责税务管理的是国内收入局和关税与消费税署。后者主要负责增值税、关税与消费税的征管,其余税种则由前者负责。
1.纳税申报。公司税按每个财政年度(由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规定的税率申报纳税。对个人而言,其所得税及资本利得税则按纳税年度(4月6日至次年4月5日)申报。
税款的征收一般以纳税人填写的纳税申报表为依据。公司应在申报表之外附加其年度会计报表,如果公司在正常的税款支付期之前未能及时提供足够的信息以便税务官员估定税款(财务结算期结束的9个月之内),那么税务当局可对其处以罚息。
个人应在其纳税申报表中详细填报其所得、利得及其申请的费用、津贴、折扣等。独立个人劳务者也必须在申报其应税的经营或职业所得时附送经营报表。雇员如元别的投资收入,可由其雇主代扣税款(对于此类纳税人,税务机关一般隔几年才会要求其填报纳税申报表)。纳税人一般须在收到报表30日之内填报。
2.征收方式。英国对公司及个人分别规定不同的规则,适用直接征收制或预扣制。
3.支付方式。公司一般在会计年度结束后9个月内支付其税款。
对个人,如果税款的预扣制不能实施,税务机关则会采取直接征收制-雇员分季按估计收入预缴,待实际数字计算出来后再进行调整。
个人应就其经营所得、职业收入等在每年1月1日及7月1日分两次缴付税款。非职业性所得则以当年收入为基础在1月1日支付。资本利得及其他适用较高税率的所得(如利息)则在下一年度的12月1日前支付。
㈤ 英国在19世纪采取了什么经济政策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在资本家的要求下取消了保护性关税政策,实施自由放任经济政策,成为了资本主义强国。
19世纪中叶是英国经济贸易政策的重大转折点,使其放弃了原有的关税保护政策向自由贸易政策的转变,即取消工业保护制度,允许工商业自由发展,实行低关税和无关税自由贸易政策。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高歌猛进,原有维护土地贵族利益的关税贸易保护政策已经不能再满足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的要求,他们进一步要求打开国内外市场和降低关税,来实现他们商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然而,这却威胁到土地贵族的利益,因为在实行保护关税,只有利于土地贵族。而对新兴的工业资本家来说则是极其有害的。
可见,代表土地贵族利益的保护关税制度已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所以,自由贸易的形成也是这两大政治集团之间斗争结果的缩影。最终,自由贸易政策在英国确立,为资本主义自由经济之起飞提供了必要条件,并开启英国的维多利亚黄金时代。
拓展资料:
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英国经济结构在19世纪上半叶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曾在19世纪就被誉为是世界工厂。从18世纪后半叶首先在英国爆发的工业革命,“使得英国完成了从封建小手工生产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从此迈入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门槛。”并且其中一些生产部门凭借着技术的优势脱颖而出,使其生产效率也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
在国际方面,英国赢得了几场对外战争的胜利,尤其是击败了欧洲霸主拿破仑帝国,使得在海外殖民地的竞争上排除了这一强大劲敌,更加促使英国肆无忌惮地进行海外扩张和贸易经济掠夺。“在英帝国主义殖民达到顶峰时期,她所拥有的殖民地领土面积达到了约占全球面积的四分之一,并且这些殖民地散布在五大洲上。”
凭借着这些广阔的殖民地,英国可以获得源源不断输送的廉价原料,更为英国提供了一个广大殖民地市场。俨然英国当时已成为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但是,在1825年的资本主义有史以来的第一次经融危机把英国的经济弊端和矛盾暴露的一览无余。英国虽然通过工业革命进入大机器工厂生产时代,工业品的数量也比以前逐年倍增,但是最关键的市场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扩大。
㈥ 英国的税收制服如何体现公平
一、税制概况
英国作为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高度集权的政体决定了税收管理体制的高度集中。英国税收的立法是由财政部向议会提出财政法案,经议会讨论通过后,还需经过王室同意后才生效。中央政府课征了几乎所有的税种,只有财产税由地方政府课征。
英国中央政府课征的税收包括以下三类:(1)对所得的课税,包括个人所得税、公司税和石油收益税、国民保险税;(2)对商品和劳务的课税,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3)对资本的课税,包括资本收益税和资本转移税等。从目前的情况而言,中央政府最重要的税收依次为:所得税、国民保险税、增值税、公司税和石油税。英国税收分为国税和地方税。国税由中央政府掌握,占全国税收收入的 90% 左右,是中央财政最主要的来源。地方税由地方政府负责,占全国税收收入的 10% 左右,是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但不是主要来源,地方财政的主要财源是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补助。
