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查看饭菜最难吃国家排名
第一名,英国美食,真的可以说极为单调又极富想象力。
在英国,炸鱼和薯条是最常见的食物,但其实,这些食物并不如你想象的那般好吃。大部门情况下,敏肢他们就是普通的炸鱼和薯条,甚至某些餐馆做的大块薯条会让你难以下咽。
这是全世界食物最难吃的三个国家,如果你去这些国家旅游,请一定提前做好攻略,实在不行就带上泡面,不然结果真的会让你想哭!
⑵ 英国用餐那些事
英国菜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Simple。简而言之,其制作方式只有两种:放烤箱烤,或者放火锅里煮。做菜的时候不放调味品,吃的时候再依个人爱好放些盐、胡椒或芥末。
随着社会进程的发展,许多国家的饮食口味都在不断变化,刺激着食客的味蕾,但英国人的餐桌上却少有新意,食材不变,习惯不变,口味不变,就连烹饪方法也是缺少变化,就像一成不变的英国绅士一样保守传统。
时光荏苒,几千年就这样飞过,其他国家都发展出了各种各样新鲜的烹饪方法,唯独英国人固步自封。估计是因为不列颠是海岛,离欧洲大陆有一定距离,很难受到那边的影响。话说回来,英国人用了这些年慢慢适应所谓的饮食文化。惟一的小小收获是美国发明了巧克力之后,1980年传到了英国。英国人很好奇怎么吃,后来发现也可以按经典的方法处理——放在羊油里炸上一天再吃。
面包、熏咸肉、烩水果、麦片、橘子酱等,是英国人的早餐;而午、晚餐,一般是两菜一汤和点心。他们有在下午喝咖啡的习惯,咖啡、蛋糕、三明治、布丁等,都是下午茶中的重点美食。另外,英国人还有进餐前喝酒的习惯英国苏格兰的"威士忌"世界名。
“早餐吃得像国王,午餐吃得像王子,晚餐吃得像乞丐”。这句英国谚语可谓道出英式早午晚餐的真谛。
英国王室自古以来就是大不列颠人民生活方式的典范,只要是王室的生活,上层阶级就会仿效,平民百姓自然也会跟进。
英式的早餐文化起源于13世纪,那个时代是英国金雀花王朝时期,也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亨利二世、“狮心王”理查一世、爱德华一世都是英国历史上的明君。国力的强盛令人民的生活品质提升,更多国民能仿效王室的华贵作派,贵族般的早餐开始流行,并且形成一种长久的文化,以后不论英国强盛与否,带着贵族血统的早餐依然被传承下来。
现在的英式早餐,没有了那些高卡路里的食物,开始选择麦片、蔬菜沙拉、水果作为早餐的主要食品。吃的顺序是先喝果汁,然后再吃燕麦片、玉米片,再吃香肠、煎蛋一类的主菜,最后喝上一杯红茶。
英式早餐最经典的饮品当属早餐茶。英国人的早餐茶比较浓,选用南亚老殖民地的红茶。有些人喜欢单一品种茶叶,有些人喜欢拼配茶,拼配茶分别来自印度、锡兰、肯尼亚等地,也有的人会喝中国的红茶。
最适合的英式早餐茶是阿萨姆茶,茶叶外形细扁,颜色为深褐,茶汤浓厚,色泽深红稍褐,带有淡淡的麦芽香和玫瑰香,口味浓烈。而另一款着名的大吉岭茶口感柔和、偏淡,适合在喝下午茶的时候选用。重口味的红茶会有涩味,可以用牛奶来中和口感,并且添进怡人的奶香。
午餐特别简单,只吃一个三明治加蔬菜沙拉。
