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英国农业从什么时候开始

英国农业从什么时候开始

发布时间:2024-05-28 09:13:57

⑴ 十八世纪的英国还是农业国吗

1701年至1800年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十八世纪.
这个世纪注重的是“稳定”与“和谐”,却也是人们对自然探索的萌芽期.
大事记:
托马斯·贝叶斯出生,大约出生于1701年,详不可考,英国牧师(逝世1761年)(大事记?)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法国波旁王朝的腓力五世继承西班牙王位,但是被英国夺走很多海外殖民地.
七年战争:英国夺取法国北美洲殖民地加拿大和印度殖民地.
英国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工业革命开始.
十八世纪的英国:
经济概况 1688年政变把荷兰的威廉三世和玛丽①推上了英国的王位,同时确立了土地贵族和一部分资产阶级(大商人和金融资本家)的统治地位.
当时的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欧洲首屈一指,但是就经济构成的比重说,还是一个农业国,五分之四的人口从事农业.小麦有输出,输出量不断增加,从1697—1707年的一百一十多万夸特增加到1746—1765年的九百五十多万夸特.输出的农产品中还有麦芽和大麦.
十八世纪,英国农村里排挤中小农户的过程变本加厉,国家政权助长大地产吞并自耕农的土地.议会通过的圈地法令越来越多,1717—1727年为十五件,1728—1760年为二百二十六件,1761—1796年为一千四百八十二件,1797—1820年为一千七百二十七件.

⑵ 19世纪后期英国农业经济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其结果是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被认为是后来工业革命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英国(英格兰地区为主)16世纪至18世纪的农业革命。包括圈地运动。影响,由圈地运动以及技术的革新产生的农业变革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随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机械化,一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农产品以支持人口的增长,英国加强了对海外殖民地的争夺; 经济。英国农业革命。 ,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国家,建立了“日不落”的殖民大帝国、四轮作,指17世纪至19世纪英国农业生产方式发生巨大变革的过程。18世纪晚期开始了工业革命,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良种培育等,令一方面又分流出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

⑶ 英国农业先后经历了哪三种农业地域类型

1.英国农业的发展先后经历了:种植业或谷物农业,混合农业,乳畜业,三种农业地域类型。
2.英国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阴雨天气多,晴天少,光照不足,农作物产量低,但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有利于发展畜牧业;市场需求量大或人们的饮食习惯,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⑷ 英国最早的农业定居点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的哪个时代

可以追溯公元前联零零零~公电受受晓元前电零零零年。多电米受
巨石阵 (stonehenge)由巨大联受零电的石头组成,每块约重受米多晓多零吨。它的主轴线、内通往石柱的古道和容夏至日早晨初升的太阳,在同一条线上;另外,其中还有两块石头的连线指向冬至日落的方向。约建于公元前联零零零~电零零零年,是欧洲着名的史前时代文化神庙遗址,位于英格兰威尔特郡索尔兹伯里平原。电零零量年晓月至联月,英国考古学家研究发现,巨石阵的准确建造年代距今已经有联晓零零年,即建于公元前电晓零零年左右。
电零受晓年量月,考古学家研究显示史前巨石阵挖掘发现至少米晓具人类尸骨,推测最初这里曾是一个墓地,大约受零零年之后才开始建造巨石阵。

