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王室在一个国家中是充当怎样的地位
当今君主制国家扫描
从1910年葡萄牙宣布共和到1979年短命的中非帝国倒台,大部分君主国在时间的长河中成为历史。迄今为止,国际社会中还保留着几十个君主政体,荣耀与光环依然笼罩在皇室头上,但权力却不可同日而语。而随着皇宫神秘性的消退,各国皇室的难处也被披诸报端,有的王朝甚至很难找出王位继承人,因此有人称他们看上去更像是“政治恐龙”——那种正在消亡的典型。
本期专题对全球君主制国家进行了一次梳理。
——编者
男孙难诞 日本皇室真发愁
本报特约撰稿田夫
国际三八妇女节的前一天,1万多名日本民众在东京的日本武道馆内举行示威,在这场由议员和学者筹办的集会上,主要组织者、前高等法院法官三善澈说:“那些建议修订皇室典范的人无视日本传统,企图另外建立一个新的国度。”而接下来的一句“我心中默默期望,皇储也能加把劲儿”,则让在场群众忍不住会心一笑,并鼓掌表示赞同。
这一切都缘于日本皇室的香火不继。现任明仁天皇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大儿子德仁皇太子与太子妃雅子结婚8年才育有1个女儿爱子,小儿子文仁亲王也生了两个公主。虽然日本历史上也曾出现过8位女天皇,最近的一位在1763年即位,但此后便一直由男性继承王位,1947年制订的宪法更是规定只准男性出任天皇。这样在理论上说,公主若无男嗣,日本皇室将因没有嫡嗣而灭亡。
制宪的时候谁也不会想到皇室会出现“男荒”,一旦出现就有点儿束手无策。现在日本政府有意修改宪法,让女性皇室成员继承王位,这得到广大日本民众的支持,却遭到执政党保守派人士的抗议。他们担心,万一女性王位继承人嫁给外国人,日本今后的皇室就不再是纯正的日本人了。
两妃展开“怀孕战”
为避免可能发生的王位继承危机,日本皇室一直没有放弃“添丁”的念头。2月底出版的日本《周刊新潮》爆出内幕 ——明仁天皇的二儿媳、39岁的纪子怀上了第3胎。日本宫内厅证实,纪子的预产期在今年9月,她若诞下男孩,其王位继承权将排在太子德仁、二子文仁之后,这样,日本正面对的皇室继承、修改宪法问题也可迎刃而解。日天皇明仁和皇后美智子非常高兴,日本全体国民热切期待着皇室40年来首次添男丁。日本国会一个正与首相小泉纯一郎开会的委员会成员获悉纪子怀孕后,当即鼓掌欢呼。反对党民主党党魁冈田克则称:“我们希望与全体国民一起庆祝这个消息。”
令人惊讶的是,42岁的大儿媳雅子为了扳回皇室继承的优势,竟不顾高龄也准备再次怀孕。雅子不久前缺席了一场宫内厅活动,而是改去骑马,进行怀孕所需的体力锻炼,希望能够一举生男。
据说,2001年雅子生下爱子前,也曾勤练骑马,锻炼体力;最近雅子再度勤练骑马,迹象和当年怀爱子前一模一样。雅子最近也减少了服用抗抑郁药的剂量,目的也是为怀孕做准备。
日本政府做两手准备
话虽如此,但面对日本皇室40年没有男性子嗣的难题,日本政府也不得不做好两手准备。
早在去年1月,首相小泉就下令成立由10人组成的特别委员会,讨论是否修改现行《皇室典范》、承认女性的皇位继承权。这样德仁皇太子3岁的独生女爱子公主将成为未来女天皇。
为避免可能发生的王位继承危机,日本政府还考虑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丧失皇家衔头的前皇室成员中挑选嫡男孙。
有熟悉皇室历史的日本学者指出,纪子妃怀孕可以令日本国民冷静下来,在无压力的情况下讨论皇室继承的传统。这话现在已经得到应验。
参考资料
君主制——最后的“政治恐龙”
从1910年葡萄牙宣布共和到1979年短命的中非帝国倒台,大部分君主国都被两次世界大战的旋风所扫荡,另外一些则被不断高涨的、今天仍在继续的反殖民主义浪潮所淹没。至今保留有君主政体的,亚洲有科威特、约旦、阿曼、卡塔尔、巴林、沙特阿拉伯、柬埔寨、不丹、尼泊尔、日本、泰国、文莱等;欧洲有英国、卢森堡、挪威、瑞典、西班牙、丹麦、荷兰、比利时、摩纳哥、列支敦士登等;非洲有摩洛哥、莱索托、斯威士兰;大洋洲和美洲还有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十几个英联邦成员国也实行君主制。
