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英国的教育制度怎么样
英国教育体系分为三大部分:小学(5岁到11岁)、中学(11岁到18岁)和高等教育。在英国,16岁的学生需要参加普通中等教育证书(GCSE, 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cation)考试。考试结果分为A*-G各个等级,得到五个A*-C结果的学生通常会继续学习两年,参加三科(或以上)课程的中学高级水平考试(A-Level)。本科院校将根据学生该考试的结果进行录取。
英国中学的类型
传统寄宿式中学
非传统式中学
6th Form高级中学-英国中学的类型
英国中学教育制度
英国教育制度素来在学术品质与提供完善照顾方面享有盛名,至今世上无人能出其右。数百年来,在许多院校有许多不断扩充的学习中心来提供英国及外籍学生学习,另有大量新近成立的院校加入传统学校的行列,以确保英国学制不只赶得上日益繁复,日趋科学化社会的脚步,也在探求无尽的知识与完美领域不断超越学习的界域。
英国不仅是一些最古老、最着名的学校、学院和大学的故乡,它也同样有最新兴的、最富革新精神的院校。教育不只是教师和政府,也同样是家长与学生长期讨论的话题。英国教育和台湾教育到底有什麽区别呢?
★ 英国学生独立能力强。在独立学习方面,英国学生要高于台湾学生。英国的每个中学生都能够去图书馆查阅文献,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来完成一个比较正规的Project。Project的汉语意思是“计划”、“设计”、“规化”。实际上类似台湾的“科研论文”。英国中学生的Project完全从学生的兴趣和社会实际出发,题材极为广泛。从理化生实验、数学建模到英国的历史、地理;从环境保护到关爱生命;从反恐到世界和平;从政治到经济……,应有尽有。有些Project有理有据,不亚于台湾大学生的毕业论文。
★ 英国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也强于台湾学生。不分担家务劳动的学生很少见,他们从小就帮助父母擦汽车、剪草坪。小学生打工的也很多,送报纸是最常见的了,钱虽然挣得不是很多,却拥有了面对社会、独立处理问题的机会。到了假期,加油站、快餐店、超市,到处都有中学生在忙着干活。一个假期下来,不但能挣几百英镑,更重要的是他们变得自信、老练。
★ 英国学生的团队意识强。在英国,人们普遍推崇Team spirit——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指一个人与大家协同工作的能力或态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合作能力。英国学校历来都很重视对学生进行“团队精神”教育,在公共场所或集体活动中,个人必须服从大家。如果哪个学生为了自己出风头而连累了大家,他就会被一致斥为“没有团队精神”。
★ 英国学生的身体素质好。体育不但是英国中学的重要课程,而且每天下午四点钟开始,大部分学生又都出现在运动场上。大量的体育锻炼,加上合理的充足营养,使英国学生大都身强力壮、精力充沛。那种肌肉发达、动作灵活的运动员型学生到处可见。就连女生对体育也十分热衷。体育好、学习好的学生才备受同学们的推崇。
★ 英国学生的探究精神强。英国学生做事十分开放,敢想敢干,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他们认为“只要不被禁止,就可以做”。所以,成功的机会也相对较多。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他们不迷信课本、不迷信权威,也不像台湾学生那麽关注问题的答案、关注他人的看法。对问题不但有自己的见解,而且特别注重科学论证。注重在探究中寻找答案。
英国学生的学校生活,一般的学校都是从早晨九点上课到下午四点放学。四点过后,学生大多去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英国学校的课余活动很丰富:话剧团、乐队、合唱团、垒球、棒球、橄榄球、游泳、跑步、网球、壁球,应有尽有。每天的家庭作业一般只需40分钟即可完成。在课程设置方面,从初中起,学生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一般选三至五门学科,但不能少于三科,其中不包括英语)。他们上课的方式与台湾也不一样。在台湾,一个班级的学生每天都在同一间教室裏上课,不同的任课老师进进出出。而在英国,进进出出的是学生,不同的学科在不同的教室上课,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同学。课间的走廊裏,学生们都在快速地寻找下节课的教室。那种感觉和大学差不多。最关键的还是两国的师生关系的差异。在台湾,教师是无所不能的权威,很少有学生会对老师产生怀疑。老师的渊博、老师的自信、老师的严厉,使学生对他们由教生畏,害怕与老师接近。英国的老师依然是知识的源泉,但他们除了思想还有感情。他们和学生的距离似乎要近一些,他们会和学生谈天、交心。