⑸ 英国的近代发展史是怎样的

我看了几个,感觉这个总结的更适用于考试,希望你满意

阶段一:18世纪中期以前的英国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1、革命背景和原因
①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兴起和发展。(革命发生的经济基础)
手工工场建立和扩展:新航路开辟后,英国成为大西洋航运中心,制呢业迅速发展,手工工场建立。并扩展到采煤、炼铁等领域。
圈地运动是对农业进行的一场资本主义改造运动,它使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发生变化,资本主义农场和牧场出现。发展了农业,积累了原始资本,也造就了大批的自由劳动力。极大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海外贸易、殖民掠夺、黑奴交易是16世纪英国商人海外活动的主要内容,有利于原始资本的积累。
都铎王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如:16世纪宗教改革后,英王成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不再从属于罗马教皇。改革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削弱和限制了旧的封建势力。鼓励工商业和海外掠夺,不仅增强了国力,且对资本原始积累起着保护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产阶级势力的壮大。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树立海上霸权。17世纪初,开始向印度和北美殖民。
②阶级关系上,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出现,并利用议会有权通过征税法案的权力同国王做斗争。(阶级基础)
③17世纪上半期,斯图亚特王朝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触犯了资产阶级利益(这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在“君权神授”思想下,厉行专制,极大损害了资产阶级利益;宗教专制下,严厉对待非国教徒,尤其是迫害其中的清教徒,造成政治局势的紧张。(由于清教徒中反对封建限制,希望取得经济只有的要求正适合资产阶级需要,因而清教徒的主张成了资产阶级、新贵族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
④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成为革命发生的导火线。
2、革命的特点、任务和经过
特点: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联盟;打着宗教旗帜.任务:推翻斯图亚特王朝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专政,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过程:①标志: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新议会。②内战:1642年查理一世挑起内战,最后,议会军在克伦威尔指挥下经纳西比等战役打败王党军队,结束了内战。③成立共和国: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克伦威尔是实际的军事独裁者。④复辟: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从过程看,这是英国革命中的一大曲折;从当时混乱的政治形势看,也是力量尚小的资产阶级维护革命的策略。正是在当时政治斗争尖锐形势下,政党开始形成,出现辉格党和托利党。⑤完成:1688年“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
3、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和革命的影响
建立:1689年,议会通过的限制王权、约束国王行为的《权利法案》,这标志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到18世纪,又逐渐确立内阁制、两党制)
国内意义:以君主立宪制取代了封建专制的君主制,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成为英国历史的分水岭。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又为工业革命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世界意义:在当时,尤其欧洲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和资本主义发展壮大已成为不可逆转历史潮流的形势下,英国革命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整个世界的要求。英国作为欧洲一个重要的、有影响的国家,率先完成这一转变和过渡,无论理论上或实践上都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范例。此后,欧洲和其他地区一些国家都在其影响下进行了不同形式的革命,使世界进入要求推翻封建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同时,也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世界近代史的到来。(注:“新时代”“新的历史时期”并无根本差异,实际做题时灵活判断。)
二、启蒙运动兴起(此时不作具体要求,只作为英国历史的过程整合)
三、世界殖民霸权地位确立(非考试内容,不须详记,只作为一般过程了解)
这一阶段,在亚洲、北美进行殖民扩张,与荷兰、法国等展开激烈争夺。通过三次英荷战争,进一步确立海上霸权,荷兰则丧失了欧洲强国地位。“七年战争”(1756-1763年)是英法争夺印度和北美殖民地的最后较量,结果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地位,并雄霸欧洲。