在这些君主国中,有一些是社会和技术很进步的国家,如欧洲的一些君主国;另外一些是“石油皇帝”的君主国。下台的国王大部分住在英国、瑞士、西班牙和埃及。其中有些人很富有,有些人却不怎么走运;有些人在干活,有些人却忙于奔波。希腊的孔斯塔蒂诺·德格雷西亚是较富裕的流亡国王之一。由于希腊政府所付给的大笔赔偿金,他有一套豪华的生活设施,在伦敦的闹市区买下了一所价值70万美元的住宅。
2006年刚过,英国皇室即宣布准备在4月庆祝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八十大寿。近日英王室网站还上载了一大批伊丽莎白二世由1952年登基至今所参与过的重大事件图片。作 为世界硕果仅存最受注意的“立宪君主”之一,英女王到底何时会传位,和她如何安排传位,再一次掀起君主制存废的讨论。
英国王位传承无忧
英国的王位最早建于9世纪,在后来的1000多年里共出现过12个王朝。其中丹麦王朝和诺曼底王朝是由于异族入主英格兰而造成的。王位在同族男性成员中相传时,朝代的名称沿袭不变;王位如果传给女王的儿子,朝代的名称就会改变。新的朝代通常是根据执政王的家族姓氏或封地来命名的。
英国的王位继承法规定,王位是世袭的,由国王长子继承。如果国王长子已死,则由其后嗣继承;如果长子死亡而又无后代,就由次子或其后嗣继承;国王无男性后裔,便由长女或其后嗣继承;国王子女全无,则由其弟继承。此外,除了执政王的子孙,王室的其他近亲成员也享有王位继承权。
这样,当今英国王室成员中享有王位继承权、排名前十的依次是:长子查尔斯王子、孙子威廉王子、次子安德鲁王子、三子爱德华王子、女儿安妮公主、外孙彼得·菲利普斯、外孙女扎拉·菲利普斯、妹妹玛格丽特公主、林利子爵(玛格丽特之子)和莎拉·阿姆斯特朗一琼(玛格丽特之女)。
不过,在这十名“候补国王”中,只有查尔斯王子和威廉小王子的名次是固定的,其他人的名次只是暂时的。名列前茅的继承人如果死亡或宣布自己弃权,后面人的名次依次递升;反之,前面的人如果家中添丁进口,后面人的位置就要统统往后挪。如果没有非常事件发生,继承王位对于第二名以后的人员,只不过是一场梦想而已。
英联邦对查尔斯王子不满
虽然英国不存在王位传承问题,但新国王要想登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切皆因为英国人对查尔斯王子——英女王法定继任人的评价一直不佳。在2005年,查尔斯王子决定与卡米拉,一位自小认识的贵族之女再婚时,一项民意调查已显示,英国人中有近23%认为女王驾崩后,英国应该彻底考虑是否废止君主制。有近28%英国人更认为,一旦英女王离世,英国应马上废止君主制度。
对英国王室存亡有更大直接威胁的是,大部分“出身”于英国殖民地或属地的英联邦成员国,都威胁不再承认以英女王为象征。加拿大早在1982年已实行西方版的、一如日本明治年间,将军把所有权力移交天皇般的“大政奉还”——正式订立加拿大宪法,英国国会与加拿大再没有直接关系。
同样地,有消息说新西兰正“积极考虑”采纳类似加拿大的方针。在12个自英国独立的加勒比海国家中,据说牙买加和巴巴多斯也有意通过修宪,废止以英女王为国家元首的“准属土”身份。
查尔斯的再婚,再一次使澳大利亚的共和运动组织扬言要放弃君主制。据今年1月的一项民调显示,46%的人希望澳成为共和国,只有34%的人希望英国君主继续作为澳国家元首。但是,如果查尔斯王储继承王位,支持共和制的比例就上升为52%,而希望维持澳英传统关系的比例就下滑到29%。
近日,就在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即将前往澳大利亚出席英联邦运动会开幕式之际,新南威尔士州议会却作出一项意味深长的决定:更改议员就职誓言,废弃“效忠女王”的词句。据英国《泰晤士报》9日报道,新南威尔士州议会通过决议,议员在就职时的誓词由“效忠女王”改为“效忠澳大利亚和新南威尔士人民”。
