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英国的绅士淑女们有些什么餐桌礼仪
坐姿在出席宴会时,只有已婚妇女才可以佩戴冠饰。这些头冠饰品一般是结婚时的礼物。是否佩戴冠饰可以将房间中的已婚与未婚妇女区分来。还想再来点儿?
直接要求再来点儿食物或饮品有些不妥。正确的做法如下:在用下午茶时,如果您还想再喝点儿,那么您可以询问离茶壶最近的那个人,他是否想再来点儿茶。出于礼貌,被询问者通常也会反过来问您同样的问题。当然,可能还有一种情形,比如在餐后饮酒阶段,对方竟没有将波特酒(Port Wine)瓶递过来,那么这时,您可以说,“玛丽女士,您知道那位**伯爵吗?他人真是太好啦,每次都忘记把酒瓶递给我”。这么说对方就一定明白您的意思了。要想解毒,只能以毒攻毒!微信公众号【潮流解毒】 ID:para_fashion
‘贰’ 英国人们的生活环境好吗
英国人的真实生活水平
之前看到了有位仁兄写日本的真实生活,我参照了一下英国的,觉得日本和英国在很多社会体制和消费概念上是一样的,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英国人的真实水平。 本人工作了一年半,收入在同龄人中属于略高于英国平均水平。
英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人有很多地方和之前那位仁兄描述的日本人真实生活一样,之前那位仁兄用了计件的办法来描述购买力和收入的关系:
月购买力即中国月工资/物价=1500元/7元=214件,日本30岁工人的月工资/物价=300000日元/100日元=3000件,日购买力中国 214件/30天=7件/天,日本3000件/30天=100件/天。反过来理解物价/工资比就是中国物价一天工资能买7件,日本一天工资可以买100 件。
对此很多人难以理解,有人反驳说一碗拉面在日本要600日元,是中国物价的5-10倍。其实作者没有错,网友的拉面论也没有错,只是网友有一个概念没有搞清,那就是,在中国,最贵的是物品,最便宜的是人力,而在发达国家,最贵的是人力,最便宜的是物品。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日常生活用品和食物,如果去超市购买,价格将非常便宜,便宜到什么程度?便宜到等于或略高于大陆的消费水平。那位在日仁兄说的百元店,英国也有一镑店,很多东西,比如六灌可乐一镑,十二个鸡蛋一镑,一大盒曲奇饼一镑,这些都是确实存在的,到不是夸大。当然,这些一镑店都是档次比较差的东西,在超市里同样的物品会有明显档次的差别,比如一盒鸡蛋,最便宜的一镑十五个,最贵的可能是三镑六个。一镑店都是同类中最低端的,但是由于很多生活必须品在我看来没有必要买到很高端,所以一镑店还是我非常乐意去的地方。与之对应的是英国的人力资源非常昂贵,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所有的服务业价格会提上一个档次,去餐馆和在家里自己做饭在消费上可能相差三到四倍,所以像在中国一样,在家吃怕麻烦不如去餐馆的说法在英国是不成立的,当然,去KFC或者一些印巴的kebab快餐店除外。 很可悲的是,中国人的人力便宜不仅体现在国内,在英国也一样。 同样的宅急送,PIZZA HUT全伦敦都有点,到我家应该不超过10分钟,是15镑以上起送, 我知道的一家中餐馆离我那里车程是25分钟,十镑钱以上起送。 一个雨天我点了十二镑钱的菜,过了一个半小时门铃响起,一个十八九岁的白白净净的小伙子头发湿漉漉的站在门口,我很过意不去,因为我知道如果来回车程快一个小时却只送12镑左右的东西的话,那他一个小时挣的钱应该不超过3镑,我知道英国的法定最低工资是5.5镑,但是中国城里的最低工资有开到两镑的。
我觉得那位日本仁兄对日本社会结构经济体系构成了解非常透彻,在下很佩服,远远达不到那种程度,只能尽力为之,在这里模仿那位仁兄的构文逻辑了。
1, 收入和购买力。
