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20世纪四十年代英国发生了什么

20世纪四十年代英国发生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4-06-15 19:02:48

❶ 简要介绍英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16世纪圈地运动--资本积累的开始
1588 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建立海上霸主地位
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
1642 英国内战--成立共和国
1688 光荣革命 1689《权利法案》
1756-1763 英法七年战争
18世纪60-19世纪40年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
1776 亚当斯密《国富论》--自由经济
1840 鸦片战争
1847《共产党宣言》发表
1859 镇压印度民族大起义
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
1914 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
1939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1 签订《大西洋宪章》
1973年1月1日 加入欧洲共同体

❷ 英国历史重大事件及其影响按时间顺序

中古时期的英国 从5~6世纪日耳曼人入侵,到17世纪中叶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是英国封建生产方式形成、发展和衰落的时期;学术界亦有把诺曼征服视为英国中古史开端的观点。

诺曼征服 英王爱德华死后无嗣,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于1066年率军入侵,同年10月进入伦敦,加冕为英王威廉一世(1066~1087在位),史称“征服者威廉”,诺曼王朝(1066~1154)由此建立。诺曼征服加速完成了早已开始的封建化过程,封建生产方式基本确立。威廉征服英国后,宣称自己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他大量没收盎格鲁-撒克逊贵族和自由农民的土地,把全国可耕地面积约1/6和山林面积约1/3据为己有,其余的分给他的诺曼亲信和随从,并根据分封土地的多少,授以贵族爵位。教会也由诺曼人接管。威廉一世的封臣再将自己的封地分成小块,分赐给自己的附庸。通过分封土地,建立起一套严密的封建等级制度。威廉不仅要求自己的直接封臣宣誓效忠,要求封臣的封臣也对他效忠。 诺曼征服 英王爱德华死后无嗣,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于1066年率军入侵,同年10月进入伦敦,加冕为英王威廉一世(1066~1087在位),史称“征服者威廉”,诺曼王朝(1066~1154)由此建立。诺曼征服加速完成了早已开始的封建化过程,封建生产方式基本确立。威廉征服英国后,宣称自己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他大量没收盎格鲁-撒克逊贵族和自由农民的土地,把全国可耕地面积约1/6和山林面积约1/3据为己有,其余的分给他的诺曼亲信和随从,并根据分封土地的多少,授以贵族爵位。教会也由诺曼人接管。威廉一世的封臣再将自己的封地分成小块,分赐给自己的附庸。通过分封土地,建立起一套严密的封建等级制度。威廉不仅要求自己的直接封臣宣誓效忠,要求封臣的封臣也对他效忠。

1086年,威廉派出大臣到全国进行调查,编成土地调查书(亦称土地清丈册),详细记载每郡多少土地属于国王,多少属于领主,各领主又有多少附庸,每个庄园有多少土地、牧畜,多少自由农民、依附农民、奴隶,多少森林、草地、牧场、磨坊、鱼塘等,领地上有多少货币收入(见彩图 《末日审判书》(片断) )。编制清册的目的,是为了让国王详细掌握封臣的财产状况,从而要求他们严格履行封建义务,人们害怕这种调查,感到象是面临末日审判一样,因此调查清册被称为《末日审判书》。据这次调查,英国当时的人口约150~200万,贵族约占4%,自由农民占12%,农奴及其他依附农民占70%以上。这表明诺曼征服后,农奴制迅速发展了。在地方上,国王的权力主要通过各郡郡长贯彻。郡长由国王任命并直接管辖。为商讨国家大事,国王组织枢密院,该院当时又称元老院或国王法庭。诺曼王朝通过以上措施,建立起比法国更加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这是英国封建制的一个重要特点。强大的王权得到中、小封建主、教会和富裕市民阶层的广泛支持,他们要求得到王权的保护。大封建领主反对王权过于集中,但他们封土分散,难以割据一方、同王权对抗。

诺曼征服后,在分封的领地上到处都出现封建庄园。封建庄园是英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领主是庄园里握有全权的最高统治者。庄园土地通常包括领主直接领有地、农奴份地和森林、牧场、池沼等公用地 3部分。劳役地租是主要剥削形式。大部分农民沦为真正的农奴。农奴在英国叫做维兰,拥有15~30英亩份地,为领主服劳役;此外还有边农、茅舍农和奴隶。英国社会封建化的过程是漫长、缓慢、不彻底的,保留了较多的前封建残余。庄园里还有不少自由农民。大封建领主的势力不如欧洲大陆一些国家封建主势力强大,封建制度的解体也比其他国家早。这是英国封建制度的又一特征。

大宪章和议会起源 威廉征服后建立起的强大王权对巩固封建秩序起了积极作用,虽有大封建诸侯时起背叛,终未能压倒王室。但国王们连年对外征战,需要诸侯们提供越来越多的军费。到金雀花王朝的无地王约翰统治时期(1199~1216在位),君臣之间矛盾尖锐化。诸侯们要求维持封建的权利义务,约翰王却肆意践踏既成的封建秩序,又在对外战争中失败,丢失了在法国的大部分领地。因此,不仅大封建主,就连支持王权的中、小领主乃至市民也投入了反抗国王的行列。在联合压力下,约翰被迫于1215年 6月接受《大宪章》,与封建主妥协。大宪章本质上是一个封建性文件,是保护封建领主的利益;但也有如保护市民贸易自由这样有进步意义的条文。(见彩图 《自由大宪章》(片断) )

但约翰不久就否认宪章,君臣之间内战连绵不断,1258年,亨利三世(1216~1272在位)为干预义大利战争,又向诸侯索取军费。在1263年爆发的内战中,S.de孟福尔在一些诸侯、骑士和市民支持下获胜,一度俘虏亨利三世和王子爱德华,控制了国家。1265年,孟福尔召集有僧俗贵族、骑士和市民代表参加的大会,此为议会的胚胎。1295年,国王爱德华一世(1272~1307在位)为筹集战费,再次召集议会(见彩图 爱德华一世主持议会 )。除僧俗贵族外,还有每郡骑士代表2人、每市市民代表2人参加,史称“模范议会”。议会此后经常召开,1297年获批准赋税权,14世纪又获立法权。从14世纪中叶起,贵族和骑士、市民逐渐分别开会,慢慢演变出上下两院。议会的出现对以后英国历史发展有积极意义。

