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两次内战指什么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两次内战指什么

发布时间:2023-11-12 15:05:10

㈠ 英国内战的第二次内战

第1次内战结束后,保王势力受到了沉重的打击,革命阵营内各阶级、各政治集团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长老派控制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议会,并把它作为维护自己利益的工具。在经济上,他们通过拍卖王党和教会的土地而捞取了很大的好处,大批土地落入大资产阶级和上层新贵族之手。但是,整个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状况却没有改变。战争的负担主要转嫁到广大群众和中小资产阶级的头上。广大群众所迫切关心的土地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所以,他们要求把革命进行到底,彻底废除封建枷锁。由于长老派控制着议会,独立派掌握着军队,两派之争主要表现为议会和军队的斗争。
甚至在第1次内战结束之前,议会就于1647年2月通过了解散军队的议案。它规定除保留一支6000人的军队外,其余部队全部解散。消息传来,引起广大士兵和一部分下级军官的不满。政府拒绝补发所欠薪饷更激起了士兵的普遍愤怒。
反映小资产阶级利益的激进派别——平等派的思想在士兵中广泛传播。该派代表人物约翰·李尔本从人民主权学说出发,主张取消一切封建特权,废除王权,实行普选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在平等派思想的影响下,军队士兵为保卫自身利益而组成了“士兵鼓动员委员会”,作为团结和领导士兵的核心。
以克伦威尔为首的独立派为抗衡长老派控制的议会,表示答应士兵的要求,拒绝执行议会遣散军队的命令。军队官兵为防止国王与长老派勾结,于1647年6月把国王从赫姆比城堡押到军队大本营纽马克特控制起来。克伦威尔为保持独立派对军队的领导权,成立了以高级军官为主体,吸收士兵鼓动员参加的全军会议,代表全军讨论和决定重大问题。同年6月5日,全军会议通过了《庄严协约》和《军队声明》,以全军名义拒绝执行议会解散军队的命令,提出补发军队欠饷、实行政治改革等要求。8月6日,在伦敦群众的支持下,军队开进伦敦,许多长老派议员仓皇逃走。独立派掌握了议会的实权。
1647年8月1日,独立派发表了《军队建议纲目》,提出了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主张,并以此为基础与国王进行谈判,遭到国王的拒绝。独立派的政治主张完全忽视了广大士兵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引起平等派的不满。士兵鼓动员发表了自己的政治纲领《人民公约》,针锋相对地提出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主张。在10月28日召开的帕特尼会议上,两派进行了激烈的辩论。11月,9个团队的士兵帽子上贴着《人民公约》和“给人民自由,给士兵权利”的标语,举行武装示威。在此情况下,克伦威尔决定进行镇压。11月11日,在全军会议上,他以武力驱逐了与会的士兵鼓动员,强令解散全军会议,其职能由军官组成的军事委员会取代。 革命阵营内部的分裂,给国王和保王党人以可乘之机。1647年11月11日,查理一世从纽马克特逃往南方的怀特岛。他一面同长老派谈判,一面又秘密同苏格兰人谈判,并缔结了秘约。同时,加紧煽动各地王党叛乱,以挑起新的战争。