曾推动澳大利亚停止奉英国女王为元首却失败的“澳大利亚共和运动”组织表示,查尔斯再婚的消息,会促使澳大利亚人重新思考寻求共和。该组织主席沃荷斯特说:“如果我们不在查尔斯王储继任英王之前成为共和国,那么查尔斯和他的新任妻子卡米拉将变成澳大利亚人生活中的重要宪政人物,我们认为不应该发生这种情况。”
瑞典国王要交税
谁是世界上权力最小的国王?据说是瑞典的卡尔·古斯塔夫。1975年宪法改革后,这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国王已不再主持部长会议,不能组阁,也不再担任武装力量的首脑
。承担的只是一系列官方使命:从接受大使的国书到颁发诺贝尔奖金。古斯塔夫是斯堪的纳维亚平民国王中最平民的一个,因为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一个需要交纳税捐的国王。
目前在欧洲,从荷兰、瑞典、挪威到摩纳哥,都保有着一个王室或一个贵族家族作为国家元首。这些国家的君主家族所作出的让步,也许远远超出世人的想象。瑞典的王室早已放弃了传统的仪仗和行列,王室成员所用的车子只比平民车辆贵一点而已;在荷兰,王室早已放弃了大部分田产和土地,整个家族只是住在阿姆斯特丹市中心单一的那座王宫中。
不过在欧洲最大王室所在地的英国,仍有部分人对这种“人民王室”的作风不够满意。1991年,下议院议员托尼 ·本恩曾公开提出英国联邦法案,首度有系统地提出把英国转为共和国的步骤。在君主立宪制已经巩固的今天,保存一个王室就真这样有伤大雅吗?
尼泊尔国王有绝对权力
在欧洲,君主们拥有的权力更多是形式上的。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理论上有解散议会的权力,和按议会的多数决定任命首相,签署法律;但如果没有部长联署,法律便不能生效。如果我们将欧洲王室和部分亚洲存在的王室相比,会发觉亚洲地区的王室仍倾向保留传统的一套,有时甚至想扮演所谓“积极君主”角色。
在很多亚洲国家人民心目中,王室所代表的是国家尊严与传统。如在日本,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裕仁天皇还是一个“活神”。当天皇离开皇宫时,沿途房屋的窗户都要关闭,行人不得窥视。日本人第一次听到天皇的声音,还是1945年通过无线电向他的战士戏剧性宣布投降的时候。这些,在欧洲国家是不可想象的。
在尼泊尔,王权仍然很大。尼泊尔现国王贾南德拉,是在2001年一场针对王室成员的屠杀发生后上台的。有不少传言指控,是贾南德拉指挥发动了流血政变。但无论如何,贾南德拉的确是要大权独揽。2月初,贾南德拉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实施宵禁,而反对党也流亡印度,在新德里达成协议,组织了一个反对派联盟,准备和贾南德拉直接对抗。
中东的沙特阿拉伯虽然是君主国,但国王并不独断专行,王室秉承游牧部落的长老议事传统,王室委员会相当于议会,委员会关于继位等重大决策,还要征求宗教领袖同意。这种不乏民主的君主制,虽然决策保守迟缓,却也使政策平和中立。不过,由于王室拥有250亿欧元财产而成为世界最富的家族之一,加上上千亲属生活奢侈,早就招致反对声四起。
英女王必须遵守法律
人们今天抨击君主制,客观上也和王室式微有些关系。在英国,女王现在只是象征。英国政府虽被称为“女王政府” ,技术上是由女王负责任命大臣,但事实上女王不能任命或罢免大臣、官员。而且英国政府也不向女王负责,它必须向下议院负责,即间接地向英国选民负责。
在英国法律中,女王也变成了一个自然人,必须像其他所有人一样遵守法律,但是,女王是否能够在触犯法律时被控告却是未定的。在17世纪的英国革命期间,议会曾经控告查理一世叛国,但在查理二世上台后整个过程被宣告非法。
越来越多的英国人觉得王室已经成了供人观赏的摆设,,更多的人抱怨王室陈腐保守、脱离现实、令现代人难以理解。有人还断言,君主制在21世纪不可能幸存下来。2005年,北爱尔兰新闻网SluggerO‘Toole甚至如此评论:“查尔斯和卡米拉的结婚,可能会是未来一连串变化的开端。反王室和反对17世纪联合王国法案的人串连起来,为英国王室体制带来自1700年以来所未曾见过的急剧变化。”