瓦特.泰勒起义 13~14世纪,英国封建经济发展到极盛。农业耕作技术改进,城市发展,商品货币经济渗入农村。封建领主要求更多的货币,在农村开始了用货币地租代替劳役或实物地租的“折算”过程。折算使少数富裕农民赎得人身自由,但广大农民群众纷纷破产,沦为农村的雇佣劳动者。1348~1350年横扫欧洲的黑死病,夺去英国近半人口。由于劳动力短缺,国王爱德华三世(1327~1377在位)颁令,规定劳动者必须接受低工资雇佣,否则予以监禁。城乡穷苦人民走投无路,被逼揭竿起义。牛津大学神学教授J.威克里夫(约1320~1384)及J.保尔等下层教士“罗拉德派”的改革宣传为起义作了思想准备。1380年,国王理查二世(1377~1399在位)为征集英法百年战争战费,增收人头税,导致起义于1381年5月爆发,领袖是泥瓦匠瓦特.泰勒,史称“瓦特.泰勒起义”。起义虽遭失败,但震撼了英国的封建农奴制度。14世纪末,英国农奴制实际上已经解体。15世纪时,绝大多数农奴赎得人身自由,成为自耕农,他们在法律地位上分为自由领有农和公簿持有农。货币地租成为地租的主要形式,封建主阶级也发生变化,从富裕农民、占有土地的商人以及中小贵族中产生新贵族,他们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旧贵族的统治陷入危机,封建骑士制度日趋解体,经过1455~1485年的玫瑰战争,旧贵族力量大大削弱,为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得到新贵族和资产阶级支持的亨利七世即位(1485~1509在位),开始了都铎王朝的统治。

资本原始积累 圈地运动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15~16世纪,毛织业成为英国的“民族工业”,对羊毛的需求成倍增加。地主把农场改为牧场,还通过圈地围田或侵占公地,把小地产集中,连成大片。这样一来,大批自耕农失去土地而破产,沦为流浪人。国王从1530年起颁布一系列血腥立法,迫使流浪人受雇于新贵族和资本家。海外掠夺和贸易也是原始积累的重要途径。16世纪以后,英国陆续组织许多贸易公司,进行海盗掠夺,码头官吏、海关人员、海军官兵,甚至地方高级官吏,都勾结海盗。海盗J.霍金斯贩运黑人致富,F.德雷克则在伊丽莎白一世赞助下劫掠西班牙美洲殖民地,并于1577~1580年间进行了震惊欧洲的环球航行。1588年,英国战胜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在攫取世界海洋霸权上迈出第一步。(见彩图 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覆灭(1588) )

英国海盗在南美袭击西班牙船队

专制王权和宗教改革 都铎王朝统治时期,英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王权空前强化。旧贵族在玫瑰战争中自相残杀殆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希望保持和平,以利于发展经济。亨利七世利用这些条件,实行绝对专制统治。他解散封建贵族的家臣,设“星室法庭”,惩治不驯顺的贵族。亨利八世时正式成立枢密院,听命于国王,地方上的治安法官则受枢密院监督。专制王权的统治首先依靠新贵族,多从他们中间选任治安法官;其次是依靠新兴的城市资产阶级,包括手工工场主、大商人和银行家等,都铎王朝一贯执行重商主义政策,保护和奖励工商业和航海业,以增强国力。

1527年,亨利八世国王要求离婚遭教皇拒绝,由此触发同罗马教廷的公开冲突。从1529年起,他指使议会通过一系列法令,割断英国教会对教廷的宗属关系,禁止英国教会向教皇缴纳贡赋;1534年,议会通过《至尊法令》,规定英王为英国教会之首,有权任命教职和解释教义,英国教会遂成为国家机构的一部分,英国国教就此确立。宗教改革客观上符合建立民族国家的愿望,得到多数臣民的支持。亨利八世还大量没收寺院财产,把没收的土地投入市场拍卖。这也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之一。

16世纪,英国经济发展,文化亦兴。人文主义者莫尔,T.撰写《乌托邦》,成为空想社会主义的先驱。诗人E.斯宾塞初写田园诗,后写《仙后》,歌颂伊丽莎白一世时代。F.培根作为唯物主义的“第一个创始人”,撰写《学问的推进》(1605)和《新工具》(1620),倡导归纳的和实验的新哲学。16世纪后半叶,英国文学中最繁荣的是戏剧。悲剧作家C.马洛是新剧的先驱,他盛年早逝,但留下可观的戏剧创作遗产。文学巨匠W.莎士比亚是英国最伟大的人文主义者、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留下许多不朽名着,对人类文化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近现代英国 近现代英国历史起始于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是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的时期。

资产阶级革命 1603年,伊丽莎白女王死后无嗣,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继承英国王位,称詹姆斯一世(1603~1625在位),开始斯图亚特王朝统治(1603~1649,1660~1714)。16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前半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实力日益强大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越来越不能忍受封建王权的专制统治。但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无视这些变化,坚持“君权神授”,大力加强英国国教,迫害要求"纯洁"教会的清教徒,并出售工商业专卖权,恢复早已废弃的苛捐杂税,致使矛盾激化。1628年,议会反对派提出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权利请愿书》,国王遂解散议会,实行11年无议会统治。为筹集军费镇压苏格兰长老派(清教中的保守派)教徒起义,查理一世被迫于1640年4月召集议会,3周后又解散议会,史称此届议会为“短期议会”。同年11月,查理被迫第2次召集议会,这届议会一直存在到年,史称“长期议会”,是革命的领导中心。它的召开被认为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1641年11月,议会向国王提出《大抗议书》;翌年1月,国王企图逮捕议会反对派首领未逞,逃出首都,8月在诺丁汉向议会宣战。

第 1次内战初期,议会军节节失利。克伦威尔,O.率领的主要由信仰清教的自耕农和手工业者组成的一支骑兵队伍,1644年取得马斯顿大捷,扭转战局,被誉为“铁军”。1645年初,议会按照克伦威尔的要求改组军队,建立“新模范军”,新模范军在1645年6月纳斯比战役中击败王党军队。翌年,国王被俘,第1次内战以议会军胜利告终。内战期间,议会先后通过法令,没收王党分子土地,拍卖给资产阶级,废除地主对国王的封建义务,但农民一无所得。战争结束后,革命阵营内部长老派、独立派和平等派之间矛盾激化。1647年底,查理国王逃跑,1648年2月,王党势力乘机又挑起内战,在独立派、平等派联合打击下,王党势力复被击败,第2次内战结束,1648年12月,克伦威尔清除了议会中的长老派;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被斩首(见彩图 查理一世被处死(1649) ),同年宣告建立一院制共和国。资产阶级共和国先后镇压平等派和掘土派,征服爱尔兰和苏格兰,打败荷兰和葡萄牙。1707年,苏格兰正式并入英国,英国从此亦称大不列颠。年4月,克伦威尔驱散残余议会,12月建立护国政府,实行军事独裁。

