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世界报业史的18~19世纪欧洲和日本报业的兴起
18 ~ 19世纪,资本主义在欧洲进入成熟时期。欧洲大陆国家的资产阶级陆续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欧洲进入殖民和产业革命时期。亚洲的日本也进入资本主义时期。
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制造业的发展,大城市人口巧乱增长。许多国家取消了对选举权的财产限制,建立了新的教育制度,受过教育的人数迅速增加。市民文化程度和对政治兴趣的提高,增加了对报纸的需要。金融资本逐渐形成,能为办报提供巨额资金。铁路的广泛修建加快了运输、邮递速度。商品生产的迅速发展使报纸得以用刊登广告来获得丰厚的收入。这一切使报纸日益成为社会的需要。
产业革命使与报纸有关的造纸、印刷、电信等领域发展很快。1820年发明新造纸法,纸价下跌1/4。60年代发明用圆筒纸印报。用氯气漂白使造纸原料从布头过渡到棉花,后来又发明用木材制造纸浆,解决了廉价纸张问题。欧洲电报开通于1845年,英国与欧洲大陆间的海底电缆开通于1850年,欧洲与美洲间海底电缆开通于1866年。接着通讯社出现。新闻的采访、传递,报纸的组织、机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印刷机械和印刷技术也不断改进。1831年双滚筒印刷机问世。1846年发明第1 台高速滚筒印刷机。1863年发明能自动连续进纸的印刷机。1872~1892年间发明了浇铸排字机。1889年出现能双面印刷并自动折叠的印刷机。这一系列发明和改进,加速了报纸走向现代化。(见外国印刷史)
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在欧洲一些国家的胜利,对新闻出版物的各种限制陆续取消。报纸的职能从传递信息发展成为进行政治斗争、宣传教育和表达舆论的工具。新闻出版物从“新闻书”形式的周刊发展为对开或 4开的日报,进而出现大众化的廉价报纸,具有了当代报纸的形式。印刷业与报业、杂志与报纸逐渐分离。报业从私人办的小企业发展成为与政党、工业金融资本密切联系的有利可图的大企业。同时, 工人阶级的报纸开始出现。
英国 1702年,伦敦出版英国第 1张日报《每日新闻》。这是 1张对开单面印刷的报纸,每页两栏,无标题, 反面印广告。其出版宗旨是“每天提供公正新闻”。它很快成为伦敦权威报纸,出版6000期。
政论作家出现。1704 ~ 1713年,D.笛福出版《评论》,初为双月刊,后改为 3周刊。它与《手艺匠报》、《检查者报》成为当时辉格党与托利党互相斗争的工具。笛福善于以动人和有说服力的文笔议论各种问题,在现代报纸“社论之父”之称。1719年,他在《每日邮报》上发表《鲁滨逊漂流记》,这是世界上第 1部由报纸连载的小说。
由于报纸参予党派斗争,1712年执政的托利党为限制报纸的攻击,制定了印花税法案,对每一份报纸、报纸所用纸张、所登广告均课以重税,以约束出版业。这种被称为“知识税”的限制办法到1861年才取消。这使英国报纸在此期间形成版面小、发行量小的特点。
1730年以后,伦敦报纸逐渐集中于大书商之手,报纸开始成为社会生活的必需品。18世纪中叶,重要政治报纸的发行均在 1万份以上。报道面逐渐扩大,广告开始成为报纸收入中的重要因素。1785年,J.沃尔特第一创办 《每日天下记闻》,1788年改称 《泰晤士报》。1803年 J.沃尔特第二接办后, 善于反映、 引导舆论,使它成了有影响的大报,发行量在19世纪上半叶居全英报纸首位。
1832年, 英国通过了“国会改革法案”。 1833~1861年,对报纸、纸张、广告的税收逐渐废除,报价下降,被称为“一便士报”的廉价报纸纷纷出现。第 1张成功的廉价报纸是1855年创刊的《每日电讯报》。它的创刊号 4页,许多新闻只以国名、地名作标题,售价比别的报纸便宜一半。不久由半价报改为一便士报,发行量迅速增长。18世纪末叶,英国开始出现星期日报。
随着英国进入产业革命,报业也进入扩张时期。1821年,英国有报纸 267家,1861年增加到1102家。经过激烈竞争,到1880年,伦敦有日报18家,英格兰96家,威尔士 4家,苏格兰21家,爱尔兰17家。此外,还有专业报纸 157家,其中宗教报纸44家,禁酒报35家,幽默报33家,时装报24家,体育报21家。樱迅
在法国大革命影响下,英国从 18世纪末叶到 19世纪上半叶出现了脊宽此激进报纸,如 《谢尔温政治纪事报》、《曼彻斯特观察家报》。其中有对工人阶级进行阶级教育、提供各种服务的工人报纸,多为不纳印花税的出版物。较有影响的工人报纸有 《戈根》、《一便士报》、《穷人卫报》、《毁灭》、《铁手套》、《人民之声》、《联合行业报》、《穷人律师》等。空想社会主义者R.欧文于1834年创办了《新道德世界》周刊。
法国 18~19世纪,法国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进行了长期的反复较量,政局动荡不定。为不同阶级服务的各种报纸也时生时灭,兴衰无常。直到1870年第三共和国成立,资产阶级确立了稳定的统治,法国报业才获得了迅速发展。
