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英国官员考试制度的历史发展
19世纪后,英国两党制日益成熟,内阁开始由在竞选中获胜的政党组成,于是哪一个政党在竞选中获胜上台执政,就把各种官职作为“胜利果实”,进行公开分赃,分给他们支持者。所以每次执政党的更替,都要引起政府人员的大换班,使政府工作混乱。可见,无论早期的国王任用官员的制度还是后来政党间的官员分配的制度都存在极大的弊端。一个是营私舞弊,买卖官职使无功受禄的现象盛行,政府腐败工作效率低下。另一个是执政党更替,国家工作人员大换班,造成政府行政事务处理缺乏稳定性和政策的连续性,严重地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改革文官选用制度,采取更为合理的方式选择官员,使政府的工作更为高效和具有稳定性被提上日程,英国近代文官考选制度开始了它的形成之旅。
1569年,葡萄牙传教士克鲁兹出版的《中国游记》一书曾对中国通过科举选拔官员的做法大加称赞,该书在1577年由英国人理乍得·威尔翻译成英文,中国的科举制度第一次在英国的刊物中出现。其后的1583年,另一个葡萄牙修士冈萨雷斯·多萨出版的《伟大的中国》一书详细介绍了中国科举制的中第考试方法和内容。此书在罗马出版后,很快被译成英文,在欧洲广泛流传,引起英国社会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关注。十七世纪初英国牧师珀切斯的亚洲游记《续哈克里特或珀切斯的朝圣》一书中,更是对中国的科举制度进行了详细的记载,书中非常详细的介绍了整个科举制的运作过程,包括考生要需通过哪些考试,逐步获取更高一级的参考资格,主要的考试内容,考试形式等,同时,此书将科举制度评价为“无论身份地位,对所有人一视同仁的一种高效而公平的选材制度,体现出卓越先进的政府管理体制。”年,罗伯特·波顿的《忧郁症的解剖》一书中,以旅行者们的记录为原始材料,首次将中国的科举制与当时英国的政治体制作对比,认为英国应以科举制为参考,改革政府的运行机制。17世纪中期以后,涉及科举制度各类书籍在英国已经较为常见,如1665年的《辉煌文明的古老帝国》;1669年的《驻华大使》;1688年的《中国新历史》,这些书籍的作者大都有实际来华经历,对中国的科举制度有着较为深入的理解。进入18世纪,出版于1736年的《中国史》一书在英国影响较大,传播较广,书中同样详尽介绍了中国的教育,政府体系,科举制度等方面。据统计,在1570年到19世纪初,仅用英文的出版的有关中国官员制度和政治制度的书籍就有70种之多,这些书大都从不同角度介绍和称赞中国的科举制度。
总之,这些在英国出版的,来自传教士,旅行者,商人,学者等有关科举制度的相关出版物的内容说明:首先由于中国科举制度的自身特色与英国考试形式发展的相对滞后,科举制具备影响英国文官考任制度的时间和条件;其次,在英国文官制度正式颁布实施之前,英国社会和学界就对中国的科举制度有了相当程度的认识与了解;最后,英国文官考任制度形成于在报刊杂志对中国科举制度介绍赞扬和推荐的舆论氛围中。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官吏任用制度仍受封建恩赐的影响,或实行个人赡徇制,或实行政党分肥制。而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急需一个清廉高效的政府为其经济的扩张出谋划策,选拔彻底有效的人员班子来充实政府的职务,对文官的选择和任用进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而改革的直接导火索则始于当时英国最强大的海外掠夺机构——东印度公司,许多人都试图挤入公司谋取利益,由于东印度公司对英国政府经济利益有直接影响,被整顿公司人事的改革被提上议程,而这次改革最初还是源于中国人的建议,在广州的公司人员的建议下,东印度公司决定采用直接从伦敦选送官员到印度任职的措施,选择标准则是“通才教育,择优选士”。英属东印度公司的吏治改革直接推动了英国国内文官制度的改革活动,对于东印度公司的这次改革,可以看到这样的记载:“英国东印度公司已采用了考试竞争原则,这种中国人的发明创造在印度的充分发展,预示着或许将来有一天,它会像火药和印刷术一样,在国家制度甚至是欧洲的国家制度中,引起另一次伟大变革。”中国的科举制度,第一次被称为和火药与印刷术四大发明一样重要。而在1836年,曾任英国驻华总领事的弗朗西斯戴维斯曾这样表述道“科举制为东印度公司的吏治改革提供了遥远的榜样”,由此可见,作为英国文官考试改革先行者的东印度公司的吏治改革,无疑受到了中国科举制的深远影响。
‘贰’ 英国首相是怎么产生的
简单说首先是下议院选举,包括工党、保守党以及自由民主党三个主要政党在内的英国各政党将会在整个英国各选区逐一争夺每一个议席,议会选举结束后,国王(或女王)召见多数党领袖,邀请他出任首相并着手组阁。
英国首相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首相,简称联合王国首相或英揆(揆,本意即宰相),英国政府首脑,是代表英国王室和民众执掌国家行政权力的最高官员。
