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英国女王全面禁止使用塑料吸管和塑料瓶,对此有什么看法吗
女王这种决策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塑料制品不易分解,污染环境,为了保护环境,她的这种禁令值得推广。
近日,英国女王发布了一项禁令,禁止国内使用一次性的塑料吸管,料制瓶,女王这个计划可不是一时兴起,由于现在她的”禁塑令“非常强烈,英国政府已开始制定新的废品回收计划,包括餐厅只能使用陶瓷盘子、玻璃水杯,纸杯和纸餐盒,外带的食品必须是可降解的包装。
在女王“禁塑令”的带动下,英国全国掀起了一场全面的禁塑浪潮,相信不久后,其他国家也会一起行动起来,向塑料宣战。
⑵ 塑料吸管为什么被禁
因为不是生活必需品,而是奢侈品。
塑料吸管的环境成本太高。据统计,美国每天丢弃大约5亿根塑料吸管,每年向海洋倾倒多达1200吨塑料,威胁海洋生态。英国一家废弃物处理公司则把塑料吸管列入难以回收物品行列,称其为人类的终极浪费,并建议对塑料吸管征税。毕竟一根塑料吸管的使用时间平均只有20分钟左右,随后就被人抛弃。
塑料吸管禁用行动
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对此已有外卖平台采取行动。
美团外卖推出了青山计划,携手110家包装企业探索外卖包装解决方案,推出绿色包装推荐名录,支持包装创新孵化。青山计划首批绿色包装推荐名录 共纳入来自31家企业的46种降解塑料类外卖包装产品,以及来自30家企业的41种纸质类外卖包装产品。此外青山计划在全国试点投放全生物降解包装袋超过2000万个,纸质餐盒100万个。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禁用塑料吸管是小题大做?、人民网-塑料吸管禁令“倒计时”4个月 “吸管变身”商家准备好
⑶ 英国将禁用一次性塑料吸管,你觉得塑料吸管该不该禁
可以禁止,很多东西都是可以直接对着杯子就喝了,是在不行可以放在碗里面用勺子舀着吃。
这种吸管没什么实际性的用处,我觉得一次性纸杯都应该被禁止,我们这些一次性的餐具简直是最糟糕的发明。
这样对环境的保护还是可以起到一定作用的,我都开始用帆布袋买菜了,不使用塑料袋。
⑷ 泰国明年起禁用塑料吸管,各国为什么都在针对一次性塑料吸管
各国都在针对一次性塑料吸管是因为它不是生活必需品,而是“奢侈品”——它的环境成本太高了。据统计,美国每天丢弃大约5亿根塑料吸管,每年向海洋倾倒多达1200吨塑料,威胁海洋生态。
英国一家废弃物处理公司则把塑料吸管列入“难以回收”物品行列,称其为“人类的终极浪费”,并建议对塑料吸管征税。毕竟一根塑料吸管的使用时间平均只有20分钟左右,随后就被人抛弃。
为了找到替代品,人们尝试研发了不同材质的吸管,如纸质、不锈钢质、硅胶质地或生物质可降解材料。现阶段,每种替代方案都不甚完美,比如纸质吸管高温易溶解;硅胶吸管硬度偏低,需要用更大力气吸;不锈钢质地的吸管冰冷坚硬,对唇齿的亲和度略低。
有反对者以此为据,主张在没有找到优于塑料吸管的替代品前,继续使用塑料吸管。这种想法里隐隐透着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满足人类使用需求重于环境友好。
美国科学家威丝曼曾在《没有我们的世界》一书中,大胆假设如果人类突然从地球上消失,地球将会变成什么样?他预言,人类消失后1万年,大部分塑料袋仍然不会消失,会继续在地球上飘荡。可见,消费者倘若留恋徘徊于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舒适区,终有一日,这片舒适区也会失守,被塑料垃圾反包围。
(4)英国禁用什么塑料扩展阅读
泰国计划于2022年起禁用塑料吸管:
泰国自然资源与环境部部长沃拉乌3月26日表示,泰国平均每年产生200万吨塑料垃圾,回收利用仅50万吨,剩余150万吨大部分为一次性塑料制品,其中包括97.5亿个塑料杯和50亿根塑料吸管。
自然资源与环境部正在全国大力推广环保咖啡店项目,促使商家和消费者改变销售和消费行为,减少一次性塑料用品的使用,并计划于2022年开始禁用塑料吸管。
⑸ 我国到哪一年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2020年底。
2020年1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发改环资〔2020〕80号),明确到2020年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景区景点的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在《意见》基础上,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起草了《禁止、限制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塑料制品目录(征求意见稿)》,有13类塑料制品列入其中。
同年7月,国家发改委联合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发布《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在8月中旬前出台省级实施方案,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
禁塑令
2008年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从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袋,并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
2015年1月1号开始,吉林省正式施行“禁塑令”, 规定全省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塑料餐具。这也成为中国施行“限塑令”6年以来,首个全面“禁塑”的省份。从“限塑”到“禁塑”,新规在当地引发了广泛热议和关注。
自2019年起,韩国大型超市全面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以进一步减少“白色污染”。
2020年4月,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开展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4月至11月,海南将分步骤、分阶段组织重点行业和场所率先开展“禁塑”试点工作,为12月起正式全面“禁塑”的实施打好基础。
海南已进入全面“禁塑”倒计时。7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公布文件,要求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8月底前,各地要启动商场超市、集贸市场、餐饮行业等重点领域禁限塑推进情况专项执法检查。
以上内容参考:中新网-从禁用超薄到禁止非降解,塑料袋走过的21年、网络-禁塑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