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1880年至1899年,英国是怎么失去殖民地
这是两次布尔战争,最终南非获得了自治权,但还是属于英联邦国家
第一次布尔战争:
1880年12月16日至1881年3月6日,是英国与南非布尔人之间的一次小规模战争。
1881年3月6日,英国和德兰士瓦军队签订停战协议,8月3日双方又签订了《比勒陀利亚协定》。该协定规定,保证德兰士瓦可以建立在英国女王宗主权下的完全自治的政府,英国保持三项特权:控制德兰士瓦对外关系;保持对德兰士瓦同非洲部落关系的控制权;战时英军有权借道德兰士瓦。
第二次布尔战争爆发
1899年秋,英国军队开始在德兰士瓦与奥兰治边境集结,为防止英国入侵,布尔人于1899年10月11日对英宣战,布尔民军由此向南部非洲英军主动发起攻击。为征服仅有数十万人口的布尔人,战争持续了三年多,英国先后投入四十多万兵力,共阵亡两万两千余人。最终英国在战争带来的巨大损失与国际舆论压力下,与布尔人签订合约,战争结束。但这场战争促使了南非自治邦的形成,也推动了游击战在军事领域的影响。
‘贰’ 第二次布尔战争后
第二次布尔战争后,英国为何开始走下坡路
布尔战争是大英帝国和南非布尔人之间的一场战争。在人们的印象中,布尔战争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不过就是大英帝国和非洲土着之间的一场冲突。实际上,这场战争的规模和影响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可以说这场战争影响了历史的走向。
布尔战争分为两次,第一次为1880年12月16日至1881年3月6日,战争规模并不是很大,算是英国人和布尔人的一场小规模冲突。第二次布尔战争发生在1899年10月11日,直到1902年5月31日才结束。这场战争是英国同布尔人(南非土生荷兰人)为争夺金矿爆发的一场大规模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为了对付只有44万人口的布尔人,英国先后投入了45万军队,动用了各种先进武器装备,消耗了无数的物资,最终也没能彻底制服布尔人,双方最终以和解收场。在这场战争中,英国伤亡数万人,其中阵亡人数就有2.1万,军费开销更是高达2.5亿英镑。
2.5亿英镑是个什么概念,如果按当时的国际汇率计算,2.5亿英镑折合20亿两白银,相当于当时清政府不吃不喝20年的收入。1900年,德国海军军费也不过1.51亿马克(约合740万英镑)。英国在这场战争中的消耗可想而知,布尔战争几乎掏空了英国人的国库。布尔战争的巨大花费不仅让英国难以承受,更严重的是严重打击了英国的国际威望。英国从此由盛转衰,开始走下坡路。由于布尔战争的打击,英国的各殖民地开始离心,迫使英国不得不提升各殖民地政府的地位,为大英帝国的解体埋下了隐患。同时,由于英国在布尔战争中糟糕的表现,各国对英国的忌惮和畏惧心理大大降低,其他列强开始蠢蠢欲动。
战前,各国都把英国视为不可战胜的王者,根本没人敢轻易招惹他,很多国家甚至连挑战他的勇气都没有。但布尔战争,让各国看到了英国不是不可战胜,英国人从此走下神坛。此后,各国纷纷开始挑战英国人的霸权。1900年,法俄趁着英国忙于战争背着英国瓜分了其在土耳其的势力范围。英国一看形势不对,急忙将太平洋上的两个岛屿划给了德国,然后开始对付英俄。为了对抗跃跃欲试的俄国,英国承认了日本新兴强国的地位,并在1902年和日本签署了《英日同盟》,英日联合对抗俄国。至于德国,直接甩开膀子和英国叫板,并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如果当初不是英国人骄傲自大不把布尔人当盘菜,非要和布尔人掐,其衰落速度不会那么快。照着软柿子捏没毛病,但半生不熟的柿子还是不吃为好。因为这种柿子不仅味道不好,而且吃了很可能消化不良。
‘叁’ 第二次布尔战争的第一阶段
布尔人战争计划