1777年,法国第 1张日报《巴黎新闻》在巴黎创刊。以报道社会、艺术、戏剧新闻为主,回避谈论政治。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法国制宪议会通过《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宣告思想和意见的自由是最宝贵的人权。此后 3年中,法国的新闻出版物达到约1000种,巴黎报纸达 300 多种。着名者有 《法兰西爱国者报》、《人民之友报》、《杜歇老爹报》、《论坛报》。1792~1875年,共和与帝制在法国反复出现,对新闻出版业的控制也时松时紧,许多报纸昙花一现,1848年第二共和国建立后,法国涌现 450种报刊,着名者有《人民之友报》、《火炬报》、《罗伯斯比尔报》、《红色便帽报》、《断头台报》等。拿破仑三世复辟后, 400多家报纸最后只剩下14家。但是政局动荡吸引人们关心政治,阅读报纸,因而法国的日报发行量,从1815年到1870年增加19倍。在此时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在法国迅速传播,出现了宣传空想社会主义的报纸。较重要的有傅立叶主义的《法朗吉报》、《和平民主报》,圣西门主义的《地球报》。
1836年,法国第 1张成功的廉价报纸《新闻报》出版。1866年《费加罗报》改为日报,1887年成为巴黎的政治性报纸。其他成功的廉价报纸有1863年创刊的《小日报》,1876年创刊的《小巴黎人报》和1889年创刊的《日报》。它们的资金由金融业和工业康采恩提供。
1871年 3月, 巴黎工人阶级起义, 建立巴黎公社,5 月28日起义失败。在此间期间,巴黎出版了许多革命报纸,着名的有《口令报》、《人民呼声报》、《杜歇老爹报》、《复仇者报》、《公社报》等。
1881年 7月29日,第三共和国政府制订了欧洲当时最开明的新闻法,从此法国报业得到顺利发展。
德意志地区 18世纪,德意志地区商业信息发展迅速,刊登商业信息的报刊纷纷出现,但没有政治性的日报。普鲁士对报纸的控制较松,奥地利则由政府和维也纳大学对报纸实行严格检查。在整个德意志地区,18世纪的出版物有两种,一为以大学为基地,由学者、专家、官吏撰稿的学术刊物;一为由家族主办的小城市报纸。后者有的延续到20世纪。到1926年, 1/5的德国报纸仍为家族所有。此种出版体制在俄国、瑞士、北欧国家都存在。
1848~1849年, 普鲁士和奥地利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对报纸的限制得以取消。在奥地利,1848年创办报刊200多家,其中90家为日报,最着名的是《新闻报》。1867年,奥地利通过基本法,建立议会政党,逐步进入工业化。1889年出现政治报纸《工人报》。同一时期着名的报纸有《新自由新闻》和《新维也纳日报》。维也纳成为当时欧洲报业中心。普鲁士在1848年以后创刊的重要报纸有1855年的《柏林交易报》,1856年的《法兰克福新闻》。柏林成为普鲁士地区报业竞争的场所。报纸发行量从1847年的不到10万份, 增长到1870年的 900万份。1871年建立德意志帝国,工业和金融业的发展促进报业发展,创刊的重要报纸有1871年的《柏林日报》,1883年的《柏林地方通讯报》,1898年的《柏林晨邮报》。
俄国 18世纪初,彼得大帝于1702年在圣彼得堡创办《新闻报》,1711年起出莫斯科版,刊登国外消息与官方文件。这是俄国最早的新闻出版物。1728年,沙俄政府又出版了每周 2期的《圣彼得堡新闻》。
1756年,莫斯科大学出版《莫斯科新闻》,每周 2期。与此同时,大量私人办的刊物出现。此后历代沙皇对出版物都进行严格的检查。19世纪30~40年代,资本主义关系在俄国日益发展, 农奴起义连绵不断。1847年,革命民主主义者ɑ.И.赫尔岑在伦敦创办《钟声报》,偷运进入俄国,鼓吹改革,产生极大影响。1861年废除农奴制,报业开始发展。着名的有《俄语报》、《时务报》。到1813年,俄国有报刊859种,发行270万份。
比利时 1830年比利时独立后,1844年弗拉芒语报纸《商报》出版。法语报纸也有发展。到1874年,比利时有日报68家,订户17.5万个。
丹麦 1666年丹麦王室报纸《丹麦信使报》创刊,是丹麦最早的报纸。1749年《贝林时报》创刊。1849年政府发布新闻自由法令后,丹麦逐渐形成不同派系的报纸。1913年,丹麦有 143种独立日报,至少30个城市中都有代表三四个党派的报纸。
意大利 1714年《罗马新闻》创刊。1770年,威尼斯出版仿效法国报纸的《公报》, 向意大利各地发行。19世纪初,意大利独立运动兴起。1820年,烧炭党创办《意大利周报》。1831年,G. 马志尼建立青年意大利党,1832年创办《青年意大利报》。1847年,C.B.加富尔创办《复兴报》。1860年加富尔统一除罗马、威尼斯以外的意大利各地,出版《人民公报》。1870年,罗马归属意大利。梵蒂冈天主教教廷于这年出版机关报《罗马观察家报》。1876年米兰《晚邮报》(意大利)创刊,它采取美英报纸的编排技术,发行量很大。这一时期创刊的重要报纸还有米兰的《世纪报》,都灵的《邮报》,罗马的《论坛报》和《意大利新闻》。
19世纪欧洲其他国家出版的重要报纸还有:瑞士的《新苏黎世报》(1821),挪威的《晚邮报》(挪威)(1860),荷兰的第 1张廉价报纸《每日新闻》(1869),西班牙的《西班牙先驱报》,瑞典的《瑞典日报》(1884),芬兰的《赫尔辛基日报》(1889)。
在亚洲,日本于19世纪 70~80 年代实行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商业大众化报纸陆续诞生。重要的有 《东京日日新闻》 (1872)、 《读卖新闻》(1874)、《朝日新闻》(1879)。到1910年,日本有报纸250家。
B. 英国大众化报刊的发展阶段