阶段二: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的英国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一、工业革命
1、概念:又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到大机器生产的飞跃。它既是生产领域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
2、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为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
3、条件:① 圈地运动获得大量的劳动力;② 海外活动积累了丰厚的资本;海外活动和殖民战争使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海外市场进一步扩大;④ 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
4、完成:到1840年左右,机器大生产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机器制造业建立,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5、突出成就:首先开始于棉纺织业并推动了纺织业的较大发展;克服了自然条件限制的改良蒸汽机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就,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具体为:① 棉纺织业:珍妮纺纱机(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揭开工业革命的序幕)② 动力方面: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③ 交通运输:1814年英国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1807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
6、主要影响:(注———此阶段不必扩展,紧扣英国的发展状态进行整理)
自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40年代,从棉纺织部门新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开始到机器制造业的出现,英国最早进行并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第一个工业国和“世界工厂”,实力盛极一时。工业革命极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同时,引起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逐渐发展壮大,为巩固和加强自身政治、经济地位,资产阶级强烈反对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要求进一步接触封建束缚,实现自由竞争,自由经营和自由贸易。1776年《国富论》一书的发表标志着经济政策由传统保护主义到“自由竞争”的重大转变。
二、政治状况:
① 逐渐发展壮大的资产阶级对维也纳体系下的封建专制不满,要求更多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积极展开争取政治权利的自由主义改革和革命运动。如1832年英国进行议会改革,资产阶级通过和平手段取得更多的权利。
② 工业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日益对立,矛盾尖锐。1836年,英国宪章运动正是这一矛盾激化的产物,它标志英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三、殖民活动和对外关系
1、为满足工业发展和资产阶级的需要,通过建立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方式,抢占原料产地,拓展商品市场。如:19世纪中期完全占有印度、占领新加坡;发动侵略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割占香港,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在大洋州,据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非洲,英国势力渗入埃及;在拉美,加紧对新生国家进行经济侵略。
2、亚洲革命风暴中,阿富汗、印度举行反英起义;美国的独立使英国丧失了17世纪初到18世纪30年代建立的北美大西洋沿岸的13个殖民地和新法兰西。
3、这一时期,主张欧洲大陆“势力均衡”的英国,为防止法国称霸欧洲,多次组织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

阶段三:19世纪70年代~一战的英国
[第二次科技革命和向帝国主义过渡]
一、政治经济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科技革命展开,英国由于可以在广阔的海外殖民地榨取巨额利润,便将大量资本输往国外,不注重技术设备的更新,工业发展速度减慢,被美、德超过,到19世纪末,工业产值退居世界第三位,失去了19世纪以来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与此同时,以科技、垄断、效率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以自由主义、政党政治、代议制为特征的资本主义政治模式开始在英国形成。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在英国逐渐走向成熟。
二、对外关系
在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下,实力对比变化及殖民地利益分配不均等,加深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德国崛起后,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英德矛盾在殖民地问题上激化,逐渐发展成为“一战”前帝国主义国家的主要矛盾。同时,迫于实力相对下降的现实,英国放弃了长期以来不与任何国家结盟的“光荣孤立”政策,利用法、俄同德国的矛盾,于1904年和1907年先后签订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形成协约国集团,对抗1882年形成的以德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两大军事政治集团扩军备战,相互争夺,矛盾激化,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三、殖民活动
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的过渡,英国参与列强瓜分世界,最终建立包括亚洲、非洲、大洋州、拉丁美洲等地的庞大殖民体系。其殖民地比本土大150倍,“大英帝国”进入全盛。对中国,在瓜分狂潮中,强租新界,最终占领整个香港;伙同列强组成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阶段四: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
[世界霸主地位动摇]
“一战”后英国实力衰退,其国际地位产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
1、经济上,由战前的债权国变为债务国,世界金融中心也由伦敦移到纽约,英镑地位动摇。1924年,工业产量才超战前水平。
2、国际政治上,英国虽然联合法国控制了国联,打击了美国,也通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了英法主宰世界的国际政治格局,但是,以英国为核心的欧洲这个国际关系中心舞台开始向美、日所在的美洲和亚洲伸展,美日的政治影响力不断增加,威胁着英国的国际地位。
3、国内政党政治发生变化。由于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战后经济的衰退,自由党实力下降,标榜社会主义的工党崛起,并取代自由党同保守党轮流执政。
4、军事上,美国通过华盛顿会议取得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英国自18世纪以来一直掌握的海上霸权被打破。
5、殖民体系动摇。由于经济实力下降,对殖民地的统治力量削弱,难以维持庞大的殖民体系;同时,在“一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影响推动下,殖民地的民族民主意识进一步增强,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形成高潮,英国殖民体系遭到极大冲击。如1922年,“华夫脱”党领导埃及获得初步的独立;1921年,英国被迫允许爱尔兰南部26郡脱离统治享有自治权,英国国名也有“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改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6、对外关系上。
①英国在欧洲奉行“势力均衡”政策,扶德抑法,反对过分削弱德国,拒绝加入法国组织建立的“欧洲安全保证体系”。
②1929-1933年经济危机后,面对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英国处于维护本国利益、祸水东引等原因,实行绥靖政策,结果,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气焰,也引火烧身。
③二战爆发后,面对德国发起的“不列颠之战”,在首相丘吉尔领导下,放弃绥靖政策,英勇抵抗德军,成为欧洲抵御法西斯侵略的坚强力量,为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阶段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
[世界霸主地位彻底丧失]
1、霸主地位丧失
由于二战中再度遭削弱,实力下降,英镑地位完全为美元取代。两极格局下,欧洲失去了世界中心的地位,英国的国际政治霸主地位也彻底丧失。随着大国地位的下降,同法国等步调趋于一直,推行追随美国的战略,依靠美国资本的援助,接受马歇尔计划,成为美国冷战政策的宣传者和追随者,如:配合冷战加入“北约”。
2、恢复与发展
通过加强国际经济联系、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先进成果,及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等措施,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介于苏联威胁日益严重和美国经济渗透、政治控制的不断加强,1967年,参与成立“欧洲共同体”,有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随着力量的增强,同西欧国家一起,开始为提高自己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努力,并冲击着美国的霸主地位。
3、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在战后高涨的民族解放运动中,英国被迫承认印度、巴基斯坦、缅甸、苏丹、尼日尔爾利亚等亚非国家独立。1997年中国从英国手中和平收回香港。

