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英国为什么要退出欧盟 英国脱欧的三个原因
一、现实利益层面:
在欧盟的预算里,英国缴纳的比例大约占1/8,仅次于德法列第三位。但是,相比德法两国利用欧元区内的有利地位,通过欧元区内的差异化利率政策,在制造业,服务业上都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反之,英国因为依然处于欧元区外,并未得到与付出相称的好处。如今,德法主导的欧盟却一下子要英国拿出20亿欧元补缴欧盟的预算。20亿欧元对英国政府来说不是一个小数字,如果卡梅伦拿出这笔钱,那将会大大影响选情。所以,卡梅伦这么震怒,要搞退出欧盟公投,是有切身利益的。
二、欧盟主导权之争:
德法主导的欧盟之所以让英国补缴20亿欧元费用,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根本目的并非这20亿欧元。那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让英国承担更多责任,通过承担更多责任,迫使英国放弃英镑,统一使用欧元,进入欧元区,从而断掉在欧美间骑墙的好处,一心捞取欧元区的好处。在英国人看来,一旦英国进入欧元区,相当于他们将命运主导权交给了别人。英国人和德、法等国在这方面有着极深的隔阂,这种隔阂来源于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
我们知道,统一的欧洲是一两千年来欧洲人追求天下一统的理性产物,英法两国为了争得主导权打了数百年。着名的百年战争就是在英法之间展开的,双方从1337年打到1453年,打了116年。后来,七年战争还是英国和欧洲大陆国家为争夺势力范围进行的战争,美利坚合众国就是七年战争的产物。
与德法等大陆国家相比,英国长期游离于欧洲大陆之外,是海洋殖民帝国,英国对欧洲大陆的统一或一家独大一直保持高度警惕。警惕的原因是,一旦欧洲大陆整合成一个国家,那么英国在欧洲将很难再有话语权,英国不过是一个小岛,被吞并就只是时间问题了。作为孤悬于大陆之外的岛国,英国是通过欧洲大陆的分裂来获得对欧洲的影响的,也是通过分化欧洲大陆来获得自我保全的。
事实上,如今的美国孤悬于欧亚大陆之外,也是通过分化欧亚大陆上的各个国家势力来主导欧亚大陆的,所采取的就是大英帝国过去的战略战术。作为央格鲁撒克逊人的后裔,他们是一脉相承的。
所以,作为英国来说,不希望欧洲大陆继续进一步整合顺理成章。在这方面,英国和法、德等国存在本质性分歧。这也是为什么英国加入了欧盟,却一直保留英镑而未加入欧元区的根本原因之一。
如今,德法要通过让英国承担更大责任的方式,一步步地收缩英国的权力,最终迫使英国加入欧元区,在政治战略上是动了英国的根。面对这种情况,英国必然会反弹并试图阻止。这也是为什么20亿欧元本不该闹出这么大动静,却最终惹出这么大波澜的根本原因。如若英国爽快地同意了这20亿欧元补缴,那么接下来德法主导的欧盟就还会有更进一步的动作。站在英国角度,英国必然阻止这一切的进一步演化。
当然,站在德法角度看,英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作为欧盟三大国之一,如果迟迟不能加入欧元区,迟迟不能和整个欧洲站在一起,欧盟进一步推进整合就会面临巨大阻力。在这种情况下,才会有所谓20亿欧元的预算补缴。法德德国主导的这一动作,是要进一步加强欧盟的权力,谈码宽进一步对整个欧洲进行整合,这正是英国所不愿意接受的,也是双方冲突的根源。
看看德法两国领导人的表态,法国总统奥朗德警告英国这会损害英国的核心利益,而默克尔反击的威胁意思是,如果英国继续阻止欧盟的进一步整合,那么英国退出就退出吧。这种博弈,在未来三年的博弈将会很激烈,无论2015年英国哪个政党赢得大选,都不会改变这一格局。英国和法德等国,必然有一个沟通和妥协的过程。
三、西方主导权之争。
