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鸦片战争时清朝的大炮和英国的炮差别有多大
鸦片战争时期的英军铁炮,为重型前膛装滑膛炮。此时期,英国皇家海军火炮的类型总共有5种,分别是加农炮、榴弹炮、臼炮、卡龙炮和康格里夫火箭炮。与同时期清军火炮比,英军火炮炮壁薄,重量轻,质量好,射程远。
此外,清朝统治者对汉人的猜防之心也对火炮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不利影响。据《清实录》和《清会典》记载,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山西总兵官金国正上疏表示,自己标下的军队没有子母炮,愿意捐资造22门分给各营。
然而这样一个十分诚恳的请求,却换来了康熙皇帝的严厉训斥:“子母炮系八旗火器,各省概造,断乎不可!前师懿德、马见伯曾经奏请,朕俱不许。”到了雍正时期,雍正皇帝更是按照他父亲的这一旨意,进行了一场全国性的“废武备”运动。
具体做法如下:除保留盛京、吉林、黑龙江三地的子母炮外,其余各省的子母炮全部收回;其他各种火炮,每1000名清军士兵只准留10门炮;水师战船及海防、边防、省城要隘的原有火炮予以保留。虽然水师保留了火炮,但这种全国性回收、限制火炮的做法,严重阻碍了火炮的使用与发展。
这子母炮究竟是何方神器,竟让清朝统治者将其作为“八旗火器”,而拒绝给由汉人组成的绿营军队使用?说来滑稽,这子母炮,其实就是明朝的佛郎机。
明朝中期,西方人将佛郎机传入中国,并很快为中国人仿制。到明朝中后期,各种样式的佛郎机已广泛装备明军,并应用于战场。佛郎机采用母铳和子铳的结构,具有射速快的特点,因而在清朝被称为“子母炮”。这样一种明朝早已装备的火器,在清朝却被基本限制在八旗军范围内,实在让人感到既可笑又可悲。
当时英国人描述清军的火炮:中国的战舰庞大而笨重,像一堆木材,有着席帆、木锚、藤缆。
中国火药粒子粗糙,大小不一。发射后留下的臭味,显然是因为含有硫黄过多,它们受到空气的影响后很快就分解了,在纸上留下黑点和湿气。知道这点以后,我们就能理解为何中国大炮缺乏扩张力了,这是凡看过它发射的人都能注意到的。
许多大炮是葡萄牙或荷兰造的,各个时代、各种长度、各种形式、各种口径都有,其中不少已陈旧不堪,百孔千疮,以致无用,名副其实的海军大炮一门也没有。安装在帆船上的野战炮或攻城炮,情形也是如此。
土炮是中国人铸造的,而我们相信一般是铁的,其炮膛不像欧洲大炮那样钻得平滑;炮架只是一种木架或固定的炮床,上面用藤把炮捆住,因此炮只能直射,极难瞄准任何目标,除非目标就在炮前面。虎门周围的炮台就是安装着这种光怪陆离的大炮……中国的火绳枪是制作粗劣的武器,子弹多是铁的,他们不知道有刺刀这种武器,燧发枪、卡宾枪、手枪和其他的火器都不用。
⑵ 为什么清朝的火炮技术,在鸦片战争时期和英国差距甚大
虽然都是火药和炮,但是清朝的火炮和英国的的火炮无论是火药的成分还是炮筒的工艺上都相差甚远,这就导致最后两军战场上火炮的杀伤力其实是有天壤之别的。
所以,虽然清朝当时也有火炮,甚至看上去样貌都差不多,但是实际用起来的时候,作用还是天差地别的。也就是导致了后来在战场的惨败。
⑶ 鸦片战争时清朝的大炮和英国的炮差别有多大
这得分第一次还是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双方火炮差距已经非常大,英法已经使用了线膛炮。
双方的差距主要是:
第一,射程差距很大。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敌我都是用滑膛炮,射程差别有限,充其量是略有差距。
英军的火炮虽然可以在满清火炮射程之外开火,但很多时候为了提高精度还是进入双方射程内。
第二次鸦片战争就不同。
资料中这么写:
在大炮的射击距离来看,清军前装滑膛大炮的射程并不远,并且无法进行灵活地调整。而英法联军所装备的阿姆斯特朗炮与拿破仑炮都可以很容易地调整射击距离。清军的火炮技术从18世纪以来并没有很大的改变,所以射程也都是差不多的。1681年制造的“神威将军”大炮,其最大射程为900步,按照清朝的尺寸,每步为5尺,大炮的射程也就是1500米远,也就是3里。
第四,射速差距很明显。
火炮的射速非常重要,精度、射程、威力差不多,谁能够射出的炮弹多,谁就会获胜。
相反,如果己方火炮性能较差,但射速较快,也能弥补一些缺陷。
然而,满清火炮射速很慢。
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双方火炮差距还不是太大,林则徐就私下告诉友人,洋人的火炮射速快,就像满清军队放排枪一样。
而满清火炮射速慢,几分钟才能射1发,连射几发以后因为火药质量差,还需要清理炮膛才能继续炮击。
双方火炮差距很大,以至于很多炮战都是单方面屠杀。
双方很多战役互相炮击一二百发,结果是满清炮台被摧毁,上千官兵伤亡惨重,被迫逃窜。
而英法联军伤亡几人甚至0伤亡,轻松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