1660年2月,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尽管查理二世和詹姆斯二世(1685~1688在位)力图复辟旧秩序,但革命期间发生的社会经济变革已不可逆转。1679年,围绕王位继承问题议会分成辉格和托利两派,是为近代政党的起源。1688年6月,信奉天主教的詹姆斯二世国王老年得子。为阻止天主教信徒继承王位,辉格党和托利党联合行动,邀请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来英国即位,11月,威廉率舰队在英国登陆,推翻复辟王朝。1689年2月,威廉和妻子玛丽同时登位,威廉称三世(1689~1702在位);玛丽称二世(1689~1694在位)。这次政变史称“光荣革命”。光荣革命是地主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开始,它所宣布的《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扩大议会权力,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此后,英国议会君主制逐渐形成和发展,辉格和托列两党进行长期争权夺利的斗争。1714年,汉诺威王朝入主英国,辉格党取得长达60多年的政治优势。在沃波尔,R.任内,国王的主要谘询机构枢密院发展成内阁,内阁首脑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内阁对议会负责。沃波尔实际是英国第1任首相。

英国历届首相表

工业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资本原始积累更加迅速。议会法令使圈地合法化,圈地规模迅速扩大,在广大被圈占土地上建立起资本主义农场或牧场,被剥夺生产资料的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扩大。1689~1763年间,英法为争夺殖民地屡开战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英国政府在1793~1815年期间,积极组织并参加反法联盟。在整个18世纪,英国成为贩卖黑奴的国际中心。在国内,政府实行保护关税政策,高关税阻止外国商品输入,奖励本国工业品出口,以低税保护本国工商业发展。以上种种原始积累手段为工业生产的变革提供了前提。18世纪后半叶,在工业生产中出现并开始使用机器,这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变革首先发生在棉纺织业。1733年织机中开始采用飞梭,60~70年代纺纱机普遍采用;80年代,蒸汽机投入使用。随着蒸汽机采用范围的扩大,特别是机器制造业的出现,工业革命迅速扩展到各部门。到19世纪30~40年代,各主要工业部门都采用机器,大机器生产在纺织业中已占主导地位。英国从农业国发展成工业国,工业革命至此基本完成。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面貌,西北地区兴起一批工业大城市,人口也向那里集中。19世纪中叶,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1个工业强国,工业革命造就了两个新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他们之间的对立和斗争成为英国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议会改革与宪章运动 随着工业革命的勃兴,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力量渐渐壮大。他们的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但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权利。18世纪60~70年代,围绕J.威尔克斯和《北不列颠人报》事件,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言人资产阶级激进主义者抨击国王的专横和议会的腐败,要求改革选举制度,取消“衰败选区”,扩大选举权,在议会中增添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他们的主张受到为乔治三世国王(1760~1820在位)所不信任的辉格党贵族的支持,辉格党人采取一些措施,进一步限制王权。18世纪末,在法国革命影响下,下层人民群众掀起争取改革的运动,他们希望获得参政权以改善自己的经济地位,并对后来的改革作出了重大贡献,1830年,在各阶层人民压力下,辉格党C.格雷政府提出议会改革法案,经过一年多的斗争,1832年6月,改革法案经议会两院通过、国王批准成为法律,1832年第1次议会改革法稍稍调整扩大了选举权,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政治权利,开始跻身于统治阶级行列。

英国议会大厦

议会改革未给工人带来任何好处,他们为争取普选权进行新的斗争,宪章运动兴起。1838年,伦敦工人协会提出《人民宪章》,要求按民主原则改革议会。1840年成立全国宪章协会。1840、1842和1848年,宪章派在全国掀起3次群众性的向议会请愿运动,在请愿书上签名者达数百万人,但请愿书都被否决,运动被镇压。1848年以后,运动转入低潮,逐渐销声匿迹。宪章运动虽未成功,但为工人阶级留下了宝贵的斗争遗产。

19世纪下半叶 19世纪50~70年代,是英国自由贸易资本主义发展的鼎盛时期。其时正值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有“维多利亚时代”之称。这个时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其钢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一半以上,进出口贸易占世界总额的1/3以上,伦敦成为国际金融、贸易中心。1832年议会改革后,托利党和辉格党逐渐改造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政党——保守党和自由党,两党轮流执政。由于经济地位巩固,资产阶级在政治上也开放较多的民主自由。1858年取消对犹太人政治权利的限制。1867年和1884年进行了第2次、第3次议会改革,使城乡工人阶级上层获得选举权。1872年,议会开始实行秘密投票。资产阶级政府还改革教育制度、文官制度、司法制度和军队。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60年代初,在马克思,K.、恩格斯,F.帮助下,英国工人投身政治斗争,支持美国、波兰人民的斗争,参与创建第一国际,在国内开展争取普选权的斗争。1868年召开工会第 1次全国代表大会,要求政治权利。80~90年代,社会主义运动复兴,出现了社会民主联盟(1884)、费边社(1884)、独立工党(1893)等社会主义组织。工人运动中也出现新气象,广大非熟练工人纷纷组织起来,开展罢工斗争,号召工人队伍团结。1900年,工会和社会主义组织、政党的代表共同组成“工人代表委员会”,1906年委员会更名为“工党”。工党初建时只吸收团体会员,是各团体的选举联盟。1911年,成立英国社会党。

殖民扩张 英国的殖民地在19世纪猛烈扩张。1801年合并爱尔兰,英国的正式名称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对亚洲的侵略继续扩大。19世纪中叶,发动两次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参与镇压中国太平天国革命;镇压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强化对印度的统治。1876年,保守党迪斯累里,B.内阁为维多利亚女王加冕,使其成为印度女皇。此后英国又称为大英帝国(或英帝国)。此外,在伊朗、缅甸、南非、埃及、东非以及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地也扩大侵略,还逐步对南美洲进行渗透,成为那里最大的投资者。1867年,加拿大成为英国第1个自治领。英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逐渐丧失工业垄断地位。后起的德国、美国逐步赶上并超过英国,导致相互间矛盾的空前激化。20世纪初,德国成为英国最危险的竞争对手。面对严峻的形势,英国政府积极扩充军备,尤其是海军。1908年,自由党政府决定对海军实行“双强标准”原则,即英国军舰吨位不能少于两个最强的海军大国军舰吨位的总和。阿斯奎斯,H.H.自由党内阁还进行了一些旨在改善劳动群众状况的改革,以安定后方。1914年,议会通过爱尔兰自治法案,后因大战爆发,自治法到1921年才付诸实施(见彩图 爱尔兰议员在英国议会下院拒绝以传统方式表决(1900) ),爱尔兰本部获得自治,成立爱尔兰自由邦,北部6个郡仍归英国。此后英国正式国名改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为对付德国,英国放弃19世纪奉行的“光辉孤立”外交政策,1907年以后,英、法、俄“三国协约”实际上已经形成。它同已经形成的德、奥、义“三国同盟(1882)”相对峙。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大战期间,英国派远征军到欧洲大陆,是西线战场主要参战国之一,1916年5月,英德海军为争夺海上霸权,在北海进行日德兰大海战。1917年,英国最终击败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维护了它的制海权。战争中英帝国参战人员阵亡总数达50万以上。大战初期,自由党联合保守党、工党组成联合内阁,1916年自由党人劳合.乔治,D.继任首相,组成5人集体内阁,总揽大权。为了争取群众、特别是妇女群众对战争的支持,1918年第4次改革议会选举法,实行全体成年男子和30岁以上妇女的普选权。1928年选举权扩大到全体成年妇女。1918年11月,大战以德国等同盟国的失败告终。