1648年2月,保王党人在西南部发动叛乱,第2次内战爆发。大敌当前,革命阵营各党派重新谋求团结。克伦威尔答应战胜王军后实行《人民公约》,将查理一世交付法庭审判。革命阵营的团结保证了第2次内战的胜利。
战争在威尔士、东部和北部3个地区进行。5月3日,克伦威尔亲率议会军精锐部队5个团近7000人出征威尔士。议会军迅速攻占丹比、齐普斯托等地。至5月底,叛军被迫退至港口城市彭布鲁克,企图负隅顽抗。克伦威尔对该城进行几次强攻,但因城防工事坚固,均未得手。最后,议会军调来重炮猛轰叛军工事,终于于7月11日攻克彭布鲁克,顽固的保王党人、要塞司令波耶尔被迫投降。
与此同时,费尔法克斯率7个团向肯特郡进军,6月1日在梅德斯通大败叛军。接着横穿肯特郡,扫荡叛军各孤立据点。但戈林率领的叛军约三四千人,企图袭击伦敦,但响应者寥寥无几,被迫调头北上埃塞克斯郡,与查尔斯。卢卡斯爵士指挥的叛军会合,一起开往科尔彻斯特,但遭到费尔法克斯等人统率的议会军的围攻。直到8月底,东部各地的叛军才被彻底击败。
正当议会军分头平息叛乱之时,强大的苏格兰军队对英国构成巨大威胁。苏格兰人在第1次内战中曾是英国议会军的盟友,但是,随着英国革命的深入发展,苏格兰长老派右翼转而支持查理一世。(见阿盖尔公爵词条下的阿盖尔第八伯爵)1648年4月,苏格兰议会向英国议会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允许国王返回伦敦,解散独立派和其他民主教派等。苏格兰人企图乘议会军被牵制在南威尔士和英格兰东部之机,挥师南下,直奔伦敦,把查理一世重新扶上王位。但汉密尔顿指挥的苏格兰军主力,多为新征入伍的士兵,训练差,装备缺,加之门罗指挥的另一支苏格兰军未能及时与之会合,因此,苏格兰军队推进速度十分缓慢,克伦威尔因此赢得了时间。 克伦威尔攻占了彭布鲁克后,立即率五六千人的精锐部队挥师北上,迎击苏格兰军。这是一次漫长而艰苦的行军。行军途中,大雨滂沱,士兵衣衫不整,靴袜磨破,但他们却毫无怨言。他们深知,他们是为正义事业而战,为反对专制王权而战。他们冒雨前进,从广漠荒凉的威尔士草原来到满布矿坑的北部山区。7月27日,克伦威尔的先头部队与兰伯特指挥的北部骑兵会合。8月5日,克伦威尔抵达诺丁汉,8日进入约克郡的道恩凯斯特,12日在里兹和约克城之间与兰伯特会师,比预定时间提前了6天。两军会合后,议会军总人数达到9000余人。
与此同时,苏格兰军队则沿西部大道,经坎伯兰、威斯特摩兰和兰开夏向南推进。由于部队行动迟缓,2.4万多人的兵力散布在里布尔河谷,南北伸展约十五六英里。当时,克伦威尔的军队就在附近,而且正在准备发动进攻。但汉密尔顿公爵却固执地认为克伦威尔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赶到这里。8月16日,他把大本营迁到里布尔河以北的普雷斯顿。
8月17日,克伦威尔首先向位于苏格兰军左侧的英国王军兰代尔部发起猛攻。兰代尔率部依托有利地形进行顽抗,同时请求汉密尔顿增援。但汉密尔顿的援军迟迟未到。经过4个小时的激战,议会军终于击溃王军。克伦威尔乘胜直扑苏格兰军,当时苏格兰军正在匆匆抢渡里布尔河,多数人已经过河,只有汉密尔顿率两团步兵、几营骑兵在河右岸掩护。克伦威尔立即率兵将河右岸的敌军击溃,并渡河追击。
次日晨,议会军继续追击苏格兰军。在距普雷斯顿15英里处的威根追上苏格兰军,克伦威尔立即率部插入敌阵,将其后卫部队切成数段,分而歼之。
议会军连战皆捷,士气大振,19日又继续穷追敌军。苏格兰军虽人数居多,但连战皆败,无心恋战。汉密尔顿率部退至沃林顿附近时,企图依托一条地形有利的山隘,突然杀个回马枪。双方进行了苏格兰军入侵以来最激烈的战斗。结果,克伦威尔军夺取了山隘,随后又夺占了沃林顿附近默西河上一座桥梁。苏格兰军因退路被断,陷入一片混乱,大部人马投降。汉密尔顿率少数残余退往斯特拉福德郡。
