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哪些神奇少年的事例
少年顾问
前不久,委内瑞拉总统卡洛斯·安德烈斯·佩雷斯任命年仅12岁的少弗雷德里克·卡尔德隆为负责环境事务的总统顾问,一时成为传播媒介报道的热点。目前,弗雷德里克每星期有一次机会与总统见面,以便转告总统在环境保护方面政府应该解决的问题。
成为总统顾问之后,弗雷德里克每天都要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少年儿童和环保工作人员的大量来信。这位总统顾问除了照常读书之外,还必须负责处理这些信函,汇集和反馈各种环保方面的信息。他的父母也就成了他自理日常事务的最好助手。
电脑女神童
8岁托莉的本领超过了一家着名的电脑公司。平特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家公司的采购经理。他向一家电脑公司订购一种将城市街道输入电脑的软盘。但该电脑公司表示无能为力,平特对上小学3年级的女儿托莉说及此事,从3岁起就玩电脑的托莉却说她能完成任务。她从下午5时于到午夜0时13分,把120个软盘全都编好。
12岁男孩建核电站
德国法兰克福有一个12岁的男孩子名叫格赫特·斯特劳斯,他在自己家住宅的地下室,建造了一座小型核电站,成功地发出了电能供整个住宅使用。
这个12岁的小天才与父母一同住在一幢面积很大的小楼里。警方根据他家周围邻居的举报,到现场调查,在他家地下室,发现一座与电冰箱差不多大的小型核发电装置。起初警察以为只不过是一只模型,可仔细一摆弄,它竟然能神奇地发出电。由于这会危及周围一带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警察拘捕了这个男孩,当然也牵连了他的父母。
此案正在审理之中,有关当局最为关心的是,这个小男孩儿是从何处得到的可供核电站用来发电的主要燃料钚,这是一种对人体极为有害的致命物质,一般根本无法见到。
“这座小型核电站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微型工程,它的建成、发电是十分成功的。在此之前,我从未听说过有这样的先例”,柏林能源委员负责人乌尔利克·克特辛说,“不过,这个聪明的男孩,在既未领取执照,又无政府监督的情况下,建造这座小型核电站是极为危险的。他差不多是在自家地下室,埋了一个威力无比的核炸弹,一旦出事,则后果不堪想象!”
在呈交当局的文件中,斯特劳斯自称他在6岁时就对核子发电很有兴趣。在11岁时,他就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建了一个核电站模型,外型与真的核电站差不多。后来,他的一个朋友建议他用混凝土及金属封闭加固,找到稀有物质钚,就可以发电。他接纳建议后,终于在很短的时间里建成了核电站。
这位小神童能够建成如此复杂的小型核电站简直是世界上的一大奇迹。
13岁少女当市长
法国有位13岁的小女孩名叫埃米莉·佩卢蒂埃,在1988年2月10日,她被阿尔比市43名议员选为本市市长。
这位年轻市长是五年级学生,她曾就闲暇消遣、治理城市、通讯以及反对种族主义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纲领。
迄今为此,埃米莉是世界上最小的女市长。
13岁女孩翻译20余万字作品
陈漪伊是浙江杭州师范学院附中初三年级13岁的女学生,由于勤奋苦学,埋头笔耕,已翻译完成二部着作,共计20余万字,因此受到出版界的注意。这位女学生从小喜爱文学。在小学五年级时就跟在杭州师院外语系任教的父亲陈浩学日语。1987年4月,陈漪伊得到一本日文的法国作家鲁勃郎的制着《奇岩城》后,便爱不释手,立志要把它翻译出来,经过10个月的努力,终于在1988年2月底把这部长篇小说翻译完,并发表在江西省文联主编的《花径》杂志上。另一家出版社请了专家对陈漪伊进行笔试、口试、交谈等全面考察,确认这部译作是她独立完成的。
陈碉漪伊翻译的另一部日文作品《镜中恶魔》也已脱稿,她接着又在翻译一套少年丛书。
股市神童
