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讲英国历史讲什么最好

讲英国历史讲什么最好

发布时间:2025-02-06 03:37:10

❶ 你认为最好的中文版英国史是哪一本

个人阅读所及,就讨论问题的准确到位而言,推荐乔纳森•克拉克的《1660 -1832的年的英国社会》,对于理解英国史上所谓“漫长的十八世纪”颇有裨益。学识浅寡,作引玉之想。国内的出版的英国通史的各种书,不论是陈晓律教授的,还是阎照祥教授的,不论是大卫休默的,还是屈勒威廉的,总之,钱乘旦教授的这本书是最为适合作为基础性教材的一本书,也是编撰相对而言最好的一本了。

❷ 想了解英国历史,有哪些有趣的书推荐

NO1. 《剑桥:大学与小镇800年》

作者:(英)科瑞恩
假如你在搜索栏内输入“英国历史书”的关键词,这本书的名字一定会显示在内。你一定想问,为什么一部关于剑桥大学的书会和英国历史紧紧相连呢?作者柯瑞思并不是剑桥的学生,他毕业于布里斯托大学 ,由于对剑桥有着浓厚的兴趣,便放弃事业,成为了剑桥的导游,倾尽心血为剑桥写了这本书,书中扉页写道:“剑桥是英国历史的中心。”全书分为各个不同的主题,讲述剑桥的历史与现在,宏观与微观。书中写道:“许多和剑桥无关的人也享受着剑桥的风俗:英国的本土词汇中,处处可见来源于剑桥生活的表达方式;英国的体育运动,也深受剑桥大学的影响。”剑桥大学在过去的800年间,可谓是将英国的众多有才之士都收归其中,那么剑桥教育当然就会影响着英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书中所讲述的不止是剑桥,而是一个英国历史变迁的缩影。如果你想了解英国历史,这本关于剑桥的书会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
NO.2 《英国通史》

作者:(中)钱乘旦 许洁明
这本书类似于传统意义上的历史书籍,由中国英国史研究会会长、英国皇家历史学会国外会士钱乘旦与南京大学世界史博士许洁明所着,以远古罗马开篇,二十世纪末现代社会结束,以了解资本主义进程,发展社会主义道路为宗旨,作者将多年从事英国历史的教育研究心血全然注入这本书中,不仅脉络完整地讲述了英国历史中的跌宕起伏,更是对其中英国民族天赋异禀的创造力与人文精神进行了深刻的研讨,言近旨远,引人深思。文辞简略得当,节奏把握稳进,每一章有特别点评,观点大胆新颖,均属全篇亮点。这本书虽成为了部分大学的教材,但却突破了教材的古板,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NO.3《牛津英国史》
主编::(英)摩根(Morgn,K.O.)
这部书主要叙述了公元前55年至2000年的英国历史,主编摩根是英国非常着名的历史学家,整本书由牛津与剑桥等大学最顶级的历史学家以一人一章节的方式编写完成,这本旷世之作,一直是英国最具有权威的历史书目。这本书从出版开始,就受到了很高的关注,但广为流传的原因除了其权威性,还有其创新性,本书作者皆为大家,他们关注英国本质的特征,又重视与外邦在文化经济上的联系以及影响,融入颇多独派的高深见解。值得一提的地方,还有本书独具特色的欧式幽默,让读者在阅读历史中捧腹与感慨。本书传入国内后,由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钟美荪教授为本书的难点作了注释,方便了国内读者的理解,以其史实严谨,史笔简练,深受读者喜爱。
NO.4《帝国》

作者:尼尔 弗格森
400年于人类历史长河之中只是一瞬,日不落帝国以何种方式屹立于世界,又怎样建立现代社会?如今的世界,英国主导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吗?
这位对英国金融史有着重要意义的专家——尼尔 佛格列,他在《帝国》这本书中非常深刻的探讨了世界贸易以及政治因日不落帝国的崛起而产生的种种影响。 这个由大不列颠岛与爱尔兰东北部及附近许多岛屿组成的岛国为何能够称霸世界?这不但受到英国历史的发问,也是世界历史正在探索的重要问题。
尼尔 佛格列没有细致描写日不落帝国的发展史,而是着重以全球化发展的视角,追溯日不落帝国以及殖民地对本国以及其他国家的深远影响。书中分为商品市场全球化、劳动力市场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政体全球化、资本市场全球化、战争全球化六大主题展开对整个大英帝国崛起的探讨,这本书,能够帮助你了解日不落帝国的崛起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角色。
NO.5《英国史》