战后英国经济困难。1921年失业人口达到200万,矿工、铁路工人先后罢工,要求增加工资,缩短工时,恢复战争期间被削弱了的工会权利。1921年英国共产党成立。战后继续执政的劳合.乔治联合政府内部由于在内外政策上的分歧,1922年10月,保守党退出联合内阁,劳合.乔治辞职,A.B.劳遂组成清一色保守党内阁(1922~1923)。此后自由党再没有单独执掌过政权,它的地位逐步被工党取代,1923年12月,议会大选,保守党失败,1924年1月麦克唐纳,J.R.工党政府执政,同年11月让位给鲍德温,S.保守党内阁。1929年5月末,麦克唐纳又主持第2届工党内阁;1931年8月组成3党联合的国民内阁,仍由麦克唐纳任首相,直至1935年6月,在间断执政的10余年间,麦克唐纳工党政府恢复和发展经济,救济失业,改进社会福利设施,并实行惠特利住宅计划,以改善国民住宅条件,1924年工党政府承认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1929年又恢复被保守党人中断的同苏联的外交关系。

尽管如此,劳资之间的冲突仍很激烈。1925年,矿主向矿工提出降低工资,取消工资最低限额,以区域性工资合同取代全国性合同等,并威胁如果工人拒绝这些条件,矿主将实行同盟歇业。面对资本家的进攻,1926年5月4日,英国工人掀起震惊世界的全国总罢工。投入罢工的工人总计约50万,规模空前。总罢工持续到12日,工会大会总委员会宣布停止总罢工。煤矿工人则单独坚持斗争到11月。罢工在政府镇压和工会右翼首领妥协下失败。此后19年,总罢工被宣布为非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殖民帝国开始解体。殖民地纷纷要求独立,大战前已经取消自治的6个自治领要求完全独立,1926年帝国会议宣布自治领和宗主国享有平等的法律权利,但外交和军事仍受英国控制。1931年,议会公布《威斯敏斯特法》,规定英国议会的任何一项法律,未经自治领正式承认,在自治领概不适用。自治领颁布的法律则无须英国议会批准。此后,自治领开始取得同宗主国平等的权利。“英帝国”的称谓改成了“英联邦”。英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爆发世界性经济危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加剧。德义日法西斯在东西方燃起侵略战火。新的世界大战迫在眉睫,英国对法西斯姑息迁就,纵容侵略,1937年,张伯伦,A.N.出任英国首相后,更加变本加厉地推行绥靖政策。他改组国民内阁,扫除推行绥靖计划的障碍。1938年9月,他3次飞往德国会晤希特勒,A.,并于9月29日伙同希特勒签订出卖捷克斯洛伐克的《慕尼黑协定》。1939年 9月,德国进攻波兰,欧战爆发,英国对德宣战。1940年4月,希特勒的侵略矛头指向西方,绥靖政策破产,张伯伦被迫辞职,主张对德国采取强硬政策的丘吉尔,W.L.S.组成战时联合内阁(1940~1945),为保证举国上下团结对敌,政府实行战时各党派之间的“政治休战”和劳资之间的“工业休战”。丘吉尔上台后,立即组织敦刻尔克撤退,把国民经济纳入战时轨道,并迅速扩充军备。1940年7~9月在德国发动的“不列颠空战”中,英国空军有效地打击了敌人,1943年5月以前,英军的主要战场在北非;1943年9月英美军队在义大利南部登陆,迫使义大利投降;1944年6月英美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见彩图 丘吉尔,W.L.S.(后左1)在诺曼底视察(1944年7月) )

❸ 英国20世纪有什么重大事件,奇闻吗

鬼魂之谜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感觉:旁边好像有东西在走动;脊背发凉;后面有人呼气,但后面并没有人……从古至今,总有人相信死者的灵魂会在其丧生之地或葬身之所徘徊游荡,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也是“灵魂不朽”说的忠实信徒。我们总是怀疑,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鬼魂会从坟墓里爬出来,在我们的生活中四处游荡。直到今天,还有人一再声称曾亲眼看见过幽灵,甚至有许多人在成相的照片中拍摄到了鬼魂。对于鬼魂,我们怀有天然的好奇心,却又怀有莫名的恐惧。那么,鬼魂真的存在吗?对于目击者的种种奇遇,科学家能否做出合理的解释?
让我们走进异度空间,探寻鬼魂背后的真相。

没有比英国更理想的鬼魂之都了,作为鬼魂传说最多的国度,英国的土地上有300多处地方风传闹鬼。幽灵的类型也五花八门,从无头骑士到地狱游魂,几乎无所不有。英国的“捉鬼”行业也非常发达,研究灵异现象的协会就有500多家,简直成了一项特殊产业。

20世纪30年代初,在英国的埃塞克斯郡有一座十分诡异的住宅。房屋修建在一座中世纪修道院的废墟上,当牧师莱昂内尔·A·福斯特和他的女儿玛丽安搬进来后,怪事频频发生。房屋的墙壁上开始出现幼稚、潦草的字迹;玛丽安说自己夜里被看不见的东西拖下了床,并遭到了暴力攻击;家里的一只瓦罐莫名其妙地丢失了,但过了一段时间瓦罐自己又回来了;房门突然自己锁上,问遍了家里每一个人,结果都对此一无所知;晚上,牧师正在房间里看书,书架上的书自己从架子上掉下来了……这只是发生的怪事中极少的一部分,在他们搬进这所房子的前两年里,牧师在日记中一共记载了大约2000起无法解释的怪事。

针对这些怪事,1931年和1935年,神秘学家哈里·普赖斯曾先后两次来到这里进行实地调查。他第一次的结论是:所有的问题纯属心理学研究领域,或者纯属人为,鬼魂在这里根本不存在。但第二次,普赖斯却一改往日说法,宣称这座房子为凶宅。此后,这里成为着名的鬼屋。

与此相类似的鬼屋还出现在英国南部的一个乡村客栈——兰姆客栈,这里发生的事情几乎是埃塞克斯郡鬼屋的翻版。不同的是,兰姆客栈对外开放,随时欢迎旅客入住。客栈里闹鬼的传闻为客栈主人招徕了不少生意,许多顾客都是冲着鬼魂而来的。