自1855年起,英国大众报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初创阶段、形成英国特色的大众化报刊阶段、当代报刊阶段。
1855年至19世纪末,是英国大众化报刊的初创阶段,这一时期内,英国的便士报全面兴起,作为这一时期大众化报刊的一个重要特点。
虽然这一时期内便士报全面兴起,但是很多便士报的初创者并没有注重新闻业务上的改进,无法适应新的读者群,因此在这个时期内,很多便士报也因此在竞争中被淘汰了。当然其中也有成功的例子,如斯雷(A·Sleiph)于1855年6月29日创办的《每日邮电报》。这份报纸在1855年9月17日转手给斯雷的债权人利维(J·Levy)后变为便士报,该报注重第一手新闻的采写,刊登特约作者的文章,注重以大众化的形式推出新闻和评论,迅速打开了销路,在1856年利维的儿子爱德华·利维·劳森(E·L·Lawson)接手报纸编务后,大胆采用美国的编辑方式,重视新闻标题的制作,聘请高水平的记者和作家参与报纸工作,扩大报道面,根据读者的特点采写新闻。到1888年,该报纸发行量到达30万份,成为当时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引。 知识税废除以后,内容较为严肃的报纸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失去了独霸报坛的地位。
1887年,《泰晤士报》因为连续报道了一个假信件,陷入新闻官司,声誉大减。1914年,该报正式改为便士报,由于正逢第一次世界大战,消息的社会需求大增而保持了30万份的较高发行量。1922年哈姆斯沃斯趋势,报纸又面临财政困难,主要股权转手于与沃尔特家族有血缘关系的阿斯特(H.Astor)。此后,在总编辑道森(G.Dawson)持续20年的主持下,该报继续保持了高雅风格。
与此同时,改为日报的《曼切斯特卫报》,1872年起,有斯科特(G.Scott)主持编务,一直维持着高雅而生动活泼的风格,与便士报有明显的不同,奠定了该报后来发展为全国性高级报纸的基础。
便士报风潮之后便是晚报的兴起,这也是英国报刊大众化过程中的一景。在众多新创办的晚报中,1888年有T·奥康瑙尔创办、与100年前英国第一家晚报同名的《明星和广告人晚报》是成功者的代表。它以美国的《世界报》为楷模,售价半便士,注意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在新闻业务方面。创刊号宣布:“革除过去报纸的陈腐形式,不再给冗长累赘的论题提供篇幅。”该报创下了当时创刊号发行14·26万份的世界纪录。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一些新闻工作者开始致力于将英国传统风格、美国大众报纸的风格与现实英国大众的兴趣相结合,形成了具有英国特色的一批新的大众化报刊。经过报纸大众化的风潮的洗礼,各报刊逐渐确定了自己的读者对象和风格,形成在便士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谓“大众报纸”,沿袭传统的严肃风格的所谓“高级报纸”两大类型。前者拥有巨大的发行量,格调相对低下,往往被社会上层和知识界看不起;后者发行量一班保持在每年几十万份,但提供的信息较有参考价值,通常被视为国家的代表性报纸。
其中哈姆斯沃思(A·Harmsworth)于1896年5月4日创办的《每日邮报》、1900年由皮尔逊(C·Person)创办的《每日快报》以及1903年同样由哈姆斯沃思创办的《每日镜报》成为当杰出的代表,《每日邮报》提供全面而丰富的新闻,标题生动但不煽情,读者对象广泛,不仅包括下层大众,也涵盖中产阶级,创刊号新创39.72万份的当时世界纪录。《每日快报》将美国风格英国化,更加吸引年轻一代的读者。《每日镜报》以妇女为主要读者对象,在创办的第二年改为半便士画报之后获得巨大成功,在1951年,发行量达到500万份,位居当时世界第一位。但与此同时,随着广播和电视的普及早前逐步发展的晚报在这一时期逐渐落寞下去了。
《每日电讯报》在劳森的主持下一度辉煌,1916年他去世后报纸走下坡路。1928年该报被贝瑞(Berry)兄弟购得。在哥哥W.贝瑞的主持下,对报纸的内容进行了调整,格调较过去庄重一些,开始脱离大众报纸的行列,演变成相对“高级”的报纸。
晚报进入20世纪后变得成熟起来,1928年几经合并,伦敦的晚报剩下三家,即《明星晚报》、《新闻晚报》和《旗帜晚报》。但随着广播和电视的普及,晚报逐渐退出英国新闻传播的舞台。1960年,《明星晚报》合并于《新闻晚报》,已经标志着晚报这种类型的大众报纸的衰落。1981年《新闻晚报》停刊,英国只剩下一家《旗帜晚报》了。1987年曾恢复出现过几家晚报,但均昙花一现。 在20世纪之后,为了满足新一代的读者群,富于视觉冲击和内容更加煽情的大众化报纸取得了成功。其中,于1843年创办的《世界新闻报》集中报道一周以来的体育新闻、黑色和黄色新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冲击视觉,成为当时英国和英语世界发行量最大的周报。另外,1912年创办的《每日先驱报》(1964年改名为《太阳报》),在1969年由鲁伯特·默多克买下之后(他同年也买下了《世界新闻报》),成为面向下层公众的报纸,较多的报道下层民众的生活,社会新闻偏多,同时也有一些色情内容,此时的《太阳报》发行量达到400万份,成为当时英国和英语世界发行量最大的日报。这一时期的大众报纸打破了英国报纸的传统风格。新的大众报纸对英国传统的报纸风格冲击较大,也波及高级报纸原有的风格,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当代英国读者兴趣和接受特点的变化。但是,长久以来形成的读者群不会很快变化,原来的“三每”报依然保持着相当数量的读者。