作者:(英)特里维廉
这是一本以学术与趣味高度融合而深受读者追捧的历史读物,此书的作者与译者都是学术成就颇高的两位名家,作者特里维廉是一位毕业于哈罗大学以及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英国自由主义史学家,他以创新型写作风格享誉文坛,本书是节选于《威克里夫时代之英格兰》中的《英格兰史》,被钱端升译为《英国史》,本书译者钱端升,我国着名的法学家、法学教育家以及政治学家,我国现代政治学的开创者。本书以时间顺序,自罗马时代到1918年的英国的历史,涉及民族、人文、自由、经济、国际关系等英国相关的方方面面,作者以论带史,相信历史是在不断进步。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本部作品是民国译本,适合在有一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选读。

❸ 10本讲述欧洲历史的书籍

10本讲述欧洲历史的书籍

开学任务繁重,我有心想了解欧洲地区的历史,却担心书籍太厚重、知识点太多,无法有效地建立一个基本的轮廓梗概。以下是励志网收集的10本讲述欧洲历史的书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1《欧洲中世纪简史》

豆瓣评分:8.6

作者:C·沃伦·霍莱斯特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内容简介

《欧洲中世纪简史》是由霍莱斯特教授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创作的,这是一本准确、权威的中世纪史入门佳作,据读者评论,本书虽然书题为“欧洲中世纪史”,但也涉及了之前和之后相当的历史时期。脉络分明,是了解西方历史包括政治、经济和宗教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并且本书翻译质量上佳,有效地传达了作者的思想。

2《欧洲中世纪简史》(第十版)

豆瓣评分:9.1

作者:朱迪斯·贝内特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霍莱斯特教授始作于20世纪60年代,此后不断修订,在霍莱斯特逝后,擅长妇女史的贝内特教授继续增补的。这一版(第十版)的《欧洲中世纪简史》既保持了原作结构上的平衡,叙述简明扼要,而且在社会文化史方面,内容更为丰富。其将欧洲中世纪史分为早期(500—1000)、中期(1000—1300)、晚期(1300~1500)三个阶段,通过清晰明确的线索、全面的描述描绘了属于中世纪历史的精彩内容。

3《西方文明简史》

豆瓣评分:8.6

作者: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别有特色,其不仅包括书信、诗歌、日记、官方文件、菜单和话剧等在内的各种形式的第一手史料,还包括有年表、关键词术语表、重点问题、加有注解的`书目,以及近300张地图和图片,让历史更加栩栩如生,也使读者身临其境。阅读这本书可以让你在了解西方文明历史的同时,感受其中的历史魅力。

4《英格兰简史》

豆瓣评分:8.6

作者:西蒙·詹金斯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悦读名品

>>>>内容简介

如果你对英格兰的历史感兴趣,并且希望能有一个较简洁明了的概况的话,本书确实是不错的选择,据读者@艾银评价称,“本书简而翔实,简而客观,一部横跨1500多年的历史着作,囊括了众多关键性人物与事件。书本内容真实而不失趣味性,对于了解英格兰历史非常有帮助!”

5《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豆瓣评分:8.3

作者:约翰·赫斯特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这本书被称为是一部“最短”的欧洲史,作者也从三大元素: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教义以及日耳曼战士文化开篇,描述了这三大元素如何彼此强化,又相互对立,最终形塑为欧洲文明的内核,在阅读本书时,能真实地感受到“极简”二字的魅力,并不拘泥于具体历史事件与人物,而着眼于欧洲历史发展脉络是这本书的特色。

6《古希腊简史》

豆瓣评分:7.8

作者:托马斯·R·马丁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内容简介

本书可以称为是一本较为不错的关于古希腊历史的简要读本,其回顾了古代希腊的历史,包括欧洲史前史中希腊的地位到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公元前二世纪罗马人来临之前这段时期的历史。本书在文化方面着墨较多,对这方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一下。