近代西方,一战以前一直是欧洲主导世界,虽然存在着英法长期的争夺以及后来英法德等国的争夺,但数百年来主导权都在欧洲列强手中。到了20世纪,欧洲列强的矛盾终于激化,最终闹出了一战和二战含亮。两次世界大战,欧洲元气大伤,发展起来的美国乘机上位。
美国上位虽然让欧洲人有些不爽,毕竟大家都是西方,价值观相似,在全球的利益基本一致,何况二战之后欧洲亟需美国帮助复苏经济。但是,模扒欧洲人也充分认识到,主导权易主的根本原因是内耗,通过战争统一欧洲是完全不现实的,千百年来已经证明这一点,更何况两次世界大战的重创已让整个欧洲雄姿不再。所以,二战后,欧洲大陆的主要国家很快成立了欧共体(英国加入较晚,1973年才加入)。欧共体发展到1991年,成立了欧盟,欧元正式启动。1999年1月1日,欧元在欧盟各成员国范围内正式发行,欧盟整合进程加速。
事实上,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美欧在西方主导权方面就开始存在了一些分歧,待欧盟成立、苏联解体,这种分歧明显加大。过去20余年,美欧在这方面没少暗战。1999年北约空袭并肢解南斯拉夫,其中一个目标就是针对欧元(表面上是北约东扩和帮助欧盟东扩,但实际上这也是美国借力打力遏制欧元诞生的一场战争),欧元流通因此被迫推迟到2002年1月1日才正式流通,比1999年1月1日发行欧元整整晚了3年。而且,那次发行,还是折价发行的,这就是后来欧元为何大涨的根本原因。更为严重的是,一直到今天科索沃战争对欧元都有严重阴影,这也一直是欧元区很难在国际范围内进一步替代美元的另一个原因。
2008年因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风暴后,美国实力大幅衰退,欧洲在这种情况下加速整合。特别是在欧债危机爆发后,德法借机更加快速地收缴危机爆发国的权力,欧盟整合进程明显加速。欧盟的这种整合,让美国如坐针毡。之所以如此,原因是西方资本一定会选择一个寄体,不是美国就是欧洲,若欧洲整合得非常好,那么西方资本完全可能因为美国衰落而全面返回欧洲。若真的这样演绎,美国将会丧失西方主导权。为此,美国必然破坏欧盟进一步整合的进程。
就当前国际局势,站在世界角度,美国必然分化欧亚大陆诸国,目的是维持美国对欧亚大陆的主导权和保持未来对欧亚大陆的主导能力;就欧洲地缘局势而言,站在英国的角度,如果英国要想保持对欧洲的足够大的影响力,就必须分化欧洲大陆的进一步整合。所以,在这方面,英国和美国两者战略是一致的。
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和在欧洲,英国保持其影响力很大程度上是“狐假虎威”于美国,是借美国之力来发挥自己的影响,分得美国主导规则下的一杯羹。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扮演着美欧中间角色,英国在二战后一直是两边通吃。如今,德法主导的欧盟,要收英国的权,断英国“狐假虎威”美国的路,这是英国所不能接受的。
望采纳,谢谢
2. 终于脱欧成功!英国千方百计脱欧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昔日的辉煌和成就造就了英国人的优越感,在欧盟的话语权太低,无法在欧盟争夺绝对优势。英国是欧盟领导的三大势力之一,一直与德国和法国争夺权力。与英国不同,德国和法国都是欧元区成员国,德国的经济实力和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影响力都强于英国。对于英国来说,无法争夺欧盟主导权一直是个大问题。
按照脱欧派的理念,节省下来的成本可以补充英国庞大的公共服务支出。没有必要赡养贫困的亲属,也没有必要担心被日益严重的欧债危机拖累。没有必要执行欧盟的规则,恢复独立的法律,制定自己的标准和条例。关键是没有义务接受移民的涌入,这在客观上占用了英国大量的公共资源,夺走了当地人的就业机会。
3. 英国"脱欧"给分手费是什么情况