C. 什么事件促进了英国报纸的发展谢谢了!!
1640年,英国爆发了世界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
D. 英国最古老的报纸是
英国最古老的报纸是《泰晤士报》。
《泰晤士报》诞生于1785年元旦,创始人是约翰·沃尔特。诞生之初,称为《每日环球纪录报》(The Daily Universal Register),也有资料翻译为《世鉴日报》。1788年1月1日,正式改为如今的名称。约翰·沃尔特同时也是《泰晤士报》的第一位总编。约翰·沃尔特曾经因为诽谤罪而入狱16个月。然而正是在约翰·沃尔特职掌时期,《泰晤士报》最先将新闻视角延伸至英国之外的其他欧洲国家,尤其是法国。这为《泰晤士报》在政界和金融界内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作为一张综合性日报,《泰晤士报》关注的领域包括政治、科学、文学、艺术等等,并几乎在每个领域都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在创立初期,《泰晤士报》都是盈利的,而且利润空间非常之大,几乎没有另外一张报纸能在质量或经济上与之抗衡。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泰晤士报》的从业人员,包括记者、编辑和专栏作家的收入要高于供职于其他报纸的新闻从业者。
19世纪早期,《泰晤士报》历任三位总编辑约翰·斯托达特、托马斯·巴恩斯和约翰·撒迪厄斯的励精图治,其影响力再次得到增强,尤其是在英国政治和伦敦事务领域。
到1803年沃尔特儿子小沃尔特接手《泰晤士报》时,又进一步扩大该报的报道面,一步步把《泰晤士报》推上了它历史发展的第一次巅峰。这一时期,小沃尔特对《泰晤士报》进行了全面改革:1.在经营方面,该报完全割断和政府的联系,依靠广告和发行收入而充分自立。2.在报道方面,它大量刊登国内外要闻,派遣干练的记者奔赴国内外热点地区采访获得许多独家新闻, 1815年拿破仑滑铁卢战败的消息就是由《泰晤士报》抢先报道的。当时《泰晤士报》在国外的影响力很大,以至于报社的驻外记者常被人们视为第二大使。3在言论方面,它崇尚独立,通过遍布全国的记者网经常了解各基层的情绪和意见作为评论依据,因此逐步成为舆论界的重要力量。4在技术方面,重视新技术,率先采用蒸汽印刷机、轮转印刷机,不断提高印刷质量和速度。经过这些改革《泰晤士报》成了当时英国首屈一指的大报,到1847年小沃尔特去世时,《泰晤士报》的发行量已达三万多份,竟然超过了伦敦其他大报发行量的总和。
《泰晤士报》是第一张拥有驻外记者的报纸,也是第一张派驻战地记者的报纸。W·H·罗素曾经被《泰晤士报》派驻到克里米亚战场,他所撰写的一系列战地报道使他声名远播。
E. 报纸的发展历史
报纸从诞生到今天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公元前60年,古罗马政治家恺撒把罗马市以及国家发生的事件书写在白色的木板上,告示市民。这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汉代的邸报是中国最早的报纸。
1450年,欧洲的德国人谷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技术,于是印刷的报纸开始发行。1493年,罗马发行的报纸上刊登了哥伦布航海的消息。当时的报纸只是在发生引人注目的大事件时才发行。
1609年,德国率先发行定期报纸,虽是周报,但很快波及整个欧洲。世界上第一张日报在1650年发行于德国,法国1631年才出现报纸,而英国由于当时发生了政治事件,报纸才得以发行。美国的第一张报纸是独立前的1704年,由波士顿邮局局长发行的《波士顿通讯》。历史发展到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报纸已在欧洲各国相继发行,并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喜爱和接受。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报纸实现了从“小众”到“大众”的过程,经历了一次较大的“飞跃”。这一时期,报纸的发行量直线上升,由过去的几万份增加到十几万份,几十万份乃至上百万份:读者的范围也不断扩大,由过去的政界,工商界等上层人士到中下层人士。这种由量的积累而产生的质的飞跃,宣告了一个时代——大众传播时代的来临。这一次“飞跃”标志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达到顶峰。
相对于封建社会的“小众化”(贵族化)而言,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报刊已经具有了“大众化”的倾向。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从而将资产阶级报业带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以普通民众为读者对象的“廉价报纸”(亦即“大众化”报纸)时期。这一时期,由于报纸日渐迎合下层民众的口味,且售价低廉,读者范围不断扩大。然而,这一时期的“大众化”只是具有初步的形态,其发展也十分不稳定,与后来的大众化报纸不可同日而语。