7《极简海洋文明史》

豆瓣评分:7.6

作者:菲利普·德·索萨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有趣的海洋文明简史是这本书的特色,其从航海角度出发描绘其对经济、政治、宗教、文化、科技、食物不同角度的影响,进而来阐述人类与海洋及相关的文明,属于轻阅读类书籍,课外想要涨知识的同学们可以关注。

8《英国简史》

豆瓣评分:7.5

作者:史培克

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属于剑桥国别简史丛书中的一本,相比于之前的那本《英格兰简史》而言,这本书更着重于介绍了英国当时的政府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尤其要是议会和选民的关系。本书主要阐述1707年英格兰和苏格兰合并建立主权国家至1975年全民公决加入欧共体近三个世纪以来的历史进程。如果对于英国这方面历史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

9《瑞士简史》

豆瓣评分:7.5

作者:埃-邦儒尔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

据阅读本书的作者评价称其为“经典的瑞士简史”,虽然由于原作时间为20世纪50年代,但本书中所描绘的瑞士历史,包括其中透露出来的关于瑞士的热爱以及当时代的历史过程还是值得一读的。

10《意大利简史:从古代到现在》

豆瓣评分:7.1

作者:H·赫德/P·韦利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内容简介

本书属于普及性的读物,适合对于意大利的历史有兴趣的同学阅读,并且由于该书为罗念生先生所译,文句平实,叙述稳帖,不徐不疾,译注清晰详实,可以作为一种资源利用。

当然这十本书只是众多极简欧洲史书籍的其中一小部分,并且其中很多是许多人尚未阅读过的,只要大家多去留意,相信会有更多优秀历史书籍在等待大家,同时也欢迎大家给予补充!

;

❹ 英国历史电影观看顺序

1、《法外之王》

《法外之王》是大卫·马肯兹所执导的历史题材影片,由克里斯·派恩、亚伦·泰勒-约翰逊主演,2018年11月9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讲述十四世纪初期,苏格兰国王罗伯特·布鲁斯带领他的国家摆脱英国统治获得自由的故事。

该片于2017年7月21日在美国上映,9月1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该片改编自二战历史事件“敦刻尔克大撤退”,当时40万英法联军被敌军包围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面对敌军步步逼近的绝境,他们不得不为自己的命运背水一战。

❺ 谁能给我大致讲讲英国的文化和历史急!!!!!!!!!!!!!!!

