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卡梅伦连“9×8”都答不出来,英国该引进中式教育了
英国的教育模式跟中国不同,卡梅伦不知道“9x8”也是正常的,是否需要引进中式教育跟乘法口诀没有太大关系。卡梅伦不知道“9x8”的事情其实很多人都知道,毕竟我们想不到英国人竟然不懂得九九乘法口诀;其实英国人对数字真的并不敏感,毕竟他们平时都是靠着计算器以及电脑工作,基本不会自己去用脑去计算数学。
因此,卡梅伦不知道“9x8”跟英国是否引进中式教育没有关系,而且中英一直都有教育模式交流。
⑵ 英国的数学真的比中国的要简直吗
整体来说,对中国孩子来说,英国小学数学的差异主要在于:
1/难度低、范围广
相对于中国小学,英国小学的数学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所涉及的知识面范围特别广,但课程的难度相对较低。基础教育中数学知识面广而浅,学生在中学甚至更早时期就可能接触到微积分、概率等数学知识。
英国小学数学课,主要就是数与计算,几何图形,测量,统计这几个部分,从Year 1到Year 6 每年都会学这几类,随着年级增加,难度也增大。比如英国小学Year 1,数字和数值这个知识点,需要学习:
数数到100以上,从0/1开始;
学会数、读和写出100以内的数字,学会基础的倍数,包括2s,5s和10s;
给出一个数字,能说出前后的数字;
能够认出或描述数字指数和图形,例如数值轴;并学会使用“equal to等于, more than大于/多于, less than (fewer)小于/少于,most最多,least最少”这些词汇;
读和写出1-20,以数字和单词的形式;
⑶ 外国人的数学普遍很差吗为什么好多人连乘法口诀都不会
在数学方面,英国私立小学注重实用性而非一个数字答案,如由学生调查超市中同类产品的价格,学习如何比较价格和选择。学习面范围覆盖很广,如果说,国内数学学习是专而精的话,英国则是先广而浅,再逐年深入。所以英国的
英国数学授课的方式与国内是不一样的,甚至教授的知识点也是不同的。比如英国的数学课会教镜面轴对称,但是这个知识点国内是不教的。当然了,也有一些知识点在我国是需要学习的,但是到了英国却是不用学习的。
英国小学的数学教学大纲对小学的数学课程起着指导作用,它所覆盖的学习内容可以归为以下几类:数与计算,几何初步知识,测量,统计和代数(六年级)。每个学生每年都会学习到这几类的数学知识,随着年级的增高,难度逐渐增大。例如数与计算中的加减法,一年级的学生(5-6岁)要求至少掌握20以内的加减,二年级学生(6-7岁)要求至少掌握100以内的加减,三年级学生(7-8岁)要求至少掌握1000以内的加减法。
与中国大陆的数学教学大纲相比,英国教学大纲的最大特点是知识面广但难度相对较低。从一年级开始,在数与计算方面,就引入乘除法以及分数的概念, 在测量方面,除了测量长度,学生还要学习测量容量、温度和时间。在统计方面,学生要学习如何用图表处理和分析数据。到了六年级,学生就开始接触代数的基础知识。
英国的教学大纲还有另一个特点是不让学生过早地背公式和使用机械化的运算方法,鼓励学生去理解数学运算。以乘法口诀为例,在中国大陆,二年级的小学生就要求把九九乘法口诀背熟。但在英国,二年级学生只需要背2,5,10的乘法口诀,三年级的学生要背3,4,8的乘法口诀,四年级的学生才把剩下的6,7,9,12的乘法口诀背完。
所以回到最初题主的问题,英国人是会乘法口诀的,只不过对英国人而说,他们更注重的是去理解如何运算。
⑷ 英国小学数学和中国数学有什么不同
从科目上看,就读英国私立小学,主要的科目有英国文学,数学, 科学(分生物,物理和化学),地理,历史,法语,宗教,计算机等等。在中学阶段,学校会提供GCSE课程和A-Level课程给不同的孩子。
英国数学授课的方式与国内是不一样的,甚至教授的知识点也是不同的。比如英国的数学课会教镜面轴对称,但是这个知识点国内是不教的。当然了,也有一些知识点在我国是需要学习的,但是到了英国却是不用学习的。
英国私立学校注重实用性而非一个数字答案,如由学生调查超市中同类产品的价格,学习如何比较价格和选择。学习面范围覆盖很广,如果说,国内数学学习是专而精的话,英国则是先广而浅,再逐年深入。
⑸ 英国本科数学专业毕业难吗
英国本科数学专业毕业并不难。
根据英国教育体系,本科数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都相对较高。英国的大学通常提供丰富的数学课程和资源,包括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以及实习和研究机会。此外,英国的教育环境注重学生的个人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的课程和研究方向。因此,只要学生努力学习和参与课程,英国本科数学专业毕业并不难。
⑹ 中英美三国学前一年数学教育内容的比较
中英美三国学前一年数学教育内容的比较
(一)三国学前一年数学课程标准内容条目比较