台英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差异,自然与其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的不同是分不开的。教育体系的不同,基础教育最根本特点的差异是问题的关键。首先,台湾的基础教育的特点是应试、选拔。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课程起点高、难度大、知识面窄。我们的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要考太多的试、要背太多的知识、要写太多的作业,要参加太多的课外辅导班。学生没有任何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来满足自己的爱好。而即使是在基础教育改革轰轰烈烈的今天,我们的老师基本上不敢鼓励和挖掘学生们学习以外的各种潜能,因为学校的一切都还是以中考成败论英雄。
相比之下,英国教育似乎更关心人的实际能力,以及在其解决问题中的创造力。他们给学生身心发展上更大的空间,学生们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机会去接触外部的世界,接触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与之息息相关的社会。打工也好,project作业也好,团队活动也好,这些都会对学生未来的成年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帮助。
而英国政府则希望英国的每所学校,最终都能够发挥起自己的特色,他们认为需要改变教育体制来使学生个体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而不能强迫学生来适应教育体制结构。
台湾学生若克服语言的困难,并把持住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留学英国大致上都能有不错的表现. 咨询时,不需刻意美化国外留学生活,但需鼓励学生面对困难及挑战,进而丰富自己的人生。
‘贰’ 英国教育制度是怎样的
一、英国教育体制简介
英国对所有五至十六岁的儿童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就课程和学历资格而言,英国存在两种不同的体制,一种是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教育体制,另一种是苏格兰教育体制。
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
在私立学校体系,家长一般都要付学费;在公立学校体系,教育是免费的。公立学校通常不接收年龄十六岁以下的外国学生。
学龄前教育
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都提供学龄前教育。很多儿童在三岁或四岁时开始在幼儿园或小学的幼儿班接受教育。
预备教育
私立学校为五岁至十三岁儿童提供预备教育(或小学教育)。很多外国学生通常在七岁时以寄宿学生的形式入学。在十一岁或十三岁的时候升入私立中学学习。
小学教育
这是公立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为绝大多数英国儿童提供教育。儿童五岁时上小学,一般在十一岁时升入中学或学院。
中学教育
英国所有中学为学生提供教育直至他们年满十六岁,学校帮助学生准备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或者同等水平课程考试。相当数量的外国学生在十一岁或十三岁时来英国上中学,其中很多人上私立寄宿中学。
十六岁以后教育
中学生在十六岁完成强制性义务教育以后,就可以合法地离开学校,开始工作。不过,大多数学生会以预科学生的身份进入预科学院或者延续教育学院,在那里学习中学高级水平考试课程或者同等水平课程。外国学生一般在这个阶段来英国接受教育,如学习中学高级水平考试课程,为在英国学习延续课程或上大学做准备。
十八岁以后教育
预科生一般在十八岁时完成中学教育。然后,大部分学生继续攻读延续教育课程或攻读高等教育课程。
延续教育(FE)
(包括职业课程和部分本科课程)
延续教育是指为年龄十六岁的中学毕业生继续提供的教育和培训。英国有六百多所公立和私立学院开设延续教育课程。这些学院开设的课程种类广泛,包括英语语言课程、某些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课程、中学高级水平考试课程及其同等水平课程、职业课程、衔接课程以及部分本科生课程。
高等教育(HE)
(包括本科课程、研究生课程和MBA)
高等教育是指大学、学院及其他院校提供的本科以上课程教育和培训。英国有九十多所大学和五十多所高等教育学院。它们开设了多种多样的课程,大多数课程学习结束时可以获得学位或同等学历,研究生学历或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二、英国文化
英国是一个丰富多彩、具有国际性和多元文化的社会,欢迎世界各地的学生来此学习,并珍惜他们所做的贡献。
英国社会
英国是一个宽容、民主的社会,在这里,不同的信仰和政治观点受到尊重。你会发现许多人的穿戴和饮食习惯与你本国并无两样,各大城市均有销售世界各地风味小吃的食品店,从伊斯兰肉食店,从伊斯兰肉食店。出售亚洲水果和米类的商店到犹太食品店,应有尽有。
