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以史为鉴,英国是怎么摆脱“雾都”之名
这两天,北京头一次发布雾霾红色预警。停工的停工、停课的停课,再加上限号,北京已被大霾封城。这也让北京几乎接过了“雾都”的名号。伦敦“雾都”之名由来已久,但最着名的要数1952年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据史料记载,从12月5日到12月8日的4天里,伦敦市死亡人数达4000人。在接下来的两个月中,陆续又有8000人死亡。
雾都伦敦
其实伦敦雾霾问题存在已久,作为工业革命的先驱和中心,随着英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大量化石燃料尤其是煤炭的消耗量不断增加,使得伦敦大气污染愈演愈烈。形成伦敦烟雾事件的直接原因就是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和粉尘污染。
雾霾也经常作为一种伦敦的标志出现在文学家和画家的作品中。法国画家莫奈在1870年左右专门跑到伦敦看雾,如果哪天天气好,莫奈还会特别失望:“我所有的画布都好像要空白一片了。”现在,莫奈的作品也成为19世纪后期伦敦空气污染的最直观历史档案。
莫奈·雾中的伦敦国会大厦
“伦敦烟雾事件”像一记重锤,使得英国人痛下决心开始整顿空气污染,并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的出台。该法提出禁止黑烟排放、升高烟囱高度、建立无烟区等措施,并且涉及控制机动车数量、调整能源结构等方面。同时,清洁空气委员会成立,负责监督空气污染的改善情况,提出由地方政府负责划定烟尘控制区,改造家用壁炉,更换燃料,禁止黑烟排放等措施。到1975年,伦敦的雾霾日由每年几十天减少到了15天,1980年降到5天。雾都已经名不副实。
可惜伦敦的抗雾斗争并没有到此结束。80年代后,伦敦的汽车数量激增,当时机动车保有量达到了244万辆,交通堵塞情况严重。自1981年以来,伦敦乘汽车外出的数量增长了20%,占所有上班行程的43%,交通污染取代工业污染成为伦敦空气质量的首要威胁。英国政府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对抗这种由汽车带来的空气污染。
首先,是控制车辆氮氧化物污染的排放。此前英国民众的强烈抗议曾强烈抗议过汽车尾气中的铅成分,铅一旦吸入人体后就无法排出,会严重影响后代智力。在推广使用无铅汽油之后,人们发现汽车排放的其它污染物如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不稳定有机化合物等也极为有害,它们被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后,会发生复杂的光化学反应,产生以臭氧为主的多种二次污染物,形成“光化学烟雾”。
从1993年1月开始,英国强制所有在国境内出售的新车都必须加装催化器以减少氮氧化物污染的排放。对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以及碳氢化物等成分进行严格控制,并在汽车年检中检测尾气中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是否达标。
其次,通过交通拥堵费和发展公共交通来限制私家车流量。自2003年2月起,伦敦市政府规定,收费区域为伦敦市中心8.5平方公里区域(现在已扩展到了22平方公里),从周一到周五的早上7点至下午6点在收费区域内行驶,需要缴纳拥堵费。拥堵费在过去10年有所增长,目前已从最初每天5英镑上涨至11.5英镑。随后,伦敦市公布了更为严厉的《交通2025》方案,限制私家车进入伦敦。研究表明,该措施减少了收费区域内26%的交通拥堵。区域内行驶速度增加了5-10公里/小时;2003—2006年,该措施减少了由交通排放的氮氧化物(NOX)、PM10和CO2污染物浓度分别为17%、24%和3%。伦敦市市长鲍里斯计划到2023年把伦敦私车流量减少9%。与此同时,伦敦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鼓励市民选择地铁或公交系统出行,并计划修建12条自行车高速公路。鲍里斯市长本人也坚持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
近日,北京市交通委宣布,2016年将研究试点征收拥堵费,再一次引发人们的热议。不知北京收取交通拥堵费效果会如何?