其次,这次飞跃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的进步。19世纪大众化的廉价报纸出现以后,尤其是19世纪末报纸的“大众化”过程完成之后,报纸不再接受党派津贴而转为自由出版,独立经营。报社也不再接受任何形式的新闻检查而享有了较为充分的出版权,采访权和发布权。在内容方面,报纸以各类信息为主,尽可能的向读者提供有关各项事务的信息,并给包括各界人士在内的广大读者以充分的言论表达自由。在此过程中,报纸作为“社会公器”起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使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倡导的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得以贯彻。与此同时,经过自身的实践、报界对资产阶级言论自由的原则进行了补充,修正,使它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由此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的发展。
再次,它还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意义上的报纸产生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之时,他以19世纪“大众化”报纸的出现为起点,实行企业化经营,以降低售价,刊登广告,扩大发行作为生存之道,由此而成为自负盈亏的独立的经济实体。世纪之交(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竞争日趋激烈,买方市场逐渐形成。为了在竞争中胜出,商家采取各种手段推介产品,扩大销售。在此过程中,作为大众信息载体的报纸愈发受到他们的青睐。于是,发行量大的报纸就获得了大量的广告,而广告又刺激报纸降低售价,扩大发行,赢得更多的读者。这样又能吸引更多的广告,其结果是数额巨大的广告费源源而来,成为报纸的一项主要收入。20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生产,资本集中过程的加剧,报纸上的广告越来越多,广告收入在报社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以美国着名的报纸《纽约时报》为例,报纸大量刊登广告,大小广告共占报纸总篇幅的三分之二;在其总收入中,30%来自报纸的发行,70%来自广告。广告“养活”了报纸,成为它的经济命脉;同时,通过刊登广告,推销产品,报纸又反过来成为经济发展的一种推动力量。它启动消费,平衡供需,促进市场的繁荣,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最后,报纸业的飞跃推动了新闻媒体的产业化。工业革命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报纸的商品属性日渐突出,报业也由小生产的经营方式逐渐过渡到企业化管理,并日益成为一种有利可图且利润丰厚的资本主义行业。19世纪末,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报业资本迅速集中,出现了报业垄断组织“报团”,由此形成了媒介产业化的格局。到了20世纪末,这些报业集团更是滚动发展成为财力雄厚,多角延伸,跨国经营的媒介产业集团。例如,全球最大的传媒公司时代华纳公司在报刊,图书出版,音乐,电影和有线电视等领域全面出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早在距今2000年前,中国就出现过类似的文书抄本。它是当时的官府用以抄发皇帝谕旨和臣僚奏议等文件及有关政治情况的刊物,称为《邸报》。它具有报刊的某些特点。可认为是最早形式的 “政府公报”。原藏于敦煌莫高窟的唐代《进奏院状》,是中国已知的最早的一份手抄邸报,距今已有1000多年了。
使用印刷术印报大约出现在1450年的欧洲。报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经历的报纸出现在1493年,是罗马当时印制的第一份报纸。当时的报纸并非天天出版,只是在有新的消息时才临时刊印。
1609年,索恩在德国出版了《艾维苏事务报》,每周出版一次,这是世界上最早定期出版的报纸。不久,报纸便在欧洲流行起来,消息报道的来源一般都依赖于联系广泛的商人。
日报首次发行于1650年,是德国人蒂莫特里茨出版的。虽然只发行了3个月左右,但却是世界上第一份日报。
欧洲第一份报纸是1358年在挪威问世。
1907年,英国的《每日镜报》首次刊登了照片,取代了图画。 中国印世界第一份报纸——天宝四年(公元745年)
第一份官方报纸———《北洋官报》(1902年,天津设立总局全国发行)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香港中外新报》(1858年,香港)
第一份商业性报纸———《香港船头货价纸》(1857年,香港)