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
1.手工工场的建立和扩展:新航路开辟后,英国成为大西洋航运中心,制呢业迅速发展,手工工场建立。并扩展到采煤、炼铁等领域。
2.圈地运动是对农业进行的一场资本主义改造运动,它使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发生变化。发展了农业,积累了原始资本,也造就了大批的自由劳动力。极大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海外贸易、殖民掠夺、黑奴交易是16世纪英国商人海外活动的主要内容,有利于原始资本的积累。
4.都铎王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同资本主义发展相适应,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如:(1)16世纪宗教改革后,英王成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不再从属于罗马教皇。改革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削弱和限制了旧的封建势力。(2)鼓励工商业和海外掠夺,不仅增强了国力,且对资本原始积累起着保护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产阶级势力的壮大。(3)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英国历史,开始树立海上霸权。17世纪初,开始向印度和北美殖民。
5.17世纪上半期,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触犯了资产阶级利益。(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在“君权神授”思想下,厉行专制,极大损害了资产阶级利益;宗教专制下,严厉对待非国教徒,尤其是迫害其中的清教徒,造成政治局势的紧张。(由于清教徒中反对封建限制,希望取得经济只有的要求正适合资产阶级需要,因而清教徒的主张成了资产阶级、新贵族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1640年,资产阶级联合新贵族,带领广大人民,在社会矛盾尖锐的情况下,通过议会斗争、内战、共和国建立、克伦威尔军事独裁,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60年),直到“1688年光荣革命”,历经半世纪的曲折斗争,完成革命,最终推翻封建君主专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成为英国历史的分水岭。如:1689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他们在议会中的权利,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17—18世纪又逐渐确立内阁制、两党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又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在当时,尤其欧洲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和资本主义发展壮大已成为不可逆转历史潮流的形势下,英国革命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整个世界的要求。英国作为欧洲一个重要的、有影响的国家,率先完成这一转变和过渡,无论理论上或实践上都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范例。此后,欧洲和其他地区一些国家都在其影响下进行了不同形式的革命,使世界进入一个新时代。所以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
世界殖民霸权的建立
(17世纪中—18世纪末中)
这一阶段,在亚洲、北美进行殖民扩张,与荷兰、法国等展开激烈争夺。通过三次英荷战争(分别是1652-1654年;1665-1667年;1672-1674年),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新尼德兰殖民地(后改名纽约),进一步确立海上霸权,荷兰则丧失了欧洲强国地位。
“七年战争”(1756-1763年)是英法争夺印度和北美殖民地的最后较量,结果,法国丧失在北美的加拿大、新法兰西等大片殖民地,在印度也仅留存本地治理等据点。至此,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  英国历史殖民霸权地位,并雄霸欧洲。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18世纪中-19世纪中)
1.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40年代,从棉纺织部门新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开始到机器制造业的出现,英国最早进行并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第一个工业国和“世界工厂”,实力盛极一时。工业革命极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同时,引起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2.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逐渐发展壮大。一方面,他们对维也纳体系下的封建专制不满,要求更多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积极展开争取政治权利的自由主义改革和革命运动。如1832年英国进行议会改革,资产阶级通过和平手段取得更多的权利。另一方面,为巩固和加强自身政治、经济地位,资产阶级强烈反对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要求进一步接触封建束缚,实现自由竞争,自由经营和自由贸易。1776年《国富论》一书的发表标志着经济政策由传统保护主义到“自由竞争”的重大转变。
3.工业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日益对立,矛盾尖锐。1836年,英国宪章运动正是这一矛盾激化的产物,它标志英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4.为满足工业发展和资产阶级的需要,通过建立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方式,抢占原料产地,拓展商品市场。如:19世纪中期完全占有印度、占领新加坡;发动侵略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割占香港,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在大洋州,据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非洲,英国势力渗入埃及;在拉美,加紧对新生国家进行经济侵略。
5.这一时期,为防止法国称霸欧洲,英国组织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美国的独立使英国丧失了17世纪初到18世纪30年代建立的北美大西洋沿岸的13个殖民地和新法兰西。
资产阶级革命