克伦威尔把追歼汉密尔顿的任务交给兰伯特,他本人则率部北上,跟踪监视退往边境的门罗指挥的另一支苏格兰军。8月25日,汉密尔顿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迫向兰伯特投降。至此,第2次内战以英国议会军粉碎苏格兰军和王军的进攻而告结束。 英国内战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专制王权之间的大搏斗。通过战争,封建腐朽势力受到沉重打击,专制王权被推翻,新贵族和资产阶级确立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统治地位。第2次内战结束后,根据议会的判决,查理一世于1649年1月30日被处死刑。同年2月,议会通过决议,废除上院和王权。5月,英国宣布为共和国。至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展到顶点。
英国内战在英国军事史上占有突出地位,是英国近代正规陆军创建之始。战争中创立的新模范军是新型的资产阶级军队,是英国历史上第一支正规陆军。新模范军在许多方面具有近代正规军的特色:军费由国家预算拨款,保证了军需物资的供应和官兵薪饷的支付;实行统一军服,统一编制,统一纪律;由总司令对全军实施统一的指挥,等等。议会颁布的强制募兵制是近代征兵制的雏形,它保证了新模范军有充足的兵源。
在战争中,议会军在克伦威尔等人的指挥下,实行积极。进攻、力争主动的战略,依靠广大民众的支持,先后击败王军和苏格兰入侵军,保证了革命的胜利。需要指出的是,新贵族和资产阶级虽然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在英国内战中起到了领导作用,但广大自耕农和城市平民则是革命的主力军。他们不仅是新模范军的基础,而且还以组织民兵、自发的武装等形式给议会军以巨大的支援。
英国内战中涌现出的杰出将领克伦威尔等人在骑兵战术的运用上颇有创新,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以骑兵实施长途奔袭。第2次英国内战中,苏格兰军利用英国议会军被牵制在南威尔士和英格兰东部之机,企图挥师南下,直取伦敦。当时,议会军处境极为不利。克伦威尔在攻占彭布鲁克后,率精锐骑兵从南威尔士直奔英国北部,经过近1个月的长途行军,突然出现在苏格兰军的翼侧,迫其陷入被动。另一方面是骑兵横队战术的创新。骑兵横队战术是三十年战争期间由瑞典人创造的。其主要特点是,将骑兵列成三四排的横队,对敌军翼侧实施快速迂回,以一次猛烈的突击击溃敌军。这一战术曾经在三十年战争中被广泛运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其缺陷是一次冲锋结束后,胜利者就四散追击或奔向敌方营地去掳取物资和辎重。骑兵在一次冲锋胜利后就难以重新聚拢,形不成新的突击拳头。而克伦威尔的骑兵经过严格的训练,虽然也采用横队战术,但他们所依靠的是优势的力量而不仅仅是一次)中击。他们在训练中学会了听令止步、旋转、成一个集团或几个小队作战,成为灵活而又坚强的战斗群体。在战斗中,他们快速而又有条不紊地向敌冲击,胜利后能重新集结起来,向敌步兵或另一侧敌骑兵实施侧后攻击。在马斯顿草原之战和纳斯比之战中,克伦威尔的骑兵战术与鲁珀特亲王的骑兵战术形成鲜明的对照。
总之,议会军之所以能战胜王军和苏格兰入侵军,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议会军一方进行的是正义战争,力量对比上占优势等客观原因之外,议会决定创建正规军和克伦威尔等将领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等主观因素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㈡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最重要的两次战役地点