西班牙一位名叫帕布罗·圣地亚哥的14岁的儿童已靠玩股票赚到几百万美元,尽管他在两年前对股票和债券还没有认识。现在他对股票和债券的概念仍不十分清楚,但他在过去22个月中,已在欧洲、英国、美国和日本的股票市场上积累了500万美元。他的律师说:“如果他的财富以这种速度积累,到21岁时,将成为世界首富”。
15岁少年自制原子弹
居住在澳大利亚悉尼市的15岁少年佐雷·安德鲁是个电脑迷。他通过电脑互联网络,得到了自制原子弹的资料,并悄悄地在卧室内试制原子弹。如果不是及时发觉和制止,这位少年的计划假如能成功,后果将不堪设想。有关专家分析认定,佐雷所设计的原子弹,其威力可毁灭他现在居住的整个城市。目前当局已没收了这个长30厘米、直径约9厘米,只缺铀就可完成的自制原子弹。佐雷告诉警方,他曾通过互联网络与布拉格有关人员接触,希望获得从该国偷运出国的铀但最终他没有成功。
15岁的顾问
云尼.蒙特是最近法国政坛上出现的一位神童。他仅15岁,便当上了内政部长的私人顾问。
云尼上任的第一天,便提出了他的工作大纲,促使内政部长制订有关政务工作的长远计划。据悉,他在去年12月间的电视访问节目中,曾以犀利的言词和尖锐的质询同现任法国总统对话因而受到了极度的重视。
15岁的副总经理
纽约凯特哥玩具公司的副总经理玛丽罗达斯年薪20万美元,而她仅15岁。
玛丽罗达斯4岁即开始展现才华。原来凯特公司的老板史派克特就住在她家隔壁;初生牛犊的她一到他家坐客,就毫不客气地批评人家三废的瓷砖贴得不对,使史派克特大感惊讶,从此她就成了凯特柯公司的顾问。去年她协助该公司发展的巴尔扎克布气球,一年的总销售额即高达3000万美元。
玛丽罗达斯在资本高达7000万美元的凯特柯公司负责行销和设计策划。由她设计的小美人鱼和一些碎布娃娃,就准备在今年圣诞季节大发其财。
能听懂动物语言的神童
居住在巴西普拉塔利斯小镇上的“神童”弗朗西斯科能和许多种动物“交谈”,如毒蛇、蜥蜴、蜘蛛、蜈蚣以及螳螂、蜜蜂等。这个神童每天只吃一顿饭。
弗朗西斯科的家里开了一个野生动物饲养场,养了许多野生动物。他的父亲和兄弟进入动物领地时都小心翼翼,并且身上还带着急救药,而小弗郎西斯科给动物喂食或打扫卫生时,动物们对他都十分“亲切”。他自己说和这些动物在一起时心里非常舒畅。
他可以让眼镜蛇舔他的眼睛,叫毒蜘蛛爬到他的耳朵上,也可以请蜈蚣睡在他的嘴唇上,然后再叫它们一起离开。
弗郎西斯科还可以叫毒蛇张开大嘴,让蜥蜴从洞里出来,叫螳螂捕捉某个小昆虫,这些动物们也都一一听从。
令人惊奇的是弗朗西斯科竟敢钻进狮子笼里和狮子亲切地“交谈”,把训兽师都吓得魂飞魄散,而他却悠然自得地走出狮笼。
16岁巴西男孩成为律师
最近巴西律师协会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一次仪式中,正式授予16岁的里卡多律师资格证书,使他成为巴西最年轻的律师。里卡多从3岁起就开始读书,至今他会讲英语、法语和德语。目前他还担任巴西国家电台的体育评论员和《消息报)的专栏作者。他在12岁中学尚未毕业时就进入大学法律系就读。里卡多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天才,他说:“我一直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普通的人。”
2. 14岁不读书能做什么赚钱
1. 不读书的14岁少年可能会选择从事简单的劳动工作,如发传单或参与一些低技能的劳动,这些工作通常不需要高等教育或专业技能。
2. 相反,持续接受教育并直至大学水平,可以为个人提供更多元化的职业选择和更高的收入潜力。
3. 拥有大学学位,即使在一般专业领域,也有望获得相对较高的薪资水平,每天的收入可能远超几百元,而且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通常会更好。
3. 英国小留学生怎么去的什么人的孩子从小就可以去英国留学
英国小留学生问题最近牵动了国人的心,有的人认为这么小的孩子,快点回国离开采取群体免疫的英国吧,有的人认为,还是待在英国,不要回来传染给我们,不管大家什么意见,有很多人好奇,怎么会有1.5万小留学生在英国,都是什么样的人把这么小的孩子送到英国留学?