收入: 英国普通人毕业后的收入为2万镑,逐年递增,在三十岁左右达到3万镑,在四十岁达到4万镑, 这是属于平均税后水平,低于这个的应该算是比较不如意的,高于这个应该算是比较成功的。 月购买力按照三十岁的3万镑计算 英国月工资/物价 = 2500镑/<1镑 = >2500件, 英国人的日购买力应该是 2500/30,大于83件, 个人觉得在英国一镑的用途还是要略大于100日元,所以日英两地的生活水平应该比较接近,日本略高。 这个应该可以理解,日本的人均GDP本就略高于英国。 由于饮食习惯的问题,英国和日本在有些食物的价格上应该有区别,比如英国的牛奶,鸡蛋,薯仔,西红柿,胡萝卜,牛肉,羊肉,果汁等就相对便宜,但是鱼类,新鲜叶类蔬菜,猪肉相对比较贵。 一般来说周末开车去附近24小时的大型超市买两个礼拜的东西塞满冰箱。 如果不去餐馆也不出去社交的话,我和女友一个月的生活费大概在200-300镑,这笔钱已经足够吃自己想吃的喝自己想喝的。 如果去一般的餐馆的话平均每个人消费是15-20镑。
2, 住宿
伦敦的住房比其他城市贵30%-40%, 伦敦又从里到外划成六个区,你可以把伦敦想成六个同心圆,从内到外六个圆圈价格也是从高到低。 英国人在有第一份工作的一到两年内都会租房住,一般来说一个地段不错的现代高档公寓区离地铁站比较近的二区或三区的两卧一厅租金在1000镑一个月, 如果在市中心一区的话价格可能达到1500-2000。 而如果在三区以外的话一个三房带花园的房子可能一个月是800镑,所以找一个三区以外离火车站近的房子是个不错的选择。 英国人的购房大都通过分期付款,凑够首期直接去银行谈分期付款。 三区一个不错的三房两厅带花园车库的房子大概是30W镑左右,那样首付3W镑,以后每月付500镑付20年,这点和日本的情况应该很像。 二线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房价低大概20%-30%, 三线城市房价低50%-70%不等, 有一次去英格兰北部的一个叫做grimsby的海边小镇玩,看到那边的海景房子一套是8W镑,看的我心很痒。
3,话费
这个我想单独拿出来提一下是因为我也曾经是深受电信剥削的苦难者,一直觉得用手机聊电话是件非常奢侈的事情,每每有电话打来还要看一下区号计算下是来自多少公里以外的电话。在英国签了手机后终于明白了很多问题,比如,为什么中国人那么喜欢发短信。 这边的手机通常是签合同,一个18个月的合同,每个月交付30镑钱,运营商送你一部价值300镑的手机,每个月有1000分钟话费和500条短信,并且分钟数是单向计算,接听电话收钱这种谬论是绝对不可能存在的。 30×18-300,这样算来其实18个月的花费总共是240镑,那每个月花费是13镑左右。 我想了下大学期间我的手机话费应该是每个月100元左右,算下两地的收入差,再想一下那个短信机真的是恨电信恨的牙痒痒。
4, 税收
英国的税收很高,正式工作的话1500-35000镑的收入者需要交付20%的个人所得税,另外还有11%的每年的医疗保险费用。收入高于35000的部分将支付40%的税收,也就是说一个年工资是四万镑的英国人,一年交的个人所得税是35000×20%+5000×40%=9000镑。 收入越高交的税越多。 英国实行的是真正的高收入高贡献政策。 英国的税收被大量用于医疗和教育,本国国民教育成本极低, 医疗是全民免费,其实其覆盖面不止全民,是所有合法在英国居住的居民,包括留学生。 这种制度保证了再穷的人也享受最最基本的权利,生存权,不管你是否有份正式工作都可以去医院排队享受医生的免费诊断,医生会给你药房,你拿着药房既可以问医院购买,也可以自己去药材店购买,把医院从一个卖药的角色转化成一个诊断的角色,这是把医生和钱分开的一个关键措施,只有把这些关键部门的利益外壳剥离才是能解决很多我们今天诟病的问题,不知道为什么每年那么多过来考察的官员对这些措施视而不见。
以上是对英国人生活的一些方面的介绍, 希望大家结合那篇日本人的真实生活对国外的生活水平有个大概了解
‘叁’ 在国外可以用饿了么给在中国的人点餐么
据外媒 FinSMEs报道,英国HungryPanda筹集了2000万美元融资,由 83North 和 Felix Capital 领投。该轮融资,将用于公司的团队建设和技术创新,并加速其业务在全球的扩张,同时将重点放在美国市场上。
