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英国为什么打德国汉堡

英国为什么打德国汉堡

发布时间:2024-10-28 09:40:55

Ⅰ 将近130年前英国干一蠢事,把德国眼前小岛出让德国,是什么蠢事呢

说起直布罗陀,大家都知道,是英国控制的世界闻名的战略要塞,然而,提起“北方的直布罗陀”可能知晓的人要少了许多。既然叫“北方的直布罗陀”说明地理位置起码是与直布罗陀差不多。原本也是英国控制的,但不知当时英国发了什么神经,竟然与德国以交换的形式出让出去。这就是赫尔戈兰岛。

令德国没想的是,英国同意德国占据赫尔戈兰岛。条约原本规定德国应保持这个宁静的半自治岛屿上“原有的法律和习俗尽可能地不受打扰”,但小岛很快被建成一个针对英国的军事基地。一战爆发时的赫尔戈兰岛上,岸炮、港口、兵营、工事等配套设施都已应有尽有。原住民全部遣送去德国本土。以致于二战时,有英国将领指责当初把赫尔戈兰岛给德国是严重的战略失误。

二战后,盟军以胜利者的身份,再次占领赫尔戈兰岛。但后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到了1952年,又不得不把赫尔戈兰岛还给联邦德国。

Ⅱ 英德恩仇录——为什么两次世界大战德国都选择跟英国开战

不列颠空战被击落的德军战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40年7月10日,德国空军空袭英国,不列颠空战爆发。 这不是英德两国第一次爆发战争,在一战,德国就曾与英国在欧洲大陆和海上大打出手。 从两次世界大战英德实力对比来看,德国胜算都不大:一战爆发前,英国拥有7.5倍于德国的人口,12倍于德国的殖民地,2倍于德国的海军;二战爆发前,英国乱正局拥有5.25倍于德国的人口,70倍于德国的殖民地,30倍于德国的海军。论综合国力和政治影响力,英国更占据绝对优势。 而且英国拥有包括第一工业强国美国、欧洲第一陆军强国法国等强力盟友,对德国形成海陆合围的态势;而德国的盟友却只有偏科的奥匈帝国、意大利、日本以及一众贫弱的仆从国,日本远水解不了近渴,意大利更是在一战开始后倒戈协约国,二战则不停拖后腿。 既然两次世界大战德国胜算都不大,为什么还是选择跟英国开战呢? 七年战争中的腓特烈二世 七年战争结怨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结束后,英国与普鲁士结盟,结果到了七年战争期间,英国发现几乎整个欧洲都在与普鲁士为敌,试图抛弃普鲁士这个盟友,但是随着法国对英国的威胁越来越大,英国又决定支援普鲁士。 1757年1月,英国与普鲁士签订第二次盟约,但是老皮特不久就在4月5日因为惹恼国王被解职,对普鲁士的援助断绝。 好在单挑欧洲的普鲁士扛住了攻击,并且在罗斯巴赫战役中以169死430伤的代价,重创法奥联军,联军死伤4500人,超过5000人被俘,因此再度得到了英国的援助。 1761年,乔治三世终止战争,老皮特被迫辞职,英国要求腓特烈承认失败并割让西里西亚遭到拒绝,英国再次停止援助。 如果不是俄国继位的沙皇彼得三世和继任者叶卡捷琳娜二世逆转联盟并且退出战争,普鲁士已经不复存在。 大英帝国 战争结束后,普鲁士损失惨重,14岁以上的孩子统统征调参军,有1.3万住家被摧毁,上百个城镇成为废墟,数千家庭灭门,据腓特烈二世自己估计,18万普鲁士军人战死在战场上,50万平民死于医药和食物哗让匮乏,占当时国家总人口的1/9。 倒是英国自己在战争中获利颇丰,1763年,英国骄傲地自称“ ”日不落帝国”。 正如后来俾斯麦所指出的:“ ”英国的政策从来就在于在欧洲寻找肯用自己的身躯维护英国利益的傻瓜。”而在七年战争中,普鲁士成了被利用的傻瓜。 英国损人利己的举动令普鲁士大为不满,两国自此结怨。 普奥战争 普鲁士吞并汉诺威,两国结为世仇 汉诺威位于北德平原和中德山地的相交处,很好地卡住了普鲁士本土与莱茵兰;又是神圣罗马帝国的选帝侯国,在众多邦国中拥有话语权和强大号召力。 随着汉诺威选帝侯路德维希被英国议会迎为英国国王,汉诺威升级为王国,历届英国国王又是汉诺威王国国王,英国得以成功插手德意志地区,执行“ ”大陆均势政策”,与奥地利结盟阻止普鲁士壮大、又与普鲁士结盟试图阻止德意志邦联统一继续分裂德意志。 