泰国总理拜见国王要下跪
而在泰王国,几经轮回后王室的风光也已不再。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相比,政府已经不再那么器重普密蓬国王了,对他的宣传鼓动也少很多,至少不再有双方共生共荣的状态,现在都各自为政。
从1946年上台至今,普密蓬已经在位60年,当之无愧地成为目前世界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家元首。可是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国王露面和活动的频率越来越低,影响力自然不比从前,虽然普通民众对他仍非常敬重。但不管现在国王的权力比以往有多大程度的削弱,在等级制盛行的泰国,国王以及王室成员的地位仍是至高无上的,因为连总理在拜见国王时都要跪着。
中东君主制国家没有政变
那么,君主制就真地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在某些国家,无论君主政体有多少过错,就其继承性这一点来说,却常常成为缓和权力斗争的最稳定因素。
在泰国,王室很多时候仍可以做到 “一言九鼎”。已在位数十年的泰王普密蓬,不时仍在泰国社会发生政治动荡时起关键作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因不服从文人政府而经常发动政变的军人,惟一只会服从泰王的命令。正是借着泰国王室的特殊地位,泰国才可以避免像印度尼西亚或菲律宾那样,滑进经常政变的恶性循环中。
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德博尔冯是路易斯十四和维多利亚女王的后代。1975年11月22日,在佛朗哥去世两天后,被宣布为国王。作为国家的舵手,他很快脱颖而出:清除了佛朗哥主义;使西班牙的胜利者和失败者和好;在一个相当困难的转变时期维护了团结、纪律和武装力量的领导阶层……1978年12月6日,经过公民投票,通过了西班牙宪法。这部宪法规定:“国家权力属于西班牙人民,国家权力来自人民”,“西班牙国家的政体是议会君主制”。
阿拉伯君主们的最大难题是,如何才能适应被西方思想和技术所统治的当今世界,同时又不丧失本民族的文化精华,不向结束君主制的政治进程迈步。但值得注意的是,中东的君主国家有一个显着特点,那就是稳定。在20世纪,中东地区曾发生了60多次军事政变,有几个国家还陷入生灵涂炭的内战。不过,二十几个中东国家有17个发生过军事政变。没有发生政变的全是君主国家,连成规模的叛乱都没有。
而英国君主制得以延续的部分原因也是,君主已经成了国家和民族的象征,君主是中立的、超党派的,因此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起到政治协调作用。从另一角度说,君主对国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也能起到一定的保证作用,因为君主在位时间较政党执政时间要长得多,老百姓对女王的信任度要远远高于对其他政要。
近年来,欧洲王室热热闹闹地迎娶着一位又一位平民王妃,欧洲王室数百年精心捍卫的高贵血统一步步销蚀殆尽。平民王妃的出现让欧洲王室固有的传统逐步走向消亡,她们
的存在甚至是在质疑王室存在的必要。挪威一位学者指出,王室毕竟和一般家庭不同
,他说:“你既要高高在上,又要成为普通人的一分子。”王室自此面对的将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西班牙王储:爱上电视台女记者
36岁的西班牙王储费利佩两度爱上平民女子。第一个为他所钟爱的女子是来自挪威的内衣模特爱娃·山纳姆,双方保持了长达4年的恋情。但爱娃过去为职业“献身”的裸照经媒体曝光后,令许多国内保守派人士为之侧目。