在不同的市镇和城市里,一年之中都有各种庆祝活动和世界主要宗教节日活动,例如,在莱斯特市举行的迪瓦里节是印度次大陆之外最壮观的灯节。
英国本身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组成,它们各有不同的特征和个性。
英国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和难民的历史悠久,许多人已在此永久定居。伦敦可能是英国少数民族聚集最多的城市,其它各大城市也有众多的少数民族居民。
世界上所有主要宗教英国都有。清真寺、锡克庙宇、犹太教会堂、佛都堂和印度教堂与各种基督教堂(从英国国教和罗马天主教到新教和东正教)并存。
这种多样化意味着,你来到英国后将很容易融入英国的多民族社会。你还将通过与来自不同宗教和民族的人们接触、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
教育院校
英国高等院校日益国际化,学生来自世界各地。目前在英国学习的外国学生来自九十多个国家,每个学生都在学术上和文化上为英国的院校生活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这种多样性还表现在高等院样学生会下设的各种团体上,这些团体由不同宗教信仰或国家的学生组成。许多院校有活跃的伊斯兰学生社团组织的演讲,讨论和辨论。
住宿
学院和大学努力满足外国学生饮食和宗教方面的需要,大学的餐厅每天都有素食类食品。校园里也往往建有同性宿舍。英国大学为其允许学生有宗教信仰和活动的自由而感到自豪,世界主要宗教的祷告室和教堂也都便于学生使用。
如果你是租借私人住宅,你应当告诉你的房东任何你希望他们应尊重的风俗。
在社团中
国际书店出售来自世界各地的书籍和报刊,从而使你对你的祖国发生的情况消息灵通。英国所有较大的城镇都有大小教堂、犹太教堂、寺庙和清真寺。在那里外国学生可以在更大的社团范围内,广交朋友。
英国中小学校将欢迎你的孩子而不论其信仰和国籍。中小学校的多信仰集会已屡见不鲜,学校也教育孩子们要相互尊重各自的信仰。
‘叁’ 去英国读中小学就可以获得永居身份,真的吗
得到很多人都知道英国的教学体系及其教学资源是*排名前列,在英国读一所很不错的私立学校,就相当于一只脚踩入了*名校的大门口。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有一部分父母送孩子去英国读书,也不仅为了更好的教学资源,更是因为去英国读中小学,小孩比较容易取得英国永居身份。
为了更稳妥的让儿童更早的达到10年签证要求,中小学校环节送孩子出来读书,学生们看到本科或研究生,在学生签证期内就达到转永居要求了,不需要再为未来的工作签证办理是不是可以及时寻找而担心。每个学生较多可以办到6年学生签证,时长非常长,后边只要孩子正常的升学考试,就可以继续在英国的定居。举例说明:孩子从5岁开始在英国读小学,5-11岁需要办理学签,后边只要孩子能继续升学,就可以继续留在英国读书。
去当地签证申请中心申请办理,英国签证中心分布于中国的15个城市:沈阳、北京、济南、南京、上海、杭州、武汉、西安、长沙、成都、重庆、福州、广州、昆明、深圳。在其中考虑在济南、西安、昆明、长沙录指纹的需求附加交到签证中心55元的附加费。如果不想多交费能选去其他城市的签证中心。
‘肆’ 一般英国留学合适年龄在多少岁10岁可以去吗
一般7到14岁就可以去英国就读寄宿制名校了,只是不好申请,申请前建议问一下赋领教育,他们有一套系统可以对留学人员进行全面评测并提供针对性的辅导,这样你申请到合适学校机率也会高很多
‘伍’ 国际学校的招生条件是什么
首先国籍是入学的第一道门槛,主要分为三大类。首先是学籍都为外籍的国际学校,这类学校起初是为了驻外使节的子女能够接受教育而设立,而在国籍上的要求也很是严格。第二类的则是公办学校国际部,一般来讲只接收外籍和港澳台的学生,不接收中国国籍的学生。而第三类就是公办/民办学校的国际班了,这类学校相对来讲国籍是不限制的,但是有些地方会限制户籍,例如上海。
其次,国际学校入学需要测试。
一般公办学校国际部和部分私立国际学校在招收学生时会对学生的中考成绩有一定要求,但是不管哪所国际学校或者是国际班,都有入学测试,孩子需要**学校自己组织的入学测试才能入学。
入学测试考试一般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笔试一般考数学和英语,部分学校会考物理和化学;面试一般是纯英语面试。
CAT4是英国流行的中小学生认知能力测试,如今国内一些国际学校也沿用CAT4测试作为入学考试,比如德威国际学校、哈罗公学、威雅公学、诺德安达国际学校等热门的英式国际学校,重要程度非常之高。国际学校入学考试内容及测试题下载参考2021国际学校入学考试专题。
由于国内很少有培训机构推出针对CAT4考试的课程,可以先进行系统的CAT4考前辅导,让学生能够熟悉题型,轻松应对考试,提升学生词汇量与运用,同时思维逻辑能力得以提高,另外学生可以在考前1个月开始冲刺练习,准备1-2套CAT4测试题进行精讲精练,取得高分。春狮课程中心为大家准备了一套CAT4测试题,想要的同学和家长可以在点击在线领取或添加春狮课代表微信17301186572领取。
‘陆’ 英国中小学教育详解