为了使鬼魂在现代科学的注视与精密仪器的检测下无处遁形,灵异侦探朱丽和马克·亨特夫妇以及他们的同事保罗·李博士赶到兰姆客栈。他们在客栈中放置了动态探测摄像机,用以抓拍屋里的异象和所谓“鬼魂”。客栈似乎确有鬼影萦绕,在他们入住的第一天就发生了许多奇怪的事情。朱丽看见有人从楼梯上走下来,突然之间一闪又不见了。到了晚上,朱丽甚至看见了这家客栈传说中的鬼魂,当时那个鬼魂就站在离她几米远的地方,盯着她,她甚至感觉那个鬼魂只要伸出手就能摸到她,并且从她身体里穿过。而她的丈夫马克则亲眼看见一件家具被从楼上扔下来,差点砸到他身上。但当他上楼查看,却发现楼上空无一人。

这些事情让他们既害怕又兴奋,通过探测摄像机,他们又吃惊地发现,摄像机拍到了一团正在形成人形的雾。难道这团耀眼的光线就是鬼魂?这是否代表着鬼魂正在从无形的状态变化成人形,或者正从人形变回无形状态?三个人未免有些迷茫。

❹ 在欧洲,有鞋带的鞋子最早出现于几世纪

17世纪早期 作为一种最流行的点缀,鞋带出现了。

公元前8000年 在密苏里州,发现了美洲土着人的鞋子遗骸。

公元前3300年 一个死在法国高山上的冰商,留下了一双原始的用草编织的鞋子。

公元前3000年 在埃及的神殿,可以发现关于鞋或鞋匠的油画。

公元100年 光着脚丫是希腊奴隶与自由人服装上最根本的区别。

公元200年罗马皇帝马可.奥里利乌斯声明,除他和他的继承人外,任何人都禁止穿红色沙鞋。

15世纪 骑士都穿长鞋头(24英寸长)的鞋,素来提倡节俭的法律明文规定鞋头的长度。

16世纪早期 在达芬奇的影响下,发明了高跟鞋。

16世纪中期 30英寸的高跟鞋风靡了整个欧洲南部。

17世纪早期 作为一种最流行的点缀,鞋带出现了。

17世纪末 由于误译,法国童话故事中的灰姑娘的绒布拖鞋,变成了灰姑娘的水晶鞋。

18世纪中期 花费近百年的时间,才终于取代了传统制鞋方法,第一家鞋厂出现。很快,第一家鞋铺又在波士顿出现。

19世纪早期 扁平鞋与希腊沙滩鞋很受欢迎。

19世纪中期 出现了第一双运动鞋(也称橡皮底帆布鞋)。随后,伊莱亚斯、豪发明第一部针车。

19世纪末 服装不可缺少的装饰品---搭纽扣,也运用到鞋款上,并很快成为时尚标准。

本世纪以前,鞋匠与木匠、铁匠和裁缝一样,是一个低贱的行当。鞋的设计不被认为是一种独立的、具有艺术性的工作,而被看作是整个制鞋工序中的一部分。

着名鞋业设计师主要崛起在欧洲,因为在美国随着现代鞋业大规模生产得到迅速发展,个体鞋匠显得多余。 美国的鞋业起萌于新英格兰的殖民地,那里的农夫冬天在厨房里制作自家用的鞋。整个家庭都参与这项工作。男人割皮革、贴鞋底,女人缝鞋边。殖民时期鞋匠们所用的工作台现在成了收藏家的物品。 由于掌握了制鞋的技艺,一些有胆识的农夫就开办了小鞋作坊,三四个工人一起把当地鞋匠缝好的鞋料进行拼装、上底,然后制成成品鞋。

1750年,马萨诸塞州的利恩建了一个制鞋厂,使当地的制鞋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那里工人不再是独立的做鞋,鞋的每个制作环节都由一个受过训练的专人负责。生产线开始形成。 起初的鞋仍然是订做的,但为了使工人在淡季有事可干,鞋坊老板开始做没有预订的鞋。这些鞋被称作待售鞋,摆在当地商店的橱窗里。哈维两兄弟早期是用马车装待售鞋,到附近的地方兜售。

在1793年,他们在波士顿开办了第一家鞋业零售店,每逢周三和周六出售成品鞋。 十八世纪中叶以来,发明家们一直致力于缝纫机的改进。直到1790年,第一台专用于皮革加工的缝纫机才由一个名叫托马斯·圣特的英国人改造出来。它差不多只是一个垂直向上可在皮革上打孔的锥子。 英国的马克.布朗勒爵士曾任纽约港的总工程师,他发明了一种压力机,可用金属针把鞋帮与鞋底缝起来。为了在英国反拿破仑的战争中尽职,在伤残军人的帮助下,布朗勒一天生产400双鞋子。战争结束以后,英国的制鞋工业又回到了手工操作的方式。

1810年,美国出现了类似的机器。与此同时,两个名叫井格布勒和约利勒尔的法国人也在巴黎制造这种机器。 一位名叫布勒西的德国斯图加特的制鞋人尝试过用螺钉把鞋帮和鞋底连接起来。1829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梅里马克一个名叫纳赛尼尔·涅奥拿多的人,使钉鞋机得以最后的完善。 大约在1812年,马萨诸塞州沙顿的托马斯·布兰查得,把一部制枪托用的车床改成了用来雕刻鞋楦的机器,鞋楦是一个制成鞋状的木模,鞋就是在它上面拼装的。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还是在新英格兰,鞋匠们开始借助模具来裁剪鞋帮,而不再依靠个人的裁剪技能。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滚轧机在皮革压缩方面的应用,便于鞋帮后跟加固后部成型。 英国人仍继续手工制鞋,直到十九世纪末期,才迫于经济的需要转入机器生产。这时他们才发现所有的专利权都属于美国人,他们不得不租用美国人的机器,并支付专利权使用费。但这也使英格兰保留了很强的手工制鞋的传统。

1846年,马萨诸塞州斯宾塞的艾利斯·豪维把一台缝纫机登记了专利。该机不仅可以缝合布料,而且可以用蜡线来缝合皮革。三年后,美国发明家伊沙克·M·辛格在波士顿发明了带踏板的缝纫机。