此外,伦敦政府在2008年推行了低污染排放区政策。在低污染排放区内行驶的车辆必须达到一定的排放标准,否则将会被征收费用。此举的目的是为了加快污染严重车辆的更换速度,促进老旧车辆加装减排装置,降低车辆的污染排放,使伦敦的空气质量得到改善。研究结果表明,与低污染排放区以外的区域相比,该措施的执行使得PM10污染浓度下降了约2.46%到3.07%。而且,伦敦的空气质量战略也强调,未来会通过不断提升低排放区的准入门槛,加强对机动车排污的控制。
政府还陆续出台或修订了一系列法案,如《汽车燃料法》(1981年)、《空气质量标准》(1989年)、《环境保护法》(1990年)、《道路车辆监管法》(1991年)、《清洁空气法》(1993年)、《环境法》(1995年)、《国家空气质量战略》(1997年)、《大伦敦政府法》(1999)、《污染预防和控制法》(1999年)。这一系列空气污染防控法案,对其他废气排放进行严格约束,制定明确的处罚措施,以控制伦敦的大气污染。从1995年起,英国又制定了国家空气质量战略,规定各个城市都要进行空气质量的评价与回顾,对达不到标准的地区,政府必须划出空气质量管理区域,并强制在规定期限内达标。
政府还将各种空气监测信息均向外开放,英国公民可援引《自由信息法》,向政府环保机构索取相关数据,不得被拒绝,全民监督。主流媒体也会大力抨击政府的失误。
另外,还通过大城市周边的“新城”建设,有效降低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密度。1945年,英国启动政府主导的新城建设运动。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已经建立33个新城,容纳23%的城市居民。有效降低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减少交通污染。此外,还通过加强绿化的方式来防治污染。现在伦敦城区三分之一面积都被花园、公共绿地和森林覆盖,拥有100个社区花园、14个城市农场、80公里长的运河和50多个长满各种花草的自然保护区。这些绿化带有效地净化了空气。
新的问题
由于十分在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欧盟青睐用柴油替代汽油。英国的柴油汽车大行其道。然而这也造成了另一个隐患,二氧化氮污染——虽摘掉“雾都”的帽子多年,但英国目前仍是欧盟国家中空气质量最差的之一。
2012年,欧洲有301处地点的空气二氧化氮含量超过了欧盟标准。伦敦有七个地点超标,罗马、雅典、马德里、布鲁塞尔、柏林也有地点超标。在1513个监测点中,伦敦的马里波恩路情况最差。
欧盟的二氧化氮限制最大值为每立方米空气40微克。根据欧洲环境署数据,2012年,马里波恩路的每立方米含量几乎是94微克。2014年,欧盟就空气污染处理不得力而决定对英国发起法律诉讼,使英国面临将近3亿欧元的罚款。
欧盟自2000年以来实施的法规允许柴油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包括二氧化氮)可以比汽油车多三倍。去年9月份生效的新法规缩小了这一差距。而柴油车在英国很普遍也很受欢迎,所以控制空气中二氧化氮含量对英国政府而言特别困难。伦敦现在的车有一半是柴油车,10-15年前柴油车则只占10%多。伦敦市长环境和能源顾问本查尔斯说,“我们现在被柴油车套牢了”。据估计,伦敦到2025年才能执行欧盟2010年出台的规定。
欧盟的空气治理标准如此苛刻,也成为了大众柴油车选择排放造假的原因之一。可想而知,那些欧盟国家得知真相之后心里有多委屈——怪不得我们怎么计划都数据都不对,原来被骗了。
尽管已经不是“雾都”,英国与雾霾斗争还在继续。而中国的情况比英国还要复杂,燃料污染和尾气污染交替进行,而且雾霾的省市过多不好管理,因此整顿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从“过来人”英国那里学习经验,尤其是他们对抗雾霾的决心。
B. 最新!伦敦宣布进入“重大事件”状态,这是怎么了
伦敦宣布进入重大事件状态,这个所谓的重大事件是由于高温所导致的,因为按照英国的规定,气温达到40度以上将进入重大状态。学生停课,工人停工,必要的生活基础设施,正常运行娱乐产业也是全面封停的状态。