英格兰贡献给全世界最伟大的发明大概就是三明治了。三明治一般是作为中午的午餐。三明治的制作在现在看来非常简单,不过就是把奶酪或者火腿夹在两块面包中间罢了,可是在三明治出现之前,又有谁想到可以这么搭配呢?18世纪时,英格兰东南部桑威奇小镇(Sandwich)上的桑威奇伯爵(Earl of Sandwich),吩咐自己的仆人把冷盘肉夹在两片面包中间,送到自己的办公桌前,方便自己一边吃饭,一边工作。后来,两片面包加肉,就成了三明治的最初版本,到现在,三明治中间可以添加的食物已经远远不止肉了。
通俗点说,就是面包加奶酪,据推测呢,最初可能真有庄稼汉这么干过,把面包和奶酪用手绢儿包着带到田里吃。现在,英国的有些酒吧酒馆里仍然有这种所谓的“庄稼汉午餐”,点上一份,再配上一杯麦芽啤酒,简直是绝配。不过,现在的“庄稼汉午餐”也有了发展创新,出现了各式各样的“XX午餐”。比如说“农夫午餐”就是面包加鸡肉,“畜牧人午餐”就是面包加火腿,“法式午餐”就是布里干酪加法棍面包……如果想要换一种奶酪和面包的组合方式,还可以尝试威尔士的干酪面包片。
英式下午茶是英国饮食的一部分。 英王室 “下午茶”的概念起源于1840年的英格兰。这都是因为有一位公爵夫人在晚饭时间还没到的下午就饿了。这项仪式慢慢地变得更加讲究,她还邀请朋友来一起享用,于是不久之后,上流社会的所有人都在用下午3点到5点的“下午茶”了。
喝下午茶的最正统时间是下午四点钟。因为在以前庄园里的英国贵族们过着早餐丰盛、午餐没啥、晚餐8点的生活,所以通常每天下午4、5点的时候需要吃些甜点。
High tea指在饭厅的高桌上享用,盛行于普通大众,因为一般晚餐最早要在8点才能开始,这是作为一天的劳累后补充体力的餐前小食。
典型的英式晚餐就是“一荤两素”。“一荤”一般就是猪肉、牛肉、羊肉三选一;而“两素”就是英国人绝对离不开的饭桌两宝,薯仔+胡萝卜,有时候也会是甘蓝或者西兰花。尽管这样的搭配已经流行了几个世纪了,不过估计这个搭配就像面食对于中国北方人、大米对于南方人一样,就这么长久下去。
既然先说的荤,不如就从荤说起。英国人爱吃牛肉、羊肉甚至鹿肉,以肉为主食材的菜肴也层出不穷。要论英国最好的肉在哪里,不细说恐怕不行。苏格兰的安格斯牛提供着全英国最好吃的牛肉,而威尔士的羊肉也是大有名气,至于鹿肉,在苏格兰很常见,威尔士和英格兰的部分地区也有。
英国人爱吃烤肉,尤其爱吃烤牛肉。吃完烤肉会不会觉得太腻?与烤牛肉搭配的还有另一道经典英式菜肴——约克郡布丁(Yorkshire pudding),“烤牛肉加约克郡布丁”甚至被称为英国的国菜。这个布丁其实就是经过烘烤的面糊,一般呈碗状,里面填满了炖肉、豆子和蔬菜,甚至还有可能出现咖喱,毕竟咖喱现今已经超过炸鱼和薯条在英国人民心中的位置,在英国外卖中占据领头位置。
作为英国经典菜肴之一的约克郡布丁经常出现在人们星期天的午餐晚餐中。和我们想象的(甜品)布丁不一样,约克郡布丁更像是一种面包,口感也类似软面包,味道略带咸,呈咖啡杯的形状,中间凹陷及绵软,外围则香脆。简单说约克郡布丁就是经过得当的烹饪手法烘烤处理后的面包,非常美味可口,尤其适合搭配汁多的肉类。另外一个与约克郡布丁搭配的是香肠,它们合二为一时还有一个美名叫“蟾蜍在洞”(Toad in the hole),也是英国经典晚餐的食物搭配。除此之外,在英格兰北部的小酒馆和咖啡馆里,布丁被放进碗里,再配上炖肉、豆子、蔬菜及酱料,一盘地道的本地美食就成了!