英国首相(Prime Minister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缩写PM)一般情况下国会下议院的多数党党魁或执政联盟的首领自动成为首相人选,人选经国王/女王任命后正式成为首相。现任首相为第76任首相特蕾莎·梅(Theresa May)。
‘叁’ 英国内阁成员是怎么产生的
内阁的成员由内阁的首脑从与其政见相近的议员中挑选,或由参加内阁的各党派协调分配名额产生,然后提请国家元首任命。
国家元首对内对外名义上代表国家,但并拆旅镇无实际行政权力,由内阁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全权负责。元首颁布法律、法令和发布文告时,都必须由首相或有关阁员副署。
内阁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如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其阁员必须集体辞职,或由内阁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举行议会大选。
新议会如果仍对内阁镇纤表示不信任,内阁则必须总辞职,由国家元首任命新首相组织新政府。
(3)英国是怎么选官员扩展阅读:
汉诺威王朝时期,内阁会议开会时,在国王不出席的情况下,为了在讨论时取得一致意见并把意见集中起来通知国王,渐渐在内阁大臣中出现了一个主持讨论的人。
国王本人也感到有了这样一个人可以使意见容易集中,避免分歧,既有利于他对内阁意见的掌握,也有利于使内阁的意见在议会获得旅粗通过。
这样,在内阁会议中就渐渐突出了一个主持内阁会议的领导人物。最初,这个人物并无固定称谓,所谓“首相”是后来才出现的名称。
‘肆’ 英国的文官制度与中国的科举制有什么异同
科举制度作为一种文官选拔考试制度,是我国古代隋唐以后文官制度的基础,也是西方现代文官制度的渊源。二者同属于政治组织制度的范畴。不同之处在于科举制度只是一种人才的选拔考试制度,它既包括对文官的选拔,也包括对武官的选拔。而文官制度则属于人事组织制度。它不仅包括官员的选拔任命,还包括对官员的考核,奖惩等内容。
‘伍’ 英国首相是怎么产生的
简单说首先是下议院选举,包括工党、保守党以及自由民主党三个主要政党在内的英国各政党将会在整个英国各选区逐一争夺每一个议席,议会选举结束后,国王(或女王)召见多数党领袖,邀请他出任首相并着手组阁。
详细的就有点麻烦了,我粘一下吧,看不看都行
英国选举制度
下议院议员是通过普选产生的。凡英国公民以及爱尔兰共和国公民(其公民为选举目的时不视为外国人),年满18周岁或自选举登记公布日起12个月内将满18岁者,在没有法定的丧失选取权的情况下,并且居住在规定选举登记的选区内(根据Representation of the People Act 2000),均可以参加下议院的选举投票。投票人要参加议会选举必须在所在选区(a parliamentary constituency)进行登记,并列名在选举登记(electoral register)之中。
那么,下议院选举制度的基础又是什么样呢?整个英国被分为659个选区(parliamentary constituency),每个选区的选民人数约为五万名,每一个选区都要选出一名代表成为下议院中的议员(MP)。所以,下议院一共由659名成员组成。根据最新的《2000政治党派、选举及全民投票法案》(Political Parties,Elections and Referenms Act 2000),规定原来由几个边界委员会(Boundary Commission)共同履行的职权现通归选举委员会执行(Electoral Commission),再由选举委员会根据《政治党派、选举及全民投票法案》建立四个边界委员会,在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各有一个。每个边界委员会由2到4名成员组成,只有选举委员会的委员或副委员才有资格担任其成员。选举委员会直接对英国议会负责,而并非对任何政府部门负责的独立机构,其最明显的功能是在大选中的规划角色:包括各选区候选人的登记功能,以及全民投票和政府行政区域划定等有关选举的重大事宜。
选举委员会将定期对每一个选区的选民进行核查,并对选区进行调整。比如说,某一个选区的选民人数增多就可能需要增加一个新的选区,而某一个选区的选民人数减少,则可能需要废弃这个选区或将其并入其他的选区。选举委员会对选区的划分以及选民登记等事项的决议,一般来讲都会得到英国各政党的认可。对选举委员会决定的诉讼在历史上来说也鲜有成功的案例。如案例:R v Boundary Commission for England,ex parte Foot [1993] QB 600。