已经出现了多名居民因高温中暑导致热射病,然后住进医院甚至是出现生命危险的情况。他们40度以上就会全面进入停工状态,但是他们这种状态不会持续太久,因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就是一股热浪来袭,那这个地方可能温度瞬间就会到40多度,但是这个无热量过去了用不了几天,它可能就到10度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欧洲国家他不怎么喜欢装空调的原因,因为他们的热不是长期持续的,只是偶尔那么几天。
C. 英国的大学为什么罢工
包括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在内的60多所英国高校教职员工22日开始罢工,预计100多万学生将受到影响。
向左转|向右转
由于校方事先并不知道哪些教师可能参加罢工,一些学生在上课前一天夜里、甚至当天到了教室才得知无课可上。
伦敦国王学院的一名学生称,受罢工影响,本学期10周课中约三分之一可能面临取消,而学院明确表示不会有补课、换课等补救措施。这可能影响部分学生的学习进度甚至毕业论文。
向左转|向右转
中国留学生称,她所在的学校已经因教师罢工停课,但校方明确表示3月份的考试和提交论文时间不会因此而延后。这意味着学生将在没有教师指导下完成考试和论文准备工作,而校方并没有承诺任何补偿。
已有多所高校的学生发起联名请愿,要求校方补偿教师罢工给学生带来的损失。约克大学学生在请愿书里写道:如果教师继续罢工,校方应退还每名学生300英镑作补偿。
这次罢工规模真的很大。
目前涉及到的高校达61所,几乎有些知名度的高校全都名列其中。
英国大专院校教师联合会认为这种做法风险太大,可能导致教师退休后拿到手的养老金大幅缩水。30多次谈判未果后,隶属大专院校教师联合会的60多所高校教师成员投票决定罢工抗议。大专院校教师联合会表示,这轮罢工计划持续一个月,不排除延长罢工的可能。
D. 英国的教育怎么样
说到英国教育,必然要提及英国的私立学校。英国的私立学校,是英国优质人才的摇篮。学生人数仅占全国学生总人数7%的私立中学,每年要向牛津、剑桥输送40%左右的学生。英国的军官、法官、医生、执行官等要职里7成左右的人拥有私立教育背景。
有人说,英国的私立教育是精英教育的模本。进入优质的英国私立中学,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学生有半只脚已经踏进了世界名校的大门。而送孩子去英国念私立小学,则是在为他们顺利升入私立中学做准备。
英国教育不止注重学术教育,还注重学生的个性与爱好培养。以器乐为例,一所优质私立小学的乐器教学几乎涵盖了整个交响乐团的主要乐器,学生不仅可以广泛接触,还能选择自己特别喜好的乐器进行深入学习,甚至是师生一对一授课。而体育课,不仅开设有传统的田径、游泳、体操等项目,有的男校还会大力支持学生参与球类比赛,甚至愿意为了让学生跨校比赛交流而停课半天。
如果学生发现了自己某一方面的长处或是在学习中对某一方面特别感兴趣,老师不仅会鼓励你尝试与提升,甚至会尽全力配合你的发展需求。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有学生在私立小学想尝试舞蹈又毫无基础,跟不上学校的舞蹈课程,没关系,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重新开一个小班,单独教学。只要你感兴趣,学校就会给你提供机会与空间。
在英国,越是优质的私立小学,越愿意更多的花时间培养学生的各类兴趣与特长,那些看上去与考试无关的、无法用来养家糊口的“没用的东西”,恰恰提升了学生的素养,挖掘了学生更多的潜能。
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英国的私立小学并没有统一的教材,不少课程的教材都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自定或者自制的。学生在学习中围绕一个又一个有趣的主题展开,有的看似在玩耍,实则让学生收获了很多能力,学习也自然的融合其中。
很多家长都听说英国教育比较轻松,到英国留学的孩子不需要做作业,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英国教育提倡快乐学习,但并不是不做作业,而是在一种轻松有趣的氛围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保护学生那颗对于世界的好奇心。在探索、追寻“答案”的路上,实现知识积累与自我成长。教师让学生尽可能自由的探索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探究与思考,不局限于唯一的“正确答案”。因此,这样的英国教育培养出的学生才能在各类社会工作中大放异彩!
