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英国的核武器是不是美国保管,那假如有一天恐怖分子杀进白宫核打击英国,英国岂不是无法进行反击
各国的核弹都是各自管,如果让美国代管还不如寻求美国核保护就得了。
② 英国实验核弹,是在哪里试验成功的
二战末期,为了让日本尽快投降,以完成自己独立占领日本的梦想,美国向日本投放了两颗原子弹,这一下让日本人再也受不了了,天皇只能无奈地宣布投降了。
这是原子弹的第一次亮相,也是唯一的一次。
不过之后,世界上很多国家像苏联、英国、法国等国紧跟美国的步伐开始加紧研发原子弹。1949年,苏联爆炸成功自己的第一颗原子弹,1952年英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获得成功。
就在万事俱备的时候,英国把第一次试爆的地点选在了澳大利亚蒙特贝洛沿海的船上。这一次成功也让英国成为了继美国和苏联之后,第三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
此后,英国又连续在澳大利亚进行了多次核试验。
③ 英国的三叉戟弹道导弹是怎么回事
这个,事实上是当年美国对英国的压制使然。准确说,英国目前的核力量并不属于这个国家独立的核力量,而是 从属 于北约联合核力量的一部分(表面上是多边的联合核力量,事实上是美国控制的,北约联军总司令一直都是美国人担任)。
而且,美国对英国(甚至包括其他部分北约国家,下文提及)的所谓“核共享”政策,在1970年由美、苏、英三国首先签署的《核不扩散条约》生效之前,已经成为了既定事实。
确实,英国很早就成功独立研究并实验出了核武器(1952),但是由于英国殖民地的全面丧失,冷战时期,其资金和资源来源都出现了严重倒退,也制约了其在核打击载体(比如说战略轰炸机,陆基洲际导弹和后来的潜射洲际导弹)的发展;加上其国内激烈的反核运动(相对于法国激烈,个人认为此舆论得到美国幕后支持),当时的英国官方竟然逐步放弃了发展独立核力量的既定计划:1958年英美间签订了《原子能合作协定》,规定英国必须以自己的核部件购买美国的核载体部件;英国1962年后进行的核试验必须固定在美国内华达州沙漠进行。到了60年代中后期,美国主导英国核力量的情况更加明显,北极星潜射导弹出现后,美国更借助北约组织达成包含以下条款的协议:1、没有美国政府的同意,英国海军不得擅自使用载核弹头的潜射导弹;2、在英国本土基地库存的导弹必须由美国制造商洛克马丁公司的技术人员负责管理;3、英军潜射战略导弹需要由美国提供情报数据和卫星导航系统。三叉戟潜射导弹入役英国海军后,根据协议,这些导弹需要定期到美国进行维修。
另:除了英国属于所谓的北约“核共享”国家外,自1966年北约核计划小组建立开始,欧洲还有德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还有中东的北约成员土耳其属于“核共享”国家。在核战争打响的情况下,若北约(主要是美国政府)同意,上述国家可以和英国一样,使用北约成员国在欧洲部署的的战斗机或对地攻击机(比如说英、德、意三国的旋风对地攻击性战机,荷、比、土耳其三国的F16战机,都专门配置了可搭载战术核弹头的特定模块),投放战术核弹。当然理论上,英国还保持以潜射方式投放战略核力量,这是北约其他“核共享”国家不可比较的。
上述北约“核共享”国家的政策理论上也不违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规定。对英国而言,它早在条约签订之前已经实验了核弹,属于彻底的有核国家,拥有属于自己的核弹头,仅仅是接受了美国提供的战略核导弹载体这一环节,并不违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关于不对他国出售或转让核武器的;对于德国、荷兰和意大利等国而言,虽然并没有进行过真正的核试爆,但拥有发达而且独立的核技术(不要对小国荷兰感到惊奇,其现有的铀浓缩能力接近中国,远强于日本。德国亦和荷兰一样),他们把武器级的铀浓缩活动转移到了美国本土,在美国境内的厂房生产核弹头,然后又借助“美军核弹头”这一合法的牌子回到欧洲境内部署,以保持自身的有限核反击能力。对美国而言,借西欧人对俄罗斯和对它自己的畏惧,把那么多有独立而强大的欧洲国家拉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何乐而不为”?
而法国和上述国家都不同,法国是完全独立的核力量。法国至今也不属于北约核计划小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