英国最着名的菜就要算是炸鱼和薯条了。它有英国国食之称。源于欧洲英伦岛裹上美味的浆粉再炸制的方法,食用时配上香脆的薯条和各种时令蔬菜沙拉。几百年前的渔人为保持从深海中捕捞上来的野生鱼的肉质新鲜度,发明了这种做法。
不管各国人民如何看待这道“名菜”,它都挂着“英国名菜”的标签越走越自信,而且还有发扬光大的趋势。全境有1.1万多家炸鱼薯条店,这道快餐每年大约能卖出2.55亿份。这一传统美食是将鱼(一般是鳕鱼和 黑线鳕)两面裹粉后煎炸,再配上比美式薯条更加粗厚的英式薯条。进餐时的传统配料包括盐、醋、番茄酱或蛋黄酱沙司以及豌豆糊。
去英国各地看看,每个地方的炸鱼和薯条味道都有不一样,有的地方薯条绵软微湿,有的薯条偏硬质一点。而有的地方鱼偏清淡,有的地方鱼重油一些。总之,离海远一些的地方,对于这道菜把控能力要弱一些。建议大家到临海城镇感受一下最美味的炸鱼和薯条。当然中国人的胃更偏爱清粥一碗,加榨菜或腐乳。
Aubergine(茄子):不用怀疑,就是我们常说的茄子,只是个头比中国茄子大很多,水分也更少,更硬一些。美式英语和澳大利亚英语称为“Eggplant”;
Bangers(香肠):也在口语中常被称为Sausages;
Bap(软面包卷):大又宽,且柔软的面包卷;
Black Pudding(黑香肠);一种香肠,原料有猪血等;
Bun(面包卷):甜的面包卷,比如奶油面包卷等;
BYO(自带):就餐时自带饮料;
Corkage(开瓶费):不要以为只有中国才有“开瓶费”;
Cream Tea(奶油茶点):一份茶+一份带果酱/奶油的烤饼;
Fish Fingers(冻鱼条):带有面包屑的鱼片,经常是以冷冻状态出售;
Greasy Spoon(廉价小吃店):一般用于口语之中;
Pimms(飘仙酒):烈酒+柠檬+薄荷+新鲜水果调制而成;
Shepherd’s Pie(肉馅薯仔泥饼):一层碎肉牛肉洋葱,一层薯仔泥,烘烤而成的饼;
Shout(请客喝酒):通常是一群人,轮流请喝酒,口语;
Snug(雅室):酒吧里的小隔间;
Treacle(糖蜜):黑色糖浆。
⑶ 英国的饮食文化特点
1.早餐求快
传统的英式早餐有煎培根、香肠和煎土司。这叫做“煎食”。但现在多数人都很忙,没办法每天都吃这种丰盛的早餐,所以现在最流行的早餐种类有:一碗玉米片加牛奶;一些优格加新鲜水果;土司涂果酱,通常在早餐时喝茶、咖啡、或果汁。
英国人仍在周未享用传统的英式早餐。各个旅馆或饭店,尤其是大家所熟知的家庭式旅馆(B&B's)皆有供应传统的英式早餐。
2.午餐从简
英国人的中餐很快就解决,不像意大利人。通常午餐只需三十到四十分钟,许多英国人吃三明治,或许是因为三明治是英国发明的。通常人们早上在家做好三明治,然后在午餐时间食用,三明治是英国人的便当。同样受欢迎的午餐为烤马铃薯。
点心在英国相当普遍,特别是巧克力,且特别在早上约十一点和下午三点。英国儿童是世界上吃甜食最甚者,这使得英国牙医非常忙碌。
3. 晚餐正式
一天当中最丰盛的是晚餐,也称正餐,至少三道菜,最常见的主菜是烤炙肉类浇肉汁,以及牛排、火腿、鱼类等,还有薯仔泥、蔬菜沙拉等,一般还要喝啤酒或葡萄酒。饭前要先喝汤,饭后上水果。
4.饮茶有讲究
英国人对饮茶情有独钟。喝茶在英国人看来是一种乐趣,为西方各国之冠。他们尤其爱喝中国的祁门红茶。但在喝法上与我们不同,一般要加少许牛奶,而且是先把奶倒入茶杯再冲茶,并非在沏好的茶中加牛奶,许多人还喜欢再加些糖。但英国人在工作中不喝茶,多是在茶点休息时喝,一般在吃饭时和饭后不喝茶。