1858年,利曼·B·布莱克发明出可以把鞋底和鞋帮缝合起来的机器。两年后,一位名叫麦克的绅士对该机器进行了完善。以后的21年当中,布莱克和麦克强手联合垄断了机制鞋行业。在意大利,手工制鞋的传统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而在法国,预订鞋的设计与生产规模不大的时装业紧密地结合到一起。 巴黎的时装业是由一个名叫查尔斯·弗里德里克·伍斯的英国人创立的,1858年他在巴黎的得·拉佩斯大街7号开办了一家时装店。他第一个于每一季推出一批服装,并叫年轻姑娘来当模特。作为时装界崛起的第一人,他还第一个建立了设计服装的体系,设计出来的服装可以在巴黎的工厂里批量生产,并销往全世界。 奥地利驻法大使夫人保琳·得·麦特里奇公主穿了他的一件衣服去参加了拿破仑三世的宫廷舞会,这给了他第一个大好机会。很快拿破仑三世的妻子约瑟尼皇后和宫廷里的其他贵妇开始穿伍斯的衣服。他设计了第二帝国时期的豪华衬裙并在背后加上了腰垫,使之成为了十九世纪七十和八十年代妇女的标准服装。伍斯主导着人们的着装品位,在1895年去世之前,他已在为欧洲所有的皇室制作服装。有的服装甚至没有加标签就给秘密地送到维多利亚女王的宫廷里面去。 伍斯死后,生意由他的两个儿子盖斯顿和让·菲力浦接管。他们很快意识到时装正在飞速变化,1900年,为了赶上不断变化的时装品味,他们请来了当时只有21岁的设计师保罗·波乐斯。波乐斯的前卫服装很快就出现在当时的名流显贵身上。在为伍斯兄弟干了四年以后,他离开他们,另起炉灶。那时,一些其他的时装店---帕奎、舍路特、道舍特---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伍斯兄弟商店的周围和邻近的文多姆广场上,巴黎成了世界时装业的中心。 大多数制鞋人默默无闻地为时装店工作,但少数人开始成为知名的鞋业设计师。

穿着波乐斯或帕奎服装的时髦女性,一定穿着利谢里大街的查百里或得·拉·古朗基·巴特利尔大街的费里所设计的鞋。 帕拉帝斯·波森勒尔大街的皮乐特是这些设计师中最能追赶潮流的一个。他出生于1817年,是一个乡村鞋匠的儿子,从父亲那里学会了制鞋的技术。1855年,他到了巴黎,并凭借伍斯兄弟在时装业买主中赢得了名声,这主要得益于他所设计的鞋后跟,它要比当时流行的路易后跟更瘦、更直。皮勒特退休以后,他的儿子接管了生意。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皮勒特的鞋都以高贵典雅而着称。

当皮勒特在伦敦和巴黎的鞋店吸引了成千上万的顾客的时候,另一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巴黎开始工作的着名鞋业设计师只赢得了20名顾客。他的名字叫皮托·严特尼,自称是“世界上要价最高的设计师”。这保证了他有一个独有的客户群。他的鞋现在陈列在纽约市艺术博物馆。 继严特尼之后,安得·佩鲁吉是又一个来自莱斯的年轻设计师。他的制鞋技艺是跟他意大利的父亲学的。佩鲁吉是被波勒特带来巴黎的,在许多时装公司干过事。他设计的鞋现在在法国诺曼的得·拉·肖绪博物馆陈列着的数量达两千只。

萨尔瓦多·费拉加莫,年轻的意大利鞋匠,1914年移民到波士顿以后,他把手工制作女鞋的技艺带回了美国。由于对美国机器制鞋的方法深感失望,他搬到了加利福利亚,成为了一名道具制作人,同时为电影界人士手工制鞋。很快电影明星就开始购买他的鞋了。在他1927年回到意大利以后,那帮明星仍然是他的忠实顾客。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他开发出以软木作底的鞋,流行了十多年。他死后,他的代表作还曾在世界巡回展出。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一个名叫戴维·艾文斯的年轻英国人在费拉加莫之后来到了美国西海岸,成了好莱坞明星们的鞋设计师。他还为包括比尔·布拉斯和奥斯卡·得·拉·伦塔在内的纽约最着名的时装设计师设计过皮鞋。同时,富有传奇色彩的罗杰·维尔去巴黎为克里丝琴·戴尔工作,在那里因设计出了细高跟女鞋而出名。他的富有创意的作品也是全世界的艺术博物馆猎取的目标。

现在欧美出现了新的一代鞋业设计师,尽管还没有博物馆留意他们,但其作品已经受到顾客和时装设计师们的青睐。马罗·布拉尼克、琼·哈尔佩恩、莫得·弗里让、贝斯和荷伯特·列文、安得·费思特、简·简森、帕特里克·科克斯和克里丝琴·卢伯斯的作品更有灵感,可以说,他们的作品将来某一天也会与他们那些知名前辈的作品享有同样的地位。他们的鞋将被作为艺术品来欣赏,而不只是脚的保护物

❺ 关于英国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一些事

对于2和3

英国经济21世纪前十年是英国20世纪40年代经济扩张以来最糟的十年,股票市场也出现20世纪30年代以来投资者最低回报水平。未来十年,英国经济将受到本轮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不利影响。

英国国家统计办公室(Office of National Statistics)表示,国内生产总值21世纪前十年实际平均仅上升1.7%,是英国20世纪40年代经济扩张以来的最低增速。在上世纪最后十年,英国经济平均年增速为2.2%,在上世纪60年代的十年,则一度高达3.1%。

21世纪前十年,英国制造业平均每年收缩1.2%。而即使在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制造业不景气的两个十年里,英国制造业仍分别增长0 (0)(0)评论此篇文章

其它评论发起话题相关资讯财讯论坛请输入验证码.6%和1%。但新世纪前10年,英国服务业出现较快增长,平均年增速为2.6%,处于历史“中等”增长水平。

据英国《金融时报》援引摩根士丹利有关数据显示,21世纪前十年,英国股票市场经历了上世纪30年代以来的最低迷时期,《金融时报》所有股票价格指数年均收益率下降1.8%,为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的最差表现。

该报还指出,由于过去18个月里发生的金融危机和严重经济衰退,英国经济在未来十年将受到不利影响。从近期来看,英国失业率预计将在一段时期内持续上升,经济增速缓慢。

对于5和6

此时间,英国科学家没有创造出几项影响世界进程的重大科技发明成就,主要原因是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大量资本输出海外。

19世纪40年代,英国商人来华可以享受的特权有:可在上海租房永久居住 ,可到九龙司地区经商,可到天津一带游览 ,对黄种人和黑种人还是有一些歧视的

对于1和4
参见http://qikan.hbue.e.cn/upload/htmleditor//200805%20(4).pdf

❻ 英国的历史大事年表

英国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由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组成,而整个英国的 历史 也就是由这四个区域的历史交织组成。英国的历史大事年表有哪些的呢?本文是我整理英国的历史大事年表的资料,仅供参考。
英国的历史大事年表
公元前2000-1500年,古印欧人的一支——凯尔特人(罗马人称其为高卢人)西进.

公元前1200-1000年,日耳曼人迫使凯尔特人继续西进到了不列颠岛.在他们之前在岛上居住的是皮克特人,皮克特人的首都是斯康宫,被苏格兰人称作历史中心,该宫殿以“斯康石”闻名苏格兰,史称“定命石”,因为继承苏格兰王位的每一位王公贵族都要到这里来举行加冕仪式.直至1296年,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 决定 把这种仪式改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内举行.直到诺曼征服后,苏格兰仍有皮克特王国.