1,马斯顿荒原战役。地点:英格兰北部的马斯顿草原。马斯顿荒原战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国会军同国王军队之间的一次着名战役。1643年,议会和苏格兰签订了一份“神圣的同盟和公约”,根据这个条约,1644年,苏格兰军队与托马斯�6�1费尔法克斯所领导的北部蠢兆军队以及曼彻斯特和克伦威尔领导的东部联盟所组成的联军,在英格兰北部的马斯顿草原与王党军队展开大会战,国会军包围约克镇,国王查理一世命令鲁伯特王子前往约克镇解围。鲁伯特在约克镇解围后把国会军赶到马斯顿,前往胡没约克镇解围。鲁伯特在约克镇解围后把国会军赶到马斯顿,并紧追国会军至马斯顿荒原。7月2日,克伦威尔率部在此击溃鲁伯特军的左翼,并猛攻王军的中路。王军损失惨重,死亡三四千人。这次战役是国会军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转折点。2,纳西比战役。地点:纳西比附近。纳西比战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一次重要战役。1645年6月,国会军与王军在纳西比附近展开决战。克伦威尔指挥新模范带做租军骑兵大败王军,取得胜利。这次战役为国会军在第一次内战中获胜奠定了基础。纳西比战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转折点。

㈢ 英国一共打过多少次内战请注意是内战。主要原因为对世袭制度的不满。 为写论文,急求。谢谢

在1642年至1651年间,英国主要发生了两次内战和一次王朝复辟。
第一次内战——1642年年8月22日开始,英国分为两个阵营:支持国王的主要是封建贵族、英国国教上层僧侣以及部分同国王有密切联系的大资产阶级和官僚。他们大多是英国国教徒和天主教徒。站在议会一边的,主要是新贵族、资产阶级、城市平民、手工业者和自耕农。他们大多为清教徒。1647年3月16日,议会军攻占了王军在威尔士的最后一个据点——哈莱克城堡。至此,第1次内战以议会获胜而告终。第1次内战结束后,保王势力受到了沉重的打击,革命阵营内各阶级、各政治集团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第二次内战——1648年2月,保王党人在西南部发动叛乱,第2次内战爆发。8月25日,汉密尔顿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迫向兰伯特投降。至此,第2次内战以英国议会军粉碎苏格兰军和王军的进攻而告结束

结:英国内战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专制王权之间的大搏斗。通过战争,封建腐朽势力受到沉重打击,专制王权被推翻,新贵族和资产阶级确立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统治地位。第2次内战结束后,根据议会的判决,查理一世于1649年1月30日被处死刑。同年2月,议会通过决议,废除上院和王权。5月,英国宣布为共和国。至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展到顶点。

王朝复辟——1658年9月克伦威尔去世。此后,在高级军官和议会之间展开争夺权力的斗争,国内政局动荡。驻扎在苏格兰的蒙克将军率军回到伦敦,并与亡命法国的查理·斯图亚特达成复辟协议。1660年4月4日查理-{发}-表《布雷达宣言》 ,表示宣言发布后40天之内向国王表示效忠的一切革命参加者,可予宽大赦免。1660年5月查理回到伦敦登位,即查理二世,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光荣革命——1688年,辉格党和托利党发动光荣革命,废黜詹姆斯二世,迎接其女儿玛丽和女婿荷兰执政威廉到英国来,尊为英国女王及国王,即玛丽二世和威廉三世,并确立了君主立宪君主制。

阅读全文

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两次内战指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法国购物和意大利购物哪个便宜吗 浏览:833
意大利哪个海好看 浏览:191
什么播放器可以看印度片 浏览:792
印尼中国关系怎么样 浏览:611
越南槟榔收购价格多少钱一斤 浏览:234
伊朗白头巾为什么不掉 浏览:341
越南普通楼价多少人民币 浏览:245
疫情中有哪些中国力量 浏览:990
印度芒果干怎么涂 浏览:395
摩洛哥和伊朗哪个胜率大 浏览:221
为什么微信老发去伊朗 浏览:72
伊朗地面多少 浏览:656
伊朗认证coi是什么意思 浏览:884
意大利一战后是哪个国家 浏览:676
越南进布料要多少钱 浏览:547
从美国回来后要回中国多久 浏览:533
中国和伊朗哪个国家谁厉害 浏览:482
印度贫困城市有哪些 浏览:728
人民币60元在英国能吃什么 浏览:472
在印度尼西亚鹤代表什么 浏览: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