英国的税制特点:1、直接税为主,间接税为辅:英国税制由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资本利得税、石油税、资本转移税、印花税、土地开发税,以及增值税、关税、消费税等组成。所得税在其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占全部税收收入的60%以上。间接税在英国税制中处于辅助地位,其在全部税收收入中所占比重较低。2、税收收入和权限高度集中:英国税收分为国税和地方税。国税由中央政府掌握,占全国税收收入的90%左右,是中央财政最主要的来源。地方税由地方政府负责,占全国税收收入的10%左右,是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但不是主要来源。
英国没有独立的税收法典。英国税法主要来源于成文法、欧盟法律、判例法和税务机关声明。
二、主要税种
(一)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是按税收调整后的利润,向永久性公司或子公司征收的税项。英国的企业所得税每年会略有调整,企业所得税税率目前为:年利润在30万英镑以下,税率为20%;年利润在30万英镑以上,税率为26%,其中年利润在30.01 -150万英镑之问的企业可享受一定程度的税收抵扣。201 0年5月英国新政府上台后拟逐步下调企业所得税,2012年,企业所得税的主税率下调至24%。
(二)增值税
增值税是在开展和推动业务过程中,向货物和服务供应的价值征收的税项。税率分为三种:标准税率20%(大多数货物和服务)、减让税率5%(家庭、慈善机构等燃料和电力)以及零税率(食品、书籍、药品、儿童服装等)。
(三)个人所得税
英国规定年满18岁以上的公民个人收入,均需交纳个人所得税。按年薪计算,2011-2012财政年度(每年略有调整)个人免税额为7475英镑;37400英镑以下税率为20%;37400英镑以上税率为40%;150000英镑以上税率为50%。
(四)国民保险
英国的社会保险称为国民保险,按收入的固定比例缴纳。应缴数额由个人收入水平和雇主是否参与二类养老保险决定,通常情况下由员工和雇主共同缴纳。
(五)关税
整个欧盟采用一种相同的关税制度。进口货物到欧盟时征收关税,但在欧盟之间跨境转运则无须缴纳关税。
(六)印花税
印花税是公司进行收购活动的一项重要税收。如果一家公司的股份被收购,则按收购价征收0.5%的印花税。如果是直接收购企业或资产,对超过50万英镑在英国房地产的收购,则征收可能高达4%的印花税。因此,以通过收购公司股份来达到拥有企业的目的,比直接收购企业和资产更有利。
三、中国企业在英国投资应注意的税务问题和税收优惠
(一)中国企业在英国投资应注意的税务问题
1979年,两国签署《中英经济合作协议》。
1984年,两国签署《中英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协议》。
1996年,两国签署《中英关于修订对所得及财产收益相互避免征税和防止漏税的协定的}义定书》。2011年6月27日,中英两国政府签署了新的关于对所得和财产收益相互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
(二)税收优惠
1、减免税收的优惠政策
(1)凡属同一外国跨国公司(持股50%以上)的几家企业和分支机构,纳税前可将它们盈亏相抵后纳税;
(2)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原则上不享受较低的公司税率。但中国公司在英国的分支机构,根据中英之间签署的避免双重征税协议中非歧视条款(在判断中国公司的利润是否低于纳税起征点时,可将其在全球的利润都考虑进来),英国税务局会允许企业享受低税率。
(3)根据2004年4月1日生效的“资本微化规则”,中国母公司或外国集团公司直接借款给英国子公司,借贷期限超过一年,则利息部分须交纳英国所得税,全额税率为20%。根据中英之间的避免双重征税协议,税率可减至10%,但需英国子公司提前提出申请,并得到英国税务局批准。
(4)收购一家公司的股份,将按收购价征收0.5%的印花税。如果直接收购企业和资产,对超过50万英镑在英国房地产的收购,将征收可能高达4%的印花税。因此,以收购公司股份达到拥有企业的目的,比直接收购企业及资产更有利。
(5)公司税可按季度分期支付,但不适用于享受低税率的公司。
(6)中国在英国的子公司向母公司支付红利和利润时,英国不征收任何其他税款。
(7)英国没有外汇管制,中国公司可以自由将资金转入或移出英国。
2、抵扣税优惠政策
所有英国公司可以有条件地享受研究开发税收优惠。中小公司其符合条件的研发费用支出部分,可享受的税收减免额高达150%;新创办的公司可以放弃税收优惠,以便即刻得到24%符合条件研发费用的现金退款;大公司的研发费用税收优惠将以无须支付的大额扣除实现,其额度相当于开支的125%。
允许外国集团所属任何英国公司之间申报损失,目的是获得集团或联合企业减税待遇。同时将第二次向集团所属驻英分支机构实行减税政策。
采取“集团优惠”凡隶属同一关系企业的两家公司,课税前可将两者盈亏相抵以减轻赋税。“集团优惠”措施适用于集团持股在75%以上,且设立于英国境内的公司,即使该集团公司仅为外资在英的子公司亦享受此优惠。
3、研发税收减免措施