在结束这段恋情的后一年,费利佩又邂逅了另一位平民女子——32岁的西班牙电视台女记者兼主持人奥尔蒂斯·罗卡索拉诺,一名离过婚的女子——1998年,她曾与一名大学教师维系了一年的婚姻。2003年11月,西班牙王室宣布费利佩与奥尔蒂斯订婚,两人的婚姻于2004年5月22日举行。
荷兰王储:牵手银行女职员
34岁的王子威廉·亚历山大与来自阿根廷的马克西玛,克服了来自王室的阻力订了婚。亚历山大王子与马克西玛是在一次博览会上相识的。此后,他们便坠入爱河,确定了恋爱关系。为了和王储在一起,马克西玛辞去了银行的工作,搬到布鲁塞尔,专心学习荷兰语。
有关消息传到荷兰后,该国议会的一些议员立即对这桩婚事表示强烈反对。马克西玛的父亲在阿根廷军政府中曾任农业部长,由于阿根廷军政府统治期间无端杀害了许多反独裁人士,荷兰国内对其谴责声一直没有平息。而当地的一些报纸则建议,王子如要娶马克西玛为妻,就应宣布放弃王位继承权。直至2000年11月,荷兰女王夫妇在王宫内宴请未来的亲家,公开表明对这桩婚事的支持,威廉王储的婚姻争议才暂告一段落。
挪威王储:迎娶餐厅女招待
2001年8月25日,挪威王储哈康与梅特·马里特霍尔比举行了婚礼,人们将这次婚姻称作是一个奇迹,因为除了婚礼盛况空前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新娘梅特的出身。
在结识王储之前,她曾经是个餐馆女招待,还是一名未婚妈妈,其4岁孩子的父亲更是一名“瘾君子”,并已因贩毒而被判入狱。梅特的这些“污点”曾经令挪威人担心她会玷污挪威王妃高贵典雅的形象,但梅特用自己的真诚和行动获得了人们的谅解与尊重。
丹麦王储:与广告女经理结连理
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成就了一段欧洲王室的佳话:来自澳大利亚的广告经理玛丽·唐纳德森在悉尼一家夜总会结识了丹麦王储弗利德里克王子。随后,两个人在丹麦喜结连理,据称好莱坞影片《王子和我》就是以他们的恋情为蓝本拍摄而成。
弗利德里克3岁时,他的祖父去世,母亲登基成为丹麦女王,他也因此成为这个欧洲最古老王朝的王储。唐纳德森出身澳大利亚中产阶级家庭,她的行为举止也被广泛认为庄重得体,但是未来的丹麦国王与这位平民女性的结合也是颇费了一番周折。最后,在获得母亲玛格丽特女王的同意后,弗利德里克王子正式向唐纳德森求婚,丹麦国会也最终同意唐纳德森成为丹麦王妃。
⑵ 英联邦将何去何从又一国家透露将改制共和国,英联邦终将瓦解吗
我认为英联邦未来注定会宣布解散,而在越来越多的国家改革政治体制后,英联邦也将最终瓦解。
在新西兰想要改变国家体制之后,很多人都担心英联邦会成为历史产物,因为当越来越多的英联邦成员国退出这个组织后,英国自身的力量根本不可能支撑英联邦的发展。
虽然英联邦成员国之间都有着比较相似的文化背景,但是由于英联邦成员国之间利益分配不均,这导致英联邦成员国之间也有着很深的矛盾。在英国女王去世之后,英联邦组织的联系纽带也彻底消失,所以我认为英联邦未来注定会宣布解散。
由于英联邦组织存在着很深的殖民文化背景,这使得很多成员国都想要摆脱对于殖民文化的束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英联邦组织必然会成为历史产物。
⑶ 为什么在民主共和早已成为世界潮流之后,英国君主立宪制仍能存在,国王和贵族仍能存在
1.英国是采用君主立宪制政体的国家。君主立宪制又称有限君主制,就是君主作为国家元首,但他(她)的权力要受宪法的限制。英国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和贵族妥协的产物。