第一份我国境内出版的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33,广州)
第一份英文报纸———广州记录报(广东记事报)(1827年,广州—英文)
第一份国内现代报纸(也是第一份外文报刊)———《蜜蜂华报》(1822年,澳门—葡萄牙文)
第一份近代华文报刊(也是第一份宗教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815年,新加坡)
F. 最老的英国日报叫什么
英国现存最古老的报纸《泰晤士报》创办于1785年,至今仍
G. 世界报刊的发展历史主要分哪几个阶段
查了下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1450年,欧洲的德国人谷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技术,于是印刷的报纸开始发行。当时的报纸只是在发生引人注目的大事件时才发行。
1609年,德国率先发行定期报纸,虽是周报,但很快波及整个欧洲。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报纸实现了从“小众”到“大众”的过程,经历了一次较大的“飞跃”。这一时期,报纸的发行量直线上升,由过去的几万份增加到十几万份,几十万份乃至上百万份:读者的范围也不断扩大,由过去的政界,工商界等上层人士到中下层人士。这种由量的积累而产生的质的飞跃,宣告了一个时代——大众传播时代的来临。这一次“飞跃”标志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达到顶峰。
以上是发展历史的几个重要阶段,以下是关于报刊的历史走向。
报纸从诞生到今天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公元前60年,古罗马政治家恺撒把罗马市以及国家发生的时间书写在白色的木板上,告示市民。这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中国在7世纪,唐朝宫廷内就发行过手写的传阅版,这应该算是中国最早的报纸。
1450年,欧洲的德国人谷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技术,于是印刷的报纸开始发行。1493年,罗马发行的报纸上刊登了哥伦布航海的消息。当时的报纸只是在发生引人注目的大事件时才发行。
1609年,德国率先发行定期报纸,虽是周报,但很快波及整个欧洲。世界上第一张日报在1660年发行于德国,法国1631年才出现报纸,而英国由于当时发生了政治事件,报纸才得以发行。美国的第一张报纸是独立前的1704年,由波士顿邮局局长发行的《波士顿通讯》。历史发展到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报纸已在欧洲各国相继发行,并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喜爱和接受。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报纸实现了从“小众”到“大众”的过程,经历了一次较大的“飞跃”。这一时期,报纸的发行量直线上升,由过去的几万份增加到十几万份,几十万份乃至上百万份:读者的范围也不断扩大,由过去的政界,工商界等上层人士到中下层人士。这种由量的积累而产生的质的飞跃,宣告了一个时代——大众传播时代的来临。这一次“飞跃”标志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达到顶峰。
相对于封建社会的“小众化”(贵族化)而言,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报刊已经具有了“大众化”的倾向。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从而将资产阶级报业带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以普通民众为读者对象的“廉价报纸”(亦即“大众化”报纸)时期。这一时期,由于报纸日渐迎合下层民众的口味,且售价低廉,读者范围不断扩大。然而,这一时期的“大众化”只是具有初步的形态,其发展也十分不稳定,与后来的大众化报纸不可同日而语。
其次,这次飞跃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的进步。19世纪大众化的廉价报纸出现以后,尤其是19世纪末报纸的“大众化”过程完成之后,报纸不再接受党派津贴而转为自由出版,独立经营。报社也不再接受任何形式的新闻检查而享有了较为充分的出版权,采访权和发布权。在内容方面,报纸以各类信息为主,尽可能的向读者提供有关各项事务的信息,并给包括各界人士在内的广大读者以充分的言论表达自由。在此过程中,报纸作为“社会公器”起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使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倡导的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得以贯彻。与此同时,经过自身的实践,报界对资产阶级言论自由的原则进行了补充,修正,使它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由此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的发展。