所有在英企业当研发投入超过1万英镑时,均可享受以下税收减免:(1)对于中小企业,即按欧盟的定义,雇员少于250人,年收入不超过5000万欧元或资产少于4300万欧元的企业,其应缴税额可在税前收入中按研发投入的150%扣除;(2)对于大企业,即超过以上标准的企业,其应缴税额可在税前收入中按研发投入的125%扣除。
4、自由关税区的税收优惠
自由区被定义为在英国境内但处于欧盟关税区外的区域。货物从自由区内进入欧盟市场前或在自由区内被消费前,可不交纳关税、进口增值税。大多数货物可在自由区内无限期存放。自由区的好处是简化海关手续、缩短货主的现金周转、增强货物存储的安全性、为货主出口前提供更大灵活性。企业可向英国税收海关总署申请建立自由区。自由区的货物可以进行有形控制,如使用围墙等实物障碍,但更常见的货物管理方式是以审计为基础的商业纪录检查,类似于海关仓库的管理。
英国目前的自由区主要分布在:英格兰的利物浦、施尔尼斯港、蒂尔布利港、南安普敦;苏格兰的普雷斯特维克机场;马恩岛。
㈦ 历史:英美两国对传统市场经济模式各有什么创新
两国对传统经济模式的创新。
20世纪美国经济发展模式
体制、政策与实践
【文】南京大学商学院刘厚俊
美国经济在20世纪全球经济的表现中是最为突出的。无论是从实现现代化的时间,还是从现代化内涵的广度和深度上看,美国都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与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美国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有其独自的特点。它是由美国特定的历史发展背景、美国经济自身结构特性以及社会人文环境等诸多因素所决定的。
一、市场体系与企业制度
美国经济的发展是与其成熟的市场经济模式分不开的。美国的市场经济模式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实行自由企业制度;(2)遵循平等竞争原则;(3)大中小企业并行发展;(4)产业结构优化,地区分工合理;(5)国际化的市场经济;(6)政府干预程度相对较低;(7)有关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较为健全。
关于美国的市场经济模式,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阐述:一是分散决策的市场经济;二是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与管理。这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成为美国市场经济模式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美国的市场体系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相当完善。它既包括一般商品市场,如生产资料市场和消费品市场,也包括各种特殊的商品市场,如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其中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金融市场是美国市场体系中的三大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度现代化、知识化,信息市场突飞猛进,成为美国市场经济中的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
健全的市场体系为美国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反过来,美国的自由企业制度则是美国市场经济体系运行的必要前提条件。美国实行的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自由企业制度。与西方其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其经济自由的特点尤为突出,自由企业制度成为美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和核心。它的形成既与其特殊的社会政治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同时,由于美国幅员广阔,早期的自然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经济自由。美国所谓的经济自由,实际上就是经济资源私有,企业自由生产,消费者自由选择购买。每个经济行为主体的利己之心,构成了市场经济活动的基本动力,每个行为主体的决策是高度分散的,它们依靠市场价格信号进行协调。美国的自由企业制度从两个方面保证了市场的竞争性:一是从所有制方面,二是从企业的市场结构方面。
美国的市场体系与企业制度互为因果,相互适应,相互统一。成熟的市场体系是市场经济各运行主体的联结纽带,是市场机制有效运行的保证。市场引导企业,为企业提供了有效的经济信息和决策依据,提供了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自由企业制度是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是美国市场经济的灵魂。
二、市场竞争与科技创新