而且如果此时与英国开战,只要汉诺威登高一呼,很容易就能在德意志地区召集一群老清燃旧贵族与普鲁士作对,那么普鲁士将面临两线作战的窘境。 汉诺威国徽 而普鲁士正在寻求崛起与统一,因此他们不希望英国干预德意志地区事务,阻碍普鲁士统一德意志邦联,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更令普鲁士深恶痛绝。 1866年,普奥战争爆发,普鲁士以闪电般的速度吞并汉诺威王国,自此汉诺威成为普鲁士的一个行省。 普鲁士吞并了英国的祖产,英国自然不可能善罢甘休,英德两国自此结为世仇,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对立埋下伏笔。 威廉一世登基 德国崛起,同英国争夺海外利益,关系持续恶化 19世纪中期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世界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德意志各邦国的资本主义得到不断发展,邦国之间来往日渐密切,但分裂的局面严重阻碍了邦国之间的贸易来往,促使德国不断走向统一。 最终在普鲁士在威廉一世和俾斯麦等人的领导下,统一德国,建立德意志帝国,促成德国工业化的第二个 *** 。 德国起步晚,但是通过引进英美等国先进技术和设备,吸引外资,再加上普法战争中从法国得到的50亿法郎战争赔款以及阿尔萨斯和洛林这两个重要矿产地,德国走上了一条以重工业为主的资本主义道路。 阿尔萨斯和洛林 1870-1913年,德国煤炭开采量从3400万吨增至2.77亿吨,钢产量从17万吨增至1832万吨,铁产量从139万吨增至1931万吨。整个1850年至1913年,德国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一直快于轻工业,到一战前夕,德国已建立起完善的工业体系,重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铁路建设方面,从1835年德国修筑第一条铁路开始,德在铁路方面的投资就呈上升趋势。铁路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重从1850年的2.8%提高到1870年的10.4%。 德国高速发展的经济也吸引了大量的外资进入,德投资率保持在20%左右,是英国的2倍多。 19世纪末的汉堡港 1870-1913年,德国GDP年均增长率、人均GDP年均增长率和人均单位小时GDP年均增长率均高于同一时期的英、法两国。 这个时期德国工业从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贸易额和对外投资随之大增。1913年德国占世界贸易比重的13%,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也是英国第二大贸易国。1914年,德国资本输出高达440亿,德国开始踏足列强争霸,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1884年开始,德国陆续占领德属新几内亚群岛、德属所罗门群岛、布干维尔岛、马里亚纳群岛等;在中国也占领了胶州湾保护领地、天津德租界、汉口德租界等。 威廉一世 同时,德国深知在海上对不是英国的对手,开始筹建一条从柏林—拜占庭—巴格达的铁路,加大贸易来往,同时德国势力可以伸入亚洲直达波斯湾畔,威胁英国以印度为基地的势力圈,也就是“ ”3B计划”。 作为应对,1884年,列强瓜分殖民地的柏林会议后,在罗得斯“ ”2C计划”上升级的建设连通开罗—开普敦—加尔各答的“ ”3C计划”成为英国争夺霸权的官方侵略计划,抓紧对非洲尤其是南非金矿和钻石的控制和开发。 德国也眼馋非洲的利益,想沿赤道向两边扩张,在西南非和东非建立一个殖民帝国,切断英国南北殖民地之间的联络。 1884年,德国占领德属喀麦隆,1885年占领卢旺达和布隆迪。1890年德国抢占坦噶尼喀,挡住英国去路。