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和英国人聊天的话题
英国人的幽默,不会花枝乱颤,不会前仰后合,不会夸张渲染,最多掩口胡卢而笑,但是全身心的那种通畅,与精神上的完整的笑,一下子就能让人心领神会。 笑有多少是做给别人看的?
有的人他的嘴巴张得很大,他的牙齿咧得很开,他的眼睛眯得很紧,但却只有他的嘴、牙和眼在运动,我们却并不感觉到他全身心的笑,这种便不是英国式的笑;
有的人自己的笑声极为响亮,自己笑起来呼吸急促,自己还会不停地喘气,仿佛无法遏抑般地大声疾呼,我笑得喘不过气来了。然而,周遭的人的笑的程度却不是他这般的剧烈,往往只是点头抿嘴而已,这种便也不是英国式的笑。这种笑没了传递性,没了共性,只是某个笃信个人自由主义的人的一次即性个性发挥而已; 而有的人仿佛24小时都在那里不停地张嘴笑,哈哈笑,好象世间没有什么不能令他乐的事情,但究竟他笑为何事,笑为何物,他本人事后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丝儿也想不起来,这种便也不是英国式的笑。这种笑只是短促性的,不明来由的,好象是唯心主义者根据自己的心情而阐发的笑,全与外界无关一般,没法唯物起来。
那么,什么是英国式的捧腹,英国式的笑?其中要点很难琢磨,但至少从上述的三个“不是”中,读者或许能够把握一些。
英国式的经典之笑,是严肃外表下的精神愉悦,不必要嘴巴动很多,就仿佛英式英语一般,只嘴部肌肉动动,连面颊、眼睛、眉毛等其他部位一律不动为最佳;最好是打动人思维的笑,是让人端着架子的笑。 笑,也该是一种头脑运动,而不是一种肢体运动,或是口腔运动,怎么让人笑的艺术,需要绞尽脑汁去想,想通的时候,你已经笑不出来,但是,你思维的速度依然会让人捧腹大笑。幽默的最佳境界,是全篇似乎没有一个大呼小叫的词,但咀嚼起来,却是甜丝丝,叫人嘴角不由笑弯。所以英语中幽默一词,是优雅气质的代名词。
最好的喜剧演员,是用自己的看似轻描淡写的几句话,让全场会心一笑,事后还能不断回味。笑,并非许多中国人所想的那样,只是人生一瞬,只是逗个乐子,而是隽永的,多角度的,能够弥漫整个社会的一种精神,一种生活,一种享受。所以,喜剧演员是极受人尊重的职业,Comedian似应翻译成专业相声更合适一些。
英国人的幽默,是成年人的笑,呼吸顺畅的笑,灵魂中醍醐灌顶的笑,是西装革履的调侃,一本正经的幽默,以及端着架子的笑。英国人的笑,让人看见一个民族幽默的本质与灵魂。其中含有深刻的自嘲精神和一个善于自我批判的勇气。正因为能够从人本身找到笑料,正因为能够从笑自己做起,英国人很少把怒气迁就于外在的事物。旧的房子,修了又修;旧的监狱,改个博物馆,没什么不好;旧的盒式机,只要能用,便不必更换CD;包括那个旧的女王,尽管嘲笑多多,还是保留吧,没必要太激进。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的英国人的幽默,不妨看看《Watching the English(瞧这些英国佬)》,Amazon说,让人笑到掉泪,此言不虚。
㈡ 英国打招呼的方式
英国打招呼的方式是握手和点头示意。
在英国,首次见面,比较正式的打招呼方式就是握手和点头示意了。一个比较传统的握手习俗是:初次见面时,一般由妇女、地位较高或年纪较大的人先伸手,另一方再伸手。英国人性格相对拘谨,拥抱是很亲密的朋友间才会出现的行为,亲吻则更是很少见的了。
这个习惯的养成大概是为了保护正在付款的顾客的隐私,因为付款时可能会牵扯到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所以商场的收银台前都会为代付款顾客设置一个专门等候的地方。
㈢ 各国语言的打招呼用语,要有发音
日本: 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 ohayō gozaimásu
俄罗斯:привет (privét, informal), здравствуйте (zdrávstvujte, formal), добрый день (dóbryj den’)
印度:(namasté)
埃及Arabic: مرحبًا (márħaban)
法国:salut (informal), bonjour
澳大利亚:hello
巴西:Spanish: hola, buenos días
韩国:여보세요 (yeoboseyo)
德国:hallo, guten Tag
中文 你好
英语 hello
荷兰语 hoi 或者 hallo
罗马尼亚语 salut
西班牙语 hola
南非的荷兰语 hallo
德语 Guten Tag
祖鲁语 sawubona
意第绪语(犹太人使用的国际语)sholem aleychem
泰国语 sa-wat-dee
塔加路语 Kumusta
匈牙利语 Jó napot
海地语 namaste
希伯来语 shalom
世界语 Saluton
丹麦语 Goddag
捷克语 Dobrý den, Ahoj
阿拉伯语 Ahalan
克罗地亚语 Bok
法语 Bonjour
德语 Guten Tak
意大利语Ciao,或Buongiorno
韩语 a ni yo ha sei yo