留英学生人数众多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根据《中国留学市场2019年盘点与2020年展望》,2019年中国赴美留学人数最多,一年留学签人数为9.9万,其次是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等。据美国《门户开放报告》显示,2018-2019学年中国学生数量达到369548人,占国际生总数的33.7%,而英国大学和学院招生服务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仅2018年,中国学生注册就读英国硕士就达到66225人,应该说,最近几年出国留学人数激增,和我们传统思维里出国人数很少的观念相差很大。
留英小学生今年来人数增长很快
近年来,留学低龄化的趋势非常明显,在以前一提起留学,一般都是指上大学或者读研读博,从高中去国外读书的都是少数,更别说是小学生留学了。最近几年,留学生年龄层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教育体系的压力,导致一部分孩子在国内很难升入较好的中学,进而获得较好的教育,迫使家长“另辟蹊径”,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家长认为从小接受西方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孩子的发展。这里我不对这些家长的做法做出任何评价,只是说出小留学生人数激增的种种可能。
哪些家庭会送孩子去英国留学
毫无疑问,能够送孩子去国外留学的家庭,收入条件都不错,特别是去英国留学,在所有留学的国家里,英国的留学费用是最高的,大概一年要30万人民币左右,当然,小留学生无法生活在校园内,很可能会寄宿在英国本地家庭里,这也是一笔不菲的费用。而且,相比于读本科或者读硕士,读小学就意味着整个留学生涯会很长,累计的费用将十分昂贵。因此,我认为能送孩子去英国留学的,一定是家庭收入很好的一类人,即有钱人。
其实很讨厌中国这个群体,他们父母赚大陆人钱,去外国缴税消费,更主要的是送孩子去西方学习没意义,除了接受西方普世价值观和英语,其它在没什么了,西方的教育是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有钱可以去如何最好的私立学校,没钱只能读公立学校,就像中国的普通高中和重点高中,中国就不一样了,是应试教育,你必须努力学习,考好成绩才能进入重点高中学习,和钱没关系,这个也是比较公平的,照顾了大多数穷人家孩子,中国这个群体出国留学主要也是这个原因,在国内考不上重点高中,只好用钱去国外读重点高中。
我是数学李老师,来说说我的看法。
关于英国留学生
近日,国外疫情形势严峻,一则新闻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由于欧洲疫情严重,1.5万小留学生滞留在英国,他们年龄从10岁到17岁不等,平均年龄14岁。多名留学生家长联名申请祖国包机将小留学生接回国。
也是从这条消息中,我们才了解到,在英国有22万中国留学生,其中有1.5万小留学生。看到这里,我们不禁有疑问,为什么这么小的孩子要去英国留学,他们是怎么去的?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英国留学费用
学费、住宿费、水电气、交通费、电话费、宽带费、饮食费、课本及学习用品费用等。
参考下表,所有费用加起来留学一年将花费34327英镑,折合人民币大概为30万人民币。
在英国留学,一年就要花费30万左右,可见这不是普通家庭可以做到的,最起码得是中产家庭才可以做到。
为什么去英国留学?
既然一年留学费用这么高,为什么还要如此多人要送孩子去英国留学呢?而且为什么年龄还那么小就要送出国,而偏偏又是英国呢?
据了解,原来是英国的十年永居政策:在英国居住满十年即可申请永居。具体条件参考如下:
申请人在英国连续合法居住10年;10年中离境英国总天数不超过540天,单次离开时间不超过180天;申请人没有违法或犯罪记录;满足英语语言考试要求。
而假设学生在初中就选择在英国留学,大概是12岁开始,然后初中加高中5年,大学本科3年,研究生2年。那么22岁研究生毕业后就可以达到10年要求,申请永久居住了。
我认为孩子很小就被送到国外,对孩子的身心 健康 发展都有影响,且原生家庭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外国的月亮不比我们的国家圆,我们的祖国现在日益强大,经济,文化、教育等发展也越来越强,在自己的国家成长才是更好的!