欧盟和英国9日到10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第六轮“脱欧”谈判。双方尚未就“分手费”议题取得重要突破。
巴尼耶9日呼吁英国就“分手费”一事作出“切实澄清”。
法国和德国先前警告,如果英国月底前在“分手费”议题上没有进展,他们可能拖到明年再对英国“脱欧”后的过渡期作出承诺。据媒体9月报道,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提出“慷慨”条件,英国愿意在“脱欧”后的过渡期向欧盟支付200亿欧元(约合233亿美元),前提是欧盟单一市场依然向英国开放。
果然钱都不是问题了。
4. “英国脱欧之路可谓一波三折”,都有哪些人在脱欧过程中付出了“人生”
戴维卡梅伦和特蕾沙梅两位首相,为脱欧付出了自己的“人生”。
20世纪70年代,英国政府就对英国是否继续留在欧盟进行了一次公投。最后由于经济发展的考原因,英国不情愿的同意继续留在欧盟。所以英国人在欧盟去留问题上,一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对欧盟也存在着一定的敌意。
随后。英国与欧盟签署的脱欧协议草案也引起了英国党派的巨大争议,反复的否认草案。特蕾莎梅需要不断的平衡各方党派的意见和利益。于是就这样英国在脱欧这个问题上反复变换,一波三折。这使得特蕾莎梅在位的时候,也没有真正的完全解决问题,特蕾莎梅满含热泪的离场辞职。
5. 英国的脱欧“分手费”是多少
英国与欧盟终于谈妥“分手费”, 英将支付400亿至600亿英镑。
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8日指出,尽管欧盟与英国的脱欧谈判取得关键进展,但接下来第二阶段的谈判将更艰难。他说,“我们需谨记,最艰难的挑战还在前方。我们都知道分手不容易,但分手后重建新的关系更难。”欧盟委员会称,已准备好立即进行第二阶段谈判;第二阶段谈判将涉及脱欧过渡期、贸易及英国与欧盟的长期关系。路透社认为,展开贸易及脱欧过渡安排的谈判,对梅的首相生涯前景十分重要,也攸关欧盟与英国在2019年3月底脱欧之后的贸易活动延续。欧盟负责英国脱欧事务谈判的首席代表巴尼尔8日在记者会上表示,必须在2018年10月之前备妥最终版本的脱欧协议。
6. 英国脱欧要交 多少“分手费”
分手费是需要谈判的。
短期效益
英国退出欧盟,在短期内对英国无疑是有利的。例如,英国可以立即省下每年需缴纳给欧盟财政的80亿英镑款项。支持英国脱离欧盟的人说,90%的英国经济与对欧盟的贸易无关,但仍然受欧盟规章的制肘,摆脱欧盟将使英国许多中小企业不受欧盟规章制度的钳制,就业机会可能会因此增多。
长远影响
卡梅伦但从长远看,失去了欧盟成员国的资格,英国难以依托欧盟在欧洲和世界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国际地位和影响将大打折扣。在贸易方面,英国与欧洲向来唇齿相依,有一半贸易额都来自欧洲其他国家。若脱离欧盟恐令英国与欧洲贸易关系受到影响,影响到伦敦国际金融中心及资金避风港的地位,如果大量投资从英国撤出,经济前景或进一步转差。英国国内商界领袖,包括英国首富、维珍集团主席布兰森(RichardBranson)已发出警告,指英国试图与欧盟重新谈判两者关系,可能构成不明朗前景,有损商界利益。
另外,在失去在布鲁塞尔、柏林和巴黎的影响力,英国将更加被华盛顿冷落,并且在诸如环境、安全和贸易等众多跨国事务中被边缘化。美国和其他盟友想要英国留在欧盟内部,一旦离开欧盟,英国将有可能成为一个孤立的国家。中国与英国的经贸关系也将受到影响。
7. 英国为什么要脱离欧盟脱离欧盟有什么好处
“脱欧”之利:
1、“脱欧”之后,英国可以不必向欧盟缴纳每年数十亿到上百亿不等的会费。以2015年为例,英国向布鲁塞尔支付的欧盟会费高达178亿英镑,相当于每周缴纳3.5亿英镑。按照“脱欧派”的设想,省下的这笔钱可以贴补英国巨大的公共服务开支。