美国的市场经济体系为企业竞争提供了制度环境。市场竞争推动技术进步。技术不断创新已成为企业赖以生存并谋求发展的最根本的出路。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在世纪之末总结美国市场竞争机制的时候,可以发现他既有资本主义市场竞争的共性,也有美国市场竞争的个性。共性表现在它具备市场竞争的三大基本内容,即争夺内部资源、合理配置资源和跨国竞争。就市场竞争的个性而言,美国市场竞争的突出特点就是政府的干预程度很低,市场竞争的自由化程度较高。
市场竞争有两面性,一方面是残酷的和具有破坏性的;另一方面则是通过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而促进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进步。在美国,只要肯奋斗,就有发展的机遇。
当美国完成工业革命的时候,它的科学技术并没有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是落后于欧洲国家。美国的科技是在战后才发展起来并迅速超过欧洲的。促进美国科技飞速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政府的大力扶持。1993年11月,美国在历史上首次在白宫内设立国家科技委员会,该委员会与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国家经济委员会并驾剂驱,由总统亲自领导,政府主要人员参加,定期讨论美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和涉及的重大问题,并由政府制定计划,组织攻关。
美国大多数科技进步和发展,是依靠政府部门的有组织的研究和开发所创造的。在R&D的全部支出中,政府直接使用的约占1/4。其余大部分都是由政府拨给企业、学校和其他非盈利机构使用。其中学校和非盈利机构R&D的大部分来自政府。从美国大学生所获的学位上,可以看出政府的政策导向。例如,美国和日本授予科学和工程学位人数所占的比例大体相近,但日本85%的学位属于工程系列,15%属于科学系列。而美国工程系列只占40%,,科学系列却占60%。以上对比说明,美国政府在基础研究上担负着主要的责任,,而应用特别是开发则主要依靠企业受市场力量的推动来进行。
在高科技发展的过程中,美国也形成了世界上最多的、水平最高的科技人员队伍。归根结底,高科技发展要靠人。人是科技知识的创造者、发明者,也是科技知识的载体。1985年美国从事R&D的科技人员超过日、德、法三国总和,到90年代又超过日、德、法国、英四国的总和。在诺贝尔获奖者中,美国人是最多的。
通过激烈的国际竞争,战后以来,美国在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微电子技术、新材料、生物工程、海洋工程、空间工程等各个领域,均保持着世界依靠的地位。高科技的发展是美国经济最有力的支撑点,也是下一个世纪国际竞争的最有利的因素。
三、对外扩张与经济增长
美国经济现代化的过程,同时又是对外扩张的过程。二战结束以后,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70年代是美国对外投资快速增长时期。1970-1980年间共增长308.4%,平均每年递增率达11.9%。80年代,受世界经济不景气因至少 美元汇率下跌使对外投资成本提高这两大不利因素的影响,美国对外资本增长速度有所下降。进入9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市场越来越开放,美国的海外经济扩张也出现了新的发展态势,继续保持着全球最大资本输出国的地位。例如,1997年美国各种形式的资本输出为4780亿美元。占当年GDP的6.6%。
美国的对外证券投资同样扩张很快。1970年美国对外股票和债券的投资为210亿美元,1980年达到621亿美元,1990年猛升到3423亿美元,到1997年则更增至14463亿美元。美国债券投资对外扩张急剧扩大的主要原因是80年代后主要发达国家实行了有效的控制通胀的措施,使实际债券利息有所上升。同时,全世界金融业蓬勃发展,世界各主要股票市场的行情日益上涨,增加了国际上对金融资产的吸引力。同时,由于美元汇率下降,美国投资者为减少风险,改持有美元单一货币而转为对外证券投资。加上现代通讯技术和电脑网络的发展提高了金融国际化的程度,使从事国际证券投资在手段上非常方便,这些都促使美国私人抓住机会,不失时机地对外扩张。
70年代以后,美国跨国公司发展很快。跨国公司已成为当代资本输出的最主要手段。到世纪之末,跨国公司已成为美国对外扩张的主要工具。美国跨国公司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对外扩张除了表现为资本扩张以外,还表现为商品市场的扩张。美国是全世界最大的贸易国,进出口量长期都位于世界第一。如战后初期的1948年,美国商品出口额占世界出口额的21.8%,在1998年,该比率为12.7%。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经济扩张必然要求政治上的扩张。20世纪美国政治上的对外扩张经历了一个过程。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都以“中立国”的姿态出现。实行这种政策不仅可以减少参战的代价,而且还可以通过对交战双方国家销售武器的途径,迅速积累、壮大本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二战中,美国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参战,同英国和苏联一起,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政治力量的三巨头之一。战后的“雅尔塔协议”构成了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国的政治势力也已扩展到世界各地。