史前英国(凯尔特英国,史前—43年)

罗马人占领时期:公元前55年~公元410年

公元前55年与54年:朱利叶斯·凯撒首次率军入侵不列颠

公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迪厄斯率军征服不列颠【罗马人在不列颠岛设置了行省,不列颠岛被分为 军事 区(西北部山区)与行政区(东南部平原区)两部分.罗马人实际上只控制了行政区,北部的苏格兰与西部的威尔士仍在凯尔特人的手中,罗马人为了防备他们的反抗不得不修建了“哈德良长城”】

中古时期英国

盎格鲁-萨克逊英国与七国时代(约440年—850年)与丹麦律法施行区时期(850年—1066年)

4~5世纪,罗马帝国日渐衰落,逐渐放弃对不列颠的控制,罗马人从407年开始撤兵,至442年全部退走,结束对不列颠400年的统治.

597年:圣·奥古斯丁到达不列颠,使当地人昄依

7世纪,开始形成封建制度,许多小国并成七个王国,争雄达200年之久,史称“盎格鲁—撒克逊时代”.

829年威塞克斯国王爱格伯特统一了英格兰.

832~860年:肯尼斯·麦克阿尔平统一皮克特人和苏格兰人

8世纪末遭丹麦人侵袭,1016年至1042年为丹麦海盗帝国的一部分.其后经英王短期统治.

诺曼底王朝:1066~1154

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兰

1086年:发布《末日审判书》

金雀花王朝:1154~1399

1154年:亨利二世继承王位,金雀花王朝开始

1215年:英王约翰被迫签署由封建贵族提出的《大宪章》

13世纪初: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创立

1277~1288:英格兰征服威尔士

1337~1453:英法"百年战争",英国先胜后败.

1387~1394:乔叟写作《坎特伯累 故事 集》

【公元13世纪—15世纪, 资本主义 萌芽.】

兰卡斯特王朝:1399~1461

1413年:苏格兰第一所大学圣安德鲁斯大学成立

1455~1487年:约克家族与兰卡斯特家族之间的"红白玫瑰战争"

约克王朝:1461~1485

1477年:威廉·卡克斯顿出版印刷第一本书 【玫瑰战争时期(1399年—1485年)】

都铎王朝:1485~1603(近代英国开始)

1485年:亨利七世即位

【15世纪中叶,30年的玫瑰战争导致都铎王朝建立,获胜方南方大地主和新贵族的代表亨利·都铎加冕为王,是为亨利七世.都铎王朝正值资本主义在英国初升时期,产生了两位有名君主:亨利八世,为子嗣和婚姻问题与罗马教庭宣布决裂,成立英国国教(即圣公会);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确立了英国的海上霸权,正值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莎士比亚.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四世被伊丽莎白指定为继承人,1603年,詹姆斯登上英格兰国王的宝座,成为詹姆斯一世,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这为100年后(1707年)苏格兰与英格兰正式合并创立了条件.】

1536年:英格兰与威尔士合并

1558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即位,统治英国达45年之久

1564年:莎士比亚诞生

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树立海上霸权.【英国在1588年英西海战中的胜利,是一次以弱胜强的胜利,它 再一次显示了在王权统治下的民族国家的力量.长期处在欧洲主流 文明之外的岛国,第一次以强国的姿态向欧洲大陆发出了声音,并 迅速进入世界海洋霸权和商业霸权的争夺中心.】

斯图亚特王朝1603~1714

1603年:80岁的伊丽莎白一世去世了.

苏格兰王詹姆士六世加冕成为英格兰的詹姆士一世,统一了英格兰和苏格兰

1620年:对新教徒的镇压激化,一批新教徒乘"五月花号"抵达美洲

1628年,《权力请愿书》

1628年,解散议会

1640年,英国在全球第一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

1642~1651年:英国内战爆发

1649年: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的儿子)被处决(1.30),克伦威尔宣布共和政体(5.19)

1660年:(查理二世)王朝复辟 【詹姆斯二世(查理二世儿子)继承王位,后被罢黜.】

1676年:格林尼治天文台设立

1679年,人身保护法 ;托利党成立(1833年改称现名)

1685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1687年,牛顿出版《 自然 哲学的 数学 原理》

1688~1689年:光荣革命,确定了君主立宪制.玛丽二世(詹姆斯二世女儿)执政.

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

1698年:伦敦 股票 交易所成立

1707年:英格兰、苏格兰合并,形成"大不列颠王国"

汉诺威王朝:1714~1917

1714年,王位传给查理一世的外甥家族、德国的汉诺威王室.接着是乔治一世、二世、三世、四世执政.乔治三世在位期间,美国独立,英国击败拿破仑.

1721~1742年:罗伯特·华尔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首相

1727年,牛顿去世

1760~1830年:工业革命

1763年,结束英法七年战争

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

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

19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

1801年:合并爱尔兰,"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成立

1815年,英国威灵顿公爵在滑铁卢击败了拿破仑

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即位【1837—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执政,英国的黄金时代,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国,在生产及贸易方面跃居世界首位,到处推行炮舰政策,夺取海上霸权,侵占殖民地,搜刮别国财富.大英帝国称霸世界,在海外统治的地域遍及欧、亚、非、美、澳各洲,号称“日不落帝国”.】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1900年,劳工代表委员会成立(1906年,改工党)

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逝世

1911年,议会法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衰败

1919年,乔治五世将汉诺威王朝改为温莎王朝.现在的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就是温莎王朝的第四代君主.

温莎王朝1917~

1920年设立北爱兰郡

1921年:爱尔兰独立

1928年:弗莱明发现青霉素

1931年颁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认其自治领在内政、外交上独立自主,大英帝国殖民体系从此动摇.

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实力大为削弱, 政治 地位下降.

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继独立

1949年,议会法

1952年,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加冕

1988年3月,自由民主党

20世纪60年代,英帝国殖民体系瓦解.