近现代英国历史起始于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是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的时期。
1603年,伊丽莎白女王死后无嗣,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继承英国王位,称詹姆斯一世(1603~1625在位),开始斯图亚特王朝统治(1603~1649,1660~1714)。16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前半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实力日益强大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越来越不能忍受封建王权的专制统治。但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无视这些变化,坚持“君权神授”,大力加强英国国教,迫害要求"纯洁"教会的清教徒,并出售工商业专卖权,恢复早已废弃的苛捐杂税,致使矛盾激化。1628年,议会反对派提出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  英国历史权利请愿书》,国王遂解散议会,实行11年无议会统治。为筹集军费镇压苏格兰长老派(清教中的保守派)教徒起义,查理一世被迫于1640年4月召集议会,3周后又解散议会,史称此届议会为“短期议会”。同年11月,查理被迫第2次召集议会,这届议会一直存在到年,史称“长期议会”,是革命的领导中心。它的召开被认为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1641年11月,议会向国王提出《大抗议书》;翌年1月,国王企图逮捕议会反对派首领未逞,逃出首都, 8月在诺丁汉向议会宣战。
第一次内战初期
,议会军节节失利。O.克伦威尔率领的主要由信仰清教的自耕农和手工业者组成的一支骑兵队伍,1644年取得马斯顿大捷,扭转战局,被誉为“铁军”。1645年初,议会按照克伦威尔的要求改组军队,建立“新模范军”,新模范军在1645年6月纳斯比战役中击败王党军队。翌年,国王被俘,第1次内战以议会军胜利告终。内战期间,议会先后通过法令,没收王党分子土地,拍卖给资产阶级,废除地主对国王的封建义务,但农民一无所得。战争结束后,革命阵营内部长老派、独立派和平等派之间矛盾激化。1647年底,查理国王逃跑,1648年2月,王党势力乘机又挑起内战,在独立派、平等派联合打击下,王党势力复被击败,第2次内战结束。1648年12月,克伦威尔清除了议会中的长老派;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被斩首(见彩图),同年宣告建立一院制共和国。资产阶级共和国先后镇压平等派和掘土派,征服爱尔兰和苏格兰,打败荷兰和葡萄牙。1707年,苏格兰正式并入英国,英国从此亦称大不列颠。年4月,克伦威尔驱散残余议会,12月建立护国政府,实行军事独裁。
1660年2月,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尽管查理二世和詹姆斯二世(1685~1688在位)力图复辟旧秩序,但革命期间发生的社会经济变革已不可逆转。1679年,围绕王位继承问题议会分成辉格和托利两派,是为近代政党的起源。1688年6月,信奉天主教的詹姆斯二世国王老年得子。为阻止天主教信徒继承王位,辉格党和托利党联合行动,邀请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来英国即位,11月,威廉率舰队在英国登陆,推翻复辟王朝。1689年2月,威廉和妻子玛丽同时登位,威廉称三世(1689~1702在位);玛丽称二世(1689~1694在位)。这次政变史称“光荣革命”。光荣革命是地主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开始,它所宣布的《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扩大议会权力,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此后,英国议会君主制逐渐形成和发展,辉格和托列两党进行长期争权夺利的斗争。1714年,汉诺威王朝入主英国,辉格党取得长达60多年的政治优势。在R.沃波尔任内,国王的主要咨询机构枢密院发展成内阁,内阁首脑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内阁对议会负责。沃波尔实际是英国第1任首相(见表)。
英国历史
工业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资本原始积累更加迅速。议会法令使圈地合法化,圈地规模迅速扩大。在广大被圈占土地上建立起资本主义农场或牧场,被剥夺生产资料的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扩大。1689~1763年间,英法为争夺殖民地屡开战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英国政府在1793~1815年期间,积极组织并参加反法联盟。在整个18世纪,英国成为贩卖黑奴的国际中心。在国内,政府实行保护关税政策,高关税阻止外国商品输入,奖励本国工业品出口,以低税保护本国工商业发展。以上种种原始积累手段为工业生产的变革提供了前提。18世纪后半叶,在工业生产中出现并开始使用机器,这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变革首先发生在棉纺织业。1733年织机中开始采用飞梭,60~70年代纺纱机普遍采用;80年代,蒸汽机投入使用。随着蒸汽机采用范围的扩大,特别是机器制造业的出现,工业革命迅速扩展到各部门。到19世纪30~40年代,各主要工业部门都采用机器,大机器生产在纺织业中已占主导地位。英国从农业国发展成工业国,工业革命至此基本完成。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面貌,西北地区兴起一批工业大城市,人口也向那里集中。19世纪中叶,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1个工业强国。工业革命造就了两个新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他们之间的对立和斗争成为英国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议会改革与宪章运动
随着工业革命的勃兴,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力量渐渐壮大。他们的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但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权利。18世纪60~70年代,围绕J.威尔克斯和《北不列颠人报》事件,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言人资产阶级激进主义者抨击国王的专横和议会的腐败,要求改革选举制度,取消“衰败选区”,扩大选举权,在议会中增添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他们的主张受到为乔治三世国王(1760~1820在位)所不信任的辉格党贵族的支持。辉格党人采取一些措施,进一步限制王权。18世纪末,在法国革命影响下,下层人民群众掀起争取改革的运动,他们希望获得参政权以改善自己的经济地位,并对后来的改革作出了重大贡献。1830年,在各阶层人民压力下,辉格党C.格雷政府提出议会改革法案,经过一年多的斗争,1832年6月,改革法案经议会两院通过、国王批准成为法律。1832年第1次议会改革法稍稍调整扩大了选举权,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政治权利,开始跻身于统治阶级行列。议会改革未给工人带来任何好处,他们为争取普选权进行新的斗争,宪章运动兴起。1838年,伦敦工人协会提出《人民宪章》,要求按民主原则改革议会。1840年成立全国宪章协会。1840、1842和1848年,宪章派在全国掀起3次群众性的向议会请愿运动,在请愿书上签名者达数百万人,但请愿书都被否决,运动被镇压。1848年以后,运动转入低潮,逐渐销声匿迹。宪章运动虽未成功,但为工人阶级留下了宝贵的斗争遗产。