在英国援军到达南非之前,集中优势兵力,分为两路,一路向东进攻纳塔尔,分割并包围两个主要的英军据点——莱迪史密斯(Ladysmith)和邓迪(Dundee),并占领德班港,获得出海口;另外一路向西南,占领西开普铁路线上英军主力驻扎的两个战略要地——马弗京(Mafeking)和金伯利。同时,在开普殖民地煽动布尔人暴乱,牵制英军兵力,尤其是破坏东西两条开普铁路的运输,阻止增援的英军利用铁路向北挺进。此外,为了防备非洲土着趁开战之机进攻布尔人,由普林斯洛将军(Antonie Princloo)率重兵驻守远离前线的象河流域,防备佩迪人的暴动,800—1000人的民团驻守斯威士兰边境,1000人的民团驻守卡利登河谷的巴苏陀边界。
①塔拉纳山战役
1899年10月12日,由德兰士瓦军队和奥兰治武装部队组成的布尔联军向东开拔。布军总司令皮埃特·茹贝尔将军率领主力部队,从东奥兰治翻越德拉肯斯山,进入纳塔尔殖民地,直扑纳塔尔英军主力所在地莱迪史密斯。10月20日清晨,追击的布军在塔拉纳山(Talana Hill)同驻扎在这里保卫莱迪史密斯外围防线的一旅英军发生了战斗。布军指挥官梅厄将军(Lucas Meyer)利用有利的地势和晨雾的掩护对英军发动了突然袭击。英军损失465人,布军损失145人。
另一支布军由有“西德兰士瓦之狮”之称的德拉瑞将军指挥,在10月11日进入英属贝专纳兰境内,切断了西开普铁路干线,从而阻隔了开普地区与罗得西亚间的联系。德拉瑞将部队分为两路,一路由克龙耶将军(Piet Cronje)指挥,包围马弗京,另一路(主要是奥兰治人)由路易·博塔(Louis Botha)指挥,包围了钻石重镇金伯利。
第三支布军渡奥兰治河南下,吸收了英属开普殖民地的小股布尔人武装,在开普东北地区活动,威胁东西开普铁路线。英军不得不对奥兰治河铁路大桥严密防守,提防布尔人的炸桥企图。西开普铁路线上最重要的铁路枢纽站和军用物资集散地德阿尔(De Aar)也遭到了布尔人的骚扰。为了保护东西开普铁路的正常通行,英国人不得不把4.7英寸的海军炮安装在列车上,在其掩护下慢慢推进,一小段一小段地修复铁路。
②莱迪史密斯会战
1899年10月30日(后来被英军称为 “悲哀的星期一”),莱迪史密斯的四千英军在乔治·怀特中将(Sir George White)的指挥下向布军发动反攻,在尼科尔森峡谷(Nicholson’s Nek)同茹贝尔指挥的布军主力遭遇,英军战败,损失1272人,余部退回莱迪史密斯,旋即被包围。由于莱迪史密斯防守严密,茹贝尔几次攻城不克,于是派出斥候部队深入英军腹地,前至到埃斯特考特(Estcourt)一线,侦察可以用来进行固守的地点。其余的主力部队则在莱迪史密斯周围扎营休整,等待英军海外兵团的到来。
10月底,由英国援军(南非远征军)总司令、曾经在爱尔兰镇压过当地起义的雷德弗斯·布勒上将(Sir Redvers Buller)率领的两万英国部队终于到达开普敦。从11月中旬开始,布勒指挥的英军在东、中、西三条战线上向布军发动反攻:梅休因中将(Lord Paul Methuen)在西线解金伯利之围,弗兰奇中将在中线进攻奥兰治自由邦,布勒将军率领主力部队在东线解莱迪史密斯之围。
布勒上将于12月15日清晨在莱迪斯史密斯西南的小车站科伦索(Colenso)对那里的布军发动进攻,企图强渡图盖拉河(Tugela River),前往莱迪史密斯。布勒指挥的兵力包括英军第二、第四、第五、第六旅,共计16000人,此外还有四个轻骑兵团、由殖民地骑兵组成的三个枪骑兵中队。炮兵则有5个炮兵连,30门大炮,此外还有16门海军的12磅炮和4.7英寸炮。包括骑兵和炮兵在内,布勒的总兵力为22000人。投入科伦索之战的布尔军队包括来自约翰内斯堡、海德堡、克鲁格斯多普、弗赖黑德、乌得勒支等八个地区的民团,奥兰治自由邦的部队,还有约翰内斯堡和斯威士兰的白人警察部队,共计3500人。此外还有一门120毫米德制克虏伯榴弹炮,1门75毫米克虏伯野战炮,2门75毫米法制什耐德-克鲁索加农炮,1门37毫米马克西姆速射炮(PomPom)。由于布军事先隐蔽了炮兵阵地,以及英军统帅的指挥失误导致兵力分散和战术死板,英军在此次战役中遭到惨重失败,阵亡1139人,失踪250人,丢失10门大炮。布尔军队仅仅阵亡8人,伤30人。
在莱迪史密斯会战的同一时期里,英军在西线的金伯利和中线的斯托姆贝格也遭到失败,损失2800多人,在英国陆军史上被称为“黑暗的一星期”。布勒上将因为兵败,引咎辞去英国远征军总司令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