再次,它还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意义上的报纸产生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之时,他以19世纪“大众化”报纸的出现为起点,实行企业化经营,以降低售价,刊登广告,扩大发行作为生存之道,由此而成为自负盈亏的独立的经济实体。世纪之交(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竞争日趋激烈,买方市场逐渐形成。为了在竞争中胜出,商家采取各种手段推介产品,扩大销售。在此过程中,作为大众信息载体的报纸愈发受到他们的青睐。于是,发行量大的报纸就获得了大量的广告,而广告又刺激报纸降低售价,扩大发行,赢得更多的读者。这样又能吸引更多的广告,其结果是数额巨大的广告费源源而来,成为报纸的一项主要收入。20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生产,资本集中过程的加剧,报纸上的广告越来越多,广告收入在报社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以美国着名的报纸《纽约时报》为例,报纸大量刊登广告,大小广告共占报纸总篇幅的三分之二;在其总收入中,30%来自报纸的发行,70%来自广告。广告“养活”了报纸,成为它的经济命脉;同时,通过刊登广告,推销产品,报纸又反过来成为经济发展的一种推动力量。它启动消费,平衡供需,促进市场的繁荣,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最后,报纸业的飞跃推动了新闻媒体的产业化。工业革命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报纸的商品属性日渐突出,报业也由小生产的经营方式逐渐过渡到企业化管理,并日益成为一种有利可图且利润丰厚的资本主义行业。19世纪末,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报业资本迅速集中,出现了报业垄断组织“报团”,由此形成了媒介产业化的格局。到了20世纪末,这些报业集团更是滚动发展成为财力雄厚,多角延伸,跨国经营的媒介产业集团。例如,全球最大的传媒公司时代华纳公司在报刊,图书出版,音乐,电影和有线电视等领域全面出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媒介的产业化是在“大众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反过来又促进大众化报业的发展,使它拥有了更为雄厚的资金和更大的规模。这是因为,产业化是各种资源的优化和强化,它有助于报社更新设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有助于报纸的稳定售价,扩大发行,争取更多的广告;有助于报业经营者集中监控,统一管理。
报纸在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然而,随着报纸的进一步“大众化”以及互联网的出现,报纸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发展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在现代,造纸要想发展,就要走品牌化战略,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即“质量”。这样才有利于报纸自身的发展。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报纸的质量呢?必须从报纸的权威高度,思想深度,信息广度,和亲切程度入手。
第一,报纸的权威高度。没有权威,没有高度,报纸的消息顶多是读者饭后的谈资,自然谈不上什么影响力了。如何提高权威高度?一是要做独家新闻,以独一无二来打造权威;二是作政府新闻,用政府的权威来提升报纸的权威;三是作原则新闻,实事求是,坚持观点,用坚持正义来树立权威。不因为广告投放多就不批评报道,不因为没有或少广告投放就放肆批评,这样必然使报纸提前进入衰退期。在传媒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权威的话语权已经作为报纸的一种无形资产,成为构筑报纸高影响力的重要砝码。
第二,报纸的思想深度。随着社会现象与社会思潮的多元化,社会信息流每年成几何级数增长,从而干扰受众的生活。更加复杂与节奏快的生活方式一方面使受众更多的接受信息服务,另一方面也使受众更多的需要信息服务。于是报社发布的新闻信息更容易成为读者判断某一事物或决定某一行为的材料依据。一次,报纸媒体要想有更大的影响力,不仅要成为读者的信息源,更重要的是要成为读者的思想源。谁能更好的,更丰富的提供思想的参考,谁更具有思想的深度,谁能将同一新闻事件分析的更透彻,谁就在读者的心中达到最佳的影响力。
