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英国国王想跟清朝通商,干隆是怎么回复他的
当年干隆皇帝拒绝英国通商请求,不能不说是与英国强大有关,英国先进的枪炮和军舰对他的内心肯定有所触动,干隆之所以一口回绝英国通商要求。虽然历史没有如果,但当年清廷开放了中国市场,也许中国会成为英国倾销商品和低价购买原材料之地,暂时对清朝经济不利,不过最终是可以促进清朝的近代化,而这种和平进入近代化对清朝来说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干隆时期清朝的GDP占世界份额超过30%,比美国占的分量还要多,干隆时期中国人口超过3亿,占世界人口的1/3,相当于清帝国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市场,这样富强的国家在亚洲是无敌的存在,世界排名也是位于前列。
所谓的干隆盛世的假象,被英国三句话总结完毕:①清政府的相关政策,无外乎就是自负所导致的。②他们想凌驾于世界各国的头上,却没有这个本事,还鼠目寸光。③他们所做的就是在阻止自己的人民进步,他们想要自己的国民一直保持愚蠢。
马戛尔尼回国后评价清朝说,清朝的军事力量比英国落后三四个世纪,而且他把清朝评价成为一个破旧的大船,可以说马戛尔尼的出使让英国人彻底看清了清朝的没落,所以英国在40年后敢于发动鸦片战争。
干隆皇帝拒绝与英国通商,拒绝开放本国市场,相当于拒绝了全球化,这是大清国运的转折点,闭关锁国的结果是他的孙子道光皇帝遭遇第一次鸦片战争,重孙咸丰皇帝遭遇第二次鸦片战争,最悲催的是重孙媳妇慈禧再遭八国联军入北京之耻,自此后大清帝国走向了末路。
Ⅱ 英国使团访华,声称没有领土野心,干隆大怒却为何大怒
因为清朝当时以自己为主,认为一个西方蛮夷小国对自己一个大国没有领土野心,认为英国并不把自己放在眼里,认为这是一种侮辱。所以干隆会感到大怒。
Ⅲ 清朝知道英国的工业革命吗为什么干隆皇帝无动于衷呢
清朝知道英国的工业革命,干隆皇帝无动于衷的原因:因为自打干隆时期,我国就逐渐闭关自守了。清代解放初期,清代为了避免中国台湾的郑华阵营与内地的抗清阵营串通,逐渐全方位推行闭关自守。到康熙皇帝时,伴随着台湾收复,沿海城市才慢慢开放了。但是,在几十年后,当干隆皇帝当政时,他又逐渐执行严格的海上贸易现行政策,只在广州地区对外开放一个海港对外开放。这类作法导致了我国没法能够更好地触碰和掌握有关西方国家科技革命的成效,及其没法见到国外进步的速率,也导致了中国开始落后于全球的步伐。
以干隆为代表的清廷并非不了解欧美国家,我国处在康熙时期的中后期。清代了解西方国家正在进行科技革命,但那时候科技革命的技术性还不完善,因此清代不用过多关心。这看上去很高傲,但真相的确如此。对我国而言,最有效的西方国家技术是大炮,而蒸汽发动机等别的技术性对农牧业我国毫无价值。因而,干隆皇帝对乔治三世的回复并不是高傲,但他觉得美国那时候产生的技术产品对我国没有用途或威协。但即使是科技革命前领先于我国的西方国家大炮,也被清廷以各种各样方法回收。
Ⅳ 当年的干隆为何对英国人的高科技礼物不感兴趣是思想落伍吗
干隆对英国人的高科技礼物不感兴趣,是因为干隆的眼界太窄,并且干隆的思想也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落伍。
提起清朝历史的时候,也许很多人都会替干隆看不上英国人这件事情,感到有些可惜,因为干隆如果能够重视起英国当时的科技发展,那么清朝的结局也许会是另外一幅模样。
由于干隆时期,闭关锁国政策依旧得到延续,这使得干隆失去了与其他国家交流沟通的机会。由于干隆时期,一直认为中国属于天朝上邦,这使得干隆在面对英国的高科技礼物时,就会显得有些丝毫不屑,正是由于干隆当时没有能力,放眼长远的未来,导致清朝错过了一是改变命运的机会。
如果干隆不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那么清朝的命运肯定能够彻底改写,但很可惜的就是,干隆在当时已经被名利蒙蔽了双眼。
Ⅳ 干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说了什么为何说字字都荒唐可笑
干隆在信中不但拒绝了英国提出的通商的要求,还大言不惭的说可以赏赐英国一些绸缎和瓷器,而至于英国的火药大炮等东西则不屑要,可见干隆帝的狂妄自大。清朝在康熙年间的时候繁荣昌盛,传位于雍正后,雍正帝虽然勤政爱民但能力有限,清朝并没有太大发展,而在到了干隆年间的时候,干隆帝彻底断绝了海上贸易,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信中的大概意思便是我们清朝地域辽阔什么都不缺,也看不上你们那些投机取巧的东西,如果你们喜欢中国的瓷器和珠宝,那可以每年赏赐给你们一点,言辞之中可以看出干隆帝对英国有多瞧不起。而在十几年后,国外的侵略者凭借先进武器打进了大清朝,活生生的打了干隆的脸,如果当时他能谦虚一点,多做一些交流,清朝也不会那么快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