1640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把国王查理一世送上了断头台,建立了共和国,后来又经历了克伦威尔军事独裁统治、司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和1688年的光荣革命,英国革命最终以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的妥协而结束,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在这个过程中充满着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斗争和妥协,通过斗争和妥协又制定了一些宪法性文件,确立了只有法院具有审判和提审权的制度。1688年光荣革命后,为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议会于1689年制定了"权力法案",1701年王位继承法的制定又进一步扩大议会权力,限制了王权。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强大,还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英国大量的惯例,如国王的权力和法律地位;英国内阁的建立和职权;内阁与议会的关系;首相的地位等,这些惯例使英国议会内阁制得以建立和完善,从而使君主立宪制最后巩固下来。
2.英王的权力及其在国家生活中的作用
英王的权力在法律上和实际之间差别很大。按照英国宪法规定,国王是世袭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立法机关的成员,法院首领,联合国武装部队总司令,英国国教世俗领袖。从法律上英王是国教最高统治者。
按照惯例,英王在政治生活中要根据下述原则进行活动:
第一,国王执行职务时必须依照内阁和议会的决定,大臣的建议而行动,不能自行其是;
第二,国王不能直接卷入政治的纷争之中;
第三,国王在各政党间保持中立立场;
第四,国王对整个国家政策没有答复责任,其言行对国民不负责任;
第五,国王对大臣提出的建议和勉励对大臣无任何约束力。
以上原则概括起来就是"统而不治","国王不为非","国王中立",这些原则的贯彻目的正如英国宪法学家白杰浩特所说的是为了"使国王成为万众一心的一个光辉象征"。同时也使英王的实际权力已经名存实亡,正如恩格斯所讲:"王权实际上已等于零"。(马恩全集1卷,第682页)
虽然如此国王仍然是整个国家机器的不可缺少的组成环节,没有这个环节,国家机器就运转不灵,在"王权"的行使中仍有一些形式上的职权需要英王来行使。
第一,在立法权方面形式上的权力。招集停止和解散议会需要经过英王的命令进行。平民院议长选出后需取得英王的同意。两院通过的法案,最后需经英王批准公布后才能生效。
第二,在行政方面形式上的权力。在形式上英王有任免官吏、指挥军队、对外宣战、主持外交活动、加封贵族等权力。
第三,在司法方面形式上的权力。形式上一切法院的判决,一切刑事追诉都以国王的名义进行,一切犯罪都认为是对国王的犯罪,法官以国王的名义任命,殖民地法庭上诉到枢密院司法委员会审理的案件,以国王的名义作最后裁定。
第四,当英国两大政党势均力敌或发生严重矛盾时,国王以不偏不倚的中立态度进行调解,作出决定,正如工党一理论家珍妮.李说:"君主制是个有价值的缓冲器"。
第五,英王是英联邦团结的象征。自从大英帝国没落后,英国及其自治领、殖民地和其他成员国组织了一个松散的集合体--英联邦英王在法律上是英联邦的元首,英国驻各自治领和殖民地的总督都由女王委派,英国资产阶级利用英王的威望把英联邦成员国联合起来,并通过她和王室的活动起着纽带作用。
除此以外,英国宪法学家白杰浩特认为英王还有三种残余权力,即知会权,警告权和鼓励权。所以英王有权获得有关内阁会议和所属各委员会的详细报告和记录。历任首相每周有一次要向她汇报国情,重大的国家事务首相也要与英王磋商,国王如认为内阁的决策有问题可以向首相提出警告,在遇困难时可鼓励首相克服困难。由于英王在任时间长,了解情况多,政治经验丰富,因而她的建议往往得到首相的重视,从而对内阁决议产生实际的影响,这就是英王的"潜在大权"。