日语 早上是:おはよう!(ohayou)
下午到晚上六点之前是:こんにちは!(kongni)
晚上之后就是:こんばんは!(kongnbannwa)
俄语 здравствуйте或привет
罗斯:привет (privét, informal), здравствуйте (zdrávstvujte, formal), добрый день (dóbryj den’)
印度:(namasté)
埃及Arabic: مرحبًا (márħaban)
法国:salut (informal), bonjour
澳大利亚:hello
巴西:hola, buenos días
韩国:여보세요 (yeoboseyo)
德国:hallo, guten Tag
英国:hello,hi
西班牙语:hola
加泰来语:hola
英语 Hello,Hi
韩语 안녕하세요 (a niu ha sai yao安宁哈塞哟)
法语 bonjour!~白天好(bong ruhe)
bonsoir! 晚上好(bong suahe)
德语 Guten Tag! (姑腾 踏可)hallo
意大利语 Ciao (ci~qiao)
日语 こんにちは(ko ni ji wa)早上好:お早うございまず(o ha yo u go za i ma su)
俄罗斯语 Здравствулте! z得啦思特屋一街”(那个“z”按英语音标的读法,“啦” 发颤音
西班牙语 Hola (o la)
其它的发音不太清楚。
㈣ 英国人的礼貌方式和中国礼貌的区别(最好能用英语表达)
生活中的英汉文化差异
1.回答提问
中国人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以肯定或否定对方的话来确定用“对”或者“不对”。如:
“我想你不到20岁,对吗?”
“是的,我不到20岁。”
(“不,我已经30岁了。”)
英语中,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依据事实结果的肯定或否定用“Yes”或者“No”。如:
“Youre not a student,are you?”
“Yes,I am.”
(“No,I am not.”)
2.亲属称谓
英语的亲属以家庭为中心,一代人为一个称谓板块,只区别男性、女性,却忽视配偶双方因性别不同而出现的称谓差异。显得男女平等。如:
英文“grandparents,grandfather,grandmother”,而中文“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再如,父母同辈中的称谓:英文“uncle”和“aunt”,而中文“伯伯、叔叔、舅舅等,姑妈、姨妈等”。
还有,英文中的表示下辈的“nephew和niece”是不分侄甥的,表示同辈的“cousin”不分堂表、性别。
3.考虑问题的主体
中国人喜欢以对方为中心,考虑对方的情感。比如:
你想买什么?
您想借什么书?
而英语中,往往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如:
Can I help you?
What can I do for you?
4.问候用语
中国人打招呼,一般都以对方处境或动向为思维出发点。如:
您去哪里?
您是上班还是下班?
而西方人往往认为这些纯属个人私事,不能随便问。所以他们见面打招呼总是说:
Hi/Hello!
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ght!
How are you?
Its a lovely day,isnt it?
5.面对恭维
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谦虚谨慎,对别人的恭维和夸奖应是推辞。如:
“您的英语讲得真好。”
“哪里,哪里,一点也不行。”
“菜做得很好吃。”
“过奖,过奖,做得不好,请原谅。”
西方人从来不过分谦虚,对恭维一般表示谢意,表现出一种自强自信的信念。如:
“You can speak very good French.”
“Thank you.”
“Its a wonderful dish!”
“I am glad you like it.”
所以,学生要注意当说英语的人称赞你时,千万不要回答:“No,I dont think so.”这种回答在西方人看来是不礼貌的,甚至是虚伪的。
6.电话用语
中国人打电话时的用语与平时讲话用语没有多少差异。
“喂,您好。麻烦您叫一声王伟接电话。”“我是张英,请问您是谁?”
英语中打电话与平时用语差别很大。如:“Hello,this is John speaking.”
“Could I speak to Tom please?”
“Is that Mary speaking?”
西方人一接到电话一般都先报自己的号码或者工作单位的名称。如:
“Hello,52164768,this is Jim.”
中国学生刚开始学英语会犯这样的错误:
“Hello,who are you please?”
7.接受礼物
中国人收到礼物时,一般是放在一旁,确信客人走后,才迫不及待地拆开。受礼时连声说:
“哎呀,还送礼物干什么?”