当英国企图经过比属刚果修筑铁路时,德国又压迫比利时拒绝让英国铁路过境,破坏了英国修建纵贯非洲铁路线计划。 威廉二世 德国还极力破坏英国在非洲南部的扩张。1896年,德兰士瓦粉碎詹森远征,德皇威廉二世特地发出贺电,并援助布尔人以军事物资,英国对德国的做法感到极为愤怒,下定决心用军事手段处理德兰士瓦问题。 但为了避免德国卷入英布战争,英国提出瓜分葡萄牙殖民地的诱饵,与德国在1898年9月26日签订条约。 但即便如此,双方在这场殖民地争夺中的矛盾已经爆发。英国一改对德国的妥协姿态,转而在全球各地采取对抗措施,而德国也针锋相对。 德国公海舰队 英德海军争霸 英德争霸的重点,除了经济与殖民地,最重要的便是海军。 1890年-1905年期间,马汉着名的海权论三部曲出版,论述了制海权对一国力量的重要性,这三本书也为竞争中的德国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1890年5月起,德国先后开工四艘“ ”勃兰登堡”级战列舰,该舰突出公海作战的需求,将舰队海上思想放在了首位,与英国划时代的无畏级战列舰“ ”皇权”号相似,是海军发展史上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铁甲战舰。 而通过1897年与1900年的新海军方案,德国实行提尔皮茨计划,加快海军扩张,希望建立一支排名世界第二的海军。 左起:威廉二世,提尔皮茨海军元帅,冯赫岑多夫海军元帅 在计划中,英国是德国头号敌人,德国舰队主要目的是战略防御,利用英国广阔海外殖民地需要分散军队进行维持的劣势,形成优势兵力,逐一击败英国舰队,威胁或胁迫英国出让海外利益。 1898年,德国提出了《舰队法》,以每年建设3艘主力舰的方式,使德国舰队在达到60艘之后实现以战列舰为核心、新老自动更替。威廉二世曾经说:“ ”我不把我的海军建立到和我的陆军同等水平,我绝不停歇。” 随着军备竞赛进入狂热阶段,1905年英国开始建造无畏舰,1907年德国也开始建造无畏舰。为了保持优势,英国执行以二对一海军政策,即保持自身无畏舰数为德方之两倍以相应付。 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后,英国更联同法俄两国实施三国海军联防,即英国在北海、法国在地中海、俄国在波罗的海分别对付德奥两国海军。 不过在1913年,英国曾建议双方在一年内停止建造军舰,但德国拒绝该建议。 德国在海洋方面跃跃欲试,英国必然倾尽全力剪除德国这个威胁。 俾斯麦 德国失败的外交,将英国推向对立面 在俾斯麦担任首相期间,德国实施了“ ”大陆政策”和“ ”均势外交”。 “ ”大陆政策”确定欧洲才是德国的舞台,而“ ”均势外交”则是制衡:削弱并孤立法国;同俄、奥结盟,阻止法俄接近;拉拢中、南欧诸国,阻止俄向中、南欧发展;挑拨英俄关系,促使英俄对立;鼓励法国对外扩张,与英国对立,最终形成英、法、俄、奥、意相互制约,德国得利的局面。 19世纪70年代,俾斯麦试图进一步削弱乃至摧毁法国,为了防止俄法联盟,东西作战,1873年,德国促成缔结俄国、奥匈、德国三皇协定。而在1874年,俾斯麦又写道:“ ”谁也不应抱有幻想,法国再次强大之日,就是和平结束之时。” 1887年,德俄签订《再保险条约》,德俄关系保持稳定。 从左至右,沙皇尼古拉斯二世、英皇乔治五世、德皇威廉二世,三人互为表兄弟。 但在1888年,性情冲动鲁莽的威廉二世上台之后,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1890年,威廉二世辞退俾斯麦,积极推行具有强烈军国主义色彩的“ ”世界政策”,参与列强争霸,企图重新瓜分世界。 1890年,德国 *** 不再续订《再保险条约》,德俄关系开始恶化,法俄两国达成协约,俾斯麦制定的“ ”大陆政策”和“ ”均势外交”宣告破产,“ ”世界政策”成为德国主要外交政策,与法俄不断交恶。 德国又在同年积极同英国修好,签订《黑尔戈兰—桑给巴尔条约》,解决东非边界争端,德英两个关系缓和。 但是德国又十分矛盾,一方面希望迫使英国加入德意奥三国同盟,一方面又希望组织一个“ ”大陆同盟”来孤立英国。 这种矛盾心理使得英德双方都不想诚心结盟,最终在“ ”克鲁格电报”事件之后,英国与德国的矛盾开始激化。 