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曾经的全球争霸中,法国有明显优势,却为何总是争不过英国
因为英国在航海时代,他们的海军实力就已经远远超过了法国,并且比法国率先成为世界一流的强国,英国是一座海洋国家,周边四面环海,所以航海业也非常的发达,这样海外扩张殖民速度也是很快的,而法国的地理条件则不具备这些功能,在航海时代中就已经开始慢慢落伍了,所以海外扩张的效果也是不如英国的。
这样看来法国在海外扩张方面已经没有英国那样的优势存在了,如果让法国在陆地上扩张,它的难度可要更大了,因为它接壤的国家都是德国,西班牙,荷兰,尤其是德国是非常具有军事实力的,法国当然也是打不过它的,并且在战争当中法国内部也经常存在不稳定的因素,动不动就容易爆发革命,而英国相对要稳定的多,所以发展的速度也要平稳多了。
B. 为什么说英国与法国是宿敌
英国与法国在中世纪到19世纪初,一直都是宿敌。他们打过的战争大大小小几十个,我就说说我知道的几场大战争。
第一次;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年。起因是因为法国国王查理四世死后无嗣,而英王爱德华三世要以近亲的身份继承王位,结果腓力六世继承王位,英王继而向法国宣战,而此时英国早已经拥有法国半壁江山了。这场战争出现了最先进的武器:大弓。英军用这种武器大量射杀法国骑士。当时论人口来说,英国远远少于法国。但一直到出现圣女贞德解救法国之前,在100年间的战争中,英国可以说是百战百胜。
第二次:奥地利王位继承战是欧洲两大联盟为争夺奥属领地,因奥地利王位继承权问题而引起的,它于1740—1748年以中欧为主要战场展开。奥皇查理六世于1740年10月20日死后无嗣,其长信唯纤女玛利亚·特蕾西亚承袭父位。查理六世死后,普鲁士、法国、巴伐利亚、萨克森、西班牙、皮埃蒙特、撒丁、那不勒斯王国拒绝承认玛利亚·特蕾西亚的继承权,而奥地利、英国、捷克、匈牙利、荷兰、西里西亚、俄国从其各自的既得利益出发,则全力支持玛利亚·特蕾西亚的继承权。由此而爆发了长达8年之久的由两次西里西亚战争所构成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其中英法在比利时、殖民地和大海上进行战争。
第三次欧洲七年战争(英法七年战争),又有第一次世界大战之称,1756~1763年。这是一场殖民争霸战争。英国自始自终就是法国的宿敌,而法国也是英国宿敌,英国一直都在大陆寻找盟友一起对付法国。英国的盟友在1700年前后都是奥地利,而普鲁士要在中欧的崛起,最大的敌人就是奥地利。战争不可避免。当奥地利人正忙于和普鲁士战斗时,他们对法国的关注自然没那么强了,而英国看他们的盟友真在忙别的事情是,英国人决定从新找一个盟友。他们找到了同样对法国有矛盾的普鲁士王国。于是欧洲变成了一个火药桶,而普鲁士新的国王将成为那个火星。而奥地利和法国抛弃前嫌,要做好基友。腓特烈二世即位没几个月,就向奥地利宣战,进攻西里西亚地区。随后法王路易十五向普鲁士宣战,英国向法国宣战,俄国早已垂涎欧洲大陆,与法奥结盟宣战普鲁士。这是主要战争国还有不少小国,其中就有汉若威王国是帮英普的,其他还有好多就不说了。
这是欧洲局势,在美洲:法国与英国上演了殖民战争,法国失去了加拿大和俄亥俄地区。在亚洲即印度次大陆:英国在海上以少胜多并在陆上突击法军据点,法国在印度元气大伤,法军被迫转为守势,与孟加拉将军结盟。在决战时,英国买通了孟加拉将军,英军将领罗伯特 克莱武率领英军进攻法军阵地,孟加拉将军拒不出战,直到英军攻下法军阵地,击败法军。七年战争结束后法国仅在印度保留几个港口。