19世纪下半叶 19世纪50~70年代,是英国自由贸易资本主义发展的鼎盛时期。其时正值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有“维多利亚时代”之称。这个时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其钢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一半以上,进出口贸易占世界总额的1/3以上,伦敦成为国际金融、贸易中心。1832年议会改革后,托利党和辉格党逐渐改造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政党──保守党和自由党,两党轮流执政。由于经济地位巩固,资产阶级在政治上也开放较多的民主自由。1858年取消对犹太人政治权利的限制。1867年和1884年进行了第2次、第3次议会改革,使城乡工人阶级上层获得选举权。1872年,议会开始实行秘密投票。资产阶级政府还改革教育制度、文官制度、司法制度和军队。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从当时的经济繁荣中得到好处的主要是统治阶级,广大劳动群众劳动强度大,生活非常贫困。但资产阶级从他们的高额利润中分出少许份额给工人阶级上层和熟练工人,使这部分工人的条件得到改善。这些人因而倡导阶级合作,主张通过协调解决劳资纠纷,主张工人组织的活动内容应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争取改善劳动条件及其他福利,反对进行罢工及其他旨在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阶级斗争。19世纪中叶以后,涌现出一批这样的工会组织,混合机器工人协会(1851)可作为一个代表。它们按行业(一个地区乃至全国)组成,只吸收熟练工人,排斥非熟练工人参加。它们沿着争取改良的工联主义道路发展,因而被称为“新模范”工会。
60年代初,在K.马克思、F.恩格斯帮助下,英国工人投身政治斗争,支持美国、波兰人民的斗争,参与创建第一国际,在国内开展争取普选权的斗争。1868年召开工会第1次全国代表大会,要求政治权利。80~90年代,社会主义运动复兴,出现了社会民主联盟(1884)、费边社(1884)、独立工党(1893)等社会主义组织。工人运动中也出现新气象,广大非熟练工人纷纷组织起来,开展罢工斗争,号召工人队伍团结。1900年,工会和社会主义组织、政党的代表共同组成“工人代表委员会”,1906年委员会更名为“工党”。工党初建时只吸收团体会员,是各团体的选举联盟。1911年,成立英国社会党。
殖民扩张
英国的殖民地在19世纪猛烈扩张。1801年合并爱尔兰,英国的正式名称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对亚洲的侵略继续扩大。19世纪中叶,发动两次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参与镇压中国太平天国革命;镇压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强化对印度的统治。1876年,保守党B.迪斯累里内阁为维多利亚女王加冕,使其成为印度女皇。此后英国又称为大英帝国(或英帝国)。此外,在伊朗、缅甸、南非、埃及、东非以及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地也扩大侵略,还逐步对南美洲进行渗透,成为那里最大的投资者。1867年,加拿大成为英国第1个自治领。
19世纪末期,英国殖民扩张的重点转移到非洲。它从法国手中夺得了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进而占领埃及(1882)和苏丹(1899),积极参加殖民列强瓜分西非、东非和中非的争夺战,参加1884~1885年列强分赃的柏林会议(1884~1885)。为实现帝国主义分子C.J.罗得斯提出的修建一条从开普敦到开罗纵贯非洲大陆的大铁路的所谓"二C计划"(开普敦和开罗的英文写法第一个字母都是“C”),加紧侵略南非,1899年爆发英布战争,英国并吞奥兰治和德兰士瓦。19世纪末,在亚洲控制缅甸、阿富汗,1900年参与镇压中国义和团运动,并染指中国西藏。截至1914年,英国的殖民地已广布世界各大洲,殖民地面积计达3350万平方公里,殖民地人口达3.94亿,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向帝国主义过渡,1902年国内已出现57家托拉斯及其他垄断组织,某些部门还加入了国际垄断联盟;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溶合,财政寡头与大银行控制一切;资本输出大量增加。1899年时食利者收入超过外贸收入的4倍。
19世纪,英国科学文化取得辉煌成就。C.R.达尔文以其《物种起源》(1859)奠定了生物进化论的基础。才华盖世的诗人G.G.拜伦以其浪漫主义的卓越诗篇着称于世,他用诗抨击贵族的反动,支持民族解放斗争。因此他被统治者逐出祖国,英年早逝于异邦。C.J.H.狄更斯是英国文学史中现实主义的创始人和最着名代表、英国人民的作家,其作品反映了英国资本主义极盛时期下层劳动群众的苦难。F.哈代、萧伯纳和J.高尔斯华绥等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着名代表。
第一次世界大战
英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逐渐丧失工业垄断地位。后起的德国、美国逐步赶上并超过英国,导致相互间矛盾的空前激化。20世纪初,德国成为英国最危险的竞争对手。面对严峻的形势,英国政府积极扩充军备,尤其是海军。1908年,自由党政府决定对海军实行“双强标准”原则,即英国军舰吨位不能少于两个最强的海军大国军舰吨位的总和。H.H.阿斯奎斯自由党内阁还进行了一些旨在改善劳动群众状况的改革,以安定后方。1914年,议会通过爱尔兰自治法案,后因大战爆发,自治法到1921年才付诸实施(见彩图)。爱尔兰本部获得自治,成立爱尔兰自由邦,北部6个郡仍归英国。此后英国正式国名改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为对付德国,英国放弃19世纪奉行的““光辉孤立””外交政策,1907年以后,英、法、俄“三国协约”实际上已经形成。它同已经形成的德、奥、意“三国同盟(1882)”相对峙。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大战期间,英国派远征军到欧洲大陆,是西线战场主要参战国之一。1916年5月,英德海军为争夺海上霸权,在北海进行日德兰大海战。1917年,英国最终击败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维护了它的制海权。战争中英帝国参战人员阵亡总数达50万以上。大战初期,自由党联合保守党、工党组成联合内阁,1916年自由党人D.劳合·乔治继任首相,组成5人集体内阁,总揽大权。为了争取群众、特别是妇女群众对战争的支持,1918年第4次改革议会选举法,实行全体成年男子和30岁以上妇女的普选权。1928年选举权扩大到全体成年妇女。1918年11月,大战以德国等同盟国的失败告终

