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三角贸易的路线是什么
欧洲本土启航→非洲(抢夺[购买]黑奴)→美洲(出售黑奴,其中牟取暴利,从而得到:白银,烟草等经济作物)→回到欧洲本土(发展资本主义)
朗姆酒等,在非洲换成奴隶沿着所谓的"中央航路"通过大西洋,在美洲换成糖、烟草和稻米等种植园产品以及金银和工业原料返航。在欧洲西部、非洲的几内亚湾附近、美洲西印度群岛之间,航线大致构成三角形状,由于被贩运的是黑色人种,故又称“黑三角贸易”。历时300年之久。
由加那利寒流、几内亚暖流、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暖流、北大西洋暖流所组成的三角形形状的环流,为“黑三角贸易”提供了极为有利的航运条件,使得奴隶贩子在出程、中程、归程中一直顺风顺水,奴隶贸易的速度因此加快。
扩资资料:
它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给英国带来了巨额财富,推动了英国工商业的发展,使欧洲资本主义得到充分发展,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步骤。
中美洲及西印度群岛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适合甘蔗的生长。正由于气候适宜,加上黑奴在殖民者的压迫下拼命劳作,种植园的发展迅速,种植园园主获得了大量的糖、烟草、茶叶等原料,赚取了巨大的财富。
⑵ 经济积累1101:鸦片战争前的中英三角贸易
18世纪的的英国绅士们迷恋上了喝茶,每年英国需要从大清购买大量的茶叶,但是英国一直没有找到可以平衡中英贸易的商品。直到1704年英国船凯瑟琳号在厦门洞让运卸下第一批印度棉花之后,英国人逐渐发现,印度棉花在中国的销路很好。于是就开启了中国——印度——英国之间的三角贸易。英国人将工业产品运送到印度,在印度将棉花运送到大清,从大清购买大量的茶叶运回英国本土。
当时的棉花被称为“白色黄金”,世界上三大最早棉花种植地区印度、东非和北美,南亚和北美都是英国的殖民地。掌握着重要的棉花产地,也支撑起大英帝国的纺织工业的崛起。
从1760年代开始,英纳梁国开始稳定地向中国输出棉花,1768年,贸易额接近10万白银,而到18世纪70年代,由于中国很多地方出现灾荒,农民减少了种少种棉花,所以英国送来的棉花越来越重要,1775~1779年间,棉花的进口量达到年均28万两,首次成为英国对华的第一出口商品。而中国市场的广阔,对棉花的需求是无穷无尽的,在40年以后的1817年,英国人在广州每年都能卖掉价值450万两的棉花。在当时却是货值高的畅销货(每担棉花在广州能卖出8-30两白银)。在1817年,英国向中国输送了近44万担棉花,价值400万两白银以上。
但是到了1820年前后,这种三角贸易的做不下去了。在1821年,甚至有大量棉花积压,英国人的棉花生意一落千丈,而对茶叶的需求却有增无减。这种平衡打破之后,英国对大清的贸易出现了大额的逆差。
清朝对英国棉花的需求迅速减少的原因是什么呢?经过长期的推广,中国的农民已经大规模种植棉花,中国的纺织工厂不需要进口棉花了。
为了平衡贸易逆差,英国人想到了走私鸦片,但是长期的贸易逆差和英国的大工厂主崛起,为了给英国的工业品找到市场,最终发生了中英鸦片战争成了滑州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