HungryPanda 是一家在线食品配送服务公司,成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英国诺丁汉,由 Kelu Liu 创立,旨在为华人提供外卖订餐服务。
我们来看一下海外华人同胞有多少人:全球共有200多个国家及地区,独立的城市要以万为单位来计量。除大陆地区外,海外华人同胞超过7000万人,广泛分布在全球各个国家。同时,每年还有上亿人次国人到国外旅游,因此华人的外卖订餐需求在各个国家都是非常有需求的。
HungryPanda 就是为亚洲餐馆和海外华人提供服务的外卖平台,为海外华人用户提供了量身定制的用户体验。平台帮助海外华人克服文化和语言障碍,同时为亚洲餐馆和消费者建立联系,并提供高效的送货服务。
HungryPanda 官网
HungryPanda 平台拥有怎样的优势呢?在价格方面,平台上同款商品平均比各大美国主流配送平台便宜2-3刀。在配送费上,配送费才$2.5起,比其他平台的配送费都要优惠。在平台售后方面,客服会提供咨询和催单服务。在业务种类方面,中餐外卖,中超食品,跑腿帮忙都能为消费者提供。
目前,HungryPanda 在英国、北美、澳新银行和欧洲的31个城市运营,并计划于2020年在美国的18个城市开展业务,现在拥有300多名员工。
除了 HungryPanda 以外,海外还有哪些知名的华人外卖平台?美国外卖的点餐平台RICEPO、缅甸的外卖平台 OrderMe 以及美国温哥华的外卖平台 foodontime等。
‘肆’ 英国大学食堂,可能是世界上脑洞最大的食堂!
食堂——每个人学生生涯中至关重要的角色。 我们都曾一边抱怨菜太难吃、食堂阿姨手太抖(从容不迫地抖掉大半勺菜),一边又幻想“明天的菜一定会比较好吃”,矛盾而挣扎地填饱肚子。
我所在的大学位于伦敦,食堂只供应午餐,1点到2点之间, 人均3.5英磅,相当于35元人民币。 35块钱在国内能吃上一顿不错的简餐了,黑椒牛扒意粉,芝士海鲜焗饭什么的。但用3.5磅在伦敦如果能吃饱,就是个奇迹了。
当然,我们食堂绝不会允许奇迹随便发生,所以我从来没在食堂吃饱过。可食堂的神奇之处在于, 它总能把低饱腹感与高热量完美结合,导致我们明明每天都饿着肚子,体重却蹭蹭飞涨 (宝宝心里苦)。
但是食堂还是有存在价值的,毕竟在英国学生的食物阶级链中,它并非垫底:
我校食堂有两个窗口,1号窗口会换菜式,每天三种套餐。掌勺师傅十分勤劳,主菜很少重复;2号窗口固定卖些沙拉、披萨、烤薯仔什么的。而在黑暗料理遍地的腐国, 我们学校食堂的水平发挥也算稳定,还偶有惊喜。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几乎不做英国菜。
(下文将不会罗列每道菜的名字,因为我实在不知道这些隐藏在世界各个犄角旮旯的料理究竟叫什么)
周一 • 黎巴嫩料理怎么吃?
这是一道黎巴嫩料理。底下是一张口味偏甜的饼,上面堆了烤鸡肉、不知名菜叶、不明品种米、腌咸菜、沙拉酱和番茄酱。
从以上描述中可以得见, 我经常处于一种“根本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东西”的状态。 但这有助于我以博大的胸怀和开放的态度接受所有“掌勺师傅认为能吃”的食物。
英国使我真正见识到了“多样性”——人种、语言、文化......连最日常的米饭都有很多品种。盘子里这种米甜津津的,形状和口感类似炒过的小米。它也可以做成咖喱味,一般见于中东料理。我最初很讶异于食堂卧虎藏龙,掌勺师傅竟然连黎巴嫩菜都会做,后来才发现这菜DIY度极高,谁都能在家里整出一盘来。
其实面对着这一大盘食物,我的心里是很迷茫的,因为不知道怎么吃。 是跟披萨一样直接用刀叉,还是效仿煎饼果子,把它卷起来? 可作为一名来自世界第一美食大国的学生,我的自尊不允许自己显露出对食物的无知。于是我假装不动声色,以肉眼几不可见的幅度转动脑袋,想看看身边的人是如何操作的。谁知左边那桌在用刀叉,而右边那桌正卷着吃......