5.喝酒是喜好
英国人在进餐的时候,通常都爱喝啤酒,还爱好喝威士忌等烈性酒。进餐时习惯于先喝酒,喜欢喝葡萄酒、啤酒、威士忌等。另外,苏格兰人对家乡特产烈酒威士忌很喜欢,但许多人已不喝纯威士忌了,而是加冰水、苏打水或汽水。从口味来看,英国人和澳大利亚人喜爱甜酸味,不喜太咸,注重营养,讲究新鲜,健康食品很受欢迎。
6.饮食多元化
英国的饮食和烹饪不断地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中餐、印度餐、意大利餐、法国餐与英国各地传统饮食一样受到欢迎,麦当劳、汉堡王、意大利批萨饼、印度餐馆、中国餐馆和外卖店彼彼皆是。在大多数城市,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餐馆与黎巴嫩、波斯、印尼、西班牙、墨西哥的摩洛哥餐馆争奇斗艳。这些舶来品饮食,就构成了英国的现代饮食。
⑷ 英国爱丁堡大学的校园饮食
虽然爱丁堡大学是英国六所最古老最着名的大学中的一员,但是说起来校园内的饮食可真的是乏陈可数。
几乎只有Café,虽说Café和Café也不一样,但还是会让人觉得无趣。
即便如此,校园内饮食依然是我们在面对繁重课业下的首选。同学们还是勉为其难的来看看都有什么吧。
爱丁堡大学主要有三个校区:乔治广场区、国王大厦和波洛克大厦。我们就按照由旧到新的顺序来说说吧。
George Square
这是旧学院的中心地带,旧学院是法律和欧洲研究院的所在地。该区域一共有4家Café,有一家位置比较偏不太常去就暂且不表,来看剩下三家吧:
Library Café
看名字可以猜到这是家在图书馆里面闭镇的小咖啡馆。
占据图书馆这个四通八达的有利地形,自然生意很不错。
室内装潢也很有现代感,食物虽然常规汤、烤薯仔、甜甜圈、沙拉、土司、丹麦糕点、松饼什么的,但是,新鲜热乎也不错。
不过,这都不是最得同学们心的地方,免费使用的平板电脑才是大家的最爱。
不过,因为这样,不是饭点儿的时候这里也会有不少人,毕竟这里除了进餐也是个学习讨论的好地方。
The Exchange Café
这是商学院同学的大本营,在商学院一楼,Buccleuch Place。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再插一句,校内的不少Café都是只对师生开放的,但是,位于商学院的The Exchange Café显然不会做这么没有经济头脑的事情,因此,这里是对公众开放的,而且价格实惠,单品一般不超过2英镑,也可以打包带走。
Absorb
这就是家只对师生开放的小咖啡馆,而且周末不营业。不过正因为它的受众比较小,因此提供的服务更好——这里有不少于50台的台式电脑供大家任意使用。
嗯,边吃边上网,什么都不耽误,而且一般不用担心抢不到的情况出现。位于Appleton Tower,据说三明治和法式长棍不错。
Kings Building
因为是自然科学和工程学院的所在地,这里可谓是聚集了一批相当的nerd。
虽然和主校区不在一起,位于市区的南面,不过,这里的学习生活设施齐全,一点都不比主校区差,在吃的方面比George Square多出不少。
既有类似美食广场的地方,也有分布在各个教学楼和图书馆中的零散小店。
比较知名的Up Stairs Café位于Michael Swann Building的7楼,味道怎样大家各有见解,不过,人家靠的可不是好吃,而且当下最流行的“健康”。