“真是不好意思啦。”
“下不为例。”
“让您破费了。”
西方人收到礼物时,一般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
“Very beautiful!Wow!”
“What a wonderful gift it is!”
“Thank you for your present.”
8.称呼用语
中国人见面时喜欢问对方的年龄、收入、家庭等。而西方人很反感别人问及这些私事。西方人之间,如没有血缘关系,对男子统称呼“Mr.”,对未婚女士统称“Miss”,对已婚女士统称“Mrs.”。
中国人重视家庭、亲情,认为血浓于水。为了表示礼貌,对陌生人也要以亲属关系称呼。如:
“大爷、大娘、大叔、大婶、大哥、大姐等”。
9.体贴他人
在西方,向别人提供帮助、关心、同情等的方式和程度是根据接受方愿意接受的程度来定的;而中国人帮起忙来一般是热情洋溢,无微不至。例如:一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看到一位老教授蹒跚过车水马龙的马路,出于同情心,他飞步上前挽住老人,要送他过去,但是他得到的却是怒目而视。请看下面的对话:
Chinese student:Mr.White,you are so pale,are you sick?
English teacher:Well...yes.I have got a bad cold for several days.
Chinese student:Well,you should go to a clinic and see the doctor as soon as possible.
English teacher:Er...what do you mean?
中国人建议患上感冒的人马上去看医生,表示真诚的关心。而美国人对此不理解,会认为难道他的病有如此严重吗?因此,只要回答:“Im sorry to hear that.”就够了。
10.请客吃饭
中国人招待客人时,一般都准备了满桌美味佳肴,不断地劝客人享用,自己还谦虚:“没什么菜,吃顿便饭。薄酒一杯,不成敬意。”行动上多以主人为客人夹菜为礼。
西方人会对此大惑不解:明明这么多菜,却说没什么菜,这不是实事求是的行为。而他们请客吃饭,菜肴特别简单,经常以数量不多的蔬菜为可口的上等菜,席间劝客仅仅说:“Help yourself to some vegetables,please.”吃喝由客人自便自定。
其它要注意的地方:
仪态礼仪
在英国,人们在演说或别的场合伸出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手心向外,构成V形手势,表示胜利;在英国,如有人打喷嚏,旁人就会说上旁保佑你,以示吉祥。
相见礼仪
在英国,当婴儿出生时,父母亲朋一般依婴儿的特征,父亲的职业为婴儿取名,有的母亲家庭显赫,就用娘家的姓作为婴儿的第二个名字。在英国,孩子们只对父母亲的兄弟姐妹称叔。英国老人讲究独立,不喜欢别人称自己老,走路时不必搀扶他们。
商务礼仪
到英国从事商务活动要避开7,8月,这段时间工商界人士多休假,另外在圣诞节,复活节也不宜开展商务活动。在英国送礼不得送重礼,以避贿赂之嫌。在商务会晤时,按事先约好的时间光临,不得早到或迟到。英国工商界人士办事认真,不轻易动感情和表态,他们视夸夸其谈,自吹自擂为缺乏教养的表现。
旅游礼仪
到英国旅行,需注意当地的所有车辆均沿马路的左侧行驶。英国人遵守纪律,即便是几个人上车,他们也会自觉地排队上车。在英国坐出租车,一般按10%左右付小费,将小费列入服务费帐单的饭店不必另付小费。在主人家中作客数日,视情况付给提供服务的佣人一些小费。
㈤ 如何用英语向老师问好
常见的问候语就是Good morning / afternoon / evening. 意思是早上好/中午好/晚上好。关系比较好的老师,你也可以简单说:Morning, Mr. /Ms. XX. 或者 Hello, Mr. /Ms. XX.等,显得比较轻松。
或者你可以进一步问候老师近况如可,或者今天怎么样,比如:How are you? “你好吗?”最经典的问候方式。How is everything going?/How is it going? “你怎么样?”这一句似问对方最近一切是否顺利。
(5)怎么问候英国人早上好扩展阅读
除上述外,还有和how do you do, How are you doing?How is your day?How are you going?等表示向对方致以问候的方式。
1,How do you do?表达的是说话的两人初次相识,而且在是在比较正式的场合下,是“How are you?”的严谨语法版本。
2,How are you?表达的是说话的人相互认识,一般来说用于比较随便,双方又不那么熟悉的情况下。回答:I'm fine,thank you.And you?
3,How are you doing?表达的是你最近怎样? 近来可好?一般而言用于非常随便和日常的场合,说话的人不仅认识,还比较熟。回答的时候可以具体一点,如:Just so so, I just moved to a new 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