让小孩到英国读小学,你肯定是有钱人。首先你的钱是赚中国其他人的剩余劳动。其次,小学、初中教育是培养为国家服务人的教育。你孩子在英国受教育就是培养为英国服务的。结果是你把中国的钱去培养为英国服务、为英国卖命的人!除了这个就没有人叫汉奸了。
出国留学,据我所知,一年三万欧元在英德这样的国家差不多可以拿下来,那么根据这个数字,反推家庭收入,一年至少要收入50万以上,假设只有一个人挣钱,月薪至少需要40000+,才可以支撑得起一个小留学生。
年薪50万,即便是北上广深,大概也没有太多人能达到这个收入,不过以我们的人口基数,这个收入的人也不少,所以光是去留英的小留学生,就有小两万,还有成年留学生二十多万。
所以我得出的结论是,我家孩子去不起,然后,去得起的对我来说都很有钱,难怪某个小留学生的母亲理直气壮的说“你们就是仇富”,当我推算出上面的数字时,说实话我真有点仇富,不过这就是人生,仇富不带来任何收益,还是免了吧。
至于他们是怎么去的,那就更简单了,根据收入与信息成正比的一般规律,收入越高,信息渠道和来源就越多,越准确,他们自然有我们不知道的方法,或者我们知道了也用不起的方法。
要不然怎么会有人想出办法,通过小留学生入外籍,然后高考申请国内顶级大学,以留学生的身份免试入学,还能一年拿到十几几十万的国家补贴,若是继续读研读博,稍微省省,光是补贴都能在北上广买房了吧?
所以,如果你想过更精彩的人生,就得努力挣钱,有了钱,你的人生自然精彩!
最后说一句,不推荐送自己未成年的孩子出国读书,如果你也想移民不做中国人了请随便。
恕我直言,如果不是这次境外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如此猛烈,担心造成我们这边输入性疫情发生,我确实不怎么关心国外的疫情;我们国内的事情都还关心不过来呢,谁有那份闲情逸致。
最近吵得沸沸扬扬的一位留学英国小学生的妈妈,提出让政府包机接英国留学的小学生回国的事情,已经得到了中国驻英国大使的回应,我相信应该很快就会有眉目的:
确实,可怜天下父母心,尤其是我们中国的父母,因为把自己曾经有过的梦想,都转变成对孩子的希望,造成做父母的活得累,孩子也过得累。
坊间有朋友说,现在的孩子,竞争已经从娘胎里就开始了!你看看书市、书店里,是不是有胎教音乐一类的东西?看来我朋友说得还真是有根有据。
据了解,许多国家为了吸引中国留学生,确实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尤其是英国,听说还是留学学费相对比较低的国家,
在英国的寄宿制小学读书,一年费用大概在20万元到30万元(人民币)。这个费用可能对于国外来说并不高,但对于我们国内的小学费用来说,那就近乎天价了!因为我们的小学生是免费的义务教育。
我身边把小学生孩子送到英国留学的,目前确实还没有,但把孩子送到英国高中留学的,我见过。
按我了解,把孩子送去英国读小学、中学的,应该是那些经商有成,经济相对富裕一些的家庭,或者是公司高管,尤其是外资公司的高管居多;也有经济条件中上,但孩子国内学习情况很一般,父母期望却比较高的家庭。
不过,是哪些家庭出于怎样的考虑把孩子送到英国去读书,我们并不关心,也不是该我们关心的事情。
现在英国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确实已经很严重了,希望这些留学英国的小学生能够平安度过这次危机。
真是不离开家不知道家的好,不出国不知道国家的好啊!这些小留学生这次真遭罪了!