恩格斯曾指出:“英国宪法没有君主政体淡化不可能存在的,在……去掉王权整个这一座人造的建筑物便会倒塌。英国宪法是一座颠倒过来的金字塔,塔顶同时又是底座。所以君主这一要素在实际上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它在英国人的眼光中意义就会越重大。大家知道,没有一个地方比英国更崇拜统而不治的人物。”(
⑷ “伦敦桥倒了”,新国王搭配新首相如何引领英国未来发展
大家好,非常高兴回答题主的问题,随着一伊丽莎白女王的去世,查尔斯三世正式登上了英国国王的宝座。那么这位新国王搭配新首相将如何带领英国继续前进呢,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来谈谈这个问题。
除了王室之间有很多难以处理的问题之外,英联邦内部的一些附属国家也蠢蠢欲动,希望取消英国君主元首制度,作为英国联邦之一的澳大利亚国家领导人阿尔巴尼斯在上任之后就曾经公开声称表示要退出英联邦共和制。除了澳大利亚之外,印度作为在亚洲最大的英联邦国家,也出现了取消英国君主元首制的苗头,在伊丽莎白女王去世之前,印度民众已经开始要求英国归还侵略过程中掠夺的光芒之巅印度钻石。这对于英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声誉是造成极大影响的。
综合来说,已经高达73岁的查尔斯三世国王登基之后肯定会跟新手相一起处理,内忧外患。希望他们可以把英国带到正确的道路之上。
⑸ 英国人到底有多爱他们的女王
英国女皇在英国可谓是封神级别的人物,其珍稀度可以比中国的大熊猫,受欢迎度一样如此。英国民众可以吐槽首相,抨击时政,但是给女王的评价却是五星级的。这是一个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的好形象。民调调查显示,英国对女王和王室的热爱和忠诚度达到了70%以上。
那么是什么让这个热爱自由的英国,如此的从精神上愿意效忠女王?
第五,民众都已看到英国王室的新闻,和女王的笑容为快乐。这在其他地方是非常难得见到的。可以说女王就是娱乐头条。
没有女王和王室的英国是不可想象的。至少在目前英国民众的心里!
⑹ 英国王室历史的总体介绍
英国王室历史
▪ 西萨克森王朝(829-1016年)
▪ 诺曼底王朝(1066年-1154年)
▪ 金雀花王朝(1154—1399年)
▪ 兰开斯特王朝(1399—1464年)
▪ 约克王朝(1461—1485年)
▪ 都铎王朝(1485-1603年)
▪ 斯图亚特王朝(1603年-1714年)
▪ 汉诺威王朝(1714年-1901年)
▪ 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1901-1917年)
▪ 温莎王朝(1917-至今)
历代君主
▪威塞克斯王朝(829—1016年)
▪丹麦王朝(1013-1042年)
▪诺曼底王朝(1066—1154年)
▪金雀花王朝(安茹王朝)(1154—1399年)
▪兰开斯特王朝(1399—1461年)
▪约克王朝(1461—1485年)
▪都铎王朝(1485—1603年)
▪斯图亚特王朝(1603—1714年)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汉诺威王朝(1714—1901年)
▪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1901-1917)
▪温莎王朝(1917-至今)
英国王室(英文常简称Er)是现存最古老的王室之一,每代君主的加冕仪式都严格奉行完全一样的传统,这使得英国王室的加冕典礼成为现存的、依然举行的最古老的仪式。
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英国王室只作为凝聚国家力量的象征,并不具备实质性权力。英国国王只形式上的统治者,英国政府的最高领导人是首相,通过民选产生。首相可就重大事项与国王磋商,但最终决定权由议会和首相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