第四次,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1775年4月,马萨诸塞总督兼驻军总司令托马斯·盖奇得到一个消息:在距滑仿波士顿不远的康科德镇上,有“通讯委员会”的一个秘密军火仓库。盖奇立即命令少校佛朗西斯·史密斯和约翰·皮特凯恩率800名英军前往摧毁,以挫伤民兵士气。部队连夜出发了,4月19日凌晨,他们来到了离康科德6英里的小村庄--莱克星顿。在途中英军遇到了几十名民兵,英国军官劝他们不要和自己的祖国战斗不要受到蛊惑反抗国王。。。就在民兵准备缴械时,一个民兵向英军开了一枪,导致了战斗,英军打败他们后来到目的地发现军火被转移了,就在这时后面出现了上百名民兵,英军死伤惨重突围出去(这些是殖民山迅地列兵,不是欧洲的线列步兵)。 在与英军的历次交锋中,屡败屡战,终于在一次战斗中重创英军,告诉了世人美利坚人民独立的意志。法西荷等国看到了希望于是帮助美国独立,在法国王室陆军的帮助下,打败了英国。
第五次:拿破仑战争1799—1815年。拿破仑执政(1799—1804)和拿破仑一世帝国(1804—1814,1815)时期,法国资产阶级为了在欧洲建立法国的政治和经济霸权,同英国争夺贸易和殖民地的领先地位,以及兼并新的领土而进行的战争。这些战斗可说是自1789年法国大革命所引发的战争的延续。它促使了欧洲的军队和火炮发生重大变革,特别是军事制度。因为实施全民征兵制,使得战争规模庞大,史无前例。法国国势迅速崛起,雄霸欧洲,但是在侵俄战役惨败后,一落千丈。拿破仑建立的帝国,最终战败,让波旁王朝得于1814年和1815年两度复辟。
关于你们说的二战的英法战争可有可无,主要对手是德意,在亚洲是日本,和法国的作战除了马达加斯加岛战役就没了,英国害怕日本在维希政府控制下的马达加斯加建立潜艇基地才打的,打了了几个月(包括从英国调兵去那里的时间),法军投降。在北非除了和德意作战,在后期登陆阿尔及尔的计划还没实施,北非的维希政府就投降了。欧洲大反攻,诺曼底登陆成功后打到法国南部,法国维希政府立刻投降。但二战还是有法国人打德国的,法国的一个组织‘自由法国’由戴高乐将军领导,还创立了精锐的柯菲尔突击队
C. 法国投降后,法国海军为什么不倒向英国一边
一方面美国加入战争之前二战的形势并不明朗,盟军1940-1942年之间局面上并不占优,至少是在战局上不占优。
另一方面海军官兵也有家人。很多人的妻儿父母在法国,投了英国不怕家人遭殃么?德国人当年那是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的。
再就是丘吉尔动手太快,法国海军还在纠结的时候英国人直接就对法国舰队下狠手了。
D. 二战中德国轻松拿下法国,为什么始终拿不下英国呢
大家知道,在近现代世界历史上,欧洲的英法两国,成为世界强国的时间大体差不多少,而且势力基本旗鼓相当,所以两国曾经打了100多年的仗,还是法国占了点优势。在拿破仑时期,法国横扫欧洲,英国就更不是对手。就算是英国称霸世界之时,法国也不算弱,仍在世界强国之列。所以,英法才能狼狈为奸,在一起干了不少坏事,如若实力差的悬殊,就不可能成为一对好基友。
所以,德国打英国正是弱项对强项,不像打法国那么简单。要想打到英国本土,必须要靠海军,德国的海军实力根本无法与英帝国相比,当时英国海军世界第一。正是因为这个,德国海军迟迟不能突破英国海军防线,这也就意味着,德国最一流的陆军上不去使不上劲,因此一直到二战结束德国也没有拿下英国。
然而,光靠空军轰炸是消灭不了敌有生力量的,决定最后的胜利还是要靠陆军才行。而恰恰是英国在德国空军轰炸下就是坚持战斗不投降,而德国强大陆军又上不去使不上劲,所以德国一点办法都没有。德国海军不行,陆军不上,就拿不下英国。
E. 法国和英国明争暗斗了上千年,为什么吃亏的总是法国
在许多国人的印象中,历史上的英法似乎是穿同一条裤子。无论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狼狈为奸的两个强盗,还是两次世界大战中铁打不动的军事联盟,英国和法国总是喜欢成双成对。
可以说,英国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使其在战略上已经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法国所不具备的,被动挨打,几乎已成定局。如果想改变这一局面,要么法国称霸欧洲,无人敢惹,要么再出一个诺曼底公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