⑹ 英国农业结构及变化

从轻视农业转为重视农业,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18世纪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在英国农业中占绝对统治地位,当时英国的农业在欧洲居领先地位。到19世纪初,英国仍然是一个农业比较发达,食品基本自给的国家。号称“世界工厂”的英国,继而改为实行“英国工业、其他国家农业”的国际分工。在轻视农业的政策的诱导下,农业逐步衰退,英国在食品供应方面严重依赖世界市场。19世纪70年代,国内生产的粮食能够供应当时全国人口的79%,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英国生产的粮食只能养活36%的人口。1913年谷物播种面积比1870年减少25%;1931年谷物播种面积减为196.3万公顷,比1918年下降41.7%、产量下降20.6%。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德国潜艇击毁英国远洋商船,粮食进口运输受阻,使国内粮食供应发生困难。英国政府不得不实行食品配给制,转而加强对农业的干预,采取重视农业的许多措施,如:奖励垦荒、对开垦荒地的农户发给奖金;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价格;各地区普遍建立农业生产管理委员会,对农业生产进行监督。战后,英国花了近15年的时间,扭转了农业衰退的局面,逐步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目前英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单位面积产量都有了很高的水平。1994年,每个农业劳动力可提供谷物38.4吨、肉类6428公斤、牛奶29364公斤、鸡蛋1224公斤。 2002年,则提高到谷物44.5吨、肉类6539公斤、牛奶29372公斤、鸡蛋1235公斤。

二、农业发展特点

1.农业结构以畜牧业为主导 从农业投入看,英国的种植业(包括大田作物和园艺)仅占农业总产出的39.9%,而畜牧业则占59.8%。畜牧业明显地超过种植业。再从产出分析可以看出,畜产品的产出几乎全部是可供农业企业直接售出的“最终产品”;种植业则不然,英国的大田作物产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牲畜饲料,如一部分小麦、大部分大麦和全部燕麦、饲用块根、饲用豆类、栽培牧草等等,它们往往不是供农业企业出售的“最终产品”,而是作为对畜牧业的投入而在企业内部供转化成畜产品的“中间产品”。从以上分析,不仅可以看出英国畜牧业在农业中的地位远远超出种植业,而且可以提出,英国一半左右的大田作物生产或超过三分之一的种植业是从属于畜牧业,为畜牧业提供饲料的。英国的畜牧业包括养牛、养羊、养猪和养禽等生产部门。按产值排列,养牛业最大,其产值超过其他部门的总和,其次是养禽业、养猪业和养羊业。90年代以来,畜牧业结构变化的明显趋势是牛、羊、禽比例提高,猪的地位略有下降。