2、“脱欧”之后,英国就能大幅减轻对欧洲经济的援助义务,不必担心被日益严峻的欧债危机所拖累。更何况,欧债危机爆发后,欧洲大陆经济体要求加强欧洲政治联盟的呼声逐渐增强,而这正是英国最担心和抗拒的事情。
3、“脱欧”之后,英国可以摆脱欧盟在各个领域所制定的严格的生产标准和监管法规的束缚,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英国媒体称,仅仅是欧盟现有的100项生产标准和监管法规,就给英国企业增加了每年330亿英镑的生产成本。摆脱这些条条框框,英国中小企业的生产规模可以扩大,进而制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4、“脱欧”之后,英国政府就不必再为那些来英国求学的欧盟学生提供贷款。以2015年为例,英国大学共接纳了71000名来自欧盟各国的本科生,耗费了英国政府大量的助学贷款。而根据往年经验,这些贷款通常不太可能获得偿还。省下的这笔钱,就能用来资助英国本地的学生或其他教育用途。
5、“脱欧”之后,英国政府就可以加强对边境的控制,减少移民的涌入。根据欧盟“人员自由流动”的原则,英国必须接纳外来移民。2015年进入英国的净移民人数为33.3万人,其中有18.4万人来自欧盟成员国,创历史最高纪录。不断涌入的移民客观上占用了英国大量的公共资源,并抢走了本地人的就业机会。
“脱欧”之弊
1、“脱欧”之后,包括一部分中国企业在内的大批跨国企业可能会重新考虑在英国的投资规模,甚至撤出英国。国际企业和资本之所以青睐英国,看中的不仅是英国6500万人的市场,更是有着5亿人口的欧盟市场,以及英国与欧盟其他成员国密切的经济往来。“脱欧”让英国的这些优势荡然无存,国际制造商会向欧盟内部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转移生产线。
2、“脱欧”之后,英国对外贸易将面临萎缩。英国生产的商品28%销往国外,其中45%出口欧盟,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欧盟成员国内部的“零关税”待遇。“脱欧”将使英国进出口关税大幅增加,英国出口业的竞争力将下降,进口货物的价格将上涨,进而影响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涉及进出口贸易的300万就业岗位可能受到影响。
3、“脱欧”之后,英国与欧盟在教育领域的交流势必受到影响。一方面,英国的教育机构无法利用欧盟的科研经费,邀请欧盟各国的顶尖学者到英国讲学;另一方面,英国本地的学生和学者也无法借助欧盟框架下的合作机制前往欧盟其他国家交流、深造。
4、“脱欧”之后,英国公民在欧盟地区的行动自由可能受到限制。例如,英国人无法在欧盟国家自由地工作、生活、定居,也无法购买当地的房产,或者享受当地的医疗服务。即便英国政府有能力通过一对一的谈判解决这一问题,但势必要耗费一定时间,进而对当下的跨境人员流动造成影响。
5、“脱欧”之后,欧盟其他国家的移民无法自由进入英国。在一些劳动力短缺的行业——不论是劳动能力要求不高的普通行业,还是对顶尖人才较为依赖的高新技术行业,雇主都无法自由聘请哪些技能匹配、成本较低的移民雇员,进而对企业竞争力造成影响。更重要的是,将大量外来移民拒之门外,将令英国这个向来崇尚人道主义和绅士精神的国家背负巨大的道义责任。
8. 欧盟称英国脱欧需支付约390亿英镑“分手费”,为何分手费如此昂贵
欧盟之所以说英国要脱离欧盟,要承担390亿的英镑,主要源于欧盟对英国的愤怒!
约翰逊的态度
应该这样说,英国目前的局势在民众的意愿之中都希望脱离欧盟,因为欧盟必然是对英国经济和英国政治的一个束缚,因此脱离欧盟之后,英国的经济和政治能够发展的更好,因此英国首相约翰逊在演说中也公开表示脱离欧盟的束缚,而约翰逊之所以如此坚决,跟他背后的政治权利有直接关系!换句话说,如果他不是英国首相,他说的话都没有任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