有钱,有关系的人能去。特别是这样的少年儿童,送出去的家庭有几个不是为了将来既享受国内的上层圈子的经济利益,同时享受国外的高福利。这样的家庭,这样的小孩绝对说不上有多爱国,也说不上能给国家带来什么帮助。这样的洋孩子,从来没有接受过我们的 历史 文化和美好传统,有的只是效忠于外国的理念。他们实际上已不是中国人,也不是华人,也不是华裔,是彻底的黄皮肤的洋人。所以首要的就是,请保护好国内的儿童。
英国有很多中国的小留学生,他们是怎么去的呢?大家很好奇,我来说一下。
由于国内学习竞争压力的增大,很多有钱人家的家长想要孩子,减轻学习负担,以及去西方,开阔眼界,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取得同等的学历,那么出国无非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而英国又是中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之一,所以很多家长会选择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就去英国读书。
那么这些孩子去英国读书,生活起居怎么办呢?它们会寄居在一些老人的家庭里,但是也是需要给他们相应的费用的。总共下来一个家庭,对孩子在国外留学的费用是二三十万左右。这是一般家庭难以接受和承受的,所以能去国外读书的孩子,家庭条件都是非常优越的。
中国有句古话,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而很多人崇洋媚外,认为西方国家的教育质量好,把孩子送到国外,现在遇到了疫情,没有人替他们考虑,还是寻求中国共产党的帮助。现在才知道,只有自己国家才会把你当作珍宝对待。
是金子到哪儿都会发光的,所以不要一致认为,国外的教育好,只是国外跟国内的教育方式不一样,对于同等学力的学生来说,我认为国外的学生是比不上中国的学生的。国外的教学方式大多是寓教于乐,让孩子在玩耍当中学习。所以他们的理念跟国内的理念不同。
在中国同样可以学到好的知识,你若聪明同样可以在玩耍当中学习,在玩耍当中进步。我们普通人的家庭还是比较多的,就让孩子安心的在家接受国内的教育,将来同样可以在 社会 上发光发热。同样可以寻找自己的一片舞台。
中国在英国的小留学生多达1.5万人,他们的平均年龄14岁。这几天因为国外疫情特别严重,有的父母想着孩子远在异国他乡,特别着急,曾经166个家庭一起提出让政府包机接孩子回来。
这样庞大数量的孩子,不是说接就能接回来的,于是网上有了很多反对的声音,听着这些反对的声音,有的人就坐不住了,觉得我们是在嫉妒他。嫉妒他能够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我想说我历来的观点就是有什么样的钱过什么样的日子,不与人攀比,不与人计较,但是一定要让孩子爱国。
他们为什么会把孩子送出国呢?我想这个中理由大家都心知肚明,我想绝大部分家长都不愿意让孩子离开自己太远。我记得我孩子上初中时说要去南充读,南充到我们家也就40分钟车程。我都没有同意,上高中时才勉强把孩子送到外面去读书。我想我们真的没有他们有远见,让我把孩子送到那么遥远的地方,我是真心舍不得。 孩子到外面读书真的就那么好吗?孩子从小就离开了父母,就像我们这里的孩子,父母离开了他们,成了留守儿童。尽管小留学生没有物质上的忧虑,但是会不会有精神上的缺失呢?长期得不到爸爸妈妈的关爱,不能经常与爸爸妈妈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他们会不会变得性格孤僻?会不会真的完全被欧洲化?部分人会不会变得没有亲情?我想这些都未可知。
但是有一点我是可以肯定的,这些孩子对祖国的了解知之甚少。对祖国灿烂文化的了解仅限于纸质上,甚至有可能连祖国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一个不爱国的父母教不出爱国的孩子,一个不爱国的孩子长大后怎么可能报效祖国?
能够把孩子送出国的人必须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也必须有割舍亲情的勇气,还必须有能忍受骨肉分离的耐性。我想大多数中国人都很难做到的吧!
我身边正好有这样的孩子,我来说说吧。
1、对于他们是怎么去的呢?
大部分人都是看身边朋友的孩子有在国外念书的,觉得不错,然后就找到了留学中介,给孩子办理了留学手续,并送出国的。
2、家里比较有钱但学习并不顶尖的
我的一个客户虽然是工薪阶层,但是家里有6套房子,而且位置都很好,在省城基本上每套都价值几百万,总资产加起来有1千多万,而家里呢就只有这一个孩子。
他的孩子呢,小的时候学习成绩还好,但是到了初中除了英语,其他一般吧。如果想考上一个好高中,难度很大,如果去不了这些高中呢,考大学也是个问题了。
他父母,还有爷爷奶奶等都是国内211名校毕业,但是以孩子的情况根本不行。父母觉得孩子上不了名校,太丢人了,在亲戚朋友面前也抬不起头来。
父母根据中介的介绍呢,在英国上高中,并且考大学或者走针对中国留学生的绿色通道,能考上的学校呢是可以排在世界前200名的学校,也算是名校了。明显比在国内上的学校高一个档次,也能满足他们家的需求。
3、家里有权有势的
我认识的另一家的孩子就是这个样子。
孩子初中的时候就开始一对一辅导了,一个月几万的补习费,但是效果并不是特别好。
后来孩子的妈妈就辞职了,专门在家照顾孩子。后来孩子的爸爸升了职成为了二把手,调到了一个发达的省市,家里的经济条件更好了,就直接把孩子送出国读高中了,而且孩子的母亲也跟着一起去了国外。
出国了,孩子是好了,但是夫妻关系和以前相比快名存实亡了,只是不敢离婚而已。他们不常回国,这么多年,也很少见到了,不知道现在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