❻ 想了解英国的历史,习俗(王室的,像是册封骑士),有什么可以推荐的书

英国通史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的名着《英国工业革命讲座》、帕特里克.科洪的《财富的协议:大英帝国的国力与资源》、评论家汤姆.加里尔的《时间信号》、杜夫纳的《工会的特征、目的及影响》、瑟鲁德·罗杰斯的《劳工工资六百年》、哈蒙德的《现代工业的兴起》、韦伯斯的《从英国革命到地方自治联合法衰落时期的英国地方政府》、蒙图的《18世纪工业革命》

陈紫华的《一个岛国的崛起:英国工业革命》,

阅读全文

与讲英国历史讲什么最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寄到英国的海关怎么申报单 浏览:997
印尼为什么食物热量高 浏览:908
芒果为什么比越南好 浏览:462
怎么分辨印度低种姓 浏览:661
伊朗三十万等于多少人民币 浏览:585
印度为什么出神剧 浏览:741
印度的女人为什么叫妈妈 浏览:46
美国的10码衣服等于中国的多少 浏览:211
中国现在的煤炭从哪里进口 浏览:621
越南盾换成人民币值多少 浏览:465
伊朗最贵的钻石多少钱 浏览:275
越南如何办理入境 浏览:949
印尼龙目岛属于哪里 浏览:915
美国的伊朗人怎么样 浏览:941
为什么意大利那么多古建筑 浏览:697
明日之后如何一发抽到中国湖榴弹 浏览:363
印尼一共有多少火山 浏览:973
越南共占多少岛 浏览:958
有申根签证怎么去英国 浏览:421
印尼渔业什么时候恢复正常 浏览: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