第三,报纸的信息广度。信息量的大小某种程度上也是一张报纸实力的象征。近年来,国际国内“厚报”现象的流行真实的反映了读者对报纸媒体信息量的需求趋势。即便是专业报,读者也希望从报纸上看到的专业信息尽可能的全面和丰富,甚至还要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这也决定和左右着报纸在受众力中的影响力。
第四,报纸的亲切程度。一篇报道,多用会议语言,空话套话连篇;一篇评论,专业词汇迭出,故作高深,读者看不懂;一个版面,一年四季一个模样,面目可憎等,像这样的熬制至少在感觉上就与读者拉开了距离,就更谈不上影响。报纸的影响力与报纸的亲切程度密切相关,影响力影响的是人心,不从读者的角度用读者喜闻乐见的语言,用读者善于接受的方式,排读者容易接受的版面,就不能让读者感到报纸的亲切,就影响不了读者的心,自然谈不上报纸的影响力了。
创建高质量的报纸,走报纸的品牌化道路是报纸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这样,报纸的发展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才能给读者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从而促进报业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以下是另外一个关于报纸起源的考证
早在距今2000年前,中国就出现过类似的文书抄本。它是当时的官府用以抄发皇帝谕旨和臣僚奏议等文件及有关政治情况的刊物,称为《邸报》。它具有报刊的某些特点。可认为是最早形式的 “政府公报”。原藏于敦煌莫高窟的唐代《进奏院状》,是中国已知的最早的一份手抄邸报,距今已有1000多年了。
使用印刷术印报大约出现在1450年的欧洲。报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经历的报纸出现在1493年,是罗马当时印制的第一份报纸。当时的报纸并非天天出版,只是在有新的消息时才临时刊印。
1609年,索恩在德国出版了《艾维苏事务报》,每周出版一次,这是世界上最早定期出版的报纸。不久,报纸便在欧洲流行起来,消息报道的来源一般都依赖于联系广泛的商人。
日报首次发行于1650年,是德国人蒂莫特里茨出版的。虽然只发行了3个月左右,但却是世界上第一份日报。
报纸指以刊载新闻和新闻评论为主,通常散页印刷,不装订、没有封面的纸质出版物。有固定名称,面向公众,定期、连续发行。现在多数报纸每日出版一次或数次,也有每周出版几次或每周出版一次的。这种意义上的报纸只出现在现代社会,古代社会的“报纸”或不是纸质的,或不是印刷的,或非定期、连续发行,一定意义上也不是面向公众的。
现代报纸的直接起源是德国15世纪开始出现的印刷新闻纸(单张单条的新闻传单)。一般把1615年创刊的《法兰克福新闻》视为第一张“真正的”报纸,因为该报有固定名称、每周定期出版一次、每张纸上印有数条而不是单条新闻(但是该报是单面印刷)。“报纸”的英文一词(Newspaper)最早出现于1665年英国第一家报纸《牛津公报》上。1650年在德国莱比锡出现最早的日报《新到新闻》,但是日报成为报纸的主角,是在18世纪以后。日报的普及,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新闻业得以成熟,因为日报的连续出版,对信息的采集和发送、印刷技术、新闻人员的素质和管理人员的水平,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初期的报纸和杂志是混同的,有新闻,也有各种杂文和文学作品,简单地装订成册。对于这个时期的报纸和杂志,通常笼统地称“报刊”,英国、法国、中国早期的“报刊”概念,便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的。英国和法国从18世纪起,报纸与杂志开始明显地分离,中国在本土出现现代“报刊”后约二十年,报纸和杂志的分野得到明确。
报纸可以作为商品,也可以作为政治斗争的宣传品。历史上,西方发达国家的报纸大多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官报时期、党报时期和商业报纸时期。在官报时期,报纸对于封建王权来说.主要是政治斗争的宣传品,但对于特许经营报纸的出版商来说,它是一种通过出售而获利的商品。党报时期,相当多的报纸从属于各个政党或派别,为各自的利益作宣传,但也存在较大的有明显政治倾向的商业性报纸。19世纪中叶,美国、英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多数报纸,每份报纸的价格便宜到只是本国货币的最小单位(美分、便士)。当报纸面向下层公众之时,它们开始最大限度地争取公众,以赢利为主要目的。于是,党报时期结束,进入了商业报纸时期。
为了最大限度地扩大发行量,报纸除了刊登新闻和强化新闻的平民化外,越来越多地增加了娱乐方面的内容。在与电子媒介的竞争中,报纸新闻的深度报道得到更大的重视。
大众化报纸逐渐在报纸总体中占据了很大的份额,但是,以中上层公众为读者对象的所谓“高级报纸”也逐渐稳定下来,于是形成大众化报纸、“高级报纸”各自的生存空间。前者发行量巨大,获利较多,后者发行量有限,但在影响舆论和赢得声誉方面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情形较为明显的国家,例如英国、德国;而另一些国家,这种分野并不很清晰,例如美国、法国、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