值得一提的是,当天的买饭队伍从窗口排到了食堂大门。这现象在我们食堂十分反常,说明它一定广受欢迎,口味极佳。的确, 这道料理除了凉飕飕、鸡肉有些干、咸菜差点没把我齁死之外,一切都很好 (这真的是褒义)。
周二 • 下雨天,通心粉和薯仔更配吗?
这算是白汁通心粉吧?看起来朴素,吃起来也就是中规中矩的西餐,但如果懂得享受平凡的乐趣,还是可以从浓郁的酱汁里获得满足感的(申明:满足感≠饱腹感)。
薯条是标配。不管主菜是什么,配菜都是薯条,如果没有薯条,那就是烤薯仔、煮薯仔或者薯仔泥。 英国人对薯仔的爱已经满得要溢出来了 ,超市里的蔬菜区会专门开辟出一列专柜卖各式薯仔:大薯仔、中薯仔、小薯仔;袋装薯仔、散装薯仔......然而他们空有对薯仔的一腔热血,却不知怎么发挥它的美味,我为怀才不遇的薯仔感到惋惜。
周三 • 两小时必饿料理
不管是方便面还是炸鸡薯条,都是我的心头好,那股没营养又廉价的味道令人着迷。但食堂的炸鸡都是凉的,口感跟嚼干柴一样,没有酱汁的话简直难以吞咽。 这道菜就是典型的“两小时必饿”料理,吃过两小时后肚子就开始叫,跟闹钟一样准时。
周四 • 这猪真野
酱汁里有猪肉块、紫色大豆、胡萝卜,细看还有许多令人食欲陡降的白色絮状物。拿到这盘菜时我认真地犹豫过,不然倒掉算了。但抱着“来都来了”的中式心态,我还是决定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尝尝它能有多难吃。
米饭是很典型的印度米。印度米是什么概念呢?就是 形如一盘散沙,嚼起来丝毫没有米饭应有的黏度。 不管加了多少水,用了哪一款电饭锅,都有一种在吃夹生米的感觉。
猪肉块不仅硬,还很腥,肯定没有用葱姜料酒泡过,散发着野兽的气味。如果说普通的猪肉来自圈养的、粉嫩乖巧、慵懒丰腴的猪身上,那么 这道菜里的猪肉就让我想起在深山老林里横冲直撞、嘶鸣嚎叫的长毛野猪,粗糙而野蛮。
酱汁纯粹是为了让米饭不那么难以下咽而存在的,跟矿泉水的功能差不多,没什么味道。我实在看不出那些絮状物是什么,眼一闭心一横也就吃了。这和在国内吃烧烤是同一个心态,管它老鼠肉还是地沟油呢。只不过 烧烤的美味足以让我生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大无畏,但这道菜却令我领悟了什么叫“痴心错付”。
周五 • 一颗身中剧毒的肉丸
相信很多人都会对这道料理感到疑惑,我和你们一样疑惑。别的配料都认得,但对于那颗球状物,我真的不知道它是什么。它并非单纯的肉丸,而是发灰、外壳坚硬,里面穿插着像燕麦一样的白色片状物,还夹杂了小米似的黄色颗粒,如果硬要拿肉丸来做类比,我很想喊一句:
“医生!这颗肉丸中毒啦!!!”
坐我对面的英国同学敏锐地察觉到我在回避这颗身中剧毒的肉丸,于是不断怂恿我尝尝。我一再向他确认:“真的好吃吗”,他都目光坚定地对我保证。盛情之下我真的豁出去咬了一口, 顿时满嘴都是工业机器的味道,那种铁锈味,仿佛刚舔了一口家里的水管。 口感不像是肉糜,而像是谷物,咸的。
同学看到我扭曲的面部表情,也咬了一口,马上露出很尴尬的样子。于是我们无声地吃完了剩下的饭。
脑洞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于我而言,英国大学食堂的目标远不止为学生果腹。它脱离了一切低级趣味,正在向追求新鲜感与刺激性的康庄大道上绝尘而去。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