2.农场是农业生产基本经营单位 英国按其农场经营方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完全或基本依靠农场主及其家庭成员的劳动力从事生产的自营农场,有时被称为“家庭农场”,这类农场数量多,一般属于中、小农场;另一类是由农场主雇工经营的大农场。其中土地面积超过200公顷的特大农场,只占农场总数的4%左右,但却占了农场土地面积的45.2%,在整个农场中居主导地位。应该指出,在世界发达国家中,尤其是在欧盟国家中,英国是农场平均规模最大、大农场比重最高的国家。这是使英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显着高于欧盟其他国家的因素之一。

3.现代化技术和资金密集型农业 英国是人口高度城市化的国家,农业劳动力数量少,发展农场主要依靠广泛采用现代技术、现代科学和现代管理,着重提高劳动生产率,采取资金密集型的发展形式。英国的农业生产不同于美国,属于人多地少的类型,因此,英国较为重视农业土地生产率和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小麦、大麦、燕麦和马铃薯的单产都有大幅度的增长。1992年,英国谷物平均单产达6940公斤/公顷,2002年达到7006公斤/公顷,高于同期欧洲和美国的单产水平。目前,英国农业机械化、化学化、良种化以及农业科技、教育、推广服务等,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以机械化为例,进入

90年代,英国每个农业劳动力的动力装备(仅指拖拉机)已超过70马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1944年,英国只有农用拖拉机17.34万台,联合收割机2500台。1993年,英国已拥有农用拖拉机50多万台,联合收割机4.7万台,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拥有1台拖拉机、0.5台联合收割机。目前,英国种植蔬菜的农场和养猪养鸡的农场都实现了机械化。英国的农业机械配套,农业机具齐全,从耕作到收获、进仓,每个程序都有相应的机械。中耕机、播种机、割草机、捆草机、脱粒机等农业机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英国目前使用的拖拉机,多数是大马力和液压传动,并装有电子监测和空调设备。甜菜和马铃薯收获有单行分段作业和多行作业等多种机械,可以适应在多种条件下进行操作。

4.英国现代化农业另一个突出标志是高投入和高产出据官方统计,90年代初期英国农业投入金额已达65亿英镑,超过当年农业总产值。另外,农用厂房和机器、农用车辆、农业工程和农业建筑的折旧费约为15亿英镑。农业投资和折旧费两项合计约80亿英镑。但英国在劳动力方面的资金投入约为20.8亿英镑,仅为农业投资和折旧费总金额的27%。从上述可以清楚地看出,英国农业的高投入主要是资金投入,而不是劳动投入。这充分体现出资金密集型农业的特点。

5.英国农业的高产出主要表现在单位面积产量上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上 从整体看,英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仅次于美国,遥遥领先于其他主要发达国家,而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的牛奶量,英国则超过美国居第一位。

6.实行农业区域化,专门化程度高 英国国土面积不大,但境内各地区间的自然条件却有明显差异。为充分发挥各地优势,政府根据各地特点、配置农林牧生产,为此将全国划分为四个农业区;土壤肥沃的东南部是以谷物生产为主的农业区;地势较高,降雨充沛,土壤条件较差的英格兰南部、威尔士大部和苏格兰北部为草原区,以畜牧业为主,兼营林业;英格兰中部、北部和苏格兰南部平原,是谷物和畜牧业井重的农业区;北爱尔兰则以养牛、猪和种植马铃薯为主、兼营林业。经济因素对农业分布也有重要影响。英格兰东、南部和中西部城镇密集、企业多、交通发达,为鲜乳、水果、蔬菜等生产提供有利的市场和运输条件。而苏格兰南部和北部高原、威尔士中部山地等,离经济中心较远,人口较少,至今有大面积土地留作粗放放牧场,养羊业仍居重要地位。