要知道,这里可是得过“Healthy Living Award”!食材和搭配绝对有保障。
除此之外,图书馆里的KB Café、Darwin一楼的咖啡小铺、Hudson Beare楼里的The Eng Inn 和Kings Buildings中心一楼的The Spot都还不错,虽然名气就比不上Up Stairs Café了。
“美盯镇食广场”——King’s Building House在该校区的中心地段,因为聚集了各种快餐店,比如卖三明治的Grab & Go和Wraps & Rolls,披萨意面和烤薯仔的The Grange,是同学们最常选择的吃饭地点。
如果想吃自助餐,这里也有The Curle Room,但是生意貌似不错,建议提前预定。
Pollock Halls
位于Holyrood Park Road,是一个宿舍区,而且是一个包伙食的宿舍区,所以食堂必须是标配。
Pollock Halls residential catering:最多可以容纳650名同学同时进餐,周一至周五供应早餐,周末凯态粗供应午餐,每天都有晚餐。
菜的种类还是挺多的,基本可算是良心食堂了,比较有特点的是偶尔会有主题之夜,这时大家有尝到世界各地美食的机会,不过,正不正宗我就不敢保证了。
食堂位于the John McIntyre会议中心的一楼,很好找。
紧挨着Pollock Halls食堂的旁边,有一个中午供应餐点的酒吧Bar @ JMCC(听上去有点奇怪是吗,我也这么觉得)。
除此之外还有免费WIFI,台球桌神马的,供大家娱乐放松。(讲真,这里我还没有去过,都是听说。)
关于怎么付钱才能更省钱的问题。同学们刚来人生地不熟,大多会选择付现金,这当然没有问题,所有餐厅都是收现金的。
可是,如果能让我们省点钱,何乐而不为呢?
这也算是学校给同学们的福利了,几乎校内所有餐厅都可以刷学生卡,而刷学生卡至少都可以获得9折的折扣,有些刷满足够次数还可以免费获赠礼品,通常礼品都是很实惠的东西,一个三明治,一大杯咖啡神马的。
所以动起来,来到学校安顿好之后赶紧去给学生卡充值吧,毕竟一顿不吃饿得慌啊!学校网站也校内的Smart Service 点皆可充值,一次最少充5英镑,
⑸ 孩子参加的寒假英国游学,大约一周的时间都要住在寄宿家庭,吃饭也是由寄宿家庭准备,会给孩子做中餐吗
每个国家的饮食都不太一样,去英国游学的话,吃饭肯定还是以英国的饮食习惯为主,当然一般寄宿家庭经常接待中国孩子,很友善也很会照顾孩子,也会给孩子们做点米饭中国菜什么的。
一般来说,英国的饮食习惯是:早餐大多喝牛奶、麦片粥,吃鸡蛋、面包片,间或有火腿、咸肉或熏鱼等。上午茶点在10点半左右,喝杯咖啡、奶茶或可乐,吃些饼干或甜点,意在工间小憩,并适时补充一些水分和热量,以利做好后面的工作。午餐在下午1~2点之间,工作人员一般在快餐馆用餐,以炸薯片、汉堡包、热狗、三明治、意大利馅饼、可乐为主,即使居家午餐也较为简单,往往吃头天晚上剩下的冷肉、蔬菜沙拉、面包等。下午四五点钟又是茶点休息,时间约20分钟左右,喝杯奶茶,吃点点心。一天当中最丰盛的是晚餐,也称正餐,至少三道菜,最常见的主菜是烤炙肉类浇肉汁,以及牛排、火腿、鱼类等,还有薯仔泥、蔬菜沙拉等,一般还要喝啤酒或葡萄酒。饭前要先喝汤,饭后上水果。
暑假时,西地球的带队老师和我们说过,英国饮食中的蔬菜比较少,可以让孩子到时多买点水吃,超市都有卖,还是很便宜的。另外,有的家长怕孩子吃不惯英国饭,还给孩子带了老干妈,很下饭。