英国下议院选举的原则是每一个选区都有数目相等的选民,每一个选民都有平等的选举权,用一句话概括来讲就是:“一人,一票,一价”(one man,one vote,one value)。选举的方法是 “简单多数票当选”(first-past-the-post),即每一个选民只能投一票给一个候选人,在这个选区内获得最多数票的候选人当选为本选区的下议院议员。
选举委员会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后,包括工党、保守党以及自由民主党三个主要政党在内的英国各政党将会在整个英国各选区逐一争夺每一个议席。各政党的地方组织首先负责挑选本党在659个选区的候选人。候选人一旦确定下来,各政党就要展开激烈的竞选活动,核心是宣传自己的候选人和攻击竞选对手。竞选中,候选人会不断走访选民,发表演说。各政党还将以政治集会、设宣传车以及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广告宣传等形式,扩大本党的影响,替本党候选人拉选票。在英国选举中,政党的影响度非常重要,候选人如果没有政党的帮助,通常根本不可能获胜。选民一般不看重候选人,反而更看重他(她)所代表的政党的总体表现。竞选一般仅持续3—4周,时间虽短,却很激烈。议会选举结束后,国王(或女王)召见多数党领袖,邀请他出任首相并着手组阁。照例,内阁名单早已拟好,议会表决通过后,新政府即告成立。最大的在野党依法成为正式的反对党,组成“影子内阁”。
‘陆’ 英国的内阁成员是首相任命的还是议会选举出来的
内阁成员组成:内阁制的内阁是以议会为基础产生的.内阁首相通常由在议会中正明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首相从政见基本相同的议员中挑选阁员人选,提请国家元首任命,组织内阁.
国家元首对内对外名义上代表国家,但并无实际行政权力,由内阁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全权负责.元首颁布法律、法令和发液清大布文告时,都必须由首相或有关阁员副署.内阁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如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其阁员必须集体闹竖辞职,或由内阁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举行议会大选.新议会如果仍对内阁表示不信任,内阁则必须总辞职,由国家元首任命新首相组织新政府.
内阁的成员由内阁的首脑从与其政见相近的议员中挑选,或由参加内阁的各党派协调分配名额产生,然后提请国家元首任命.
‘柒’ 英国是怎样选举首相的
英国首相选举:一般情况下国会下议院的多数党党魁或执政联盟的首领自动成为首相人选,人选经国王/女王任命后正式成为首相。
议会大选后,即由英王召见多数党领袖,任命其为首相并授权组阁。首相从本党议员中提出阁员名单 ,请英王任命。
大臣分阁员大臣和非阁员大臣。参加内阁的阁员大臣只是政府中的部分大臣,阁员人数由首相确定,组成人数经常变动。参加内阁的除首相外,通常有外交、国防 、财政、内政等 重要部门的大臣,不担负某一具体部门首长的大法官、枢密院院长、掌玺大臣,主管地区事务的苏格兰事务大臣、威尔士事务大臣、北爱尔兰事务大臣。
内阁会议之前,首相有时就重要政策方针先召集少数亲近大臣开会讨论,称小内阁或内内阁。
‘捌’ 英国文官制度是什么
英国文官制度是英国政府对文职人员进行管理的人事制度。包括文官的分类、考试、任用、薪俸、福利、培训、考绩、晋升、奖惩、退休、抚恤等。
文官制度最早产生于1853年。为了摒除用人徇私、任人唯亲、滥施恩宠的旧官吏制度的各种弊端而采取的一种措施。1855年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吏制改革,对文官的任用实行考试录用制度。1870年建立了公开的竞争考试制度。通过考试,统一各部门录用文官的标准,建立起一个统一的文官制度。
文官制度的意义
1854年,受财政大臣格拉斯顿授意,诺斯科特和屈维廉二人经过调查提出了 《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报告中包括录用文官的四原则:
1、建立公开竞争考试制度,择优录用官员;
2、根据不同的受教育程度,把文官分成高低级两等;
3、统一文官体制;
4、根据文官才干和表现决定提升。
1870年竞争择优原则以法令形式正式确立,标志着英国文官制度最终形成。100多年来,英国文官系统经过不断改革和完善,已形成了一整套由法律、法规组成的制度,涉及文官的分类、考试、录用、考核、监督、升迁、薪金、奖惩、退休、免职等方面。
英国文官制度的形成的四原则,即政治中立、竞争考试、通才和常任,是现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对于保持政治稳定、高效和政策的连续性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