E. 英国大学教师罢工 留学生能获得哪些补偿
在大家的的潜意识里,英国是一个以教育闻名的国家,估计不至于出现旷日持久的英国大学课堂“停摆”。下面来说说英国大学教师罢工,留学生能获得哪些补偿。
但英国大学低效的运营机制不会对善后做出迅速反应,很可能通过缩短教学时间、推迟毕业时间等方式把毕业班的学生“打发”走,经济赔偿的几率微乎其微。中国学生和家长为维权而进行的据理力争很可能化为泡影。
某国内着名留学中介好培纤悄友S与我微信联系称,有关2018年2月22日开始的英国大学教师罢工事件,引起中国留英学生及家长的严重关注,S的工作电话几乎被打爆,大多是针对事态及应对方案的咨询。
包括牛津、剑桥、爱丁堡、帝国理工、伦敦国王学院、曼彻斯特、纽卡斯尔、诺丁汉等名校在内的英国57所大学、4万教师卷入了此次罢工事件。英国教师的退休金(pension)利益诉求、在校学生——特别是中国留学生——缺课损失的权益诉求、教育“是公共产品还是商品”的权利诉求,像喷涌四溢的岩浆,炙烤着国际化教育的公信力。
公立教育政府不投入,还能指望谁?
根据《卫报》(The Guardian)2018年2月22日电,英国大学教师退休金问题的焦点是从固定收益模式(defined benefit scheme)改为浮动收益模式(defined contribution scheme),也就是说,代表英国大学的资方(University UK,简称UUK)要求根据退休金在股市中的获利情况决定教师的收益。
退休金从旱涝保收的“铁杆庄稼”变成了前途未卜的“空头支票”,遭到英国大学工会(University and College Union,简称UCU)的强烈反对。
当前英国大学教师退休金61亿英镑的巨大缺口,是近10年来英国教育当局实施的高等教育“社会办学”累加的诸多矛盾的总爆发。
英国高等教育以公立模式为主导,政府财政拨款是支撑学校正常运行的竖漏主体。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欧债危机、“脱欧”分手费等财政压力,不断挤压教育投入的空间。
2009年卡梅伦政府废除了推行多年的本国及欧盟学生免费入读公立大学的体制(苏格兰地区高校仍保持原有的免费政策),学费从最初的每人每年3000英镑,迅速提升到9000英镑,本质上是政府“甩包袱”,减少对教育的财政投入。
增加的学费能否减轻英国政府“不作为”留下的财务压力呢?恐怕不行!
包括部分“前30”名校在内的一些英国大学,为了紧缩预算,不惜大量雇佣“临时工”——减少正式教师、增加临时教师,为什么?英国老师太贵!
在英国,大学教师的收入虽然没有与公务员严格挂钩,但肯定高于社会中间水平,税前年薪一般不低于2万英镑(按当前汇率约17.6万元人民币)。这是劳资双方经过多年的博弈与磨合,形成的高等教育行业收入基准线,而且已经成为社会普遍认可的工资额度和社会保险制度。
财政上捉襟见肘的英国政府,似乎已经无暇顾及大学的财务状况,资方(大学)向教师的退休金开刀似乎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因罢工停掉的课程能退费吗?
英国教师的利益需要保护,英国在校学生的利益如何善后呢?