英国中小学教育详解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不惜花费金钱送孩子去英国学习,这与英国中小学教育模式受家长青睐和学生喜欢是分不开的,下面为您详细解读英国中小学教育。
“让孩子们爱来上学”这句话是英国的办学宗旨。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班级授课制的国家之一。英国学制每年有三个学期,三个假期。英国中小学一般每天上5-6节大课,一节大课大约50分钟。通常上午九点到校,下午四点前放学。在英国,孩子们爱上学的原因是: 一、学习没有压力,孩子们把上学当成能与朋友共处的好去处;二、英国的教学方法生动多样。
英国小学里教师授课非常轻松,而且生动活泼,在"玩儿"中就使孩子受到知识的灌输。例如,在英国学校,孩子们这样学习词语:local(本地区)。老师带着孩子们跑遍学校所在地区的公共设施:邮局、公园、图书馆、博物馆、各种公共交通车站;请来邮递员、警察、公共设施服务人员以及其他各行各业人士给孩子们讲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回到课堂,孩子们兴致勃勃地画画,把所见所闻用颜色都"写"了出来。
再例如,在英国学校,孩子们是如何围绕“weather(天气)”这个话题进行学习的呢?预先阅读大英网络全书的天气部分,提出一个有关天气的问题。剪下一张报上的天气预报图,学会看天气预报表。学校请来气象人员到学校讲解知识、看气象录像带、参观天文馆。课堂上,老师指定阅读一些书,小组讨论帮助同学解答问题。最后,在学校完成两项作业:解答自己的问题,解释报纸上的天气预报图。
除了这种类型的话题,以小学为例,英国课堂上探讨非常多的话题还有:我们居住的社区每天都在发生什么?恐龙可以当宠物吗?如果我住在法国我的生活将是什么样的?谁害怕大灰狼?所有的城堡都是带弹力的吗?哪种动物会在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等等。上课讨论这些,难怪孩子们都喜欢上学呢!
在课堂上,教师没有满堂灌,一言堂。 通常教师只讲授15—20分钟,其余时间留给学生自学,教师引导。学生自己钻研教材或独立做作业与练习。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是提纲挈领地讲透教材的主要内容,然后进行巡回解答和指导。整个教学过程可以这样形容:在英国的课堂上,老师围着学生转。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方式五花八门。走进教室,你会看到有的在研读课本,有的在相互讨论,有的在操作教具,有的在向教师询问。尽管教学秩序看上去不太安静整齐,可是学生们的学习神情都很专注、很投入,而且课堂气氛富有生机,十分活跃。这种以孩子主体活动为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始终处于开动脑筋、独立思考的积极状态。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收获了知识,更主要的是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培养和锻炼了发现知识、探索真理的创造意识和能力。
英国推行的这种教学方式,学生的确没有多少作业。英国规定中小学生用于家庭作业的时间在20分钟-2.5小时之内,一般说来,4-5岁的孩子每天应花10-20分钟做家庭作业,其中包括父母念书给他们听的时间。16岁的孩子每天花在作业上的时间最多应不超过2.5小时。由于结合实际,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去学习,学起来便趣味盎然,学得轻松,学得的知识也非常实用,学校对孩子有吸引力也就不足为怪了。
一个在英国读一年级的中国小朋友在对自己的学期末评语中这样写道:
“在一年级里,我对课堂上所有关于城堡的话题都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学校组织的那次利兹城堡之旅。我最喜欢的课程是体育课,因为我喜欢和同学们一起玩各种各样好玩的游戏。我觉得我非常擅长体育,我跑得很快,能在器械上做好多动作。我需要进步的是我的书写,因为我想把字写得更小一点,更整洁一些。”
班主任老师在对这位小朋友的学期末评语中这样写道:
“虽然有些地方对他来说有挑战性,在过去的一学期中,里卡多(Ricardo)非常的努力,学习上充满热情。他有进步的决心,尤其是在他的阅读和写作进步非常大。里卡多是一个很开朗,友好,有爱心的男孩,他经常鼓励朋友们做到最好。他很喜欢上学,脸上总挂着笑,有时候,还是有些害羞。我能看到在这个学期,他的自信心增强了,并且我确信他会继续保持下去。作为里卡多的老师,我非常开心,希望他未来一切都好。”