1973年1月加入欧共体.
英国历史大事年表
都铎王朝:1485~1603(近代英国开始)

1485年:亨利七世即位

【15世纪中叶,30年的玫瑰战争导致都铎王朝建立,获胜方南方大地主和新贵族的代表亨利·都铎加冕为王,是为亨利七世。都铎王朝正值资本主义在英国初升时期,产生了两位有名君主:亨利八世,为子嗣和婚姻问题与罗马教庭宣布决裂,成立英国国教(即圣公会);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确立了英国的海上霸权,正值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莎士比亚。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四世被伊丽莎白指定为继承人,1603年,詹姆斯登上英格兰国王的宝座,成为詹姆斯一世,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这为100年后(1707年)苏格兰与英格兰正式合并创立了条件。】

1558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即位,统治英国达45年之久

1564年:莎士比亚诞生

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树立海上霸权。【英国在1588年英西海战中的胜利,是一次以弱胜强的胜利,它再一次显示了在王权统治下的民族国家的力量。长期处在欧洲主流文明之外的岛国,第一次以强国的姿态向欧洲大陆发出了声音,并迅速进入世界海洋霸权和商业霸权的争夺中心。】

斯图亚特王朝1603~1714

1603年:80岁的伊丽莎白一世去世了。

苏格兰王詹姆士六世加冕成为英格兰的詹姆士一世,统一了英格兰和苏格兰

1620年:对新教徒的镇压激化,一批新教徒乘"五月花号"抵达美洲

1628年,《权力请愿书》

1640年,英国在全球第一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

1642~1651年:英国内战爆发

1649年: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的儿子)被处决(1.30),克伦威尔宣布共和政体(5.19)

1660年:(查理二世)王朝复辟【詹姆斯二世(查理二世儿子)继承王位,后被罢黜。】

1676年:格林尼治天文台设立

1679年,人身保护法;托利党成立(1833年改称现名)

1685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688~1689年:光荣革命,确定了君主立宪制。玛丽二世(詹姆斯二世女儿)执政。制定《权利法案》

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

1698年:伦敦股票交易所成立

1701年:制定《王位继承法》

汉诺威王朝:1714~1917

1714年,王位传给查理一世的外甥家族、德国的汉诺威王室。接着是乔治一世、二世、三世、四世执政。乔治三世在位期间,美国独立,英国击败拿破仑。

1721~1742年:罗伯特·华尔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首相

1727年,牛顿去世

1760~1830年:工业革命

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

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

19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

1814年:史蒂芬逊发明火车

1815年,英国威灵顿公爵在滑铁卢击败了拿破仑

1825年:火车运行、第一次经济危机发生

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即位【1837—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执政,英国的黄金时代,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国,在生产及贸易方面跃居世界首位,到处推行炮舰政策,夺取海上霸权,侵占殖民地,搜刮别国财富。大英帝国称霸世界,在海外统治的地域遍及欧、亚、非、美、澳各洲,号称“日不落帝国”。】

1840年:发动 鸦片战争

1842年:与中国签订《南京条约》

1856年: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与中国签订《天津条约》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1860年:与中国签订《北京条约》

1900年,劳工代表委员会成立(1906年,改工党)参与八国联军侵华

1911年,议会法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衰败

温莎王朝1917~

1928年:弗莱明发现青霉素

1931年颁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认其自治领在内政、外交上独立自主,大英帝国殖民体系从此动摇。

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实力大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

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继独立

1949年,议会法

20世纪60年代,英帝国殖民体系瓦解。

1973年1月加入欧共体。

1982年4月到6月间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

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海湾战争

1997年:中国收回香港。

1999年:南联盟战争

2001年10月7日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

看了 英国的历史大事年表 的人还看了:

1. 欧洲历史大事年表

2.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3. 高中历史大事年表

4. 世界近现代历史事件

5. 中国历史知识

❼ 英国工业革命是怎么回事

英国工业革命首先从轻工业部门中的棉纺织业开始。因 为棉纺工业是新兴工业,受旧习惯的束缚较少,容易采用先 进技术;而且棉纺工业比较集中,不象毛纺工业那样分散, 因而比较容易改变为大机器生产。

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飞梭,使织布速度大为加快, 棉纱顿时供不应求,引起了纺织工业各个环节的连锁反应。 1765年,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创造了手摇"珍妮纺织机”,同时可以纺出十六至十八根纱线。但是纺出的纱细而易断。 过了四年,钟表匠阿克莱特又制造了水力纺纱机,纺出的纱- 结实但较粗。后来工人克隆普顿吸取了两种纺纱机的优点, 发明了 “骡机” 它可以同时转动三、四百个纱锭,纺出的 纱既细又结实。纺织环节的重大突破,把织布又抛到了后面。 1785年,卡特莱特又发明了水力织布机,提高织布效率四十 倍,随即出现了大规模的织布工厂。

又过了好多年,到十七世 纪后半期,法国物理学家帕蒂初步进行了蒸汽机的的试制。 后来,在1698年,英国德封郡的神士萨浮里发明了有使用价 值的蒸汽抽水机,被用来柚取矿坑里的积水。蒸汽抽水机耗 费燃料很多,使用起来也不安全。

1705年,英国人锻工纽科 门和玻璃工考利共同研制成能够从深井里抽水的蒸汽机,叫 做纽科门蒸汽机。瓦特正是在纽科门蒸汽机模型基础上进行 研制和改进的,17 6 5年制造的蒸汽机比纽料门蒸汽机的效率 啬两倍.后来,瓦特又不断改进他的机器,使它能够带动各 种工作忆的蒸汽动力机,这就是万能蒸汽机。当然,早于瓦 特20年,依国技师巴祖诺夫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加工厂使用的 蒸汽枇,实践证明效果良好。但是在农奴制的俄国,手工劳 动很便宜,蒸汽机没得到广泛采用。

这样,从18世纪60年代 起瓦特屡次改良蒸汽机,到1784年,他终于取得构造完备的 蒸汽机的专利权。这种蒸汽机在应用的时候,没有忽冷忽热 的现象,耗费原料又少,先后被好多工厂采用,并且被推广 到其它工业部门。

使用蒸汽动力的工厂就在英国纷纷 出 现 T o到19世纪30年代,单是兰开夏一个郡就拥有814台蒸汽 机。由亍蒸汽机的出现和广泛使用,引起了冶金,采矿、交 通运轮.机械制造等一系列变革。英国技术革命开始于18世纪,完成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前后历时七、八十 年。继英国之后,法、美、德等国也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 半期先后开始了工业革命。

这场技术革命的过程,就是以自然力代替人力,自觉应用自然科学的过程。社会对技术的需 要把科学推向前进,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指导技术改革,把 科学知识应用到生产过程,构成为直接生产力。

阅读全文

与20世纪四十年代英国发生了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变异毒株有哪些弱点 浏览:337
去越南的货运公司有哪些 浏览:112
越南猪头肉多少钱一只 浏览:744
英国留学每年什么时间 浏览:883
凭祥越南的飞机票多少钱 浏览:437
中国神话传说哪个版本正统 浏览:271
如何在英国参观口语 浏览:422
中国有多少姓杞的人 浏览:968
意大利滑冰服能在哪里买 浏览:654
意大利tim密码是哪个密码 浏览:25
伊朗被杀害的什么人物 浏览:602
印尼老奶奶叫什么名字 浏览:998
让孩子去英国留学有什么要求 浏览:567
便利店印尼语怎么读 浏览:586
金俊浩签约中国哪个公司 浏览:802
印度民居的窗户为什么要小 浏览:179
越南服王者怎么登录 浏览:252
水城在意大利的哪里 浏览:953
pavia属于意大利哪个大区 浏览:619
为什么非洲人不去印度 浏览: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