战后,在意识形态上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是苏联。美国对苏联实施了“冷战”政策。为了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政治力量,美国于1949年4月建立了以它为首的北约组织。90年代以后,东欧巨变,苏联解体,雅尔塔体制瓦解,美苏关系缓和,冷战基本结束。世界政治格局由两极化演变为“一超多极化”,即美国仍作为世界超级政治大国位于各国之上,但其地位受到俄、中德、日等国的挑战,不可能独霸世界。1990年,布什总统首次提出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张。其含义是以西方大国为中心,争取与俄罗斯与中国的合作,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以其盟国分担责任的国际安全体系。由此可见,美国虽然已经到它不可能恢复世界霸主的地位,但仍想以自己的优势来操纵和控制世界事物。
军事扩张是美国对外扩张的第三个方面。美国大体上是通过三个渠道来实施其军事扩张的:第一个渠道是通过在海外直接建立军事基地或派遣驻军;第二个渠道是通过由美国参加并领导的国际组织(如北约等)来实施影响;第三个渠道是通过军事援助来扩大其军事影响。
综上所述,美国的经济增长是与美国的对外经济、政治和军事扩张密不可分的。这三种扩张相互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又相互推动;成为美国经济现代化过程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四、新经济与政企关系
“新经济”是90年代中期提出的对美国经济在20世纪最后10年表现的一种新概念。美国新经济的形成,既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有主观因素的推动。客观因素中最主要的就是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在90年代初进入一个新阶段。
1998年美国在国际竞争力的八大要素中,有六项列世界第一位,总体竞争力水平已连续五年居全球第一。这是美国经济全球化的最大的优势。美国与全球经济的关联度是最高的。它既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和资本输出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和资本输入国。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美国以信息业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从80年代开始,特别是90年代,美国以高科技为中心,掀起了一场新的工业革命。形成了一大批高技术产业。同时,传统工业也已被新的电子工业改造。使高科技产业代替了传统的汽车、钢铁、建筑等支柱产业而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
政府和企业在美国新经济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美国新经济形成的过程中,政企作用和政企关系也发生了 一些变化。
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政府的作用归根结底表现在如何充分刺激和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美国政府一般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 政府对大公司和中小企业区别不同的情况实行不同的激励机制。在垄断产生以前,政府主要是不断创造并完善企业自由竞争机制。当垄断产生以后,政府则对他们加以控制,只允许它们获得“合理的”利润,限制它们牟取暴利。9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更加注意帮助广大小企业向海外市场扩展,为它们提供更多的资金、保险、咨询和法律等方面的服务。美国政府的这些政策,对小企业的发展和壮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政府虽然在支持小企业的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经费支出,但由于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反过来又为政府创造出更多的税收收益,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以上说明,美国政府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干预作用,激励企业的经营活动,使它们能够发挥潜能,为繁荣经济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