根据BBC的报道,目前已有9万名英国在校大学生联名要求校方补偿因罢工停课造成的学费损失。在这个罢工引起的敏感问题上,英国教育主管当局态度暧昧,一配渣方面强调英国大学应该确保学生的利益,另一方面又表示大学有权作出最后的决定。
虽然中国和英国都是公立体制为主导的教育体制,但政府在其中的作用差别很大。英国大学是“去行政化”的产物,运营相对独立,这个环境中,类似中国教育主管部门的“红头文件”是没有的。换句话说,如果英国大学不同意赔偿学费,政府也没什么办法。而且一旦英国大学同意退费赔偿,也就意味着学生接受了缺课的现实,缺失的课程彻底无法补回来了。
显然,钱不是主要矛盾,能否顺利结课、拿到学位才是学生和家长最关心的。特别对于在英国攻读硕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而言,普遍一年期的学制,时间非常紧张,2月底正是主课进入到关键时期,目前教师罢工的14天可以说是致命打击。一旦劳资双方仍不能达成协议,再推迟更长的时间,正常毕业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对中国学生来说,9月份拿不到学位证明(学位正式颁发一般是年底)和成绩单,对回国就业、落户等都会带来不利影响。
教育商品化的风险与危机
此次罢工事件是2009年卡梅伦政府时期全英总罢课以来,英国最严重的高等教育危机。
一位伦敦国王学院法律专业学生在接受BBC采访时,提出了教育作为公共产品和商品双重功能的矛盾。
当政府不再充当公共产品的资助者时,教育的公共职能将让位于商品职能,所谓公立教育也就名存实亡了。
当大学为了生存而不择手段时,不要说教育的公共职能,商品职能恐怕也无法满足了,比如因罢工缺课造成的对学生的违约问题。
英国高等教育“去行政化”的结果明确了大学的自主经营权,但未免又滑向了放任自流的“去公立化”状态,将所有风险都推给了大学。
目前英国教育当局也介入到罢工事件中,我估计不至于出现旷日持久的大学课堂“停摆”。
但是英国大学低效的运营机制不会对善后做出迅速反应,而停课造成的影响不可能被完全修复,很可能通过缩短教学时间、推迟毕业时间等方式把毕业班的学生“打发”走。
如果能做到这些,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这次受到低概率事件影响的在校学生估计只能自认倒霉了,校方很可能以“不可抗力”为由拒绝做出经济赔偿。
另外,英国大学在校的国际学生中,中国学生的比例最高,受到此次罢工事件影响也最大。但按照英国大学多元文化的逻辑分析,他们绝不会因为中国学生比重高而优先为他们解决困难。这是英国人的“公平原则”,中国学生和家长可以为维权而据理力争,但根据我多年的观察,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F. 知到上学校给选的网课一直没看,现在时间截止了怎么办
0:00
央视财经(《天下财经》)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英国各地学校停课、并改为线上授课,然而远程学习的质量和标准不达标的问题引发各界担忧。一项调查显示,英国可能有600万学生最近没有提交作业,疫情会给英国教育带来怎样的影响,让我们来看路透社的报道。
在英国中小学停课几个月后,从6月开始,一些英国学生终于迎来了返校。然而,所有学生全面返校的计划要到9月才会实施。人们越来越担心这个漫长的假期带来的影响。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英国有200万中小学生只完成极少量的作业,或根本就没有做作业。400万中小学生没有和老师经常联系。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工作与教育经济学教授 弗朗西斯·格林:实际上,孩子们在家学习的平均时长比之前调查显示的少很多,(每天)只有大约两个半小时。
据了解,英国许多私立学校由于资金充裕,投入大量资源开通了老师直播授课形式的在线学习。而部分免费公立学校则难以提供这样的条件,学生上网课的比例比私立学校少了将近一半。此外,英国一些低收入的家庭由于无法满足网络及设备方面的要求,导致许多学校的线上教学工作难以开展。研究显示,在英国,有7万名学生因为在家不能上网而无法完成作业。
路透社 纳塔莉·鲍威尔:英国教育部出手相助,在全国为中小学生开放了数百万个免费的无线上网热点。政府还投入超过1.2亿美元用于远程教育设备支持,为学生提供笔记本电脑、无线路由器和平板电脑。
不少英国教育界人士担忧,长时间离校很可能造成学生跟不上学习进度,对他们将来的学习会产生影响。同时疫情的反弹也成为英国中小学全面复课的绊脚石。近日,莱斯特的确诊病例数出现显着上升,英国政府紧急叫停了当地的中小学返校计划。不少人担心,如果疫情持续反弹,会有更多英国学生的学业受到影响。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