寓德育于教育。英国是一个倡导“绅士风度”的国家。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个民族的文明素养非常高。英国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很强,言行举止表现出很高的文明素养和道德水准,这对学生无疑是最好的德育因素。除此之外,学校还通过校园文化、礼仪活动、社会实践、日常管理以及学校与家长、社区等相互配合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2.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英国中小学十分重视个性教育。英国学生的个性发展十分鲜明,充满朝气和创造活力。例如,当陌生人走进教室时,只要教师许可,孩子们会主动围上来打招呼攀谈。在课堂讨论中,孩子们的发言极为踊跃。在实验课中孩子们表现出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各种自选的活动课程中,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特殊的兴趣爱好和独特的技能。瑞德兰的校长说:“每一个孩子都有其内在的潜力和特点,因此我们的责任就是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在其固有的基础和素质上获得充分发展,使他们成为既具有公民普遍素养、又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特才能的人,成为能够自食其力并对社会有用的人”。
因此,注重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英国教学的.又一显着特色。 英国中小学的教室里,总是摆满了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教具和玩具。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活动相当一部分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操作这些教具、玩具。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课程的教学伴随有大量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英语、历史、地理、社会、外语等课程的教学则大量借助现代化视听教学手段。与此同时,学校还常结合教学内容举行各种参观、见习、实习等活动。例如,讲生物课会带学生到自然博物馆参观,讲历史课会带学生到历史展览馆参观,讲天文知识会把学生带进天文馆,讲宗教文化知识会把学生带进教堂。这种教学形式,比起抽象讲授的效果不知要好多少倍。除此之外,英国中小学在课程设置上也非常突出实用性知识和技能教学。有一门课叫作技术课程,主要内容和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掌握日常生活中必备的技能,如电工、水工、木工技能,家电操作和简单维修技能,汽车原理和驾驶技术等。为配合这门课程教学,普通中学都设有实习车间。实习车间拥有各种常规工具和普通车床。由于高度重视教学实践环节,中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较强。
语文:书写,写作,词语,阅读。英国学校从来不要求孩子背单词,默写单词。他们要求最多的就是阅读,阅读量大了自然单词就记住了,这一点跟国内的学校不同。
宗教文化:英国是个多种族国家,各种肤色、各种文化共存,为了能够和平共处,学习彼此的文化就显得格外重要。而对宗教文化的学习,就是了解各国文化的重要渠道。个人认为,这门课开设得很聪明,了解了对方的文化,可以很快地拉近彼此的距离,不仅增长了知识,还会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瑞德兰,美好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
孩子们每天上午8:00点到校,由老师照看着在校园(室外)活动。如果是下雨天,学生们在学校的活动室(室内)活动。
上午8:35听到老师的吹哨声,列队站好,由老师带领着进入教室。8:40进入教室,点名。8:50班级会议。9:15第一节课。9:45第二节课。10:15课间休息。10:30第三节课。11:00第四节课。11:40午餐,12:30午餐结束(一年级)。12:00午餐,12:45午餐结束(三年级)。12:30午间活动。
课间休息时间可以吃带的水果,其他零食不可以带哦,不过周五可以带薯片来吃。学校有饮水器。学生可以带着水杯,小餐盒(放水果)。只有纯净水是可以的,需要牛奶的学生可以向学校预订。
下午1:00,第五节课开始下午的课程(一年级)。1:30,第六节课开始下午的课程(三年级)。2:00第七节课。2:30课间休息。2:45第八节课。3:15第九节课。
下午3:45放学。一年级的学生家长请在一年级教室的窗边接孩子(一年级)。三年级的学生家长在校门口接孩子(三年级)。没有预订课后照看的家庭,请在四点前,接完孩子。此外,学校还提供音乐、演讲、戏剧、芭蕾的课后辅导课。
学生们每人有一份家庭作业日记。一年级的家庭作业是阅读和10分钟的拼写或语音或表格或数学。三年级的家庭作业是阅读和15分钟的拼写或语音或语文或数学或项目或科学。
学校集会:孩子和学校教职工每天都会参加班级会议或学校集会。学校集会由校长支持,并有其中一个班级在学校集会上展示活动。家长也有集会参加学校集会。每个周五,孩子的书包里会带回学校发的信函和每周的时事通讯供家长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