日俄战争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由于英国支持日本,又发生俄国波罗的海舰队误伤英国渔船事件,德国试图与俄国结盟,但遭到俄国拒绝。 此时法国为了夺回阿尔萨斯和洛林,选择与英国缔结协约,又侵犯了德国在摩洛哥的利益,第一次摩洛哥危机爆发。 1905年,日俄战争俄国战败,俄国国内爆发革命战争,原本德国已同俄国成功结盟,但是沙皇在俄国国内劝说下又拒绝缔约。 1906年,为了解决第一次摩洛哥危机,阿尔赫西拉斯会议召开,由于英俄共同支持法国反对德国,1907年英俄又缔结协议,至此三国协约集团成型。 可以这么说,威廉二世的一系列外交政策不仅没有同英国结盟,拆散协约国集团,反而将英国推向自己的对立面,最终导致一战爆发,德国战败。 一战结束凡尔赛条约签订现场 英国想利用德国,结果大陆均势和绥靖政策破产,与德国撕破脸 一战结束后,多国签订《凡尔赛条约》,但德国在条约签署过程中饱受歧视,不仅在条约确定之后才通知德国签署,而且在签署前一天还以武力相威胁,更重要的是,法国主导、英美不断妥协的苛刻条约几乎榨干了德国最后一滴血,对英法复仇的种子在德国民众心中生根发芽。 英国清楚条约带来的后果,为了防止法国乘势崛起,继续在欧洲大陆采取“ ”大陆均势政策”,并扶持德国。 德国对英国的伎俩十分清楚,在纳粹党利用国内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上台后,利用对民众对英法复仇的心里,以军事工业为主导,在英美等国帮助下复苏经济,扩军备战。 1936年,德国工业生产恢复到了1929年的水平;1937一1938年仍持续上升。德国工业的发展速度令美、英、法等国望尘莫及。 纳粹阅兵 德国在1938年占世界制造业产量的14.3%,超过法国和英国生产的总和。到1938年,德国的钢产量达2330万吨,居欧洲第一位。到1939年,德国的铝产量为19.9万吨,占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一位。在30年代,德国控制了全世界钾输出额的70%,当时德国是世界上人均拥有收音机数量最多的国家。 1933年一1939年,德国全部备战支出在400亿马克以上,约占同一时期国家预算总支出的五分之二或国民收入的10.6%,军工生产增加了7倍,大批的机场、国防公路和防御工事等工程都己投入运行。 眼看着德国壮大,英国又出台“ ”绥靖政策”让德国成功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祸水东引,利用德国来攻打苏联。 即便德国与苏联瓜分波兰,英国连同法国依然是宣而不战。 不列颠空战伦敦遭到轰炸 但随着法国投降,英法联军灰溜溜得跑回英国,英国的大陆均势和绥靖政策均告破产,对德国的政策也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干脆与德国撕破脸。 在法国投降后,希特勒为了避免与英国对立,两线作战,便通过瑞典国王及其他特使带消息给英国希望求和,并且提出了包括瓜分法国殖民地在内的对英国十分有利和宽厚的条件,但被英国直接拒绝。 英国主动占到了德国的对立面,英德两国不得不战,也必须要战。 德国向盟军投降 正是基于以上种种原因,使得无论是一战还是二战,尽管英国比德国和他的盟友更强大,但德国依然选择向英国开战。 只不过德国不仅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没有打败英国,实现自己崛起于世界、称霸于世界的野心,反而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将世界拖入灾难的深渊,德国自己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幸运的是,德国在二战后真诚地忏悔自己的侵略罪行,承认二战中的民族责任,进行了深刻彻底的反省,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原谅,使得德国从战争瓦砾中重新站了起来。