英国议会在1988年将学制分为四个关键的阶段(key stage),即基础教育阶段的关键段1和关键段2(5~7岁和7~11岁);中等教育阶段的关键段3(低段)和关键段4(高段),涉及到11~14岁、14~16岁两个年龄段。新的国家课程与旧的国家课程相比在学制划分上没有太大的差异,只是将义务教育的时间延伸到了18岁,关键段1的第一年为5~6岁,即学前一年。美国数学课程标准历经多次改革,从2000年全美数学教师理事会NCTM(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出版《美国学校数学教育的原则和标准》到2006年公布扩展版的《从学前到八年级数学课程焦点:寻求一致性》,再到2010年推出了首部绝大多数州共同采用的《共同核心数学课程标准》,把K段(kindergarten,指5~6岁)一直作为课程标准的起始阶段。中国有年龄划分的学前儿童课程标准(纲要)是从1951年的《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草案)》开始,在1981年《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2012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继续沿用,且是以学习领域为框架进行编排的。为便于比较,本研究扩大了对比的范围,英国与美国分别以KS1和K-1条目(5~7岁)、中国以科学领域条目为比较样本,从表1显示,三个国家学前一年数学内容条目在相应领域或阶段所占份额有明显差异。可以看出美国学前一年的数学条目内容明显高于中国和英国。
(四)三国学前一年数学课程标准内容侧重点比较
通过比较分析这三个国家各主题的具体内容,可以揭示出三国对各数学内容的重视程度的差异。
“计数与基数”涉及到唱数、计数、数量、数字和数学语言几个内容。除了中国《指南》中没有特别强调外,英美两个国家都对这部分内容给予了关注。英美两国关注的相同点表现为:唱数方面,唱数的范围都是唱到100,唱数的方式都要求能从1或1开始数;计数方面,都强调按群计数,十个十个数;数字的书写方面,都要求能书写20以内的数字,以及理解多1和少1的数字关系。英美两国不同之处在于:英国更强调顺数、倒数;美国对计数的要求更全面,英国强调按群计数的方式更多;英国强调运用物体、图形(数轴)、语言等方式表示数量,美国强调儿童对基数概念的掌握以及20以内数量守恒;美国强调10以内数字的比较及其意义;英国强调使用数学语言,如大于、小于、更多等。
“运算”涉及到10以内和10以上数的运算。三个国家在加减运算方面的相同之处是:都要求儿童能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加法是合并、增加,减法是分开和拿走;都强调通过一定的方式让幼儿理解加减运算,如实物操作、文字题、绘画等;都关注了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不同之处在于:中国更强调10以内数的加减,英美两国还提到11到20的加减;而英美两国在侧重点上又有差异,英国更强调20以内1位数、2位数的加减,美国更强调运用绘画、实物操作、等式等理解十进制的含义。此外,在理解加减法的途径上,美国采用了更多的方法,并且认为10以内数的分解组合是基础;英国更强调数学术语的学习,如读、写加号、减号、等号,并用语言解释这些术语的含义(加号是增加、放在一起,减号是拿走,等号是总共、总数)。
“测量与数据”内容主要涉及到描述、比较不同的物理量,能进行简单的测量与记录等。三个国家在这部分的相同之处在于,都关注物理量的知识。当然也有不同,除中国外,英美两国都强调了对量的比较、描述,而仅要求理解;在测量的范围上,英国更具体,不仅包括长度、重量、高矮,还包括了体积、容积、钱币和时间;中国对测量的要求可能更难,中班时就已涉及到比较、描述物理量,大班时则要求理解量的相对性;英国更强调测量语言的使用,如“使用语言按照时间顺序安排事情(比如,之前和之后,接下来,首先,今天,昨天,明天,早上,下午,晚上)”、“运用与日期有关的语言词汇,包括星期几,星期、月、年”等;中美两国都强调了对数量的测量,美国强调在分类基础上对一定量的物体进行统计、排序,中国强调利用记录表、统计图等表示数量关系。
三个国家在“几何”方面的内容主要涉及到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拼搭、空间方位等。相同之处在于:都强调使用图形特征、空间的方位词及描述物体位置的词汇,如上面、下面、旁边、紧挨着、前后等。不同之处在于:除中国以外,英美两国都强调对二维和三维图形进行识别、描述、命名,虽然都强调比较图形,但美国还要求“能使用非标准语言描述图形的相同点、不同点、局部构成(如有几条边和几个顶点、几个角)和其他属性(如有相等的边长)”;英美两国都强调图形的守恒,识别不同方位、大小的物体形状或图形;中美两国都强调图形的组合,美国强调实物组合和图形组合,如“用材料搭建或绘制物体形状”、“把简单的形状组合成新的图形,如两个三角形组合成一个长方形”,中国更强调用图形拼搭物体,如“能用常见的几何图形创意地拼搭和画出物体的造型”;空间方位方面,英国强调了空间的运动与旋转,如“整个旋转,旋转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和四分之三”,中国强调“左右”方位以及在生活中拿取物品时获得方位的概念。
除以上内容外,英国还强调了乘除法及分数知识,认为教师应“利用具体物体、图形表征以及数组计算等,解决1位数的乘除法”,教给“儿童识别、发现和说出一个物体、形状或数量中的1/2、1/4”。中国还强调儿童模式概念的发展,认为幼儿能“发现事物简单的排列规律,并尝试创造新的排列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