7.农产品自给率不高英国由于人口密度高,每人平均占有农用地尤其是耕地面积少,更主要由于历史上长期忽视农业,所以至今农产品自给率仍不高。目前英国还是世界上主要农产品进口国之一。2002年英国的食品,饲料和饮料进口贸易总值高达189亿英镑。

⑺ 涓栫晫鍐滀笟鍙鍒嗕负鍝涓変釜铡嗗彶鍙戝𪾢阒舵

鍗筹细铡熷嫔啘涓氥佽繎浠e啘涓氩拰鐜颁唬鍐滀笟
濡傛灉鍒嗕负锲涗釜阒舵碉纴鍗:铡熷嫔啘涓氥佷紶缁熷啘涓氥佽繎浠e啘涓氩拰鐜颁唬鍐滀笟銆
鍐滀笟鐢熶骇镄勫舰鎴愬拰鍙戝𪾢鍦ㄤ笘鐣屽悇鍦扮粡铡嗕简涓嶅悓镄勮繃绋,鍏跺熀链鐗圭偣鏄鐢卞嚑涓鍐滀笟璧锋簮涓蹇,阃氲繃寮旷嶅拰鍐滆曟柟娉旷殑浼犳挱,娌夸笉钖岀殑璺绾垮悜涓栫晫钖勫湴镓╂暎,骞朵笌钖勫湴镄勮嚜铹跺拰绀句细缁忔祹𨱒′欢鐩哥粨钖,阃愭ュ彂灞曟垚涓哄悇鍏风壒镩茬殑鍐滀笟鐢熶骇闱㈣矊鍜屽啘涓氱被鍨.涓栫晫鍐滀笟鍙戝𪾢澶т綋鍙鍒嗕负铡熷嫔啘涓氥佷紶缁熷啘涓氥佽繎浠e啘涓氩拰鐜颁唬鍐滀笟锲涗釜镞舵湡.姣忎釜镞舵湡鍐滀笟镄勭壒镣逛笉钖,鐢熶骇锷涙按骞充簰寮,鍏跺唴閮ㄧ粨鏋勪笌澶栭儴镵旂郴浠ュ强瀵规暣涓涓栫晫缁忔祹镄勫奖鍝崭篃链夊緢澶у樊鍒.绾佃堜笘鐣屽啘涓氩彂灞旷殑铡嗗彶杩涚▼,鎺㈡眰鍏跺舰鎴愭紨鍙樼殑绾跨储,瀵逛簬娣卞叆璁よ瘑涓栫晫鍐滀笟镄勭幇鐘剁壒镣瑰拰鍙戝𪾢瓒嫔悜,链夌潃鍗佸垎閲嶈佺殑镒忎箟.

阅读全文

与英国农业从什么时候开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伊朗统治者是什么教派 浏览:881
英国用韩语怎么读 浏览:315
意大利顶级百年家具品牌有哪些 浏览:493
礼乐在中国哪里 浏览:34
为什么中国没有越野摩托特技 浏览:774
越南用什么除草剂最好 浏览:703
印尼雅加达附近有个什么海峡 浏览:378
英国十九世纪均多少岁结婚 浏览:18
中国如何自强 浏览:208
越南语可以学什么 浏览:164
英国为什么要欢迎也门 浏览:215
为什么印尼离澳大利亚那么近 浏览:631
伊朗移交东方石油是哪个国家 浏览:935
中国爸爸日本什么 浏览:811
意大利英文单词怎么发音 浏览:931
伊朗为什么地震这么多 浏览:942
伊朗大使馆什么时间办签证 浏览:556
中国古代除了四大发明还有哪些科技发明 浏览:687
意大利吃的都有哪些 浏览:922
中国石化加油券马上到期怎么用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