Ⅲ 二战所有有名的行动,像海狮行动,巴巴罗萨行动,市场花园行动这种...

但泽计划——1939年1月德国制定的进攻西方的作战计划。
白色方案——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的行动。

威塞演习——1940年德国征服丹麦和挪威的行动。

海狮计划——1940年德国在英国实施登陆的计划。

发电机行动——1940年5-6月英军从敦刻尔克的撤退行动。

雕日行动——1940年8月13日,德国开始对英国实施大规模空袭行动。

巴巴罗莎计划——1941年德国进攻苏联的计划。

黄色行动——1940年5月德国在西线发动的进攻。

秋季旅行——1940年秋德国为实施“海狮”行动而制定的佯攻计划。

红色方案——1940年德国进攻法国的计划。

朱诺行动——1941年6月德国舰队攻击挪威的行动。

精灵行动——1941年4月英军撤离希腊的行动。

丘必特计划——盟军在挪威北部的作战计划。

玛丽塔行动——1941年4月德军进攻希腊和南斯拉夫的行动。

惩罚行动——1941年4月德国轰炸贝尔格莱德的行动。

莱茵河演习——1941年5月德国“俾斯麦”号战列舰和“欧根亲王”号重型巡洋舰在大西洋的作战行动。

向日葵行动——1941年2月德国的北非派遣军队的行动。

十字军战士——1941年11月盟军在西部沙漠的作战计划。

阿伊达行动——1942年6月德军进攻埃及的行动。

蓝色行动——1942年6月28日德军在东线发动的夏季攻势。

奖金计划(铁甲舰计划)——1942年盟军进攻马达加斯加的作战计划。

克劳塞维茨行动——1942年德军夏季攻势第二阶段作战行动。

马歇尔计划——美国防部长史汀生和总参谋长马歇尔1942年3月制定的在法国北部登陆作战计划。

汽锤计划——1942年德军夏季攻势第三阶段作战计划。

霹雳行动——德军第6集团军1942年12月从斯大林格勒突围行动。

北极光计划——1942年德军进攻列宁格勒计划。

击鼓行动——1942年1月德国潜艇首次在美国东海岸的行动。

非洲旅行——1942年8月德国拟制的对丹麦进行海陆作战计划。

锻锤计划——1942年4月同盟国为应付苏联战败而准备的应急措施。

轴心计划——1943年9月意大利退出战争时德国采取的紧急措施。

雪崩行动——1943年9月美军在意大利实施的登陆作战。

食人者计划——1943年1月同盟国制定的攻占缅甸的作战计划。

橡树计划——1943年夏德国扶植墨索里尼重掌政权的计划。

春风行动——1943年2月德军在北非发动的最后一次进攻作战。

厄摩拉行动——1943年7月24日-30日英国空袭德国汉堡的行动。

球形闪电——1943年12月德军在南斯拉夫清剿游击队的行动。

豹行动——1943年11月德军在希腊莱罗斯岛的登陆行动。

霸王行动——1943年盟军进攻法国的作战计划。

爱斯基摩人行动——1943年7月盟军攻占意大利西西里岛的作战行动。

阿登攻势——1944年12月16日德军在比利时对美第1集团军发动的最后一次大规模反攻,于1945年1月失利。

桦树行动——1944年8月德军从芬兰撤退的行动。

鲜花行动——1944年同盟国军队在法国登陆行动。

鹰计划——1944年盟军在挪威实施大规模登陆计划。

狂人行动——1944年6月美空军利用“梭子战术”空袭匈牙利、罗马尼亚目标的行动。

汉娜计划——1944年盟军在丹麦实施大规模登陆的计划。

霸王(尼普顿)行动——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的作战行动。

摩羯星座——1944年1-5月德国对英国实施的最后一次大规模空袭。

黑山鸡计划——1945年德军从挪威北部撤退计划。

狼人行动——1945年4月7日德国出动百余架歼击机对英国庞大机群的作战行动。

阅读全文

与英国为什么打德国汉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尼女嫖一次多少钱 浏览:546
越南的鸡肉多少钱一斤 浏览:176
意大利的地质灾害有什么 浏览:711
邮件到印尼怎么收费 浏览:49
中国野生樱桃在哪里 浏览:105
英国签证自取什么时候取 浏览:986
中国换电市场前景如何 浏览:908
意大利哪些参与会见 浏览:662
伊朗的比特币为什么特别贵 浏览:312
shopee印尼用什么语言 浏览:646
印度一行自己智齿死了多少人 浏览:590
在意大利坐火车用什么APp 浏览:638
印度空军有多少方舱 浏览:650
意大利火炮是什么样的 浏览:706
伊朗为什么喜欢戴头巾 浏览:254
乌克兰客机为什么会在伊朗 浏览:170
广东和越南衣服哪个便宜 浏览:631
中国近代落后了多少年 浏览:312
印度的蛇文化英语怎么说 浏览:467
英国女性用什么钢笔 浏览: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